以端午節為主題的小學作文
通過作文,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梳理自己的思路,找到自己的價值觀和信仰。如何寫出優秀的以端午節為主題的小學作文?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以端午節為主題的小學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以端午節為主題的小學作文篇1
端午節為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節目眾多,賽龍舟,掛菖蒲,喝雄黃酒,吃粽子……
今年的端午節又快到了,媽媽給我煮起了香噴噴的粽子。粽子的形狀各式各樣,有三角形的、有正方形的、有菱形的,那是按形狀來分的。按餡兒分,有肉粽,有豆粽,還有棗粽……
說起粽子,還有個動情的故事。傳說詩人屈原很熱愛楚國,當楚國被秦國滅亡后,他悲痛欲絕,投江自盡。百姓們知道了,就紛紛劃著小船,到江里打撈屈原的尸體,又怕魚兒吃他的尸體,就包了粽子投進江里,以免魚兒傷害。
“看賽龍舟了,看賽龍舟了!”小朋友叫喊著,我歡快地擠到江河邊。龍舟五顏六色,栩栩如生。在太陽下,龍舟上片片銀鱗,閃閃發光。每只龍舟像一條條巨龍臥立江面等候命令。“砰!”一聲令下,龍舟的健兒們奮力擺動船槳,整齊一致。“巨龍”飛也似地沖向終點。河岸邊掌聲不斷,劃漿聲、吶喊聲、歡呼聲、號子聲、鑼鼓聲,匯成一首熱鬧歡快,激動人心的交響曲。
端午節熱鬧非凡,刺激精彩,我喜歡這樣的節日。
以端午節為主題的小學作文篇2
相信大家都聽過關于端午節一首好聽的兒歌吧:“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每年的端午節都要劃龍舟,你們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嗎?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的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其實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怎么樣?端午節的知識還不少吧,如果你還有更多知識,可要告訴我呦。
以端午節為主題的小學作文篇3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周,因為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粽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
說起粽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體現著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炮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起包,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鍋里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后母親把粽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后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門上,說是為了避邪,我們小孩只是效仿著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早晨,起床后,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后一直帶著,據說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里,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現在濃。
以端午節為主題的小學作文篇4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我期待已久的粽子,正在向我招手呢!
“開始了,開始了!”同學們大聲歡呼、手舞足蹈,跑著去搶粽葉,我也取來一張青綠的粽葉,從中折疊成漏斗的形狀,舀幾勺糯米放進粽葉,再加上幾粒花生和蜜棗。輕輕地卷粽葉,折了好幾次,粽葉總是調皮地裂開嘴,一粒粒白花花、亮晶晶的糯米跑出來了。我十分著急,只好請老師教我包粽子,老師左右對折,一下子就包好了。老師真是我的“救兵”。
可是怎么系粽子呢?我一定要自己嘗試,我取來粽繩,齊腰纏上,可是,調皮的繩子上下滑動,怎么都無法固定,我急得直跺腳。哼,跟我作對,沒門!我一手捏粽子,一手纏繩子,再用嘴拉繩子,使出渾身解數,終于把粽子綁架結實。環顧四周,我發現同學們包的十分漂亮,我包的粽子歪歪扭扭。于是我暗下決心,重新再試。我又取來一張墨綠的粽葉,開始聚精會神地包粽子,很快就把粽子包好了。我無比興奮,看看,這次果然包得漂亮多了。
粽子下鍋了,不一會兒,一股濃濃的粽香撲鼻而來,粽子煮好了,我取來一個,剝開外皮,蘸點糖,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就是香甜可口,正所謂:“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個端午節收獲可真大!
以端午節為主題的小學作文篇5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端午節。又叫端陽節,端陽節的那天,我一大清早就起床了,穿起衣服,快速地刷完牙,來到大廳,就乖乖地吃起飯來。早餐有粽子,那粽子的味道各式各樣。有紅豆餡的,綠豆餡的,牛肉餡的,豬肉餡的。非常好吃。
中午,我和爸爸媽媽去看外公外婆。我一進門,就說:“外公外婆過節快樂!”外公外婆聽了,樂壞了,急忙端出粽子。我看了說:“我早上吃了好多粽子,能不能換一種口味啊?”
“不行!”外公外婆霸道地說。我只好繼續吃粽子了。
晚上,爸爸買了一箱煙花。吃完粽子,我們開始放煙花。一個個煙花筒像一個個大炮筒。噴出不同顏色的煙火,一到天上就爆炸。有的煙花像獅子張牙舞爪。有的像盛開的玫瑰美麗無比,還有的像向日葵綻放在天空中。絢麗多彩,好看極了!
這個端午節我非常快樂,期待明年的端午節早點到來。
以端午節為主題的小學作文篇6
中國的傳統文化如此清晰地刻在我的記憶里。在眾多的傳統節日中,我更偏愛端午。我享受它深沉的韻味。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它如約而至。在那一天情景動人,別具情趣。
我喜歡端午的意境,喜歡那源遠流長的歷史。相傳戰國時代,秦楚爭奪霸權,詩人屈原很受楚懷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張遭到守舊派的反對,他們不斷詆毀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屈原,胸懷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懷著難以抑制的悲憤寫下《離騷》、《天問》等不朽詩篇。公元前229年,屈原在流放途中聽說楚國已敗,萬念俱灰,投入汨羅江自盡。百姓聽說后,自發打撈屈原尸體,為避免魚蝦撕咬屈原,人們紛紛拿粽子投入江中。“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我喜歡端午的意境,喜歡那豐富多彩的習俗。每年端午一到,家家戶戶的門口都會掛上幽香撲鼻的艾葉,村村寨寨都要舉行激動人心的龍舟比賽。賽龍舟早在戰國時期就有。急鼓聲中人們劃著刻成龍形的獨木舟,既娛神又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半娛樂性的節目。龍舟張燈結彩、來往穿梭,真是“賽龍奪錦,鼓聲催發健兒奮。端日弄波,漿拍浩湯舟隊威。”
我喜歡端午的意境,喜歡那花樣繁多的粽子。據記載,春秋時,用菰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食品。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甚至還用做交往的禮品。到了唐代,粽子用的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于粽里見楊梅”的詩句。直至今日,五月初,家家都要包粽子,花色品種更為繁多。
我愛過端午,因為那源遠流長的歷史、豐富多彩的習俗、花樣繁多的粽子。但愿歲月不會沖淡它的傳統色彩。
以端午節為主題的小學作文篇7
今天是端午節,我早上一起床,就看每家每戶門前都插著艾草,我們家也不例外。我們的早點是粽子。在吃粽子時,我想起這么一個故事: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戰國時期,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當時楚國被別的國家所滅,屈原不愿投降,為了表達他的愛國精神,他抱著一塊大石頭,跳進湖南的汨羅江自殺了。老百姓為了不讓魚把屈原的尸體,就包了許多許多的粽子,扔進汨羅江喂魚。表示了老百姓對屈原的愛戴之情。
以后,每到端午節,人們都包粽子紀念他。到了10:00,我奶奶就忙個不停,做這道菜,做那道菜,能幫忙的地方,我盡量幫忙。經過十幾分鐘的努力,一桌豐盛的午餐便作好了。 端午節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感人淚下的傳說。據說白蛇精白娘子迷戀上了凡人許仙,白娘子是個心地善良的女子,不做任何壞事。他和許仙結為夫婦,一直過著美好的生活,不久便生兒育女。可是有一天,有個叫法海的壞和尚一心想拆散他們一家,就把許仙騙上了山,對他說,他的娘子是一條白蛇,在端午節的時候,給她喝雄黃酒,他就現出原形來。正如法海所說,許仙給白娘子喝下雄黃酒后,立刻變成一條巨大的白蛇,扭動著身子。這可把許仙嚇的竟然死了。白娘子為了救活許仙,去盜仙草,一路上山高路遠,凹凸不平。爬到山頂時,山神來和她決斗,白娘子和他打得你死我活,遍體鱗傷,歷經千心萬苦,終于拿到了仙草,救活許仙。
狠毒得法海見還沒拆散他們,又把許仙騙來,給他一個圈子,讓他在白娘子梳頭時,戴在她頭上,會保平安的。毫無警備之心的許仙真的照辦,他剛把圈戴在白娘子頭上時,白娘子就被收了進去,關在雷峰塔內。端午節,我吃著粽子,想著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和不畏艱辛執著追求的白娘子,心里不禁感慨萬千。
以端午節為主題的小學作文篇8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一大早,爸爸媽媽帶我去逛超市,迎面撲來陣陣清香。貨架上擺滿了各種味道的粽子,我問媽媽:“為什么端午節要吃粽子呀?”媽媽告訴我:“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叫屈原。他非常熱愛自己的祖國,由于受到奸臣所陷害,五月初五這天他抱石投汩羅江而亡,以此表達他的愛國之心。老百姓為了防止魚兒吃他的尸體,就包了很多粽子扔到江中。為了紀念屈原大夫,我們每年端午節都要吃粽子。”
爸爸還告訴我:“端午節家家戶戶的房門上還要掛艾草,求平安。而且這天還要吃很多帶黃的東西,比如:黃鱔、黃瓜、黃魚、黃酒等等。有些地方還有賽龍舟比賽呢!”
哇!端午節的風俗可真多,今天不僅品嘗很多帶黃的美味,還讓我明白很多知識,真開心啊!
以端午節為主題的小學作文篇9
一陣陣艾的奇異香味飄來,是那么香,那么誘人。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掛著艾,不知不覺間,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每到這個時候,我那慈祥的奶奶都會給包粽子吃。
每年的端午節,奶奶都會提前做準備,做我最愛吃的豆沙粽子。奶奶總是要耗費很大的精力去做餡兒料,煮熟、過濾、翻炒。時間很漫長,但奶奶做這些的時候依然是那么開心,而我則是在一旁手忙腳亂的給奶奶打下手。
奶奶總是一邊給我講著端午節的來歷和故事,一邊包著粽子。小粽子在奶奶的手中是那么的聽話,而我包出的粽子卻總是張著大嘴巴,一個接著一個的嘲笑我,沒有任何一個能勉強的算上合格。直到這些粽子一個個的被奶奶請下鍋,我才開始了漫長的等待。
時間很漫長,不知道過了多少個小時,粽子還是沒有出鍋。此時的我就像等待千層面出爐的加菲貓一樣,恨不得立馬就能吃到粽子。突然,我聽到一聲,粽子出鍋了,話音未落,我就立刻去看粽子了。粽子被奶奶一個個的夾出來,泡到了涼水當中。隨后,奶奶不緊不慢的將粽子夾到碗里。我并沒有像奶奶一樣不緊不慢,而是伸手就去抓,結果,我被燙得嗷嗷叫,手紅得不得了,差一點就腫了。看樣子,我還是得拿筷子去夾呀。我從粽子里挑了一個夾到我碗里,剝開一嘗,一股甜甜的味道頓時停留在我的舌尖上。這使我立刻明白了,粽子里不單單有著糯米和豆沙,還有著奶奶滿滿的愛。
奶奶做的粽子是超市里買不到的,是獨一無二的。我愛過端午節,也愛吃奶奶做的粽子。希望奶奶每次都能為我做出這么好吃的粽子。
以端午節為主題的小學作文篇10
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粽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想起這些都是很多年一直沒變的事情,我可不想這樣過每一年的端午節,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時候,腦子里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來了,何不來個自己創作粽子的比賽呢?
于是我抓緊時間,把表姐表弟和小伙伴全都都召喚來了,開始了,我們手忙腳亂,亂包,有的嘛,包個飯團,有的嘛,包個壽司,還有的嘛,東破一個西破一個。我想:這也叫有創意?我可不想像這樣的創意,我嘛,想來想去,終于想到了一個好點子,我簡單做了一個愛心,別人看了看我,都很驚訝,“這就是好點子……”我不管他們說,自己忙著做。
粽子蒸好了。媽媽來看看我們包的粽子,我連忙沖上去:“媽媽,在今天的端午節上,我想送你個禮物!”我從身后拿出了這個粽子“媽媽,這是給你的,感謝你對我的養育之恩,謝謝你給予了我生命!”媽媽看了臉上流出了晶瑩的淚水。爸爸走過來,對著大家說:今天的粽子大賽,馨予獲勝了,我們要感謝自己的媽媽喲!
經過這次不一樣的端午節,你覺得是不是很有意思,如果你喜歡的話也可以試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