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作文800字
作文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通過創作,學生可以在文字中創造出自己的世界,從而提高創造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想知道如何寫出優秀的《家》的作文800字嗎?這里為大家分享《家》的作文800字,快來學習吧!
《家》的作文800字篇1
在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中,我們迎來了春節。今年春節我們提前回到奶奶家,除夕之夜,大家聚在一起熱熱鬧鬧,好不開心。團圓飯過后,我們幾個小孩決定包餃子給大家吃。過年包餃子本來是北方人的習俗,但今天我們也興一興這個習俗。
一開始,堂哥和面,堂姐準備肉餡。看著堂哥用力的來回揉壓面團,我們也躍躍欲試。但是他覺得我們太小,不夠力氣,就沒讓我們摻和。到面和好后,他卻犯難了——原來他試做的幾個餃子皮根本不象餃子皮的樣:有些又大又厚,有些又太小太薄。這時,我跳出來說:“讓我試試!”我心里想,堂哥力氣大也是個麻煩,這下可以看我的了。我先從大面團里分出幾份小的,然后用搟面杖開始搟,不快不慢,不輕不重。不久,那一團團小面粉在我手下成了一塊塊形狀相近,厚薄適中的餃子皮。堂哥看著這些圓圓的餃子皮,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剛好,堂姐從廚房里端出準備好的餃子餡,為了節約時間我們決定邊做餃子皮,邊包餃子。于是,一邊,堂弟幫我把面團分成一小份一小份,我只負責搟餃子皮;另一邊,堂哥堂姐也在合作,一人放肉餡一人用餃子器包餃子。由于他們那邊用上了餃子器,包餃子的速度很快,一開始我們這邊還差點跟不上。可是我們也不甘示弱,我找出一套搟餃子的更好方法,加上堂弟的幫忙,速度也越來越快,最后竟然還超過了他們包餃子的速度。
等所有面團都搟完,一共包了六十多個餃子。水一燒開,我們就把餃子一個個下鍋。之前我們還擔心餃子下鍋后會煮爛,那樣我們花的工夫就會白費。但這些擔心是多余的,餃子出鍋了!不僅沒有爛,而且一個個圓鼓鼓的,香噴噴的,令人垂涎三尺。我們把餃子分好,配上熱湯,端給大人們吃。他們一個個都夸口稱贊,我們的心里也樂滋滋的!
經過今天這次包餃子,我知道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知道了父母平常的辛勞,更明白了只有勞動最光榮。
《家》的作文800字篇2
家鄉的中秋,很多風俗和外地一樣。吃月餅、賞月。可是卻充滿了趣味,也充滿了歡樂。
我的家鄉是一個依山傍水的地方,家鄉的每個人更是淳樸善良。每到中秋節前夕,街上幾乎每家店都在買月餅。圩天的時候,更是熱鬧非凡。整個市場就像一鍋沸騰的水,這邊“媽媽,我要吃水果味的月餅!”那邊“香香甜甜的月餅,快來買啊!”小販的吆喝聲蓋過了孩子們的叫囔聲、顧客的還價聲。孩子們選月餅是很仔細的!首先看外包裝,一定挑好看的,因為覺得外表好看,味道一定好,也許事實并非如此;其次,挑形狀好看、字樣清晰的,那些形狀不好看,字樣被擠壞的月餅只能靠邊站了。
買回家以后,看著香香甜甜酥軟的月餅,真想咬上一大口。可是不能!到了中秋節那天,早晨七點多,各家點蠟燭,放鞭炮,再供上月餅。老家人信佛,任何東西都要先讓菩薩和灶神先吃,就連每天早上的飯,都要放一碗咋灶上,叫做“菩薩飯。”好不容易熬到了中午,終于可以吃月餅了!可是看著手中的月餅,又舍不得吃。一般老家人喜歡買一塊大的月餅,午飯和晚飯過后,再切著吃。
在我的記憶中,外婆每年中秋節都是買兩三塊大月餅,午飯過后,切開再端上桌。為了吃月餅,我總是飯吃少少的,就連最愛的粉皮和粉干也是如此。端上桌的月餅,切成了大大小小的方塊。而不懂事的我,總要左右端詳,仔細對比,把最大、最好看的那塊挑走。而外公外婆則笑而不語。晚飯過后是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候了。大家圍桌而坐,賞著周圍的月亮,一邊嚼著酥軟的月餅,一邊玩各種游戲。猜謎語、品詩文、捉迷藏是我們最喜歡的活動。陣陣歡笑聲此起彼伏,連天上閃爍的星星也注視著我們。
如今,我已有三年沒在老家過中秋節了。真的好想在家鄉和伙伴們一起過中秋,一起在月亮下吟誦:“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家》的作文800字篇3
每個人家鄉春節的習俗各有不同的特點。而我家鄉的春節也是多姿多彩,別具一格的。
按照我家鄉的規矩,春節大約是臘月中旬時開始的。大人們十分忙活,早上公雞一叫,就要起來干活了。“殺雞殺鴨,做年糕”這是我家鄉必要的習俗。家家戶戶都必須買年貨,小孩子愛吃的糖、餅干一大把。最重要的是桔子,桔子代表著大吉大利。來家里拜年的客人都必須吃一個,否則就是對這家人不尊重。所以,每到一個親戚家拜年,口袋里都是吃的東西。小孩子都開心極了,但大人們可就辛苦了。
這時最有趣的,還是貼春聯。我和弟弟嘗試貼春聯。“左邊點,右邊點,再過來點。”我指揮著弟弟幫我移動春聯的位置。“OK!”我稱心如意。沒想到一看,春聯斜的不成樣子。我心灰意冷,可是沒辦法我們又重新來調整春聯的位置。好不容易貼好了,但粗心大意的我把春聯貼反了。是我和弟弟捧腹大笑。這個艱巨的任務不得不交給爸爸來完成了。
到了除夕就是熱鬧非凡,喜氣洋洋的時候了。人人都換上新衣服來吃團圓飯。餐桌上大魚大肉,最少不了的是魚“年年有余”,雞肉。還有芹菜和蒜。芹菜代表著發財,蒜代表著數錢,正所謂先發財在數錢嘛!我老家還有一個獨特的習俗,那就是從除夕開始要開所有的燈三天三夜,包括煤油燈。睡覺都不能關。為的是驅鬼。
我的家鄉也跟大家的一樣,小孩子全都要守歲。到了零點,我們就要開門放鞭炮,大人們要給小孩們紅包。家家戶戶的鞭炮響徹云霄,煙花讓原本閃爍星光的夜空,更加燦爛美麗。
過了除夕我們一大早就要起來去拜祖宗,求得一家平安。一進廟里,我保證不過幾秒你就會哭。還不都是被煙熏的,我也不好受啊!拜完了,就要去親戚家串門。
正月十八日,我家鄉的春節就正式結束了。真是光陰似箭啊!十幾天就這樣過去了。但春節的喜慶場面都讓我牢牢地印在心中。我期待著下一個春節。
《家》的作文800字篇4
爆竹聲聲辭舊歲,瑞雪飄飄迎新春。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春節在不知不覺中到來了,每個地區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習俗,我的家鄉安徽是怎么過春節的呢?且聽我娓娓道來。
在春節前的一個星期,父母開始購置年貨:鞭炮、煙花、食材、新衣……那么多需要買的年貨,萬一現金沒帶夠怎么辦?今天可流行二維碼付款了,掃一掃碼就可以直接付錢,也不需要擔心錢包丟失。媽媽每次付錢都會感嘆:“真是太方便了!”買完年貨,大大小小的年貨全堆在客廳,看上去好不熱鬧,也就有了一點年味了。
在臘月二十四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打掃房間,這一天被稱作“掃塵日”,也叫“迎春日”。媽媽說,掃塵有驅除病疫、祈求新一年安康的作用,也有除“陳”(塵)布新的寓意。打掃完房間,大家會貼幾個倒掛的“福”字,還會貼春聯,意味著春節正式拉開序幕。
盼星星,盼月亮,可終于把春節給盼來了,這一天大家都起的很早,來準備忙碌又喜慶的一天。剛起床,耳邊就傳來此起彼伏的鞭炮與煙花聲,熱鬧極了。大家穿上新衣服,吃完飯,就準備去拜年了。所謂拜年,就是要走街串巷地給親戚朋友送祝福。長輩們在拜年前都會包好紅包,遞給小孩子們,當然,我也收到了不少紅包。但是我的小叔在外地出差,不能與我們分享這份喜悅,怎么辦呢?打開手機,就看到了小叔的朋友圈:“祝大家新年快樂!”嘿!科技可真方便啊,讓遠在他鄉的小叔也能送來祝福。在大家互相祝福的聲音中,拜年不知不覺地結束了。
晚上,就該吃團圓飯了,團圓飯的桌子上最不能少的菜有魚和餃子。魚象征著年年有余(魚),而餃子作為中華傳統食物,有著更歲交子,團圓福祿的寓意。一家人圍在桌子旁,談笑風生。一道道菜被端上桌,弟弟看到心愛的肉丸子,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接著爸爸就讓弟弟把筷子放下,弟弟十分疑惑,爸爸笑著說:“要讓老人先動筷哦!”爺爺說:“沒關系的,讓他先吃吧!”弟弟聽了以后,認真地把一個肉丸子放進了爺爺的碗里,說:“爺爺,這個好吃!”“爺爺咬不動這個哇!”大家都笑了。
吃完飯,一家人開始看春晚,在大家的歡笑聲中,奶奶感慨:“我們那時候可沒有這么好的電視啊!真好!”老人們仿佛打開了話匣子,聊起了從前的生活……
你們家鄉有什么特別的習俗嗎?來分享一下吧!
《家》的作文800字篇5
《家》是巴金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生動地展示了青年一代的覺醒忽然封建勢力的沒落,是文學史上的里程碑。
覺新是這部小說里塑造得最成功的一個人物。由于他處在長房長孫的位置,因此,為維護這個四世界同堂大家庭的“和睦相處”,他凡事都采取“不抵抗主義”。他與他的梅表妹有一段美好的戀情,但是在這個封建大家庭里,婚姻大事是不由得他們作主的。他的父親為他做了親,他沒有反抗,有的只是默默地接受父親為他安排的一切。雖然他的內心十分痛苦,但他不敢說一個“不”字。而后他與妻子瑞鈺成了親。祖父死后,陳姨太以“血光之災”為由,不許瑞鈺在家生孩子,叫覺新送她到城外去。這事對覺新來說猶如晴天霹靂,但他還是接受了,結果封建迷信吞噬了她的生命。而在這之前,他的梅表妹也因為他,郁郁寡歡而死。然而對于這一切悲劇的發生,他無力反抗,甘愿繼續痛苦地過著“舊式”的生活。
小說中的另一個典型角色覺慧,覺新的弟弟,卻有著與他哥哥完全不同的性格。小說典型地塑造了覺慧這個大膽幼稚的叛逆者的人物形象。他積極參加了學生聯合會組織的的反帝反封建活動,猛烈抨擊封建家庭。在婚姻問題上,他敢于沖破封建等級觀念,毅然和丫頭鳴鳳相愛。對于長輩們裝神弄鬼等迷信行為,他也敢于大膽反抗。最后,他義無返顧地走出了家庭。
《家》還重點描寫了幾個有著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鳴鳳和瑞玨。這三個女子雖然性格不同——梅悒郁,瑞玨賢慧,鳴鳳善良卻柔中有剛;她們的社會地位也不同,但她們的悲劇結局卻是相同的。作品通過對這幾位女子悲劇遭際的描寫,進一步控訴了封建禮教以及封建道德對弱小、無辜、善良的人們的迫害,強化了全書主旨。
《家》是一部充分體現了巴金創作成就和風格的優秀作品,它充分顯示出了巴金在現代文學小說創作領域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家》的作文800字篇6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在各地都有隆重的慶祝風俗,可今年我的家鄉淄博卻有了點不一樣。
傳說里每到大年三十,年獸就要上岸吃人,人們想盡各種辦法,卻無濟于事。最后人們發現年獸怕紅,怕響。所以年獸一來,人們就放鞭炮,穿紅衣服,貼紅紙。年獸發現人們再也不怕他了,就一頭扎進海里,再沒回來過。但人們正是怕年獸回來,于是每年都會放鞭炮,貼春聯,漸漸演變成一種習俗,流傳至今。
我的家鄉山東淄博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城市,以前每到過年,家家戶戶穿新衣、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尤其放鞭炮更是過年的必備節目,家家戶戶夸耀富足的方式,小孩子翹首以盼的歡樂。過年那幾天,整個城市籠罩在煙霧中,四處是硝火的味道。可是今年,我的家鄉卻沒有響起鞭炮聲,取而代之的是路邊五彩繽紛的彩燈和喜慶吉祥的紅燈籠。這是怎么了?
我的家鄉是一座年輕的重工業城市,以前用犧牲環境換來經濟的飛速發展。習近平總書記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了還家鄉一片純凈的藍天,近些年采取了一系列環保措施。今年的禁放鞭炮就是其中一項。雖然不放鞭炮了,可一點都不影響過年的氣氛。
一進臘月,人們便忙碌起來。買新衣,采辦年貨。城市的超市里人頭攢動,收銀臺前排滿了長長的隊伍;農村的大集上熙來攘往,寒冷的天氣凍不住人們喜氣洋洋的笑臉。人人大包小提,開啟逛吃逛吃的備年貨模式。購物的熱情擋都擋不住,好像東西都不要錢似的。
路邊的彩燈也掛了起來,造型各異。每當華燈初上時,小彩燈也亮了起來,五彩紛呈如童話世界。家家戶戶走出家門賞燈聊天,小孩子快樂的在燈海里跑來跑去,不放鞭炮也一樣喜氣洋洋,年味十足。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管什么樣的風俗,各地過年的內涵是一樣的。窗明幾凈,闔家團圓,迎新除舊,盼望日子蒸蒸日上。相比舊俗,我更喜歡今年的這點不一樣。
《家》的作文800字篇7
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節日,這一天中國人民同歡喜共度過,雖然各地的習俗不同,但歡樂仍在每個人的心中蕩漾。照我們家鄉的習俗,春節的開端大約是在臘月二十幾吧,一過臘月二十,家家戶戶都開始準備過年的物品,孩子們也陸續放了假。歡天喜地的和伙伴們一起玩耍,大人們也忙里忙外,全然一片忙年的繁榮景象。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時候。媽媽的廚藝在我們家中可是的了,所以肯定要品嘗她為我們準備的豐盛晚餐啦!面對著一桌子香噴噴的飯菜,我們一大家子圍坐在桌邊,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
在除夕晚上,我們一群小朋友,手里拿著鞭炮,在大人們的帶領下放鞭炮,在天上炸開時,一朵朵七色花鉆出來,像彩虹一樣,五彩繽紛;又像仙女撒花,送給人們幸福,好漂亮!放完鞭炮我就和爸爸媽媽去看春節晚會。家家燈火通明,熱鬧極了。
在第二天,天沒亮,媽媽就催促我快點起床,我起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起了。媽媽把昨天包好的包子,放到盤子里,我們有說有笑地吃起了包子。不一會,天亮了,大部分的人都穿上新衣服去走親訪友給長輩拜年去了。我們家也不例外,我和爸爸媽媽都穿上了新衣服,爸爸顯得更英俊瀟灑,媽媽變得更年輕美麗!“噼噼叭叭”,陣陣清脆的鞭炮聲迎來了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給親戚們拜年。走著走著,我們來到老奶奶家。爸爸一見老奶奶就像跪下給老奶奶磕頭,可是被老奶奶攔住了!“唉,你說你磕什么頭呀!來塊吃點瓜子,抽根煙!”“不用不用,我不抽煙!”。拜完老奶奶家,我們又去給大媽家、叔叔家拜年!不久我們終于拜完了年!
一眨眼到了年初八,春節就結束了,人人都回到了正常的軌道上,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去上學了。新的一年開始了,人們紛紛向新的生活、新的目標進發、努力了。
《家》的作文800字篇8
又是一陣淡淡的粽葉氣息縈繞在我的心間,雪白的糯米在光的照耀下如清泉般在心靈上跳舞,裊裊的`炊煙慢慢地散開,記憶深處那個粽子包裹著的溫暖,如梔子花般在指尖上綻開了!
在我的記憶里,奶奶是最會包粽子的了——誰讓我從小嘴饞呢?有一次看到鄰居小伙伴拿著粽子大口大口地吞咽,我便非拽著在田中干農活的奶奶去包粽子。那時的我只知道粽子的香甜,卻不知道奶奶要到幾里地外的小河灘上摘上好的粽葉,只為滿足孫子這個刻薄的小胃口。
和奶奶去河邊摘粽葉,這一大片的蘆葦葉中,她只挑不留一絲黑點、沒有一點枯葉,甚至連一個小洞眼都找不到的新鮮翠葉放在竹籃中。摘得一籃,奶奶朝我微微一笑,背起我回家了。路上靜悄悄的,只有汗水灑在竹籃上的“啪嗒”聲。
回到家中,奶奶便去廚房淘米、洗葉,這時的我坐在灶臺邊上,不耐煩地玩弄著稻草。奶奶就這樣一邊準備餡料,一邊還不忘為我披上一件衣服。
“奶奶,包好了沒!”我焦急又有些無奈地喊道。“好了,快來!”我興奮地跑過去,只見奶奶熟練地把一張粽葉卷起來,做成一個小尖錐,放進幾勺糯米,均勻地填滿,又放上幾粒葡萄干,接著用手壓緊,把小尖錐裹成三角狀,最后再用線捆扎起來,就這樣一個粽子便做好了!“我也要,我也要!”我吵著鬧著也要去做。“好,好啊!奶奶教你做!”說罷,奶奶伸出右手,將我抱在她腿上,一只蒼老的大手握著一只幼嫩的小手,輕輕地一卷、一放、一壓、一裹……整個屋中是如此安靜,一陣微風吹來,輕拂我的頭發,把屋中的一絲潮濕也帶走了。
粽子在鍋中不知過了多久,連鍋蓋都急得跳了起來。終于,奶奶把冒著熱氣的棕子端在我的面前,我依偎在奶奶懷中,吃著粽子,心如同被云朵包圍著,又仿佛沐浴在陽光中,溫暖擴散到了全身。我知道,帶給我溫暖的不僅是這個粽子,更是奶奶對我的愛!
如今我回到老家,眼前依然是一盆奶奶早就準備好的粽子。又是那個粽子,又回到那個童年,又是一種溫暖包裹全身。粽子的味道,雪白的糯米,裊裊的炊煙,全映照著我那位摯愛的人——奶奶!
《家》的作文800字篇9
關于清明節,許多著名的詩人寫下了很多有名的詩篇,其中有這么一句話:“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表明清明節前后陰雨綿綿,路上行人紛紛回鄉祭祖,寄托對先輩的哀思。
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這天,我和爸爸、媽媽也回到了老家。一路上車來人往,祭祖的人們從四面八方趕回故鄉。我們走了很長時間的山路,終于到達了山腰的祖墳。野花遍地都是,紅的、黃的、粉的、紫的,蝴蝶和蜜蜂在花間飛來飛去,風中送來陣陣花的清香;小草隨風搖擺,像在向我招手;周圍的松樹上結了好多松果,小松鼠竄上竄下,還偶爾偷偷看看我;鳥兒在空中發出清脆的叫聲……好美啊!
老家上墳有很多儀式。我們在家族中長者的引導下先去拜山神,聽說以前是要到山上做飯的,現在為了保護環境,都在各自家里準備好貢品,再上山祭拜。我看到四老太從背簍里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貢品,有雞、有魚、有糖、有茶、有香煙,還有香和紙錢,她嘴里念念有詞,說著許多祝福的話。接著是分頭到自家墳上祭拜,我們也到了太太的墳前。前年太太因生病去世了,太太是個很慈祥的人,一直很疼愛我,想起太太對我的好,我心里好難過,我好想念她。四老太領我們先把墳周圍的雜草除干凈,我和哥哥、姐姐們找來松枝將墳周圍的地方打掃干凈,接著四老太又擺上貢品,我們開始祭拜太太了,先是爺爺、奶奶,接著是大爹、大媽,然后是爸爸、媽媽和我,最后是叔叔、阿姨們,我在心里默默祈禱,希望太太在天堂能過得快樂和幸福。
祭祖儀式結束了,下山時,我看見幾乎每個人手里都拖著一枝松枝,有的背簍里背著一些松果,沒有人空著手下山。我奇怪了,問爸爸:“為什么下山時每個人都要帶點東西回家?”爸爸說:“農村里有個說法,清明節上墳,返回家時,帶點柴火回家,這叫‘空手出門,飽柴回家’。‘飽柴’的美好寓意就是‘飽財’這是大家的美好愿望,希望財源不斷,生活美滿。”哦,原來如此!
下山的路上,小鳥還在我身邊歌唱,小花和小草還在向我招手,可我無心留戀周圍的美景,帶著對太太的思念我下山了,我在心里想:“太太,我明年還會再來看您的!”
《家》的作文800字篇10
這天是元宵節,也是我盼望已久的節日,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因為這一天我可以吃元宵,放爆竹,看煙花。“吃元宵啦!”媽媽手里端著熱氣騰騰的元宵,嘴里高興地叫著,元宵象征著一家人團團圓圓,生活像元宵一樣蜜甜,我嚼著綿綿的、沙沙的黑芝麻元宵,真是美在碗里,甜在心里。
吃過元宵,我們一家人便歡快的來到街上看煙花,街上的人真多呀,像潮水一樣從四面八方涌來,各個臉上洋溢著節日的喜悅,我們隨著人流來到文化廣場,這里是看煙花的好地方,只聽見“嗖”的一聲,一朵大菊花在空中驟然開放,從花芯中綻放出無數個色彩斑斕的花瓣,頓時把美麗的夜空裝飾得更加絢麗多彩,人們不約而同的發出贊嘆聲;緊接著一朵朵色彩各異的梨花在空中競先開放,爭奇斗艷;又聽見“砰”的一聲,一個小圓點爆裂了,迸出無數個小圓點,接著無數個小圓點變成了無數個小蘑菇,它們像一個個小傘兵從空中飄落下來,一會兒消失在深邃的夜空中,人們陶醉在了這五彩繽紛的世界里。
看完煙花,我們隨著人流開始觀花燈,街上的燈真多,使我目不暇接,有十二生宵燈、如來佛燈、觀音燈、豬八戒燈、米老鼠燈、臉譜燈、神六飛天燈、奧運福娃燈……加上霓虹燈,把整個臨澤城裝扮得更加美麗。花燈的主角是福娃和十二生肖中的虎,一個個金虎顯得神采奕奕,它那股勁真讓人好笑,它們好像在說:我老虎今天也該揚眉吐氣了!彩燈綻放著絢爛的色彩,好像在為國慶加油呢。最引人注目的是縣政府門前的兩條巨龍燈,它是那么的雄偉壯觀,引來了無數攝影愛好者。
正在這時,爸爸叫我去放爆竹,點著爆竹,嗖嗖從竹筒中飛出了一個個“流星”,像天女散花,像火樹銀花,像流星飛滾,我的夢也想隨“流星”飛向藍天,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掌握許多知識,實現我的嫦娥飛天夢!
《家》的作文800字篇11
“先有國而后才能有家。”這是家人和老師經常對我的教育,我雖然不懂其中含義,但我知道這句話一定有深刻意義和道理。國家、家人和老師對我們學生的撫養教育是一種恩情,哪么做為回報,我們除了好好學習外,熱愛國家是我們學生理所當然的事情。只有這樣才能不辜負家人和老師的希望。
我常常想,怎樣的行動才是愛國呢?如果在戰爭年代,可以奔赴戰場,抵抗外國強盜的侵略,正如戚繼光、鄭成功和千千萬萬抗日英烈一樣殺敵報國,因為“為祖國而死,那是最美的命運啊!”但現在是和平年代,應該如何行動呢?這個問題我一直困惑不解。直到從報紙、電視上看到各行各業許多先進和勞模的光榮事跡,我才豁然開朗,每個人都做好自己本分工作,各盡所能,也是和平年代愛國的表現啊。正如工人做好工,少出次品;農民種好地,多打糧食;學生好好學習,為將來打下良好知識基礎,“因為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富則中國富”……,都各盡本分,就是愛國!因為只有“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了,才能自立于地球之上。”
可見愛國就要首先以自己人格、良心為國家作出服務,而不是為個人私利向國家索取或只喊口號而忘卻本分。這種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不在年齡的大小,學歷的高低,單位的好壞和貧富的差距。我身邊的兩種事情已經證明了這個鐵的事實。一件是新鄉市公務員曹友仁、張文華的孩子把我打傷,他們作為知識分子和公務員,卻不肯出醫療費,只愿拿國家給公務員辦的醫保卡為我治病,還講他家都是這樣做的,而且還胡說我是自己碰成輕傷的,這種為一家私利而謀取國家利益的不誠信行為,就是可恥的損害國家權益的非愛國行為。又如新鄉日報社一邊宣傳八榮八恥,高喊少年是國家的將來和希望,一邊在組織小記者夏令營活動中致殘小記者后逃避賠償責任,這種表里不一是虛偽的,是無恥的摧殘、扼殺國家的將來和希望的誤國行為。相反,許多平凡人在平凡崗位默默工作,甚至獻出自己生命,他們以行動表明愛國不是口號而是服務的精神所在。如過去的鐵人王進喜,現在的任長霞等等。
讓我們在各自位置上做好服務,各盡本分,為愛國做出實踐行動,因為誰“不熱愛自己的祖國,他就不屬于人類。”
《家》的作文800字篇1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猜猜,這是什么節日?對,春節。買年貨,放鞭炮,走親訪友,已成了所有人美好的記憶。
我的家鄉在福建安溪。逢年過節,也是一樣的熱鬧。
到了年底,年味就漸漸濃了起來。空余的時間多了,大伙兒臉上都掛著微笑,一年來的辛苦工作都已開了花,結了果。大家往來得更密切了,舉止也格外客氣。串個門,嘮嘮家常,噓寒問暖,鄰里間逐漸連成了一片。路上行人熙熙攘攘,他們手里所拿的,心里所念的,以及那輕快、穩健的腳步,都被貼上了年的標簽,變得格外親切了。
春節快到了,家家戶戶都要置辦年貨。城里的幾家商場早已人滿為患,圍得水泄不通。當然,盡管人多,可大家心情都是充滿快樂與幸福的。新衣服、各類食材等年貨涌動著,能嗅到一股和以往大為相異的氣息。這正是新春的浪潮,更是人們追求團圓幸福的浪潮……
當然,采購的不僅是生活所需,還有煙花、鞭炮之類的。除夕那夜回了老家,行進在鄉鎮的公路上,一路煙花相迎,隆隆聲不絕于耳。從車窗外望去,近處的煙火在漆黑的夜空中五彩斑斕地綻放,宛如遮天的巨網;遠處的煙火聽如聲聲悶雷,在山那邊透出隱隱約約的光亮。路旁還放著各式各樣的煙花,還有爆竹,各家各戶紅紅綠綠的顏色交錯著,相映成趣。當然,還少不了大人孩子們的歡笑聲,已融合在了這番熱鬧的美景中。見到久違的親人,甚是高興。茶余飯后,便放放煙花,感受團圓的幸福,送上我們最虔誠、最美好的祝福。
大年初一過后,家家戶戶都走親訪友。客人多了,會客的時間也多了,家中里里外外都忙碌著。作為家里的主人,自然要操勞起這一切,再忙活也不厭倦。值得欣慰的是,冰箱里倒是添了不少東西。總的說,其實也沒什么別的,為的只是那應接不暇的滿足感。
家鄉的春節,雖沒有太多的渲染,不引人注目,但卻飽滿而真實,深深地感染著我。我熱愛我的家鄉,熱愛家鄉的春節!
《家》的作文800字篇13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范、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它首先體現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風建設是我國歷史上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顏之推《顏氏家訓》、諸葛亮《誡子書》、周怡《勉諭兒輩》、朱子《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著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等,同樣展現著良好的家風。“非淡澹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尊崇。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著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原生家庭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好的家風會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如:良好的道德氛圍、健康的思想氛圍、積極的情感氛圍、認真的學習氛圍、節儉的生活氛圍等等。正是這種氛圍,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可以說,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婚姻家庭領域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戀愛觀上的拜金主義、婚姻中的草結草離、家教中的過分溺愛、孝親中的漠視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會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視家風建設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訓是沉痛的。它從反面證實了家風建設的重要性。
《家》的作文800字篇14
從我出生那一刻起,我就生活在一個溫暖的家庭中,覺得很幸福。
我今年十三歲,爸爸媽媽把我養得胖胖的。他們都是老師,我們家不窮,也不怎么富裕,可是爸爸媽媽每天給我準備了許多香噴噴的食物,我想吃什么,爸爸媽媽都同意,除非是一些吃了對身體有害的東西,爸爸媽媽一律不答應,擔心我吃壞了肚子。
家是一個可以說心事的地方。有一次,我們班評比的星星數,我最少了。我垂頭喪氣地走回家,爸爸媽媽看我好像很不高興,就問我說:“蕓,你怎么了?”我愁眉苦臉地說:“我的星星數得的最少。”爸爸媽媽說:“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有失敗的時候,失敗了,并不表示沒有希望,只要找出失敗的原因,一定能做好的。”我聽了,信心又回來了。
家也是一個可以分享快樂的地方。如果有什么好消息,我們都會說出來,不會有隱瞞,比如說,我考試考好了;爸爸媽媽的工資提升了;我們都會說出來,平時,有什么搞笑的笑話,我們都會說出來,一起分享。有一次,我說了一個笑話:“我在電視上看《家有兒女》里面看到劉星吃飯時分東西是這樣分的,爸爸一個我一個,媽媽一個我一個,小雨一個我一個,小雪一個我一個,姥姥一個我一個,最后劉星自己最多。”媽媽爸爸和我都笑了起來。
家是一個最能夠依靠的地方。有一次,我摔倒了,破了皮,媽媽送我去醫院包扎傷口。“寶貝,你會疼嗎?”媽媽擔心地問。“我不會疼。”我堅強地說。媽媽送我回家后,對我說:“以后要小心一點,不要再摔倒了。”聽完后,我小心翼翼地走回房間,可媽媽還是擔心我,一直問我,問到放心為止。
每年的過年,爸爸媽媽都會和我一起買新衣服和好多好吃的、好玩的東西。我買的東西最多,而爸爸卻是兩年才買一次,媽媽也是隨便買,我穿的衣服顏色最鮮艷,還有許多我最喜歡吃地東西,爸爸媽媽對我可真好啊!
家給了我許多溫暖,許多幸福,我要好好珍惜它。
《家》的作文800字篇15
家是我們內心深處最溫暖的地方,因為那里面充滿了無限的愛。我是幸福的,因為我不但可以感受到家的溫暖,還可以感受另一個“家”的愛、、
我的宿舍,我深深依戀的宿舍,它就是我另一個“家”。
朋友,是我們精神的支柱:當我們遇到挫折時,朋友幫助我們戰勝挫折;當我們成功時,朋友跟我們分享快樂的滋味……沒有了朋友,我們的生活將會失去陽光,一片灰暗。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友情,人生離不開朋友。
每當我回到了宿舍,就像回到了家一樣,因為那里面有我的朋友,正是有了他們,我的生活才如此的美好。那個臭氣哄哄,最能鬧騰,衛生最不干凈的,扣分最多的就算是我的宿舍。雖然我們的宿舍衛生不好,紀律不好,但我們的宿舍也許是人際關系最融洽的。我們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在樓道里你會看見,有幾個人嘻嘻哈哈的并排著走,那就是我們的宿舍,我們的集體。
看那個帥氣的假小子,那便是我最鐵的“哥們”了,發型酷酷的,一身黑衣服配一雙白鞋,從著裝來看全身帶著一股霸氣的味道。但她的內心是很善良的,她樂于助人,很仗義,很有同情心……
接下來你便會看見那個滿面笑容,走起路來和飛沒什么區別,大搖大擺,大大咧咧的女孩子了。她是我們的開心果,每當我們沮喪時,她便會給我們講笑話,使我們不再難過。她很樂觀,基本上每天都滿面笑容,正是因為有了她,我們才如此快樂。
接著又會出現一位淑女,扎著一個長長的馬尾辮,大大的眼睛,長得很秀氣,穿的也很淑女。看人不能只看她的外表,她也是很能鬧騰的,不過他她有自制力,能管住自己,因為她是我們的社長嘛,就要以身作則!
……還有很多很多嘞,我就不一一介紹了!
看吧,我們宿舍的女生可是百變的,別看著裝各有各的特色,但性格都是相同的!
我的宿舍,我深深依戀的宿舍我愛它,愛這個充滿幸福的溫暖小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