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毛片生活片,国产真实系列在线,国产一级淫片免费视频,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

匯得文網 > 范文 > 導游詞 >

上海景區導游詞

時間: 新華 導游詞

上海景區導游詞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上海景區導游詞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上海景區導游詞(精品8篇)】,供你選擇借鑒。

上海景區導游詞篇1

步行街上另一大景觀——步行街觀光車同樣引人注目。車由一節節小巧玲瓏的車廂組成,車廂上畫滿了精美的圖案,每節車的圖案色彩各不相同。登上車,仿佛鉆進了玩具車里,任它帶著你逛個夠。步行街上最多的是人,或從容信步,或匆匆疾走,或閑坐休息,或饒有興致地轉進每一家商店。街上跟人一樣多的就是各種商店了,且都是上海店家中的“大腕”:華聯商廈、第一食品商店、第一百貨、新華書店南京東路店……當然也少不了各大專賣店,“麥當勞叔叔”、“肯德基爺爺”自然不甘落后,而哈根達斯、天使冰王、必勝客也為有閑階層提供了世界各地著名的美食。

假如肯早起,那你一定要來看看六七點鐘的步行街。那時的步行街,商店均緊閉大門,清潔工在進行路面的清洗工作,可街上卻熱鬧非凡,人們有的跳著交誼舞,有的打著太極拳,有的在溜滑板,有的在打羽毛球,真是玩什么的都有,不像是一條商業街,倒像是一座公園,與白天的喧囂相比真是兩個世界。原來南京路步行街也是這般“淡妝濃抹總相宜”呢。

從河南路口開始,步行街結束,繼續向東。一直到南京東路外灘,行人似乎又從21世紀墜入一個陌生又熟悉的時空,似乎是狄更斯筆下的英倫街景,似乎是在父輩的照相簿中見過。狹窄的街道,四方高大的建筑,灰色調的圍墻和百葉窗,高高的天花板,尖尖的屋頂,每一棟樓都記載了一段曲折跌宕的故事。夕陽為它們添上一層薄霧,黃黃的街景透出一種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特有的迷離的浪漫。

年鴉片戰爭以后,上海被迫辟為通商口岸,后成為帝國主義公共租界。二三十年代,南京路既是帝國主義者耀武揚威的“十里洋場”,又是一條富有革命傳統的馬路,著名的“五卅慘案”就發生在南京路上。

近年來南京路發生了巨變,新的商廈群體及賓館拔地而起,大型商廈與百年老店、名店、特色商店交錯林立,互為襯托。老介福商廈、電器商城、曼克頓廣場、海倫賓館、絲綢商廈、新世界商城、華聯商廈、一百商廈、廣電大廈、輕工大廈、上海商城、錦滄文華大酒店等現代化的大型、高層建筑使南京路更加雄偉、繁榮,據統計,南京路每天客流量在170萬人次以上,連續多年蟬聯全國零售商業企業前三名的上海第一百貨商店、上海華聯商廈、上海新世界商城都在南京路。南京路商廈群內名品薈萃、琳瑯滿目。各地的名、特、優、新產品,以及進口的名牌商品,不下數十萬種。幾家老字號特色商店的商品,尤為名聲卓著。

南京路的夜景分外迷人。火樹銀花不夜天,霓虹燈一條街是上海的一大景觀。許多海外游客稱贊說:這里的燈彩不亞于東京、香港、曼谷等任何一個鬧市地段。

上海景區導游詞篇2

大家都知道上海的外灘吧!那里可以看得上是我國最繁榮的地方之一,但曾經的被虜也讓她有一段凄慘的歷史:1845年,英國吧她劃為了自己的租界地,1849年,法國也強占了外灘??山裉斐尸F在世人面前的她又是多么美麗多么繁榮呀!

去年暑假,我和媽媽一同來到了這個被人們稱為"萬國建筑博覽"的黃土地上。剛到目的地,這黃浦江的水浪就深深的吸引了我的眼球,青綠的水藻在水里滑動這它那輕柔又纖細的腰肢。

一下車,我們來到了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總部:亞細亞大樓,它的門楣上還運用了斷花式的設計,優美生動。再往前走,我們來到了東風飯店,曾經,他是上海最豪華的俱樂部——上海總會。它有一條110多英尺的吧臺,號稱遠東最長的吧臺。我們繼續前進,來到了一幢紅房子前,經導游說明,我才知道,原來這就是當年大名鼎鼎的輪船招商局。漫步在這黃浦江岸,上海的名樓名塔一覽無遺:和平飯店,浦東發展大廈以及黃浦江對面的東方明珠電視塔,環球金融中心。

來到十里南京路的盡頭,那兒有一座青銅澆注的塑像,他凝視著這里的一花一草,他是誰呢?他就是新中國第一任上海市的市長——陳毅將軍,看著著座塑像,我仿佛看到了陳毅將軍當年在風雨中視查工作。他那種公樸的形象和和藹可親、虛懷若谷的風度再一次深深的烙印在了我的心里。

天漸漸暗下來了。我們來到飯店,匆匆吃過之后,我們又回到外灘。此時的天已成了暗紅色,天空中,萬家的燈火也陸續打開了,我們來到"外灘游輪碼頭"打算坐船觀光。

我們來到了游輪上,船在黃浦江上緩緩行駛,岸上的燈光印在水面上,仿佛成了一闊副油畫,水,靜靜的,看似漆黑卻透出亮麗。下了船后,我們直奔上海最高的建筑——環球金融中心。

我們在環球金融中心乘高速電梯,聽說他有最高10米每秒的速度呢!不出2分鐘,我們來到了樓頂100樓,在哪兒,地板都是透明的,走在上面真是有種"一覽眾山小"的快感。一眼望去,到處是五彩的燈火,到處是汽車在穿梭,那黃浦江也更美了,對面的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雨天上的星星連成一片,形成了"天星連浦江"的美麗景象,聽說上海一天的電費就得花去近30萬元呢!

我一動不動的望著這迷人的燈火,只覺得心清如水,我,陶醉了!

上海景區導游詞篇3

游客們好!我是迪士尼旅游公司的導游。你可以叫我“小藝”。然后我帶你去散步。

別走散了,我帶你去玩《太空速度》。不敢玩的游客不要上去。這輛太空飛行車一輛車帶六個人,然后進入一個黑暗的洞,你會看到許多閃亮的星星,然后精彩的部分就來了!什么?問我也不可怕。太可怕了!勇敢就上去!還有,這個太空飛車的軌道會動。如果你面前沒有路,它會挪過去讓你繼續跑。每個人都想玩。上去排隊。

現在我帶你去玩“青蛙跳”。這個東西是模仿青蛙做的。它會跳起來,下去,再起來...最后在跳躍后摔倒。在跳躍的過程中,膽小的人會喊,所以不會太害怕。你應該系好安全帶,這很安全!

然后是旋轉木馬。孩子可以來玩,大人當然可以!我不說你們都知道旋轉木馬是怎么玩的。有一家超市,在那里你可以買到水、冰淇淋、帽子等。讓我們現在就排好隊,開始一次豐富多彩的騎馬旅行吧!

大家看!那邊有很多動漫人物!有米老鼠,唐老鴨,米妮等等。他們很可愛。當然還有很多公主:白雪公主,睡美人等等。你可以和他們一起拍照,離開這個快樂的時刻!

現在是中午十二點。玩了這么久,大家都餓了嗎?來那邊的那家餐館吃飯。這里有很多美食,就不一一介紹了。開始前可以好好休息。

好了,各位,繼續玩。這里還有很多游戲,比如:超級袋鼠,驚險過山車,刺激海盜船…

上海景區導游詞篇4

新外灘由宜昌三元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開發。項目位于宜昌市沿江大道188號(天然塔公園對面)

新外灘位于宜昌市夷陵路336號、338號和339號,面積34039平方米(合51.06畝)。項目總建筑面積127000㎡,由一棟27層寫字樓、一棟3層精品商鋪和五棟28層高層住宅組成。其中住宅面積65000㎡,寫字樓31000㎡,商業13000㎡,地下停車場及人防工程18000㎡。工程分兩期開發,一期工程1號樓、2號樓、3號樓、4號樓和5號樓,二期工程6號樓和7號樓。

房交會現場展示的是新外灘2號樓。新外灘2號樓戶型為五室四廳六衛,另外設置多功能房和儲藏間,總面積為427.55㎡。

新外灘項目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大道、合益路、沿江大道交匯處,處于風景秀麗的沿江景觀帶中心,依江眺望西南群峰,堪稱如畫江山。建筑挺拔,色調典雅含蓄,天際線優美和諧。中式園林奢華親切。首期84席超大"空中別墅"(完全院館),二期約300席大中戶型。地不愛寶,愿待知音共賞。五棟高層住宅均為正南正北朝向,樓間距氣勢開張,小區院落廊闊木繁。濃濃的人文與自然氣息,再現"夷陵正脈"大氣象,引領大戶人家"宅茲宜昌"新理想。

漫步在這樣的江景:上有磨基山、正對五龍山、下迄荊門山的西南群峰,心曠神怡!一個全新的樓盤將在這里崛起。如何恰當的定位這一高端樓盤,能讓其為宜昌增光輝、添亮天然塔夜景--位于新外灘項目對面點?外灘之于上海,園林之于蘇州,讓我媽心向往之!"新外灘"--自然天成!外灘是新外灘,園林式中式園林。新外灘讓宜昌"打開西南那扇窗",宜昌的景觀帶增加數十倍,宜昌的輪廓線豁然開朗。"其西南諸峰,林壑優美","江上數峰青,云山無盡意",上海外灘面對的是高樓林立的浦東,宜昌的新外灘面對的是旖旎的荊門山風光,而且腳下的煙收壩又是中華鱘的產卵地,說明上海是高度繁榮的現代城市,而宜昌是"最適宜人居的山水園林城市"。

天然塔--位于新外灘項目對面,塔高七層四十九米,又被稱為風水寶塔,據傳全國著名風水大師符宣凱先生到此參拜時羅盤針巨跳,方向全打反了,符大師當時上香三支三拜,該塔為宜昌唯一的風水文昌塔,風水學上理論說法是面塔居住處將出文人達官。

新外灘在建筑空間、建筑構圖、比例、建筑形態、輪廓線、色彩、屋頂設計上以現代手法體現傳統建筑的韻味與特色。建筑外墻色彩以自然柔美的暖色系列為主,賦予建筑親切感。

在建筑群落界定出來的空間序列中,注重對原生態資源以保護和利用。建筑挺拔大氣,格調含蓄柔美。將奢華掩映于空中院館和公共院落--讓建筑布陣體現足夠的風水過白而留有"距離感",但又讓建筑群落有和諧抱團的整體感。

通過鋪地、種植和對路徑的營造,點、線、面有機結合,形成一個有立體層次的景觀帶。建筑做避讓處理,設計中保留了原地貌上的大樹,綠化布置結合地下室采光處理,形成一個原生態的綠化空間,在不規則中求得次序感和方向感。移步觀景讓人流連忘返。

綠地規劃中心部分以綠化植被為主,建筑布局靈活安排,以展示不同住宅組團建筑空間的圍合特征。同時結合院落空間形態,重點布置草坪、花卉、樹木和文化元素,營造高雅、親切、淡定的生活氣息。

樓板厚度--衛生間、陽臺、花園、廚房樓板厚度為12CM;客廳、臥室樓板厚度為15CM。我們的標準比周邊的豪宅厚3公分,"如履平地"成就空中大宅。

景觀園區露天扶梯--凝聚國際品牌,讓回家的主人享受完整的尊貴歸家之旅;

采光電梯間,全明樓梯間--在每層樓梯間,增設采光窗。

雙層挑高入戶大堂--新外灘創造性地實現了從地下停車場到挑高6米的豪華大堂、電梯間,營造高貴的細節;

公共空間高標準裝修--新外灘除了對建筑和景觀等外部環境進行精心打造,同時對于業主可到達的室外空間都采取高規格的裝修標準;

大面寬設計+陽光室成就全明空間--新外灘竭盡全力,尋找最多的陽光空間,延續并深化新外灘每棟的采光優勢,采用大面寬設計,在戶型面積一定的情況下盡可能增大面寬,減少進深,以提高整個住宅的采光性能;

結構--牢固、美觀、靈活多變,新外灘在結構設計中,均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保住了建筑可以抵抗8級以上地震,廳和居室內無梁,房間不露柱,使房間使用方便,美觀,再設計過程中特別重視住戶的個性化需求,使戶型具有比較靈動的組合空間。

上海景區導游詞篇5

大觀園位于上海市西郊青浦區金澤鎮楊舍村,與江蘇省吳江縣毗鄰。園區占地2069畝,兩面臨水,東依淀山湖,西傍黿蕩湖,南靠318國道,距市中心人民廣場約65公里,距青浦鎮20公里。

江南造紅樓

大觀園所在的楊舍村橫臥于淀山湖與黿蕩湖之間,由11個島嶼組成。村中心乃一圓形小島,名“蕩田圩”。蕩田圩周圍對著九條港(因歷史原因,有的港已人為填沒后稱“浜”),因而被稱為“九龍港”、“九龍戲珠”,乃典型的江南水鄉。

1958年,上海市園林管理處曾在淀山湖南岸的淀峰、西岑征地100.4萬平方米辟建苗圃,后因國家經濟困難,在20世紀60年代初將苗圃撤銷,退耕還農。

結束以后,為發展旅游事業,上海市園林管理局于1978年10月23日提出辟建淀山湖風景區的規劃設想,同月,確定選址在楊舍村。同年11月17日,經市計劃委員會批準,同意全面規劃,分期建設,逐步建成一個比較完整的游覽風景區。第一期先行建設的是關王廟和楊舍兩處游覽小區。

關王廟(淀峰)游覽小區為市區進入風景區的入口點,規劃建設陳毅詩亭、游艇碼頭,改建關王廟,保護好在廟旁的一株樹齡820_年的古銀杏。楊舍游覽小區按《紅樓夢》描述的意境,改造地形,造亭、臺、樓、閣,建“大觀園”仿古建筑群,作為游覽區的主要景區。此外,還規劃建“碧波嬉浪”、“煙波帆影”、“長街夜市”、“梅林春深”、“碧水芳草”、“煙村漁火”、“金魚場”等景區以及相應的配套工程設施。

自1979年1月開始,在淀山湖畔淀峰大隊、楊舍大隊分兩期征地,第一期30.82萬平方米,第二期593.32萬平方米,共90.14萬平方米。楊舍大隊征地后撤銷大隊建制,全部征地工作于1979年12月27日完成。

1980年初開始邊改造地形邊綠化、邊進行道路、橋涵、駁岸等基礎工程的施工。1981年下半年,大觀園仿古建筑群中的“怡紅院”首先破土動工,于1984年5月建成,27日即開放接待游客。隨后,大觀園游覽區邊建設邊開放,至1988年底共完成土方工程40余萬立方,種植喬灌木、竹34萬株,砌石駁岸1.22萬多米,建各類建筑面積2.53萬平方米,購買大、中型游船4艘、小型游艇71艘,以及大量陳設用家具、器具,完成投資3851萬元。全游覽區建成了大觀園、塔園、梅塢春濃、柳堤春曉、金雪飄香、群芳爭妍等多處具有江南水鄉特色和中國古典園林風格的景區。游覽區東部及南部以自然風光和植物造景為主,栽梅花4000余株、桂花3000余株和數量眾多的四季花卉,并鋪植了大面積的草坪。西北部大觀園內建有大觀樓、怡紅院、瀟湘館、蘅蕪院、體仁沐德等20多處景點,建筑精致,氣派豪華。在游覽區內建有設計能力各為1200噸/日的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和變電站等基礎設施,建有碧波樓、淀綠飯店、售品部、攝影部以及游艇、游船等服務設施,還建有高47米的7層青云塔。該塔即作為自來水廠的水塔,又可供游客登高遠眺,自成一景。

大觀園仿古建筑群前后施工7年,于1988年10月15日全部竣工,1988年10月20日全部對外開放。

惟妙惟肖大觀園

大觀園以太虛幻境—照壁—大門—元妃更衣處—體仁沐德—園心湖—省親別墅—大觀樓為中軸線,有10多組建筑,20多個景點,建筑面積共7837平方米。園內建筑精致、風格典雅,其環境布置和室內陳設既展現了明末清初的古典園林風貌,又藝術了地再現了《紅樓》勝景。

大門廣場 廣場前矗立著一座高8米的牌樓,上懸“太虛幻境”匾額。廣場中的大型照壁寬18米,高6米,南面是花崗石雕《女媧補天》,北面是大理石雕《金陵十二釵》及警幻仙子、賈寶玉等14個人像。大觀園正門是五開間的門庭,中間有三道供出入,上懸“大觀園”金字匾額。門庭內是朱紅大門和梁柱,金色銅制門環,磚雕掛落,工藝精細。旁邊還有兩道邊門,門上端有磚雕匾額,東邊是“凝暉鐘瑞”,西邊是“萬象爭輝”。門前雄踞著一對清乾隆年間的高2.5米的青石獅子。這對石獅子原是北京某王府的鎮宅之寶,歷經風霜雪雨200多年,至今身上還留著八國聯軍侵占北京時的槍痕彈跡。它本由北京市文管委收藏,1980年才“遷”至上海。

曲徑通幽 是大門內第一景,又對全園起障景作用。這是一組用3000多噸太湖石砌成的假山,橫亙于正門后,東西長約90米,縱深近20米,其中山洞曲折迂回,可上可下。山頂有圓亭一只,山上林深茂密,藤蘿遮掩著洞壑,山后一注碧波池水。

體仁沐德 位于曲徑通幽之后,是元妃省親時下轎小憩之處,建筑面積622平方米。三開間大廳,上懸鎦金“體仁沐德”額。正廳中央放著“金玉滿堂”鎦金大立屏,掛著龍鳳花籃琉璃燈,放著銅制薰香大鼎和一大精雕細刻的如意紅木八椅四幾家具。東廳陳列一只1米多高的松鶴青花大瓷瓶。西廳有一只紫金三層木雕大仙桃,兩邊是緞制大象、麒麟,均近1米大小。大廳前兩旁廂廊內,東側陳列元妃的雉羽龍旌,西側陳列元妃乘坐的大轎。廳后為大荷花池,隔岸向北遙望,可看到同處于中軸線上的大觀樓。廳后西北角是丹鳳榭,元妃在此登舟前往大觀樓,故名。榭內有只楠木透雕的落地罩,每面雕有5只鳳凰,四面總共有20只,古色古香,據傳是晚清年間的作品。

大觀樓 位于大觀園的中心,面積2123平方米。主建筑大觀樓是一座宮殿式兩層建筑,琉璃瓦大屋頂,陳設華麗,是元妃省親時親屬行覲見禮的地方。與“體仁沐德”隔池相對的湖埠欄桿均為漢白玉石制,欄桿后面是8米高的漢白玉牌樓,上鐫“省親別墅”四個鎦金大字。牌樓后是位于中軸線上的三開間的大門門庭,門中一對石獅子也是清代文物,門庭內6扇銅包釘大門,可分三路進前院。院兩側為東西兩廡。第二道垂花門高達6米,一進垂花門就是一座漢白玉臺基,中有一塊巨大湖石,中間過道兩側植古松。內院東側綴錦樓與西側含芳閣相對,游廊環繞相連。正殿前大理石地坪有兩對銅麒麟、銅鳳凰排列。拾級而上,為“顧恩思義”大殿,殿柱上掛的是元春所題的對聯:“天地啟宏慈,赤子蒼生同感戴;古今垂曠典,九州萬國被恩榮”。大觀樓高15米,共兩層,樓上四周有外廊,可環顧飽覽全園景色。樓下大殿雕梁畫棟,金碧輝煌。殿中央為覲禮臺,臺上立一座刻有百鳥朝鳳的鎦金大屏風,屏風前設有鳳椅寶座,案座左右排列薰香銅爐、立鶴銅燈、雉羽宮扇。禮臺東側為紅木書桌,上置文房四寶,西側陳列金玉如意等禮器。后殿為寢宮,宮前陳列兩對銅鹿、銅鶴。寢宮內陳列著紅木大羅漢榻,兩側是8只九獅紅木椅。

怡紅院 位于園內西南側,建筑面積899平方米。這是一組二路三進的庭院建筑,入口為刻有“怡紅快綠”四字的大門,進去再穿過垂花門,即到前廂房,兩邊墻上掛著10塊介紹賈寶玉生平主要情節的國畫鏡框。左路首進的“通靈書房”是賈寶玉吟詩、作畫、弈棋、會客之地,陳設著各種精致紅木家具,四周掛有綢緞窗簾帷幔,擺設翡翠瑪瑙牡丹盆花和漢代青銅吊鏡,壁上掛著賈寶玉作的四時即景詩詞立軸,室外栽有珍貴的龜甲竹和其他名貴花木。右路首進的“絳云軒”是賈寶玉生活起居之所,為怡紅院主屋。東間是寶玉的臥室,鋪有雕刻精細、飾以玉蘭、海棠、牡丹等花卉圖案的紅木大床,帳幔低垂,花團錦簇,墻上掛有琴、劍、爐、瓶,皆是一半嵌在墻內。西間是襲人、晴雯居室。

絳云軒的東廂房環境幽雅,室外一條小溪,溪內有漢白玉雕的燈籠,池上建有涼亭名“邀月”,是寶玉讀書養心之地。中室設榻,放著仿古落地大漆瓶和檀香木雕大理石地屏。兩次間設供桌,配有雞絲紅木天然幾,墻上掛有古紅木大理石掛屏,還有兩只大紅木圓臺,陳列著古餐具、酒具。

“千紅一窟”位于通靈書房的后面,是一處水榭建筑。榭前有一水池,有鴛鴦在池內戲水,兩邊有游廊跨越池面。

攏翠庵 位于園內西北部,建筑面積477平方米。茂密的竹林掩映著土黃色的山門,門上刻“攏翠庵”三個字。入內為石砌的放生池,中雕龍嘴滴水,鐘樓、鼓樓建于兩側。院中央有一座3米多高的銅鼎,上部似六角玲瓏寶塔,下部為渾圓凝重的鼎身,三只獅腳形鼎足雄踞于漢白玉基座上。正殿懸“普海慈航”匾,殿內供奉一尊2米多高銅觀音座像,兩側有銅制善才童子、龍女相伴,背后是龍云火焰板。磚雕神臺前的供桌上,陳列著雅致的瓷五供,原為清宮用品。后院是一片紫竹林,上筑方亭一只,匾名“聽濤”。其后的觀音壁用花崗石雕砌,壁上刻有“滄海橫流”四字,壁前有漢白玉雕的觀音像,像前是圍以漢白玉欄桿的小荷花池。進西側門過一處小庭院,經月洞門就是妙玉的禪房,里面陳列著明式紅木家具,中間一張翹頭條桌上有一座精巧的佛龕,內供觀音像。兩側一副對聯:“自在自觀觀自在;如來如見見如來”。東間為妙玉寢室,正中是一張紅木禪床,臨窗方桌上放著一副棋盤,紅木竹節博古架上陳列著古樸的青銅佛像和古玩。

梨香院 位于攏翠庵東,建筑面積484平方米。由西進入大門后,南邊是游廊,有方亭一座,廊外是花墻,花孔系水磨磚雕,游廊兩側有假山、花木。北面三間正屋,落地花罩,上懸“梨香院”匾額,室內陳放小演員練功用的道具及臉譜等物。院內有古戲臺和戲臺大廳,戲臺原在南市區四明公所,清嘉慶七年(1820_年)始建,咸豐三年(1853年)重建,1981年拆建至此。戲臺后樓為演員化妝用,兩側為吹鼓手打樂處,臺前院子及大廳為看戲的地方。

稻香村 位于大觀園東北部,建筑面積431平方米,是園內獨有的一組田園村舍,清幽儉樸,為李紈母子所居。院分前后兩門,前門路旁豎一碣,題名“稻香村”。進門一片園地,種植瓜果蔬菜。前院中有一酒肆,屋前揚一酒幌。后院三間茆堂,門窗梁柱均用桐油刷漆,呈現木材本色。室內陳設淡雅簡潔,東間為李紈所居,西間布置為書房,作賈蘭讀書處。后院中有部分樹木、花卉,墻邊有一土井,旁有轆轤,井亭頂蓋茅草。前后院在東側以九曲游廊貫通。

瀟湘館 位于大觀園東南部,為林黛玉所居,建筑面積543平方米。此地原有一片竹林,再增植一些名竹和樹木,使全組建筑都掩映在叢林茂竹之中。從月洞門入內,墻上刻有“降珠草廬”四個金字,旁種松、竹、梅。正門門庭題匾“瀟湘館”。通過石橋小溪,即為本組建筑的主屋“有鳳來儀”。東間為林黛玉臥室,西間是紫鵑、雪雁用房。主屋前東西兩側有“龍吟亭”、“篁影亭”。“秀玉軒”在西北部,一統三小間,用落地花罩所隔,是黛玉吟詩、下棋、會客之所在。“梨花春雨”是林黛玉操琴讀書的地方,設有紅木仿竹形的整套家具,中置湘妃榻一只,西室陳列黛玉葬花用具。

蘅蕪院 位于瀟湘館西側,建筑面積699平方米。前院有鴛鴦廳,廳后是一座大假山,山道曲折迂回,山頂有一只六角亭和一株古羅漢松,山洞中瀑布傾瀉而下。院內四周藤蘿攀繞,西側植一株有700多年樹齡的檜柏。邊廂內陳列一頂大紅花轎,乃薛寶釵出閣時所用。山后主樓“衡芷清芬”為薛寶釵臥室,樓呈八角型,四面廊,經穿山游廊,過假山而直達前院。該組建筑設計別致,造景優美,假山石筍林立,別有情趣。

秋爽齋 探春住處,三開間建筑高闊疏朗。室中按《紅樓夢》的描述,當中一間置紅木大理石書桌,桌上放著各式硯臺和筆筒,西側墻上掛有一幅仿米芾的《煙雨圖》,左右掛的是一副仿顏真卿筆體的對聯:“煙霞閑骨格,泉石野生涯”。東間是探春的臥室,一只紅木大床,窗前一只六角紅木臺子,墻邊放著一只紅木半櫥,十分符合探春“才自清明志自高”的才女性格。

蓼鳳軒、暖香塢 位于秋爽齋東,都是惜春住過的地方。蓼鳳軒四面為水環繞,乃是兩條游廊的交點,紅蓼花深,清波風寒,十分雅致,但建筑面積太小,不適宜向游人開放,因此把惜春的住所安排在她也曾住過的暖香塢。暖香塢在蓼鳳軒南首,為三開間平房。中間是畫室,置大紅木書桌,臺上擺放文房四寶,墻上的《大觀園圖》可算是她的代表作。東間是惜春臥室,臨窗有棋桌,墻邊案幾上陳列著青銅古佛,表明惜春善畫、愛下棋的性格及最后削發為尼的結局。

凸碧亭、凹晶館 位于大觀樓之后,一東一西,一山一水,山上建亭為賞月,水邊造館亦為賞月?!都t樓夢》中描述的這兩處建筑“特為玩月而設”,喜愛山高月小者,可上凸碧亭,喜愛皓月清波者,可去凹晶館。這兩處地方的大名分別喚作凸碧山莊和凹晶溪館,乃林黛玉所擬,真正是新穎而不落俗套,正顯黛玉才情。

石舫 位于大荷花池西部,臥波橋旁,三面臨水,建筑面積108平方米。平面三間相通的敞廳,西面有樓,舫前懸“春波畫舫”匾,兩面有對聯。

附屬的百花園

梅塢春濃 位于青商公路兩側,其東及東南為淀山湖,占地12.67萬平方米。正門在公路東側,水杉木門樓,上懸“梅塢春濃”匾。入門即見湖石假山,上刻“梅園”二字。園內共植梅4000余株,樹齡最大的約320_年,大多數為50~60年。在紅梅、綠梅、白梅三大類中,白色的有‘玉碟’、‘殘雪’、‘素白臺閣’,粉紅的有‘宮粉’、‘單粉照水’,紅色的有‘朱砂’、‘骨里紅’,還有花白萼綠,小枝綠色的‘綠萼’等品種。沿湖建有190米的紫藤廊架,可盡情欣賞湖色風光。

群芳爭艷 位于青商公路東側,東臨淀山湖內湖,占地約13.3萬平方米。園北以種植花灌木為主,有廣玉蘭、紫玉蘭、白玉蘭、花桃、碧桃、櫻桃、櫻花、海棠、石榴、杜鵑等,四季花開不絕,群芳爭艷之名由此而來。西坡有一株700多年樹齡的胡頹子,春節常后紅果累累。南面有9株高10米的大雪松,枝繁葉茂,挺拔有力。中部為一塊占地3萬平方米的天鵝絨大草坪,草坪東南有大片竹林。

金雪飄香 又名桂花園,位于游覽區南部,占地約6萬平方米。中間建有金魚場,西南部為職工新村,植有桂花樹2700株。1988年職工新村擴建,桂花園面積縮小了約一半,桂花樹減為20_株。因而在大觀園前另辟新園,植桂花樹682株。全園桂花有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四種。

柳堤春曉 位于游覽區東部,建園時在湖灣口拋石,建成一條長300余米的防波堤,形成一個約13.34萬平方米水面的內湖,既連接東部四個景區,又可供游船活動。堤上建有兩橋:一橋名柳堤橋,長28.5米;一橋名楊舍港橋,長30.8米。堤的兩邊植垂柳,間種碧桃,柳堤橋旁有六角亭一只。

青云塔院 位于青商公路西側,大觀園東南,總建筑面積1375平方米。青云塔是一座高47.5米的7層仿宋古塔,鋼筋混凝土結構,具有觀賞、游覽、儲水等多種功能,構思十分獨特。塔基四周為花崗石地坪欄桿,塔內一至五層有鐵旋梯可供游客登塔遠眺,俯瞰全園和淀山湖風光。六層為容量100噸的水箱,外觀與塔身融為一體,絲毫也看不出破綻。塔院正門位于塔正南,三開間門面,東西兩間為廂房,中間為過道。院西的邊門兩面為游廊,兩端均建有方亭。塔院后面塔院大廳,系原上海錢業公會(建于清光緒十五年)舊建筑的一部分。

上海景區導游詞篇6

歡迎大家來到上海楓涇古鎮!我是你們的導游。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楓涇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亦為新滬上八景之一,位于上海市西南方。歷史上,它因地處吳越交匯之處,素有吳越名鎮之稱;如今,它與滬浙五區縣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門戶"。楓涇為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

古鎮周圍水網遍布,鎮區內河道縱橫,橋梁有52座之多,現存最古的為元代致和橋,據今有近700年歷史。鎮區規模宏大,全鎮有29處街、坊,84條巷、弄。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和平街、生產街、北大街、友好街四處古建筑物,總面積達48750平方米,是上海地區現存規模較大保存完好的水鄉古鎮。

古鎮周圍水網遍布,鎮區內河道縱橫,橋梁有52座之多,現存最古的為元代致和橋,據今有近700年歷史。鎮區規模宏大,全鎮有29處街、坊,84條巷。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和平街、生產街、北大街、友好街四處古建筑物,總面積達48750平方米(不包括其他街區保存的古建筑物),是上海地區現存規模較大保存完好的水鄉古鎮。素有“三步兩座橋,一望十條港”之稱,鎮區多小圩,形似荷葉;境內林木蔭翳,廬舍鱗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稱“清風涇”、“楓溪明古鎮”,地跨吳越兩界。

上海楓涇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亦為新滬上八景之一,位于西南方。歷史上,它因地處吳越交匯之處,素有吳越名鎮之稱;如今,它與滬浙五區縣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門戶”。

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主要氣候特征是:春天溫暖,夏天炎熱,秋天涼爽,冬天陰冷,全年雨量適中,季節分配比較均勻??偟恼f來就是溫和濕潤,四季分明。

楓涇鎮政府對面西柵河沿河,有一片長達600米的古建大宅院,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古戲臺往西,位于和平街92號的大清郵局舊址,灰墻黑瓦,結構堅實,兩邊的門框都是石頭柱子,高高的門洞上方“郵電局”幾個大字赫然在目,這是上海地區現存不多的一處大清郵局舊址。由于文化發達,經濟繁榮,楓涇又是江南少有的道教、佛教、天主教、_齊全的古鎮。早在南朝梁天監元年(502年),楓涇南柵已建有道院,明清時,佛教盛行,街、巷、里、坊遍置寺廟,全鎮共有3處寺院廟宇。清末,天主教、_也開始傳入楓化資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前往性覺禪寺、施王廟、郁家祠堂等人文景觀,可以尋覓到楓涇鎮古代南北分治,半屬吳地半屬越境的歷史陳跡。

北大街是商業古街風貌保存最完整的大街。穿過街道石街坊,行走在平整的板路上,一眼望去,窄窄的街道兩邊都是兩層樓房,身處其中,抬頭望天,只能看見窄窄的一線天,一扇扇木格窗露出原木本色。樓房臨街的一邊清一色都呈平面結構,看不出每一棟建筑的特色和規模,而從后門的市河望去,家家房子都枝出河面,或重檐疊瓦,或騎樓高聳,或勾欄亭閣,或底層的近水樓臺,層層石級通向河埠,或倚朱閣、小軒窗,組成一道多姿的水鄉民居風光,間或有大大小小的江南游船穿行其中,人景輝映,夕陽夕照,真是中國的水鄉,東方的威尼斯。

北大街古代店鋪作坊集中,手工業歷來發達。早在宋代就有鐵、木、竹、農具和日用小商品的手工制作。紡織技術傳入,紡紗織布盛行,明清時,楓涇地處全國棉紡織業生產貿易中心,“所出布匹,日以萬計”。到了現代,古作坊多已破敗,保存最完整的就數375號的石泰山制藥房(藥鋪)。為了展示古代手工業生產狀況,現將當年手工業作坊集中的北大街規劃為手工作坊按古代形制,配置生產器械,培訓有關人員,屆時向游人展示古代織布、打鐵、制藥和制造竹木器具等手工業生產技藝。游人也可以親手操作,親身體驗。在這些作坊里,你可以挑選購買到原汁原味、土氣十足的手工藝品。當然也可以嘗試自己制作小竹筒、小鐵鏟、小鋤子、布鞋子、土布頭巾。

今天我的講解就到此結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參觀的時間,我們大概在30分鐘后在門口集合,希望這次參觀能給大家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預祝大家能玩的開心,謝謝!

上海景區導游詞篇7

各位游客:

大家好!

在年前,上海僅是江南沿海的一個中等縣城,航運事業很不發達,人們沒必要、也沒能力在沿江修筑堤岸,所以除東門黃浦江岸外大部分江岸是一片自然灘地。退潮時,江水聚滯在河床中心,露出一大片灘地。漲潮時,江水又沒過河灘。黃浦江是上海的主要河道。由于江寬水急,逆水而行的船只就須拉纖行走。幾百年來,纖夫的足跡就在黃浦江灘踩出一條曲折多彎的小道,人們稱之“纖道”,這纖道就是外灘最早的路了。

在上海的地名習慣用詞中,一般把河流的上游叫作“里”,河流的下游叫作“外”,如今天上海人習慣把虹口港上的漢陽路橋叫作“里虹橋”,把長治路橋叫作“中虹橋”,把大名路橋叫作“外虹橋”,就是根據橋所在河流的位置來取名的。同樣,今蘇州河入黃浦江口的第一座橋叫作“外白渡橋”,依次向里的橋也俗稱“里白渡橋”(今乍浦路橋)、三白渡橋(今四川路橋)。如以縣城為依據時,距城近的地方稱為“里”,距城遠的地方稱為“外”,今南市區的“里咸瓜街”和“外咸瓜街”;“里倉橋”和“外倉橋”等就是以此得名的。

進入上??h城附近的黃浦江在陸家浜出口處形成一個急彎,于是上海人就以陸家浜為界,其上游稱為“里黃浦”,下游稱為“外黃浦”。里黃浦的河灘叫作“里黃浦灘”,簡稱“里灘”,外黃浦的灘地就叫作“外黃浦灘”,簡稱“外灘”。

1840年以后,上海作為五個通商口岸之一,對外開放,1845年英國殖民主義者搶占外灘,建立了英租界。1849年,法國殖民者也搶占外灘建立了法租界。自此至20世紀40年代初,外灘一直被英租界和法租界占據,并分別被叫作“英租界外灘”和“法蘭西外灘”。公共租界的工部局和法租界的公董局分別為它們的最高市政組織和領導機構。

上海景區導游詞篇8

各位朋友下面我們參觀的是大上海的心臟----人民廣場。

人民廣場位于上海城區的中心,是上海百年屈辱歷史的見證者。1843年上海開埠,當時今人民廣場以及周邊地區還是上??h城西北面的一片水網稻田;到了1862年,英國跑馬總會又圈地今天的人民廣場一帶共460畝土地,用以建造新的跑馬場。1933年跑馬總會建成新的跑馬廳大樓,就是現在的上海美術館;上海解放后,跑馬廳改建成人民廣場、人民大道和人民公園;1959年國慶10周年時上海超過萬人的節日游行在此地舉行,1984年上海在人民廣場舉行過盛大的閱兵儀式。在20世紀90年代,上海市的政府對人民廣場地區進行了以交通、建筑、綠化為主的新的規劃建設,在1994年列入市政府的第二號工程;1995年人民大廈建成、1996年上海博物館新館開放、1998年上海大劇院開始首場演出、20_年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落成開館,至此,人民廣場今天的格局基本形成。

新的市政府大廈位于廣場北側,上海博物館新館在廣場南側;上海大劇院位于廣場西北,毗鄰市府大廈;東北側的是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廣場的中央是320平方米的圓形大型音樂旱噴泉。形成了人民廣場今天四菜一湯的格局。

廣場的地下是上海地鐵一號線和二號線相交匯的樞紐--人民廣場站,與人民廣場地鐵站相連的是兩座現代化的商場——香港名店街和迪美地下商場。

人民廣場已經成為上海最大的公共廣場,總面積約14萬平方米。 是融文化、綠化、美化為一體跨世紀的政治文化中心。

好了,到了。大家請看:一條東西向、長600米、寬32米用花崗石鋪成的人民大道橫貫于市府大廈前。大道南側的地下有三個大型的地下建筑:與地鐵人民廣場車站直接銜接的地下多功能商城;亞洲最大的城市型地下變電站;上海最大的面積達兩萬余平方米的地下停車場。

看經過整修后的廣場鋪上了綠茵茵的草地,栽種了眾多的樹木,大大小小的花壇里鮮花盛開。在一片綠色海洋里,點綴著噴泉、雕塑小品、藝術燈柱和石椅石凳。今天的人民廣場不僅是上海市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90年代上海都市新景觀之一,更是上海市民休憩、娛樂、怡情的文化場所。

現在我們的腳下就是人民廣場的中心廣場。面積3844平方米,廣場的中央是320平方米的圓型噴水池,為三層9級下沉式。這是國內首創的大型音樂噴泉,紅、黃、藍三色玻璃臺階組成彩色光環,創造出美麗壯觀,富有吸引力的新景觀。噴水池中央凸現上海的版圖,噴水池四周是4座紫銅花壇,用花鋼石制成的44只石鼓燈,蹲在中心廣場上。在四個入口臺階上,創設6組富有傳統文化藝術特色的浮雕,線條生動優美,圖案古樸雅致,反映了上海的歷史文化及上海人民的美好心愿。

中心廣場的東西兩側有2個小廣場,東面為旭日廊,形成旭日廣場;西面為明月廊,形成明月廣場。13公頃面積的廣場,僅綠化就占了8公頃,使廣場成為上海最大的園林廣場。廣場的西南側建有一座藍白相間、美麗典雅的鴿舍,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和平鴿散放于廣場與

游客見面,為廣場增添了和平安祥的氣息。買上一包鴿食,放些在手心,蹲下,伸出手,引來幾只鴿子在你手心啄食,再站起身來,引著鴿子飛上你的肩頭、手臂,感受那特別的祥和與喜悅。看著周圍一群群的鴿子,安心篤定地散步、覓食,時不時三三兩兩地飛起,低低地從你頭頂掠過,停到燈柱上,高瞻遠矚一番。偶爾調皮一下,驅趕著悠閑的鴿子成群飛起,頭頂上頓時響起鴿鳴聲,在帶出一個漂亮的橢圓形后,又再回到地面、草坪,悠哉悠哉地散步、覓食。

大家可以看到廣場上到處都有能坐下歇息的石凳、石椅,別具特色,卻又不拘泥于傳統的形式,和諧又自然。無論坐在哪,都是與綠樹為伴,與花草為伍,充分享受那份難得的綠意與清新。

四菜一湯的湯就是中心廣場的噴水池,這里更成為上海最大的免費舞池,常有數十對舞伴在此翩翩起舞,而孩子們則圍著噴泉奔跑嬉。

四菜一湯的第一道大菜就是位于廣場南側的那座古鼎型的大型建筑--上海博物館新館。

上海博物館新館是中華文化精華的寶庫,也是上海社會文明、文化的象征和窗口。文明社會的旅游者每到一處,往往先要參觀當地的博物館,以了解該地的歷史和人文社會面貌新中國成立前,在愛國學者的努力下,上海市博物館在江灣建立。1952年在上海首任市長陳毅的支持下,合并了原有的幾個博物館,成立了上海博物館。當時上海博物館設于河南南路16號原中匯銀行大廈內,館藏有12萬余件文物珍品,是國內外聞名的大型藝術博物館,和北京,南京,西安并稱為中國四大博物館。1995年低上海博物館正式遷到位于人民廣場南側的博物館新址。

上海博物館新館于1996年開放:是一座方體基座與圓形出挑相結合的建筑,造型具有中國天圓地方的寓意。它既有中國傳統建筑之基座、臺階的形意,又有園林綠化的東方格調,體現了現代科技和時代精神。從遠處眺望博物館,圓形屋頂加上拱門的上部弧線,整座建筑猶如一尊中國古代青銅古鼎。新的博物館建筑面積約四萬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四層半。建筑總高度29.5米.一至四層為青銅器、陶瓷、書法、繪畫、雕塑、玉器、錢幣、少數民族、工藝等12個專館和2個臨時展廳。

上海博物館陳列面積120_平方米。一樓為中國古代青銅館、中國古代雕塑館,二樓為中國古代陶瓷館,三樓為中國歷代書法館、中國歷代繪畫館、中國歷代璽印館,四樓為中國古代玉器館、中國歷代錢幣館、中國明清家具館、中國少數民族工藝館和中國明清家具館。比老館陳列面積增加2倍多。在國內有文物半壁江山之稱,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

上海博物館是一座設施先進完備的現代化博物館。具有先進的消防設施、電化教育設施、文物圖書資料電腦管理系統和樓房自動化管理系統等一系列的先進設施。這些一流的設施,為國內外游客提供了良好的參觀環境,體現了上海國際大都市的文化品位。

四菜一湯的第二道大菜就是位于廣場北側,與上海博物館遙遙相對的乳白色建筑---上海市政大廈,也稱之為人民大廈。

人民大廈在1995年建成。高72米,主樓計19層,可容納2500人辦公。建國后的上海市的政府大樓就是位于外灘海關鐘樓邊的原匯豐銀行大樓。現在--原來外灘的市政府大樓已成為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的總部大樓。這座新的上海市政大廈地下二層作為車庫,可停放機動車150輛。大廈的整體顯示出莊嚴、大方、樸素、明快的特色,市政大廈大門豎立著十根9米高的石柱,顯得莊嚴方正,用寬大的花崗石為踏步,4層裙樓的外墻用花崗石貼面,象征政權的恒久與牢固;主樓用白色人造石貼面和藍灰色垂直玻璃幕墻,既清新明快,又象征政權的清政廉明。細部處理上采用了上海市花白玉蘭圖案做浮雕裝飾,加上精致的線條達到豐實的藝術效果。人民大廈既有上海特色,又有時代精神,是上海最具代表的標志性建筑之一。

四菜一湯的第三第四道大菜就是分別位于人民大廈東西兩側的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則和上海大劇院。

看:人民大廈東側的就是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

城市規劃展示館于20_年落成開館,是展示上海城市規劃與建設成就的重要窗口。它集展覽、旅游、酒會、商務、休閑于一體。規劃館既是上海的標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人民廣場地區最新的都市旅游亮點。展館建筑面積2萬余平方米。在7000余平方米展示面積中,全面展示上海城市規劃與建設成就,充分表達了城市、人、環境、發展的展示主題,被市民譽為城市之窗。館內大量采用高科技手段,全面展示上海至20_年的城市未來藍圖。整個規劃館極具專業性、知識性、趣味性、藝術性,融歷史和未來為一體,給人以無限的遐想。磅礴的氣勢、大手筆的布展格調、現代一流的高科技展示手段,形象、生動地演繹出申城的滄桑巨變,展現了上海美好的今天和燦爛的明天。

回過頭來就是人民大廈西側的上海大劇院:上海大劇院占地面積約為2.1公頃,由法國夏邦杰建筑設計公司設計,總建筑面積為62803平方米,總高度為 40 米,分地下2層,地面6層,頂部2層,共計10層。大劇院結構為簡潔流暢的幾何形造型,皇冠般的白色弧形屋頂彎翹向天際, 上面有古典的戶外劇場和空中花園,形似聚寶盆,象征著上海吸納世界文化藝術的博大胸懷。其建筑風格新穎別致,融匯了東西方的文化韻味。白色弧形拱頂和具有光感的玻璃幕墻有機結合,在燈光的烘托下,宛如一個水晶般的宮殿。晶瑩、透明的大劇場在平臺、花園、噴泉、水池的簇擁下,成為人民廣場又一大文化景觀。建筑風格獨特,造型優美。它成為上海又一個標志性建筑,使人民廣場成為上海名副其實的政治文化中心。

看到了上海大劇院的外觀。可能大家對這座世界上超一流的上海大劇院的內部想有更多的了解。

上海大劇院有近20_平方米的大堂作為觀眾的休閑區域,大堂的主要色調為白色,高雅而圣潔。大堂上空懸掛著由6片排簫燈架組合而成的大型水晶吊燈,地面采用舉世罕見的希臘水晶白大理石,圖案形似琴鍵,白色巨型的大理石柱子和兩邊的臺階極富節奏感,讓人一走進大堂就仿佛置身于一個音樂的世界。

上海大劇院兼具歌劇、芭蕾、交響樂及綜藝節目的演出功能。它共有三個劇場,大劇場1800座,分為正廳、二層、三層樓座及6個包廂。中劇場750座,小劇場300座。

大劇場的舞臺設施也是世界一流的,它由日本三菱重工株式會社設計、制造, 分為主舞臺、后舞臺和左右兩個側舞臺,可作平移、升降、傾斜、旋轉等變換。

大劇場的建聲要求極高,音響和燈光設備更具獨特性能。音響系統選用美國 JBL專業設備,燈光系統采用比利時ADB公司的頂級產品。舞臺設備全部采用計算機控制,能滿足世界上級別最高的劇團的演出要求。

除了演出功能外,上海大劇院還有一個1600平方米的觀光餐廳。此外,還備有貴賓廳 、咖啡廳、地下車庫等配套設施。

上海大劇院自1998年8月27日開業以來, 已成功上演過歌劇、音樂劇、芭蕾、交響樂、室內樂、話劇、戲曲等各類大型演出和綜藝晚會,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許多國家的領導人和外國政要、國際知名人士光臨大劇院后,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上海大劇院是建筑與藝術的完美結晶。上海大劇院正日益成為上海重要的中外文化交流窗口和藝術溝通的橋梁。

人民廣場的主體建筑現為七個——市政大廈、上海大劇院、上海博物館、地鐵人民廣場車站、地下商城、亞洲最大城市型地下變電站和上海最大的地下停車庫,成為上海新形象、新風貌的城市景觀。

而在我們腳下的就是著名的人民廣場地下商城。導游詞

地下商城的入口在東南端的草坪旁,可以乘自動扶梯下到8米以下的下沉式廣場。這是條長300米,寬36米的長街,各家店鋪布置高雅,其中境外商店特別是香港名店占了約80%,所以人們叫它香港名品街。地下商場氣勢宏偉,猶如地下宮殿,面積達2.5萬平方米,當中是一條長150米、寬12米的地下大道,把商場一分為二。商場的中央廣場頂部有一直徑9米的圓形采光窗,宛如太陽直照地下宮殿。商城與地鐵相通,已成為人民廣場集旅游、購物、觀光、休閑的又一景點。

這就是人民廣場! 總面積約14萬平方米。它的南邊就是上海市內東西向的市內交通大動脈----延安路高架,東邊聯著外灘,西邊直達虹橋國際機場。人民廣場的東側隔西藏中路的就是上海工人文化宮。北隔南京西路和聞名遐爾的國際飯店相望;西北上海大劇院身后那高聳云天的就是明天大廈。

置身這里一種國際化大都市的情懷油然而生。

28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