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寫導游詞
青島寫導游詞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青島寫導游詞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青島寫導游詞(精選10篇)】,供你選擇借鑒。
青島寫導游詞篇1
空中漫步太平山露天觀景索道是青島市唯一可從空中俯瞰新老市區景色的快樂產地,它全方位接近大自然,360感受山海天。索道運行于青島前海的制高點--海拔116米的太平山上(當年德國侵占命名為伊爾迪斯山,日本侵占期間為旭山,新中國成立后為祈求天下太平而名為天平山。)
太平山索道全長1100米,乘坐其上,空中漫步,全方位俯瞰青島美景。
索道共三個站點,將其分為兩大段:一段可乘坐俯瞰青島老城區風采,漫步其上,您會親身感受到濃郁的歐洲色彩,仿佛回到100年前德國侵占期間的場景,好像聽得到商販的叫賣聲和馬車聲,如置身于歐洲小鎮。遠遠望去,您會更深刻地感受到紅瓦綠樹,碧海藍天,金沙細浪,赤礁白帆的青島之美。另一段索道則讓我們領略青島的新市區--東方夜巴黎之美,乘坐太平山索道,看高樓大廈錯落有致,鱗次櫛比,一番欣欣向榮的盛景,會令您感受到青島改革開放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亦如前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所說:從這里看,青島的美不亞于香港。即當地人就把新市區稱之為東方小香港。
索道的湛山寺站點就位于青島世園會太平山中央公園分會場青島植物園里,青島植物園園區占地81.38公頃,立足于植物資源的保護、優良品種引種馴化和植物科學的普及工作,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已基本形成了以植物建園為主,游覽觀賞并舉的風格,園內薈萃了國內外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各類花木共1000多個品種,同時保存了部分珍稀瀕危物種,它象一個天然大氧吧,置身其中,會給您的肺部來一個天然的沐浴!所以有人也稱之為青島之肺。而有了太平山索道,除了身背行囊,徜徉其中,您更可以乘坐太平山索道,從空中俯看這綠色的森林海洋。可謂飄然綠色上,人在畫中游。身在氧吧中,渾身皆輕松。
太平山索道門票僅售100元/位,全程再無任何費用。
來美麗的青島旅游,如果想不虛此行,就請來太平山索道空中漫步吧,從空中領略青島如畫的美景。
青島寫導游詞篇2
青島植物園精品園于20__年10月建成對社會開放。
植物園精品園以植物建園為主,雅致的園林小品坐落其中。在景觀的布置上,力求景觀的豐富變化,充分利用了水景,這一園林的“靈魂”,貫穿南北;依自然山勢,鋪裝的蜿蜒小路、弓型小橋,給游客提供了一個幽雅的植物科普觀賞、交流與休閑的場所。
踏上大理石臺階,是景石散置其中,蜿蜒的溪流,小巧的木質廊架。順溪流而上,是溪流的源頭,整個園子的中心廣場,廣場中心是三層大理石燭臺式噴泉,象征著植物園蒸蒸日上的景象;廣場西北側是造型各異的植物盆景;其后是新型材料構筑的護坡景墻配植的時令花卉,令人耳目一新;整個園子最北端山坡,栽植了成片的紅葉李,火紅的背景,給整個精品園造園譜寫了完美的休止符。
整個園落展示了山、石、水和植物的密切關系,形成了“清泉石上流”的山水相依的景觀。
植物的栽植采用了多種手法,錯落有致、高低有序,在近萬平方米冷季型的草坪上栽植了耐冬、五針松、廣玉蘭等96個品種,948株喬灌木,其中引進了6種產自美國的植物品種。每個品種的&39;植物標有植物中名、科名、學名、分布、用途的銘牌。在草坪中設置了鋪裝的蜿蜒小路,使游客可以更親近植物,在觀賞、休閑中,得到了和植物交流的機會,增長了科普知識。
青島植物園精品園的建立,是依據植物園的性質和功能進行建設的初步嘗試。今后,我們將不斷的建設植物園的各項專類園、功能性的生態園落,使植物園成為名副其實的植物王國。
青島寫導游詞篇3
各位朋友:
大家早上好!很高興能夠與大家相集南昌,首先我代表江西省..旅行社全體員工給大家說一聲:一路辛苦了。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李,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導或小李,年輕的朋友可以叫我“李哥”!呵呵!為我們駕駛這輛大巴車的師傅也姓李,今天我們要在此為大家演雙簧了。今天我們要去參觀的景點是新八一廣場。在這里有兩點請大家注意:一、由于景點位于市內鬧市區,車輛較多,請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二、停車場同樣的車可能會較多,請大家不要上錯了車,嫁錯了人哦!記住我們的車牌號,贛m01234。
相信大家都是初到南昌,對南昌還不甚了解。那么現在我就簡單地為大家介紹一下南昌的概況。南昌,是江西省的省會,全國35個特大城市之一,自古以來就有“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美譽。它有著2200多年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是國務院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南昌不僅是生態環境優美的“江南水鄉”,還是“軍旗升起的地方”,是一座舉世聞名的英雄城。
南昌風景秀麗,名勝古跡眾多,有“物華天寶、人杰地靈”之稱。南昌市內江河縱橫,湖泊星羅棋布,市區錯落著東湖、西湖、南湖、北湖四個人工湖,象四面明鏡鑲嵌在市中心,構成了美麗的城市風光。南昌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現已發掘舊石器時代以來的古文化遺址近60處之多,最早有關南昌的文字記載見之于《禹貢》。公元前,漢高祖劉邦派穎侯灌嬰率兵進駐南昌,并修筑南昌城,俗稱灌嬰城,取"唱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并為豫章治郡,隋初為洪州治。唐、宋為江南西道及洪州治所,為東南有名的都會,故又稱"洪都"。元、明、清歷代皆為江西省治。歷代冠蓋云集,車馬如流,人文薈萃,商賈絡繹,樓臺相望。“八一南昌起義”,使她成為“軍旗升起的地方”,以“英雄城”馳名天下。一九八六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一九九二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內地八大重點開放城市之一。
南昌古老的名勝交融于奇妙的自然風光之中,秀麗的山水裝點著江南文化古城的獨特風貌,自然資源豐富,經濟建設、城建、交通、科教發展迅速,處處舊貌換新顏。改革開放后,南昌旅游業發展迅猛,許多古跡文物修復一新,江南名樓滕王閣又重建屹立于贛江之濱,給古城增添了無窮魅力。近年來,梅嶺、青山湖風景區等旅游場所相繼開發,南昌成為中外旅游者參觀、學習、游覽的熱點城市。
好,各位朋友,我們已經到達今天的第一個景點:八一廣場。請大家關好車窗,記住帶好您的貴重物品,依次下車,下車的時候注意小心碰頭!我們在這里停留的時間是一個半小時,現在是9點半,請大家11點準時上車!
歷時三年多時間的創意、規劃、設計和施工,英雄城南昌的象征——八一廣場的改造工程在國慶首日竣工并正式開放。集紀念性、標志性、群眾性和休閑性于一體的全新八一廣場,成為南昌市在國慶期間獻給市民最有意義的一份厚禮。
八一廣場原名人民廣場,始建于1952年,伴隨著南昌走過了半個世紀的風雨歷程,見證了這座英雄城的新舊嬗變。作為南昌乃至江西省政治、經濟、文化等活動的重要場所,八一廣場對于弘揚“八一”精神,進行革命傳統和英雄主義教育,推動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改造后的八一廣場分為紀念區、文化區和休閑區三個部分,工程總耗資6000萬元。與原廣場相比,新廣場發生了多項重大的&39;變化,主要體現在:面積增大,廣場核心區由原來的5萬平方米增加到7.8萬平方米;紀念性更強,改造后的八一廣場以紀念塔為南北主軸,原紀念塔始建于上個世紀70年代,高約44米。當時,紀念碑高于周邊建筑物,氣勢雄偉,成為南昌標志性建筑。經過改造后,其形狀與原來保持一致,位置東移6米至新廣場中軸線上,同時增高8米左右,使其顯得更加挺拔、更顯雄偉,此外還增加了八塊大型軍史浮雕、軍史大事記、國家領導人題詞,以體現八一文化;同時,改造后的八一廣場也體現了更廣的群眾參與性,并使廣場周邊的交通更通暢,環境更優美。
與普通的市政工程不同,由于南昌八一廣場改造工程是一項弘揚“八一”精神的政治性工程,是堅持以人為本的民心工程、也是推動南昌乃至江西經濟社會發展的凝聚力工程和標志工程,南昌市委、市政府對這一工程傾注了大量心血。整個廣場的改造經歷了四輪大的變更,規劃方案30多稿,制作模型26個,征集社會各屆意見近6000條,最大限度地發揮了科學民主決策的程序并調動了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好,廣場就講解到此,下面的時間大家自由參觀,注意11點準時上車,特別要強調的是請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今天我的講解就到此結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參觀的時間,請大家11點準時上車.要逛街的也可以自由活動,不過要自己打車回去哦!
青島寫導游詞篇4
先有天后宮,后有青島市。青島天后宮,位于青島市前海棧橋風景區內的太平路19號。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是青島市區現存最古老的明清磚木結構建筑群,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00多年前初建成時,天后宮由三間圣母殿和龍王財神兩配殿構成。后歷經明、清、民國等七次維修擴建。1996年,青島市政府對其進行全面修復,并將其辟為"青島市民俗博物館",于1998年12月26日正式對外開放。
天后宮戲樓大梁的包袱畫繪有金陵十二釵等紅樓人物,以及春秋故事"吹簫引鳳圖"、"敦煌飛天圖"等。
青島天后宮現占地面積近4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為二進庭院。其有正殿、配殿、前后兩廂、戲樓、鐘鼓樓及附屬建筑共計殿宇16棟80余間,是一處典型的具有民族風格的古建筑群。除戲樓為琉璃瓦蓋頂,其它建筑物均為清水墻、小灰瓦,且經蘇州式彩繪點染,雕梁畫棟,金碧輝煌。門內還立兩塊石碑,記載了清同治四年(1865年)和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修天后宮的.情景,是了解青島歷史的重要資料。
進入宮內,有一個大鼎,當你進入天后宮后,每個人都會有一個粘貼,如果你把這個粘貼貼在左腿(大鼎)上,就會發財,你把粘貼貼在右腿(大鼎)上,就會平安。
青島寫導游詞篇5
各位游客:
歡迎來到這里!我是你的導游,我姓x,你可以叫我小x。為了方便大家參觀,我先介紹一下。
青島的美在其海。我赤腳走在細細的沙灘上,欣賞著無邊無際的海天。當海水平靜時,它就像一面透明透明的玻璃鏡;當海水奔騰時,它就像一排排整齊的哨兵莊嚴地走在講臺前;當海水咆哮時,它就像一只咆哮的大獅子,卷起千層浪,沖向海灘。海鷗在海面上飛得又高又低,為海灘增添了美麗的風格。海灘吸引了很多游客。有的在陽光下玩沙灘浴,有的在藍色的海水中游泳打水仗,有的在海邊挖沙堡洗腳。更有意思的是,有人在海里和狗一起快樂地游泳,這讓我大開眼界,知道什么是狗刨。看著別人玩得這么開心,我忍不住在海灘上摘了很多五顏六色的貝殼。有時候海水在我不注意的時候跳到我的臉上。我還玩挖沙堡。我走在海里,海水不停地拍打著我的小腳,一波接一波。我走在海里,海水不停地拍打著我的小腳,一波又一波。在海灘上留下一串腳印,一波浪過來,一串腳印消失得無影無蹤。
青島的&39;美麗不僅在其海,也在其山。嶗山是有道教發祥地之一。它被海水環繞,群山起伏,青山綠水,遠遠望去,山峰像被薄紗覆蓋,像仙境。我們主要參觀了太清宮,有三個大殿:三清殿、三宮殿和三宮殿。這里有許多奇怪的樹:如三合一樹,三種不同的樹種合并成一棵高大的樹;黃蓮樹、銀杏樹、茶花樹和傳說中的癢樹。當你觸摸樹干時,樹葉會移動;龍頭樹,聽說它能帶來好運。我摸了好幾次……還有許多樹叫不出名。山上有許多奇怪的石頭,有的像和尚,有的像青蛙仰望天空,有的特別有趣,看起來像烏龜,看起來像老鼠。
青島的美在于它的環境。環境優雅,街道干凈,空氣清新,空氣中幾乎沒有雜質,花草樹木眾多。
青島的美在于它的經濟騰飛。這里有著名的海爾集團、雙星集團和青島啤酒。
青島寫導游詞篇6
小青島位于膠州灣入海口北側的青島灣內,因其與黃島遙遙相對,彼黃此青而得名。小青島原是一個獨立的小島,距海岸720米,與前海棧橋隔海相望,海拔17.2米,面積為1.2公頃,綠地面積0.88公頃,綠化率73.3%。
四十年代初東面筑起初具規模的“防波堤”與陸地相接,后有人視其形如琴,又名琴島。1898年,德國租占膠州后,在島上建起燈塔。
解放后,該島一直為我海軍快艇支隊沿用,并對燈塔進行了大規模修建,現塔高15.5米,塔身白色,呈八角形,是國內外船只進出膠州灣的重要標志。每當夜幕降臨以后,塔上的紅燈與棧橋上的燈光在碧波上浮動,構成了一幅美妙圖畫,故“琴嶼飄燈”被譽為青島十大景觀之一,被作為青島市的&39;標志之一。
1987年12月31日,島上駐軍遷出,交園林建設。
1988年6月,“小青島公園”建成竣工,正式對游客開放。全島以植黑松為主,栽櫻花、碧桃、石榴、木槿、紫薇等春夏秋三季開花的觀賞植物。斑駁秀麗的山巖,蔥翠欲滴的樹木,捧出一座白色的燈塔,如芙蓉出水、仙子凌波。島上還有海韻廳、神怡舫和琴島仙女雕塑,島之南端建飄臺一處,供眺望海景,或觀浪、或垂釣、或漫步曲徑,都會使你流連忘返。
青島寫導游詞篇7
嗨!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叫王文慧,是這次青島之旅的導游,你們可以叫我“王導”,或“王姐”!
大家知道,“八仙過海”吧!今天,我們就去了解,游覽一下青島這著名的海域哦!
這片汪洋大海位于山東青島一帶。據說,有八位神仙都喝醉了,呂洞賓搖搖晃晃地說:“看這片海無邊無際的,不如咱們用自己的&39;法力渡過大海,看看誰的神通廣大”,“好主意!”七仙異口同聲的答道。于是,他們都去做了準備。最后,各顯神通,到達了彼岸。這就是八仙過海的傳說之地!
大家再看這里的貝殼的顏色,紅彤彤的,知道為什么嗎?告訴你們吧。夸父追日時路過這里,那時,她已經累得沒有力氣了,所以,一下子撲倒在地上,陽光照射在他的身體上,從他的身體里流淌出來的血,把奇形怪狀的貝殼都染成紅紅的了。
大家看!在這里有座石橋,橋邊有一座寺廟,廟里掛著八仙威武的畫像,并且,還有他們的簡介呢!可以好好看看哦!
青島處處有美麗的地方,希望你們有機會細細的游賞。同時,我希望有緣再做你們的導游,再見
青島寫導游詞篇8
八大關景點南端有一處伸入海中的岬角,花石樓就坐落于此處。花石樓背靠八大關,面臨第二海水浴場,風景獨特,環境優美。建于1930年,外墻由花崗巖石砌筑,塔樓頂部為雉堞式女兒墻。
花石樓是一幢融合了西方多種建筑藝術風格的歐洲古堡式建筑,既有希臘和羅馬式風格,又有哥特式建筑特色。建于臨海岸岬角部位,地勢突兀,三面臨海,氣勢恢宏,已成為八大關風景療養區的標志性建筑物。
花石樓之所以叫花石樓,主要是因為其內部使用"滑石"作為墻壁內飾裝飾的,因為滑石硬度低,很大一部分墻面保存的不好,被人為刻上了文字。連每個房間的基本功能都看不出來。花石樓的外觀保存十分好,洋樓城堡式的設計。
蘇聯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后,一大批俄國人來到青島定居,這些俄國人中有的頗為富有。1932年,據說一位名叫格拉西莫夫的白俄在臨海呷角上修建了這座海濱別墅。樓門臺階下為花崗巖石尊,可用于晚間燃火照明,也可用于栽花,正面為圓形和多角形組合而成的建筑造型,十分別致。主體共5層,頂層為觀海臺,側有鐵尖頂。由于樓內由大理石貼墻面,樓外又砌有鵝卵石,多年來人們一直稱之為"花石樓"。樓下石階分為2層,上層6級,下層9級,有石徑通往鐵欄大門,庭園內廣植花木,是青島頗具特色的著名建筑。
相傳解放前蔣介石曾居于此,特務頭子戴笠及當時的電影紅星白光來青島時也在這里住過。解放后,花石樓成為接待中外貴賓的館舍,門牌號為黃海路18號。黨和國家領導人董必武、陳毅等都曾在此下榻。陳毅元帥第一次到青島時就住在花石樓,對青島留有極深的印象。他說,"五四"運動時就知道中國有個青島,解放戰爭時期在山東打了許多年的仗,終于來到了青島。他還借來《膠澳志》,詳細閱讀了青島的歷史,并寫下了長詩《初游青島》。花石樓與影視藝術也結下了不解之緣,電影《神圣的使命》、《白霧街兇殺案》、《總統行動》等都是在這里拍攝的內景和外景。
花石樓前立著兩塊截然不同的標志牌。其中一塊花崗巖石碑,是青島市文物事業管理局于1984年7月27日設置的,將花石樓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碑上注明花石樓1920年由德國人所建。另一塊不銹鋼制作的.標志牌,是1997年6月青島市旅游局設置的,注明1992年山東省人民政府正式將花石樓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而此牌記載的"花石樓"始建時間是1930年至1931年,由白俄貴族所建。出現這種不同的說法,究竟誰對誰錯,至今仍在進一步考證中。
青島寫導游詞篇9
奧帆賽訓練基地———銀海國際游艇俱樂部通過國家旅游局4A級旅游景區驗收并正式對外開放。它不僅標志著中國第一個以游艇俱樂部為主體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的誕生,也使我市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數量增至5家。市人大會副主任馬論業出席景區開放儀式。
由銀海集團總投資3億元建設的銀海國際游艇俱樂部,陸域面積48600平方米,海域面積86600平方米,設有366個全專業碼頭停船泊位,是目前中國大陸建設規模最大的、第一家按國際規范運作的國際俱樂部,同時也是中國第一個世界游艇展銷基地,第一家規范化的游艇駕駛培訓機構。
而作為中國海上高端旅游產品的“代表”,銀海游艇俱樂部建設有中國唯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準零點”、世界上最大的海星外形建筑———銀海國際會展中心、世界上第一座建在海上可機械開合的彩虹橋、亞洲一流的健康休閑會所、奧運文化長廊、第29屆奧運文化展覽館、奧運帆船觀光塔等景點。
為使市民更多地了解帆船運動,俱樂部負責人昨天表示,8月15日至8月20日,青島市民可憑有效身份證件免費游覽俱樂部景區。8月18日至31日青島國際帆船賽期間,俱樂部將免費開放帆船賽最佳觀看點——長820米的碼頭大壩,方便市民觀看各國帆船隊在銀海基地的訓練。此外,作為—青島啤酒節分會場的“銀海啤酒花園”也正式開園,市民可來此與來自40多個國家的400多名帆船精英暢飲聯歡
俱樂部碼頭設施齊全,擁有一流的充電、供水、加油、起吊、修船和干船塢;同時還設有帆船訓練基地,帆船下水坡道,海上搜救直升飛機起降場等設施。陸域設有俱樂部會所、游艇駕駛培訓學校、健身會館、不同風格的酒店、賓館、歌廳、咖啡廳、酒吧、釣魚場、美容中心,辦公和運動員公寓等配套設施,為俱樂部會員及各國運動員提供一處配套設施齊全的專業化海上運動休閑服務場所。
青島寫導游詞篇10
各位游客大家好,很高興能有此緣分與各位一同游覽青島的美景。
我是來自中國旅行社的導游,__X,大家可以叫我小X。這位是今天負責帶大家到達個景點的司機,王師傅。在今天的行程中,如果您有什么問題和要求,都可以盡管的提出來,我會盡力為大家解決的。
今天的第一站我們來到的是具有青島象征的棧橋;第二站是有著“萬國建筑博覽會”之稱的八大關建筑群;最后一站是青島市著名的新城市廣場――五四廣場。
希望本次的青島一日游可以圓滿的結束,為您帶來快樂,在開心之余還可以了解青島感受青島。
青島概況
青島位于山東半島南部,東南瀕臨黃海,西北連接內陸,背倚奇峰嶗山,環抱“內海”膠州灣,東與朝鮮、韓國、日本隔海相望,全市總面積為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為1471平方公里,青島市轄市南、市北、李滄、嶗山、黃島、城陽6個區和即墨、膠州、平度、萊西4個縣級市。截止2011年底,全市戶籍總人口為871。51萬,其中,市區人口277。09萬。
青島雖然屬溫帶季風性氣候,但“三面滄海一面山”的獨特地理格局,卻使青島又具有鮮明的海洋性氣候特點。這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2。7攝氏度,一年中最熱的8月,平均氣溫25。3攝氏度,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0。5攝氏度。
青島的歷史既古老又年輕。
為什么說它古老呢?因為早在五六千年前,東夷先生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并創造了燦爛的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和東岳石文化。著名方士徐福帶數千名童男童女出海尋找長生不老藥,此次較早的大規模航海探險活動,使青島的瑯琊臺稱為中國航海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說青島的歷史年輕。青島地區昔稱膠澳。1891年建置。1897年德國強占,1914年日本取代德國進行殖民統治。1919年,由于青島主權問題,引發了著名的“五四運動”。1922年10月10日,北洋政府收回膠澳,開為商埠;1929年4月,南京國民政府接管,同年7月設青島特別市;1930年改稱為青島市。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島。1945年9月,國民政府接收青島,仍為特別市。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改屬山東省省轄市。1981年被列為全國15個經濟中心城市之一;1984年4月,被列為全國14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1986年10月,被國務院正式批準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賦予省一級經濟管理權限;1994年2月,被列為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
今天的青島不僅是山東和沿海地區最大的對外經貿、金融、信息中心和對外交通樞紐,而且是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沿海開放城市。2011年,青島實現生產總值6615。6億元。青島目前已形成“二、三、一”的產業發展格局。在第二產業中,青島的輕工、紡織、食品、飲料工業有傳統優勢。隨著工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和優化,青島現已成為全國重要的家電電子、汽車機車船舶制造、石油化工、新材料工業基地,家電、電子、石化等六大產業集群。
青島工業積極實施名牌發展戰略,形成了一大批知名品牌,如海爾、青啤等品牌,無愧于“中國品牌之都”的美譽。
青島依海立市、靠海興市,憑借港口、海洋和旅游構筑了青島三大特色經濟。
青島港由青島老港區、黃島油港區、前灣新港區三大港區組成。目前,青島港已與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50個港口有貿易往來,被國際港航屆譽為“21世紀的希望之港”。2011年青島港完成港口吞吐量3。5億萬噸;完成集裝箱1201萬標準箱;進口鐵礦石吞吐量居世界港口第一位。
青島市中國海洋科技城,海洋科研力量雄厚。全是擁有25個海洋科研機構和國內著名的綜合性海洋大學――中國海洋大學。青島云集了全國50%以上的海洋科研專家,是國家海洋科研、教育和技術交流中心。2001年7月,國家海洋科學研究中心落戶青島。
青島旅游經濟發達,2011年,青島共接待國內外游客4003。47萬人次,旅游總收入681億元;航空運輸方面,截止2011年年底,青島擁有國內航線96條,國際航線9條,港澳地區航線3條,全年航空旅客吞吐量達到1110萬人次。
青島旅游資源豐富,“海上都市,歐亞風情”是對青島城市風格的典型寫照。西部老市區紅瓦、綠樹、碧海、藍天輝映出青島獨特的城市風貌;東部新市區,浮山灣畔迅速崛起的高層建筑、2008年夏季奧運會帆船帆板比賽場地――浮山灣大型綜合海上運動中心和長達12。8千米的東海路中華文明雕塑長廊,勾畫出現代海濱都市的壯美。青島的市花是月季和山茶,市樹是雪松。這有天柱山摩崖石刻、即墨古城等10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島是中國環境最好的城市之一。2002年喜獲“中國城市環境奧斯卡”之稱的“中國人居環境獎”第一名,2005年被評為“中國品牌之都”,2009年被評為“中國最具軟實力城市”。
青島有著眾多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青島啤酒節、青島海洋節、青島國際時裝周等有特色的大型節會,每年都吸
引著眾多海內外游客,節慶會展等商務旅游已成為青島旅游的重要形式。
現在,這個充滿著生機與活力的城市,正敞開溫暖的懷抱歡迎世界各地的朋友前來旅游觀光。有詩云“青山碧海映紅樓,仿佛人在畫中游,天上人間無覓處,島城美景勝瀛洲。”竟日的青島已如此多嬌,明天的青島將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