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讀水滸傳有感
讀后感通常包括對所讀內(nèi)容的簡要概述、分析評價、個人觀點以及引申思考等多個方面。下面小編給大家提供一些讀書讀水滸傳有感參考,希望對大家寫讀書讀水滸傳有感有幫助。
讀書讀水滸傳有感篇1
在上周周六早晨,我起得比較早,天氣晴朗,我順手拿起了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它就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
《水滸傳》中前80回寫了梁山泊108位好漢經(jīng)歷各種波折后,反抗官府壓迫上梁山。后40回寫梁山好漢以宋江為首,108位梁山好漢在宋江的帶領(lǐng)下接受天子召安,為朝廷效力,收復國土,踏平遼邦,平定叛亂。可是悲傷的是他們最后被高俅,蔡金,童貫,楊戩四個奸臣所害。前后共140回,每讀到梁山好漢們的豪情壯志,英雄氣概,我都被他們深深折服。
108位好漢,個個個性鮮明,本領(lǐng)高超。宋江忠心報國,吳用足智多謀,李逵魯莽剛猛,林沖集武藝膽略、風度、智謀、大氣于一身,關(guān)勝又勇猛無敵,這些英雄的鮮明品質(zhì)和愛憎分明的態(tài)度都讓我難以忘懷。
文中景物的描寫,作者也是細致入微,對于市井風俗,三教九流,宮觀四院,官府衙門,作者用盡華麗的詞藻去描繪。就拿宮觀寺院來說吧,作者描寫上清宮時用了”獻香臺砌,彩霞光射碧琉璃,召將瑤壇,赤日影搖紅瑪瑙”。當然也有寫官府衙門的官僚守正戒石上刻:“卸至四行,令吏謹嚴,漆牌中書低聲二字”。
施耐庵用他的筆塑造了這些人物,給了他們靈魂,仿佛要在讀者內(nèi)心深處扎根一般,在讀者的心里揮之不去僅這一點,值得我去細細品味。
不品《水滸傳》,不知世界之奇,《水滸傳》值得我用一生去讀、去體會他們的人生。
讀書讀水滸傳有感篇2
這個假期,我讀完了施耐庵所著的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幫好漢聚義梁山泊,之后又受到朝廷的招安,大破遼兵,可是卻落得被奸人陷害的悲慘下場。讀完之后,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忠,義。
“忠”其實并不難,就是忠于自己的國家,好好對待自己身邊家人和朋友。梁山泊每一個人都能夠忠于自己的兄弟,絕對不會有背叛之事發(fā)生。
而“義”呢?它雖然只要3筆就可以寫出,但是絕對不是“忠”那樣輕易做到的。義,可以說是正義。做一個真?zhèn)€正義的人幾乎不可能,每個人都有陰暗面。但是如果將義字理解為兄弟之間的信義呢?梁山泊一百單八將不論是坐第一把交椅的宋江,還是排名最后的段景住,亦或是一名普通的士兵,他們都能講究兄弟之間的信義,能夠團結(jié)一心,擰成一股繩,這也正是梁山泊雖然只是農(nóng)民起義軍,卻在于官軍的戰(zhàn)斗中無往不利,最后又大破遼兵的原因。
一個人,在信義上能夠為朋友兩肋插刀,在正義事業(yè)上,甘愿奉獻,為了正義舍生取義,不怕犧牲,那么他才能真正地做到“義”。
而這份“義”,中華歷屢見不鮮。邱少云為了不暴露戰(zhàn)友而被熊熊烈火燒死;黃繼光為了戰(zhàn)斗的勝利舍生堵槍口……無數(shù)的英雄好漢為“義”獻身,他們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這份中華民族的大義之道是神圣的。我們可以不相信神,卻不能不相信這神圣的“義”。現(xiàn)在,我們青少年所要做的,就是用我們的知識去捍衛(wèi)和延續(xù)我們民族神圣的“義”。
讀書讀水滸傳有感篇3
這個暑假,我對于四大名著中的《水滸傳》掃了一回盲。又是電視,又是書籍,看得我甚是感動。
水滸傳中講的是一些官員還有其他有特長的有情有義的兄弟被殘害忠良的奸臣所陷害,不得已而被逼上了梁山。上了梁山之后,他們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獲得了宋徽宗的信任。而他們也一直有被朝廷招安之心,但御前太尉高俅、太師蔡京等奸臣當?shù)溃诨噬厦媲皩疫M讒言,讓皇上相信了梁山?jīng)]有招安的誠意。后來,梁山的兄弟們?nèi)找鏈p少,勢力越來越弱。最終,當年受老百姓信任的梁山好漢們幾乎全軍覆沒了。這本書,講的就是這場起義從成功到失敗的歷史壯歌。
兄弟情,確實可以感動人。記得,玉麒麟盧俊義遭奸人所害,被關(guān)進死牢,正是浪子燕青還有梁山泊眾兄弟的幫助,盡管失敗過,盡管困難過,但他們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救人!功夫不負有心人,老天爺也被梁山兄弟們感動了。盧員外成功被救出了。
梁山好漢的情誼果然不凡,且不光如此。他們后來對招安一事抱的希望太大了,讓奸臣們的手,插入了他們的心臟,讓他們的兄弟,一個一個地死亡。我還記得,智多星吳用,沒有遭到奸人的傷害,但他的死,是為了在黃泉之下,陪伴他的大哥——宋江。這是多么感人啊,梁山好漢,不怕自己的死,寧可被奸臣所殺害,不如陪伴自己的有情有義的好兄弟。
看了《水滸傳》這本書,我才感受到了兄弟情是多么重要。盡管我沒有兄弟,但我有很多朋友,朋友情就像兄弟情一樣,一直溫暖著我。今年六月初,我的腳扭了,走路很不方便。中午盛飯時,姚炯弛總是說:“我來吧,你別走路了。”姚炯弛每天都幫我盛飯,一直到期末考試的前幾天,我才好得差不多了。可姚炯弛還是說:“你腳還沒有完全好呢,還是我來吧。”經(jīng)過我婉言謝絕,并說腳差不多好了。這樣,他才沒有幫我上去打飯。
兄弟情可以讓人們更團結(jié),兄弟情可以讓人一生快樂,兄弟情是人生的一大必需品。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一個知心朋友,就像你的親生兄弟一樣,不怕再大的風浪,也能共同化險為夷,就像水滸傳中的一百零八個好漢一樣,盡管他們被奸臣所害,但他們都為老百姓做出了這么多,不都是因為他們兄弟聚義嗎?兄弟情,能讓梁山弟兄聚在一起;在現(xiàn)代,我想,朋友情也一定能讓人做出大事來!
讀書讀水滸傳有感篇4
我讀了《水滸傳》這本書后,感慨萬千。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有“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武松打虎”、“血濺獅子樓”。
魯智深在得知一對可憐的父女被賣肉的鄭屠戶欺負后,不僅仗義疏財,而且依靠智慧打死了鎮(zhèn)關(guān)西,這說明了魯智深的豁達、嫉惡如仇、打抱不平的性格。正是這種性格使他后來又救出好朋友林沖后,逼上梁山。
我最佩服的就是《武松打虎》。他痛飲美酒之后,還能三拳兩腳就打死一只老虎,這是怎樣一種英雄氣概,看到這里,覺得豪氣沖天。為了給被毒死的哥哥報仇,他殺死了西門慶并自首,這體現(xiàn)了他敢作敢當?shù)暮脻h氣概。最后血濺獅子樓,怒殺蔣門神,一個行俠仗義的武松活靈活現(xiàn)的出現(xiàn)在作者的筆下和我的面前。
《水滸傳》的每一個人,都有一段不尋常的故事,最后都被逼上了梁山,使我更了解那個朝代的風俗!
讀書讀水滸傳有感篇5
同列四大名著,我們來看看《水滸傳》與其他三著。
水滸三國,關(guān)鍵點:歷史。取材的是歷史,寫的是歷史,升華的還是歷史。都有著強烈如羹湯、渾厚如黃河水的歷史感年代感和現(xiàn)實主義的敘事風格。但不同的是三國的情感主旨是“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千古風流人物也無力與歷史的潮流抗衡,往事越千年只能“都付笑談中”。水滸更想表達“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底層人民在表面繁榮實則危機四伏的社會現(xiàn)狀中不屈的吶喊和不徹底的反抗只能招致失敗的思想。當然殊途同歸,到頭來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他人是誰?歷史。
水滸西游,關(guān)鍵點:磨難、體制。不一樣的是,這兩大名著在一個共同的主題上似乎持相對的意見。西游記最令人稱道的九九八十一難的核心人物是三藏,他在《西游記》中是由磨難到磨難到安樂的。可是西游記的核心是悟空。悟空除了早年在花果山享過幾十年福,其余時間都在受苦,取經(jīng)過后生活安逸但天性泯滅,不復當年大鬧天宮的齊天大圣。《水滸傳》里好漢們清一色的“逼上梁山——短暫過幾年理想生活——繼續(xù)磨難直到大敗虧輸”。無論過程還是結(jié)局,兩部名著都處在相反的相位——簡直處在兩個相反的維度。對于體制,他們保持了相同的看法:活在體制內(nèi),可以保命(妖怪,關(guān)勝朱仝等落草官)可以取命或是了無意義(宋江,孫悟空);超脫在體制外的享個太平清閑日子(武松,大唐百姓);脫離并對抗體制者毫無生還可能(方臘,六耳獼猴)。這或許是時代的原因,亂世的人深知隨時可能飛來橫禍,也深知離開體制而反抗不能活命。太平年間一切皆可太平,體制沒必要對抗。
水滸與紅樓,關(guān)鍵詞:悲劇。鮮有不同,以小見大。都給封建社會敲響了預言的喪鐘,讀來痛徹心扉,不勝感慨悲戚。若用紅樓夢的語言,這兩部巨著的差異只是“形”,外在的;而內(nèi)在的“質(zhì)”別無二致。正是:顧影自憐人皆謗,當年鐘鼎對高堂。對月徘徊辭成章,鏡水煢孑字斷腸。愁輕縈身揮不去,恨沉錐心澆枯黃。回首半生世無常,拔劍問天誰承殤?
讀書讀水滸傳有感篇6
今年暑假,我花了兩個月的時間讀完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它產(chǎn)生于元末明初,是我國第一部以農(nóng)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章回小說,作者就是路人皆知的作家施耐庵。
也許有人會問我:“俗話說的好:‘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你年紀輕輕,為什么要看這《水滸傳》呢?”這原來是老師布置下來的暑假作業(yè),我也本來是隨手讀讀,閑時看看,可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本書竟然具有如此強大的魅力,讓我讀的是“廢寢忘食”:每天晚上吃過晚飯,就拿起它讀到十點多鐘,可是經(jīng)過媽媽的再三催促,才把書放下睡覺;每天早晨起來就在床上看書,直到肚子饑餓難忍都不去吃早點,最后是飯菜涼了,被媽媽痛訴一頓,方才吃飽也。
《水滸傳》是作者以見于史書的材料為主要內(nèi)容依據(jù),再結(jié)合民間的傳說、戲曲文化、兒童畫本等中形形色色的故事,又經(jīng)過長期的加工與創(chuàng)作而寫成的。他通過描寫北宋末年的一直已送交帶頭,并且有眾多英雄豪杰加盟參加的農(nóng)民起義軍那一段可歌可泣的事跡,形象生動的解釋了當時官府的邪惡與現(xiàn)實的黑暗,寫出了各路英雄對官府的仇恨結(jié)交在一起變?yōu)榱窃穑瑫r也寫出了起義失敗的內(nèi)在原因。
全書以高俅的升官發(fā)跡作為開端,披露了朝廷的腐敗,再現(xiàn)了封建王朝腐朽的生活,而農(nóng)民起義的根本原因就是封建社會統(tǒng)治階級的腐朽與殘暴、亂由上作,將一條條好漢逼上梁山,走到了“替天行道”那面杏黃色的大旗下,讓我對當時封建王朝的黑暗而感到憤怒。
農(nóng)民起義軍中有農(nóng)民因為打傷人而被朝廷追殺被迫參加起義,如魯莽的黑旋風李逵,樸實、性急的花和尚魯智深;阮氏三雄、浪里白條張順等等,還有一種就是官員、教頭之類的社會地位高等的人物,他們因為遭到官府一些奸臣的迫害而不得不起義,其中林沖就是典范。
在起義軍中,最講究的就是“忠義”二字,你看著一百單八將中那個不是為了山寨死而后已。不過這一百八人更追求忠,尤其是及時雨宋江,他時時刻刻都盼望著朝廷早日招安,就連酒后吟詩也道:“忠心愿,平虜保國安民。日月常懸忠烈膽,風塵障卻奸邪目。望天王將詔早招安,心方足。”宋江他們一伙人都是為了“替天行道”,只反朝廷、官府中的奸臣,而不反皇帝,他們并不希望統(tǒng)治,只是盼望早日為國家效力,而這也是這一百單八將名送黃泉的主要原因。
讀書讀水滸傳有感篇7
《水滸傳》一書講述了一松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打破遼軍,最后消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里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對自己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后,對高球之子的侮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nèi)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位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助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了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現(xiàn)在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到,但救人于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shù)挠職猓踔潦且幻鼡Q一命的決心。
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舍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yōu)榱苏x為了只得用生命去奮斗。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
《水滸傳》給了我很大的感觸,讓我知道“忠”和“義”,希望大家都去閱讀這本書。
讀書讀水滸傳有感篇8
書是人類的營養(yǎng)品,《水滸傳》是一首不朽的史詩,是一首英雄的贊歌。《水滸傳》這部巨著描述了108將,他們的聚集全憑一個“義”字。因為“義”兄弟互相信任,互相幫忙。因為有了“義”才成就了水泊梁山的浩大軍隊。
從這部鴻篇巨制中我懂得了如何對待朋友。宋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武功不高,計謀不深,也沒有什么獨門絕學,為什么能坐的頭把交椅呢那是因為他結(jié)交朋友全憑一個“義”字。他仗義疏財,視朋友如手足。與李逵喝酒時,給李逵買了許多肉,并沒有所以斤斤計較,而是很不放在心上。其他兄弟都是打心底里佩服他。對待朋友就應當向他一樣。首先要講究“義”。自古以來“義”歷來為人稱道。《三國演義》關(guān)羽是義的化身,華容道義失曹操,義薄云天,成就了關(guān)羽的美名,成為一段佳話。《孟子》二章中也告訴我們舍生取義的道理。所以我們與人相處也要講究“義”。
然而現(xiàn)代社會有人迷失了自我,一切向錢看。有人為了錢,見利忘義,干出令人不齒的事情。前不久鬧得沸沸揚揚的熙來與王立軍事件。以往他們是生死與共的親密戰(zhàn)友,然而在利益的驅(qū)動下,他們目無法紀,徇私舞弊。把義拋到九霄云外,最終落得魚死網(wǎng)破的悲慘結(jié)局。
到底如何講“義”呢我認為首先應當講正義,應當是正能量的,貼合國家、社會、人民的利益的。當朋友走上歪門邪道時,我們不是兩肋插刀,助紂為虐。不分青紅皂白為了所謂的“義”就去打架、干違法的事。這不是“義”,這是意氣用事,害人害己,貽害無窮。
讀了《水滸傳》,我們要學會與朋友相處講義,干正義的事。互相信任,互相幫忙。不被利益蒙蔽了雙眼,古語:君子之交淡如水。愿我們都能有君子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