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失格讀感悟
寫讀后感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對文本進行更深入的解讀,從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優秀的人間失格讀感悟要怎么寫?下面給大家整理人間失格讀感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人間失格讀感悟篇1
《人間失格》的故事是由三張照片引起的,上面留下的是“大庭葉藏”幼年,青年,壯年的人生痕跡。自然,也暗藏著作者的前半生。
他出生在日本東北部的一個世家中,從小膽小,怯懦,對世間的一切都十分不解,天真的外表下本該是歡笑與游戲,可他自己卻自行戴上了耍寶搞笑的面具,透過外表下窺探心靈,卻發現他只是為了討好這個將要摧毀他的世界。
他在家之時,做的幾乎為違心之舉。過年時,家父要為孩子們采購禮物,便讓孩子們寫下自己的心愿單。他并無所求,準確的說是沒有自己的思想,于是父親對著他問想不想要舞獅,他莫不作答。可是當別人都睡去時,又偷偷往心愿單上寫下“舞獅”二字。他的靈魂無欲無求,寫下那二字只是為討父親歡心。他具備了那個年紀不該擁有的“欺詐”的人格。
而后,便開啟了枯燥的校園生活,還是一樣的耍寶,一樣的逗樂眾人,一樣的討好這個世界。這是出現了一個“竹一”看透了他這所謂的“意外的搞笑”。使他感到大事不妙,便想著避開他。可也許是上天開了個玩笑,使他們越相互避又相互靠近。對他來說“竹一”是“知己”亦或是“天敵”。“竹一”的預言也幾次改變他的人生。
“女生一定很容易迷戀上你”。“竹一”的預言斷定了我生活的走向,“殉情”,“自我放逐”,“酗酒”,“自殺”,“藥物麻痹”,無一種墮落不是由女生而起,當然其中最多的還是他自己對于生的無知,對死的無望,對世間的迷茫。人格一點點的支離破碎,以酒精及藥物來麻痹痛苦現實中的人生。他所喪失的是人的“天性”“本能”,一天天茍活于世,人格早已失去,他所透支的,只不過是殘缺的生命。
最后,他被“親人”送往一個沒有女人的地方(他自己所要求的)——精神病院。
人間失格讀感悟篇2
這本書是在我情緒比較低落的時候看的,雖然它的內容寫的是消極的情感,但是從書中我看到了樂觀的一面,我也受到一些啟發,好書是經得起時間的打磨的,也經得起反復的閱讀,所以我喜歡這本書。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1948年,太宰治的遺書里寫道:“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然后太宰治自殺身亡了。這已經是太宰治第五次自殺了,他終于成功地殺死自己了。在他死前,他的自傳體小說《人間失格》發表了。
這本書的序言以“我”看到葉藏的三張分別是幼年、青年、壯年時期的照片的感想開頭,緊接著后面是三篇葉藏的手記,分別講述了他自己的人生經歷,與序言的三張照片相互對應。
葉藏出生于日本鄉下富有的家庭,家里姊妹眾多,還有傭人,他的父親是一名議員。但是他從小就感覺世界充滿了欺騙,他不明白大人們為什么要互相恭維,再后來他發現只有自己與大家不一樣,漸漸的他害怕人類,帶著恐懼,他在人類世界里戴著小丑的面具生活著,他被“自己是個異端”的認知緊緊的扼住了喉嚨。
在之后的生活中,葉藏結交了堀木正雄,剛開始的時候葉藏一直把他當做好人,一起玩的時候從來沒有讓他吃過虧,自己的錢都給他分配,直到后來葉藏與一名女侍殉情未果后,堀木明顯想要與葉藏關系疏遠,原來堀木一直都是想要從葉藏這里拿錢,并沒有正真的友誼。
最終讓葉藏走上尋求嗎啡幫助、酗酒道路的是自己最純貞的妻子良子被人玷污的事。葉藏在意的事不是自己妻子的貞潔,而是阿良的天真。良子是葉藏見過的最容易信賴別人的人,葉藏對信賴別人也是錯的認識感到了絕望和無奈。
《人間失格》擁有健康的身體,病態的靈魂。日本作家太宰治將自己的一些想法、對人生的認識不動聲色的融入到葉藏的手記中,所以這本書可以說是他的半自傳體小說。這本書跟其他書籍不同之處,在于他的文字似一顆顆血淋淋的人肉炸彈,每每想起書中某些段落,反映的都是人類中的陰暗一面,帶給我的是心靈的震撼。
人間失格讀感悟篇3
“人,是不會在握拳的同時還笑得出來的,只有猴子才會。”因為在知乎上看到了這樣一句話,勾起了我對《人間失格》這本書的好奇心,恰逢某平臺打折,就買了一本回家試著讀了一點。寫這些文字其實嚴格意義來講,稱不上讀后感,因為書剛到手,只讀完了序章和第一章而已,但是作者字里行間透露出的矛盾、糾結似乎與我十分契合,許多想法一點點的冒了出來,不寫些什么的話,今天晚上怕是不能安然入睡了。
“我這一生,盡是可恥之事。”
一上來第一句就雷的我體無完膚,雖然讀書之前,就對作者“自我墮落、字字泣血”有些心理準備,但沒想到第一句還是讓我大呼無聲,黑暗中的臺燈下,我竟不自覺的口看舌燥,趕緊喝了一大杯熱水,自我安慰道“壓壓驚!”
“人不吃飯就會死,所以必須勞動、吃飯——對我來說,再也沒有比這更讓我覺得艱澀難懂、更具有脅迫感的話了。”
我在這句話上停留了許久,開始費解,后來有點理解,當我第四遍、第五遍仔細咀嚼這一句話的時候,竟然冒出了后脊背發涼的“同感”之感。是我一直有這樣的感覺,還是只是因為這句話才突然有的這樣的想法?我竟然可以理解這句子中的感情么?破折號以前,大家都是這樣的說的啊,破折號以后,我曾經也有過同樣的想法吧,我怎么能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呢。后邊作者關于災禍、背負的語言我卻并沒有像這樣的觸動,并沒有嘗試思考、理解別人的痛苦與幸福的行為,大概是因為我單單厘清自身的喜怒哀樂就已經筋疲力盡了吧。
“那是我對人類最后的求愛。”
作者說對人類極度恐懼,卻無論如何也無法對人類死心,所以用滑稽的言行來討好別人,這句話,絕望中的那一絲不切實際的希望,使絕望更加的絕望。“表面上,我總是笑臉相迎,可心里頭,卻總是拼死拼活,以高難度的動作汗流浹背地為人類提供最周詳的服務。”雖然我極力的想認為,我并不是這樣的,但是內心的聲音一遍遍的嘶吼,這不就是你這個虛偽的人類么,總是一副樂天派的表現,竭盡全力符合大眾心目中“積極、樂觀、向上”的描述,卻在一個人的時候,偷偷在同樣陰暗的臺燈下,才敢轉過身看看如下水道一般陰暗的內心。還有更讓人惡心的感覺么?(沒準這就是我為什么對下水道里濕了毛的老鼠那么恐懼的真正原因吧。苦笑。)“不知從何時起,我成了一個不能說半句真話的孩子。”謊言才是對陰暗最好的保護。
“面對世人,我總是害怕的發抖。對于同樣為人的自己的言行,更是毫無自信。我將懊惱暗藏于心,一味地掩蓋自己的憂郁和敏感,竭力把自己偽裝成純真無邪的樂天派,逐漸將自己塑造成一個滑稽逗樂的怪人。”
矛盾、糾結,內心與現實的沖突,無奈的逃避,后邊關于滑稽行為的描寫越是輕快,我就越是能體會到那深入骨髓的無可奈何與絕望,“怎樣都好,只要能讓他們發笑就好。”來自靈魂深處的祈求,面對強大的“人類”,無能為力,只能用虛偽的滑稽隱藏內心的恐懼,面對我的滑稽行為,不論是大哥“語氣中滿是疼愛”還是父親“在玩具店里笑了半天的”滿意,都讓我覺得作者的世界,是那么的冰冷、寂靜、孤獨。像我一樣。
“近乎完美的蒙騙眾人。”
這句多少有斷章取義的嫌疑,但是這句話也是對我觸動比較大的,近乎完美的蒙騙,未必不是一種真實,從某個角度看,最終被蒙騙的,或許并不是眾人,而是內心中在陰暗角落里蜷縮的自己,越是活成了人們期待看到的樣子,就越是壓縮內心光亮的范圍,角落變得更加狹窄,無法容身,陰暗變得更加陰暗,無法視物,直到蒙騙被戳破,那時的情景,就像作者寫的“我稍加想象,已戰栗不已。”
“即是說,對女人而言,我是個能對戀愛秘密守口如瓶的男子。”
作者說他“隱忍不言的孤獨氣息”是他頻頻被女人趁虛而入的誘因之一,對于此,報以極大的疑惑,完全不能理解,反復咀嚼思考也沒有一絲困惑消除。或許繼續讀下去會有變化,但是今天晚上,不適合再看下去了。
人間失格讀感悟篇4
你是否在意別人如何看待你的態度,而忽略了內心最純粹的快樂。放下堅定的腳步被困在孤獨的牢籠之中,心中也曾有過困惑和無能的彷徨。
在讀完《人間失格》的最后一頁,內心久久不能平復。書中出現的一次次場景都歷歷在目,這種感受足以給人帶來絕對的震撼。
葉藏從小生活在一個古板的舊式家族,全家老小,一日三餐,在規定的時間內聚集到陰暗的屋子里,井然有序地擺好飯菜,即便沒有食欲,也得低著頭,一聲不吭地嚼著飯粒”,這種壓抑的&39;氣氛導致他在童年里充滿了恐懼。而那時的他,還只是個小孩子。一直在想是什么讓小葉藏如此敏感,對與人交往充滿了恐懼和渴望?也許是因為天生的性格陰郁,以及少與人接觸,讓他從此畫地為牢永遠停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
極度的善惡是非從此為自己戴了枷鎖。當他看到世間與他所想并不一樣甚至完全相反時,他的價值觀開始動搖,他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對的,正常的。他的潛意識里希望自己變成一個俗人。而不是活的如此掙扎而痛苦。頗有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自負,可這只不過是他自以為的。
在短短八十多頁的內容中,看到了主人公懷著一種對人的不解和恐懼生活著。他覺得人與人的內心有一種不可越過的隔閡,在別人勸他做一些事情的時候,他覺得拒絕就會在別人的心靈和自己的心靈中剜開一道不可愈合的傷口。實際上他渴望和別人交流,渴望坦誠、平等、沒有階級和人性中最美的寄托。但是人間不只是美好偶爾也會存在苦楚,正因為有片刻的苦楚才會讓我們的生活添加色彩。
可曾想我也有過那樣一段艱難的時光。但是我選擇的是擁抱陽光。現在看來,年少時多一些坎坷和碰撞,未必是壞事。若不殘酷,哪得頓悟。若是像葉藏一樣不斷地偽裝和逞強,終有一天會不堪負累。我十分理解主人公但我卻不能同情他,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葉藏只把自己拘禁在一個小圈子里,他的所有痛苦掙扎都是真實的,痛徹的。可是,外人終究是外人,永遠沒有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的情感。
我很遺憾,葉藏沒有和這個世界和解。最后傾盡所有。他在做出了那么多努力之后發現,還是無法做一個正常人,他的靈魂依然無法得到救贖。更可悲的是,這些并非是別人的過錯,而是他自己。是他的靈魂出了問題,難以修補。這無疑是最絕望的事情。就好像一個完美主義者看到自己忽然殘缺的身體,難以挽回的那種悲慟。他再也沒有勇氣,也找不到辦法去融入人間了。
愿所有迷茫的人,堅定的做自己,都能夠與這個世界和解。快樂的生活。悲傷和苦楚只是暫時的,迎接我們的更多的是美好,當我們累了、困了、厭倦了請不要放棄你所面對的生活,因為我們還有朋友和親人值得我們守護,那里才是我們溫馨的港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人間失格讀感悟篇5
《人間失格》這本書是日本文豪太宰治的作品。
看完有一段時間了,很多共鳴,想寫點什么,又表達不出來。
太宰文學是“青春文學”,亦是“弱者文學”,應是因為其作品甚至其人的迷惘掙扎痛苦卻不妥協,是少年人才會有的煩惱吧,而正是因為敏銳聰慧看穿一切仍不妥協,導致其成為“人間失格者”,也就是世間弱者,最終選擇自殺放棄掙扎。
五一假期時與朋友相處,聊起這本書動情地翻至打動我的第一個章節,朗讀勾畫出的語句給她聽“雙方相互欺騙,卻又頗為神奇地毫發不傷,相安無事,好像沒有察覺到彼此在欺騙似的—-這種顯得干凈利落而又純潔開朗的不信任案例,在人類生活中可謂比比皆是。不過,我對相互欺騙這類事并沒有太大的興趣。”講作者如此簡練精準的用幾個詞語刻畫出人際關系的真相令人擊掌,然而朋友卻并無相同感受,認為我會共鳴是因為工作人事頗為復雜之故。可明明,幾乎在所有的與人相處中,包括至親,我都會不定時有這樣的感受啊。
譯者在序言里說道:“在現代,一旦試圖富有試驗性地、忠實于自我地生活下午,就很有可能遭到社會的疏遠和異化,成為‘人間失格者’”。應是很好的詮釋了人間失格,而我很多時候感覺不適的來源也大都是人際交往中的失格,時至今日,年近不惑,依然不愿眼睜睜看著自己妥協越來越多背離越來越遠,所以,總想離開,只在可以釋放本性的二人世界里躲起來再不出來。很多時候,在與人相處時感到難熬麻煩處理不來時,總會想起太宰的那句:“生而為人,對不起。”不過還是幸運,至親不曾給我的充分在身邊人這里得到很多,所以不曾起悲觀念頭。
人間失格讀感悟篇6
我開始對這個世界放下戒心,慢慢的發現他其實并沒那么可怕。
書中寫的是一個人從小就努力的去討好別人,不惜做自己不喜歡甚至厭惡的事,慢慢的使他走向了毀滅,在文章中作者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隱藏與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之中。其實在書中的一些情節也像一面鏡子反映了我們現實中的生活。
雖然書中寫的葉藏過的是充滿可恥的一生,但是在他自我否定的過程中,也抒發自己內心深處的苦悶以及渴望被愛的情愫,這本書中承載了作者的一生經歷與思想,書中的葉藏,既不能理解女人心的淺薄,又不斷被朋友利用,卻認為妥協退步才是活下去的方法,甚至為了混跡世間學習人性的種種卑劣。
其實我認為葉藏的一些做法雖然讓他走向毀滅,但是他的做法卻不是無緣無故,而是為了迎合,為了更好的去和別人相處,雖然“人們”都在說要做好自己,無關別人,但是誰又能真正的不在乎別人呢,所以作者在做一些“人們”所不認同的事的時候,應該錯的不是他,而是整個世界。
在最后我看到了一個真實而又充滿理想的“永遠少年,”以及對幸福人生的執著和美好社會的熱切向往。
人間失格讀感悟篇7
1948年的日本,社會命運劣化了個人命運。
日人間失格,NoLongerHuman,不再是人?不復人類?翻譯強調失去人這個標簽的過程,結合葉藏從娘胎蹦噠出來到被兄長帶回這段喋喋不休的訴訟,一直找尋自我,一直從外界來確定自己的位置和屬性,從學著出丑搏笑就開始算NoLongerHuman吧,讀的時候想著48年,社會離“1億軍國化”、兩顆原子彈也沒幾年,社會命運劣化個人命運,這種環境才能有外力把將葉藏塑造的這樣更富戲劇化,更有張力。對寫故事來說那是最好的時間,沖突夠得上尖銳,對活在其間的人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感覺有意思的是
1、葉藏觀察男男女女,投其所好,游刃其間,人類啊人類的,跳脫出來看待周圍,感覺有種神性的口吻,也有看動物世界的錯覺,只是沒得趙忠祥那樣溫敦的聲音襯著,冷冷的看著:憎惡憐憫懼怕,每個字一個一個扣在心上,難受。
2、從妻子角度寫,能腦補那么多想法,情感細膩的緊,葉藏是個做了壞事的好人。
3、比著死,活著難,尤其是笑著活著。死看起來只是個體力活,雖然他體力不咋滴,來回折騰了幾次,這是個悲傷的故事,抑郁癥勿碰。
人間失格讀感悟篇8
失格即喪失資格,人間失格約是沒有在人世的資格吧。
此文與作者的前半生或者就是一生的經歷近似,札記概是心底自己對自己的解讀。莫名奇妙被時代打壓地無法抬頭做人,太宰治也會將生在富豪家里作為富二代而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無錢去做小白臉、對所有人事物心懷恐懼,自殺未遂,沉迷與酒精與毒品,被關進精神病院,與人世隔離,真的慢慢喪失做人的資格。
文末是太宰治生平,不簡單不平凡,也沒有太轟轟烈烈,只是多次自殺,直到最后成功。讀庫1805有篇文章叫做疾病入畫,探究癲癇病與作家的成就之間的聯系。太宰治所處的環境與經歷形成那樣的心理,心理與環境既促使其作出名篇傳世又導致自殺為結。
其實看此類文章很糾結,其中充斥的失意與消極,往往讓人很難讀下去,不得已只能從別處補足能量之后再接著看。
讀書是窺探另一個人眼里的世界,這世界是美好還是囧困,不過都是過眼云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