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國讀書筆記大全
通過寫讀書筆記,可以更好地理解所讀內容,同時也可以記錄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以便日后回顧和復習。理想國讀書筆記大全怎么寫才規范?下面給大家分享理想國讀書筆記大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理想國讀書筆記大全篇1
《理想國》是柏拉圖的傳世名作,亦被稱為“關于正義的學說”。《理想國》真正奠定了西方正義學說的基礎,書中把正義范疇作為討論的中心,并經過歸謬的方法,先提出正義的不確切定義,然后歸納抽象來尋找正義的真正含義,這也就是所謂蘇格拉底真理“助產術”的來源。
明白有人稱“精神戀愛”為“柏拉圖式的感情”;也明白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亞里士多德的教師,僅此而已。借幾天上讀《理想國》的時間,粗略的看完了全書。由于柏拉圖所處時代與現今大不相同,該書中又充滿了理性的玄冥、邏輯的曲折和言辭的詭秘,說讀通了這本書可談不上,只是有一些讀后感想,涂鴉于下。
柏拉圖在這本震古爍今的書里談及了道德問題、教育問題、專政問題、民主問題、獨裁問題、共產問題、文藝問題、宗教問題以及男女參軍、男女參政、男女平權等等問題,涉面之廣、言論之深,無不讓人拍掌叫好。如果說亞里士多德的學問是分科性的,那么柏拉圖的學說便是綜合性的。那里,僅想經過《理想國》中的幾卷文字,談談“正義”。
“什么是正義?”《理想國》一開頭就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第一卷里,柏拉圖和格勞孔、西蒙尼德、玻勒馬霍斯、色拉敘馬霍斯等人先后討論了“欠債還債就是正義”,“正義就是給每個人以適如其份的報答”,“正義就是把善給予友人,把惡給予敵人”,“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等觀點。從第二卷起,柏拉圖開始討論城邦的正義,并認為正義是夢想城邦的原則,好的城邦應當具備勇敢、智慧和節制。“每個人必須在國家里執行一種最適合他天性的職務”,也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職。當其城邦的三個階層(統治者、守衛者和勞動者)各守其責、互不僭越、和諧分工、互助合作的時候,這個城邦才具備了“正義”的美德。然后,他從城邦的正義類比地推出個人的正義,認為那是“大”與“小”或“外”與“內”的關系。個人的正義就是“正義的人不許可自我靈魂里的各個部分互相干涉,起別的部分的作用。他應當安排好真正自我的事情,首先到達自我主宰自我,自我內秩序井然,對自我友善。”同時,“在掙錢、照料身體方面”或“在某種政治事務或私人事務方面”,堅持貼合協調的和諧狀態的行為,就是正義的好的行為。正義的人是歡樂的,不正義的人是痛苦的。
政體中王政或貴族政體最好,寡頭政體、民主政體和僭主政體都不如哲學王做統治者的智慧王政體更貼合正義。所以從第五卷起,討論中涉及到了兒童教育、教育的立法和婦女兒童如何共有的問題,并且頗具戲劇性。
“我們的護衛者應當怎樣去把婦女兒童歸為公有?”“兒童從出生至理解正規教育,這一階段大家公認是教育最難的時期,這一時期應當怎樣去培養他們?”
蘇格拉底卻避而不談,因為他覺得“如果我們不分彼此地使用女子,照使用男子那樣,我們必須先要給女子以同樣的教育”;“為了同樣地使用女子,我們必須要同樣地用兩門功課來教育女子,并且還要給她們軍事教育。”也就是用音樂和體操來教育女子。而這些“要是付諸實施的話,由于違反當前的風俗習慣,我怕或許會讓人覺得好笑的。”然后,蘇格拉底和格勞孔討論了男女之間天然的差別和稟賦的同異,最終推出“各種的天賦才能同樣分布于男女兩性。根據自然,各種職務,不論男的女的都能夠參加,只是總的說來,女的比男的弱一些罷了。”“女人男人能夠有同樣的才能適宜于擔任國家保衛者的職務。”
既然在提議的可行性上達成一致,那么這個提議是否是最好的呢?一個國家里能夠造就出類拔萃的女人和男人,他們去守衛城邦,沒有什么事情比這個更好的了。所以,蘇格拉底說,這個提議不僅僅是可行的,并且是有益的。
那婦女兒童是否應當公有呢?是的。蘇格拉底說“最好的男人必須與最好的女人盡多結合在一齊,反之,最壞的與最壞的要盡少結合在一齊。最好者的下一代必須培養成長,最壞者的下一代則不予養育,如果品種要堅持最高質量的話;除了治理者外,別人不應當明白這些事情的進行過程。否則,護衛者中難免互相爭吵鬧不團結。”,可見,保證優生優育和國家的團結一致、同甘共苦是蘇格拉第堅持婦女兒童公有的原則和理由。
蘇格拉第已經為護衛者生兒育女的問題做好了規劃:“當年輕人在戰爭中證明他們英勇衛國功勛昭著的,必須要給以榮譽和獎金,并且給以更多的機會,使與婦女配合,從他們身上獲得盡量多的后裔。”“生下來的孩子將由管理這些事情的官員帶去撫養。這些官員或男或女,或男女都有。因為這些官職對女人男人同樣開放。”“優秀者的孩子,我想他們會帶到托兒所去,交給保姆撫養;保姆住在城中另一區內。至于一般或其他人生下來有先天缺陷的孩子,他們將秘密地加以處理,有關情景誰都不清楚。”這時,全體公民對于養生送死就能盡量做到萬家同歡、萬家同悲,這個時候的國家最最象像一個人,它是管理的最好的國家。
“她們將和男子一同整隊出發,帶了身強力壯的孩子,讓他們見識一下將來長大了要做的事情,像別的行業中帶著孩子看看一樣。除了看看而外,這些孩子還要幫忙他們的父母從事各種軍中勤務,并侍候他們的父母。你有沒有看到過技工(譬如陶工)的孩子在自我正式動手做之前有過長期的觀察和幫做的過程?”“我們必須要讓孩子們從小實地見習戰爭,同時我們也采取必要措施避免危險,”“他們能夠把孩子帶去參加不危險的戰役,不帶他們去參加有危險的戰役。”“我們必須要讓孩子們從小學會騎馬,然后帶他們騎馬到戰場上去察看戰斗,但不要讓他們騎那種好戰的劣馬,而要讓他們騎那種既跑得快而又容易駕馭的馴馬。這樣他們就既能夠很好地看到自我將來要做的事情,一有危險,他們只要跟著長輩領導人,又能夠迅速撤離。”格勞孔覺得有些好笑,我們讀來也真的無法理解。讓孩子參與戰爭的洗禮,似乎殘忍了些,非人道了些,雖然“這個險冒與不冒,對于要做軍人的人有很大的區別”。
理想國讀書筆記大全篇2
經典的影響,不在于天馬行空的文句,也不在于振聾發聵論斷,而在于它給世人幽暗閉塞的觀念世界以一道耀眼的閃光。
他提出了一個命題,他給出了一個假設,他使得后來的思想家有了發揮的空間,也為后世提供了無數社會體制的可能性。他,就是柏拉圖!最早接觸到柏拉圖應該是在高中的政治和歷史課本了。那個時候對他的思想接觸涉及甚淺,對他關于國家政體及相關的政治探討從未涉及過。再次了解到柏拉圖是在《理想國》中,它通篇飽含哲學見解和政治思想,構造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烏托邦。
關于社會分工,柏拉圖認為城邦的公民分為三等:賦有最高理性的哲學家是神用金子做成的,他們是理想國的立法者和監護者;賦有意志的本性,勇敢善戰的軍人是神用銀子做成的,他們是國家的衛士;只有情欲的本性的生產者是神用銅和鐵做成的,他們安分守己,節制情欲,忍受勞苦,他們處于最下層,為統治者及其輔助者服務。他從個人、城邦兩個角度出發,認為城邦應該由哲學家領導著軍人統治著生產者。但我們很清楚,歷史向來都不是由帝王創造的,是由歷史中的勞動人民群眾締結的,把生產者置于最低等級,很容易忽視其在社會歷史中的中流砥柱的作用。國家的統治者應該是哲學家,這種想法在如今體現出不合時宜的特點,或許夸張地抬高了哲學家的地位和品質,但準確地表達了一個國家領導人應該具有的品質,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于正義,他認為城邦的正義就是“我們選拔其他的人,按其天賦安排職業,棄其所短,用其所長,讓他們集中畢生精力專搞一門,精益求精,不失時機。”這是因為之所以要建立一個城邦,是因為我們每一個人不能單靠自己達到自足,我們需要許多東西。柏拉圖強調社會分工:每個人根據上天賦予的天性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而不干涉別人份內的事,對于城邦來說,即為三個等級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其實在如今社會中,這個“正義”也得到了印證:只有保證每個人做自己最擅長的職業,才能使效率達到最大化,才能創造出更多的生產生活資料,由此促進整個國家整個人類社會的進步,正義從來都不是假大空的,它體現在每個人在自己的崗位做好自己的事,每個人都擁有一份“匠心精神”。
關于教育,《理想國》告訴我們,“最好的男人必須與最好的女人盡多結合在一起”,“兒女應該出生在父母年輕力壯的時候”。這種觀念一定程度上迎合了現代人的擇偶觀念和育兒觀念,是一種比較科學的觀點。《理想國》中強調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兒童階段音樂文藝教育最關緊要”,先入為主,早年接受的見解總是根深蒂固不容易更改的。為了培養美德,兒童們最初聽到的應該是最美最善的故事。所以說,柏拉圖對兒童早期優質教育的重視。但柏拉圖也提出,不要強迫孩子去學習,要用游戲的方法寓教于樂,在游戲中更好的了解他們每個人的天性。這讓我們思索,現在的應試教育是否帶給孩子過多的強迫,扼殺了大多孩童的天性。同時,他也規定了一個連貫受教育的過程,對于人生各個階段和各個方面的教育——包括幼兒、青少年、中老年的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都進行了論述,反映教育應保持連續性和一貫性。這種觀念與中國古代活到老學到老的觀念不謀而合。另外,關于教育柏拉圖也體現了男女平等的思想,他認為女性和男性一樣,也應當接受教育,不得不說在兩千多年前,這種觀念十分難得。但令人質疑的是,在理想國里,受教育者只能接受對國家有益的教育。這難免使教育淪為了國家統治的工具,是一種思想統治。教育不應該與政治扯上關系,而受教育者又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與理解在諸多有益無益的學科和知識里選擇自己所要的。
“政治家應為哲學家,哲學家應為政治家,政治家應為哲學王”,這是柏拉圖畢生的追求;個人是城邦的縮影,城邦是個人的放大,其要求公民內部高度統一與和諧,所以每個人在社會上的角色顯得尤為重要。而教育的政治化,也是為城邦的凈化服務的。在理想國中,所合乎正義的城邦就是實現了最高的善,每個人各司其職,各盡其能。而我們所知的古希臘正處于社會分裂混亂、統治者無知無能和人的品性的墮落的狀態,柏拉圖所設想的改造公民改變城邦的方案,注定不能在現實生活中施行。但其哲學的智慧和政治的精華,予后人以瞻前賢。
理想國讀書筆記大全篇3
《理想國》,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寫的,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這本書講述了柏拉圖對國家的構建、治理和正義。這本書代表古希臘的文化,博大精深,有相對比較理想化的一種社會。
其實我對這本書感興趣是因為,上學的時候總會聽到關于烏托邦空中樓閣、柏拉圖式戀愛等等關于這本書的一些側面的評論。國家層面的理論,年紀太輕體的我始終無更深的理解,所以分享使我最感興趣的部分的柏拉圖式的戀愛,當然我也是以這個為切入點的,很多人都以為柏拉圖式戀愛是精神上的戀愛,并無男女之情的愛情。
而我讀完這個部分的時候我覺得柏拉圖式戀愛是,相愛的兩個人思想精神層面高度同步,愛侶之間最害怕的應該是同床異夢,相互猜忌,表里不一,口口說愛你的并不一定是真的愛你,但是從來沒有對你表示愛意的,從不關心你的人肯定是不會珍惜你的人。
在現代物欲橫流的社會,每個都人欲望都很強,我讀完后更向往著這樣的戀愛觀,“我負責貌美如花,你負責掙錢養家”,這話聽著沒有毛病,可是最后能實現的有幾個人?
想要對方掙錢養家,自己貌美如花,但彼此之間的思想南轅北轍,這樣的戀愛和婚姻也不長久呀,所以柏拉圖式戀愛應該是兩個思想高度一致的人,有共同的生活目標,在生活中相互包容和理解,彼此相互支撐對方并肩而行,舒婷說:"我愛你,也愛你腳下的土地。"的那種境界。
回到最原始的追愛,大家追求的僅僅是一份真摯的感情,沒有外部附加條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并不是大難臨頭各自飛,只是有些時候在追求的過程中,他或她并沒有達到彼此心目中向往的“柏拉圖式的戀愛”僅此而已。
所以耐心等待,會在對時間里相遇對的人,皆大歡喜,遇到屬于你的柏拉圖式戀愛。
理想國讀書筆記大全篇4
看這本書完全出于一種好奇心,好奇兩千多年前古希臘的哲學家是如何思想如何看待世間萬事萬物。不出意料,書中不乏真理,亦不無陳舊霉腐之偏見。柏拉圖對正義部分的論證嚴謹,思考獨到,用能引人深思。文中關于神的諸多觀點在現世來看也足夠大膽和坦誠。該書的書名為巜理想國》,拙見以為有兩層意思:一是以人為基本單元的理想之社會,二是以人的意識為核心之理想國。基本核心是“善與正義”,只要向善向上,一切的不安與痛苦總會得到消除,但是要切記你必須做一個優秀的人,要學會克制,學會自律,學會約束自己,以達到內心的和諧,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孤獨卻是高貴的,永遠不要容忍自己的無知。
《理想國》勾勒了柏拉圖心中宏偉的政治理想王國,歸納了幾個關鍵詞,“正義”,“克制”,“理智”,“欲望”。這也是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幾處地方(其實是粗略看的懂的地方)。
正義即在“理想國”的民眾,各司其職,各取所需,勞動創造價值。其樂融融,沒病沒災,免受貧困與戰爭的干擾,太太平平安度此生,最后無疾而終,并把同樣的生活方式傳給下一代。真正的國家,就是這樣健康的國家。
理想國,一切從簡,提倡音樂教化,重視體育鍛煉,特別是“護衛者”,要學會克制,把自己的欲望和激情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大多數人就是缺少理智,放縱自我,欲望決堤,對大多數人來說,節制,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
生而為人,是沒有絕對自由的,有人說要及時享樂,然而快樂總是容易讓人喪失斗志,因而人生到底是悲多于喜。
因此,要在有限的自由里,找到一個平衡點,那便是節制,克制自己的欲望并不是在打壓自己的快樂,而是防止它泛濫成災,如此它便能如涓涓細流,平穩前行。
覺得比較有意思的是,理想國以“眾神”為榜樣對象,并且極致美化,為未受教化者創造一個“真善美”的環境。從一開始就遏制了丑惡的萌芽,但是,是否忽視了人性的復雜性?
更有意思的是,在《理想國》中,柏拉圖提出女人也應該和男人一樣進行身體上的訓練。他取消了家庭這一組織,卻沒有想好該把女人安置在什么地方,于是他只好把女人鍛煉成男人。這體現了一定的平等思想,他認為男女除了身體構造上的不同,女人同樣可以發揮自己在國家中的作用,實現自己的價值,這與盧梭的《愛彌兒》中提到的“女人應該為取悅男人而存在”不同,他把女性放在了較高的位置。文中也處處透露出他對統治者寄予的厚望和幻想。但我也深知不能要求他突破歷史局限。柏拉圖心中這樣一個理想國我固然是不想去的,那樣一個理想國可能也僅僅是屬于他或者他那個時代的理想國吧。至于現世現人,這樣一個理想國就顯得頗為了然乏味,充斥著太多禁錮,少了些許斑斕色彩。
“理想國,或許目前在地球上找不到,或許在天上有它的原形”。書中有很多哲學思想以我現在的水平連門都沒有摸到,建議看《理想國》之前先看《幾何原本》,西方的哲學家都是數學家,邏輯思維厲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