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新編》讀書筆記心得體會
魯迅先生的作品寓意深刻,殺傷力強,歷來都是諷刺文學史上的經典,就像鋒利而且帶鉤刺的弓駑,直刺敵人的心臟。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故事新編》讀書筆記心得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故事新編》讀書筆記心得體會精選篇1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我相信同學們都聽過這句話吧,而且都知道這句話的意思,這句話是陳壽說的。是啊!讀書是多么重要!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紹一本書,書名叫《故事新編》。我一看這本書就入迷了,愛不釋手,一口氣就將它讀完了。書中有許多故事,其中有一篇文章給我印象最深,它叫《理水》。這篇文章與眾不同,寫得栩栩如生,好像這個人就在你身邊。這個故事很感人,下面我就給大家講講吧!
《理水》這篇文章的語言很生動,貼近生活很值得我們學習。如“這殺千刀的!奔什么喪!走過自家的門口,看也不進來看一個,就奔你的喪!做官做官,做官有什么好處,仔細像你的老子做到充軍,還掉在池子里變大王八!這沒良心的殺千刀!”這篇文章用了許多比喻句和擬人句,使得文章更生動形象,讓人讀了以后,眼前腦中就出現了當時的情景。如“他舉手向兩旁一指,白須發的,花須發的,小白臉的,胖而流著油汗的,胖而不流油汗的官員們,跟著他的指頭看過去,只見一排黑瘦的乞丐式的東西,不動,不言,不笑,像鐵鑄的一樣。”同時,把官員和乞丐作對比,突出官員的丑陋。擬人句如“終于太平了,連百獸都會跳舞,鳳凰也飛來湊熱鬧了?!睂懗隽巳藗兏吲d的心情。
《故事新編》讀書筆記心得體會精選篇2
若不是老師推薦我們去看《故事新編》,我還真不知道以筆為刀槍與舊社會抗爭的魯迅一向行文嚴肅,竟然會有如此有趣的作品。
《奔月》的男主人公后羿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大英雄,他射日的史績至今被人傳誦,他和嫦娥的愛情故事也是人間最美麗的傳說,我們總相信英雄會被人永遠記住,后羿和嫦娥雖然是悲劇二人應該相互思念,至死不渝。然而在魯迅先生的《奔月》中,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英雄,不一樣的嫦娥奔月。我們看到,當九個太陽被射落后,英雄并沒有想象中的風光,他得到的是沒有人崇拜,沒有人關心。他的天生神力,它的精妙的箭法都沒了用武之地。此時的他早已不是什么人人敬仰的天神,它只是一個擁有大莊園,擁有表面上的風光,而實際上為油鹽醬醋而煩惱的普通人。如果他的從前還有留給他什么,那就是回憶,還有人們對于射日英雄的潛意識中的崇拜。但那崇拜是對天神的,不是對他的,人們早已忘記了天神的真正身份。我們的英雄不見了,因為我們不再需要這位英雄,那些他曾應以為傲的一切都沒有了用處,有些甚至成了他現在生活的阻礙。他的箭是他尋求食物的工具而非英雄的象征,可是后來就連尋求食物的工具也變得勉強。他的弓太強,箭頭太大,所以將麻雀射碎了;他的箭法太準,百發百中,以至于漫山遍野的飛禽走獸都被他打完了。我們的英雄迷茫了。
這樣的后羿,讓我想起了某些國家體育運動員。許多國家體育運動員都是紅極一時的冠軍,曾經他們不僅給自己帶來的榮耀,也為國家增添了光芒,他們是普通民眾口中的英雄。特別是體操運動員,他們在五六歲的時候就被送去進行體操訓練,由于忙于訓練,許多運動員都沒有像普通孩子一樣接受過系統的文化教育,所以他們的文化程度很低。十多二十幾歲的時候,是他們體育事業最輝煌的時候,但是對于體操運動員來說,二十多歲已經算是老運動員而要選擇退役了。由于我們國家對于運動員退役的保障還不是很完整,很多運動員退役后就等于失業了。有些運動員由于文化程度不高,普通的公司不可能錄用他們,所以出現了前幾年的“曾經的世界冠軍,如今淪落為行竊小偷”的新聞事件。故事中的后羿,和這些運動員的經歷,沒啥不同。所以,我認為,我們要時刻跟進時代的腳步,我們在一生中,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學習新技能,這樣不僅是為自己謀得生存的技能,更可以充實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的靈魂。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要老是沉淪于記憶,沉淪于過去的輝煌。即使你再擁有以前的金牌,即使你再擁有無敵的射箭技術,沒有了比賽的場地,沒有了漫天遍野的禽獸,你的金牌,你的箭術也就失去了光環或用武之地。
嫦娥偷吃了梳妝盒的仙丹奔了月,這形成了對后羿的背叛。上古神話里端莊美麗的傾城美人嫦娥,不復見她的孤傲清冷,而她自然也沒有奔月后的幽怨與無奈,我們眼里看到的,在這故事中,嫦娥成了現實的市井小民,她不滿足的現實生活,只是一個喜歡抱怨、很世俗、一點也不溫柔體貼、貪圖享受的普通女人。故事中,我們很明顯地領會到,沒有物質為基礎的愛情,最終還是抵不過面包。這則故事,不知道是魯迅先生的個人想法,還是只是把這種社會現象以借喻的手法列舉,讓我們進行深入的思考。究竟是愛情重要,還是面包重要,我想若這兩者都能兼顧,那么幸福美滿不在話下。
看完了這篇文章,其實我還不是很懂魯迅先生為什么要編寫這樣的故事,是因為沒素材可以寫而發揮所謂的想象力嗎?查了一些背景資料,才知道,先生還是以前那位先生,喜歡講這話說那理。后羿被遺忘以后,或者說落寞之后,乃至遭到嫦娥的遺棄之后,他的復雜的精神狀態。而這樣一種精神狀態又與廈門時期的魯迅的心境產生了某種應和。實際上作品中后羿與逢蒙的對話,還有嫦娥、使女的議論很多都直接呈現了魯迅當時所受到的攻擊。因而魯迅正是以這種“油滑”表達了對于現實與落寞的嘲弄。
小小的一篇故事,在人生觀能給到我些許的啟發,使我進一步了解了魯迅先生。
《故事新編》讀書筆記心得體會精選篇3
魯迅先生的雜文里,我對八篇《故事新編》情有獨鐘。覺得它們很耐讀,在欣賞過程中也無時無刻不感受著先生文筆的幽默與犀利,讀到后來,甚至想象著是一位閱歷豐富的伯伯在夏日傍晚的大樹底下給我講述著不僅僅是“故事”的故事。
在這以前,我不否認我是絕對內容主義的倡導者。因為認為作品的內容是唯一的,它所傳遞的作家以獨特的視角挖掘出的深刻的見地是其作為文學作品最重要的閃光點。同時,文學的另一組成部分——文學形式無非就是小說、散文、戲劇等幾種,除去古老的詩、詞、歌、賦,近現代的文學幾乎可以清一色的歸納進前者所舉的題材中去。而與此同時,至今被我們爭相傳閱的文學佳作都存在著互不雷同的思想主旨,這才是我們“為伊消得獨憔悴”的部分。所以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在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剖析中,漸漸地就將它與作品內容徹底隔離,甚至時常將其在思考中忘卻。
是先生的《故事新編》將我從意識誤區中拉出,慢慢地又找回了辯證的思考。是的,正是這八篇說短不短,說長也不長的以拾取古代傳說為基礎,新構人物經歷以表達情感的雜文化引發我對文本形式作用的重新認識與肯定。這種非常有趣的,全新的以雜文為基礎的寫作手法,對于作品的意義,明顯已不再局限于類似散文體裁使文章詩化,倒敘使作品充滿神秘感等類似的作用。應該說它是以一種全新的表達,展現著全新的思考。它產生的作用就像是通過對未來天氣的假設性預報來表達當下環保的重要性一樣,放大了說,是一種新的視角。
這種文本形式的存在,使《故事新編》獨具欣賞的價值。它將古人寫活了,以至于作品的主人公能在古今兩個時空中自由穿梭。如《奔月》中“烏鴉炸醬面”等流行詞匯的插入,借羿之口說“我去年就有四十五歲了”反擊現實中以誹謗先生為能事的高長虹的誣蔑,都是很好的例證。八篇中的《補天》、《奔月》等前期創作可能僅僅是這種創新寫法的練筆,但到《鑄劍》、《出關》、《非攻》、《起死》時,已是先生將其運用得爐火純青,自由自在的時候了。
另一方面,這種堪稱“古今雜糅”的手法將中國傳統中的圣人、英雄徹底“人化”,通俗地說,就是將偉人生活化。它已拋棄了對英雄作無盡謳歌的傳統,轉而揭露起高貴的人物被世俗牽絆的事實。在和傳統逆向的思考中,描繪頗具視覺沖擊力的畫面,戲說衣冠楚楚者,一語道破作者所要表達的荒誕。比方說《奔月》中曾經的射日英雄對妻子百般聽從,不顧勞累,只為滿足時常無理取鬧的嫦娥對于肉食的渴望。從一個英雄式后羿,到俱內的丈夫,最后在被視如己出的徒弟背叛,往日疼愛有加的妻子的離棄后,又重新消逝在瑣屑的日常生活中。這種半傳說半想象的刻意安排,在荒誕中對現實中的種種進行了有力的嘲諷和深刻的揭露,像是訴說著昔日的“戰士”失去對手后的無可著落與逐漸沒落的趨勢。相信,“骨子里仍藏著先生固有的悲涼,卻出之以詼諧的‘游戲筆墨’”是對于先生歷時13年的最后的創作的最恰當的評價。雖然先生自己在《序言》中說到對《補天》后半段油滑的寫作表示否定,但不得不指出作為試驗性的創作,這種誤區是很容易踏入的,因為對于“丑角”的插科打諢,“度”的把握實在重要的很,畢竟多一份則膩,少一份則無味。可惜在先生意識到時,上天卻決絕地帶走了一代文學巨豪,將這份永遠無法填補的遺憾作為為了忘卻先生的紀念。
其次,雖然知道先生極力否定中國傳統文學,認為那是戕害心靈的玩意,但若是沒有被先生視為污垢的傳統文學,像《故事新編》這樣優秀的作品應該也只是化于天地之無形了。所以當今國學的興起,看來也是歷史的必然。畢竟“存在即合理”,或糟粕,或精華,作為閱讀者的我們,只需培養辨別是非的能力,還是可以站穩腳跟的,不至于像魯迅先生擔心的那樣被“黑洞”所吞噬,但這種能力的形成,可謂有待磨練,而像先生那樣將其活用,更是任重而道遠。
《故事新編》讀書筆記心得體會精選篇4
《鑄劍》是魯迅歷史小說的代表,根據干寶的《搜神記》中的《三王墓》改寫,原載1927年4月25、5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二卷第8、9兩期,題作《眉間尺》,副題是《新編的故事之一》。1936年1月,收入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故事新編》。
這些故事里面,我最感興趣的一篇是《鑄劍》。故事講的是一個叫眉間尺的人,當時的皇上給了他父親一塊鐵,那種鐵很不一般。因為當時他的父親是最好的鑄劍師,所以皇上叫他來做劍。
眉間尺的父親用自己的汗水,經過多年才把劍做出來。一共有兩把劍:一把是雄劍。一把是雌劍。而他的父親拿著雌劍給皇上,他知道如果交給了皇上必定會把他殺死,因為這樣皇上就沒人能再造一把一模一樣厲害的劍了。
當天他的父親走了,走之前父親告訴眉間尺,你要拿這把青劍來給我報仇。他父親說的這把青劍就是雄劍。他長大以后知道了這個事情,就準備去報仇。
在途中他遇到了一個人,那個人說你是打不過皇上的,我有一個辦法可以幫你報仇,但是有兩樣東西必須要,那就是你的頭和青劍。
他信任了這個人,就把自己的頭和青劍給了他。之后那個人把頭給皇上看還說他要用煮尸,皇上同了。
第二天,那個人就把眉間尺的頭丟進去煮后,又叫皇上來看。在看的時候,那個人趁皇上不注意把皇上的頭也砍到了鍋里。眉間尺和楚王兩顆頭在鼎中進行殊死搏斗。
眉間尺年幼,不是楚王對手,被楚王的頭咬住不放。晏之敖見狀,拔劍自刎,頭顱掉入鼎中,加入戰局,終于把楚王頭咬得無聲無息。
三個頭都煮成了白骨,無法分出彼此,楚國王公大臣出于無奈,只好將三個頭顱均以王禮分而葬之。這就是三王冢的來歷。
《故事新編》讀書筆記心得體會精選篇5
暑假老師要我們讀一本中國神話故事,爸爸向我推薦了一本魯迅先生的《故事新編》。爸爸說有點難,我正想挑戰一下,就認真地讀了起來。
書中一共有八個故事?!堆a天》講的`是女媧造人和煉石補天的故事;《奔月》講的是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的故事;《理水》講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鑄劍》講的是眉間尺和黑色人殺死國王報仇的故事;《非攻》講的是墨子阻止楚國攻打宋國的故事……
書中的人物都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最有意思的是《起死》這一篇,講的是莊子讓一個人起死回生的故事。這一天莊子正要去見楚王,在一片荒草地上發現了一個髑髏。莊子正無聊,就請司命大神讓他起死回生,司命大神就讓這髑髏復活,跳出來了一個一絲不掛的鄉下漢子。哪知道這個漢子一上來就找莊子要他的衣服,莊子好不容易問明白了,他是商紂王時候的人,他哪里相信,只是不停的向莊子要他的衣服。莊子就跟他講生就是死,死就是生;衣服是可有可無的,也許是有衣服對,也許是沒有衣服對的道理。漢子哪里聽得進去,大怒要揍死莊子。莊子慌忙摸出警笛狂吹。趕來的巡士幫他,才好不容易脫了身。
莊子是個大哲學家,如果只會講大道理,不切實際,遇到一個不講理的鄉下漢子,也只能落荒而逃。
《故事新編》里的故事篇都既有趣又有意思。我的這次挑戰收獲真不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