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驚天動地有感觀后感心得體會
災難和戰爭最能凝聚一個民族的力量。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驚天動地觀后感,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觀驚天動地有感觀后感心得體會篇1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去看電影,我們看的是《驚天動地》!
看完《驚天動地》這部片感觸很深,以解放軍抗震救災事跡為主線,再現了汶川大地震發生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奮勇搶險的感人事跡,觀看時我們班的同學都幾次落淚,懸崖邊夫妻生死與共,感人至深,年輕戰士為了救三個中學生而犧牲了自己的年輕生命,影片中的演員不只是在演戲而是在真情流露,真實強烈的自然災害場景仿佛身臨其境,影片中的情節真實感人,我感覺這部電影應該看值得看。
部隊來自于人民,忠誠于人民,戰爭時期解放軍用自己的鮮血換來了中國,和平時期解放軍保衛祖國,在災難面前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以前是最可愛的人,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心中最可愛的人。
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強國高歌!《驚天動地》是建國六十周年重點推薦影片中是唯一的一部現實題材影片。以去年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為背景,耗時一年半,八一電影制片廠拍攝的電影《驚天動地》用最大程度的真實,表現了災難中最震撼的場面、最感人的故事和最情深義重的民族精神。《驚天動地》全片長度102分鐘,共1440個鏡頭,其中含520個特技鏡頭,創國產電影特技鏡頭之最。影片從歷史和時代的高度,對素材進行精心概括與升華,既有氣勢磅礴的大場面,又有生動鮮活的小細節,形成了真實壯美,富有沖擊力和感染力的藝術風格。
這個電影講述的是汶川發生了八級大地震,就在一瞬間,房屋、大廈……全塌了。學校里好多老師、學生被埋在廢墟里,大家都非常驚慌,后來解放軍來了,大家激動不已,紛紛央求解放軍救救自己的家人、朋友。于是解放軍開始奮力搶救被埋在廢墟里的人。其中有一幕非常的感人,一個老師在房屋即將倒塌時,他將一個學生護在自己的身下,結果自己的生命被結束了,可是他保住了一個正在含苞欲放中的小女孩。還有一幕,有一個解放軍,他冒著余震的危險,爬進廢墟里,用自己的身軀護住了身下的三個小女孩,后來他死了,三個小女孩在他的保護之下活了下來。
這個電影讓我想起了五月十二日那天下午的恐怖情景,現在想起來還覺得后怕,不禁鼻子酸酸的,有點想哭。五月十二日那天下午,地震發生后,拿起手機往家里打電話,打不通,真讓人心焦,萬一出了什么事,那可怎么辦啊!
地震過后,汶川、映川……地方損失慘重,看了都讓人心寒,兒我們也只能盡一點微薄之力,讓災區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后來聽說有關堰塞湖的災害。我的心又懸了起來,畢竟這是關系到千千萬萬人的生命!
每個人都渴望在哪難過的時刻里,留下精彩的瞬間,可是5.12地震雖然沒有精彩的瞬間,卻是讓每個炎黃子孫都刻骨銘心,永生難忘呀。
觀驚天動地有感觀后感心得體會篇2
影片《驚天動地》描寫了汶川大地震時一個個驚心動魄、催人淚下的救人場面,真實強烈的自然災害場景仿佛讓我身臨其境,看完電影,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靜,電影里的鏡頭不時地在我腦海里一幕幕地回放,每一組畫面都是那么的驚心動魄,每一個情節都讓我深深地感動,特別是李老師在教學樓即將倒塌的一剎那,他沒有去躲藏,而是像老母雞那樣,將幾個學生護在自己的身下,結果自己被壓在廢墟之下。人早已死了,但他的兩只胳膊仍頑強地支撐著,保護著一個個鮮活的孩子。然而面對活著的學生,又必須要鋸斷他已經安然睡去的僵硬的腿……看到這里,我忍不住流下了感動的眼淚,多好的老師啊!“一切為了學生!”是啊,李老師活著的時候像一支蠟燭,他犧牲了,但仍像蠟燭那樣,照亮和他一起走向天堂的孩子們的心……
田野,是一個獨生子的解放軍,當他發現在廢墟中還有一個生命存在時,便冒著生命危險,鉆進了搖搖欲墜的廢墟中,他盡力讓小女孩恢復信心。但是,無情的余震來時,他沒有退縮,而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朝小女孩撲了過去,不顧一切地用自己的身體擋住樓板,為了保護小女孩,他英勇地犧牲了,在他的身軀之下,卻有一個學生獲得了生的希望……我從心底里佩服田野,佩服他舍己救人的無私精神,他是我心中的英雄!這不禁讓我想起了雷鋒,無論我們從事什么工作,都不能缺少雷鋒精神。再平凡的崗位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貢獻,只要你的人生觀是正確的,你的工作就會有不盡的原動力。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不是我們的能力大小,而是一個人的道德品質。任何時候,雷鋒身上助人為樂、愛崗敬業、積極進取、勤儉節約的品質都是我們不斷學習的要素。雷鋒精神是不受時空限定的,無論現代科技怎樣發達,無論人們的生存方式怎樣改變,雷鋒對世界和他人真誠的愛心永遠是人間渴求的那種溫暖,像陽光一樣成為人類永恒的需要。在生活中,我們需要雷鋒精神,只有我們自己發揚助人為樂的精神,與人為善,我們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和尊敬,才能在互動的真誠中感到真正的快樂。一個時刻只看到自己利益的人是很難體會到生活中的快樂的,真正的快樂只有一種,那就是為他人而付出,這樣做你將獲得生命最高的榮譽。
電影中,那一句句催人淚下的安慰,一幅幅樸實無華的畫面,一次次堅強的求生與無私奉獻,讓我們懂得了人世間的真情。在經歷了這場大自然的考驗后,人們對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一定會有新的認識,我想,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學習,長大后也要像英雄們那樣,更好地為祖國出力。
觀驚天動地有感觀后感心得體會篇3
星期五的晚自修里,學校讓我們全體同學呆在各班的教室里,觀看《驚天動地》這部影片。
這部影片講訴的是五年前5·12大地震的故事,故事講地震發生呢個的前后、經過、結果都敘述的比較清楚、詳細。我安靜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非常入迷、認真。我將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進了這部影片中。
在地震前,我看見了一些孩子們在學校的操場玩開始,接著,地就開始震動起來了。不久,地震得越來越厲害,造成了房屋倒塌、山崩地裂的,驚天動地的壯觀場景,一片廢墟,那場景可真有點嚇人的。在地震中有幸存者,當然,也有很多的受難者。
我看到這里明白了,遇到自然災害、困境時,不要害怕,也不要垂頭喪氣,更不要悲觀失望。要冷靜對待,在災難面前要沉著,要學會勇敢和堅強。更要鎮定下來對待。就如在我們的成長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境,這些困境很多都是不能躲避的,但是只有面對。無論在怎樣的情況下,都要選擇堅強。將強勢一種積極的精神。困境來臨時,我們都要以積極樂觀的陶都去勇敢地戰勝它。
在地震中,我還看到許多的傷亡者、落難者。在這種情況下,還是有不少的幸運的人活了下來。看到一張張的畫面了,一個個的場景,我看著看著,那真的如這部影片一樣驚天動地。我心想著,如果我身處在那大地震中。我會怎樣呢?我會怎樣選擇?我會選擇堅強的面對現實,還是選擇儒弱而害怕。我想,如果自己也遇到了那種情況下,一定多多少少都會慌張的不得了,還會非常的悲哀。
看到這里,我就連想到了自己在從成長中身處困境的時候,已運到困境,我就會產生消極的陶都,從來都是向困境屈服的、低頭的,從來很少會打敗它的,迎來美好。我總是會想:既然來了就讓它來吧!遇到困境和危難,有時候,無論是大小,都應該去試著去向它挑戰,相信吧!只要去努力,去嘗試!都會有可能成功的。
我還看到了一些這樣的清潔,地震后,一些人們站在廢墟中,望著這樣的情景,不由得流下來淚水。但是,后來,人們自己鼓勵自己要站起來,不可以跌倒。現在不是落淚的時候。現在要有信心,相信用我們大家的力所能及的力量把受難被壓在廢墟下的人拯救出來。
后來,許多軍人在趕來這里救災的過程中也云上了一些困難阻礙,但是他們一直沒有放棄,一直堅持不懈,一定要到達目的地,拯救受難者,我從中感受到了軍人勇敢地英雄氣概。
之后我懂得了在困境與危難面前,不能焦慮不安、放棄,這一些成長中的困境也是一種考驗,經受考驗,得到鍛煉,就有可能邁向成功!看了這部影片之后不由得使我趕出了許多,也懂得了很多的道理和人生經歷。
觀驚天動地有感觀后感心得體會篇4
20x年5月12日兩點二十八分,那個被死神定格的時刻,我想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敢忘記,汶之傷,國之痛,十年已逝,記憶猶新。5。12這個數字給了我們無數的創傷和痛苦,也給了我們無數的溫暖與感動。
十年前的今天,發生了汶川大地震,頃刻間,山河破碎,哭聲遍野,無數人經歷著生離死別。如今,十年已逝,記憶恍如昨天。地震留給人們的創傷依然存在,看似愈合的記憶實則一觸就猶如錐心之痛。這個地方充滿陰霾、痛苦和絕望。為了重溫這個黑暗的日子,緬懷逝者,敬畏生命,今天我懷著沉重的心情又看了一遍電影《驚天動地》。當地震的畫面再一次出現在我的眼前時,腦海中不由浮現了十年前那刻骨銘心的一幕。
十年前的我還在上小學四年級,可能是第一次經歷地震(亦或者是以前經歷過,但年齡太小不記得了),心中充滿了迷茫和恐慌,我們那邊還是受災很輕的地方,只墻面裂了一點兒微不可查的縫隙,更別說傷亡了,即使這樣,大人們都整天在擔心,而小小的我們也跟著大人們成天在擔心,都不知道在擔心什么,說起來很好笑,在電視上看到關于汶川地震的報道,也只是被房屋倒塌、道路損毀的畫面所震驚,體會不到生離死別的痛苦,也感受不到觸痛靈魂深處的感動,更多的是驚奇。十年后當我再看當初的這些畫面,看到的不僅僅是房屋的坍塌、道路的摧毀,更多的是人性的溫暖與光輝,那種為了大家和舍小家的英雄氣概。
影片中首先呈現的是地震發生時映川的老師們為了讓學生逃出去而自己斷后的大無畏的精神。尤其是張老師,為了護住學生,不惜犧牲生命用自己的臂膀為他們撐起生命的天空;縣委書記任玥,為了組織鄉親們救援,一直在堅守自己的崗位不曾離開,即使有人告訴她,她的家里情況很不好,她都沒有回去看一眼,只是擦掉了留下的淚水,繼續組織救援,難道她不擔心嗎,要知道她是人民的書記的同時還是媽媽的女兒啊,可她選擇了救大家,再去救小家;當解放軍徐磊看到他們的村子因為泥石流和山體滑坡被整個淹沒時,他只能朝著村子的方向下跪來向親人們道別,男兒膝下有黃金,可是在生離死別面前一切都顯得微不足道,一個大男子漢,此時也哭的像個孩子;當旅長問戰士們誰是家中的獨子時,沒有一個人舉手,問誰不是獨子是,“唰”的一聲,全部舉起了手,當旅長將田野的手強行放下時,田野又一次舉起了,他的倔強只是為了用自己的雙手去救正在受災的鄉親,后來,他確實做到了,他用生命兌現了他的諾言,用自己年輕的身軀為三個孩子撐起了生命的天空,給人留下無數的遺憾和感嘆。
任玥的媽媽在地震時原本能逃出去的,可她剛要跑的時候聽到了小孩的哭聲,所以她又折回來將小孩退出去,而自己卻失去了最佳的逃生時間,后來,當解放軍救她時卻接到了“山洪要來了,趕緊撤離”的命令,她為了讓這些人安全撤離,自己掰斷了那根支撐她生存空間的管子,只在彌留之際給她的女兒留下了一句話:“我堅持過。”是啊,她堅持過,可是她不能因為自己而讓救她的人的生命受到威脅,這就是母愛啊……
這僅僅只是一部一個多小時的影片呈現給我們的畫面,只是汶川地震的一個千分之一的縮影。十年前發生過多少這樣撼動人心的事跡,我們無法用數字去計算,為救他人而犧牲自己生命的人又有多少,也無法用數字去計算,他們的流血、犧牲又為多少人留下了生的希望,這用數字如何算得清啊?我不能,不能為他們去做什么,只能在心里默默地告訴那些逝去的人:你們放心吧,你們的親人們現在生活的很幸福,那些被你們用生命救活的人生活的也很幸福,只不過他們很想很想你們,卻只能默默的為你們祈禱,但愿天堂沒有痛苦;而對于那些幸存者,我想說:你們一定要幸福,為那些離開的親人、朋友、老師、同學、由此上溯到為了你們生命的延續而去天堂的人們。你們的幸福就是對他們最好的懷念。
最后,用余華的一句話來結束此文吧:“活著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叫喊,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
觀驚天動地有感觀后感心得體會篇5
中國成立60周年獻禮故事片《驚天動地》(八一電影制片廠攝制),真實再現了去年汶川大地震的歷史場景,深情展示了全國軍民萬眾一心抗震救災的英雄壯舉和煥發出的巨大精神力量,給觀眾帶來視覺的震撼、心靈的沖擊和精神的激勵。
影片講述的是我軍某集團軍摩托化步兵旅在進行信息化條件下作戰訓練演習中,突遇地震災害,在通訊、交通中斷,與上級失去聯系的情況下,旅長唐新生毅然帶領部隊,視地震災害為第一命令,視搶救人民生命為第一信號,歷經艱難險阻,克服重重困難,在第一時間趕赴災區,進行奮不顧身的生死救援。在戰區和前線指揮部領導下,與后續趕來的各軍兵種部隊及專業工程技術人員一起奮戰,舍生忘死地營救映川中學師生和羌寨溝受圍群眾,成功地化解七頂山堰塞湖險情和化工廠次生災害危機的動人故事。
影片以紀實的風格、平實的手法,從一個摩步旅官兵積極投入抗震救災斗爭為切入點,寬正面、大視野、全方位地展示了突發自然災害給人們的社會生存環境帶來的嚴重破壞,給人世間最寶貴的生命造成的摧毀打擊。更深刻地展示了在危難時刻,人們的生命所迸發出的強大力量,感受人性的尊嚴和人情的溫暖。剎那間房倒屋塌,一位母親不顧自己安危,把一輛嬰兒車拋出屋外,自己卻被壓倒在廢墟里。一位教師把驚恐的學生塞進講臺下,自己用身體掩護著同學的安全。一位縣委書記不顧自己家中受難,親人失散,組織群眾團結自救互救。一對青年戀人為救災奔忙,幾次相遇卻失之交臂。在人民群眾遭受危難之際,作為視人民利益重于自己生命、視人民為父母的人民的子弟兵,理所當然地沖鋒在前,挽救人民群眾于危難之中。當孤立無助的災區群眾在凄風冷雨中看到遠處漫過山岡的紅旗,泣不成聲地呼喊著:“解放軍來了!”時,任何一個有情感、有血性的人都會為之動容。
影片注重把宏大敘事與細膩感人的細節有機結合,既表現了波瀾壯闊、氣壯山河的抗震救災場景,如我軍陸、海、空三軍快速開進,長途奔襲馳援災區,其中許多鏡頭都是在第一現場拍攝的真實寶貴的紀錄片資料,示了我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影片又生動刻畫抗震救災官兵豐富細膩的內心世界。主人公唐新生旅長當年是在唐山大地震中被解放軍救出的孤兒,如今成為這個隊伍中的一名指揮員,他與妻子海軍醫療隊的醫生魏霽虹戰地相遇時,正是緊張救助一位性急沖動的災民動手打他的時候。他默默地承諾著“人應該懂得感恩和回報”,身先士卒地指揮部隊攻克一個又一個困難考驗,最后化解了化工廠的次生災害危機。剛入伍的新戰士田野,爭當突擊隊員,在余震中為保護學生,用身體擋住了垮塌的樓板。戰區副司令員梁志東與兒子在救災前線意外相遇,不僅父子握手冰釋前嫌,而且從兒子所帶來的志愿者中,影片也展示了抗震救災中國際社會支援的背景。還有象征著生命意義的跳動的紅櫻桃,憑吊遇難同胞的磚頭林、千紙鶴,一位不知名的小戰士細心呵護撫摸從廢墟中救出的小白兔,眾多戰士和學生在晃動的手電光影中,為剛獲救的同學過生日的歌聲等,都匯成了生命力量的雄渾交響,讓人們在悲壯中感到普通的平凡的卻是英雄的崇高的力量所在。
一些參演的群眾演員本身就是受災群眾,參拍部隊就是當時參加抗震救災的英雄部隊,他們真情投入,忘我工作,為影片成功做出了突出貢獻。在后期合成制作中,為了營造視聽效果奇觀,八一廠技術人員與中影華龍數字有限公司、電影學院美術特效教研室一同合力攻關,使傳統特技和數字高科技有機結合,數字合成鏡頭多達520個,創國產電影之最,使這部影片有了比較完美的藝術和技術的精彩呈現。
電影是一個時代的印跡,是傳承精神文明的重要載體。用電影藝術再現抗震救災偉大斗爭,用影像弘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大力弘揚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是時代和人民賦予軍隊電影工作者的崇高職責和使命。可以說,《驚天動地》就是一次成功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