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電影《亂世佳人》觀后感
《亂世佳人》影片開始于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前夕,佐治亞州一個名叫塔拉(Tara)的莊園。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亂世佳人》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經典電影《亂世佳人》觀后感篇1
“不管怎么說,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斯佳麗站在紅黑色的土地上,帶著一顆從疲倦中蘇醒的心,堅定地說出這句話,昏黃暮色刻畫出她倔強的美麗輪廓。
《亂世佳人》,這部著名的外國名著,在我第一次閱讀它的時候,就被它深深地吸引和震撼。那時的我,才十歲。懵懂年幼的心,即使并沒有完全了解這本書的深切內涵,卻也為之折服。隨后的幾年,我總會不時再閱讀一次,重新品味。如今,我不能說我已經完全領悟了它的內涵,但多多少少,我也有了自己看法。這本書以南北戰爭為背景,描寫一個暴發戶的女兒斯佳麗和幾個男人的愛情糾葛。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成功地塑造出一批栩栩如生的任務形象,如相貌出眾、敢愛敢恨的斯佳麗,溫文爾雅固、守傳統禮儀的阿希禮,賢淑端莊、心地善良的玫蘭尼,粗獷豪放、具有獨特處事哲學的巴特勒等等。這部看似通俗的作品產生了感人的藝術力量。
在這部書中,既描寫了在戰爭中永恒不變的愛情,又描寫了感人至深的親情,更令人感動的,便是沒被湮沒的友情。這如此動亂不安,戰火紛飛的年代,閃耀的人性光芒依然奪目,甚至被血與淚洗滌得更為晶瑩剔透,更為崇高至上。
當斯佳麗得知母親死于疾病,父親因此瘋了的時候,她毅然離開了安定的小城,回到了烽火四起的莊園,用她稚嫩的雙肩肩負起整個家庭的重擔。她不再是流連于各種舞會的花蝴蝶,不再是嬌縱人性的千金大小姐,她,開始了通徹心扉的蛻變。她必須用自己的雙手去耕種,一雙白嫩的手變得枯黃,長滿了代表成長的厚厚的繭。她,累了。可是,她卻不能停止,整個莊園的人都離不開她。她多想像以前那樣,聽到母親溫柔的聲音,在父親的懷抱盡情撒嬌。可是,一切,都因戰爭而改變。母親病逝,父親神志不清,兩個姐姐還是如此懵懂無知。想到這,斯佳麗狠狠擦掉了兩頰的眼淚,在驕陽下重新開始勞作。
這是這部書最令我感動的情節。曾經嬌生慣養的斯佳麗,曾經沉迷情愛不能自拔的斯佳麗,曾經驕傲幸福的斯佳麗,斯佳麗,這個美麗的女孩,在戰爭中并沒有倒下,而是依然以驕傲的姿態,生活于生活之上。每一次似乎無法逾越的困難在一旁冷冷嘲笑的時候,斯佳麗都無畏地去面對。糧食沒了,她到廢墟下去挖,直至手指出血也不放棄;辛苦種了一季的棉花被炮火燒了,她毅然放棄,到城市做起了令人不屑的“女商販”;與最愛的男人巴斯特的小女兒因騎馬摔死了,她悲痛欲絕,但還是理智地準備了后事……她以常人難以想象的堅強和毅力,戰勝了一個個如大山般沉重的困難,外表柔弱的她,藏了一顆火熱的心,一顆充滿信念的心,一顆令人無法不動容的人。
戰亂后,廢墟連連。而斯佳麗,宛如盛開在廢墟上永不頹敗的花朵。開到荼蘼,芬芳馥郁,氤氳開來,溫暖了這個四季,這個戰亂里的四季。
生活總是布滿了荊棘和陷阱,四處危機四伏。可是,只要我們具備“斯佳麗式”的美麗心靈,荊棘會變成鮮花,陷阱會變成糖果。困難是生活給予我們的慷慨饋贈,抓住并戰勝它,生命的財富便是如此積累而來。
別灰心,別氣餒,“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
經典電影《亂世佳人》觀后感篇2
“有一種感情叫做愛情,橫亙了時間,超越了空間,也跨越了俗世間的種種阻隔;有一種意志叫做堅強,承受了歲月,洗練了滄桑,亦拋卻了陳腐的累累束縛;有一種心態叫做從容,化淡了苦痛,撫清了酸澀,只留下一顰一笑間的云淡風輕……”
史嘉麗從小便如此,她的性格里充盈的父親一輩的南方的種植園主的那種大氣和粗獷
她是一個異數,她的性格決定了她不會默默無聞,不會像其他的女性一樣過完平凡的一生。所以她在失去家園的片刻絕望后沒有一蹶不振,而是對天發誓一定要度過難關。在失去了母親,父親,奴隸之后,她最終還是憑著自己的那股不肯低頭的倔勁爬了起來,走到了社會的上層,得到了最初的金錢和地位。別人對她過于鋒芒畢露的性格冷眼相看,她卻大大咧咧,我行我素,她不能去刻意的掩飾內心任何真實的想法,所以當她確信自己愛上了亞士利之后,不管周遭出現了如何的困擾,不管他們隔了多遠的距離,即使他已經娶她人為妻,她甚至都不曾想過就此妥協和放棄。,即使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她的堅持了絕決仍會讓大多數人汗顏,能夠堅持自己內心的東西而不受外界的影響是件太難的事情,更多的人會在忙忙碌碌和昏昏噩噩中漸漸的迷失了最初的自我,甚至不會發覺。但是對于感情來說,這種絕決卻不一定會帶來最終的幸福,如果一味的勉強沖撞帶來的傷寒就不會只是對于自己的了。史嘉麗始終沒有明白這個道理,她倔強的性格也不會想到這個高度,所以當她最終大徹大悟發現自己最愛的人其實就是一直陪在自己身邊的丈夫瑞德的時候,一切已經無法挽回了。由于她的不肯妥協和頑固的堅持,他們之間的裂痕已經無法彌補。
韋畢拿的魅力也遠遠超出了法律所允許的范圍。嘴角那一絲揮之不去的略帶嘲諷的微笑是他的金字招牌。他仿佛永遠都在用置身事外的目光冷眼旁觀著在迷宮中橫沖直撞的局內人。所以他的嘲諷有他充分的理由。他不在乎社會的約束,道德的規范,他只活給自己看,只看重自己的結果,不在乎過程。所以他可以熱愛北方佬的精明,卻又從心里看不起他們的貪婪和鄙陋;他嘲笑那些以滿腔熱情參軍的愛國志士,卻又在亞特蘭大淪陷之后,南方注定戰敗的情況下,拋開愛人,毅然參了軍。他曾是大名鼎鼎的西點軍校的學生,所以直接加入了炮兵連。他永遠是那樣的理智,冷靜。在所有的人都沉浸在南方能大獲全勝的幻想中時,他清楚的意識到這是一場沒有疑義的戰爭,北方的兵械太過強大。而南方只會盲目夜郎自大。戰爭開始后,他大發國難財,在南方社會被毀于一旦,人人都窮困潦倒時,他穿著極講究的紳士服裝,到處招搖。在和看管他的北方佬一起賭牌時,依然揮灑自如,幽默橫生,雖然下一刻他就可能成為他們的刀下鬼。喜歡看他用幾句輕言的詭辯就可以把伶牙俐齒的史嘉麗氣得說不出話來的模樣,他的愛就這樣潛藏在對思嘉的譏諷和嘲笑中,他用一個男人所能想到的愛一個女人的所有方式去愛思嘉,可是她卻對他的愛視而不見,他很有耐心的等待著思嘉能夠明白她真正需要的人是他,可思嘉的固執讓他無可奈何。愛女白邦妮的出生,讓他把對史嘉麗的愛轉架到了小邦妮的身上,他在邦妮身上傾注了所有的父愛,因為在他眼中,邦妮就是史嘉麗呀!一個沒有被戰爭和貧窮摧毀的完美的思嘉。他在女兒身上收獲了愛,可是誰曾料到巨大的不幸會降落到邦妮的身上,愛女的夭折讓他近乎瘋狂.他不得不承認,在他擁抱了世界的時候,輸給了一個虛無的靈魂。但他永遠都不會以一個凄慘的失敗者的形象出現,他的魅力在他消失在字里行間的那一瞬間都還在毫無保留的展現。
經典電影《亂世佳人》觀后感篇3
有這樣一部小說叫做《飄》,讀過的人都感動不已。有這樣一部電影叫做《亂世佳人》,看過的人無不為之動容。故事發生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如此動蕩的年代,卻孕育了一場偉大的愛情,而這場愛情之所以偉大,只因為它誕生在戰爭年代。
《亂世佳人》,如此為這部好萊塢大片命名,亂世,一個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為背景的電影,佳人,一位高傲、美麗的千金小姐為主人公,象征即使擁有幸福,最后所有的一切也只能隨著南方塔拉莊園美夢的結束而終結,曠世的愛情也終于破滅,此情只可成追憶。
在我第一次觸碰到由《飄》改編的《亂世佳人》時,便被那凄美的愛情深深吸引。故事是這樣的:郝思嘉是塔拉莊園的千金小姐她愛上了另一莊園主的兒子艾希利,但艾希利卻選擇了郝思嘉的表妹——溫柔善良的韓媚蘭為終身伴侶。郝思嘉出于妒恨,搶先嫁給了韓媚蘭的弟弟查爾斯。不久,美國南北戰爭爆發了。查爾斯很快就在戰爭中死去了。郝思嘉成了寡婦,但她內心卻一直熱戀著艾希利。在一次聚會上,郝思嘉和風度翩翩的商人白瑞德相識。由于一心只想著追求艾希利,所以她拒絕了白瑞德的追求。戰火將至使亞特蘭大危在旦夕。郝思嘉在白瑞德的幫助下,駕駛著馬車在遍地大火的城中飛馳,奇跡般地逃出了火海。不久,戰爭結束了。生活依然困苦。北方來的統治者要莊園主繳納重稅,郝思嘉在絕望中去亞特蘭大城找白瑞德借錢,但得知他已被關進監獄。歸來的途中,郝思嘉遇上了本來要迎娶她妹妹的暴發戶弗蘭克,為了要重振破產的家業,她騙取弗蘭克和自己結了婚。思嘉在弗蘭克經營的木材廠非法雇用囚犯,并和北方來的商人大做生意。此時,白瑞德因用錢賄賂而恢復了自由。兩人偶然碰面,再次展開愛恨交織的關系……該片以戰亂紛爭的亂世為影片中主人公郝思嘉的愛情糾葛和人生遭遇為主線宏大壯麗的背景,它既是一部人類美好的愛情絕唱,又是一部反映當時政治、經濟、道德等諸多方面的歷史畫卷。
這部影片把美國人奮斗于逆境,追求個人獨立、尊嚴、愛情,永遠樂觀進取的民族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郝思嘉,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出身的弱小女子,歷經情場失意,內亂戰火,家園重建,愛女夭折,丈夫出走等等一連串巨大的困難和挫折,但是她很少膽怯,一次次重新把生活的主動權奪回到自己手中。"After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畢竟,明天是新的一天)便是她樂觀自強人生的最好表白。這是郝思嘉留給人一句令人回味的話,這句話就總結了她對生活對愛情的態度了,是的一切都會過去,我們相信她一定能重新屬于自己的真愛。
幾年前,在央視六套的“佳片有約”中,我只是把《亂世佳人》當作一部佳片來觀看,具體“佳”在哪?我也說不出什么所以然來,只是欣賞作者帶給我的復雜而又華麗的故事情節,感受著女主角帶給我們的愛情故事。轉眼幾年過去,有了一定的閱歷,再回頭來看這部影片,審視的角度寬泛了許多。“佳”的地方數不勝數,政治上、情感上、精神上、生活態度上……它蘊涵了很多東西的,愛情故事是吸引人的,對愛情也有一些啟迪,更深層的還有一些精神的、人類的斗爭的,同時背景還衍射出整部美國變革時期的歷史變革時期人們的思想波動和演變,同時還描述了戰爭對人類造成的災難,損失,反戰追求和平等等。再次觀看完這部影片,有兩點對我影響最大,它讓我看到了許多生活的影子,感受到了復雜社會的余溫。
首先,什么是生活的影子?After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這句話帶給了我們生活的希望,能讓我們對未來有憧憬。現在大多年輕人對生活的定義,除了“郁悶、無聊、得過且過”,似乎沒有更新鮮的詞匯了。是的,現在年輕人的壓力是很大,考學、工作、維系家庭等等等等,我們對生活的憧憬漸漸淡忘了,似乎在忙碌中迷失了自我。人生本來就應該是豐富多彩的,雖然有壓力,雖然有不如意,但還是需要“從絕望中尋找希望”,用平常心去面對遇到的一切,學業、愛情、事業,我們是應該去爭取做到最好,今天努力過就足夠了,今天經歷過就勝利了,畢竟明天是新的一天,今天怎樣并不重要,就算失敗了,受傷了,又有什么?我們都是年輕的一代,新的希望需要我們這一代來創造,心態的平和對于當今的年輕人是至關重要的。
其次,社會的余溫究竟指什么呢?社會本應該很溫暖,給我們安全感,但是現實并不是這樣的,競爭、欺騙、淘汰……讓我們感受不到真正的安全和應有的溫暖。但是只要心中有愛,這份溫存依舊存在。影片中,社會是很混亂,到處充滿著陰險和爭斗,但是女主人公郝思嘉將“愛”永存心間,對愛人執著的愛,對情敵無奈的愛,對家人眷戀的愛,對家庭負責的愛……雖然有很多愛都是出于無奈,但是她還是堅持自己善良與真實,勇敢的愛了下去,這種精神是需要我們學習的。于丹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做人要外化而不內化。”社會不可能是永遠公平的,也不可能永遠合你的意,但是你要在這個環境生存,必須要適應這個社會的需要,因此要學會“外化”;但是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做人的準則,什么心態是正確的,什么心態是錯誤的,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自己心里的尺子都會去衡量。有的時候可能是出于無奈,或是為了順應社會,你不得已只能選擇這樣做,但是心里應該會能辨別出是非正誤。社會并不完美,只有讓自己的心靈完美,才能感受出社會的余溫。
以上便是影片對我影響最深的兩個方面,也許不夠專業,也許不夠全面,也許不夠細致,但是是它給我心靈上的最真實的觸碰。永遠記得那句話:After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我們要學會怎樣去生活,怎樣去面對遭遇的一切。世事變化,唯心永恒。
經典電影《亂世佳人》觀后感篇4
故事的主要人物是斯佳麗,我為斯佳麗感到惋惜,她為何不早點感受到白瑞德對她的愛,一直要讓別人的心冷到不能再熱時她才覺醒,愛這種東西就是這么奇妙她來時你控制不住,去了你也挽留不了。但斯佳麗這個人物我還是很欣賞的,她的性格是個矛盾的統一體。她既想做個像她媽媽那樣有大家閨秀風范的淑女,但又沿襲了父親豪爽、粗獷、不拘小節、脾氣暴躁的性格。正是血管里流著的這種充滿矛盾的血液造就了斯佳麗敢愛,敢恨、敢說,敢做,對自己認定的目標便勇往直前、不擇手段的性格特點。從當時的角度來看,斯佳麗可能是大家公認的“壞女人”,她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她的幾次婚姻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首任丈夫是與衛希禮賭氣,次任丈夫是為了賑救父親用生命與尊嚴捍衛的農場,嫁給白瑞德的目的就更不是因為愛情了。但我覺得她有她的可愛之處,她情感豐富,對愛是那么的執著,那么的熾熱,她對認準的目標勇往直前,她熱愛她父親留下的農場,熱愛那美麗的紅土地,為了捍衛那紅土地,她可以象下人一樣在田間勞作,可以象男人一樣在外拋頭露臉,她吃苦耐勞,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在戰爭暴發之前,她是家里的嬌小姐,除了玩樂,她不用做任何事。戰爭暴發后,別人一個個都倒下了,只有她勇敢地站起來帶領大家重建家園,我佩服她的勇敢與堅強。她對衛希禮的愛是一種不帶任何雜念的純愛,在現今這物欲橫流的年代,她這種愛還真不多,只是她愛錯了對象,不該把一個不值得她愛的人愛得死去活來。
斯佳麗的人生經歷是多磨難的,但是它的骨子里有一種與困難頑強斗爭的執著精神,正是這種精神使她一次次被困難擊倒后又一次次勇敢地站起來。她的心里有一種信念,她始終認為她的祖先是不怕失敗的,即使被失敗咬住了,他們也會從容不迫鎮定異常的,正是祖先給了她這種大無畏的精神,斯佳麗才會勇敢的抬起頭來。
在所有人物中里我欣賞的還有白瑞德,他真是一個極為優秀,極為難得的一個好男人,他有思想,有深度,情感豐富,感情熾熱,對愛執著,他是一個真正懂得愛的男人,但我又為他感到委屈,得不到回應的愛難以碰撞出情感的火花。斯佳麗在那么長的日子里竟然一直不能感受他對她愛,總是愛著她自己虛構的人物衛希禮,這是任何一個男人都不能忍受的事,但白瑞德竟長期地忍受著她的背叛,她的執迷不悟,這要多么寬大的胸懷才能做到這一點呀。
電影的情節美國南北內戰為背景展開,事實上《亂世佳人》是虛寫戰爭,實寫戰爭對人類心靈的影響。在那個特定的情景下,個性鮮明的斯佳麗與白瑞德
那種不拘一格,突破傳統與道德的限制,按照經濟社會的選擇與人性的需要來判斷失誤的是非與行為的方式方法的做法,顯然是一種美國精神的體現。斯佳麗美麗的外表與按照自己的人性尺度生活的決心、白瑞德的陰沉與透視生活的力量,都在人格上為一代又一代學習做人的青年們樹立了人生某一特定階段的楷模。
電影的結尾是斯佳麗的一段獨白:“等明天回塔拉后再計劃這一切吧!我能忍受這一切的!明天,明天,我會有辦法再次得到他!不管怎么著,明天是嶄新的一天!”多么感人的一段話呀。“我能忍受這一切的”多么頑強的精神!“我會有辦法再次得到他”多么堅定的信心!“不管怎么著,明天是嶄新的一天!”多么樂觀的心態,多么執著的信念!
經典電影《亂世佳人》觀后感篇5
一直以來自己都不怎么看外國的電影,當觀看了《亂世佳人》的一部分劇情后,我就決定要完整地把它看完。看完后,頗有些感觸。不久前,我和一個高中同學聊起這部奧斯卡經典作品時,才知道它另一個唯美的名字《飄》。
看完這部電影,感觸最深的莫過于為郝思嘉和白瑞德在亂世中錯過的愛情而感到悲傷。其實生活中的我們都是電影中的真實演繹。我們在擁有一份感情的時候很多時候不懂得好好去珍惜,直到失去了才后悔。《大話西游》中至尊寶的那段話讓多少人感動:“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于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我想這是很多人在離開了,失去了,錯過了一段感情的時候內心的最最真心的獨白吧。
二十幾歲的我們,青春年少,感情懵懂的我們在人海中追尋自己的真愛。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會經歷過一段感情,至少也會有些許動心的人,我想告訴你們的是擁有的時候請一定要好好珍惜。劇中的佳麗雖然任性,自私,但她的勇氣和堅毅讓我震撼。在戰火硝煙中,為了生活,她放棄自己的尊嚴,和她不愛的人結婚;為了愛情,她堅守承諾,如飛蛾撲火,用寬容的態度和韓媚蘭建立起姐妹情。而白瑞德深深了解并愛著郝思嘉,從沒放棄過征服郝思嘉的初衷,也深深的洞察到郝思嘉熱情背后內心和靈魂的孤獨。他一次又一次的包容著郝思嘉的自私、冷漠和任性,雖然戰爭讓郝思嘉一點一點的成熟,但對待感情,她依然不懂得珍惜,直到韓媚蘭去世的那一天才真正了解自己的內心,她喜歡的是自己的丈夫白瑞德,但為時已晚,曲終人散后只剩她孤獨的身影!
也許曾經的你也有過一份真心的感情,但是失去了才發現后悔莫及,留給自己的就只剩遺憾。人生匆匆數十年,一晃就過的,找一個自己愛的又愛自己的人真的不容易,所以請珍惜每一段感情,擁有時好好珍惜,只要你珍惜了,即使失去時也會變成你人生的美好回憶。,“tomorrow is another day!",明天又是一個新的開始,但又有多少人在擁有的時候懂得珍惜呢?失去之后再后悔是不是太遲了呢?所以,一直以來我的QQ簽名都是“人生其實有很多事情你是無能為力的,但你可以做到珍惜所擁有的,因為一旦錯過,后悔是徒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