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嶺》觀后感1000字
上甘嶺中全體戰士的那種不畏艱難險阻,團結互助的精神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還是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的。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上甘嶺》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上甘嶺》觀后感1000字(篇1)
電影上甘嶺講的是志愿軍在朝鮮戰場上抗擊美帝侵略者的一次戰役。在這場戰役中,八連已經在山上坑道里堅持戰斗了一個月。由于敵人的封鎖,部隊嚴重缺水,戰士們的嘴唇都干裂了。上級領導派來送水的兄隊,隊員們一個個犧牲。為了保存實力,八連戰士們又得下山去搶水。但是,戰士們剛裝好水,就被敵人的流彈打中了。后來,師長派人歷盡千辛萬苦才送上一些蘿卜,并特意送給連長兩個蘋果。雖然連長自己是那樣干渴,卻把兩個蘋果分成許多片,分別送到全連每個戰士的手上……。
看到這里,我的眼睛濕潤了。戰士們在那樣饑渴的情況下,沒有忘記自己的戰友,這種階級友愛是多么高尚。他們真正做到了“我們的干部要關心每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此時,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同學和同學之間一定要團結友愛,而像我平時那樣——今天同這個吵嘴、明天同那個打架,根本談不上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就會沒有朋友,會變成“離群之雁“。
看完這唱心動魄的電影,我的心里卻久久不能平靜,想起在社會上、學校里、家庭里,常常有人不關緊水龍頭,造成“常流水”的浪費現象,我氣從心頭起。今后,我一定要同小伙伴們一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志愿軍叔叔學習,要珍惜每一滴水,因為它是用鮮血換來的。
讓我們重新撿回那些已經被我們忽視了的東西,讓“上甘嶺精神”一直發揚下去吧!
一朵朵鮮花綻放著,五星紅旗飄揚著。和-諧美好世界里的你覺得幸福嗎?你知道這和-諧美好是誰給的嗎?是他,是他們,是那些無數勇敢頑強的先烈,用鮮血換來的,用他們的智慧與膽識換來的。他們不畏強暴、不怕犧牲,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英雄。
這部電影記敘了抗美援朝戰爭中上甘嶺戰役,當時黃繼光所在的連隊在缺水、缺糧食、缺彈藥和缺藥品的情況下與數倍與己的敵人展開惡戰。經過晝夜激戰,打退敵人十幾次進攻,守住陣地,迎接大反-攻。敵人此時已是驚弓之鳥,躲進地堡進行垂死掙扎。黃繼光在火力掩護下把火藥桶塞進地堡,狡猾的敵人又推了出來。在這千鈞一發之時,黃繼光義無反顧地把火藥桶塞進地堡,并用胸膛堵住槍口,一聲巨響后,他與敵人同歸于荊
看著這催人淚下的畫面,感人肺腑的瞬間,每個人的眼眶濕潤了。我們祖國能有這樣日益強大,與這些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是分不開的。我們要記住這些為國捐軀的烈士,記住這些最可愛的人,明白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作為革命接-班人要多為祖國爭光,再添光彩。
《上甘嶺》觀后感1000字(篇2)
我的祖國真是強大,我讀了上甘嶺這本書,心里很自豪。
這個故事講了上甘嶺這得陣地,美國有大約兩個軍的兵力,來攻打這個山峰,在山峰上卻只有我軍一個營的兵力,這場戰爭是一個奇跡,美軍組織部隊進行了二十四次沖鋒,都被我國解放軍打退下來。但解放軍只有一個營的兵力,傷亡很大,只剩下一部分的人了。總部擔心他們會全體陣亡,于是讓他們退進坑道,他們進去后,敵人占領了上甘嶺,還在他們的洞口建立了好多碉堡,只要他們一出去,就會被打死,很快,他們沒有水和食物,死了許多人。但他們不怕困難,死死拖住敵軍,使部隊有足夠的時間準備戰斗,這又是一個奇跡,他們挺過來,終于大部隊上來了,他們奪回了上甘嶺。
戰士們沒有食物,沒水喝,但他們都還是挺過來了,他們為了新中國,為了祖國的明天,腳下穿著草鞋,穿上它走100米,就能使腳起血泡,但戰士們穿著這個翻過了千山萬水,那種草鞋并沒有把戰士們嚇倒,反而讓戰士們更加斗志昂揚,可以看出,戰士們是多么堅強,每一個細節,每一件小事,都足以讓我們去學習。
在這場戰役中,八連已經在山上坑道里堅持戰斗了一個月。由于敵人的封鎖,部隊嚴重缺水,戰士們的嘴唇都干裂了。上級領導派來送水的兄隊,隊員們一個個犧牲了。為了保存實力,八連戰士們又得下山去搶水。但是,戰士們剛裝好水,就被敵人的流彈打中了。后來,師長派人歷盡千辛萬苦才送上一些蘿卜,并特意送給連長兩個蘋果。雖然連長自己是那樣干渴,卻把兩個蘋果分成許多片,分別送到全連每個戰士的手上……。
看到這里,我的眼睛濕潤了。戰士們在那樣饑渴的情況下,沒有忘記自己的戰友,這種階級友愛是多么高尚。他們真正做到了“我們的干部要關心每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此時,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同學和同學之間一定要團結友愛,而像我平時那樣——今天同這個吵嘴、明天同那個打架,根本談不上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就會沒有朋友,會變成“離群之雁“。
如今,我們美好的生活,都與那些為了國家和平而戰斗的戰士分不開的。同學們,請牢記昨天,珍惜今天,并對明天充滿期待。
《上甘嶺》觀后感1000字(篇3)
《上甘嶺》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1952年秋,美軍侵略者在板門店宣布停戰談判無限期休會以后,妄圖用戰爭來解決朝鮮問題,在朝鮮中部三八線附近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他們先后出動了三萬多兵力,使用大量的炮火、飛機和坦克,企圖奪取上甘嶺地區只有三平方公里的我方兩個山頭陣地,從而進一步向北進展,占領主峰陣地五圣山。敵人在我軍狹小的陣地上傾瀉大量炮彈,并對我后方運輸線路進行嚴密封鎖,致使我軍在戰爭開始時處于被動狀態,兩個山頭前邊的主峰陣地十分危急,而在主峰上堅守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某部七連幾乎傷亡殆盡。在這種危急的情況下,志愿軍某部八連連長張忠發奉命執行主峰陣地的堅守任務。張忠發和他的連隊沖上彌漫著一片硝煙的主峰陣地以后,才發現七連連長和他的戰士已大部分傷亡,只剩下被打瞎了眼睛的七連指導員趴在石崖上堅持指揮。張忠發從勇士們手中接過陣地,準備投入嚴酷的戰斗。師部原來要求張忠發的連隊在陣地上能夠堅守二十四小時,以待后援。但不到一個上午,敵人向這個狹小的陣地瘋狂進攻竟達二十三次;連隊傷亡慘重。這時,師指揮所發現敵人又在繼續增兵,只得決定放棄表面陣地,命令張忠發部隊暫時撤進坑道里去。第二天,敵人在占領了這兩個山頭陣地以后,果然大舉進攻五圣山。張忠發命令自己的連隊,配合其它退入坑道的部隊主動出擊,打退了進攻五圣山的大股敵人。師指揮所根據這種情況,決定放棄對這兩個山頭表面陣地的爭奪,要求前邊坑道部隊把敵人拖住在這兩個山頭上,不讓敵人前進一步,使后方能夠爭取時間調度兵力、補充彈藥。張忠發遇到了難以想象的困難,戰士每天有傷亡,能夠戰斗的人一天天在減少。而他們面對的不僅是頭頂上的敵人,還要面對基本生存條件的艱難。坑道與后方的聯系被敵人切斷,坑道內嚴重缺水,下山搶水的戰士和運送給養的部隊接連遭到犧牲。在極度困難的情況下,張忠發和戰士們互相鼓勵、互相關心,頑強地堅持著,他們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打退了敵人的多次偷襲和毒氣彈的襲擊,奇跡般地戰斗了二十四天,使后方作好了大進攻的準備。大反攻開始了,張忠發率領戰士們沖出了坑道,配合大部隊一舉殲滅了敵人,取得了戰役的最后的勝利。上甘嶺戰役從根本上扭轉了朝鮮戰爭的形勢,使美國侵略者不得不在板門店重新坐下來,無可奈何地在停戰協定上簽了字,戰爭以美軍的慘敗告終。
上甘嶺戰役阻止了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北上鴨綠江的步伐,助長了志愿軍的士氣,掃滅了侵略者的威風,打破了美國不可戰勝的神話,為朝鮮戰場的全面停戰奠定了基礎,對中國與朝鮮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戰役中戰士們不畏艱難、團結一心的優良品質也值得我們學習。他們依靠這種精神打退了不可一世的侵略者,打的讓美軍心寒,打出了舉世聞名的上甘嶺精神!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電影中有一個讓我難忘的鏡頭:一位戰士在戰役中不幸中彈了。可他沒有立刻倒下,而是用盡全身力氣喊出了一句話:“指導員,你們不用管我,你們一定保住我們八連的榮譽!”他喊出這句話的時候,沒有轟然而起的配樂,沒有刻意定格的鏡頭,可這一切都非常真實,非常令人感動。他們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還時刻想著戰役的勝利,想著團隊的榮譽。看到這兒,我的眼眶濕潤了。
其實八連士兵最感動我的不是他們面對困境,互相幫助、團結合作的精神,而是他們堅決服從命令的態度。為了配合上級的全面反攻,八連被要求撤退到坑道,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在坑道中的幾十天,志愿軍面臨的困難有很多:敵人的猛烈攻擊、槍支彈藥的匱乏、醫療衛生條件的落后、敵人的毒氣彈以及水資源的嚴重缺乏。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他們并沒有要求上級批準他們突圍,而是嚴格執行團部的作案方針,將敵人死死拖在了主峰,為大反攻贏得了寶貴的時間。這樣的士兵實在令人欽佩。
彭德懷元帥在朝鮮戰爭結束后說了一句極富有象征意義的話:帝國主義在東方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征服一個國家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而這一切都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個像上甘嶺戰士們一樣的志愿軍在為此奮斗。
《上甘嶺》觀后感1000字(篇4)
為迎接建黨99周年,我校舉辦了“經典紅色電影展播”活動。我觀看了表現抗美援朝的經典影片《上甘嶺》,該片主要講的是中共某團八連接手七連用生命死守下來的陣地,從表面爭奪領地到轉入坑道戰再到全軍配合展開全面反攻的故事。影片中傳遞出的那些不畏艱難、團結互助、堅持不懈的精神以及對祖國的摯愛之情感動了我。
當初七連指導員將上甘嶺陣地交到八連長手中時說:“這塊陣地,長500英尺,寬不到300英尺,現在一寸不失,我將它交給你們了。”影片最后,八連連長將陣地交到上一級手中時說:“這塊陣地,長500公尺,寬不到300公尺,現在一寸不少的,我將它交給你們了。”同樣的話,在不同的場景出現,充分表面了志愿軍死守陣地,永不退縮,堅決完成上級交給他們的任務的決心。可是,在這看似光榮完成任務的背后,志愿軍付出的慘重代價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七連當時是連長在戰爭中犧牲,交接陣地時只有一名眼睛受傷的指導員;八連當時加上女衛生員與連長自己,全軍剩下的只有9人。他們用累累白骨迫使美國人再一次坐在了談判桌上。
八連士兵最感動我的是他們面對困境,互相幫助、團結合作的精神。為了配合上級的全面反攻,八連被要求撤退到坑道,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在坑道中的幾十天,志愿軍面臨的最大困境不是敵人的猛烈攻擊,不是槍支彈藥的匱乏,也不是醫療衛生條件的落后以及敵人慘無人道的毒氣彈,而是水資源的嚴重缺乏。敵人封鎖了上山的路,補給隊無法到達,戰士們只能將自己所帶的水壺集中在一起,連長的兩壺水也貢獻出來了,最后也只集得三壺水,這種情況下一壺水往往是全員輪流喝,每人只喝一小口。時間越來越久,三壺水早已用光,外面的補給運不進來,只好組織戰士去山下從敵人手中搶水。可是,敵人封鎖太嚴密,搶水的戰士剛到水溝邊,就被敵人亂槍射死。后來好不容易上級派出一支5人小分隊,攜帶一口袋蘿卜跟兩個蘋果到達了八連所在的坑道。這兩個蘋果本是上級領導帶給八連連長的,可是八連連長讓衛生員拿去給受傷的七連指導員和另一個傷員。這兩個傷員雙手摸著蘋果,問衛生員共送了多少上來,衛生員回答只有兩個后,傷員毫不猶豫的將蘋果塞回衛生員手中,并說自己受了傷,不能為隊伍做些事,還拖累了隊伍,堅決讓衛生員拿去給需要的人。哪怕衛生員說還送上來了很多蘿卜,他們也沒有吃那兩個蘋果。最后,兩個蘋果被全體戰士推了一圈,八連連長發話讓衛生員把兩個蘋果分成小塊,每人都吃一塊。這樣下來,才平復了這場蘋果風波。在推讓過程中,戰士們想的不是自己的個人利益,更多的是為他人著想,為整個隊伍著想,他們互相照顧,互相鼓舞。而連長的做法,更是籠絡了人心,將大家更好的團結在一起,只要軍心不渙散,只要全體士兵團結一致,他們就能死守住陣地,配合全軍進行反擊。
在影片中還有一幕也很感人,就是在坑道中,女衛生員用自己的嗓子唱起《我的祖國》并帶,動全體戰士歌唱象征著美好前景的歌的情景。作為一名女性,不僅遠離家鄉,遠離親朋好友而且還排除萬難,跟隨志愿軍一起上戰場,在坑道中集中大家的繃帶為受傷的戰士療傷,集中水資源,支持大家度過一段缺水的日子,更能積極樂觀的唱起美好的歌,調動全體士兵的積極性,排遣戰士心目中的思鄉之情,實在是值得我們學習和敬佩。抗美援朝志愿軍因熱愛自己的祖國,熱愛人民,期望為國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安定生活作出一些貢獻而踏上了抗美援朝的征途。他們也沒有辜負祖國人民的期望,心系祖國,懷抱一顆愛國心,幫助當地人民多次打退美軍的進攻,并最終取得了抗戰的勝利。如果不是因為他們對祖國有著強烈的愛,我想那四十幾天的坑道戰,他們不一定能堅持下來,
今天的中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們祖輩打江山的艱難我們已無法親自體會,但《上甘嶺》中全體戰士的那種不畏艱難險阻,團結互助的精神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還是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的。同時,《上甘嶺》中戰士懷有的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也是可以感染我們大家的。我們當代大學生去觀看《上甘嶺》,不是為了去緬懷那場殘酷的戰爭本身,而是為了去學習它體現出來的“上甘嶺”精神,用那些精神來鞭策我們的行為,讓我們成為最有用的人。
《上甘嶺》觀后感1000字(篇5)
冷戰時代的第一戰,原蘇聯出錢,中國出人,美軍帶領的聯合國軍隊戰斗力強大,火力充沛,電影里的戰爭場面很真實,最后算是一個和局。美國人面對朝鮮戰場的態度最多利益計算,作戰的決心和戰略目標就不一樣,如果美國盡全力,現在就是統一的韓國;
中國人對于朝鮮戰爭,連帶許多共產主義的向往,無數個志愿者,載著我們的血肉之軀,抵抗的并不是糖衣炮彈。這場戰役,換來60年的和平,也值得懷疑,說到底中方是為了政治意義不懼巨大的傷亡,美方把奪取的地方拱手讓人,是不愿意承擔慘重的代價,因為恐懼紅色政權的擴張,最后勝利的果實成全了北朝鮮的金家王朝。
電影往往輸出也一場價值觀,也是意識形態的一種表達形式。背后的歷史到現在過了半個世紀,現在也難以正面和全面對這場戰爭進行給以解釋。現在的戰爭電影,《百團大戰》、《太行上山》對比《上甘嶺》、《英雄兒女》來看略顯浮夸。
冷戰下的戰爭,對朝鮮,還在對越南,還有阿富汗算是,其實越南戰爭改變了美國人對于戰爭的看法,杜魯門自己都說這是一場錯誤的時間打的錯誤的戰爭。加上東歐劇變,蘇聯解體進一步改變了世界的格局,其實這是好事,由此在老布什時代,以后經濟戰爭代替了武器戰爭。
冷戰年代改變了東南亞各國對中國的看法,紅色理想感染無數的切格瓦拉,在共產主義理想之下,中國也曾出錢,支持他們奪取政權,但紅色高棉負面效應,以及當地實力的確實穩固,導致現在東南亞各國對大陸的態度,像極了過去大陸對美國的態度。真的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人的教育經歷,成長的年代,注定這些特定時代的黑白電影,感染這些曾經年華。《我的祖國》是首好歌,比較讓人反諷的是上一輩人的信仰精神所有的堅持的,都跟著特定歷史一起離開了。是非成敗轉頭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