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嶺影片中小學觀后感
影片《上甘嶺》的創作者對這次戰役進行了高度概括,他們并沒有面面俱到地反映這樣一個震驚中外的戰爭,而是通過志愿軍某部八連這樣一個連隊從接收陣地,由防御戰轉入坑道和最后發起反攻,收復主峰的43天戰斗經歷,再現了那場驚心動魄的戰役,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上甘嶺影片中小學觀后感5篇,供大家參考。
上甘嶺影片中小學觀后感篇1
我今天看了一部電影,叫《上甘嶺》,學習完課文《黃繼光》后,老師推薦我們看的。
這部電影很好看,是一部有關抗美援朝的電影,主要講述了上甘嶺戰役中中國軍人擊退美國軍隊的激烈故事。我看這部電影時,為美國人的兇殘感到憤怒,為中國軍隊一次又一次成功反擊感到振奮、驕傲、自豪。
當我看到因我國軍隊的一個疏忽而導致美國成功反擊這個情節時,我感到無比的憤怒。那時我們一波又一波的軍隊不斷地向美軍的軍營涌向前去,而他們的長官卻在打牌,聊天,嘲笑中國,反觀中國的軍隊,每一個戰士都在浴血奮戰,哪怕是連長也都要親自上陣才能勉強抵抗。
當我看到中國軍隊用的槍時,我沉默了,不由得深深地為我們的軍人而感慨。因為那槍在當時是很落伍的,但我們卻用這些落伍的槍打敗了美國;而美國用的槍在當時是非常先進、殺傷力極大的,可他們卻輸了。他們輸的不僅是土地,還有尊嚴和榮譽。
當看到最后黃繼光請求出戰時,我不禁瞬間熱血沸騰!在他出戰時,大喊一聲:“讓祖國人民聽到我們勝利的消息吧!”便沖上前去了,聽!這句話是多么振奮人心啊!戰士們的激情也被激起來了,我們的軍隊最終也因此反敗為勝了!
最后,當我看到黃繼光用自己的身體堵槍口上時,我默默地流下淚來。那一刻,黃繼光頂著的子彈是像暴風雨一般的猛烈,我震驚了,天知道他是該有多么大的勇氣啊!我很驚訝,驚訝于他的堅強、勇敢,如果黃繼光沒用自己的身體堵住槍口,那我們也不會勝利,黃繼光用了自己的生命為戰友們鋪了一條勝利的路,他是偉大的英雄!
我喜歡《上甘嶺》這部電影,它是一部描寫中華兒女浴血奮戰的電影,我會永遠記住黃繼光這個偉大的英雄的!盡管他已經英勇的犧牲了,但他英勇頑強的精神卻永遠的活在我們的心中!
上甘嶺影片中小學觀后感篇2
戰爭發生在朝鮮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村莊上甘嶺。這場戰斗激烈程度前所罕見,我方陣地山頭被削低兩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掉1-2米,成了一片焦土,許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戰爭持續43天,最后我軍在敵軍陣地上插上了鮮紅的五星紅旗,取得了光榮的勝利!上甘嶺戰役戰役坑道戰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跡。
在這場戰役中,志愿軍八連已經在山上坑道里堅持戰斗了一個月,人員損失很大,由于敵人的封鎖,部隊嚴重缺水,戰士們的嘴唇都干裂了。上級領導派來的送水小分隊,隊員們在運水途中犧牲了一個又一個。敵軍守在那兒一動不動,目的就是讓志愿軍主動送上門兒來。戰士們多么希望能夠喝到那冰涼可口的水啊。戰士們在這種情況下堅持了22天,直到連長派戰士送來了一桶水,大家盼望的“救命水”終于到了干巴巴的嘴里,總算解決了大家的困難。戰士們體味著這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他們自始至終從沒想過放棄。而今天,我們坐在敞亮舒適的教室里,被學習這一只“攔路虎”一次次嚇退。我們能否像志愿軍一樣,多一點堅持,多一點勇氣和不敗的信念呢?
志愿軍戰士們不僅要與艱苦的戰爭環境、生存環境作斗爭,他們中的有些人更是把生命永遠留在了這片土地。在缺糧斷藥又短水的坑道里,沒有足夠的糧食和水源,身受重傷的指導員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刻,用微弱的聲音請求王蘭為他唱首《我的祖國》。漸漸地,指導員在戰士們深情的歌聲中合上了眼睛,帶著對祖國的一片深情和對和平的渴望離開了朝夕相伴的戰友們。戰士們是如此的年輕,卻為了讓祖國贏得一絲絲發展的生機,奉獻了自己的性命。他們將鮮血沾染在朝鮮那片土地上,他們再也回不到那個稻香飄兩岸的祖國的懷抱了……
時間在流逝,時代在進步。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不僅有先輩們的汗水的澆灌,更有先烈們獻血的浸染。在影片中,我深刻地體會到革命先輩的那種為了祖國安危,不畏強敵、不怕犧牲、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戰勝敵人的精神。我們要記住那些為國捐軀的烈士們,記住那些曾為我們創造美好生活的祖輩們,珍惜現在生活的來之不易。今天我們在歡慶祖國強大的同時,更應該牢記過去。作為小學生,我們應當學習并敬畏歷史,讓上甘嶺沾染的鮮血永存它們緋紅的痕跡!
上甘嶺影片中小學觀后感篇3
最近,我觀看了一部愛國電影,名字叫《上甘嶺》,看完以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這部影片主要講了:志愿軍在朝鮮戰場上抗擊美國侵略者。在這場戰役中,由于敵人的封鎖,部隊嚴重缺水。上級派來送水的小分隊,隊員也都一個個犧牲了。八連不得不下山取水,同時師長派人歷盡艱辛送來蘿卜和蘋果,分到每人手中。最后,八連取得了勝利。當我看到“連長把自己的蘋果給了戰士們分著吃”的時候,我的眼睛濕潤了。連長把蘋果留給自己多好,自己多吃點、解解渴,可是他卻并沒有這么做,而是都分給了戰士們,可見他們是多么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啊!
而在生活中,記得有一次,老師聽寫。忽然,我聽見了從后方傳過來的求助聲:“誰能幫幫我?我的筆沒油了!快點,快點!”沒有人借他。他又拍了拍我的后背,小聲兒又焦急地說:“唐玉婷,你還有筆嗎?”我當時只剩下了手中的一支筆,便不耐煩地說:“你不會找別人啊?”“我找了,可是沒有人借我。我知道你肯定有,求求你了。”我又再一次的拒絕了他:“我就一支筆,我借你,那誰借我呀?你不會拿別的筆寫呀?不行,我不借!”他也沒有再來找我。現在一回想,和連長比,可真的是差遠了!
誰沒有年輕的生命?誰不珍惜寶貴的年華?誰不渴望幸福的生活?可是在戰場上,我們的英雄卻用他們年輕熱血與生命換取勝利!我們應以他們而自豪、驕傲,并讓他們的光輝永遠照在我們前進的路上!
上甘嶺影片中小學觀后感篇4
小朋友,你們看過電影上甘嶺嗎?這是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故事發生在抗美援朝時期。
1952年秋,某部八連受命守住上甘嶺陣地。美國象蝗蟲一樣向陣地發起猛烈進攻。在連長張忠發的帶領和指揮下,我志愿軍戰士英勇作戰。有一天甚至打退了敵人二十三次瘋狂進攻。后來,他們受命退守坑道,以拖住敵人。坑道里的生活異常艱苦。慢慢地,他們的糧食和水都快用盡了。這時,師部不顧一切代價給他們送來了糧食和水。戰士們深受鼓舞,他們就這樣一天天地堅持了下來。最后,師部決定集中兵力展開大反擊。師部命令八連配合主力部隊作戰,必須在兩小時內拿下陣地。早上六點,八連正式投入戰斗。剛開始,一切都很順利。但是,當他們到達二號地點的時候,敵人猛烈的火力擋住了他們的去路。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八連的戰士卻沖不上去,離師部要求的八點越來越近。見此情景,戰士楊德才主動要求去端掉炮口。他沖了上去,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炮口。這時,漫山的志愿軍戰士都沖了上來,一舉奪回了陣地。上甘嶺戰役以我志愿軍的勝利而結束。
電影雖然看完了,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因為那些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深深地感動了我。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輩用鮮血換來的。我們應該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努力學習,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富強。
上甘嶺影片中小學觀后感篇5
抗美援朝一戰,打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氣勢,換來了我們國家長達60余年的和平,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經典抗美援朝影片——《上甘嶺》。
因朝鮮半島分裂,爆發戰爭,以美軍為首的十六國“聯合國軍”開始對朝鮮進行猛烈攻擊,美軍跨過三八線,威脅到中國安全,1950年10月19日,彭德懷大將軍率領志愿軍跨過鴨綠江,趕赴朝鮮戰場。25日,抗美援朝戰爭正式打響,抗美援朝戰爭是朝鮮戰爭的一部分。從1950年10月25日到1953年7月27日,整整三年時間,中國人打出了奇跡,一次次扭轉局勢,一次次不屈地站起,最后,以勝利這個好消息告終,抗美援朝戰爭就此結束。
上甘嶺戰役,持續了45天,由戰斗轉為戰役。我軍與敵人實力懸殊,敵人擁有飛機、大炮及各種戰斗工具,而志愿軍憑借著自己的努力一次次地將敵人擊退,據說,當時的戰斗已經超過二戰的最高水平,這一戰不僅打出了中國人的威風,也將敵人的囂張氣焰猛烈的澆滅。
《上甘嶺》這部電影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志愿軍戰士歡快地抓一個小松鼠的鏡頭,電影沒有拍邱少云“烈火中紋絲不動”那種鏡頭,而是拍了這樣的鏡頭,這就是精妙之處,抓小松鼠這個細節體現了中國人民志愿軍的樂觀主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