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鬧寶萊塢教育方面觀后感
《三傻大鬧寶萊塢》原名為《3idiots》,這是一部印度題材的影片,一部關于教育題材的影片。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傻大鬧寶萊塢教育方面觀后感精選篇1
光看這個電影名字,我第一印象是這應該是和港囧一類的喜劇片,所以一直都缺乏興趣,聽我弟談到這是一部不錯的電影,又上豆瓣看了下評分,居然高達9.2,想來這應該是一部出類拔萃的喜劇片了,所以就去下下來看了一下,這個名字實在是翻譯的不咋地,刻意強調寶萊塢有些弄巧成拙。不過忽略掉這個名字,這部片子確實不錯。喜劇成分占大頭,但電影深度絲毫不減,反映的社會問題也具有沖擊力,之前把它和港囧劃在一起,實在是有些埋沒了。
電影情節密度很大,結構很緊湊,而這些情節又在塑造人物和表達思想方面比較契合,隔幾分鐘我們就會會心一笑,但再隔幾分鐘,我們又會沉吟思考,這就是導演的功力所在吧?
蘭徹對老人立威的反抗
學校高年級的老人會要求剛入學的新人脫光衣服只剩內褲依次站好,通過調侃的方式來給新人一個下馬威,一般學生都是采取屈辱服從的態度,蘭徹則選擇了抵抗,他的抵抗方式也很有意思,利用鹽水導電的性質讓在蘭徹門口撒尿的老人成為了電雞小子,光是這個腦洞就讓人有些捧腹,旁白此時說鹽水導電是初二物理的知識,而這些準大學生里只有蘭徹懂得運用,確實,以我自己為例,雖然知道一些電的知識,但是對于用電,我第一反應是恐懼,我想到的是觸電的不愉快的記憶,小時候有一次從老家會吉安,打開電閘后附近的一個插座突然炸開,燈光一閃而過,爆炸聲讓我一陣耳鳴,插座已經變得焦黑,之后很長一段時間對于用電都戰戰兢兢的。我覺得用電更多的是電工要考慮的事情,不過想來電應該也不是很恐怖的東西,換個燈泡也沒電死我,最重要的是掌握知識,消除恐懼。說起來我們的教育還是沒有注重實踐,零線地線火線雖然我早就知道了,但是你現在讓我去把插座拆下來,我可能還分不清后面的線什么是什么。關于這種關鍵時刻可能影響生命的東西,學校和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教導還是要更多的涉足,消除恐懼的同時也要保持敬畏,這樣會比較好。
蘭徹對老師教學方法的質疑
老師對于教科書概念過于執著,即使蘭徹可以清楚的描述機械裝置是什么,但是老師還是更為欣賞能夠死記硬背的消音器,這其實是一種謬誤,“如果你想要及格的話,先生,最好寫教科書上的定義”,這話聽起來有些悲哀,教科書的定義是為了讓一個概念足夠清晰不至于混淆, 而如果我們可以清晰的表達了,那還需要那么摳字眼做什么呢,這其中的靈活把握就是一個教師的修養了。
喬伊的悲劇
喬伊有大膽的想象也有付諸實踐的勇氣,但是他缺少慧眼的認可,校長病毒的刻薄把喬伊推到了懸崖之下,就像他對他兒子做的那樣。雖然喬伊在本片中占的篇幅很少,但是喬伊的境遇會讓人看完電影后依舊感覺歷歷在目,喬伊要更加堅強的面對生活,即使校長不認可,但那不能說明什么,告訴自己all is well,然后繼續前行;校長一類的人在生活也不少見,看完電影如果對其有觸動,或許可以拯救一批在權威下顫顫發抖的人。羅老師說人類的一切知識都來自于對權威的相信,確實,我們要相信權威,尊重權威,但不要被權威壓得喘不過氣來。
自殺是一種變相的他殺
印度死亡率世界第一,每90分鐘就有一個學生試圖自殺,這確實是一個讓人瞠目結舌的數據,其實我也曾想過自殺,我猜很多人其實也和我一樣,自殺就像是一個雪球,他人的每一句打擊都是凝結雪球的雪花。
蘭徹對碧亞的勸導
我感覺對于碧亞未婚夫的刻畫有些夸張了,不過蘭徹勸導碧亞的方式也是很有意思,二話不說就是干,直接倒芥末,用行動和真實反應來讓碧亞清楚的認識到未婚夫的本性。
All is well
“心很脆弱,所以我們要告訴它all is well,他能帶給我們面對問題的勇氣。”蘭徹時常在內心對自己說All is well,通過這種方式來讓自己保持心境的平靜。電影主題曲Aal Izz Well我覺得應該是印度英語的一種變體,這首歌我也很喜歡,旋律優美,節奏歡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傻大鬧寶萊塢教育方面觀后感精選篇2
《三傻大鬧寶萊塢》真是一部有趣的印度影片,幽默、感動。它常常會使你流淚,也會禁不住讓你哈哈大笑起來。
它主要講述了兩個好兄弟萊俱和法漢去尋找多年不見的好兄弟蘭徹,過程中展開了許多回憶。蘭徹頂替別人來到皇家工程學院讀書。這是一個印度名校,但是壓力卻巨大,幾個學生因為壓力過大而放棄了生命。這所學校是非常注重成績的,成績決定著一切,沒有好的成績就意味著沒有未來。而蘭徹卻沒有受到壓力大而放棄,用他自己的智慧、幽默、善良和開朗的性格影響著周圍的人。他們三個好兄弟還經常受到退學的的打擊。害怕、緊張的心情使萊俱被野蠻的院長——病毒的強迫退學而跳樓,變成了植物人,后來被蘭徹和法漢救活。經歷了酸甜苦辣的大學生活,最終蘭徹用智慧征服了印度科學界,他成為了一位具有400項專利的天才科學家;萊俱也實現了夢想,成為了工程師;而法漢卻成為了野生動物攝影家,完成了他的夢想。
夢想是什么?是我們心中的目標。電影告訴我們要去追逐它,去實現它。不要放棄,盡管路上障礙重重!沒關系,想辦法跨過它吧!電影中最真摯最感人的就是三個朋友互相真誠的幫助,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不拋棄,不放棄,堅守著屬于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最終闖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這正是我們需要學習和借鑒的。
“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在不經意間追上你。”這是電影中的一句話,成功是一個令人興奮的詞,只要努力,有什么不可能的?想要成功,腦海里必須要有兩個字——堅持。說說簡單,做起來可是非常難的。但是,只要你真心的想要成功,這也是個簡單的考驗。
對于這部影片,還讓我特別喜歡的就是對印度有了更多的了解。印度的服裝,美食,禮儀都很特別!特別是女主角穿的服裝顏色艷麗,款式不同于我們的普通服裝,非常有民族地域特色!還有就是印度的風景了,在法漢和萊俱開車去找蘭徹的途中,彎彎曲曲的盤山公路下盡是美麗的風景,火紅的葉子煞是美麗!真希望今后等我長大了,有機會可以去這個神秘而古老的城市看看,一探究竟!
這真是一部勵志的影片,用獨特的方法告訴我們了許多道理,使我看了回味無窮。
三傻大鬧寶萊塢教育方面觀后感精選篇3
三傻大鬧寶萊塢,09年的電影,第一次觀看年齡太小也還沒經歷人生中很重要的階段,讀大學尋找自己的階段,所以只對電影中的喜劇部分有些印象,電影海報也是既陌生又熟悉。
整170分鐘太長了,我今天下午重溫了一遍,感覺這個電影包含太多東西了,也只有電影這種東西才能讓人在短短兩小時內感受一生的道理。
先說讓我感受最深的部分,就是找到你自己。我們從應試教育一路走來,不乏有影片中那個書呆子形象的人一樣存在,他們成績優秀,在外人面前優秀,早在高中時我也痛恨中國的應試教育,填鴨式的教育搞得人昏昏欲睡,可能中國人自古以來被人教訓慣了,離開了有人訓戒的學習,大多數人都會摸不到北誤入歧途吧。這時候也不妨用卑劣的陰謀論猜想一下,中國這么大剛成立需要發展需要大量的人,不論是精雕細琢的優等品還是質量一般的合格品再所不論,像罐頭瓶被塞滿一樣,呈現在世人面前,味道怎么樣不說,能讓世人填飽肚子就行。但是我始終是個人,不是個機器人,所以我對年紀名列前茅的人嗤之以鼻,但是后來我讀了大學才發現那群人讀了清華北大,他們大學的教育模式充滿壓力又自由自在,他們在生活的無限可能性充分激發著自己的潛力,讀研保研一張推薦信就可以辦到,再也不用面對高考時的千軍萬馬了,他們走到了高考時的成績之巔后面對的所有挑戰也只有自己了,也只有他們真正從應試教育中解脫出來。這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你所討厭的制度本身當你登峰造極時你才會跳出制度之外。
捫心自問,我們確實是在充滿壓力的環境下一路長大的,做研究,看論文,是否是出于自己的興趣對知識的渴望,得到成績的那刻是享受的別人的認同還是內心的愉悅,真正的學習在于自我學習,我們這一代人的三觀都需要修復,我的三觀正在我認識自己的過程中逐漸修復。我知道自己對什么感興趣,我也知道方向是什么,但是我在這條路上充滿了功力與焦躁。學習是個終身的事情。這里我并不想單純的談教育,因為教育歸結到本身是個人,真正的教育并不是單純的學習,而是找到你自己去學習,不是讓學習把你淹沒,是學習像化學反應一樣點燃你的人生,產生爆炸效果,照亮充實你的人生。
這個電影批判了很多東西,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主角們通過改變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重建了自己的世界觀。在這個人生觀里有很多東西,家庭,友情,愛情。兩個家庭都對自己的孩子極為看重,這種看重體現在期望未來孩子對自己的回報上。不僅是印度家庭我也看到了中國家庭的悲哀,應該是普通家庭都有這樣的觀念,烏鴉反哺的故事告訴我們要感恩父母,小時候父母是我們的依靠,長大后我們是父母的依靠,我絕對不是有不贍養老人的想法,在發展中的國家,社會福利還不是那么健全,每個老人老無所依只能依靠自己的子女,更有甚者比如我爸那樣的觀念養你這么大干什么不就是讓你……完全否定了子女自己的成長觀,用道德綁架的觀念塑造著自己的子女,也不怪他們他們從小接受的也是這樣的思想,老子養孩子,孩子養老子,這種濃厚的親情觀念不知道對多少父母孩子來說是一種束縛,父母為了孩子盡心盡力簡直犧牲了人生的幸福來養孩子,像是雪中送炭一般尋求感恩,有時候慶幸自己有點冷血,不然巨大的慈悲感壓來我怎么可能幸福的活在這世上。我看到蠟筆小新的媽媽對出生的小新說感謝你來到我們家,比較認同這種錦上添花一樣的描述。
三傻大鬧寶萊塢教育方面觀后感精選篇4
三個搞怪的學生,一場滑稽的表演。導演以其獨特的方式展現了現在大學生的困境,以及大學教育的一些弊端。整部影片雖然是以喜劇為主,但其中卻蘊含了導演對人生的思考。
本片的主角無疑是蘭徹,拉加,法罕。蘭徹是一個非常聰明,機智的學生。而且不囿于成規,總是有這自己的想法。
而拉加卻有著巨大的壓力,為了父母,姐姐,他必須用功學習。對于法罕更是一個典型,為了生存不得不去學自己不喜歡的工學。在他們的身上都能找到我們的影子。叛逆,屈服,但對生活是充滿希望的。
還有兩個配角,一個是“無聲火”,一個是院長的女兒。看到他們,我們不由的想到難道只要也只有死記硬背才能有好的學習成績嗎?那樣的學習方法能成為一個真正有能力的人嗎?究竟怎樣的一個學生才是一個成功的學生?蘭徹讓我們知道了。也許你只能學習卻沒有證書,但真正的學識是不會被埋沒的,成功是遲早的事。那封被改過的演講稿就將死記硬背的弊端展現的淋漓盡致,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無疑讓人嘲笑他的無知。
然而每個人都與生俱來擁有反抗的基因,在蘭徹的影響下,佩雅也站在了他們的一邊,與蘭徹在一起,追求自己真正喜歡的。就像法罕最后也是選擇了攝影,我想從此世界上少了一個三流的工程師,多了一個優秀的攝影師。這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材施教,揚長避短,那樣每個人都能做最好的自己,人生才會更加的有意義。
聯想到今天正在大學的我們,應該對自己有一個明確的認識。發現自己興趣或者優勢,在全面發展的同時。要進一步發展我們的優勢,這既是讓自己更具有競爭力,又讓自己活的快樂,幸福。事實也是如此。法罕并沒有像想象的那樣失敗,他也擁有了自己的生活——他真正想要的生活。蘭徹成了一名科學家。
三傻大鬧寶萊塢教育方面觀后感精選篇5
現代社會節奏太快,越來越多的人們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也許你會在深夜吶喊:“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要逃離。”可是第二天鬧鈴一響,重又按部就班地面對現實的壓力。
現實就是難題,稍有不慎就會墮入深淵。而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就深刻地、有針對性性地闡述此問題,也引人深思:
首先是樂觀:在電影中主人公蘭徹曾多次提到這個詞“All is well”,也正是這個詞,讓他們解決了很多的難題,并從困境中脫身。這正像電影中說的那樣:“這不是盲目樂觀,這是為了讓你面對難關時有更大的勇氣。”正因蘭徹他們始終保持樂觀的心態,才有后來人生的成功。
其次是決定友誼與婚姻的貧富(此處省略200字,因不太明白小作者的意圖,無法修改)
再者關于教育,這是該部電影最能給年輕人啟示的一個方面。主人公用自己的方式諷刺了學校機械化的教育并嘗試改變這種體制,為此他被趕出了課堂,甚至差點退學。但是他還是次次考全校第一,最后就連一直不喜歡他的校長,都承認了蘭徹是他見過的最優秀的學生。電影中的“消音器”就是蘭徹的對立面,是機械化教育下的產物,雖然消音器步入社會后很成功,但是失去了創造力,永遠沒有自由。而蘭徹,成為了一名科學家,同時還以自己的方式教導著他的學生們。在某種意義上,他才是真正的成功者。(請小作者不要忽視:蘭徹對學習充滿了向往與激情,有著一種異于常人的執著,這是成功的關鍵。而且別忘記蘭徹次次考全校第一,可能也存在個案的嫌疑哦,嘻嘻)
這部電影初看捧腹大笑,再看感人至深,三看才會明白其深刻道理。它直指現實的弊端,毫不留情的以喜劇的手法諷刺了當今的教育制度、階級差距和人性等。當影片結束的時候,你會回想自己的校園生活,尋找存在的共鳴點。你可能會為自己當時選擇了自己不喜歡的事業而后悔,也可能會為自己走對了路線而自豪;你可能會對當初為了夢想而拼搏的自己驕傲,也可能會為當時沒有努力的自己懊惱。總之它能讓你思考自己曾走過的路,這大概就是作品魅力所在。
每個人都想成功,那么就問問自己,你對你的事業有足夠的熱情嗎?你在面對困難時選擇放棄還是樂觀地說“All is well”?你會嘗試去改變你所不喜歡的現狀嗎?你真的付出足夠努力了嗎?如果你都做到了,那么恭喜你,成功之路已對你開放,勝利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