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喜劇片《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
這部電影觸及到了一些社會現(xiàn)實。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慕逃矂∑度荡篝[寶萊塢》觀后感精選,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教育喜劇片《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精選篇1)
《三傻大鬧寶萊塢》原名為《3idiots》,片名雖然翻譯的太爛了,但不影響其內(nèi)容,這是一部印度題材的影片,一部關于教育題材的影片,很搞笑,但不要以為這就是純粹的喜劇片,影片抨擊的是印度的應試教育,把青年學生迫到自殺問題嚴重、扼殺年輕人的創(chuàng)意以及貧窮問題和社會發(fā)達令人與人之間為前途問題而成為奴隸的實況反應出來,發(fā)人深醒。可以說,這是一部相當不錯的教育片,比起小時候?qū)W校家長組織要求看的影片不知道要強多少倍。
片中主要人物是蘭徹、法涵、萊俱,三個男孩是印度一所皇家工程學院的學生,他們從眾多的考生中脫穎而出考上了這所著名的工科院校,每個人身上都承載了家庭太多的希望。蘭徹是花匠的兒子,從小聰明好學,善良調(diào)皮,他代替小主人來這里上大學,任務是四年以后為主人拿回一張光宗耀祖的文憑,但是對于傳統(tǒng)的以分數(shù)論等級、以分數(shù)定前途的教育提出了不滿和抵制,引來了眾多教師的斥責和刁難。法涵是貧困人家的孩子,他來這里上學的目的就是有錢讓爸爸治病、讓媽媽過上好日子、讓姐姐可以有出嫁的嫁妝,由于壓力太重,他膽小而謹慎,學習成績一直墊底。而萊俱喜歡野外動物攝影,由于懼怕父親的權威,選擇了不喜歡的工程專業(yè),學習成績更是倒數(shù)。三個年輕人,各有自己的生活,各有自己的無奈,因有緣相逢在一所大學的屋檐下,共同分擔著彼此的憂慮和不幸,笑中有淚,充滿人情味,他們以各種方式排解著內(nèi)心的壓力和處境,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影片的主角蘭切展現(xiàn)了一系列非傳統(tǒng)教育下所培養(yǎng)出的令人折服人格魅力和知識魅力,他提倡興趣學習,他挑戰(zhàn)傳統(tǒng)教育,挑戰(zhàn)權威,整個影片中他教育了同學,教育了老師,教育了校長,教育了整個教育。他用知識拯救了人的生命,使別人建立了人格,讓別人找到了夢想,同時成就了自己。這些知識是來源書本,但絕不來源于傳統(tǒng)課堂。同時影片讓你更加走進了自我,夢想不再是理想,生活不再是生存,學習不再是分數(shù),人生就是你自己的人生。蘭徹的一句話:“學習就是為了應用”。法函說:“鹽水具有極強的導電性,初二物理知識,我們都學過,只有他會應用。”說出了教育和學習的本質(zhì),如果不是為了應用,學習還有什么意義?而目前我們的教育又走到了哪里呢?中國的應試教育,成了孩子論資排輩的依據(jù)。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就會決定孩子的一生。害苦了多少孩子啊!
而劇中的院長,總是教育學生們:生活是場比賽,當不了第一名就只能被人踐踏。這樣的教育方式培養(yǎng)下,像蘭徹那樣有創(chuàng)新思想的人總是受到抑制。影片多次描述院長邊由專人刮胡子、邊聽歌劇午睡的一幕,配合著兩個學生的自殺,而他卻無動于衷,對這個體制的諷刺達到了頂峰。
最后結局一段眾學生在學校搶救教授女兒的孩子時更有驚險而不失幽默,表現(xiàn)少年人的創(chuàng)意。結尾的那一幕,蘭切在窮鄉(xiāng)僻壤起學校去教小孩天然工程學。這反璞歸真的意義﹐對比之前的學生在名校的讀書苦況﹐反映政府不應扭曲少年的天性......
這樣的一部經(jīng)典之作,作為中國的教育體制下人們應該好好看這部電影,因為這部作品反映的現(xiàn)象和中國有些相似:分數(shù)決定一切,中國的創(chuàng)新體制受到各種思想和體制限制、崇拜權威、根據(jù)“錢”途決定事業(yè)而并非個人興趣、成功的標志是財富和地位......看完后細細咀嚼,你會有很大的收獲。
教育喜劇片《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精選篇2)
對成功的期望是人的本能,而有多少人追求了卓越呢?追求卓越,成功往往會趕上你!這耐人尋味的一句話,讓我對這部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久久不能忘懷!
悠揚的音樂引出了那華麗的篇章。影片從三個人尋找蘭徹開始,回憶起和蘭徹在一起的大學時光。蘭徹剛進學校時,開始不被重視;而他用巧妙的電學實驗懲罰了學長——那個歧視他的人。蘭徹活學活用,最后成功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他和一個同學打賭:看十年后誰的成就大。蘭徹不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靈活地運用身邊各種常識和他所掌握的知識進行創(chuàng)造發(fā)明。而那個同學只知道死啃書本知識。在當時,兩個人的成績不相上下,而十年后,影片以一種極其有趣的方式見證了蘭徹的成功。
這部電影深深地震撼了我。為什么蘭徹會有如此大的成就?應該是永遠追求卓越的精神,往往成功會離你不遠!在所有同學都屈服于學長,點頭哈腰時,蘭徹運用所掌握的電學常識,隔了一道門就電擊了學長;當所有學生都在拘泥于背公式,讀課文時,蘭徹邊做實驗邊理解知識;當同學們都討厭機械學,抱怨沒有好專業(yè)時,蘭徹正專心地投入到發(fā)動機的試驗運行中……這就是蘭徹的過人之處,他會活學活用,運用各種常識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他愛好機械,并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機械。他會用最簡潔的關系來概括齒輪傳動等繁瑣的公式。這些都是他追求卓越的關鍵所在。在此過程中,他收獲了四百多項科學專利,而成功已經(jīng)悄悄地降臨在他的身上,在他運用的時候,在他理解的時候,在他喜愛的時候,在他追求卓越的時候!
大家都知道不讀死書,不做書呆子。而學習的真正方法是活學活用,學以致用。二戰(zhàn)時期,美國用‘彈指蝦原理’大敗德軍主力潛艇;張衡運用地震波發(fā)明了地動儀名揚四海;德國工程師赫爾曼根據(jù)同性相斥的原理最早研制了磁懸浮。他們都是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常識等,巧妙應用,為人類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最用價值的東西。我們也不能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應該像蘭徹那樣,靈活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不懈的追求卓越,才能成為有用的人!
教育喜劇片《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精選篇3)
“三傻”也許你們會認為他們是頭腦簡單的笨蛋。那你就錯了,因為他們都是有自己的夢想,自己的追求,而又重情重義,樂于助人的人。這部電影內(nèi)容是法罕和拉杜尋找蘭徹的過程中,插敘了他們?nèi)齻€在大學一起生活的難忘時光的故事。
蘭徹是本部片引導我們向上的一個人物,是“三傻”中最出色的一位。他從小就熱愛學習,四年級的時候就已經(jīng)會做高中的題目。生活中,他敢說敢做,有自己的見解。
他們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他們的樂觀,風趣,多才多藝。他們在澡堂洗澡時,突然沒水了。這是多么無奈,尷尬的事情。如果這件事要放在平常,恐怕人們不是不洗了,就是抱怨著抱怨那的。蘭徹卻想到用消防窗里的水來洗澡。雖然消防窗里的水不是很好,可他們還是洗得很開心,很舒暢,邊洗邊舞。似乎在進行一場精彩絕倫的舞會。他們是洗得那樣的陶醉。他們的載歌載舞給生活增添了多少樂趣。他們這種樂觀的精神,積極地生活態(tài)度又有誰能夠做到呢?相比之下,我們的條件絲毫也不比他們差。可是,我們有多少埋怨的心理?其實,我們就是少點開闊的胸襟,少點良好的心態(tài)和積極向上的精神。相信只要擁有樂觀的精神,人生會精彩有趣得多。
除了樂觀這點上讓我受益匪淺之外,還有他們的機智,正義讓我難以忘懷!有一次,蘭徹想讓“消音器”知道死記硬背的后果,就在“消音器”的演講稿中動了手腳。他確信他肯定會一字不落,原模原樣的背下來。果不其然,他的演講是那樣的美妙無比,得意洋洋,自以為是,巴結奉承。結果釀成了大錯,世界在這一刻完全顛倒了……
蘭徹在大學里的種種表現(xiàn)都使我們難以忘懷。他在聽教授講課時從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而是用學過的方法在生活中學以致用。
像蘭徹這樣對學習熱愛,并能夠掌握的種種靈活簡便的方法去運用,去實踐。由此可見,他是多么喜歡學習善于學習啊!他又是多么的肯下功夫!有人或許會說:他靠的是天賦才會有這么高的學問,那你就錯了!還記得“神童”方仲永嗎?他就是有天賦的人,從小沒上過學就會作詩,而且他做的詩其文理皆有可觀者。最后,卻因他的父親不讓他學習,走上了一條錯誤的道路。從這兒,我們可以看出學習的天賦固然重要但后天的教育和努力才是非常重要。當然,蘭徹的成功也離不開他的父母教育和他本身的努力。
他還有一顆善良,樂于助人的心。不管是與他毫無關系的“毫米”還是為處處擠對他的“病毒”校長的女兒接生,都可以看出。
想想自己,有為學習努力過嗎?有真正享受學習喜愛學習的時候嗎?有想過不管是現(xiàn)在還是以后都要自覺學習努力學習嗎?自己是否經(jīng)常有想過逃避學習的行為?更不要說,有把學習的知識靈活運用嗎?不僅僅是在這方面還是在其他方面,蘭徹所做的比我們要好100倍,甚至1000倍,他身上的種種表現(xiàn)都值得我們?nèi)W習,去體會,去理解,去運用!
我要做一個有眼光,有胸懷,有責任的現(xiàn)代中學生,少些俗氣,少些傻氣,多些靈氣,多些德行的新型農(nóng)村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