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尋找最美鄉村教師觀后感
最美鄉村教師懷著對教育的無比忠誠,對學生的無比疼愛,他們已然成了學生的爸爸、媽媽或哥哥、姐姐,他們最牽掛的是學生,學生最依戀的是他們,為了共同的夢想,師生成了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師生一齊戰勝了困難,戰勝了孤獨、寂寞,迎來了燦爛的明天。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供大家參考。
影片尋找最美鄉村教師觀后感(篇1)
觀看了《最美鄉村教師》和《至高榮耀》的頒獎晚會,我被深深的感動并震撼了。
《最美鄉村教師》,觸動了我的靈魂;十大教育楷模,為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你們,是教師這個職業的杰出代表;你們,無愧于教師這個職業,更無愧于“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個光榮的稱號。你們,把學生看的比自我的孩子還重。你們,不是神,卻做到了神也難以企及的地步。
你,鄉村最美教師阿力甫夏,在孩子剛剛出生時,他們就已經在你的學生記錄冊上,七年之后,你來到他們家,把孩子從父母手中接到學校,讓孩子開始了學習生涯,不讓一個孩子輟學,是你不滅的信念。
在白雪皚皚的帕米爾高原,寒風刺骨,道路濕滑,你冒著風雪,冒著被巨石砸昏的危險,趟過湍急的河流,翻越幾千米的雪山,把孩子一個個安全護送回家。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你無怨無悔,只要孩子安全,你就欣慰。
你,鄉村最美教師于貴勤,在北大山堅守了22年,把一個貧窮落后的學校建成了設施先進的學校,教學成績名列前茅。不是媽媽,卻勝似媽媽,撫養三兄弟14年,這份恩情,比山還重,孩子那一聲“媽媽”,讓你熱淚從橫。
你,馬復興,一個沒有雙手的殘疾人,卻憑著一份執著,一份對教育的熱戀,多少次的磨練,粉筆一次次滑落,你用僅存的殘肢一次次夾起,我敢說,你畫的圓是最圓的。你為學生樹立了堅強的榜樣。
吳金成,一個年僅29歲的小伙子,在其他同齡人在購房買車,享受生活的時候,他卻為孩子的生活在打拼。早晨5點鐘起床做豆腐,沿街叫賣,才掙12元,就是用這每一天掙的這12元。吳教師全投到了學校,改善辦學條件,改善孩子的伙食,他就是48個孩子的家長啊!
張麗莉,一個陽光燦爛的女孩,應對疾馳而來的汽車,你奮力推開了學生,自我卻被卷入了車輪之下,永遠失去了雙腿,這對一個女孩來說,是多么的殘酷啊!可是,為了老父親,為了自我的那些學生們,你仍然笑對人生,你的堅強深深感動了我!誰說80后、90后不能扛起社會的大梁
十大教育楷模,最美鄉村教師,在這個物質時代,你們能夠用純真的情感來做教育,用純凈的心靈來引領孩子,你們,應對艱苦的工作環境,卻不說不,而是用自我的雙手,用自我的雙肩,去改變環境,看了你們的事跡,我被震撼了,有幾次留下了感動的淚水。與你們相比,我們有優越的條件,校舍整齊,學生上學方便,待遇也不錯,可是為什么就沒有向你們那樣對教育的無比熱忱呢
也許,我們周圍有太多的誘惑,名與利蒙蔽了我們的雙眼,讓我們看不清方向。甘受清貧,不一向是教師的寫照嗎今后,我應當嚴格要求自我,向你們學習,靜下心來做教育,扎扎實實教書育人。
不曾想到我們國家還有那么多貧窮落后的地方,好在《最美鄉村教師頒獎晚會》及《至高榮耀》的播出,讓社會的良知再次被喚起,許多好心人、大企業紛紛伸出了援助之手,來幫忙貧困的學校,人多力量大,孩子是國家的未來,也期望國家對這些地方加強扶植力度,讓貧困地區的孩子,讓中國所有的孩子都能過上幸福、充實的教育生活,讓所有的教師過上好日子,這是我的期望!
影片尋找最美鄉村教師觀后感(篇2)
今天是教師節,中央電視臺“20__尋找最美鄉村教師”大型公益活動頒獎典禮深深地吸引了我。20__年獲得“最美鄉村教師”榮譽稱號是:仲威平、劉坤賢、廖占富與張興瓊夫婦、吉思妞、廖樂年、潘立華、阿力太、楊元松、王金花、格桑德吉以及7位“80后”鄉村教師團體“會澤七子”。
在電視劇前,聽著一個動人故事,一個殘疾教師的堅守、一對夫妻的堅持,一個特殊教育教師的付出,一個志愿教師的免費教育,每一個故事都讓我流淚。尤其是看到學生給這些老師頒獎時,師生相擁時的熱淚盈眶,我也跟著老淚縱橫啊。10位獲獎優秀鄉村教師(或群體)的事跡深深地打動了我,并且,我不止一次留下了感動的淚水。
這10位典型老師,均在艱苦的農村或山村任教,條件相當艱苦,但他們為了心中的信念堅守著無人能懂的崗位。他們之中,有的是為了自己家鄉的兄弟姐妹,有的是為了祖祖輩輩的家傳,有的是為了對母親的一句承諾,有的是為了自己的良心……他們的話語十分的真實、質樸,沒有半點虛假的夸張;他們的行動是那么低調,從來沒有想到過被關注、被敬仰。但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澆灌的花朵會鮮艷開放。人都有自己的夢想,都是為圓夢而生活著,有夢想并為夢想而奮斗是幸福的。這些了不起的老師們他們并不是得到了獎勵而快樂和幸福的,他們對幸福的體驗釋放在全部的施教過程中。
從晚會上,我看到了無數的默默奉獻在祖國鄉村的這些最值得尊敬的鄉村教師們,他們每一個人的事跡都深深打動我。每當看到他們的學生和親人們親自為他們獻上“最美的獎杯”,臺下的少先隊員們高舉右手齊聲高喊“老師好”時,我的心一次次被震撼,我的眼眶一次次被濕潤。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奉獻在為孩子們實現夢想的事業中,他們的確是我們心中最值得尊敬的好老師。
每一個獲獎的教師,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都是付出的多,得到的少,感動的是: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感動的是:為人師表無尚光榮。當看到自己的學生為自己頒獎,一個深深的鞠躬,一句親親切切發自肺腑的老師好,當看到臺下那些可愛的孩子,齊刷刷的一個隊禮,異口同聲的一句老師好時,不由得你不感動,不由得你不動容。一句老師好,給了我們多么大的肯定和動力。
回顧40多年前,我在黑龍江建設兵團也曾經做過兩年的類似鄉村教師的工作,我深深的體會要做一名好老師,首先要有對孩子們的愛心,要有一顆善良的心。教書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是要育人。在當今,我們更需要樹立這樣好老師的榜樣,真正為孩子們傳遞正能量的好老師。
看了這場感人的頒獎晚會,我感悟到了這些優秀教師的心底語言:那就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是的,在這個龐大的社會里,職業千千萬,也并不要求每一個人都去當教師,但只要你從良心出發對待自己所從事的崗位,就應該是高尚的、幸福的。如果這樣想的話,也許讓我的內疚少一點,坦然一點,或者說離幸福更近一點。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普通教師,從沒有因為自己的職業看不起自己,從沒有因為自己的職業懈怠過放松過自己。在孩子眼里的神圣給自己動力更給自己壓力,鞭策我不斷提高。
影片尋找最美鄉村教師觀后感(篇3)
一個個笑臉出現在熒幕上;一滴滴淚水飄然淚下;一聲聲掌聲響亮有力;……看著《尋找最美鄉村教師》這個短片,我的淚水竟也落下了。
這是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在一個個貧窮的地區,老師們堅守在一片片貧瘠的土地上,他們為了那些可憐得讓人心酸的孩子,自愿在山區里,在惡劣的環境下,在極差的條件下教書育人。那里有各種各樣的老師,他們有的是殘疾人,可他們就算斷手也要給孩子上課。他們有的是平常教師,可就算再平凡,他們也要把自己的工資拿出來給孩子;就算他們再平常也要用五年的時間為孩子開出一條上學的山路,即使那會讓他的手筋全斷;就算他們在平常也要扎根在高原、在山區十幾年,甚至幾十年。
為了孩子們,鄉村教師們愿意付出他們的一切,用雙手精心呵護他們,用愛心為他們打開心靈之窗,用汗水澆灌他們的知識之苗。他們不嫌棄一張張臟兮兮的臉,反而盡情地親吻著;他們不留戀城市的優越條件,他們喜愛那片大山,因為山里有一群孩子在等著他,等著他去授予知識。
看完這個短片,我哭了,淚水模糊了視線。合上雙眼,一個個感人的情景再現著,小小的心靈被深深地打動了。是什么力量使鄉村教師們堅守在那片山區里?也許是一種責任感,也許是一種愛的力量……鄉村教師們是最美的!也許他們并沒有美麗俊俏的面容,但,他們的心是最美最美的。此時此刻,我想拿起雙手,和著視頻上的掌聲,帶著敬佩與真切為他們鼓掌,為這些偉大的人熱烈地鼓掌!猛然間,眼前閃過一個念頭——我將來也要做一個這樣的一個偉大的人!每天望著一個個如花的笑臉,靜靜地對他們一笑,這該有多好啊!但這一切一定不會那么簡單,要知道,要想像那些鄉村教師那樣,必定要克服重重困難,必須要有一顆溫暖、火熱的心。
在看完這個短片的夜晚,我想了很多。如果有那樣的老師教來我該有多好啊!可轉念一想——自己好傻,教育自己的老師不也是為自己全心全意地付出著?生病時,老師總少不了說上一句問候;傷心時,老師總會悉心開導;無論何時何地,老師總在我們身邊,關心、呵護、鼓勵著我們,老師們總在無私地奉獻著自己的所有,只是為了讓我們學的更多,懂得更多,讓我們能快樂、幸福。
教師,永遠是最美的。
影片尋找最美鄉村教師觀后感(篇4)
看了“最美鄉村教師”,忘不了講臺前辛勤耕耘的身影,忘不了課堂上孜孜不倦的叮嚀,忘不了課余時噓寒問暖的關懷,忘不了離別時祝福期望的真情。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深深地感動了我們。
是什么讓他們——最美的鄉村教師在那樣偏遠的山區,落后的小村,缺氧的高原,人煙稀少的島上,經受住生活條件的艱苦,教學環境的惡劣,工資待遇的低下,幾十年如一日堅守那三尺講臺不離不棄呢?是孩子們強烈的求知欲望,讓他們堅守那三尺講臺不離不棄。是他們內心深處助人的善念,讓他們堅守那三尺講臺不離不棄。
尋找最美鄉村教師應該是心懷激動的,也是心懷感動的,更是心懷著感傷的。那些最美的老師們用滴水穿石的力量,一點點的托起了大山里的孩子,讓大山里的孩子們都擁有了自己的翅膀,走出了大山。而這些最美麗的老師們卻隨著歲月的流逝像一棵大樹一樣,站在原地一動不動,為其他的孩子繼續擋風擋雨。這份堅持和隱忍讓我為之動搖。
風雨不變的堅持是難得的,那些點點滴滴的歲月,能將一切絢麗的虛華都對比的毫無色彩?!榜R背上的校長”徐德光,一日一日的累積,為了學生們上學能順利一些,少走一些危險山路,揮刀砍樹砍草,就算手因長時間揮刀而殘廢了,卻還在行走于山間。那一人一馬的背影,注定變成最讓人為之感動的美麗身影。就是這美麗的身影引領著孩子走出大山,一批一批的孩子,這30載歲月是怎樣的強大內心可以支撐著做到的。
這就是平凡中的偉大。因為平凡,所以偉大更散發光彩。強大的責任感和偉大的奉獻精神讓這些平凡的老師變得不平凡,尋找最美鄉村教師讓人感動,而寫著尋找最美鄉村教師的我也不禁開始反思,怎樣的生命才是有意義的,才是自己一直在尋找的人生。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尋找最美鄉村教師的觀后感,因為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對美好的向往,向往著美好的事物美好的生命。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大富大貴,雖然那也是一種成功,但最美鄉村教師帶給我們的卻是另一種精神上的震撼。這種平凡偉大的生命帶給我們的震撼是讓人久久不能平靜的,好似看見了水滴滴在石頭上,久而久之便穿石而過,那種激動是讓人無法安靜坐著的。尋找最美鄉村教師讓我們領略了平凡教師的偉大,給了我們精神上無比的震撼。
影片尋找最美鄉村教師觀后感(篇5)
今年是我從教的第20個年頭了,每當有畢業生到學??赐业臅r候總是感到有一股暖暖的東西在身體流淌,我明白那是幸福感,成就感啊!我為自我是一名教師而感到自豪??墒?,經過今日教育局組織骨干教師共同觀看《尋找最美鄉村教師》頒獎典禮,讓我看了那么多在貧困的地方堅持在教學崗位上的同行們,一種新的敬佩的感情油然而生。那些平凡卻又偉大的教師們的感人事跡讓我內心深受震撼,對我震動很大,讓我重新認識了教師——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這次評選出來的十位教師經歷各不相同,有的甘愿放棄城市優越的條件,選擇走進大山、走進鄉村;有的甘愿奉獻自我的青春,在大山一呆就是幾十年;有的是秉承父業,矢志奉獻給教育事業。他們工作時間有長有短,長的幾十年,短的才幾年。但他們卻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他們都是用一顆堅韌的心,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都是為了大山里的孩子能有一個期望的明天,都是用自我無私的愛來關愛學生,并最終贏得了學生們愛的人。
這其中最讓我敬佩的還是扎根西藏,無私奉獻自我青春年華的教師宋玉剛。他為了能讓藏族的學生聽懂他講的話,作為一個從沒有接觸過藏語的他,每一天堅持向藏族教師學習藏語。一天、兩天,一年、兩年,他用頑強的毅力完成了給自我制定的目標——讓每一個藏族孩子能聽懂他的話,讓他也能走進每一個藏族孩子的心。雖然我們城市教師不用像他那樣要學習藏語,不用忍受高原缺氧的現實,但我真正要向他學習的是他這種堅忍不拔的毅力,這種為了適應工作努力學習的勁頭。僅有這樣我們才能提高自我的水平,才能和學生平等的應對面,才能研究出適應學生的教學方法。
還有那一位放棄了都市白領工作的美麗教師鄧麗。為了讓一位聾啞學生融入到這個團體,她為他創造了那么多手語,最終得到他的尊重和愛戴。從影片中能夠看出鄧麗無比歡樂的性格和寬廣無私的愛,這也是我要向她學習的。用我們的愛心來澆灌學生這樣的花朵,他們必須會開得無比的艷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