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雷鋒的日子電影觀后感600字
《離開雷鋒的日子》講述的是喬安山的故事,也是每一個有道德準則的社會公民的故事。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離開雷鋒的日子電影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離開雷鋒的日子電影觀后感600字(篇1)
自從觀看了《離開雷鋒的日子》這部影片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雷鋒的電影、雷鋒的事跡,我們從小知道的就不少。但喬安山呢?作為與雷鋒同一班的戰友,曾多次受到雷鋒的熱心幫助。班長,這一個詞在他的心目之中是如此的神圣。然而,班長卻意外的死在自己車旁,他的心情是何等的煎熬、何等的難受。
雷鋒離去了,帶給人們的是無盡的傷悲、惋惜,帶給喬安山的卻是一輩子沉重的包袱。誰都記住了雷鋒,他用短短22年的生命向全世界人民樹立了一道道德指標、樹起了一座代精神的豐碑,人們都惦記著他、崇拜著他。可那個一輩子默默無聞的喬安山呢?他卻是用一輩子延續雷鋒的精神,用他的一生來向世人詮釋何謂雷鋒精神,向世人宣告雷鋒離開了我們,但雷鋒精神卻永遠與我們同在。
他作為一名公交司機為難產的婦女改變路線,面對眾人的贊揚時,他只是哽咽地說了一句:“如果班長還在,他會比我做得更好!”多么淳樸的人啊,那一刻我眼睛濕潤了。
別說助人為樂,更別說舍己為人,有些人甚至連嚴于律己都做不到。在片中,喬安山的兒子也不斷勸說父親:雷鋒精神已經不適用了,在現代的社會已經沒人做好人了,要做就要做精明人。在他們的車子在野外陷入泥潭后,面對著經過的人的一次次拒絕,我們可以看出喬安山對一直堅信的助人為樂的雷鋒精神是否還存在有了那么一點遲疑。可是,當那一群天真無邪的孩子在清晨的'陽光中出現后,他與我們一起堅信著雷鋒精神會永垂不朽!
雷鋒離開了,但他的精神一直與我們同在。無論在什么樣的年代,它都會帶給我們新的詮釋,但助人為樂的精神是始終不變的,也正是我們這個物質性社會所迫切需要的,更是我們代表先進文化的中國共產黨所需要的。
的確,有些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些人死了,但他卻還活著。雷鋒他一直活著,活在我們心中,活在我們身邊,因為我們身邊有無數像喬安山那樣的活雷鋒,告訴著我們:這個世界依然是美好的。
離開雷鋒的日子電影觀后感600字(篇2)
雷鋒,一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偉人,他用自己的真心去接濟他人,他為人民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軀鑄成了文明的“長城。”而觀看《離開雷鋒的日子》后,我心中油然而生于另一番滋味。
在雷鋒逝世時,我的心里像投了顆石子似的,激起陣陣漣漪。心想,沒有了雷鋒,世界又會怎樣?但影片中一個無名小卒喬安山卻成了“雷鋒二號”帶著同一樣的信念與真心去嘗試人生百態。
喬安山——一個活雷鋒,一個剛正不阿的鐵血漢子,他為我們這荒蕪了的,如同沙漠般的社會,帶來了“清涼”的文明。他無私為民,他救了一名孕婦,而不要絲毫回報,當他又救了一位出車禍的老人時,卻反遭誣陷,但他卻絲毫不后悔自己的所做所為,直至真相大白,也絲毫不瞞怨他人。
是的啊!“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我們又何必用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呢?喬安山沒有如同潑婦罵街似的對誣陷他的人緊追不舍,而是寬宏大量的原諒了他們。
喬安山抱著始終如一的心——為人民服務,幫助他人,嘗遍了世間百態,人情冷暖。他的人生雖然崎嶇,充滿坎坷,但他依然在不懈的努力啊!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喬安山,為人民服務,大公無私,他從來沒有因社會的腐敗而放棄為人民服務,并沒有勢力的向“錢”看,而是大公無私的幫助他人,直至兩鬢斑白,眼角多出幾條皺紋,他也一直有始有終的傳遞雷鋒精神,舍己為人。在故事的結尾,當由許多好心人組成的集體來幫助喬安山脫離困境時,我的心如同燒開的水般沸騰起來了。是的!天無絕人之路,喬安山幾十年的用心良苦沒有白費,他的愛心代代相傳,給予社會綠色的清涼,這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我為喬安山驕傲,為文明喝彩。
“雷鋒還活著,他還在我們身邊!”當聽到這一句臺詞時,我激動不已,的確,雷鋒雖死猶生,因為死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生命的升華,雷鋒還活著,活在我們身邊:公交車上那主動讓座的身影;馬路上,那撿起垃圾的雙手,那攙扶老人過街的愛心,這些不就是真正的活雷鋒嗎?雷鋒還活著,活在我們的回憶里,但更存于我們心中,永垂不朽,教育我們愛心代代相傳。
離開雷鋒的日子電影觀后感600字(篇3)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終于黨,愛憎分明不忘本……”每當我聽到這首熟悉的歌曲時,我心里就會產生對雷鋒叔叔那助人為樂,默默奉獻的精神的所敬佩。
最近,我看了《離開雷鋒的日子》這部電影,使我對雷鋒叔叔的敬佩更多了幾分。
然而,有一個鏡頭卻定格在我腦海,抹也抹不去:有一次,雷鋒去看病,不巧走到半路,下起了暴雨,他看見一個老大娘抱著一個三歲的小孩正趕路去幾十里外的一個村子,十分艱難。雷鋒便決定送他們去。在路上,雨下得越來越大,泥濘濺滿了雷鋒的下半身,在上一處土坡時,雷鋒一手扶著背上的小孩,一手在濕軟的土坡上挖出一道平坦的路,讓跟在后面的大娘走好一些。而在把大娘和孩子送到目的地之后,雷鋒卻不打一聲招呼就消失在暴風雨中。雷鋒叔叔這種默默奉獻的精神多么值得我們去學習啊!
雷鋒叔叔只是一個普通的汽車兵,可是他卻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常的業績。他毫無損人利己之心,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他一切都聽從黨的安排,無論在什么崗位,他總是說:“革命需要我去燒木炭,我就做張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槍眼,我就去做黃繼光。”這樸實的話語充分展示了一個革命戰士一切服從黨的安排的崇高品質。
雖然雷鋒叔叔離開我們近五十年,但他那優秀的品質一直影響著一代代的炎黃子孫。就拿去年的一件事來說吧!在7月2日下午,杭州市某住宅樓區,兩歲女童妞妞突然從九樓墜下,這時樓下的吳菊萍毫不猶豫地踢掉高跟鞋,伸出手奇跡般地接住了妞妞。事后,我想:吳菊萍和妞妞素不相識,是什么讓吳菊萍做到這些呢?答案就是:愛心。吳菊萍不顧自身危險救下妞妞,難道她不就是我們現代的活雷鋒嗎?
雷鋒自己也曾經說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當中去。
難道我們同學不應該像雷鋒那樣嗎?雷鋒精神,代代相傳。讓我們從身邊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關心一下受傷的同學,扶爺爺奶奶過馬路,給老年人讓座……讓我們一起爭做平凡的小雷鋒!“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終于黨……”熟悉的歌聲再次在我的耳邊響起……
離開雷鋒的日子電影觀后感600字(篇4)
星期五上午,老師帶領我們全班同學一起觀看了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回來的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雷鋒的故事,從小到大耳熟能詳我已知道了許多,但是對喬安山卻了解的少之又少。
作為雷鋒的戰友,喬安山曾多次受雷鋒的幫助,喬安山對他感激不盡。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好戰友,最后卻由于自己的失誤而意外死去,這令喬安山倍受煎熬。
雷鋒的離去,帶給人們無盡的悲傷和惋惜,也給喬安山心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雷鋒用22年短暫的生命給人們樹起一座道德豐碑,而喬安山決定:他要用自己余生的所有時光默默無聞地延續雷鋒精神,這樣才能無愧于班長雷鋒,更無愧于自己的內心。
作為一名公交司機,喬安山為難產的婦女改變行駛路線,面對眾人的贊揚,他只是哽咽地說了一句:“如果班長在,他會比我做的更好!”多么淳樸的人啊!那一刻,我的眼睛濕潤了。
冬夜,喬安山的車子在野外陷入泥潭后,面對路過人的一次又一次無情拒絕,喬安山又想起了雷鋒在的日子。他堅信雷鋒的精神會一直流傳下去的,即使他已經離開了我們。清晨,一群天真無邪的孩子在陽光中出現,志愿者們來幫助他們了,喬安山感動地流下了眼淚。
雷鋒雖然離開了我們,但千千萬萬個像喬安山一樣的活雷鋒還在。樂于助人、舍己為人,讓我們堅信雷鋒精神永垂不朽。
離開雷鋒的日子電影觀后感600字(篇5)
聽說下午要看電影,我們全班同學都雀躍不已。好不容易盼到兩點鐘,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去了操場的帳篷里。進去沒多久,我就像被蒸熟了的包子,滿頭大汗。電影開始了,我隨著電影中的故事情節心情跌蕩起伏,不覺得有多熱了。
雷鋒有著和我們現在截然不同的童年生活,遭遇了種種的不幸。雷鋒幼年時爸爸被殘忍地絞死,媽媽被吊死,哥哥被累死,弟弟被活活餓死,雷鋒也差一點被萬惡的地主婆砍死。看到這里,我不禁攥緊了小手,為雷鋒叔叔從小忍受著人世間那么大的苦難而難過。想想我們現在的生活,真是天壤之別啊!我們每天穿著新衣服,天天吃著小零食,星期天還可以吃“肯德基”。若是爸爸媽媽有空的話,他們還會帶我們去旅游,去山川、河流……享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美景。
雷鋒叔叔那種助人為樂的好品質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要別人有困難,他都會毫不猶豫地去幫助他。那一幕幕的鏡頭:犧牲假日休息時間到工地來搬運磚塊;送老大娘到目的地;捐錢給災區;幫小學生一起植樹等等。我看完感動得都快流淚了。我們也要學習雷鋒的精神,同學之間應該要互相幫助,比如:哪個同學上課沒有認真聽講,作業不會做,或者是哪個同學跌倒了……,我們都應該主動去幫助他們。
雷鋒說他是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因為螺絲釘有著擠勁和鉆勁,所以我們在學習上,也要善于“擠”和“鉆”,學習這種“釘子”精神。
雷鋒說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為人民服務當中去。”我們從現在起就要努力學習,學好本領,長大以后也要像雷鋒一樣報孝祖國,為人民服務,做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