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雷鋒的日子電影觀后感一千字
雷鋒精神體現了一種“向上”的人生姿態??v觀雷鋒短暫的一生,他始終具有一種積極主動的生活態度,對新中國、新生活充滿無限熱愛和美好向往,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和充足的干勁投入到工作、學習之中去。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離開雷鋒的日子電影觀后感一千字5篇,供大家參考。
離開雷鋒的日子電影觀后感一千字精選篇1
這天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上觀看了《離開雷鋒的日子》,透過這部影片,我第一次了解到雷鋒的死因,也在喬安山的一系列事跡中對雷鋒精神有了新的認識。
雷鋒生前對戰友百般關愛,幫喬安山往家里寄錢,還勸他戒煙,一生助人無數,最后死于意外,他的生命雖然短暫,但他的精神影響著一代一代的人。雷鋒死后,喬安山繼承了他的事業,不惜自己違規幫忙啞巴將難產的妻子送到醫院,各處宣講雷鋒精神影響一代一代人,不管喬安山是因為對這次意外的內心贖罪還是對最親愛戰友的懷念,他對傳揚雷鋒精神的精神讓人十分感動和敬佩。影片的結局是完美的,但現實社會似乎不那么樂觀。
喬安山扶過路受傷老人反被訛的事情讓我不禁聯想到現今社會的“彭宇案”、小學生扶老奶奶反被訛等等事件,這反映了社會價值觀的淪喪,這樣下去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便會日益下降,以后做好事的人豈不會越來越少!毛主席曾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3月5號也被定為學雷鋒日。每年全國也會掀起一小段的學雷鋒熱潮,但似乎雷鋒精神已經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似乎只是淪為了每年例行的一個活動,這讓人感到十分心寒!
社會經濟是發展的越來越快了,人們也不斷在追趕著時代的步伐,“一切向錢看”似乎也成為一種潮流,但我們就應慢下來好好想一想,支撐這個社會最根本的是什么?當然不是鈔票,而就應是道德素養。
我認為,雷鋒精神不應只是因為雷鋒這一個人的無私奉獻的一生才傳揚出的一種精神,而是中華傳統美德的助人為樂精神的發揚與延續。同樣,雷鋒精神也不就應只成為一個簡單的節日概念甚至人們飯后的談資,它就應是深深根植在我們心中的一種幫忙他人的欲望與想法。
影片中喬安山說:“別人有困難就是自己有困難?!薄拔也痪人揖筒皇抢卒h班里出來的人?!彼簧鷪猿舟`行雷鋒精神,被訛事件的只是他生活中的小小插曲,這完全不能泯滅他對雷鋒精神的踐行與堅持。影片感動我們的同時,我想到作為一名清華的學子,理解著最好的教育,我們在提高學術知識的的同時,更就應在這個高等學府中學著如何成為一位真正的人。
“雷鋒沒死,他還活著!”雷鋒的精神不能丟,我們要從自己做起,重新揚起對雷鋒精神的發揚,重新樹立這個社會的信任感,我相信,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國家發展得更好,更快!
離開雷鋒的日子電影觀后感一千字精選篇2
三月是“學雷鋒日”,在這值得紀念的日子,我們觀看了電影《雷鋒離開的日子》。
電影的資料主要講述的是雷鋒生前戰友喬安山在雷鋒去世后的30余年里,以雷鋒為榜樣無私奉獻的感人故事。雷鋒與喬安山一齊執行任務時,在路面指揮戰友的軍車倒車期間,意外將雷鋒撞傷致死。從此,喬安山帶著終生揮之不去的遺憾和一個沉重的包袱,并把雷鋒的精神進行了再次光大。
在片中有這一個場面:老人被撞之后因為找不到肇事者,兒女們又不愿承擔昂貴的醫藥費,所以老人唯有指定喬安山就是撞到他的人。如果不是老人經不起傳統道德的責備,吐出真相,那么,憑借精神的力量,喬安山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改革開放__年了,經濟上去了,精神卻難以上升。此刻,狼煙四起的犯罪、暴力,嚴重的抑制了我們兒時被灌輸的所謂的群眾精神和助人為樂主義!在一句一句的很傻很天真,很黃很暴力之后折射出的是一種種的惡俗陋行。雷鋒精神能改變這些東西嗎?
例如__年發生的“彭宇案”,在公交車站上一老太跌倒在地,正下車的彭宇上前攙扶,并陪送受傷徐老太至醫院,事后老太稱是彭宇造成她倒地后果,訴至法院后彭宇成為被告。彭宇極辯自己未沖撞老太,上前攙扶只是做好事。法院一審后判決雙方均無過錯,但仍要彭宇承擔老太十來萬塊醫藥費的40%,彭宇不服上訴?!芭碛畎浮笔且粓鰶]有贏家的官司,彭宇賠了錢,也讓社會輸掉了道德和正義。當我們路遇老年人跌倒怎樣辦?有人擔憂,受南京“彭宇案”和天津“許云鶴案”影響,此刻大家焦慮的不是“怎樣扶”,而是“扶不扶”?!爱斀裆鐣嬲笔У氖枪屡c誠信”、“跌倒的不是老人,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人與人的信任,以及法律的公信力。不能重建社會誠信?!彼裕揽糠墒侄蝸斫鉀Q,卻是遠遠不夠的。在扶起跌倒老人之前,社會要先扶起的是“跌倒”的道德和扭曲的社會價值觀,更多則是需要依靠路人的良心、靠摔倒老人的良心和整個社會的良心。
學雷鋒的好處和雷鋒精神的價值是顯而易見的,雷鋒精神就應說是人類社會的完美良知和愛心的體現,是社會良性發展的基礎。此刻人們對雷鋒的態度,不是因為雷鋒的精神不好,而是雷鋒這個典型的真實程度和制造過程的虛擬成分。反而增加人們的逆反心理,導致學雷鋒成了一種形式,實際效果愈發低下。雷鋒是平常人的典范,卻認為雷鋒是精神圣人,近乎完美,高不可攀。一位22歲的青年人,他沒有久戰沙場的英雄壯舉,也沒有超凡的天才發明,雷鋒不是圣人,學雷鋒常態化,首先要認識到雷鋒是平凡人。常態化就不能搞一陣風,三月刮過一場空,更不能把雷鋒搞成政治宣傳的“變形金剛”。提倡節約時,說雷鋒是艱苦樸素的典型;市場經濟來了,又說雷鋒也有皮衣和手表。
還有例如社會過去很多慈善團體打著“慈善”旗號,利用善信大德的信任,將募集的資金放入自己口袋,或扣除超多的行政費用,轉成“管錢的大吃大喝,沒錢的沒吃沒喝”。不但違背辱沒了捐贈者的良好愿望和仁愛之心,屬不仁;而且侵吞撲滅了弱者的救濟與殘存的期望,屬大不義。發展社會慈善事業,根本目的不在于賺錢,也不能夠賺錢,更不是為政府省錢,而是透過大型的勸捐和捐獻活動,凝聚全社會對弱勢群體的關懷,要根治目前中國社會的奢侈病關鍵在于政府。兩會期間,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長王興東呼吁勿將雷鋒神化,“雷鋒不是筐,什么都能裝?!彼f,我曾看到口號“計劃生育學雷鋒”,雷鋒沒結婚,也沒有孩子,這個口號缺乏針對性。隨意的演繹、異化會損害雷鋒的形象,讓群眾覺得不可信,不可信則不可學則難以常態化。
離開雷鋒的日子電影觀后感一千字精選篇3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斗志強……”當我的耳邊每每想起這首歌時,我總會想起一個人,那就是雷鋒。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講述的正是有關喬安山的一段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的平凡經歷。
幾十年前,一個平凡而偉大的普通軍人——他就是雷鋒。他以自我年輕的生命為社會樹起了一座時代精神的豐碑。社會在發展,時代在變遷。應對著日新月異的這個世界,有人迷惑了,有人混沌了,長久以來蘊含在他們腦海深處的某種精神支柱在對物質的無限追求中悄悄地支離破碎,飄散消失殆盡。
喬安山是平凡的,他身上背負著一個沉沉的期望,在崎嶇變幻的歷史路途上踽踽獨行而毫無怨言,他默默地關注著變化萬千的世紀,默守著一個堅定的信念,靜靜地袒露著一種生命的俊美。他或許只是一片迎風而動的綠葉,或許只是一粒亮麗而純清的海水,但他卻昭示著一種生命的倔強,折射著一種生命的輝煌。
喬安山卻是偉大的,他將雷鋒那一串深重而閃亮的足跡延續了下去,他將一個悠遠的時代與現實連成纜索,讓人們從心靈深處由衷地去崇敬、膜拜,讓更多的人緊緊地凝聚在一面輝煌的旗幟下頭,展示出浩浩淼淼的無私與崇高。我甚至于為他的默默無聞而潸然淚下,他只是沿著雷鋒的足跡去完成雷鋒未竟的事業,他沒有叱咤風云的感召力,沒有氣吞山河的雄才大略,他所具有的只是一顆金子般的心和一種向往光明追求真理的執著。然而,正是這平凡的一舉一動將各種摻雜著自私與物欲的思想都款款地搖碎,又溶為一體,凝合成一座精神的豐碑,凜然屹立在新時代的開端。
我不由得有一種激動和亢奮。當一大群稚氣未脫的青年志愿者嘩然而現的時候,我似乎看到了期望,看到了那一串深重而閃亮的足跡還向著未來延伸而去,那么地貼切而自然?;蛟S正是一代一代凡夫俗子執著的赤誠,正是無數堅實的腳步,才能讓更遼闊的華夏大地上長存禮貌的火種,生生不息,延綿不絕。
這或許正是影片感人之處。雷鋒以往說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要把有限的命,全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是啊!雷鋒把有限的生命全都投入到了為人民服務之中去了。雖然雷鋒離開了我們,但他的樣貌卻永遠活在了我們的心中。
離開雷鋒的日子電影觀后感一千字精選篇4
作為一個士兵,還有什么比自我駕車撞死自我的班長更讓人痛心疾首,又更讓人懊悔終身呢?何況撞死的這個班長,是日后震撼中國的雷鋒。
對喬安山這個名字,如今許多人已不再陌生,但對喬安山在不慎撞死雷鋒后的35年中,怎樣背負著沉重的十字架,默默地善待生活,默默地做個像雷鋒那樣的好人,卻知之甚少。這部電影,首先為我們真實而客觀地再現了喬安山在幾十年的內心煎熬中頑強生存的艱難歷程:他先是回到“雷鋒班”接過班長的方向盤,繼續當一名普通戰士,然后又隨團隊轉到地方,做了一名普通工人,娶了一個農村姑娘做妻子,過著平平淡淡的日子。在漫長的生命旅途中,無論走得多遠,也無論生活在怎樣的環境里,他都沒有忘記應當像班長那樣做人,也沒有忘記定期來到雷鋒墓前,向班長匯報和傾訴。
有一次,一個老爺爺被一輛黑色的轎車撞傷了,可那輛轎車卻趁機逃跑了。喬安山伯伯開車去送貨,遇到了這位老爺爺,所以立刻把老爺爺送到了醫院。喬安山伯伯付了暫時的醫藥費,還找來了老爺爺的家屬??勺屓藲鈶嵉氖牵蠣敔數募覍俨坏珱]有感激喬安山伯伯,并且還不把喬安山伯伯幫他們付的醫藥費還給喬安山伯伯,老爺爺的家屬還說,喬安山伯伯是賊喊捉賊,故意把老爺爺撞上了,還假慈悲,把老爺爺送到醫院。老爺爺的家屬為了一點點的醫藥費,誣賴好心的喬安山伯伯。喬安山伯伯再三地解釋說明,可老爺爺的家屬根本聽不進去,硬說是喬安山伯伯撞了老爺爺,叫喬安山伯伯賠他們所有的醫藥費,營養費以及精神損失費。讓人最可氣的是,那位老爺爺的家屬還說喬安山伯伯連自我的班長都會撞死,撞傷一個老爺爺又算什么呢?在最終經過電視臺的采訪,最終找到了肇事者。可是那位老爺爺的家屬一點也不慚愧,連聲對不起也不和喬安山伯伯說,就匆匆地走了。這種行為真是太可怕,太可怕了!
《離開雷鋒的日子》這部電影經過深入喬安山的內心世界,把他一生的哀傷、苦惱和欣慰,呈此刻我們面前,催人淚下,撼人心魄。
離開雷鋒的日子電影觀后感一千字精選篇5
今日看了《離開雷鋒的日子》,心里真的有一絲悲哀……
影片以喬安山的回憶作為貫穿線。喬安山出場伊始,便陷入常人無法忍受的困境,給人造成了一個巨大的懸念,直覺告訴有一段悲傷的記憶在他心里,始終割舍不下,1962年8月15日,兩人執行任務回來,喬安山在倒車時,無意中撞倒一根木桿,正巧打在指揮倒車的雷鋒的頭上,經搶救無效,雷鋒犧牲了……….
離開雷鋒的日子。喬安山當了長途汽車司機。但班長在他心中卻始終活著,做事之前總是想到“在我做什么之前,先問問自我要是班長(雷鋒)會怎樣做”。就這么一句話,指引著他幾十年的言行,影片講述了疾惡如仇的他和以權謀私的孫科長的應對面的斗爭。售票員小吳,被喬安山的精神所感動,把原先想據為己有的一枚乘客遺失的金戒指,悄悄掛在方向盤上。
隨后影片進入高潮,事情發生在1988年。喬安山救助被汽車撞傷的梁老頭,由于老頭的子女不肯交納醫療費,反被梁家親屬無恥地冤枉為肇事者,此刻喬安山有口難辯。除了妻子,連親生兒子也一時間站到對立面。他再次陷入比當年無意撞死雷鋒更深重的絕境。他感到無比孤獨,甚至絕望。喬安山周圍,幾乎無人相信,現今社會還有雷鋒式的喬安山這樣無私無畏的人!喬安山在電臺的真情流露喚醒了目擊證人的良知,最終在挺身站出來為喬安山同志作證,與此同時,公安干警把肇事司機抓獲歸案,才真正還這位活雷鋒一個清白.。。。。
又一次出車,喬安山的汽車在途中遇到了一位快要生孩子的孕婦,他毅然停下車來,送往這位孕婦去醫院。誰知,在途中,檢查處竟說領導要他停車處置,他不顧那么多,與檢查員爭辯了起來,最終,一位老奶奶被他的所作所為而感動,下車打了自我的親生兒子,這才過去了。喬安山內心激動萬分。人們沒有忘記雷鋒!
還有一次,喬安山與兒子一齊出車,他們的汽車陷進了泥潭,整整停留了一夜。走過的一群中學生幫他們把氣車從泥潭中推了出來。喬安山正要給大家報酬時,學生們說:“我們不要錢,我們是學雷鋒做好事的?!辈⑶疫€向他介紹了他們的愛心帽子,中間是一個和平鴿,代表的是和平。在這個鴿子的外面,有一顆心圍繞,代表的是愛心。喬安山聽了后十分感動,他最終明白了,世界上還有像雷鋒這樣的人,雷鋒還活著!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崩卒h已離我們遠去,他卻永遠活在了我們的心中。
一個雷鋒倒下去,千百萬個喬安山站起來。
有人曾說過一句話:一個人做件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我相信,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在用生命演繹生活時,會時刻不忘對周圍的人或事伸出一只手,在我們回憶自我的這一輩子時,會覺得心里十分的坦然與歡樂,從而,我們也會發現生命的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