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看《地球上的星星》電影觀后感
《地球上的星星》這部電影里主要人物有兩個,一個是夏伊同學,一個是尼克老師。夏伊是一名小學三年級學生,可是他已經上三年級兩年了,總是期末考試不及格,于是他爸爸便讓他轉到了另一個有名的學校就學,在這個學校他遇到了尼克老師,于是便開始了一段感人的故事。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供大家參考。
初中生看《地球上的星星》電影觀后感(篇1)
濃稠的顏料在地板上肆意漫延;支離的作業本中滿是老師的責罵與顛倒的數字;男孩憂郁的眉眼終于得到舒展時,大家才發現他是一粒星,只是隕在大地。
印度電影《地球上的星星》勾勒出一個印度男孩的面容,從憂郁彷徨到微笑自信。從小被街坊鄰居欺負,口角滲出鮮血也只能低頭沉默;在他眼中數字左右顛倒,簡單的加減法于他變而為星際大戰;唯一喜愛的繪畫長久被人忽視,顏料層層涂抹,繽紛的色彩遭到無情的唾棄。年幼的孩子被迫離開父母,來到寄宿學校。從天明、從無眠的恐懼到被定位為差生。踽踽在校園湖畔,看蝌蚪四下游動,他眼里只剩畏縮。
我想,沒有人了解他,沒有人關注他,他從做錯第一道數學題開始被迫跪下。如果只能與自己愛的人天各一方;如果向前行卻雙足無力;如果僅有的光線是來自旁人的冷眼,這世界,難道還有任何色彩嗎?
所幸一位美術老師走近他,戴著小丑的紅鼻子告訴他愛因斯坦也曾遇到數字障礙。擎起膽怯的他與他共舞,讓他起來。讓星星,重新亮起來。
男孩又一次出現在湖畔,這一次,他背著畫夾。
即使是星星,讓塵世的灰蒙住了光,亦無法閃爍。應像跳格子般前后躍動,避開世俗重擊,別讓瞳孔失色,別讓自己蒙塵。
看作家劉同的文字《誰的青春不迷茫》。第一眼覺得作者將費大篇幅倒盡苦水。不料打印字一排排滾入眼簾,淚水竟不自覺爬上眶來。曾被無數人取笑,甚至被斷定身前已無路可走。可他仍在堅持,拿著相機,握著紙筆向天涯。在灰心喪氣時仍選擇站起,猶如樂曲跌入低谷又攀上高潮。
在書桌前遲疑,仿佛他也是一粒星,在我面前輕巧地褪去鉛華。盧思浩說:“選擇站起,在你還有余力的時候。”輕輕的墨香與飽含深情的話語讓他終于在人群中,打開了屬于自己世界的門。
有一雙大眼睛的印度男孩微笑著將畫作遞給扶他站起的恩師,抬眼環視天空流云。驚鴻一瞥,卻見老師已繪下自己大笑的側臉,背景是潑散的顏料,全體同學起立,為他鼓掌。星星開始閃光,終于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和愛,地球上的星星,亮起來,就閃現了自己的光輝。
初中生看《地球上的星星》電影觀后感(篇2)
前幾天,我看了侯老師給我們寫的信中推薦了一部電影,電影的名字叫做《地球上的星星》,晚上我就看起了這部電影,這部電影里講了一位男孩,他的名字叫伊桑,一開始他的學習很差,還經常給老師家長添麻煩,可能因為他叛逆的心理,他想取得他想要的自由,伊桑的爸爸因此把他送進了一個新的學校,雖然說是一個嶄新的環境,但是伊桑還是像在原來的學校的一樣不停的給老師添麻煩,不斷的搗亂,這里的老師校長同樣拿他沒有辦法。
直到有一天,來了一個美術的代課老師,他的第一節課穿了一身小丑服吹著笛子來了,給同學們帶來了許多的歡樂,但是伊桑還是一個人低著頭坐在那,不參加任何活動,過了幾節課,這位美術老師就發現伊桑與其他同學的不同,老師認為每個孩子都是優秀的,他想幫助這個孩子重新找到自我,老師就去他家進行了家訪,才知道原來伊桑是一個非常有畫畫天賦的小孩子,但是因為他希望被重視所以變得更加叛逆,老師想到了原來的自己,所以他想幫這位孩子找回自信,就用了自己獨特的方法教他學習,讓他找回自信,還特意舉行了畫畫比賽,當然伊桑在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他又重新找回了信心,這是多么好的一位老師。
我覺得伊桑真是幸運,遇到一位理解他的老師,這里最讓我感動得是老師教伊桑讀書寫字,雖然那一段片段沒有多長時間,但是給我的印象卻非常深刻,伊桑開始連8都寫不好,可是經過他的努力,他寫出的數字8就工工整整了,特別好看了。剛開始伊桑雖然學習很差,但是經過老師的指點,他走上了正確的道路,有句話說的好:有一個好老師,就能教出一個好學生。
我覺得我們的侯老師就是一個好老師,我們班也有學習不好的學生,也有學習好的學生,但是侯老師從來不偏向誰,都是一視同仁,對我們還特別好!
老師教我們的時候總是用一些有趣的方法讓我們去探索,自己發現新的知識,所以我要珍惜和老師度過的每一天!
初中生看《地球上的星星》電影觀后感(篇3)
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因為種類的不同,他們需要適合自己的成長的土壤、溫度以及濕度。相信每粒種子都有生根、發芽、享受陽光甘露的滋潤,拙壯成長的渴望。
我永遠不會忘記伊夏孤獨、膽怯的眼神,他走路小心翼翼的姿態,說話聲音就好象是呢喃的感覺,黑夜一個人在衛生間依偎墻壁哭泣,想媽媽想家的樣子。
伊夏是個有畫畫天賦的可愛孩子,在他的腦海中字母曾經不停的跳躍,組成完美的畫幅,他有極高的藝術天分,卻沒人知曉,他的學習成績很糟糕,于是,除了母親之外的所有人都在質疑他的學習能力。由于學校的“遵守紀律,刻苦勤奮”等等校訓,讓小伊夏對學習絕望,他不跟其他伙伴玩,因為他們會嘲弄他,欺負他。他只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他的小狗,魚兒和風箏,是他的樂趣,其實,所有人都不知道這個孩子的問題出在哪里。因為外界的壓力,小小的伊夏開始安靜,開始沉默,開始封閉自己。
幸好,幸好這時出現了一位老師——尼克,他注意到了這個過分安靜的孩子。雖然他只是一個美術老師,可是,愛,一種偉大的愛,讓他敏感地注意到了這個孩子。終于,當他站在伊夏父母面前的時候,我們和伊夏的父母一起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原來伊夏是一個認讀障礙的孩子,可是,他并不是智商低下,相反他非常的聰明、有才華。可就是因為認讀困難,別的孩子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事情,對他來說是那么的艱難!他,不是不努力,不是懶惰,只是因為他不能。
原來我不是你,我真的不明白你的痛苦。
一個孩子,僅僅是因為認讀困難,就被剝奪了歡笑的權利、學習的權利和生存的權利嗎?
終于,伊夏在老師的指導下,擁有了適合自己成長的“土壤”,所以他重現久違的笑容!真讓人喜極而涕!
我們身邊的“伊夏”并不少見,他們在別人眼里就是懶惰、撒謊、不學習、行為怪異的問題生,但是他們也有天才的一面,他們眼中的世界還是美好的,他們一直在期待“尼克老師”的出現。如果你是老師,即使你做不了“尼克”,也千萬別傷害這些“伊夏”,他們和其他的孩子一樣,都是閃亮的星星,在天空中都有自己發光的位置。
而當父母只找尋著孩子的存在,而忘記孩子的價值,那是多么的可悲,看到電影最后倆位父母的落淚,我也淚如泉涌……
初中生看《地球上的星星》電影觀后感(篇4)
起初我也以為他只是一個調皮、不愛學習、像大多數孩子一樣注意力不集中、腦洞比較大、思維比較活躍的小屁孩。劇中一些他的想象簡直太可愛了,數學測試上3乘以9那題,他把它們想象成地球與冥王星最后得出答案是3的邏輯也是賊贊。 一口小齙牙,笑起來牙齒全部露出來,天然無公害的笑容,對爸爸媽媽的撒嬌,對欺負他的小孩即使打不過也回擊,而后在洗澡時肆意地發泄也是可愛極了。
后來他不笑了,那個小畫冊中漸漸消失的他讓他的媽媽幾度落淚。爸爸的不理解,媽媽和弟弟的無奈,寄宿學校老師的羞辱,自身不想被拆穿的羞愧,一切的一切都讓他變得小心翼翼,瑟瑟發抖。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我記得主演有阿米爾汗,可是看了將近一個小時都沒有看到,我還在懷疑是不是我的記憶出了問題。
但我想,一定會出現一個人拯救他的,是的,熱愛美術的他遇到了懂得愛與理解的尼克老師,會吹笛子的小丑美術老師。因為有相似的經歷,因為與其他孩子的不同,因為那顆博愛而偉大的心,他是上天派來拯救他的,后面的發展可想而知,他賦予了愛與耐心、給他講故事,教他寫字,教他畫畫,最后獲得了第一名。
其實看完之后我有聯想到最近的高校學霸自殺的事跡。因為他的定時說說讓更多的人知道并關注到了這件事,因為從小爸爸的高要求,考了98分都要挨一巴掌的孩子,在高考之后突然覺得人生沒了意義,帶著情緒沖動地選擇了離開。寧愿尸體扔在大街上,也不要把他帶回家。他是有多想擺脫那個他一直生活的地方啊。
好像說多了,但其實,如果依夏沒有遇到尼克老師,那他會怎樣呢?這世上一定會少了一個天才的存在,他不會得到老師、同學的贊賞、不會得到爸爸的理解"他自己的一生將會在黑暗中度過,地球上將會少一顆星星。
所以渺小的我們需要愛,需要理解。每個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都有他的長處,他的存在一定是對這個世界有一定影響的,巴拉巴拉能量啊啊啊啊……
初中生看《地球上的星星》電影觀后感(篇5)
《地球上的星星》這部電影 ,講述的是一位有閱讀障礙的小男孩伊桑的故事。伊桑是一位三年級的小學生,由于存在閱讀障礙,他所犯的錯誤不被理解。在老師和家長的眼中,伊桑是無可救藥的。在學校與同學打架,回家后又故意毀壞鄰居的花盆,甚至當著父母的面動手打人,撒謊、逃學。課文讀不出,考試時,整張考卷上只填了一個空,而且還是錯誤的。萬般無奈之下,伊桑的父母只好把他送到了一所寄宿學校。在這里,伊桑因為不會讀寫,經常受罰,孩子的內心受到了嚴重的傷害。他的內心感到的更加孤獨、害怕。甚至連自己喜愛的畫畫也放棄了。然而,沒有人真正理解孩子是多么的富于幻想:孩子眼中的世界是多么的豐富多彩,一個裝有小魚的水瓶,一個水坑,甚至是書本上、試卷上的一個個的字符都能引起他無限的想象。
很幸運,伊桑在這里遇到了他的美術老師拉姆。這是一位真正懂得教育的老師。他認為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天賦和夢想,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通過伊桑在學習中犯錯的方式和重復犯的錯誤中發現了伊桑在學習上的困惑 ,是閱讀障礙影響了孩子的學習。更為可貴的是拉姆對伊桑實施的特殊的方式,最終使伊桑從學習的困惑中走了出來。
看完這部影片,拉姆老師對伊桑深深地愛感動著我,也是我 思考應怎樣來看待學生所犯的錯誤。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約束能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都很弱。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及家庭教育的方式的不同,對孩子的認知及思考方式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即便是同樣的錯誤,學生犯錯的原因也可能不同,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也應不同。尤其對那些錯誤經常犯錯的學生,不能被錯誤的表面現象所迷惑,簡單的頭疼醫頭腳痛醫腳的教育方式不會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們要像拉姆老師那樣關心尊重學生,讀懂學生真實的思想,找出犯錯的根本原因,并施與針對性的教育才會使學生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努力改正。這才是我們真正的教育。才會使每個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