嗝嗝老師影片個人觀后感
看完電影仿佛找到了自己當時校園時光的模樣,仿佛看到了那位樸實又簡單的老師,別有一番滋味涌上心頭。《嗝嗝老師》勾起記憶中的留白,不僅代入感很強,而且更有深意,十足耐人尋味。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嗝嗝老師影片個人觀后感5篇,供大家參考。
嗝嗝老師影片個人觀后感精選篇1
《嗝嗝老師》是一部談教育的印度電影,電影里女主人公奈娜患有抽動穢語綜合癥,受到嘲笑和譏諷,在媽媽的堅持下,她一直讀著普通的學校,因為母親的堅持、關心、理念,她的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都很充實。因為校長的一句話,她一直都感恩遇見,勵志成為老師,雖然她擁有高學歷,但因為疾病她面試教師時屢屢遭受阻礙。憑著“我天生就是為當老師而來的”堅強信念,終于在圣蒂克學?,F任校長的支持和鼓勵下成為了9F班——14個平民窟的孩子的老師!這個班也是圣蒂克學校最差的班級。納娜瑪圖爾站在圣蒂克學校的大禮堂里,老校長可汗先生的身影出現在舞臺上,向她伸出了大拇指!
面對學生各種惡作劇和挑釁,奈娜老師咬緊牙關堅持了下來,選擇不同的方式發現每一個人擅長的領域,以此為切入點,翹起一個人的未來和夢想。最終,她的不懈努力終于得到了相應的回報。
我認為,教育不應該是優勝劣汰的工具。孩子們不應該被貼上優等還是劣等的標簽,無論是從我學業還是哪方面。阿提什說:“我不知道那片星空在哪,但是你就是我的北極星,我人生中的燈塔?!弊鳛槔蠋?,我們應該善于去發現孩子們的閃光點,不去給孩子貼標簽,引導孩子自信,陽光,肯定自己的價值。自己接納了不完美的自己,也會使別人接納這樣的自己。
好的老師能使孩子受益一生,奈娜是我們所有老師的榜樣,我會像她一樣,做一位心中有愛、育人為先、趣味教書、一視同仁的好老師。
嗝嗝老師影片個人觀后感精選篇2
在朋友圈看到推薦的電影《嗝嗝老師》,有關于生活哲學的內容我都很感興趣,時間推遲了兩三天才看的。
這電影主要講在遇到挫折的意志力,馬托爾老師有“土耳其是終合癥”這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有時候神經系統會有失去控制的抽搐或發出像打嗝的聲音。她的父親無法接受她的這樣的缺陷,讓她受到的心理受到創傷,同時她受到一位校長的肯定和鼓勵讓她的心靈找到了方向,她非常的優秀拿到教育雙學士,還是理科碩士,在五年的時間堅持應聘老師都被拒接了,還有在同一所學校反復去應聘。
即使這樣她從沒放棄過,最后是因為一個差班是貧困區的孩子,校長沒得選擇了才給機會讓她來試試,層層的挑戰她都沒有放棄這些孩子。她問孩子們:“你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是問'為什么`而不是問'為什么不`?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是怨天尤人,為什么不去做給別人看呢?
所有的孩子都是一張白紙,她們會成為愛造反的學生是有原因的?沒有差的學生,只有差的老師。
這群孩子不是一開始就是愛造反,而是受到不公平的對待。她們是貧困區的孩子,受到學校的不平等對待,他們用造反來與學校對抗。馬托爾老師也是因為自己身上的一些缺陷受到其他的的不平等對待,而在她之前沒有人做為一個榜樣向這些學生說明在面對不平等對待的時候應該怎么辦。
一般老師只是教書,好老師會告訴你怎么做人,而優秀老師教你怎么面對生活中的問題。我們身上都有缺陷,我們都會遇到一些自己恐懼的問題,如果有幸遇到一位前輩給你一些指點,這樣的人生應該會更幸福吧。
那馬托爾老師告訴孩子們:面對你的恐懼把它寫下來,放飛這些恐懼去承托自己的夢想!
嗝嗝老師影片個人觀后感精選篇3
最近在兒子推薦下,我和金老師一起進電影院看了一場電影《嗝嗝老師》,很有感觸。
電影的女主角奈娜患有一種神經系統的疾病,會時不時地發出“嗝嗝”的聲音。在緊張、焦慮、憤怒的時候,發出怪聲的癥狀會更加頻繁。而且無法控制,無法治愈。
不知道是不是我太敏感、脆弱了,因為這個,我在看電影的過程中幾乎一直揪著心,心情比較沉重。除此之外,整部影片敢于直面現實、弘揚正氣,還是很值得一看的。下面談三點粗淺的感受。
我的感觸之一:善待他人,尤其是善待窮困或者有缺陷的人,對于一個社會的和諧穩定,至關重要。
電影中的9F班的孩子們受到了很多老師和學生的歧視、甚至侮辱、陷害,對應的,他們也會在自暴自棄的同時,產生報復的心態和行為。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任其發展,很有可能會走上犯罪的道路。而受害者很可能會是比他們弱小的、無辜的人,而不全是那些歧視他們、欺負他們的人。
據我了解,在教育公平方面,做的最好的國家是芬蘭。我手邊有一本書——《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里面就有介紹。在“芬蘭教育最可貴之處”的標題下面有以下的文字:“芬蘭的教育專家同時一再強調,凸顯優秀學生和精英教育,并不會對整體教育帶來最好的結果,反而只要善加鼓勵、運用資質優異的學生來幫助一般或落后的學生,使資優生了解人與人之間的差異,這不僅不會影響資優生的學習,反而有助于群體社會的平等發展?!?/p>
“芬蘭人深信,基礎最重要。只有基礎穩固,日后建構更高的樓層才會穩固。因此,芬蘭愿意花費許多人力精神在基礎教育上,盡量讓跟不上進度的孩子或一時學習緩慢的學生,都能有額外的輔導、關懷和資源挹注。”
我認為:影片反映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芬蘭的經驗值得借鑒和推廣。
感觸之二:做一個好老師,要能把科學知識與社會、生活聯系起來,融會貫通、信手拈來、才華橫溢。
影片中的老師似乎是一位全科老師,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她都精通。而且,善于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授課。讓我很佩服和敬仰。
感觸之三:做一個好老師,還要深入了解學生的情況,因勢利導。
影片中,老師向學校的其他員工詢問學生的情況,自己也觀察、了解學生的情況。在沒有等到家長來開家長會的情況下,又去挨家挨戶進行家訪。在這些工作的基礎上,她才有可能因勢利導、循循善誘,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喜愛,進而激發出學生極大的學習積極性。
這就告訴我們:盡可能多地了解學生,才有可能達到師生同心的程度。否則,教和學永遠是一對矛盾。
電影是我和金老師一起去看的。在微信上我們交流了收獲和感想。金老師也寫了幾點感想。我也附在下面,供你參考。
“劉老師我要感謝你推薦的這個影片,印度電影以歌舞見長。近幾年很少看過印度片,影片反應了很多有價值和有社會意義的問題。
1.對教師職業的深刻理解,滋潤人的內心,無論來自什么家庭,什么樣的孩子,教師都要善待他。
2.怎樣走入每個孩子的內心呢,教師很不容易,教育有時候又顯得無力無奈。然而改變一點點,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成長,這就是教育的力量。
3.真正優秀的學生,不僅僅是學霸,還應該是一個正直的人和有社會擔當的人。
4.敢于接受自己的缺陷,走入社會,她應需要多大的勇氣,非常敬佩。影片有教育理想和對未來的美好向往?!?/p>
嗝嗝老師影片個人觀后感精選篇4
觀看《嗝嗝老師》印象最深的就是奈娜老師讓學生們把自己恐懼的事情寫在本子上并將它們撕下折成紙飛機,然后帶著學生們到天臺放飛這些紙飛機。她對學生說從今天起,這些害怕的、討厭的事情將會成為生活的前進力量而不是阻礙,讓它自由飛翔吧!漫天飛翔的紙飛機,帶走的不僅僅是孩子們內心深入的恐懼與自卑,更多的是它還孕育著一份份正在萌芽的希望。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通過別人的評價來認識自己,而很多評價來自于因為奉承而虛偽,以為競爭而詆毀,這一切都未必就是真實的你。因為土地回收而進入圣蒂克學校學習的貧民窟孩子們,可能一開始也期待著受到高品質的教育,也想要積極的融入這所名校,然而,迎接他們的卻是歧視與排斥,那些上層階級的學生,完全不能接納這些貧民窟的孩子。這樣的遭遇,即便是成年人,都會感到非常難受,何況他們還只是十來歲的孩子,稚嫩的心靈一下就被擊垮,他們開始變得叛逆,總是惹是生非,企圖用這些將內心里向善的自我封閉起來,以滿身獠牙和銳刺示人。但其實,這些不是他們的本來面貌。
只有你的內心知道你真正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只有你能找到自己的價值。奈娜老師也正是發現了這一點,她通過挨家挨戶的家訪去了解她的學生們,她鼓勵孩子們直視自己的出身和天賦、缺點,幫助他們學會認識自己,她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們在遇到社會與人生困境時,要如何選擇勇敢地去打破、去革新,而非回避問題,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課,羅蘭曾說:“最強的對手,不一定是別人,而可能是我們自己!在戰勝別人之前,先得戰勝自己?!倍獞饎僮约?,首先要能正確地認識和讀懂自己。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人也一樣,每個人都是上帝的寵兒。正確認識自己、讀懂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長處,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給自己一個恰當的定位,這樣才能自信地去迎接機遇和挑戰,給自己更多的成功和歡樂。
嗝嗝老師影片個人觀后感精選篇5
今天中午觀看了印度又一部關于教育的電影《嗝嗝老師》,之前的《三傻大鬧寶萊塢》和《摔跤吧,爸爸》也都是有關教育題材的,三部作品同樣感人至深。
電影的情節大致講的是一位患有打嗝癥狀的奈娜老師勵志要做一名教師,雖然這一生理缺陷讓她在求職時屢遭拒絕,但她從未放棄過自己的夢想,在歷經無數次的失敗后她終于在自己的母校爭取到了一個機會,但是他所帶的班級確是全校成績最差來自貧民窟的班,要命的是他們不僅成績差,壞毛病多、習慣差,抽煙、喝酒、賭博、打架、捉弄別人,各個難對付。奈娜老師對于學生對自己的嘲笑和諷刺不僅不責怪還耐心的幫助學生學習。開家長會的時候家長沒去,奈娜老師則會一一登門拜訪,講課時,可以是室內室外是籃球場上甚至是海邊,他會用拋雞蛋來講數學、科學,漸漸地,充滿戾氣的學生被奈娜老師感動,這群表面叛逆內心脆弱的孩子,最終奮發圖強,變成了努力向上熱愛生活的好孩子。
作為教師的我對于奈娜老師充滿了敬意,在奈娜老師眼里,沒有"壞學生",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當校長屢次要勸退學生們時,奈娜老師總是第一個站出來主動承擔錯誤,雖然,這些錯誤不是她的過失。她太愛自己的孩子們了,所以她才會據理力爭,為自己班上的孩子去爭取能有獲得徽章的機會,當孩子們犯錯時,她也會狠狠的批評自己的學生,她還會自己花錢請學生們吃上一頓大餐。這些無不體現著她對學生的愛,這種愛是無私的,是大愛。
很慶幸,孩子們的人生當中遇到了奈娜老師。
偉大的老師都是帶著愛的,這種愛就是相信學生、支持學生、鼓勵學生、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當所有人都在質疑奈娜老師班級學生作弊的時候,奈娜老師選擇了信任,當一個學生認為自己都無藥可救是個廢柴的時候,奈娜老師選擇了鼓勵,即便是面對最惹事的同學奈娜老師仍然沒有放棄。
我,只要做一天的老師就堅決不能以成績來評價學生的好壞。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缺點,我曾經也是一個學習成績不怎么好的學生,但我一直不認為我就是個差生,還好,教過我的老師們也沒認為我是個差生。面對成績分數低的同學,我們一是要多一些耐心,耐心輔導,耐心教育,二是要看到他的閃光點,他總要在某些方面長足于別人的。作為班主任,我不能僅僅只關注學生的分數、成績,還要關注學生的心理成長,更要了解學生的學生的家庭背景,興趣愛好、情緒變化。
我,只要做一天的老師就堅決不能動手體罰學生。
電影中有一個情節,奈娜老師那個最惹事的學生和A班的學生打架,氣的奈娜老師舉起了手,在孩子閃躲的那一刻她又放下了,那是自己的孩子啊,不舍得打,關鍵的是動手起不到好的教育結果,所有的行為習慣還是源自心理,所以說,要想根治孩子的壞毛病,還要從心理上慢慢來教育。
我需要向奈娜老師學習,學習她的大愛,學習她的包容,學習她的尊重,學習她的不放棄。
教師塑造學生的靈魂、肩負著人類的未來,我頓時感受到我肩上的責任和重擔,我更希望我能在教育的路上一直走下去。
最后用別人的一段話來共勉——"普通的老師是教書,優秀的老師是教做人,而偉大的老師是讓學生明白教育的真諦。偉大的老師一定是無條件愛他們的學生的。什么是老師的愛,就是相信學生、支持學生、鼓勵學生,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所以,作為老師,一定要帶著愛工作、帶著愛育人。那么,你會發現每一個孩子都是可以成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