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煥英》觀后感受和思考800字
《你好,李煥英》電影的確喜點和淚點都很多,這是賈玲想用穿越劇的形式完成自己對媽媽的虧欠,與媽媽互相成全,也是療愈自己十九年的遺憾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你好,李煥英》觀后感受和思考800字5篇,以供大家參考借鑒!
《你好,李煥英》觀后感受和思考800字精選篇1
近日,風聞《你好,李煥英》感人至深,令許多人掉淚,讓人在笑中哭,讓人感受到了溫暖和愛。于是,帶著一份好奇,一份探究,拉著爸爸、媽媽去看了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賈曉玲因車禍,意外穿越回了媽媽年輕時工作時代,1981年,媽媽也隨之穿越成了年輕時的樣子,兩人形影不離,就如同是一對閨蜜。賈曉玲認為自己沒能為媽媽爭氣,一直拖累媽媽,讓媽媽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在穿越后想憑自己的力量改寫媽媽的命運,以此發生了許多事。最后當她看著褲子上的手工縫的小熊,忽然意識到媽媽結婚前是不會縫這些的,才發現媽媽也穿越過來了,急忙跑回家找媽媽。揮淚飛奔的一路中,回憶起自己小時和媽媽的點點滴滴。最后的鏡頭又回到現實中,仿佛之前發生的只是黃粱一夢,媽媽躺在病床上,賈曉玲埋在被子里痛哭的不能自已。
這部影片讓我印象最深的片段是賈曉玲、沈光林表演一個節目,為了讓母親笑,賈曉玲拼了命得逗李煥英,而賈曉玲曾說過“我過來就是,讓我姐高興的。”所以作為穿越過來的賈曉玲母親,她也在努力裝笑,想讓女兒高興,倆人就為彼此互相笑著,表達著無聲的愛。故事是導演賈玲親身經歷改編,像她自己所說,她不是為了當導演而拍片,而是為了想拍片而當導演。了解了這些影片背后的故事,我更感受到了那份深沉的母愛和“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傷痛。
看完這部電影,我的眼淚已經給自己洗了把臉,餐巾紙擦了三張,感動了我一整天,也讓我長了不少知識。
這部電影傳達的第一個道理就是——母愛,愛是偉大而無私的,“青春會逝去,愛情會萎,友誼的綠葉也會凋零。而一個母親內心希望比她們都長久。”母愛像空氣,無時不刻充滿心田;又像彩虹,在失落時帶來希望。但有些母親是不善表達母愛的,但眼中永遠是滿滿的慈愛。
上周我只是無意見發現了以前兒時買的鑰匙扣,卻已經生銹,癡癡地看了很久,想問媽媽是什么時候的,又把話收了回去。但媽媽卻像會讀心術,沒過幾天,一個嶄新的、漂亮的鑰匙扣就寄到了家,送到了我的手中,可你只說是看這個好看,就買了,就這么幾個字,我也聽出了媽媽那份沒有說不口的愛。
這部電影除了母愛,讓我明白要珍惜當下,樂觀,向上……為了不忘記這種感受,我提筆寫下了《<你好,李煥英>觀后感》。
《你好,李煥英》觀后感受和思考800字精選篇2
帶著孩子看《你好,李煥英》,剛開始大家笑的可開心了。可是當劇情反轉(好像是我第一次沒有猜到劇情),淚水便控制不住的流下來了。孩子在我身邊,轉過頭來看著我,我想控制卻控制不住,伊伊還沒有到能夠理解父母為什么會哭泣的時候。在劇情高潮部分,在我們淚眼婆娑之際,前排有一個觀眾突然沖出了影院,隱約看到她在揉拭著眼睛,應該是控制不住自己了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好的藝術作品能夠深深的撞擊受眾,就因為這淌在影院里的無數的淚水,我就認定這部電影要勝過今年春節檔排片最多的《唐探三》(雖然我還沒有看)。
在劇中,李煥英說,我未來的女兒,我就讓她健康快樂就行了。這是母親對孩子的真情告白。賈曉玲一心想讓母親為自己驕傲、自豪,這也是每個孩子心中的愿望。但是母親們要求的可能并不多,也許健康快樂其實才是真正的成功。優異的成績,驕人的工作,傲人的財富。這些其實都比不上心靈的滿足。中國人從來都不是為自己而活,而我們中國人活著的一個最明顯的動力就是為了父母,為了子女。做父母的要為孩子準備一切,讓他們幸福。做子女的想要“立身揚名,以顯父母”。有的時候,因為這,彼此傷害。而更多的時候,因為這,彼此成就。有最好的父母才有最好的子女。反過來,最好的子女身上從來都映射著父母的光輝。
看電影時,我想到了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同樣的想要讓母親得到光榮,同樣的“子欲養而親不待”,同樣的“當時只道是尋常”。一個讓我印象極深的情節是,賈曉玲讓母親做車回家,她甚至要看到母親買票,然后心安理得的走了,卻不料母親會退票,走進了茫茫的大雪中。穿越回來的賈曉玲看著雪中母親漸行漸遠的身影痛哭不已。而這就是母親,而這就是為母則剛。史鐵生說,孩子的痛苦在母親那里是要加倍的。而這樣的感覺,深陷痛苦中的年輕的他是不會有的。這就是人生吧,我們感謝史鐵生,感謝賈玲給了我們觀照母親的視角。而這種理解,這種智慧,也許真的無法復制粘貼。
我們都無法回到過去,就像目下我的孩子也許不久就會忘記父母今天看電影時流下的眼淚,她還在問,你們為什么哭啊?我們都希望有能回到過去的能力,因為很多東西一旦過去就再也無法回頭,如影片那熟悉的黑白照片,父母年輕時候英俊美麗的容顏。我們也在逐漸老去,逐漸老去的過程就是理解的過程,就是真正長大的過程。真希望年輕的時候,就能有年老的智慧啊!娑婆世界就是這樣令人悲欣交集!
《你好,李煥英》觀后感受和思考800字精選篇3
【感恩母親】
大年初一,我們也趕了個時髦——看電影。看完電影,雖然已經初春之夜一點鐘了,但心里卻是滿滿的暖意。
賈玲的真誠、真實與用心處處可見。影片喜劇的點設計得精巧自然,讓觀眾忍俊不住笑聲不斷;感動的點鋪陳得十分動人,情不自禁的淚水也是稀里嘩啦的。在收獲歡笑與感動的溫情體驗中,不知不覺讓人有了更多的思考與感悟。
影片中那些觸人心弦的情感表達深深地感動著每一位觀眾。女兒一心想要為母親做的事情,就是“讓媽媽高興”——這是貫穿全片最核心的一個情感表達,也是最打動人心的一份樸素愿望。賈玲飾演的“曉玲”努力地、想方設法地讓母親“李煥英”開心,尤其片中的那段對話讓人倍覺溫暖,動人 ,直擊人的心靈:
“我來了你高興嗎?”
“我高興!”
“那我還要做許多事情,讓你更高興!”
這種情感很細膩,很真誠,也很動人。而反過來,母親看著女兒如此努力地為自己制造高興,那種欣慰與愛護的內心流露,似乎更為溫暖動人。比如縫褲子的細節;比如看到曉玲掉下來母親第一反應是奔跑過去,喊著“我寶”;比如母親冒著大雪舍不得坐車而悄悄走路……如此這般的細節,看起來很日常,很有生活氣息,但卻最為樸實動人。難免會讓人聯想起自己與媽媽相處的細節,進而生出感動。
影片用穿越的表現手法,講述了曉玲在媽媽因為車禍離世之際,來到了媽媽的少女時代,極力試圖改變媽媽的生命軌跡,從而改變媽媽的命運,以此希望媽媽可以活得開心一點,希望媽媽以自己為榮。故事美好而又傷感,不由得讓我們聯想到自己,更要珍惜當下的擁有。
我的媽媽今年已經92歲了,她的一生像塵埃一樣普通平凡,經歷了很多波折和磨難,不幸和痛苦,卻練就了堅強不屈的性格,寬廣的胸懷。我想即使我擁有超能力穿越到她的年代,也無能為力改變媽媽命里的東西。
現在她越來越年老,身體一日不如一日。我們能做的就是有時間多陪陪她老人家,坐在她跟前,聽聽她說過千遍萬遍的故事,看看她滿臉皺紋的笑臉,摸摸她條條青筋綻出的雙手,洗洗她踏過坑坑洼洼土地的雙腳……也讓我想到: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人生千萬不要給自己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終生遺憾,趁擁有好好地陪伴他們,好好地愛他們,是我們每個作為兒女最該做的事兒!
“我的女兒,我就要她健康快樂就行!”這應該是天下所有母親的心愿。
“我還要做更多事情,讓你更高興!”這應該是世上所有兒女的心聲。
我覺得賈玲導演的這部作品最可貴的地方在于它的真誠與真實,一想到這是賈玲根據自己真實的經歷改編而成,就不由得肅然起敬。
《你好,李煥英》觀后感受和思考800字精選篇4
【讓人生不留遺憾】
今有幸觀看了《你好,李煥英》這部影片,它給我的觸動還是很大的,“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痛在看似詼諧的語言中流淌,但影片給我帶來更多、更深的則是對遺憾的追尋與思考。
然而,這遺憾在何處呢?
遺憾,也許在主角曉玲對自己母親的愧疚中。一心想爭氣的賈曉玲考上大學,正想為母親爭光,卻因為一次意外事故,母親不幸車禍身亡。我想,這是對曉玲最大的打擊。而后來,上天給予了她一次意外穿越回到母親時代的機會。于是,她很想幫助母親,改變母親的命運,她希望母親能夠過上比現在更好的生活。但,命運還是命運。
電影中,穿越回母親那個年代的玲兒為自己的母親做了很多事,例如,她幫助母親成功買到第一部電視機;鼓勵母親參加女子排球比賽,獲得獎勵;她還希望母親能夠嫁到一個好人家,不再如現在這樣受苦受累……這些諸多的小事件,給觀眾帶來歡樂的同時,更引發了我對這部影片深沉的思考。
發現遺憾,真的必須要等到事情終成為遺憾的時候嗎?
古人云,“東隅已逝,桑榆非晚”,也許,這古人的話語,早已為我們解答此疑。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曾這樣說過,也許他的遺憾是自己年紀已老,知前路而茫然;也許,遺憾是回鄉的路,“笑問客從何處來”是賀知章的慨嘆;遺憾,也應該是李商隱那“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的無限遐想……
是啊,光陰匆匆。在忙忙碌碌之中,時光從我們的手指尖流過,從我們的腳趾底走過,從我們的人生中一哄而散……而這遺憾,伴隨著我們,從未離開。它和時間一樣,是自然的產物。
我們,也曾有過遺憾吧。遺憾那某次演出,沒有發揮好自己的正常水準;遺憾那某次考試,沒有復習導致考試失利;更遺憾的,也許是面對那日益蒼老的父母,自己如天地間的蜉蝣一般,顯得那么渺小,那么無能為力……
記得電影結尾處,玲兒這樣說,“打我有記憶起,母親就是一個中年婦女的樣子,所以我總忘記,母親也曾經也是個花季少女。”是的,這是我們多少人的感嘆。
也許,最大的遺憾,是光鮮的自己,學習著最先進的文化知識,享受著最幸福、最美好和諧的社會生活,見識過許多父母年少時從未見過的大世面——卻不懂得珍惜。也許,我們必須給遺憾不留機會。
所以,趁我們年少,趁光陰未老,趁父母和所有愛我們、我們愛的人還在身邊,把握住現在,這樣的人生才不會留遺憾吧。
《你好,李煥英》觀后感受和思考800字精選篇5
《你好,李煥英》
——一部讓你流淚的喜劇電影
辛丑牛年,大年初一,我隨家人在影院觀看了喜劇演員賈玲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你好,李煥英》。影片借穿越時空帶觀眾找尋時代記憶,充滿喜樂笑聲;也是借穿越時空演繹母女深情,充滿悲苦感動。
《你好,李煥英》改編自賈玲的親身經歷和出品的同名小品,由賈玲擔任編劇,賈玲、沈騰、陳赫、張小斐等主演。賈玲自開始準備劇本。為了這部電影,她自起就漸漸減少工作,專心寫劇本。劇本初稿于年初完成,歷時三年。
故事開始于的某一天,剛剛考上大學的賈曉玲經歷了人生中的一次大起大落。一心想要成為母親驕傲的她卻因母親突遭嚴重意外,而悲痛萬分。在賈曉玲情緒崩潰的狀態下,竟意外的回到了1981年,并與年輕的母親李煥英相遇,二人形影不離,宛如閨蜜。與此同時,也結識了一群天真善良的好朋友。曉玲以為來到了這片“廣闊天地”,她可以憑借自己超前的思維,讓母親“大有作為,彌補遺憾,找回快樂”。
故事的前半程充滿喜劇色彩,讓你笑,笑得前仰后合,死去活來。笑點由現代人和舊時代的沖突造就,用“購物票”搶電視,用“犬毛”補禿發,男女朋友羞羞地“電影院”看《廬山戀》,用“補丁”補牛仔褲的“漏洞”設計……
隨著劇情的推進,事態發展完全沒有賈曉玲想得那么簡單,結果讓曉玲感到意外:母親李煥英帶領的排隊比賽失力,給母親安排“美滿姻緣”失敗,母親李煥英的死敵王英更為得勢……最后更是非賈曉玲所愿,母親李煥英和父親賈文田幸福牽手。賈曉玲猛然醒悟,原來此時的母親絕非年輕時母親,眼前的母親也是穿越時空來給女兒道別。女兒一心為母彌補遺憾,母親全心為女故裝不知。在母親面前,賈曉玲發現自已永遠是那個被呵護、被關愛、被成全的對象,不禁淚如雨下,泣不成聲,一路狂奔。穿越回歸,冰冷的病房依舊,賈曉玲俯臥床邊守護著永遠睡去的母親。為什么讀懂了母愛,而母親已經不在?為什么理解了母親苦心一片,母親卻已經撒手人寰?為什么一個“讓母親快樂”的小小心愿實現起來卻如此艱難?為什么“為了孩子”母親會如此這般、毫無怨言?
所以,故事的后半程充滿悲劇色彩,讓你哭,哭得稀里嘩啦,不可自拔。自中段影院便笑聲停止,漸漸安靜。尾聲處觀影人更是啜泣不止,直至息屏而不愿離場。
《你好,李煥英》,是一部好電影,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