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觀后感評價
最近孫儷主演的《安家》熱播,介紹了孫儷主演的房似錦作為一名房地產中介,因為出色的專業素養,銷售業績突出,被安家天下房地產中介公司總部調任一直業績下滑的靜宜門店擔任店長一職。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安家》的觀后感,供大家參考。
《安家》觀后感【篇1】
都市劇《安家》已經播到21集,安家天下靜宜門店的兩個店長徐姑姑和房似錦的經營理念越來越相左。在徐姑姑看來,要賣好房子,先要做誠實人,賣房不僅僅講銷售藝術,還要講人情世故。他面對房似錦現身說法:“我搞中介20年,喝過多少客戶的喜酒,吃過多少喜蛋啊。”這樣的現代商人是不是很暖心。相反,在房似錦看來生意就是生意,利益最大。是可以六親不認的,房子明碼標價賣出去,沒有任何情意之說。
還是從劇情說起吧。趙小姐通過店員985買了房,孫太太通過老油條買了房。兩家成了對門鄰居。孫太太的女兒孫清越每天晚飯后的時間段要練琴,攪擾了對門趙小姐老公的休息。趙小姐多次上門交涉,孫太太振振有詞,事情無法談攏。無奈,趙小姐開始用薰艾治療老公的的睡眠不佳,鬧得整個樓道煙霧彌漫,嗆人的藥味刺激到了孫清越,孫太太找上門來理論,結果兩家太太關系越鬧越僵。
第二天,趙小姐和孫媽媽分別找到安家天下門店投訴。趙小姐找買房的985說理 ;孫太太找老油條訴冤。面對亂哄哄的場面,房似錦認為中介又不是居委會,沒有必要管這個。徐姑姑卻迎難而上,承諾一周時間幫他們解決問題。
徐姑姑先找老同學的琴行,希望老同學提供場地給孫清越練琴,指導她學琴。當徐姑姑打聽到趙小姐兩口子沒有小孩時,又為趙小姐介紹了一位資深中醫,幫助其老公調理身體。自此,一方不再練琴,另一方也不再熏艾,皆大歡喜。
房似錦與徐姑姑經商觀念相左還到罷了。她的人品倒是更值得一說。在《安家》第21集里,她撬單的老毛病又犯了,這次居然撬到了兩年沒有開單的朱閃閃身上,觀眾都看不下去了。
房似錦是《安家》中熱議不斷的核心角色,特別是她的撬單行為令人不齒。先看看她的前科吧,利用買早餐的機會,暗中聯系嚴叔一家,成功忽悠到了這個客戶。她明明知道員工王子健已經辛辛苦苦跟了很長時間的。王子健當然十分生氣,當面斥責她:“自己人的單都撬,吃相太難看了!”房似錦回答只一句:“嚴叔兒子結婚急著買房子,客戶很著急”。這就是房似錦給出的理由。
朱閃閃是一個單純聽話的姑娘,她聽從房似錦的安排到街頭散發廣告單。這天,她冒著酷暑,穿了跳跳虎布偶服撒發廣告單,遇到一位土里土氣的老伯。老伯心疼她,送水給她喝,主動要了一份廣告單。閃閃回店不久,鄉下老伯找到店里,點名要找跳跳虎朱閃閃。單純的朱閃閃給老伯寒暄了幾句,自認為他沒有資格購買上海房。她讓老伯稍等,自己先去換衣服。
這時,房似錦再次出手,她從里屋走出來,主動為老伯送上茶水,又一出拿手好戲撬單上演了。原來,房似錦已經認出老伯正是身家百億的飼料大王林茂根,這一單可說是十拿九穩。于是乎,房似錦明目張膽地撬單了,這可是可憐的朱閃閃第一單客戶啊。房似錦出門時甩出一句話:“開單算朱閃閃的,傭金歸我。”
在撬單問題上,房似錦坐實了三個字“不要臉”。朱閃閃的努力成果,被她毫不客氣地搶了過來,單可以算是朱閃閃的,但傭金必須是她自己的,公平嗎?有人評論,朱閃閃能力不足,駕馭不了這么大的客戶。即使朱閃閃能力不足,也不能成為房似錦撬單的理由吧?房似錦反反復復撬同事的單,你是不是也覺得她很卑鄙!
《安家》觀后感【篇2】
《安家》(原名《賣房子的人》)賣相很好,因為它有“收視女王”孫儷。
然而,“娘娘”一開始的霸氣宣言就讓不少人反胃了。
“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孫儷搖身一變成為了房地產中介精英店長。
除了孫儷六年后首部現代劇集外,融合了經典日劇翻拍、現實主義題材、都市職業劇、編劇六六等創作光環,《安家》無可非議地被看成“第一品質劇”的有力爭奪者。
可劇集自首播后,話題熱度雖然在每日攀升,但口碑評價卻一直泥濘不前,僅維持在及格線上下。
云合數據顯示,《安家》播出前兩天(3集)未擠進“有效播放”、“全輿情熱度”雙排行榜前十,第三天才提升至第八位,與同期《完美關系》形成較大的熱度差距。相伴隨的是豆瓣評分在開局僅有6.4分情況下,兩天時間跌落至6.2分。
“節奏慢”、“對日劇不和諧翻拍”、“演技尬、臺詞別扭”甚至“海報設計丑陋”,都成為了豆瓣差評的主要論點。《安家》播出前期似乎就要淹沒在負面評論中。
這里需要指明的是,在《安家》的口碑評論,基本分為兩個派,一種是觀看過原版日劇的劇迷觀眾,一種是未觀看過,將其單純當做現代都市職業劇的普通觀眾。
前者受原作影響,對《安家》要求更為苛刻,所關注的是中日兩版的迥異,對原版的借鑒是否合理,翻拍、本土化是否得當。而從目前的口碑發酵中,《安家》的翻拍并沒有令原版劇迷的滿意,其負面口碑也多出于此。
未觀看過原版日劇的普通觀眾,更多是將目光聚焦在演員演技和故事劇情上,遺憾的是從目前的輿論中,以孫儷為首的主演演技均不被網友認可。“孫儷演技不沉穩,沒有魅力,角色虛假”等評論在前期層出不窮。
值得注意的是,《安家》自首播后多次在充滿疫情相關話題的熱搜中擁有一席之地。
據統計上線10天《安家》共生產出23條熱搜詞,累計熱搜次數1857次,位列同期劇集第一。除去劇情熱點外,針對“現實主義”話題的討論也十分高漲。
如“博士買房”“假結婚”“房產證該寫兒媳名字嗎”“中國原生家庭”“職業真實面貌”等等,憑借這些話題熱度維持,《安家》自2月24日開始逆襲。
據云合數據,《安家》截至發稿全網累計播放量已經突破4.75億,正片有效播放量市場占有率達到4.63%,位列第2,而全輿情熱度榜已經超越《完美關系》位列全網第一。
聚焦對“現實主義話題”討論,成為《安家》最強吸睛點。劇集針對社會各種現實問題的展現,并借以“房產中介職業”形式展現,讓部分觀眾感到新穎,有意義,編輯六六的“現實主義光環”又再熠熠生輝。
但時過境遷,“現實主義題材”已不是免死金牌,《安家》播出至今口碑難以翻身,與精品劇還有很大差距。
單純制造熱點和填鴨式堆砌現實話題的玩法已不再流行。觀眾需要更精準的人設,更清晰的故事脈絡,更深入淺出的主題思想,單一卻不單薄的精品劇,而不是再集家庭、職場、現實主義于一身的綜合劇。
國產翻拍劇、職業劇并不好做,《安家》播至中期,圍繞在其身邊的諸多話題已經值得我們關注。
《安家》靠“中國式狗血現實主義”贏了......嗎?
《安家》不能夠吸引到日版劇迷觀眾的喜愛,幾乎是注定的。《安家》的整體故事架構,人物走向,細節處理都在很大程度上做了本土化創作,與原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且均融入了現實主義元素。
《安家》的主要編劇是六六,其代表作品《蝸居》《心術》均是經典現實主義題材。同時六六還是原創編劇代表人,這也是為什么很多觀眾難以相信《安家》翻拍自日劇。六六此前采訪時表示,因為這又是一部和《蝸居》相仿、可以透過房子觀察社會的作品,才被觸動。
這也是為什么《安家》自項目立項以來都極力避諱“翻拍日劇”話題,而是極力營銷“現實主義”原因。如今來看,片方的營銷方向無疑是精準、正確的。
播出至中期,原作劇迷觀眾已失去耐心不再關注《安家》,負面口碑相應減少,繼而因“現實主義話題”的熱點頻出,令普通觀眾眼前一亮。
《安家》第二集中,海清飾演的醫院主治醫生博士畢業,但一家五口人只得蝸居在一個60平米的小房子里,與精英丈夫多年來居然也買不起上海房子。
劇中一句“如果連這么優秀你們,在這座城市也買不起房子,那也太不公平了。”刺痛不少觀眾,讓網友大呼太過于現實了。#博士畢業也買不起房子#登上微博熱搜。
在接下來賣房環節中,嚴叔帶著兒子兒媳簽約的時候,兒子突然說要加上老婆的名字,從老嚴夫婦的眼神里看到了一絲猶豫。雖然老兩口最終妥協,答應添加。但針對#房產證該不該加兒媳婦名字#的話題迅速登上微博熱搜,至今獲得4.2億次閱讀。相關的政策解讀,案例分析也相繼被搬出,成為熱議焦點。
店主“徐姑姑”徐文昌(羅晉飾)為了能都再買房源,與妻子張萌假離婚,卻遭遇婚姻背叛,成為一時笑柄。卻再度將利用政策灰色地帶,進行“假離婚”的社會議題再度被搬上桌面進行探討。
“房似錦”的家庭情況披露,親媽“潘貴雨”獅子大開口,開口直接索要一百萬,走投無路的房似錦還跟自己的領導借錢,其母親還不肯善罷甘休,鬧到了公司,還說拿不到錢就要天天來打擾房似錦工作。角色的厭惡程度,令觀眾發指。
隨后,#安家 原生家庭#登上微博熱搜,即蘇明玉的媽、樊勝美的媽之后,房似錦的媽成為國產劇三大恐怖家長。“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傷害,再次被網友廣泛熱議。
在播出僅16集時間內,《安家》就密集的對中國當下多個現實社會議題進行探討。且先不論這些原創故事可信程度以及效果如何,單就在“無差別”抄襲成風的國產翻拍劇大環境下,已實屬不易。
除了整體劇情對“現實主義的關照”,《安家》中還存在大量的“真實社會”細節展現。“房地產中介傳銷式宣傳”“房地產中介與小區物業行業之間潛規則”“九八五代表的職場社畜真實狀態”等等。這些對現實問題的直射贏得部分觀眾的矚目。
但必須指明的是,對“現實主義”創作,并不能成為免死金牌。可以為作品帶來熱度,卻不能提升劇集的整體水平。隨著劇情的推進,《安家》這種“填充式、密集的現實主義故事展現”其真實性也一直在被詬病。
海清飾演的角色與丈夫都是精英階層,數年猶豫不決的房子,僅憑房似錦一日的嘴皮功夫光速下單,令人難以信服。房似錦將新裝修的房屋,推薦給孕婦的做法,不能讓人接受。“撬單事件““假離婚”“幫助小三”等也都成為詬病焦點。
播出至今,《安家》熱度經歷了一波過山車軌跡,從早期的一致負面評論,口碑一致跌落谷底。而行進至中期又因對“現實題材”討論,讓《安家》沒有走進“死胡同”,熱度、口碑稍回暖。幾乎每一天都能生產出多條熱搜話題。但豆瓣評分始終無法提升,短暫升至6.3,卻迅速回落。《安家》距離精品劇還相差甚遠。劇中“故事、節奏、人設、表演、攝制”等多方面創作都存在瑕疵。
職場劇人設是高分根本,喧賓奪主的《安家》無法成精品
《安家》(原《賣房子的人》)翻拍自、播出的日劇《賣房子的女人》。
原版日劇講述了:日本某城,經營著一家悠哉的房地產門店,“佛系”課長帶領著一群“混吃等死”的手下,無法做出成績,面臨閉店。而傳說中的天才銷售“三軒家萬智”被總部派來擔任領導后,這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經典語錄就是:“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
單看人設介紹,幾乎與《安家》完全一致,其實“照搬”并不是原罪。如何保留原劇精髓,并進行合理本土化創作才是關鍵。而在這兩點,《安家》都沒有讓觀眾滿意。以孫儷為主的職場人設崩塌,導致《安家》喪失原作最重要的魅力,繼而成為不倫不類的”職業劇”。
其中最令劇迷不能忍受的是,“房似錦”對于日劇原版女主“三軒家萬智”角色的“本土化”。
在日劇中,女主幾乎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機器人”,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她都不茍言笑沒有一句廢話,再配合僵硬的肢體,魔性、中二的表演成為她獨特標簽。劇集中她所有時間都在為了賣房子奔波,不近人情卻不可挑剔。這也是原版日劇最大魅力所在,讓觀眾深刻認知到“她真的只為賣房子而生”。
而《安家》中的房似錦,褪去了漫改式性格,雖然更“接地氣”,但讓觀眾大呼“沒內味”啊。雖然依然是女強人,卻少了神秘性。雖然也咄咄逼人,不容侵犯,卻讓人感覺是什么都要插一腳的“事媽”。
日劇女主無論對客戶還是同事都是一副面孔,不會因人而異,只通過專業技能賣房子。而“房似錦”對待客戶笑臉相迎,極力奉承,而面對同事則是趾高氣昂,絲毫不近人情。雖然可以解釋為“中國特色”,卻讓角色魅力全無。
日劇女主做事有原則,同樣是“撬單”事件,她會提前多次警告:“你賣不出去的房子,我來賣!”。而“房似錦”則是完全暗箱操作,事后不僅沒有愧色反而自鳴得意。
雖后期劇情解釋為家境壓力,不得已而為之,卻依舊讓觀眾難以接受其合理性,進而散發至對《安家》“職業劇”屬性的全盤否定。
《安家》為53集電視連續劇,而原版日劇兩季才有20集,其故事節奏差異可想而知。而正如上文所說,日劇《賣房子的女人》在有限的篇幅內,所有的故事內容都在為了豐富人設。
日劇中,以一集賣一套房子的節奏行進,每個故事對在對日本社會的各個階層,各種人的生存狀態進行全方位的展示,進而對女主“三軒家萬智”的人設進行全角度塑造。期間除了賣房子,也會增加生活篇幅,但均是為了各個角色人物服務。
而在《安家》中,第一套房源正式簽約就用了4集篇幅且隱藏著后續故事。在此期間充滿了辦公室之間插科打諢以及對房似錦管理方針的展現,期間“現實主義”故事的大融合,也觀眾難以琢磨,劇集到底想要講什么?如此緩慢節奏難以令劇迷觀眾接受之余,“房似錦”也沒有形成鮮明的人設。
如果說,日劇是以“單元案例”為主,穿插角色的生活百態來豐富人物性格。那么《安家》則更像是以“賣房”為媒介,主要講述角色的人生起伏,講述中國當下現實主義故事,兩者在本質上有重大區別。
單從劇名也可以看出一二,日劇《賣房的女人》《賣房子的女人的逆襲》主要突顯“女人”。而《安家》則更處于一個“大命題”之中,“安家為一生之本,這個過程中將濃縮中國當下的社會議題”。
無論是《安家》,還是同樣備受爭議的《完美關系》,這一屆的編劇都喜歡用橋段、家庭倫理、狗血故事等傳統的方式去討好觀眾,而這個做法,在一部精品的職業劇里已然行不通了,這樣的做法已經被時代拋棄。
對于觀眾而言,需要更精準的人設、更清晰的脈絡,集家庭劇、倫理劇、職業劇等為一體的綜合劇集已無太大市場。
這也是中國沒有職場劇的根本原因。
《安家》觀后感【篇3】
最近安健導演的兩部職場都市劇正在熱播,其中一部《安家》有孫儷,海清等大咖主演,孫儷在劇中飾演的房似錦年紀輕輕已經是安家天下中介公司的金字招牌。簡介大致如下,房似錦空降靜宜門店擔任雙店長。門店原店長徐文昌推崇“人性流”管理方式,也不屑用卑鄙手段競爭,兩人管理方式截然不同。到任后房似錦實施鐵腕手段,對外快速反擊,對內整肅。雖然在房似錦管理下,大家苦不堪言,但是業績提升振奮了門店員工士氣。由于兩位店長管理風格不一,業務員們在兩位店長的較勁中左右為難。整個劇情想表述職場女強人拯救安家地產記
另一部《完美關系》由佟麗婭,黃軒領銜主演,主要講述佟麗婭飾演的職場小白達琳臨危受命,接任輿論風口浪尖的DL公關總裁,與黃軒飾演的個人公關名人衛哲二人聯手攻克一個個公關難題,最后把DL集團帶回正規,兩人在合作中擦出了許多火花,衛哲把達琳快速培養成了公關高手,同時受達琳的影響,自己的焦慮癥逐漸消失,找回了真實的自我。整個劇情可以簡單理解成小白成長記。
兩部劇題材很符合當下局勢,也有眾多大咖主演,但播出后觀眾的反饋卻讓人大跌眼鏡。幾乎都拍成了浮夸劇,一點都不貼近職場實際,因此引來觀眾一片罵聲,很多人都在怪佟麗婭演技超爛,也在為孫儷惋惜,我想說國產都市劇拍成這樣難道真是演員之過嗎?我看未必。
首先該思考的應該是劇本問題,演員只能按照劇本演,兩部劇卻在一開播就給人一種極度浮夸,不接地氣的感覺。
《安家》第一集房似錦去靜安門店時,左右兩家地產公司的早會詞一個是“加油努力,努力努力加油,一個是什么真實房源做過路過不要錯過”,不知道的以為進入了菜市場。緊接著房似錦進入安家,員工都以為只是顧客,把人家上下打量一頓(現實中當著客戶有這么干的?)。再說朱閃閃一個三年沒開單的中介業務員,還能留在公司,那也是沒誰了,要知道真實中介壓力多大,別說三年哪怕是三個月沒開單估計就滾蛋了。
網友戲稱《完美關系》為尷尬關系,達琳第一次記者會,說完居然直接提著鞋子正兒八經的跳下演說臺光著腳就走了,現實中一個如DL公關大公司,會有這么浮夸的總裁?沒職場經驗絕不是浮夸的借口。再有衛哲處理耿躍出軌案,那簡直神了,一個獨立公關人幾乎是全能的,處理現實危機公關事件沒有九死一生也要掉成皮。這是職場劇,不是純偶像劇,把一個職業公關人拍成了完美偶像
以上這些不接地氣的表現,很想問下劇本怎么來的,異想天開的么?編劇有沒有實地了解過現實中這些工作是怎樣的?難怪這么多大咖藝人都改變不了觀眾口碑,兩部劇豆瓣評分都如此低。
《安家》觀后感【篇4】
孫儷、羅晉主演的電視劇《安家》,正在熱播中,但隨著劇情的發展,也開始被網友們噴其三觀有問題。然其實里面的每一個故事,又何嘗不是從現實中來的呢?人性也是,有的人就是三觀不正、厚顏無恥,讓你無可奈何。
就比如說最近劇情中,太姑奶和他們一家子的故事。為了得到人家的買房子錢,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來,小編看了之后,真的是應了那句話,不是老人變壞了,是壞人變老了。
不過,今天我們不說賣房子的事情,來說說劇中男女主角的感情問題。從目前的來看,徐姑姑和房似錦的相處恰到好處,更容易培養感情,再加上還有張乘乘從中讓徐姑姑來對比,房似錦的勝算就更大了。
不過,讓小編沒有想到的是,兩人感情的事情,竟然是房似錦先動了情,因為她真的愛上了徐姑姑。自從四年前雨夜的幫助,再加上現在的朝夕相處,房似錦被徐姑姑迷住了。甚至不顧上司的反對,不擠走徐姑姑,還幫助徐姑姑當上了老洋房系統的總經理,比翟總還高一級。
這是怎么回事?原來房似錦因為愛上徐姑姑,不忍心讓徐姑姑走,哭著自曝到這里的真相,徐姑姑倒是淡定地安慰她:我早就知道。
《安家》觀后感【篇5】
由孫儷、羅晉、張萌等人主演的現實題材電視劇《安家》正在熱播。隨著劇情的播出,“賣房子”外衣包裹下有關原生家庭、住房焦慮、房子對婚姻的影響等一系列現實問題也浮上水面,一環接一環的矛盾沖突、緊湊勁爆的劇情令觀眾大呼過癮。尤其是最近安家天下店長徐文昌(羅晉飾)的前妻張乘乘(張萌飾)出軌懷孕,大鬧“安家”門店,張乘乘的渣女人設引發廣大網友討論。
張乘乘出軌致徐文昌“喜當爹” “花式作妖”渣女人設不倒
在電視劇《安家》中,張萌飾演的張乘乘是徐文昌(羅晉飾)的妻子,一出場兩人便恩恩愛愛上演了一出為買房假離婚的戲碼。沒想到剛離婚沒多久,張乘乘就與小鮮肉出軌被徐文昌“捉奸在床”。盡管一再強調自己是激情犯錯,卻依然沒能挽回徐文昌的心。兩人也因此假戲真做,張乘乘徹底變成前妻。
不甘心的張乘乘靠著死纏爛打、軟硬兼施,一直沒停止對徐文昌的騷擾。在最新播出的劇情中,張乘乘發現自己懷了孕,即便很有可能不是徐文昌的孩子,她依然想騙徐文昌回心轉意,承認是孩子的爸爸。甚至為了逼徐文昌就范,大鬧“安家”門店,使得房似錦(孫儷飾)和徐文昌苦心隱瞞的同居現狀被曝光。
劇中的張乘乘性感嬌媚,撒起嬌來很有一套,花式叫“哥哥”令很多觀眾表示“骨頭都酥了”。明明出軌在先,卻振振有詞說自己“抵抗了很久”,還拼命用孩子打感情牌,真可謂是不折不扣的標準渣女形象。這樣的女性角色讓不少觀眾看得“牙癢癢”,“被張乘乘氣死”等話題頻上熱搜,不少網友每天都在問,“張乘乘什么時候能下線”“張乘乘還想作什么妖”,甚至張乘乘的“作”也成為本劇的一大看點。
張萌演技活靈活現氣壞眾人親自下場討伐張乘乘“三天不照鏡子”
作為演員,張萌在出演張乘乘過程中貢獻了可圈可點的演技。網友們一邊大罵張乘乘,一邊反過來稱贊張萌,“越是演得氣人,越證明演技好”“渣歸渣了點,但美是真美”。甚至有不少網友評論,“雖然出軌不對,但你演得好可愛,討厭不起來“,張萌也在采訪中不斷強調,雖然是“渣女”,但她在努力讓這個角色的行為更加合理和人性化,給這個人物增添了很多真實的色彩。
更有趣的是,每天也在微博“翻牌”追劇的張萌,有時也忍不住親自加入”激情辱罵“張乘乘大軍,帶頭討伐張乘乘行為過分,吐槽受不了她,“要懲罰自己三天不照鏡子”,不想看到這張跟張乘乘一模一樣的臉。另一方面,張萌一邊追劇,一邊也對劇中三觀提出思考,探討關于婚姻忠誠中男女方表現不一這一社會現象,進行正向價值觀引導。
出道多年,張萌出演了很多風格迥異的角色,但此前在《離婚律師》中飾演的同款出軌女當年也引發一定討論,讓她不禁調侃,“演了很多其他角色,就這種角色火了”。張萌還翻牌網友評論,稱這樣不討喜的人物不好找演員,作為《安家》出品方耀客老板娘的她只好自己上。
在娛樂圈討喜的角色自然受人青睞,但能一而再飾演好“討人嫌”的角色,也體現了敬業和演技。從《神話》里的“最美虞姬”,再到《離婚律師》《安家》里“渣女專業戶”,隨著閱歷的增長,張萌不僅貢獻了多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經典角色,狀態和演技也在不斷進步,不斷突破既定人設,多次讓人眼前一亮。近幾年來,張萌更是轉型成為一名制片人,呈現了《白發》等優秀的電視作品。從不愿原地踏步的她,在影視圈多線開花,頻頻出彩。期待張萌日后更多精彩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