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課的電影觀后感怎么寫
觀后感的目的是表達自己的觀點、評價和態度,同時也是一種學習和交流的方式,可以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和寫作水平。下面給大家整理一些最后一課的電影觀后感怎么寫,方便大家學習怎么寫最后一課的電影觀后感怎么寫。
最后一課的電影觀后感怎么寫篇1
小《最后一課》是法國著名作家都德的作品,講了當普魯土軍隊占領了的家鄉并剝奪他們學習本族語言的時候,法語老師韓麥爾講的最后一節法語課,老師刻意換上了平時不穿的禮服講課,從來不識字的市民也來參加這最后一堂課,就連愛逃課的頑皮學生小弗郎士也認真的參加了這堂課,他們都聽得萬分認真,萬分激動……,等到這堂課快結束的時候,韓麥爾老師深情的在黑板上寫下五個大字,“法蘭西萬歲”,這堂課就這樣結束了。
我一口氣讀完了這篇小說,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忘不了韓麥爾先生在失去教授母語機會時那張慘白的臉,我忘不了調皮不懂事的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課上的痛徹心扉。這是怎樣一種愛國精神呀!雖然沒有為國捐軀的悲壯情景,但比激昂壯烈的場面更加有震撼力。
我們中國在晚清時期也淪為殖民地,于是許多愛國的人都站起來,奮勇反抗,不畏強敵為祖國拋頭顱撒熱血,才換來了我們今天幸福快樂的生活和良好的學習環境,我們的今天和小弗朗士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呀!
我想,是祖國養育了我們,祖國把我們當作掌上明珠一樣對待,給了學生力所能及的保護,我們更應該熱愛我們的祖國,更應該從現在開始要珍惜良好的學習環境,不能虛度光陰,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更加努力學習。
最后一課的電影觀后感怎么寫篇2
小時候,當失去一件可貴的東西,母親總是哄著我,把我從絕望中帶出來。當今天,我讀了《最后一課》后才明白什么叫真正的心痛,真正的離別……
《最后一課》這篇課文講了阿爾薩斯被敵人侵占后,師生們又氣憤又沉痛地上了最后一課……讀第一遍時,我讀不出什么門路,可當我讀第二遍時,師生們的沉痛我可以理解,人民們的憤怒我可以明白。敵軍們簡直如虎如狼!多么可愛的家園被他們的一聲號令搞得心灰意冷……我很敵人,恨愛搞破壞的人,更恨那些厚臉皮的“狼狽”!
當我讀到韓麥爾先生自我批評時,我就感受到了:老師是愛學生的.,小弗郎士也是愛學習的,同時也是愛老師的!
“法蘭西萬歲!”沒錯,侵軍就是法西斯。幸福的人被敵人趕走,美好的村莊被侵占,這都不是人做出來的!韓麥爾先生的話是對的,只要心中不滅,就算失去家園,失去親人,仇依然可以報的!
韓麥爾先生,加油!我支持你!永遠支持你!
最后一課的電影觀后感怎么寫篇3
人的一生如曇花一現,在這短暫而又美好的時刻里,你應該留下痕跡,能令后人賞析你的人生價值!
“厄運在同一條路上漫游,時而降臨于這個人,時而降臨于那個人。”這是埃斯庫羅斯說的。是的,在地震中,厄運降臨了,但在此時此刻,一朵“無私奉獻”的生命之花正在綻放!
潭老師質樸,善良。一心一意地恪守己任。但有的學生卻捉弄老師,比如說,有的放氣、有的上課畫畫等。但這位老師都不去追究,在地震時,他冷靜疏導學生離開教室,個別學生在最后一刻,被嚇得不敢走,老師讓他們躲在桌子底下,并用自己的身軀護住這些學生。潭老師雖身受重傷,但他卻鎮靜地按捺住學生的情緒,給學生極大的鼓勵。余震一次次地發生,老師的用最后的生命保住了學生鮮活的生命。
看到這感人的一幕,我的眼淚止不住流了下來。用世上最華美的語言,是無法表達我的心情。無私的大愛,讓災區的人們心里暖洋洋的。潭老師也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它必將成為我心中最好的榜樣!
最后一課的電影觀后感怎么寫篇4
離期中考試還有三天,正當我們緊張復習時,學校竟組織我們看電影!而這,就是《最后一課》......
電影記述了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一位聞名遐邇的人名教師——譚千秋!
譚千秋,農名出身,以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湖南師范大學,并取得留校教學資格。卻應家鄉村長的一番話,毅然來到了四川......
2008年5月12日,他正在給學生上課。突然,大地抖動,樓層搖曳。他的大腦迅速而準確的做出判斷:地震了!他安排學生逃離,卻得知還有4名同學沒能逃出來——怎么辦?來不及逃了。他趕緊讓大家躲在講臺下面。可薄薄的講臺怎能抵得住鋼鐵、水泥的橋壓呢?譚千秋奮不顧身地閃電般撲上去......
譚老師素日就很疼愛學生。衣服破了,舊了,舍不得扔,舍不得買,只為多匯點錢給家中父母養老,所以人送外號“譚摳門”。“譚摳門”也有不“摳門”的時候,那那就是請貧困生到家里吃飯,給他們改善伙食,大魚大肉毫不吝嗇;他可以將自己好容易得到的獎品——一雙從未動過的運動鞋贈給學生,卻不忍自己穿;他可以為學生生病而忙于奔波,卻不愿因時間晚而停止改作業。
譚老師以一個幸福美滿去換取4段支離破碎的生活,他用自己生命保護了4朵充滿活力的花朵!
當看到譚老師的女兒,拿著礦泉水要給已逝去的他喂水時,我落淚了。正如他當天的課題,他是一個“有價值,對對人民有益”的人!
縱觀全球,有幾個老師不是如此呢?再此,讓我們向譚老師致敬,想千千萬萬的教育工作者致敬!“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句話不準確的描繪了他們的一生嗎?他們用熱血澆灌了千萬朵生命之花,卻又得到了多少呢?請讓我們懷著最真摯的心,對老師說一聲:“謝謝!”
最后一課的電影觀后感怎么寫篇5
教室里一片寂靜,沒有人動身,空氣仿佛就凝固于此了。所有的人都凝視著黑板上那充滿力道的大字,我看見郝叟老頭兒的眼角濕潤了。
不知過了多久,我不知把“法蘭西萬歲”在心里默念了多少遍,韓麥爾先生依舊保持著那個動作。我慢慢站了起來,鄭重地朝那個偉大的靈魂鞠了一躬。緊咬著嘴唇,強忍著即將奪眶而出的淚水,一步一步僵硬但堅定地走出教室。
轉頭,我望了望那個院子。胡桃樹依舊,紫藤也依舊,但明天,明天這里將變得陌生,這里將沒有法語,沒有韓麥爾先生,沒有如今這般燦爛的陽光。
吸一口氣,我強制自己離開。
真是見鬼,天氣似乎沒有早餐那般明朗可愛,連畫眉的歌聲和面包店飄出的香味也似乎沒有早晨那般美好。總之,平日;里我最喜歡的那條散學之路到了今天是那么的惹人厭倦。
走著走著,我忍不住將法語書捧在手里,一遍又一遍地摩挲,它仿佛是世間上最寶貴的東西。
霎時間,我聽到了風吹過耳畔的聲音……
最后一課的電影觀后感怎么寫篇6
細細品味過《最后一課》后,我所感受到的是一種沉重卻也無力反抗的無奈之情。
韓麥爾先生沉痛的感受,使我讀著讀著眼淚也在打轉。我驚異,為什么會這樣,為什么要哭?!我想起了我讀過的另外一篇文章《哭泣的圓明園》,驀然發覺,中國也遭遇過這樣的窘境。
回想起八國聯軍在中原大地犯下的種.種劣跡,我似乎也能明白八國聯軍的心思。我中國軟弱必將會被欺凌,“落后就要挨打”是恒古不變的真理。一個人懦弱并不傷大雅,但一個國家軟弱,后果將是多么可怕!我們正值年少,如果像弗朗士一樣的荒廢學業、只顧玩鬧,那也必將會有如弗朗士一般的懊悔,只怕悔之已晚。
正如梁啟超所言,中國之責任全在我少年。阿爾薩斯的悲劇不會再在中國上演,我也希望我中國少年奮發圖強,真正的勝于歐洲,雄于地球!
最后一課的電影觀后感怎么寫篇7
為生命樹一座不朽的豐碑——電影《最后一課》觀后感
生命的價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獻。
——題記
看完這一部感人至深的電影后,無論你是怎樣的一個人,都會為電影中這位偉大而無私的教師——譚千秋感動,都會為他那一刻定格的影像而傷懷。
這部電影講的是2019年5月12日下午2:28汶川大地震爆發那一刻,漢旺鎮中學的譚千秋老師用自己的身軀保護了四名學生,而被強大的地震奪去了寶貴的生命的感人事跡!
這一天下午的第一節課,譚老師還像以往一樣,走進教室,在黑板上書寫本節課的課題《人生的價值》,“我們要做一個什么樣的人?”譚老師問。“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一個不損害人民的人;一個有損于人民的人。我們一定要做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譚老師的話鏗鏘有力,擲地有聲!我清晰地記得譚老師說的那句話:生命的價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獻!
譚千秋,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用生命譜寫了一個傳奇。他原本可以在省城大學教書,可是畢業回家和村長的一席話,讓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這個機會。他只想讓家鄉貧困的的孩子們有一個讀書的機會。于是,他不抱怨家鄉條件的艱苦、不抱怨教學條件的簡陋、不埋怨待遇的不如意,帶著自己的夢想和追求走進了漢旺中學,當上了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學教師。
譚千秋,一個為人子、為人父的簡簡單單的人,為了所教的孩子們的身心和學習的有益成長,幾十年如一日,經過了不知多少不眠之夜,承受了不知多少家庭及生活的重壓,一心只想著所教的學生們。剛端起飯碗,就匆匆離家去處理學生的問題;剛剛走進辦公室想休息,就為了班級的突發問題奔波勞碌。一件衣服補綴十幾次,仍舊不舍得買一件新衣,可是學生有了困難,他卻慷慨拿出自己的衣物資助。在學校里,師生們給他一個外號“譚摳門”,他卻說:相信自己的付出,總有一天會讓孩子們理解!
那一刻,瞬間的地動山搖,他走在了最后。本可以沖出即將崩塌的教學樓,本可以續寫自己的生命,可是看到四個沒有來得及沖出教室的孩子,他毫不猶疑地沖上去用自己的身軀撐起了孩子們生命的天空!坍塌的教學樓的石塊無情地砸在他身上,長長的鋼筋殘忍地刺穿他的手臂,他卻只重復著一句話:孩子們,別怕!別喊!保存體力!我們一定能獲救!曾經一度調皮、不懂事的孩子們在這一刻明白了譚老師的良苦用心,懂得了自己對譚老師的種種錯誤的做法!這一刻,師生對以往的一切都釋然了!這一刻,師生情感動了天地!“大愛無疆!”譚千秋用“愛”收獲了“愛”!
“生命的價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獻!”譚千秋用自己生命最后一刻的定格詮釋了一個人民教師的不朽師魂!譚老師走了,課桌下的孩子們承接了譚老師的期望和寄托,將“愛”延續!
“譚老師一路走好!”一座雕塑矗立在漢旺中學的校園里,倔強的身軀呵護著課桌下的四個可愛的生命,讓這一刻成為了永恒!一座偉大精神的雕塑將永遠矗立在活著的人們的心中,我們有信心把譚千秋老師的“愛”在我們中間延續!
我作為一名中學生,我一定永記譚老師的精神,用自己的努力拼搏去實現自己的價值!并將自己的成功奉獻于整個社會,用心成就一個輝煌的人生!
(輔導教師:李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