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觀后感150字左右
寫觀后感需要給予肯定和贊揚好的地方,同時也要提出不足之處和看法和建議形式。怎么寫好雷雨觀后感150字左右?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雷雨觀后感150字左右,方便大家學習。
雷雨觀后感150字左右篇1
今天,讀完了曹禺所著的《雷雨》,感觸頗多,現來小議。
故事是圍繞封建家庭的錯綜復雜的情感故事,這本書寫的很成功,可以說是我國改革探索時期的一個里程碑。
讀完這本書,我仿佛看見作者長吁了一口氣,筆者用鍵入似的筆法刻畫了一個虛偽的爛好人----周樸園,心地善良的魯氏母女,敢愛敢恨,似王熙鳳似的富貴太太---樊漪,被封建制度所壓迫剝削的供熱讓你代表魯大海----魯四鳳的哥哥。
作者輕描淡寫了每個人的行動和語言,但恰到好處,從側面映出周平和周沖對封建社會的不滿,魯貴在權勢面前的阿諛奉承,以及魯大海敢站出來伸張正義,反抗舊社會,但最終是個悲劇。四鳳和周沖相繼被電擊中,周平開槍自殺,最后尾聲只是兩個小孩在精神病院討論瘋了的四鳳。
這本書給我的其實是爭議是永遠站在高處的,不是沒有爭議,而是爭議太高了,我們必須努力爬高才能看到。
還有一點,什么事情都要冷靜思考之后再做,要努力爭齲讀完之后,我突然覺得我應該從現在做起同黑暗戰斗!
雷雨觀后感150字左右篇2
要寫《雷雨》讀后感,所以又再仔細讀了一遍,忽然覺得自己粗鄙淺薄,又何德何能對其指手畫腳,品頭論足的。自愧與崇敬之心油然而起。可還有另外一種情緒,卻也不得不說的,那就是對繁漪的認同感與佩服迷戀之情。
《雷雨》有八個人物,他們在一起癡纏糾葛,從不曾想到放手。他們盲目的爭執著,泥鰍似的在情感的火坑里打著昏迷的滾,用盡心力來拯救自己,而不知千萬仞的深淵在眼前張著巨大的口。他們正如一匹跌在了沼澤里的馬,愈掙扎,愈是陷落。周萍悔改了“以往的罪惡”,他抓住了四鳳不放手,想用一個新的靈魂來洗滌自己,但不自知的犯了更可怕的錯誤。繁漪卻是個最令人憐憫的女人,她不悔改,她如一匹執拗的馬,毫不猶疑的踏著艱難的老道,她抓住了周萍不放手,想重拾起一堆破碎的.夢,救贖自己,但結局終究是引向死亡。
愛恨分明,不是恨便是愛。特別極端的一個人,卻也另現實中的我們有深深的認同感。現實中的我們,內心的另一個隱面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只是,我們不如繁漪勇敢,沒有她那樣火熾的熱情,強悍的心。她敢沖破一切的桎梏,可我們不能,我們想追求,不顧一切,但那在夢里都很難實現。是現實的仁慈還是殘忍,我弄不懂。我可以做的,卻也只有替軟弱的自己哭泣。那個性格如雷如火的女人,生活已是這樣,卻心比天高。熱情原是一片澆不息的火,而上帝偏偏罰她們生長在枯干的沙土。
我為繁漪著迷,可我卻做不到她那樣,只能在這紅塵之中長長的嘆息一聲,又繼續寫我的讀后感而已,終有一天,終有一天,那時,又是怎樣一番境遇呢?
雷雨觀后感150字左右篇3
一個風流的少年看上了自家的女傭,這樣的結合自古至今都不會有好的結果。倘若那個男的有情有義,大不了兩人私奔,背離父母,遠走高飛作對苦命鴛鴦,然而刺骨始終的女主角侍萍就更苦命了,周樸園這個風流少爺雖被她的青春美麗與溫柔打動,但他那顆只懂愛自己的心又怎會與她廝守一生?他為了自己的前途最終放棄了侍萍。孤苦無依的侍萍帶著患病的二兒子傷心的離開,原一味故事就這樣結束了,誰知造化弄人,命運又將他們牽扯在一起。錯綜復雜的關系又上演了,簡直就是一團糟,最終導致了同母異父的兄妹相愛。身為他們的母親,侍萍只能接受命運的捉弄,也只能埋怨自己給孩子帶來的命運,似乎一切該終結了,偏偏當年的風流少年周樸園在誤會下道出了他們是同母異父的兄妹。這件事害死了3個人…… 這樣一段揪心的人生怎不讓人心痛?
三十年的漫漫時光,三十年的愛恨糾葛,三十年的淚與血鑄就了一場悲天慟地的雷雨。
這雷雨似在冥冥之中早已注定的,同時也注定著一場悲劇的誕生。
周樸園,作為劇中的核心人物,理所應當的成為了開啟罪惡之盒的潘多拉。他深邃似湖的眼神,將自己永無邊際的貪婪掩藏得不留一絲痕跡;他微微上揚的嘴角,讓人看透他心中澎湃的可以奪去他人性命的滾滾波濤。他似一只披著羊皮的狼,在人前虛偽地掩飾,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想讓別人認為他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善良之人,他用臟骯的雙手救力地在眾人面前維護自己消逝的愛情,但事實上,他對魯侍萍的感情早已在心底蒸發,曾經的愛情早已化為漫長生命中的一點佐料,可有可無。
魯侍萍,悲劇的承受者,她的命運充滿了艱辛與坎坷。韶華易逝,曾經的秋月春風,夏荷冬雪都已變為記憶中零散的碎片,無法重演。悲慽慽的三十年后,美麗如花的容顏早已不在,婀娜修長的身姿早已不在,只剩下一個老得連周樸園都不認識的佝僂的軀殼、期盼了三十年,守望了三十年的男人,最終留給自己的只是無盡的哀傷與痛恨。既然如此為何還苦苦沉溺,深陷其中,難以自拔。魯侍萍將這一生的苦難都歸于命運,歸于看不見摸不著的生命之線,念叨著如何苦又如何凄慘,緊緊抓住血紅色的恨意,執拗的不愿放手。
一場命中注定的雷雨,一場無法回避的悲劇,將人世間一切的丑惡的揭露開去,但灰暗的色調終將抹去,雷雨過后,新的生活還要繼續。
雷雨觀后感150字左右篇4
最初接觸《雷雨》是在中學時期,那時候我的眼里人只有兩種,好人和壞人。如果斷定此人是好人,那么就算是他做過一點壞事,我仍會寬容的對待他;相反,如果他是壞人,他做什么,我也會感覺他是有陰謀的,周樸園就是我眼中典型的壞人形象。
《雷雨》中周樸園是一位封建家長,又是一位資產階級代表人。他視工人的生命如兒戲,為了錢不擇手段;拋棄了為他生子的魯侍萍,控制著妻子繁漪;他試圖操縱周圍的人和事,當時讀他,只用一個詞形容“陰狠自私”。對他的態度討厭至極,甚至覺得四鳳,周沖,周萍的死亡都怪他。現在重溫《雷雨》,才發現以前忽略了很多細節,這些細節也讓我重新審視對周樸園的看法。
序幕中老人對樓上的太太和樓下魯奶奶的關心慰問,第四幕中周樸園對周沖流露出的父子之情,他是一個想要多和兒子說說話的孤獨的父親。還有劇中周樸園對魯侍萍的懷念和眷戀,雖然在看到了侍萍本人后他驚慌,恐懼,完全沒有了曾經的溫情,但是站在一個帶有封建性質資本家的角度上看,在看慣了社會和商場上的爾虞我詐,明爭暗斗之后,再次意外的見到昔日的情人,周樸園的腦海中最先迸出的自然是“侍萍可能是被對手派來威脅自己的”,這樣看來,任誰,都會臉色大變,問清來人到底有什么目的。
在我看來,現在的周萍和四鳳就像昔日的周樸園和魯侍萍,在最初不摻雜任何功利色彩時,他們兩個人對愛情轟轟烈烈,誰有會知道,年輕時候的周樸園不是真心待侍萍,想要許她一輩子的幸福呢?可是封建家長制和殘酷的現實一點點地吞噬了這美好的愛情,門第的差距逼得他們分離了。如果周萍和四鳳沒有死亡,那么我想他們活著的結局又會是下一對周樸園和魯侍萍呢,誰又能保證膽小怯懦的周萍不會在社會這個大鐵爐里被煉得和他的父親一樣自私殘忍呢,或許死亡反而對他們是一種解脫。
重溫《雷雨》之后,這一代年輕人的悲劇該責怪的不是周樸園,而是當時那個社會,它是一個大染缸,染黑了人性,周樸園也是一個被人同情的“老人”。
雷雨觀后感150字左右篇5
在《雷雨》中,所以悲劇的來源似乎都是周樸園,這個虛偽狡詐、唯利是圖的舊社會資本家。由于他的貪婪、自私與無情,讓剛生完孩子不久的魯侍萍帶著二兒子悲傷地離去,于是有了后來的魯四鳳、繁漪的出現,更有了周萍與繁漪的私情、周萍與四鳳的兄妹情,錯綜復雜的關系,讓身為母親的魯侍萍很無奈很痛心,卻也別無選擇。后來周樸園說出來的秘密,讓在場的人都無法承受,于是,四鳳、周萍、周沖都死了,無法承受這打擊的繁漪跟侍萍瘋了,而這造成悲劇的最重要人物,卻完好無損地生活了下來。或許,他只是身體上的完整,但是他已經失去了一切。活著的人更痛苦,或許就是對周樸園最好的寫照。
《雷雨》,在這個倫理大悲劇中,我們仍可以看到當時的社會、當時的資本主義對人的毒害,對人身心的摧殘,它們讓當時的資本家為了利益而不顧一切,不擇手段,不顧道德,不顧良心,甚至是不顧親情和愛情。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會出現家庭悲劇,那是必然的。而這家庭悲劇的背后,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當時的社會悲劇與社會的黑暗。恰如“雷雨”,沉悶的“天氣”預示著之后的“狂風暴雨”給人帶來的心靈的震撼!同時我們也能看到在當時的背景下,仍然有一批敢于反抗的人,在反抗著這不公平的社會與命運,為了自己,也為了他人。
雷雨觀后感150字左右篇6
星期三,老師組織我們看了一部精彩的電影——《雷鋒》。電影中的雷鋒是個樂于助人,大公無私的人。
有一天中午,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雷鋒在回去休息的路上看見了一位老大娘,領著一個五六歲的小孩,艱難地行走著。雷鋒見了,立刻跑過去,問:“大娘,您這是要到哪兒去呀?”大娘回答說:“我上董家村去看我閨女。”雷鋒聽了說:“董家村離這可還有二十幾里路哩!”“可不是嘛!”“下這么大的雨,要不我送你回家吧!”“那行吧。”大娘說。于是,雷鋒毫不猶豫地抱起小孩,陪大娘一起走向董家村。一路上他們唱著歌,互相鼓勵。深夜,終于到了董家村。大娘把毛巾遞給雷鋒讓他擦汗,雷鋒說什么也不肯,大娘再三強求,雷鋒只好答應了。大娘又立刻叫女兒給他煮姜湯去去寒,雷鋒聽了,趁大娘沒注意悄悄地跑走了。
看了這部電影,再來想想自己,真是一個在天,一個在地。每次幫別人做完事情后,都會收到一點兒的回報,可雷鋒叔叔卻從不收取任何回報,也不留名,我要向他學習。
雷雨觀后感150字左右篇7
說實話,我從未看過話劇,因為它不像電影那樣能夠帶給人直觀的體驗,也不像演唱會令人如此瘋狂。如此如此,我便一直與話劇無緣。直到這次學校主辦的戲劇節,雖說我自己也演了一個劇目,是個歌舞劇,但我還是最期待雷雨的上演,因為這是這次話劇節唯一的一個“正版”話劇節目,沒有經過改編,原汁原味。
終于我坐在了羽毛球館內,目不轉睛地一口氣看了下來,雖然演員們連業余級別都算不上,但我仍舊要加以贊賞。畢竟他們在臺上已經演出了《雷雨》的主題,有模有樣,抑揚頓挫,值得人叫好。既然是在臺上演出來的戲劇,那么就要不同于曹禺的劇本,要演出來的更多是人物的內心,戲劇的靈魂,而這些是在劇本中體現不出來的。
由于一個角色是由多達3、4個演員扮演的,實力有出有入,我就把演出同一個人物的演員混為一談罷。
首先要說說令我眼前一亮的角色,那就是魯大海。活靈活現地演出了一個沒有多少文化的有勇無謀的工人代表。倔強頑強的神情,對臺詞節奏的把握都幾乎恰到好處,雖然戲份不多,但尤為出彩,引起滿堂喝彩。
其次就是周沖。一個充滿孩子氣,心靈純凈但充滿理想的孩子,這也許就是出演者的本色出演,也演出了周沖的性格。對四鳳的支支吾吾,對父親的唯唯諾諾都演了出來,雖然沒有什么出彩的表演,但是總體來說還稱的上一個好角色。
周萍是最難演的角色,不順人意也在意料之中,其他人物都表現平平,反倒是較難演的四鳳在許多爆發力極強的感情戲中掌握好了分寸,演出了話劇的本義。
總體來說,我還是對這部話劇相當滿意,一個學期的成果非常可喜,但令人最遺憾的就是話劇的結尾爆發地還稍顯不足,好像一場戲里的感情恩怨沒有得到最后的歸宿。
雷雨也許永遠不朽,那就讓雷雨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