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2023年
數學教學,要緊緊聯系學生的生活情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2023年精選,歡迎參閱呀!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2023年精選【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分數乘法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學會應用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解答分數乘法的兩步應用題。
2、發展學生思維,側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根據多幾分之幾或少幾分之幾找出所求量是多少。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1、口答:把什么看作單位“1”的量,誰是幾分之幾相對應的量?
(1)一塊布做衣服用去。
(2)用去一部分錢后,還剩下。
(3)一條路,已修了。
(4)水結成冰,體積膨脹。
(5)甲數比乙數少。
2、口頭列式:
(1)32的是多少?
(2)120頁的是多少?
(3)綠化造林對可降低噪音,原來80分貝的汽笛噪音,經綠化隔離帶后,降低了,降低了多少分貝?
(4)綠化造林對可降低噪音,原來80分貝的汽笛噪音,經綠化隔離帶后只剩下原來的,人現在聽到的聲音是多少分貝?
3、你能把口頭列式計算中的第(3)(4)題合并成一道題嗎?
4、根據學生回答,出示例4,并指出: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稍復雜的分數乘法應用題”。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2023年精選【篇2】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美術五年級上冊第三課《美麗的紋樣》。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適合紋樣的基本知識,掌握其圖案裝飾的一般規律,知道適合紋樣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運用;
2、技能目標:嘗試設計一組美麗的適合紋樣;
3、情感目標:通過欣賞和設計適合紋樣,提高學生的審美、設計能力以及美化生活的能力。
三、【制定依據】
1、內容分析:
《美麗的紋樣》是人教版小學美術五年級第九冊中的一節造型表現及設計應用課程,主要是學習“適合紋樣”的相關知識。在新課程中對于五年級的造型表現及設計應用的教學目標有明確要求:“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單的創意,設計方法和媒體的加工方法,進行設計和裝飾,美化身邊的環境。”基于以上要求,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設計為:通過欣賞,了解什么是適合紋樣,從而嘗試設計出新穎、美觀的適合紋樣。將本課的教學難點設計為:學習基本骨架的繪制,掌握適合紋樣的制作方法。
2、學生實際:
學生通過二、三、四年級對“二方連續”、“四方連續”以及“對稱圖案”的學習,在造型表現及設計應用領域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安排“適合紋樣”的學習是十分合理的,符合循序漸進的認知規律。
四、【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填圖游戲稿,示范工具;
學具:直尺、自己喜歡的作畫工具等。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漂亮的圖片,你們邊欣賞邊思考:你看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指名生回答。
2、師:同學們講得很棒,總而言之這些簡單的圖案經過組合以后,就變得非常美麗,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美麗的紋樣》。
(二)探索學習
1、了解適合紋樣:剛剛我們欣賞的圖案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去掉了他們的外型以后,里面的圖案形成的形狀仍然跟外面的形狀一樣,也就是說這些圖案都非常適合他們的外型,我們把這樣的圖案叫做適合紋樣。
2、適合紋樣有多種組織形式,請大家看圖片,看看有哪些形式?(開火車答)
3、師總結:離心式:它的特點是圖案由中心向四周發散,用手勢比劃一下。4、學生嘗試介紹向心式、離心向心結合式、旋轉式、綜合式以及均衡式:
5、師提示:均衡式這種樣式比較特殊,前面幾種形式都是有一定的規律的,而這種形式是不規則的,他在視覺上給人一種平衡的效果。
(三)欣賞啟發
1、早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們就已經將適合紋樣運用于生活中了,請大家欣賞課件中的圖片。
2、請你想一想,適合紋樣在我們的生活中還常常運用在那些地方?(生舉例,師課件展示適合紋樣在生活中運用的圖片若干)
3、欣賞了這么多精美的圖片,我想大家一定很想知道怎樣來制作這些美麗的紋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適合紋樣的制作方法:師向大家介紹三個步驟:定尺寸、定外框、定基本骨架線。
4、學生思考,并說一說怎樣制作基本骨架線?
師小結:可以用對折的方法,也能用尺子量中點的辦法定基本骨架線。
(四)嘗試練習:
師:同學們一定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吧?下面就請你設計一幅適合紋樣。要求:
1、先選好某種外形,再根據外形設計填充圖案;
2、利用前面學過的對比色或鄰近色知識來裝飾適合紋樣。
(五)評價小結
1、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從圖案、組織形式、色彩等方面來介紹);
學生互相評價。
2、教師點評、小結
同學們的圖案設計得非常精彩,相信你們這些小設計師,以后一定能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美。
(六)拓展延伸
課后請同學們嘗試用電腦繪畫中的畫圖軟件,制作適合紋樣。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2023年精選【篇3】
本課題教時數:本教時為第2教時備課日期9月9日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整數除法分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分析、推理和概括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整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備注
一、復習舊知
二、教學新課
一、 鞏固練習
四、小結。
五、作業
1、口算
3/431/542/766/112
分數除以整數通常是怎樣計算的?
2、復習第(1)題
學生口答算式與結果。
這一題已知什么數量,要求什么數量?按怎樣的數量關系求?
出示數量關系式:速度=路程時間
3、口答填空
3/10小時是()個1/10小時。
1小時是()個1/10小時。
4、引入新課
1、教學例2
這一題已知什么數量?要求什么數量/根據數量關系式怎樣列式?
(183/10)
畫出一條線段,并提問:如果把這條線段看做1小時行的千米數,怎樣來表示3/10小時行的千米數?
根據學生的回答把這條線段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3份用顏色線畫出。
師邊述說邊畫線段。
問:從圖傷看,3/10小時行駛18千米,就是幾個1/10小時行18千米?求1小時行多少千米。就是求幾個1/10小時行多少千米?
要求10個1/10小時行多少千米。先要求出什么?圖上哪一段表示1/10小時行的路程?
根據回答把線段圖補充完整。
討論:按這樣來想,你認為第一步求什么?怎樣求?
(1)1/10小時行的千米數是:183
為什么要用183?183能不能轉化成用乘法來計算?
討論:1/10小時行的千米數已經用式子表示出來了,你覺得第二步可以求什么?怎樣求?
(2)1小時行的千米數是:181/310
(3)為什么要用181/3的積再乘10?根據乘法結合律,181/310還可以怎樣乘?
問:183/10求出的是1小時行的千米數,1810/3也表示1小時行的千米數,那么183/10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從上面的推想過程看出,183/10轉化成什么樣的計算了?
比較這個等式里的算式,在等式兩邊,什么沒有變?什么變了?是怎樣變的?
2、小結。
1、練一練1
2、練一練2整數除以分數是怎樣計算的?
3、練習八2整數除以分數和整數乘分數在計算時有什么不同?
4、練習八3
分組練習
做完后問:每一組的兩道題有什么不同地方?計算時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說一說在整數除以分數時,要乘哪個數的倒數,在分數除以整數時,要乘哪個數的倒數。
練習八、1、4、5
181/310
=18(1/310)
=1810/3
課后感受
此節課的教法與前一節類似,更多的在于在學生昨天學會分析方法的前提下更多的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規律、尋求解題方法。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2023年精選【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圓柱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計算公式.
2.會運用公式計算圓柱的體積.
教學重點
圓柱體體積的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圓柱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一)教師提問
1.什么叫體積?怎樣求長方體的體積?
2.圓的面積公式是什么?
3.圓的面積公式是怎樣推導的?
(二)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在研究圓面積公式的推導時,是把它轉化成我們學過的長方形知識的來解決的.那圓柱的體積怎樣計算呢?能不能也把它轉化成我們學過的立體圖形來計算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圓柱的體積)
二、新授教學
(一)教學圓柱體的體積公式.(演示動畫圓柱體的體積1)
1.教師演示
把圓柱的底面分成了16個相等的扇形,再按照這些扇形沿著圓柱的高把圓柱切開,這樣就得到了16塊體積大小相等,底面是扇形的形體.
2.學生利用學具操作.
3.啟發學生思考、討論:
(1)圓柱體切開后可以拼成一個什么形體?(近似的長方體)
(2)通過剛才的實驗你發現了什么?
①拼成的近似的長方體和圓柱體相比,體積大小沒變,形狀變了.
②拼成的近似的長方體和圓柱體相比,底面的形狀變了,由圓變成了近似的長方形,而底面的面積大小沒有發生變化.
③近似長方體的高就是圓柱的高,沒有變化.
4.學生根據圓的面積公式推導過程,進行猜想.
(1)如果把圓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拼成的長方體形狀怎樣?
(2)如果把圓柱的底面平均分成64份,拼成的長方體形狀怎樣?
(3)如果把圓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28份,拼成的長方體形狀怎樣?
5.啟發學生說出通過以上的觀察,發現了什么?
(1)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拼起來的形體越近似于長方體.
(2)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份扇形的底面就越小,弧就越短,拼起來的長方體的長就越近似于一條線段,這樣整個形體就越近似于長方體.
6.推導圓柱的體積公式
(1)學生分組討論:圓柱體的體積怎樣計算?
(2)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并說明理由.
因為長方體的體積等于底面積乘高.(板書: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近似長方體的體積等于圓柱的體積,(板書:圓柱的體積),近似長方體的底面積等于圓柱的底面積,(板書:底面積)近似長方體的高等于圓柱的高,(板書:高)所以圓柱的體積等于底面積乘高.(板書: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3)用字母表示圓柱的體積公式.(板書:V=Sh)
(二)教學例4.
1.出示例4
例4.一根圓柱形鋼材,底面積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2.1米=210厘米
50210=10500(立方厘米)
答:它的體積是10500立方厘米.
2.反饋練習
(1)一根圓柱形木料,底面積是75平方厘米,長90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2)一個圓柱形罐頭盒的內底面半徑是5厘米,高15厘米,它的容積是多少?
(三)教學例5.
1.出示例5
例5.一個圓柱形水桶,從里面量底面直徑是20厘米,高是25厘米,這個水桶的容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水桶的底面積:
=3.14
=3.14100
=314(平方厘米)
水桶的容積:
31425
=7850(立方厘米)
=7.8(立方分米)
答:這個水桶的容積大約是7.8立方分米.
三、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1.圓柱體體積公式的推導方法.
2.公式的應用.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2023年精選【篇5】
教學目標:
1、經歷了解稅收的意義、解決有關稅收實際問題的過程。
2、了解稅收的有關知識,會解答有關稅收的實際問題。
3、體會稅收在國家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培養依法納稅的意識。
重點難點:
會解答有關稅收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學生課前去進行各種稅種的調查,初步了解它們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昨天我去“大清花”餃子館吃了一餐餃子,味道可真不錯!一共用了168元,收銀員找錢時還主動給了我一張發票,你能評價一下這種做法嗎?
對,這個餐廳知法、守法,開發票對誰有好處?
開發票減少了餐廳的利潤,但卻增加了國家的稅收,看來越來越多的人具有了納稅意識,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納稅的知識。
板書:納稅
二、了解納稅及其作用
1、你知道哪些納稅的知識?
2、那今天這節課你還想學習哪些納稅方面的知識?
(什么是納稅?為什么要納稅?怎樣納稅?……)
3、要想更多更準確地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可以通過什么樣的方法或途徑來學習呢?
(看書、查資料、上網、去稅務局或向稅務局的親戚朋友了解這方面的知識……)
4、讓學生自由說一說
納稅就是根據國家各種稅法的規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體或個人收入的一部分繳納給國家,納稅是件利國利民的大事,只要人人都有納稅意識,我們的國家一定會更加繁榮、富強!
5、說得很好,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已經了解了什么是納稅,為什么納稅,可作為小學生,光了解這些還不夠,還應爭當小納稅人,學會怎樣納稅!
教師介紹上網查詢內容,納稅有哪幾個步驟?
在這幾個步驟中,哪個與數學密切相關?要運用到哪部分數學知識?
(百分數、百分數的計算)
究竟怎樣運用這部分知識呢?誰知道如何納稅?怎樣計算稅款?
(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的比率叫稅率。應納稅額=各種收入×稅率)
板書公式:各種收入×稅率=應納稅額
應納稅額簡單的說就是指什么?(應交的稅款)
各種收入呢?是一定的嗎?稅率是一定的嗎?你了解哪些稅率(不同的稅率)
那我選這個3%的來還!為什么不行?(根據稅種選擇稅率來還。)
那你會哪種稅種的計算方法?(消費稅、營業稅……)
都會算了嗎?看這道題會算嗎?(例1)
板書:230×5%=11、5(萬元)
230是什么?5%是什么?230×5%表示什么?
6、看來同學們沒吹牛,確實會算營業稅了,關于其它稅種的計算還有什么問題或難以理解的地方嗎?
可能說,什么是應納稅所得額。
師:誰能幫助他?個人所得稅怎樣計算?
師:會算個人所得稅的請舉手!看來個人所得稅的計算靠自學還真有點難度,不急,我們一起解決它!哪些人要交個人所得稅?
師:對,只要有工資收入的公民都有可能要交個人所得稅!
(出示:個人所得稅圖表)
能看懂嗎?什么意思?
幫我算算好嗎?(猜猜我的工資收入?)
好吧,就透露這個秘密給你們,我上個月的工資收入是2100元,獎金是380元,該怎樣算我的個人所得稅?
板書:2100+380—2000=480(元)
480×5%=24(元)
謝謝大家,我一定會依法納稅的!
三、練一練
練一練1—4題
四、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借助網絡、運用百分數的知識解決了納稅中的數學問題,知道了運用各種收入×稅率=應納稅額的方法來計算要交的稅!對于今天所學的.知識,大家還有沒有疑問?
如果沒有,那老師這有幾個話題想和同學們一起探討!
主題
1、你能為自覺納稅設計一句廣告語嗎?
2、如果我是稅務稽查員,如何防止偷稅、漏稅行為?
3、我們能為納稅做些什么?
板書設計:
納稅
各種收入×稅率=應納稅額
230×5%=11.5(萬元)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2023年精選【篇6】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物,經歷認識“成數”,解答有關“成數”的實際問題的過程。
2、對“成數”問題有好奇心,獲得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
理解“成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解決解答有關“成數”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填空
①四折是十分之( ),改寫成百分數是( )。
②六折是十分之( ),改寫成百分數是( )。
③七五折是十分之( ),改寫成百分數是( )。
2、商店里花了56元錢買了一條牛仔褲,因為那兒的牛仔褲正在打七折銷售,這條牛仔褲原價多少元?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有聽農民們說:“今年我家的稻谷比去年增產二成”,“我家的桂皮曬干后只有五成”等嗎?他們說的是什么意思呢?原來商業上與百分數有關的術語是“折扣”,而農業上與百分數有關的術語就是“成數”。滲透環保教育
三、探究體驗
(一)成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十分之幾,通稱“幾成”。例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寫成百分數就是10%。
1、讓學生嘗試把二成及三成五改寫成百分數。
2、讓學生說說除了農業上使用成數,還有哪些行業是使用了成數的知識。
3、練習:將下列成數改寫成百分數。
二成=( )%;四成五=( )%;七成二=( )%。
(二)教學例2
1、出示例題,某工廠去年用電350萬千瓦時,今年比去年節電二成五,今年用電多少萬千瓦時?
2、讓學生讀題,分析題意,今年比去年節電二成五怎么理解?是以哪個量為單位“1”?
3、學生嘗試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巡堂了解情況,指導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4、理解“節電二成五”就是比去年節省了百分之二十五的意思。從而根據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解法列出算式和解答。
350×(1—25%)=262.5(萬千瓦時)
或者引導學生列出:
350—350×25%=262.5(萬千瓦時)
四、鞏固練習
1、三成=( )%;五成六=( )%;八成三=( )%;
2、第9頁做一做
3、解決問題
(1)某鄉去年的水稻產量是1500噸,今年因為受到天氣災害的影響水稻產量只有去年的八成五,今年的水稻產量是多少噸?
(2)鼎湖山20__年累計旅游人次是18萬人次,20__年累計旅游人次比20__年增加一成五,20__年累計旅游人次是多少?(出外玩要做好垃圾分類)
(3)我校20__年的在校生人數有820人,比20__年在校生人數減少了二成,我校20__年的在校生人數是多少?
(4)某鞋廠20__年的年產量為30萬雙,20__年年產量比20__年增加了一成六,20__年年產量又比20__年增加一成,這個鞋廠20__年的年產量是多少萬雙?
五、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收獲了什么?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2023年精選【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認識一些常見的百分率,理解這些百分率的含義,并通過自主探究,掌握求百分率的一般方法,會正確地求生活中常見的百分率,依據分數與百分數應用題的內在聯系,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和數學的應用意識。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經歷探索、發現、交流等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過程,自主建構知識,歸納出求百分率的方法。
3、數學思考:使學生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認識世界,逐步形成“數學的思維”習慣。
4、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體會百分率的用處及必要性,感受百分率來源于生活,體驗百分率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理解百分率的含義,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
教學難點:
探究百分率的含義。
教學用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8分)
1、出示口算題,1分鐘,并校正題目。
2、小結學生所提問題,并指名口頭列式。
3、將問題中的“幾分之幾”改為“百分之幾”,引學生分析、解答。
4、小結:算法相同,但計算結果的表示方法不同。
5、說明:我們把做對題目占總題數的百分之幾叫做正確率;那么做錯的題目占總題數的百分之幾叫做錯誤率。這些統稱為百分率。導入新課,揭示目標。
6、口算比賽:(1分鐘)(見課件)
7、根據口算情況,提出數學問題。(做對的題目占總題數的幾分之幾?做錯的題目占總題數的幾分之幾?)
8、嘗試解答修改后的問題。
9、比較:“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與“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問題在解法上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10、舉一些生活中的百分率,明確目標,進入新課的學習:(1)知道達標率、發芽率、合格率等百分率的含義。(2)學習求百分率的方法,會解決求百分率的問題。
二、設問導讀(9分)
1、說明達標率的含義。
2、板書達標率的計算公式,并說明除法為什么寫成分數的形式?
3、組織學生以4人小組討論。
4、巡回指導書寫格式。閱讀例題,思考下面的問題
(1)什么叫做達標率?
(2)怎樣計算達標率?
(3)思考:公式中為什么要“×100%”呢?
(4)嘗試計算例1的達標率。
三、質疑探究(5分)
1、在展示臺上展示學生寫出的百分率計算公式。
2、要求學生認真計算,并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①生活中還有哪些百分率?它們的含義是什么?怎樣求這些百分率?
②求例1(2)中的發芽率。
四、鞏固練習(14分)
1、指名口答,組織集體評議,再次引學生鞏固百分率的含義。
2、對每一道題都要讓學生分析、理解透徹,并找出錯誤原因。
3、出示問題,指導學生書寫格式,并強調
4、解決問題要注意:看清求什么率?找出對應的量。
5、引學生比較、發現:這些百分率和100%比較,大小怎樣?哪些百分率可能超過100%?
6、引學生觀察、發現:出勤率+缺勤率=1.
五、加強鞏固
1、說說下面百分率各表示什么意思。(1顆星)
(1)學校栽了200棵樹苗,成活率是90%。
(2)六(1)班同學的近視率達14%。
(3)海水的出鹽率是20%。
2、判斷。(2顆星)
(1)學校上學期種的105棵樹苗現在全部成活,這批樹苗的成活率為105%。()
(2)六年級共有54名學生,今天全部到校,今天六年級學生的出勤率為54%。()
(3)把25克鹽放入100克水中,鹽水的含鹽率為25%。()
(4)一批零件的合格率為85%,那么這批零件的不合格率一定是15%。()
3、解決問題(3顆星)
(1)我班有27名同學,上學期期末測試中,有24人優秀,那么我們班成績的優秀率是多少?27名同學全部合格,合格率是多少?
(2)六(1)班今天有48人到校,有2人缺席,求出勤率。
(3)要求,以2人小組互查,每人練習一道題,口頭列式。1、王大爺在荒山上植樹,一共植了125棵,有115棵成活。這批樹的成活率約是多少?
(4)王師傅加工的300個零件中有298個合格,合格率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