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趣事作文
好的作文注重細節描寫和刻畫。在寫作中要注意細節的把握和處理,通過細節描寫來增強文章的可讀性和感染力。這里給大家分享中秋節的趣事作文,方便大家寫中秋節的趣事作文時參考。
中秋節的趣事作文篇1
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秋節。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時值三秋半,故名中秋。
仲秋節的主要習俗:上月、吃月餅,另有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等神話傳說。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
中秋前夕,親朋好友都以月餅為禮互相贈送,因為月餅象征團圓。月餅的款式也是琳瑯滿目:有鳳梨的、香橙的、豆沙的,還有我最喜歡的雙黃蓮蓉月餅······中秋那天,人們買來了月餅之外的各式各樣的東西,大部分都是吃的。傍晚,大家吃著團圓飯,望著天空,都盼著月亮快點出來。晚上,月亮出來了,像個大圓盤似的。這時,大家到陽臺上吃著月餅賞月。
我想起了王維寫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我愛中秋節!
中秋節的趣事作文篇2
再過兩天就是我國傳統節日——“中秋節”。在9月__日這天,我校五年級全體師生在食堂一起親手制作月餅、燈籠、燈謎,一起體驗中秋節的快樂。
當主持人說“中秋綜合實踐活動現在開始”,我和搭檔小郭立刻拿出工具開始制作燈籠。我們很著急,想著趕快做完燈籠去做月餅。黃老師看我們手忙腳亂的樣子,也過來幫我們做燈籠。我們有了高手相助,很快就做好了燈籠。這個燈籠還挺不錯嘛!
不錯歸不錯,可月餅組的也快做完了,怎么辦呢?有了,把形狀做得不那么漂亮的月餅毀了重新制作。我們做得很開心,不知不覺中時間過得飛快,我們該回班上課了。不要緊,托管課就可以吃月餅了!我好不容易就盼到托管課了。老師拿出月餅,隔很遠我們就能聞到月餅的香味,垂涎三尺。我挑了個大月餅,啊!棒極了,咬一口外脆內軟,咬兩口流連忘返,咬三口……呀!實在無法形容。
頒獎了,我和小郭做的燈籠獲獎了,我們倆各獲得了一個相框。中秋實踐活動在笑聲中結束了……
通過這次中秋綜合實踐活動,我感受到了中秋節的快樂,體驗到了中秋節的各種習俗。我也感受到了中秋節是很有樂趣的。月餅,它和月亮同樣是圓的,它就代表著月亮,吃了月餅就好像把月亮也吃掉了,這也是代表團圓的。燈籠,它也是圓的,它也有一點代表了月亮。我還感受到了中秋不只是一種形式,它應該是一種象征,時時提醒我們不忘自己的國家,時時提醒我們不忘自己的親人,時時提醒我們要珍惜我們今天的相聚。
中秋節的趣事作文篇3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到了,我今天很快樂。
中秋節是團圓的節日,今天晚上我們吃了一頓豐盛的團圓飯,我們還吃了團圓餅。一家人開開心心,真棒。
我們今天過了一個快樂的中秋節,但是我們沒有看見月亮,因為今天是陰天。
中秋節的趣事作文篇4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一個傳統的節日,它擁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每次這時候的月亮是又大又圓又亮的,我最喜歡月亮,當然不能錯過這一良好的時機。
早晨,與爸爸媽媽出去玩,可是,我總是心不在焉的,一心盼著夜晚的來臨。臨近黃昏的時候,我們回到家,我馬上站到了陽臺上,可太陽雖已經快到了地平線,但似乎仍沒有要下山的意思,把半邊天照得火紅火紅的,這時,夜神似乎著急了,用力一推,把太陽推回到了它的家里,隨后,夜神撒下一塊巨大的黒布,慢慢地,人間便籠罩在一片黑暗之中了。可仍不見月亮的影子,我坐立不安了……
漸漸的,天已經黑透了,看不見一絲亮光,月亮才慢慢的爬了出來,她似乎不像平常那樣大大咧咧的了,居然,躲到了烏云身后,只露出了半個還不到的小臉兒,好像一個害羞的大姑娘,一點兒一點兒慢慢把臉兒給露了出來,直到最后,才終于顯現出了自己的原形。
它的出現,讓天空多出來了幾分明亮,雖然她沒有太陽的威力大,但柔和的月光既不刺眼,又讓人感到明亮。月亮像一個大玉盤,白白的,在炎熱的夏天給人送來陣陣清爽,她又好似一面明亮的鏡子,折射出千丈光芒,讓人感到她十分的光滑。皎潔的月光潑撒在人身上,亮晶晶的,還讓夜行的人們不像原來那么害怕,并放開步子,大步大步的向前跨。如銀如水,如詩如畫,我覺得,這樣的詩韻在月光身上充分表現出來了,我也喜歡這種溫柔,隨意,散漫的感覺。
月亮在天空中持續掛了許久,首先的那種韻味,隨意等種種美好的感覺在我眼前一點一點的失去了。我發現,月亮姐姐似乎厭倦了這種掛在漆黑的天空中的生活,她極不耐煩的“哧溜”一聲,又鉆入了烏云媽媽的懷抱,烏云媽媽可不依她,又催又哄的又將月亮姐姐哄了出來,月亮很聽話,但她似乎沒有了原先的活潑,顯得十分憔悴,明亮的光澤也黯淡了下去,她累了,我也累了,便回到了房間。
中秋節的月亮是那么的美麗清秀、多情和活潑可愛,如此的良辰美景中欣賞到月兒的卓越風姿尤其讓我永生難忘。
中秋節的趣事作文篇5
一家人聚在一起,望著圓圓的月亮,吃著美味的月餅,是不是很美好啊?每年農歷的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的大節,受人們重視僅次于春節。在中秋之夜,古人將圓月視為團圓的意思,因此,中秋節另有一個別致而有趣味的`名稱:團圓節。古代有許多的名人曾以中秋為題寫過許多的詩,其中我最愛一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然而你知道中秋節的演變過程嗎?在很久以前,我國就有祭祀月亮的禮俗,其中《周禮》中曾記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八月的時候,正是糧食收獲的季節,人們舉行的一系列祭月儀式感謝神仙賜予人們豐收,而這個時節,秋高氣爽,氣溫微涼而宜人,月亮又正圓明亮,人們懷著感恩的心情欣賞美麗的月亮。后來慢慢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古老的禮俗還和神話結合在了一起,其中最為有名的是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到了唐朝,中秋節已成為了固定的節日。不過并沒有在民間盛傳起來,一直到了北宋,隨著經濟的發展,中秋節已經正式定在了八月十五日,并出現了“小餅如嚼月,中秋酥如怡”的節日食品。再后來,到了明朝,中秋節成為了普通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節日了,而且節日那天在賞月的基礎上,又衍生出了一些新的節慶活動,如:“舞火龍,走月亮”。
說到中秋節的保留節目,從這個節日出現以來最為傳統有兩個,一個是吃月餅,一個是賞月亮。在宋朝時,月餅是一種只有皇帝才能吃到的皇家食品,到了明清時,已經有了把一些神話故事圖案印在月餅上的技術了,于是月餅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富有意義了,而且不但皇上可以享有月餅,普通老百姓在中秋這天也能吃到美味的月餅了。月餅被做成月亮的形狀,圓圓的,被視為吉祥、團圓的象征,寄托著人們的美好心愿,而賞月,更是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的習俗,在我國的很多地方,還保存著一些古代建成的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跡,這些古跡上甚至清晰的保存著古代文人騷客有感而發刻在墻上的優雅詩句。
斗轉星移,到了現代今天這個中秋節,我與家人圍坐在陽臺上,吃著甜甜的月餅,看著明亮的月亮,與家人歡聚在一起。
中秋節的趣事作文篇6
月亮,最大在八月十五,最圓在八月十六。中秋節我們一家三口出去賞月。
中秋節的月又圓又大,似一個銀盤懸在天空上。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真是“月亮走,我也走……”。
中秋節的月在城隍廟顯得格外溫馨。小吃城里親朋好友、情侶夫婦,三三兩兩或成群結隊地聚在一齊吃喝玩樂,一齊度過這團聚的日子。
中秋節的月在天一廣場里顯得格外活躍。廣場上的音樂噴泉隨著音樂變幻出各種不同的圖案。有的似蛟龍出海,有的似雙龍戲珠,有的似大鵬展翅,還有的似鐵塔堆砌,千姿百態,變化無窮。在噴泉上方的月亮似乎也跳起了歡快的舞,把光芒灑向大地。
中秋節的月在新江橋顯得格外寧靜。沒有汽車的橋上安靜極了,橋下江水滔滔,游船往來,月光照在水面,灑下一片銀輝。對面繁華的街道上傳來時隱時現的越劇聲。月亮是那么亮,使五彩的霓虹都黯然失色。
中秋節的月在小區里顯得格外燦爛明亮。安安靜靜的小區愈發讓月亮現出了本色。天空中稀稀拉拉幾顆星星,那微弱的光忽閃忽閃,只配在月亮的下面作一個普通人。那月亮好象在說:“哼哼,想和我比,天空惟我獨尊!”皎潔的月光瀉在樹上,把樹披上了銀紗,輕薄飄逸。
中秋節的月在不同的環境中有不同意境,但都有相同的一點,它代表團圓!
中秋節的趣事作文篇7
秋高氣爽。
夏天的炎熱很快就被秋天的涼爽給取而代之,夏天的蟬鳴換來的是秋天的五谷豐收,瓜果成熟,在這樣一個季節里,人們盡情享受著這一切的一切,而一個被大家喜愛與贊揚的節日卻悄然來臨……
沒錯,這,就是中秋節。傳說,后羿射掉了九個太陽,惹怒了天帝,天帝把后羿與嫦娥貶到人間,后羿為了讓嫦娥滿足長生不老的愿望,到王母處拿到了一包神藥,一人吃可成仙,兩人吃可長生不老,嫦娥一心回到天上,在八月十五的晚上獨吞了神藥,到了月球上。后人為紀念嫦娥,在八月十五這一天,全家團圓,吃月餅,賞月。
每當中秋這一天,人們都要回到家中,不管是在外學習的學生,在外工作的年輕人,都要不遠萬里,千里迢迢的回到家中,和家里的兄弟姐妹,父母長輩,兒女們吃一頓熱熱鬧鬧的團圓飯,吃過團圓飯,人們還要吃月餅,做月餅,一起看著窗外的月亮,就算是沒有回家,也會看著月亮,心里想著家人,打著電話,聽著電話里的歡聲笑語。我家當然也不例外,每當中秋節,也是我媽媽的生日,一家人在一起,爸爸會親自下廚,每端出一道菜,都會贏來一片贊揚聲。吃完了飯大家會一起看電視,看秋晚,當九點左右,大家一起來到窗臺上,看這月亮,真是又大又圓啊!飽滿皎潔的明月從東邊升起,乳白色的月光照耀著大地,微風徐徐,吹動了月旁的一朵云彩,云彩擋住了月亮,月亮變得更是若隱若現,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我高聲叫道:“看!月亮升起來了!”“對,真的升起來了!”旁邊的人附和道。還有人會放些煙花,這五彩繽紛的煙花幾乎是與月同高,像要與月爭艷,可它總是上升到一定高度有突然爆開,爆成一簇簇色彩鮮艷的“花朵”,給人一個驚喜,我們耳朵里聽著主持人動聽的聲音,心里感覺甜甜的,一家人在一起是多么幸福啊!是多么溫馨,是多么溫暖!大人們看著明月,小孩們玩起了游戲,心里感觸頗深。夜深了,人們都回家休息了,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心里依然想著這幸福的一天……
在中秋節這一天,人們會合家團圓,吃著月餅,看著皎月……
秋高氣爽。
中秋節的趣事作文篇8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又叫團圓節和八月節等。
中秋節這一天,在外的游子們都要趕回家來,和家人共同度過這個象征團圓的節日。中秋節的晚上,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賞月,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亮,就像晶瑩剔透的玉盤,掛在幕布般的夜空中,十分美麗。和家人一起品嘗著月餅,一面是歡聲笑語,一面是如玉如盤的圓月,還能有比這更令人感到>幸福、滿足的事了嗎?團圓的日子,因為這月亮,又增添了幾分美好。“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這一天不論人們在哪里仰望著這輪十五的圓月,都是那么的皎潔,心中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而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正如杜甫的詩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中秋節不僅是團圓的節日,還是傳遞思念的節日。
中秋節的另一個習俗,便是吃月餅了。月餅是圓形的。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月餅最初是用來祭拜月神的供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必備食物。晚上,全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賞月一邊品嘗月餅,吃在嘴里,甜在心里,這才有了中秋節的氣氛。
團圓,是中秋節最重要的形式,和家人在一起,是令人最幸福的一件事,中秋節,使人們真正體會到了“團圓”這兩個字的含義。
中秋節的趣事作文篇9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早早吃過晚飯,我和爸爸一起到我們校園里去賞月,因為校園里面比較安靜和開闊看的也比較清楚。當月亮從地平線上徐徐升起,月亮的光線照射在綠色的草坪上,讓草坪披上了一層銀色的“衣裳”。月亮周圍的顏色白中帶點紅,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
我們在校園里面,透過茂密的枝葉看到潔白如玉的月亮;若影若現讓人的心情變得很舒暢,爸爸望著月亮說:每年都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可今年卻不是這樣子的了,這樣的機會以后要再等八年才能看到十五的月亮十五圓了,呀!我驚訝的瞪大眼睛望著爸爸。爸爸接著說:要是能站在紫金山山頭上面看到的月亮一定會很大、很圓,會看的更清楚。爸爸說完拿出相機照了幾張掛在空中的大月亮。有一張竟然把路燈也照了進去,在月亮和路燈的比對下我看到月亮比路燈還要亮。月亮漸漸的向上爬,潔白的月亮也慢慢的更亮起來,我看著潔白的月亮說:今年八月十五的月亮真是又大又圓呀!這讓我聯想到了古時候一句詩來《古朗月行》這首詩詞: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遙臺鏡;飛在青云端……。在這皎潔明亮的月光下,我耳邊仿佛傳來了《水調歌頭》的曲子來,讓我不禁想起幾百年前的大詩人蘇軾,因為他考取了功名,在異地當了官員而且每年就一次這樣的日子,他都不能回家和家人團圓,真是遺憾。
看著校園里來來往往的離家求學的學子,我不禁想起這個月圓之夜,有家回不去的人,真是遺憾。我趕緊上前摟住爸爸的腰向我們居住的小區走去、督促他趕快回家。
中秋節的趣事作文篇10
中秋節到了,我們一家人吃完晚飯,拿著月餅,來到樓下的空地里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
我拿起水果刀,把月餅切成8小塊,爸爸先拿起一塊動起手來。我看著這塊月餅中的蛋黃,多么像天上那一個皎潔的月亮。我抬頭望著月亮,那月亮時而躲在云朵后面,時而又站在我們面前,月亮,多么像一個淘氣的小孩子呀!沒一會兒,月亮不再淘氣了。月亮,好似又變成了一位魔術師,而天空變成了一個大舞臺,月亮一揮手,天上的星星全都在眨眼睛,月亮再一揮手,天上的星星便不眨眼睛了……我如癡如醉地望著月亮,我好似看到了月亮上的嫦娥姐姐正和航天員叔叔做游戲,玉兔整和天上的衛星聊天;月亮上的燈籠數不勝數,各種各樣的物品也應有盡有……這時,我情不自禁地想起詩人蘇軾寫的《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雖然中秋節已我們而去,但我一到那皎潔的月亮,便會想起這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