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作文通用
寫作文有很多好處,它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寫作技能。寫過年作文通用要注意什么?這里給大家提供過年作文通用下載,供大家參考。
過年作文通用篇1
農歷正月初一是春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這是我們小孩子最最盼望的日子,俗話說得好:“大人望種田啊,小孩望過年啊。”過年最主要的是能吃餃子、放鞭炮、還有更實惠的就是可以得到壓歲錢了。
今年過年我就學習包餃子了,我跟著媽媽到了姑媽家。媽媽首先走進廚房興致勃勃的幫姑媽包餃子,我閑著沒事干也來到廚房學著包起了餃子。
我看見媽媽把包面皮攤開放上瘦肉料然后卷起皮子,做成了一個彎彎的大餃子,我也學著她的樣子做了起來,可是我包了一個歪歪扭扭的餃子。媽媽悄悄的在我的餃子里放了一枚硬幣,我也乘著媽媽不注意也在她的餃子里放了硬幣。不一會我們就在說說笑笑中將餃子包完了。
過了一會我聽見姑媽叫著:“吃餃子了”。我的姐姐妹妹們都等不及的跑過來。媽媽笑著說:“今天我要嘗嘗我兒子的餃子”。我也高聲叫起來:“我也要嘗嘗我自己的餃子”。媽媽“笑里藏刀”地笑起來了。我也咪咪地笑著。媽媽一口咬下去,我兩眼看著媽媽也一口咬下去,“哎呀”。我和媽媽異口同聲地說:“我的餃子里怎么也有硬幣啊?”這時可把大家都給樂壞了。
到了晚上,姑媽說:“給壓歲錢了哦”我一聽,第一個沖了上去。姑媽給每個人都發了一個紅包,我迫不及待的打開一看里面放著一個紙條。我看了一看,條子上面寫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哎!”還是二爹豪爽地給了我們一個大紅包,我打開看了看,“啊!一千元!”可把我樂壞了。我一蹦三尺高。妹妹們最淘氣了,她們三個可在我家里是出了名的“淘氣三劍客”啊!
她們對我說:“哥哥我們也送給你一個紅包”,我想今天她們給我送紅包,可真是太陽從西邊出來啊!這里面肯定有鬼,于是我想了想就把紅包對著她們一打開,突然一只只蟲子向她們面前跳過去。她們嚇得落荒而逃了,我在后邊哈哈大笑。
你們看,這個春節夠有趣味的吧!放鞭炮、猜謎語等等活動都是在我們家里開展的,房間里一直充滿著歡聲笑語。
過年作文通用篇2
【漸漸淡去的年味】
除夕、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它流傳了上千年,人們習慣在這天放鞭炮、吃年夜飯,小孩們還可以收到壓歲錢。但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提高,大家越來越不愿意去慶祝它了,這濃濃的年味也漸漸淡去了。
在我的記憶里,春節回家的火車票常常在一個月前就會被售完,春運也是人山人海。雖然現在也是這樣,但卻少了一些味道——他們總在為了今年去誰家過年而吵得不可開交。還有,現在很多人都會給小孩發壓歲錢,但大人們總在計較這錢的多少,自己虧了沒有,這完全失去了發壓歲錢本身的意義。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在除夕晚上放鞭炮了,以往守歲那晚的鞭炮聲是“連綿不斷”的,我總會被這聲音吵得睡不著覺,但我很樂意。可是現在呢,大多數居民區都下了“嚴禁放鞭炮”的禁令,原本熱熱鬧鬧的夜晚變得冷冷清清了。雖然它使環境變好了,但人們的樂趣再也找不回來了。好在年夜飯菜肴的味道還沒有變,只是餐桌旁的人少了不少,縱使菜肴再美味,也沒有多少人會來捧場。
現在很多年輕人對這些節日很是反感,他們只在乎網絡,對過節一點兒也不感興趣。他們也許認為過節沒有意義,很浪費時間,支持這種說法的人也確實不少。但無論如何,春節是我們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瑰寶,我們理應好好地將它發揚光大,而不是將它隨意丟棄。我覺得過年不是一種形式,也不只是一個傳統節日,更不是讓人們整天睡大覺的時間;它應該是人們放下一年中的事務,回家陪一下父母,好好享受一下團圓,享受一下過年的感覺。
希望再過幾千年,甚至更久,中國人民還可以過春節,希望這年味沒有淡去,而是深深地留在了人們的腦海中,一次再一次洋溢在我們的生活里。
過年作文通用篇3
春節是我國各民族的傳統節日,100多年前,民間藝人“百本張”曾在他的曲本中這樣寫道:“正月里家家賀新年,元宵佳節把燈觀,月正圓,花盒子處處瞅,炮竹陣陣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這歷史上關于歲首春節的生動定照。
相傳堯舜時期,我國就有這個節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辭中,亦有關于春節的記載,有慶祝風首春節的風俗,但當時歷法,是靠“觀象授時”,是否準確,尚難確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我國人民創造了“太初歷”,明確規定以農歷正月為歲首,從這時起,然后農歷新年的習俗就流傳了20_多年,直到新中國成立,改用公元以后,這個節日就改為春節。
在我國最古的文字記載中,有許多關于歲首的故事,臘月和新春,正是“秋收冬藏”以后的農閑季節,漢鄭玄也說過,歲未年初“勞農以休息之”。拿我們這天的話來說,就是勞逸結合的意思。
那么春節到底是怎樣來的呢?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想把節令定準,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樹陰下方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日晷儀。但是,天陰雨霧,影響測量,之后,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興趣,他又動手做了五層漏壺,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復一遍。
那時的國君叫祖乙,天時風云的不測,使他很苦惱。一個名叫阿衡的大臣,為討好皇上,奏稱要設天臺敬祭天神,祖乙認為有理,便帶領百官去祭天,卻無濟于事,萬年明白后,忍不住帶著日晷儀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后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于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筑起日晷臺和漏壺亭,并派了十二童子服待萬年,祖乙對萬年說:“期望你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光,建立歷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傳旨要阿衡去了解萬年測試歷法的進展狀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寫了一些字,阿衡看見后,明白萬年的歷法已研究成功,怕皇上重用他,于日派人刺殺萬年,結果刺客被士衛抓住了,祖乙明白后,懲處了阿衡,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此刻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道,就叫春節吧。”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之后,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然后精心推算,制定了準確的太陽歷,之后為了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日命名為“萬年歷”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后,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傳說就是為了紀念萬年的。
此刻我們過年也有一些習俗,如倒貼“福”字,放爆竹,拜年等等。
過年作文通用篇4
小時候的春節,長大后的春節,在我的記憶中都是美好的。
今年的除夕,人們還在最后的忙碌,有的剖魚、有的殺雞,有的宰羊。大街小巷早已披上了紅色節日的盛裝,樹上掛滿了紅燈籠、中國結;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了大大的福字,對聯、窗花,把房子打扮得像一個個俏姑娘,祖國各地,沉浸在一遍喜慶之中。
媽媽告訴我在滿桌的佳肴中,有兩道菜是最有寓意的,一道是紅燒魚,預示著我們今后生活紅紅火火、年年有余;還有一道是肉圓,預示著一家人吉祥美好、富貴團圓。全家老少圍在大圓桌上,邊吃邊互相道賀祝福,干脆響亮的酒杯互碰聲,蘊含著來年的事業能興旺發達。大人們爽朗的笑聲和熱情的祝福,預示著來年的生活會美好燦爛。吃年夜飯間,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連綿一片
吃完團圓飯后,我們就開始守年歲了。8點鐘,《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我們一家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耳邊還不時傳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晚會節目很精彩:有優美動聽的歌曲,有幽默風趣的小品,還有滑稽逗人的相聲……節目是豐富多彩,看得我眼花繚亂。
我就纏著爸爸陪我去放鞭炮。我們拿著精心挑選的煙花朝屋外走去,我們來到一個空曠的地帶,那里早就有人在放了。我拿著自己買的鞭炮,我把它立好在地上,先打燃打火機,然后我蹲下點燃它,我就捂住耳朵飛快地向安全地帶跑去。當我跑到安全地帶時,它已經瘋狂地旋轉起來,最后“轟”地一聲響起來。
然后我又拿了一個又長又細的神鞭。我拿著安全的那一頭,我伸長著手臂請爸爸幫我點燃另一頭,我看著神鞭放出金燦燦的星火向周圍放出,我不由自主地在原地轉起圈來。那些星火像一條龍不停地圍著我轉。同時響起了噼噼啪啪的聲音。
這天晚上到處是煙花爆竹聲;到處是喜氣洋洋的歡笑聲,煙花爆竹聲徹夜不絕。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我可以有更大的進步。
過年作文通用篇5
20__年已悄無聲息地過去了,我們期盼已久的20__年邁著輕盈的步伐走進了我們的生活。
在這普天同慶的中國農歷新年來臨的時刻,我們稱之為“春節”。在新春也就是新年里,家家戶戶要貼春聯,上面寫著各種各樣祝福的話語。你們猜春聯里的福字為什么要倒著貼呢?因為福“倒”與福到諧音,表達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追求。
除夕晚上,我們全家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各種香噴噴、熱騰騰的美味佳肴輪番上陣,“轟炸”著我的食欲。飽餐過后,我們又坐在電視機前,等待著中央電視臺給全國人民獻上的“春節晚會大餐”。春晚對我和弟弟的吸引力不大,我倆鬧著要去放炮,可是家長出于安全考慮給我們的回答是“不”。但是經過我倆的軟磨硬泡、苦苦哀求,終于同意我們去放炮了。提著花炮,循著鞭炮聲,我倆來到了小區大門口。大門口有大大小小十幾個人在放炮,我們也加入了進去。我一會兒放噴花的。一會兒放朝天炸響的。五顏六色的火花映著我們的笑臉,鞭炮聲混合著我們的笑聲,真是好玩了。突然,噼里啪啦幾聲巨響,我們的眼光都投向了左邊,看到一個年齡很小的小孩在放那么大的鞭炮,我們都對他刮目相看,佩服他的膽量。
夜空被我們的煙花渲染地五彩斑斕,很是好看。時間象行云流水一樣,不知不覺已經十點了,大家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大年初一一大早,我就去給爺爺奶奶拜年,只用說幾句祝福的話,紅包就到手了,這是我最開心的時刻!
這就是我對春節最美好的記憶,期待下個春節早日到來。
過年作文通用篇6
我期盼已久的除夕夜終于到了,那天爆竹聲聲,是除夕夜有力的鼓點,窗花張張,是除夕節美麗的風景……
除夕之夜,二大爺、大大爺一家都團聚在我的家里。大家坐在沙發上閑談,喝茶,津津有味地看著電視。一旁的我和堂妹堂姐玩得正歡呢!
“來!吃團圓飯了!”奶奶一聲“令下”,大家紛紛擁向飯桌。我看了看飯桌,哇,可真豐盛,上面擺滿了美味佳肴。大家推推擠擠,找到了各自的座位,便迫不及待的夾菜,喝飲料和酒。大家一邊吃一邊談天論地,屋子里充滿了歡聲笑語。“來,一起干一杯!”“干!”頃刻間,十幾只杯子碰在了一起,大家一起開懷暢飲。
吃飽喝足后,大家揉著肚子坐在沙發上。爸爸找出了存在電視里的老照片一起觀賞,他們回憶起了原來酸甜苦辣的往事。我和堂妹堂姐則在一旁拍氣球,打仗……那高興勁別提了。
“發紅包了,發紅包了!”奶奶吆喝道。我一聽,二話不說,三步并兩步地跑到奶奶面前,抽了一個大紅燙金的紅包,打開一看,是一張散發著油墨香的百元新鈔,我看著這張百元大鈔,心里樂滋滋的。
收完紅包后,小朋友們都覺得心滿意足了,二大爺、大大爺也該回家了。送走了他們,我和爸爸媽媽開始興高采烈地觀看春節聯歡晚會。節目真精彩,讓人拍手叫絕!有婀娜多姿的舞蹈,美妙動聽的歌曲,令人稱奇的魔術,幽默風趣的相聲……
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我靜靜地躺在床上,聽著一連串的爆竹聲,壓抑不住興奮的心情,難以入眠……
過年作文通用篇7
春節,是萬家團圓之日。大家都圍在一起看春晚,放鞭炮,吃團圓飯,搶紅包。可今年的春節我們通過微信網絡,讓年過出了不同的味道。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照常坐在沙發上看春晚,拿手機坐等紅包,感覺很無聊。突然,我們家庭微信群中的群主發起了消息:“我們所有群成員一起聯歡,玩游戲:成語接龍。大朋友,小朋友都可以參加,誰接得多,就給誰發紅包。”我先是一驚,接著又覺得應該會很有意思。果不其然,這個建議得到了老、中、青、少的支持。
很快,游戲開始了。剛開始,我只是看,感覺很熱鬧。因為群里有很多是媽媽的長輩和同輩,有的家在外地,我認不全甚至都沒見過,不敢貿然進入。看著他們爭分奪秒,興高采烈地玩著,我也被這樣高亢的氣氛帶著加入了。我的對手是一個家在武漢的哥哥,他目前接的最多。我有一些緊張,準備打一場硬仗。開始接的都是比較常見的成語,但我還是不敢放松。我們就這樣一來一回大戰“三百”回合。群里其他長輩和哥哥姐姐們不時的發表情為我們加油鼓勁。一下子這里成了我們的專場,群里的熱鬧氣氛也被我們帶到了巔峰。突然大哥哥接了一個“南轅北轍”。“轍”這個字開頭的成語很少見,我呆了一下,不知如何是好。我心急如焚。群里也頓時靜了下來,都被這個字給難住了,就連出這個成語的哥哥也不知道該接什么。眼看就要卡在這接不下去了,群主也開始了倒計時。我抓耳撈腮,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正當我要放棄時,我腦海里突然閃過曾在哪見過的一個成語“轍亂旗靡”,我趕緊用手機發出去。我又絕地逢生了。一時之間,長輩們點贊無數,也為我能接出這個成語發給我專屬紅包,鼓勵我再接再厲。我最終也沒有讓他們失望,贏得了勝利。所有人都為我們精彩的表現給我們這對從沒謀面的哥倆發紅包,微信群里真的下起了紅包雨。
之后的活動是唱歌。我五音不全自然沒想要參加。與我想想不同的是,大家唱的不是流行歌曲,而是各自所在地區的民謠,民歌。雖然有的地方方言我聽不大懂,但絲毫不影響我為他們歡呼。我也大吼了一句長沙民謠《月亮粑粑》,沒想到有人附和,引起了共鳴,大家建議一起唱。接著不管是在長沙,在上海,在武漢,在重慶,大家不約而同的用長沙方言唱了起來。此時此刻,沒有了地域的界限,只有親人們思鄉的心緊緊地連在了一起,使年增添了家的味道。
不一樣的團圓,不一樣的年味。真好!
過年作文通用篇8
年是中國的大節,這就好比西方的圣誕節一樣,很隆重;過年也是中國人的大日子,這一天喜慶,每一個人都喜氣洋洋的,熱鬧極了。
爸爸說,這幾年的年味淡了,城里的年味比農村的更淡了。而我們,則是每年都要回蜀河老家過年的。雖然在哪兒過年都一樣,可在老家確實是自由了許多。
今年過年奶奶沒有買給我玩的鞭炮,這是爸爸的要求,也是我的要求。一來放炮污染環境,二是放炮很危險,三是害怕我放炮又弄壞了家里的東西。這一點例子很多,比如前年我在門前的大院子里放炮,覺得無趣,便在點燃的炮上放一個一次性杯子,鞭炮突然爆開,一次性杯子便被炸得四分五裂,最后散落一地。可在高興之余,迎來的卻是一頓批評,原因一是太危險,二是我幾乎把家里三分之二的紙杯都給炸沒了。
當然,過年時,大人們總是少不了要放炮的,他們總會在大院里把長長的大型鞭炮擺在門前,禮花放在中央,兩個人聯手一起點燃,我和媽媽則躲在屋里捂著耳朵,大叫著“新年快樂”。雖然今年過年幾天一直在下雨,可寒冷的空氣也擋不住轟隆的炮聲和絢爛的煙花,一陣陣暖意和新年的祝福便在空中飄散開來……
貼春聯也是過年的一個大任務。今年的春聯是爸爸、媽媽和我共同動手貼的,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一幅寫著“天地歲歲賜吉祥,福門年年走鴻運”的春聯便映入眼簾了。
遺憾的是,我們大年初二就回到了旬陽,因為爸爸要上班,這都是可惡的新冠狀病毒惹的禍,接下來的日子,我們不得不“居家隔離”了。
這個年,惟愿中國安好,世界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