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jié)紀念烈士50字作文
寫作文可以接觸更多的信息和知識,從而達到開闊視野,拓展自己的認知范圍的作用。寫清明節(jié)紀念烈士50字作文有什么要注意的呢?這里給大家?guī)砬迕鞴?jié)紀念烈士50字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節(jié)紀念烈士50字作文篇1
清明時節(jié),學校組織我們?nèi)チ沂苛陥@掃墓,這是我第一次為烈士們掃墓,心里十分激動。
我們身穿整齊的校服,胸前佩帶著鮮艷的紅領(lǐng)巾,滿懷激情地向烈士陵園進發(fā)。
我們邁著整齊而堅定的步伐,進入烈士陵園,烈士陵園是那么莊嚴肅穆,這高聳的烈士紀念碑上“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八個大字十分醒目,讓我們銘記在血雨腥風的戰(zhàn)爭歲月里,他們?yōu)榱嗣褡褰夥藕蛧液推剑幌侇^顱,灑熱血,用他們寶貴的生命,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
我站在烈士碑前,面對著同學們,珍重其事地宣布:“烈士陵園掃墓儀式正式開始,首先,請旗手獻隊旗。”伴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旗手們舉著隊旗面對著先烈們轉(zhuǎn)了一圈。學生代表拿上花圈,為先烈們獻上花圈,并莊重地行了一個隊禮,可見他們對烈士們有多么地感激。同學們一個個低下了頭,默哀了一分鐘。一分鐘過后,再一起合唱《先年先鋒隊隊歌》,歌聲是那么地嘹亮,那么地深情,最后,我們繞墓一周,這時,我仿佛聽到了烈士們英勇不屈的聲音,仿佛看見無數(shù)英烈站在我們面前,頂天立地!為了我們的新中國,為了人民翻身得解放,犧牲了自己,換來了今天的美好生活。先烈們啊!你們那寧死不屈的精神,激勵著我們前進,讓我們充滿著為祖國不懈努力的信心。
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家鄉(xiāng)的建設(shè),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chuàng)美好明天,先烈們,你們安息吧!
清明節(jié)紀念烈士50字作文篇2
如果你感覺到我們的生活很安穩(wěn),那是因為有人默默付出,如果你感覺到我們的生活很安全,那是因為很多人為我們承擔風險,幸福安逸的生活讓我們遺忘了澎湃的激情,但今天到劉老莊八十二烈士陵園的緬懷,讓我們的血液再次沸騰起來。
來到陵園,只見眼前一座十分莊嚴的烈士紀念碑,寧靜而祥和。整個陵園蒼松翠柏掩映莊嚴肅穆。我們有秩序地站在紀念碑前,向烈士默哀致敬,我們宣誓“為共產(chǎn)主義,我們時刻準備著”!接著靜靜地聽輔導員講述八十二烈士的事跡。故事發(fā)生在1943年3月18日,新四軍三師十九團二營四連的82位烈士,在劉老莊一帶阻擊戰(zhàn)中,為了地方百姓及黨政機關(guān)和主力部隊的轉(zhuǎn)移,頑強抗日,成功堅守12小時,為他們贏得轉(zhuǎn)移的時間,而八十二烈士壯烈犧牲的故事。
我能慢慢地想象出,在那個戰(zhàn)爭年代,這場戰(zhàn)斗,從拂曉到黃昏,硝煙彌漫,彈盡糧絕,烈士們吃不飽,穿不暖,耗盡所有的一切堅持了12小時。他們沒有一個放棄過堅貞的信念,為的就是消滅敵人而拋頭顱,灑熱血,正是這可貴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們每一個人心靈。
而我們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用鮮血換來的,未來我們時刻準備著,用知識武裝我們的大腦,讓我們變得博學睿智,揮灑汗水澆灌我們的夢想。
隨著時間的流逝,會沖淡一切的記憶,但我們決不會忘記為祖國英勇獻身的先烈,他們的遠大的理想,堅貞的信念,一直激勵著我們勇往直前。我們會珍惜今天擁有的一切,努力不懈奮斗,以先輩們?yōu)榘駱樱绿糁負タ怂械睦щy,建設(shè)維護好我們的美好家園。
清明節(jié)紀念烈士50字作文篇3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清明節(jié)前一天,雨停了,春光明媚,我校全體師生排著長長的隊伍,到襄西烈士陵園掃墓。一路上,我們手拿清明條,胸戴到小白花,紀律嚴明地走著,路旁的行人都以贊揚的目光注視著我們。
步行近三公里后,我們來到烈士陵園。陵園內(nèi)松柏蒼翠,肅穆寧靜。不一會兒,悼念儀式開始了,沉痛的哀樂聲響起,全場肅立。我們首先默哀三分鐘;接著,兩個少先隊員代表為烈士們敬獻花圈;然后,我們的輔導員老師宣布一批加入中國少年先鋒隊的同學名單。新入隊的同學在烈士墓前莊嚴宣誓----時刻準備著,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宣誓完畢后,我們?yōu)榱沂總兙传I清明條。緊接著,我們按班級順序,依次參觀陳列室。進入陳列室,烈士們的遺像一一呈現(xiàn)在我眼前。
閱讀著烈士們的生平事跡,我不禁思緒萬千:那些革命烈士生前勇敢地同敵人搏斗,那種精神多么可貴啊!為了革命的勝利,為了下一代過上幸福生活,他們舍生忘死地戰(zhàn)斗,終于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今天和平安寧的生活,我們一定要倍加珍惜!
從烈士陵園返校途中,我內(nèi)心還在贊嘆那些革命烈士的英雄氣概。我們現(xiàn)在一定要好好學習,繼承先烈的遺志,將來做好革命事業(yè)的接班人!
清明節(jié)紀念烈士50字作文篇4
今天下午,學校組織一年級全體學生到北山祭掃烈士墓。
天氣真是奇怪,早上晴空萬里,我以為一定是一個好天氣,就穿上了薄風衣去上班。沒想到下午陰風不斷,并飄起了雪花。開始沒有在意,可是雪越下越大,淋濕了頭發(fā),也淋濕了衣服。
站在山頂上,冷風一吹,渾身打顫,裹緊衣服也是無濟于事。這時感覺腳底下發(fā)涼,胃開始難受。后來感覺自己真的站不住了,就到學生群里蹲了一會,胃里開始翻江倒海的運動。
我知道如果這樣下去,自己是走不回學校的,于是在下山時給同事打了個電話:“你車里有沒有衣服,我太冷了,胃有些受不了。”我聽出我自己的聲音在顫動,差一點就哭出來了。但是我不能哭,在學生面前我必須堅強。過了一會,同事送來了件大棉服,我不管什么美觀不美觀,就套在風衣外面,瞬間感覺身體暖和了很多。不知道是大衣帶來了溫暖,還是同事之間的這份友情溫暖了我。回來的路上,心里一直感覺暖暖的。
回到單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沏一杯紅糖水,先把胃暖過來再說。真不知道,如果沒有這件大衣,我是否能堅持走回來。
下班鎖門時發(fā)現(xiàn),鑰匙又不見了。把包翻了個底朝天,也沒有它的影子。看來是丟在北山了。這個北山太貪婪了,那年帶學生去植樹,它留下了我的一塊手表。今年帶學生祭掃烈士墓,它又留下了我的一串鑰匙。下次再去,它還會留下我的什么東西呢?看來我與北山真的有著不解之緣呢!
望著天上的紛飛的雪花,我想:這也許是這個冬天的最后一場雪吧!!在雪天去祭掃烈士墓,更增添了那種凄風冷雨的氛圍。看天空云朵壓得很低,仿佛心中有無限的凄楚。也許他們也在緬懷革命先烈吧!
清明節(jié)紀念烈士50字作文篇5
每年的清明節(jié),我們都會去掃墓,而且,每一次掃墓都顯得很嚴肅很莊重 。像往年一樣,我、爸爸和媽媽結(jié)伴去爺爺家給祖宗掃墓。
我們來到爺爺家,只休息了一會兒,就拿上貢品向祖宗的墓地出發(fā)。快半年沒有來了,墓地附近長滿了雜草和小樹,幾乎找不到路了。爸爸做開路先鋒,把道路上的雜草小樹等都清理掉,而我也不閑著,時而跟在爸爸后面收拾“殘局”,時而沖到前面,也做個小開路先鋒。
終于,我們來到了祖宗的墓地,這里安葬著太太公、太太婆和太公。在墓前的石板上放上食物、水果和紙錢。聽人說人死了以后就從陽間到了陰間,活著的人給死去的人送錢的`唯一方法是燒紙錢。于是,奶奶把紙錢平均分成3份,燒著了紙錢。我像爸爸媽媽那樣在蚊前不遠處站好,我們向祖宗大人拜了幾拜。奶奶閉著眼睛,口中還念念有詞:“請保佑孫子(指我)身體健康,學習進步,保佑孫子(指爸爸)工作順利,保佑兒子(指爺爺)早日康復。”
接著,我們又向另一處祖宗的墓地走去,那里安葬著小太太公、小太太婆和太婆。這里的蚊墓還真難找!我憑著記憶頭一個到了那里,爸爸媽媽他們也陸續(xù)到了。我們也像祭拜太太公一樣祭拜了小太太公。
清明節(jié)掃墓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通過一次次掃墓,我懂得了一些祭拜的禮儀,也基本弄清了“石家”的繼承關(guān)系,愿我們“石家”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清明節(jié)紀念烈士50字作文篇6
四月x日,清明節(jié)。我和媽媽、外婆、還有舅舅一家前往郊外給外公掃墓。大家表情凝重,空氣中充斥著些些許許的哀傷,這是我們對逝去外公的懷念。
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朝山上走去,山上林木蔥郁,不時聞到陣陣花兒之香,心中哀愁便也少了幾分了。走了大概十幾分鐘,我們很快便到了外公的墳前。一年時間墳頭竟雜草叢生,地上堆積了厚厚一層落葉。大家齊心協(xié)力清去墓旁雜草,再往墳上添上新土,之后外婆擺上了雞、魚、肉、糯米飯等供品,還有三杯白酒。立香燃起,插滿墳頭,縷縷青煙隨風飄散,帶著濃濃的懷念之情。大家拿著香朝墳前祭拜,嘴里念念有詞。我也不例外,點燃了三根香,向墳前拜了三拜,希望九泉之下的外公保佑我平平安安,健康快樂,將來考上好的大學。同時也希望在另一個世界的外公亦能快樂生活。
紙錢飛舞,燒起紙做的家具、衣服,這也是拜祭必定要做的事情。張張黃色的紙錢燃起,火光沖天,哀愁一掃而空,這也許是對清明節(jié)最好的詮釋吧。人已逝去,重要的是活著的人要好好樂觀面對生活,才是為人之道。紙錢漸漸燒完了,也預示著清明掃墓即將結(jié)束。然后鞭炮也噼里啪啦地放了起來,聲音是那么響亮,讓人不禁捂起了耳朵,猶如闊別以往的一曲悠揚的進行曲,迎來了新的生活。
回家的路上,我想起了詩人白居易的詩: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星生是離別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歸人去。
清明節(jié)紀念烈士50字作文篇7
清明節(jié),我們到烈士陵園去。
走進烈士陵園,我立刻感覺到這里有一股莊嚴的氣息。這里有挺拔的`松柏、整潔的道路、萬里無云的藍天和步伐輕輕的人們。
烈士紀念碑是一只巨大有力的大手高高舉起一把步槍,讓人們很容易就想到了當年戰(zhàn)士奮勇拼殺的場面。
沿著高高的石階,我走到了烈士墓前,想起了烈士為了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而獻出自己的生命,我就肅然起敬。經(jīng)過那兩旁栽著蒼松的小路,經(jīng)過血祭軒轅亭和小拱橋,我來到人工湖旁。人工湖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人工湖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到湖底游來游去的小魚;人工湖的水真綠啊,綠得像無瑕的瑪瑙。
繼續(xù)往前走,我來到中蘇人民血誼亭和中朝人民血誼亭。花兒有的站得筆直,向兩亭致敬;有的微微彎腰,向兩亭鞠躬。
我走過熱鬧非凡的兒童樂園,經(jīng)過千奇百怪的猜字壁,路過綠樹成蔭的小公園,深深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得來之不易啊。
清明節(jié)紀念烈士50字作文篇8
昨天是清明節(jié)的第二天,也是一個掃塵的日子,我、爸爸和媽媽一起去了鄉(xiāng)下奶奶家,準備一起去登山掃塵。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不錯,昨天天上是下著小雨,我們也無話可說,也只有踩著泥膩的山間土地一步一步的奮力的向上攀登。
終于到了老爺?shù)哪骨埃覀兯兴械娜硕际敲C然起敬,直立在他的墓前面。爸爸遞給我一根已經(jīng)燃燒起來的香,香在不時的向外冒著煙,那香味是那么的濃重,讓我一聞到這樣子的香味,馬上顯示出一副沮喪,而又難過的樣子。我們所有的人的手里都拿著香,一起為在“九泉之下”的老爺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們對他的崇高的敬意。
我轉(zhuǎn)身拿起早已準備好的花籃,恭恭敬敬地放在了老爺?shù)暮夏骨啊;ɑ@里的花都是白色的,在花籃上還有幾根白色的帶子死死的捆在了花和花籃上。在幾片綠葉的襯托下,更加顯得莊重,而又肅穆了。
我們拜完了之后,就開始給在“九泉之下”的姥爺燒在陰間的鈔票,爸爸知道他很會玩麻將,就多燒了一些給他們,有一億的,有兩億的,有一百萬的大鈔票,還跟他們說:“人人都有不要搶。”我一聽還好玩,他們有這么多錢一年也花不完,還用搶什么呢?
姥爺“走”的那么的早,我都沒有好好的孝敬孝敬您老人家,您就離開了我的身邊,在那,陪伴您的只有孤獨和寂寞,不……不……不……還有那“無情”的春、夏、秋、冬和綠樹繁茂的山林。要是您還在我一定會好好孝敬您的。
在走的時候,我們又再次向他拜了一拜,才依依不舍地離去。
清明節(jié)紀念烈士50字作文篇9
這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革命烈士碑周圍一片寂靜,兩旁的松柏舒展著綠色的枝葉,高高的挺立著,守衛(wèi)在革命烈士碑前。
我們來到了革命烈士碑前,烈士紀念碑高高地聳立在我們面前。望著胸前鮮艷的紅領(lǐng)巾和聳立著的革命烈士碑,我們仿佛見到烈士就站在我們面前。他們那炯炯有神的眼睛直視著前方,他們好像見到了反動軍閥的滅萬,祖國的繁榮昌盛。又好像看著我們這些未來的小主人,在祖國溫暖的陽光下茁壯成長。
在嚴肅的氣氛中,我們開始掃墓了。第一項是獻花圈者花圈雖然沒有買得好看,可是畢竟是同學們親手做的呀!它表達了同學們對先烈的敬仰。在莊嚴的哀樂聲中,同學們都低著頭,看著手里的小白花,心里好象壓了一塊石頭,沉重極了。過了三分鐘,同學代表出來朗誦革命烈士詩和表心聲。周圍非常安靜,在同學們顯得特別莊重嚴肅,但每個同學都熱血沸騰的。接著羅校長給我們講了一個莫雄的故事——一個烈士和我們年紀差不多,他為了人們能過上好的生活,他堅強不屈地和敵人作戰(zhàn)爭,直到壯烈犧牲……當我聽到反動軍閥殺害革命烈士時,心里充滿了對烈士的敬仰,對敵軍的仇恨。我心想:有了您們的犧牲,才有了我們今天繁榮的祖國。我們不會辜負您對我們的期望,我們一定會好好學習,長大后做一個對社會,對祖國有貢獻的人。最后,我們圍著革命烈士碑走了一圈,在革命烈士碑的后面撒下了我們親手做的精巧別致的小白花,留下了我們對烈士的崇高敬意。
清明節(jié)紀念烈士50字作文篇10
一路上,我們拿著紙鶴和白菊花,紀律嚴明地走著。園內(nèi)花果山上聳立著一座高約12米的紀念碑,碑體南面貼著“花縣革命烈士紀念碑”九個金漆大字,紀念碑下面長著茂盛的松柏樹。花果山坡上環(huán)繞紀念碑,建有四角紀念亭一個,五角休息亭一個,六角休息亭兩個以及辦公接待樓一座,花果山下建有一座用花崗石建筑的紀念碑坊。紀念碑初建時銘刻了125位烈士英名。現(xiàn)碑上刻有170位烈士英名。來到紀念碑前,我們學校的一名大隊委請出革命烈士陵園的園長,讓園長給我們講述其中一名烈士的事跡。
園長給我們介紹了一名烈士,他的名字叫孟祥武。那時候他年紀還小,他擅長游泳。有一次,村莊發(fā)洪水,他為了救自己的同伴,而被洪水渦卷到水底,淹死了。聽完英雄事跡后,我們唱起了國歌,接著我們班的一位同學上臺發(fā)言。為烈士獻上花環(huán)后,全體同學宣誓。最后,全體默哀三分鐘,并把白菊和白紙鶴放在紀念碑上。
從烈士陵園返校途中,我內(nèi)心還在贊嘆那些革命烈士的英雄氣概。我們現(xiàn)在一定要好好學習,繼承先烈的遺志,將來做好革命事業(yè)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