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清明節祭紀念烈士征文
寫好作文的第一步是審題準確。在寫作之前,要認真審題,理解題目的要求和限制,明確自己的寫作方向和主題思想。寫關于清明節祭紀念烈士征文要注意什么?這里給大家提供關于清明節祭紀念烈士征文下載,供大家參考。
關于清明節祭紀念烈士征文篇1
又一個清明時節到了,我們身穿校服,胸前偑帶著鮮艷的紅領巾,左側還別著親手制作的小白花,向烈士陵園進發。
我們邁著整齊而堅定的步伐,進入烈士陵園。烈士陵園是那么莊嚴、肅穆,迎門兩側的松柏是那么挺拔、青翠。我心想:革命烈士呀!我們來看望你們了。我們現在的生活十分幸福。你們安息吧!
在27米高的紀念碑上寫著總理的題詞“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我們就在那里舉辦了主題大隊會,歌聲是那么嘹亮,朗誦是那么深情,演奏是那么悅耳,我們無比的激動,默默地告慰著我們心中的英雄。
之后我們來到了烈士事跡陳列館,一進陳列館,最搶眼的就是那幅大型油畫,畫的是紅伍正在艱難的爬著山峰,戰士們的腳下都是萬丈深淵,稍有不慎就會喪失生命,可是戰士們并沒有被困難嚇倒,他們咬著牙,艱難的向上爬著、爬著,永往直前。
在陳列館里我看到許多烈士的軍功章和烈士們的事跡介紹。看著他們的事跡,我仿佛看見他們視死如歸、英勇殺敵的動人場面,我仿佛聽到了烈士們英勇不屈的聲音。烈士們為了祖國付出了一切一切,為了人民,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烈士們啊!愿你們像那美麗的鮮花,在祖國大地上散發出陣陣芳香,讓祖國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著生機與希望!
來到陵園墓地,我們一一進行瞻仰,把手中的白花,把親手編制的花籃送給最可敬的英雄。這時我仿佛看見無數英烈站在我們面前,頂天立地!是他們,就是他們,為了我們的新中國,為了人民翻身得解放,拋頭顱,灑熱血,犧牲了自己換來了今天的美好生活。烈士們啊!你們那寧死不屈的精神,激勵著我們前進,讓我們每個人都充滿著為祖國不懈努力的信心。
烈士們啊!明年的今天,會有更多的人來看望你們的,安息吧!
關于清明節祭紀念烈士征文篇2
說道清明節這個大家熟悉的節日,大人們都要去掃墓!但是我們可曾想過在清明節這天來祭奠我們的英烈們呢?我們中國有許多英烈,比如說:劉胡蘭,江姐,小蘿卜頭,還有大家都認識的小兵張嘎。他們都是為我們國家的革命事業而犧牲的!
“小蘿卜頭”六歲的時候,他的父親提出讓他出去上學,特務們怕暴露他們的罪行,硬是不讓,經過多次斗爭,才同意由同監獄的政治犯黃顯聲將軍教“小蘿卜頭”念書。“小蘿卜頭”學習非常刻苦,記憶力很強,也很懂禮貌,非常尊敬老師。監獄生活使“小蘿卜頭”懂得了許多道理,國_黨特務對共產黨人的非人_、折磨,共產黨員堅貞不屈、英勇斗爭的精神都留給他深刻的印象,使他從小就知道恨誰、愛誰。他還經常幫助大人做秘密工作。由于他年齡小,特務們對他的看管不是很嚴,他就經常在牢房之間傳遞信息。他還幫助大人了解入獄同志的情況,傳遞東西。在國_黨潰逃之前,特務們安排殺害“小蘿卜頭”和他的父母。殘酷的敵人用刺刀殺死了他的父母,又逼向“小蘿卜頭”。“小蘿卜頭”喊著:我沒有罪,我要出去。滅絕人性的劊子手劈胸就是幾刀,把他殺害了。解放后,人民政府追認宋振中和他的父母為革命烈士。
歪戴破草帽,手拿木槍,身穿白褂,光著腳丫。他只有13歲,擅游泳,能爬樹,會摔跤,愛咬人。機靈鬼透,野氣逼人……
當畫面定格在這里時,現在20、30歲以上的“小朋友”們都不會陌生:他就是小兵“張嘎”。
抗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惟一的親人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鐘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鐘亮也被敵人抓走。為替奶奶報仇救出老鐘叔,嘎子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他配合偵察排長羅金保執行任務時,表現得勇敢、機智。在一次戰斗中,他繳獲了敵人的一枝槍,偷偷把槍藏進老鴰窩里,沒有上繳。為攻打敵人崗樓,他傷未痊愈,就偷偷離開養傷的老鄉家在歸隊的途中被捕。當敵人拷問時,他英勇反抗,堅強不屈。當部隊攻打崗樓時,他設法在里面放火,發揮了很好的配合作用,最終里應外合,全殲敵人,救出了老鐘叔,也替奶奶報了仇。戰斗結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鴰窩里的槍主動拿出來交公,隊長則正式宣布把槍發給他使用。嘎子心滿意足,便將自己珍愛的木制小槍送給了好朋友胖墩。
這些小英烈我們都要銘記,如今這社會的不良習慣越來越多,甚至還在這和平時期發生了槍殺案件,至今未捕。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些英烈們吧!
關于清明節祭紀念烈士征文篇3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我和奶奶、爸爸媽媽和姐姐子孫三代一起去掃墓。
我們在路上走了好久好久,都累得筋疲力盡,我好想坐著,可沒有什么東西坐,只好拼盡全力艱難地邁步。一會兒,我們終于到了墓地,墓碑上面刻印著爺爺的名字,我轉過身來,透過嫩綠的柳葉朝著田野望去,因為聽了媽媽說爺爺的故事,我開始覺得爺爺是一位偉大的英雄。媽媽說,有一天,爺爺生病了,正好他是一位懂醫的醫生,他身邊的人都去世了,唯一只有他的老伴奶奶陪著他,爺爺這種病只可以活6至7天,如果沒找到解藥他就會死亡。奶奶叫爺爺別去采藥讓她去,爺爺不死心,就偷偷摸摸地跑了出去。爺爺哪里都找了,甚至找了每個地方的解藥,最后費了千辛萬苦終于找出了解藥。就在這時,有一位人也在找救爺爺的這種解藥,于是說:“您的解難能告訴我在哪里采的嗎?”“這種藥是獨一無二的,怎么了嗎?”那位人說:“我們村里的人得了一種非常嚴重的病,只有你的解藥才能救!”爺爺聽了非常可憐他們,于是把解藥給了那個人,那個人說:“您把解藥給我了,那您怎么辦?”“我的病不礙事,拿去吧!”
那人聽了之后走掉了,就在這時爺爺發病了,我痛苦不堪,掉進了水里,可還是露出了笑容!
“爺爺真的好偉大呀,你有發生這樣的事嗎?”
說著,我拿起一束花向爺爺的墓地放了上去,還向爺爺拜了三下,保佑爺爺在天堂一路走好!
關于清明節祭紀念烈士征文篇4
安息吧,英雄們
又是一個清明節,老師帶領我們去張家浜戰斗英雄紀念碑掃墓。大家的胸前都別著一朵自己親手制作的小黃花,注視著車上那個代表我們湘城小學全體師生一份心意的花圈。
終于到了紀念碑前,我看到這個紀念碑占地約三分,系長方形花崗石建筑,碑前刻有“張家浜戰斗紀念碑”幾個大字。碑頂有一位新四軍半身石像,手握手榴彈,正視正前方,仿佛要和侵略國家的敵人同歸于盡。風聲中,我們仿佛能聽到當年像狂風驟雨一樣的子彈和雷聲一般的炮火聲,聽到戰士們驚天動地的喊聲:“沖啊!”;看到了英雄們像海濤一般涌上,看到了黑夜視炮火點亮……
我們默默地將鮮艷的隊旗插進紀念碑前的泥土中。烈士們哪,這一草一木浸透著你們的汗水;現在插在土中的隊旗浸透著你們的鮮血和對下一代殷切的希望;這里黑黝黝的泥土,浸透著你們的鮮血……
同學們將花圈恭恭敬敬地獻到紀念碑前,老師讓大家默哀三分鐘,悼念著這里的先烈們。同學們低著頭默默地為他們祈福。我思緒萬千,1940年12月13日下午,奉命為開辟陽澄湖抗日游擊區而進駐湘城西張家浜村的新四軍江南抗日救國東路指揮部二級隊二支隊,與據密報前來侵襲的80多民日偽軍激戰于蜻蜓堰,敵憑其優勢裝備,且不斷增兵,瘋狂進逼,“江抗”不畏強敵,奮起反擊。至傍晚,“江抗”二支隊在駐東張家浜村的一支隊火力掩護下及當地群從支援下撤出戰斗。這次戰役用了兩小時多些,殺死及受傷敵人有數十名,“江抗”十九名干部戰士及四名支前群眾為國捐軀。
十九個年輕的生命,才開放不久的花兒便凋謝了,他們為了祖國——這一座五彩繽紛的大花園而犧牲了自己,長眠于異鄉,而可能他們的親人還不知他們長眠于哪兒……
老師讓我們繞紀念碑一圈。我們將胸前的小黃花放下,放在了碑上。英雄們哪,請收下這些花兒吧!這42朵花是全班42個同學用心折起,我們將對你們的祈福和無限的敬意,一點一點地折進了這一朵朵小黃花!
“每一次就算受傷也不閃淚光,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給我希望………”動聽的歌聲縈繞在紀念碑前,大家正為烈士們表演節目,真心希望他們能感受到我們對他們那一份心意,感受到我們為他們帶來祝福。
烈士們,安息吧!我們一定會繼承你們不屈不撓,熱愛祖國無私奉獻的精神。完成你們的遺愿,好好學習,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努力。
英雄們,你們為了后人能夠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而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我們會永遠將你們銘記在心。安息吧,英雄們!
關于清明節祭紀念烈士征文篇5
又是一年清明節,又是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回想過去,在那個血雨腥風,金戈鐵馬的年代,是革命先烈們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而誓死抗敵,有的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的為了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而前赴后繼,也有的在和平建設時期,為了祖國的繁榮和富強而奉獻出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歷史的長河記載了多少英雄的事跡,革命先烈們,把對勞苦大眾的愛化為戰斗時同敵人搏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起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革命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巨大危險的時候,以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鋼鐵長城。革命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拋去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的大地。紅軍長征精神,到底是什么使原本弱勢的紅軍沖破國民黨的圍追堵截,使紅軍愿意拋頭顱灑熱血,客服險阻也最后走向勝利呢?信念,是千千萬萬紅軍心中永存讓人民翻身做主人,過幸福生過的信念。為了這心中永存的信念,他們克服重重困難,浴血奮戰,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紅軍不怕遠征難”的精神”。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紅軍才有了“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滂薄走泥丸”的英雄氣概。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親人送水來解渴,軍民魚水一家人”的溫情。
如今,戰爭年代漸行漸遠,我們過著無比幸福的生活,無法體會戰爭的困苦與磨難,最多只能從書中,長輩的教誨和電視劇中去體會和感悟先烈們這比天高比海深的愛國情懷。但我們知道,生命是最可貴的,為了我們這些后人的幸福,先烈們不惜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這是何等的高尚。
長征精神真正代表著一個民族的信念,真正是一個民族的象征,我們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身上寄托著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更應該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努力學習,奮發圖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緊踏著革命烈士的足跡,努力學習,為祖國的的繁榮富強奮斗終身。
昨天永遠屬于過去,今天就在腳下,讓我們銘記英雄先烈,去開拓美好幸福的未來,我們要以革命先烈為榜樣,珍惜學習機會,努力學好本領,弘揚革命精神,爭取今后能為祖國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貢獻。為譜寫祖國繁榮發展的篇章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關于清明節祭紀念烈士征文篇6
春暖花開,萬物復蘇之時,我國人民又迎來了一個傳統節日——清明節。
每年的4月4日,是我國人民緬懷先人,烈士的節日。為紀念這一個有著深遠意義的日子,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在學習上讓我們戰勝困難;在賽場上讓我們贏得榮譽;在集體生活中讓我們更加團結。我們胸前佩帶著鮮艷的紅領巾,懷著悲痛而沉重的心情來到——陳贊賢烈士紀念亭。陳贊賢烈士作為中共贛南黨組織的創建人之一、中國共產黨早期工人運動領袖,他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他的事跡將流芳千古!烈士紀念亭是那么莊嚴、肅靜,迎亭兩側的松柏是那么挺拔、青翠。
我們班排著隊來到烈士紀念亭,我們開始了主題隊會:首先由班主任講話,然后由班干部代表發言,大隊輔導員深情地講述了陳贊賢烈士的英勇悲壯事跡,還教育我們怎么怎樣做一個誠實的人,勇敢的人。是啊,在那黑暗的舊社會里,先烈們冒著生與死的考驗,不顧個人安危,用他們的鮮血與生命換來了祖國欣欣向榮的今天,他們為國捐軀的崇高精神可歌可泣,將永遠銘記在我的心里。
最后為陳贊賢烈士默哀。在那三分鐘里面,我想了許許多多:我們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們為我們創造出來的,是他們拋頭顱、撒熱血換來的。于是,我暗自下定決心:要珍惜這金色的童年,要繼承先烈遺志,為了實現我們光榮的使命,為中華之崛起而奮斗。我必須努力學習,學好建設祖國的本領,為建設祖國的明天貢獻出自己的聰明才智。
關于清明節祭紀念烈士征文篇7
清明節前夕,我和同學們來到北滿烈士陵園.對革命祭典活動開始了。
我低著頭,料峭的春風迎面吹來,陣陣寒意侵透全身;周圍一朵朵白花在抖動;身邊一個個低著的頭在默默地哀悼;眼前,一排排墓碑靜靜地注視著人們。
我頓時想了很多,在那過去的年代里,無數有志青年,從祖國四面八方走來,為保衛祖國大好河山,為拯救水深火熱中的中華民族,艱苦奮斗,流血犧牲。今天,他們雖然靜靜地躺在這里,可他們的英靈卻還在注視著祖國的草草木木,山山水水,注視著為之奮斗的祖國日新月異的發展。這正是他們生前所盼望的未來和理想。"你們可以含笑九泉了。"
今天,在你們生前撒過熱血,獻出寶貴生命的地方,我們在幸福地生活著。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茁長成長,接過你們手中的紅旗,實現你們的遺愿,讓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先烈們,安息吧!
關于清明節祭紀念烈士征文篇8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帶著紙錢、供品、鮮花到車邏祭掃我的太爺爺和太奶奶墳墓。
來到公墓,只見墓碑林立,白色的墓碑刻著黑色的字,顯得十分醒目。周圍都是松樹,非常茂盛,只聽見遠處的鳥叫,沒有一點喧嘩聲,顯得十分肅穆。身后三三兩兩的人來祭掃親友,迎面是祭掃完陸續回家的人,人人臉上都是十分嚴肅和莊重的。讓人感受到清明節特有的哀傷氣氛。
來到太爺爺、太奶奶的墓前,媽媽擺好了祭品,點著了香燭,放在墓前,爸爸把紙錢放在地上,我們三人把紙錢劃好,爸爸拿出打火機點著了紙錢,說:“爺爺,奶奶,你們平生非常節儉,現在這些錢,你們就別省了,想花就花吧!”
火苗在風中搖曳著,跳躍著,火光中我仿佛看到太爺爺、太奶奶慈祥的面容,想到以前他們都把我叫到跟前,給我糖果和文具,帶我去公園玩,過年的時候,他們一人給我一個紅包,說:“祝你學習進步,考上一個好大學!”他們病重的時候,也不忘叮囑我說:“孩子,你要好好學習啊!”
紙灰在風中盤旋,飄飛,像黑色的蝴蝶,漫天飛舞。最后,我們三人跪在地上,鄭重地磕上三個頭,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公墓。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回去的路上下起了細雨,望著如煙如織的細雨,我的心里感慨萬千,我不知道這飄灑的細雨,是不是蒼天為人間的真情動容,但我知道,這清明的雨中浸透了人們無盡的哀思,融入了人們永恒的懷念。
關于清明節祭紀念烈士征文篇9
一路上,我們拿著紙鶴和白菊花,紀律嚴明地走著。園內花果山上聳立著一座高約12米的紀念碑,碑體南面貼著“花縣革命烈士紀念碑”九個金漆大字,紀念碑下面長著茂盛的松柏樹。花果山坡上環繞紀念碑,建有四角紀念亭一個,五角休息亭一個,六角休息亭兩個以及辦公接待樓一座,花果山下建有一座用花崗石建筑的紀念碑坊。紀念碑初建時銘刻了125位烈士英名。現碑上刻有170位烈士英名。來到紀念碑前,我們學校的一名大隊委請出革命烈士陵園的園長,讓園長給我們講述其中一名烈士的事跡。
園長給我們介紹了一名烈士,他的名字叫孟祥武。那時候他年紀還小,他擅長游泳。有一次,村莊發洪水,他為了救自己的同伴,而被洪水渦卷到水底,淹死了。聽完英雄事跡后,我們唱起了國歌,接著我們班的一位同學上臺發言。為烈士獻上花環后,全體同學宣誓。最后,全體默哀三分鐘,并把白菊和白紙鶴放在紀念碑上。
從烈士陵園返校途中,我內心還在贊嘆那些革命烈士的英雄氣概。我們現在一定要好好學習,繼承先烈的遺志,將來做好革命事業的接班人。
關于清明節祭紀念烈士征文篇10
清明時節,是人們祭奠親人、緬懷英烈的日子。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里,我的心情也有些波瀾起伏,不由得想起了離我們遠去而又似乎近在身邊的雷鋒叔叔……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愿意滋潤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棵樹,你是否愿意凈化一絲空氣?如果你是一朵花,你是否愿意渲染一片草地?
關于雷鋒,有數不完的故事。他是一個平凡的士兵。他的事跡雖不驚天動地,但卻溫暖感人,廣為傳頌。他熱忱為人民服務,總是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人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他出生在湖南一個貧困的山區,家境貧寒。那時,日本鬼子的鐵蹄已經踏遍了湖南、湖北大片地區。他的爺爺、爸爸、哥哥和剛剛出生不久的弟弟也都相繼去世。后來,連雷鋒的母親也因為受不住地主的欺凌而懸梁自盡。雷鋒不滿七歲就成了一個孤兒,可是,誰又會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多災多難的孤兒,將來會成為人們爭相學習的榜樣呢?
他接送小同學過河上學,護送迷路的陌生人回家。他積攢牙膏皮為災區捐款,自己用的牙刷卻都是別人用過后扔掉的。他的襪子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他去衛生所看病的路上看到小學校正在修樓,他也上去幫忙。他每個月的津貼除了買一些必備的生活用品和書外,其余的全部捐給了災區。他熱忱為人民服務,群眾都對他贊譽有加。
他還酷愛學習,每天看書到深夜;沒有燈,他就借停車場的燈光看書。他為人民做了很多很多,但他總是這樣說:“是偉大的黨把我救出苦海,我的所作所為都是我應該做的,是為人民服務的,我還做得不夠……”
雷鋒是一位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他在其短暫一生中所體現出來的愛國、愛黨、愛人民的堅定信念,刻苦鉆研的釘子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品質,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艱苦奮斗、忘我工作的優良作風,給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他的故事帶領我們跨越歷史的時空,去感受它帶給我們的感動。讓我們在他的故事中得到心靈的洗禮,思想的升華。
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應該從雷鋒的事跡中汲取精神品質的營養,讓自己成為一個人格健全,能為社會、國家作出貢獻的“雷鋒”。
祭英烈,紀念我們的英雄,我們一定要視他們為榜樣,做一個愛國、愛黨、愛民的人。
清明時節,祭英烈——我們永遠的雷鋒叔叔。在這個神圣而莊嚴的日子里,讓他的精神化為純潔的白鴿,在蔚藍而廣闊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關于清明節祭紀念烈士征文篇11
伴著淅淅瀝瀝細雨,當我們踏入烈士陵園的臺階,才感到雨后的空氣是如此清新。春天的氣息,雨的味道促使小草拱破泥土,冒出星星點點的新綠,雨后的樹林更加茂密,不時有頑皮的雨珠娃娃,搖著胖嘟嘟、圓溜溜的身子,咕嚕咕嚕地滾下來。
近了,近了,烈士陵園終于到了!我懷著崇敬的心情瞻仰著紀念碑。只見石碑上身的四周全是名人墨客的題詞:烈士忠魂,萬古長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烈士浩氣萬古存,英雄事跡勵今人等等。石碑的下方則是各式浮雕。看著,想著,我似乎進入了這樣一個場景:紅軍們面對兇惡殘暴的敵人毫不退縮,揮舞著刀槍,向敵人進攻,展開了一場你死我活的殊死拼搏,殺得敵人丟盔棄甲,心驚膽寒。頭一轉,不知不覺又進入了另外一個場景:窮苦的人們再也受不了敵人的壓迫,帶上自家的棍棒,沖殺出去……
在烈士碑亭,我看到了許多偉大的名字和他們的感人事跡:在敵眾我寡的戰斗中被俘而寧死不屈的紅二0七團團長黃琬;慘遭殺害、身首異處的中共莆田特區委員、沿海游擊隊隊長吳承斌;彈盡負傷被捕,高呼口號英勇就義的中共莆屬特委委員、福建工農紅軍游擊隊第二支隊政治部主任陳天章;因叛徒出賣而被捕,在福州西門外殉難的閩中特委書記王于潔、委員黃孝敏、潘濤、余長鉞;即將揮師北上抗日,卻慘遭國民黨頑固派暗殺的閩中工委書記、義勇軍第七路軍第一縱隊政委劉突軍……他們為人民解放事業流盡了最后一滴血。我不禁肅然起敬。
看著,想著,我在心底默默地對先烈們說:“放心吧,我們一定會繼承你們的遺志,爭當薪火傳人!”
關于清明節祭紀念烈士征文篇12
每當看到烈士們遺留下的殘破遺物和珍貴照片,聽到他們面對兇殘之極,殘暴成性的敵人的威脅利誘,大義凜然,威武不屈,視死如歸的情景和場面,都不由得心懷感佩。
他們這些先賢、烈士,為了抵抗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冒著槍林彈雨,拋頭顱,灑熱血,為了民族的解放,為了尋求真理而寧死不屈,表現出了大義凜然的英雄氣概。這些事跡真應該讓我們千秋萬代,永遠記住,并永久緬懷。
但我在這里也想到,為了今天我們這些中華民族的后人的幸福生活,為了我們國家的解放,這些烈士犧牲的真是很有價值。但我們很多人都已經忘記這些烈士的英勇事跡,逐漸淡漠了對這些烈士的敬仰、崇敬之情。
看到這些不肖子孫,把他們用生命換來的新中國和政權當作他們撈好處,升官發財的利益場,會做何感想?
我們這次去的時候,正趕上國家要用巨資2000余萬人民幣修繕烈士陵園,我想著這是很值得的投資,是對烈士的一種很好的告慰。
只有加強烈士事跡的宣傳,保護好烈士紀念地,修繕好烈士安息之處。讓我們現在這些生活于幸福的人們時常受到這些烈士事跡的宣傳、教育,才能永不忘本,才能在心靈深處有所觸動,有所教益……
關于清明節祭紀念烈士征文篇1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當人們念起這兩句詩時,清明節也快到了。天空中飄灑著蒙蒙細雨,大街上仿佛也籠罩著一層悲涼的氣氛,人們懷著悲傷的心情為已故的親朋好友掃墓,緬懷先烈。
今年雨紛紛的清明節又到了,媽媽決定帶著我到施洋烈士陵園去掃墓,讓我感受革命的歷史。
位于武昌洪山區的施洋烈士公陵園由三部分組成:施洋烈士的塑像、施洋紀念碑和施洋烈士墓。我一走進陵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尊施洋烈士的石像。直挺的身軀、堅毅的眼神。我仿佛看到施洋烈士面對反動派槍口視死如歸的精神。在烈士塑像的基座上鐫刻著董必武同志的題詞:“二七工仇血史留,吳肖遺臭萬千秋。律師應仗人間義,身殉名存烈士儔。”一種崇敬之情油然而升。
沿著階梯,走過一片林蔭小道,我和媽媽來到了施洋烈士的長眠的墓地----施洋烈士的紀念碑。在紀念碑的左側刻有烈士生平事略,右側刻有“二七”慘案經過。站在莊嚴的紀念碑前,我被一種肅穆的氣氛包圍著。在烈士碑前我和媽媽把鮮花放在了墓碑上,然后向烈士三鞠躬,默哀三分鐘,以此莊嚴的形式表達了我們對烈士深深的敬意!這時我還看見許多胸前佩帶小白花的市民也來敬仰烈士,只見她們將胸前佩帶的小白花摘下,輕輕地系在在了施洋墓四周的蒼松翠柏上;我看見許多手捧鮮花的大學生也來敬仰烈士,只見她們把鮮花輕輕地放在了烈士的墓前;我還看見小學生們讓上百只已經疊好了的千紙白鶴依偎在烈士陵墓上。烈士墓在小白花,鮮花和千紙白鶴的擁簇下顯得不再孤單寂寞了。
接著我和媽媽參觀了施洋烈士生平事跡陳列館。當我漫步于展廳時,那一件件簡樸的甚至簡陋的珍貴歷史遺物,仿佛無聲的歷史,向我們傾訴著烈士曾經經歷過的崢嶸歲月,它們所折射出的,就是一種被稱作革命精神的中華民族最偉大、最可歌可泣的精神財富。一幅幅圖畫,一張張照片,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又一個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英雄故事。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要是沒有革命烈士這種為解放事業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那么,會有我們現在和平幸福的生活嗎?
清明節是傷感的,清明節的雨是天空的淚水,是人們的淚水,是悲傷的淚水……在這一天,不要忘記那些為革命死去的烈士們,去看看他們,對他們來說是極大的安慰!
清明時節雨紛紛,我知,那紛紛的,不是雨,是天下斷腸人的淚!
關于清明節祭紀念烈士征文篇14
四月,一個美麗的時節,生機勃勃,春暖花開,多么美麗的圖畫!這美麗的景色曾經見證了多少烈士們的英雄事跡。
“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一聽到這題詞,我們就會想到女烈士劉胡蘭,就會想到她面對敵人的鍘刀慷慨就義的英勇故事。
1974年3月,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全面內戰。劉胡蘭和呂雪梅到附近的南白家莊去找武工隊,不料被敵人沖散了,她只好回云周西村,一進家,媽媽告訴她石三槐、石六兒、石五則等人被抓了。
一天,天剛亮,劉胡蘭聽說敵軍來了,她急忙趕往觀音廟前,被敵人發現,敵人把她領到了敵軍軍官張全寶那里,張全寶先威脅劉胡蘭,可劉胡蘭不吃這一套,張全寶就來軟的,說只要劉胡蘭把情況說出來,就給她許多錢,劉胡蘭也沒有被誘惑,等群眾到廣場后,張全寶就說共產黨的不好,還說誰和共產黨一條心,就亂棍打死誰,張全寶聽群眾說石六兒等人是好人,就把他們殺害了,劉胡蘭憤怒極了,她就是不自白,張全寶準備向群眾掃射,但被劉胡蘭攔了下來,最后劉胡蘭被殘忍的、可惡的敵軍殺害了,走完了她光輝燦爛的人生歷程。
多少革命烈士用鮮血、用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和平生活,朋友,你可知道四月的花兒為誰綻放嗎?你可知道四月的山花為什么那么紅嗎?對,四月的花為革命烈士綻放,革命烈士的鮮血把山花染的紅似火。
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我們要歌頌革命烈士視死如歸、堅貞不屈、勇敢頑強的精神,我們要發揚革命烈士的堅貞不屈,勇敢頑強的精神,我們要學習先烈的愛國、愛人民的高尚品質,對得起胸前的紅領巾,對得起飄揚的五星紅旗。
關于清明節祭紀念烈士征文篇15
這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革命烈士碑周圍一片寂靜,兩旁的松柏舒展著綠色的枝葉,高高的挺立著,守衛在革命烈士碑前。
我們來到了革命烈士碑前,烈士紀念碑高高地聳立在我們面前。望著胸前鮮艷的紅領巾和聳立著的革命烈士碑,我們仿佛見到烈士就站在我們面前。他們那炯炯有神的眼睛直視著前方,他們好像見到了反動軍閥的滅萬,祖國的繁榮昌盛。又好像看著我們這些未來的小主人,在祖國溫暖的陽光下茁壯成長。
在嚴肅的氣氛中,我們開始掃墓了。第一項是獻花圈者花圈雖然沒有買得好看,可是畢竟是同學們親手做的呀!它表達了同學們對先烈的敬仰。在莊嚴的哀樂聲中,同學們都低著頭,看著手里的小白花,心里好象壓了一塊石頭,沉重極了。過了三分鐘,同學代表出來朗誦革命烈士詩和表心聲。周圍非常安靜,在同學們顯得特別莊重嚴肅,但每個同學都熱血沸騰的。接著羅校長給我們講了一個莫雄的故事——一個烈士和我們年紀差不多,他為了人們能過上好的生活,他堅強不屈地和敵人作戰爭,直到壯烈犧牲……當我聽到反動軍閥殺害革命烈士時,心里充滿了對烈士的敬仰,對敵軍的仇恨。我心想:有了您們的犧牲,才有了我們今天繁榮的祖國。我們不會辜負您對我們的期望,我們一定會好好學習,長大后做一個對社會,對祖國有貢獻的人。最后,我們圍著革命烈士碑走了一圈,在革命烈士碑的后面撒下了我們親手做的精巧別致的小白花,留下了我們對烈士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