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變化作文左右
好作文通常有創意和個性,能夠展現出作者的獨特思考和見解,不拘泥于傳統的模式和框架,具有開拓性和創新性。這里分享一些家鄉的變化作文左右下載,供大家寫家鄉的變化作文左右參考。
家鄉的變化作文左右篇1
20_年的中國,經歷了一場又一場的災難,從新冠疫情到洪災,我們見證了祖國的強大。也見證了中國人民的團結,愛國并不只是大人們的事情,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更應該深刻的明白愛國的意義。
新冠疫情肆虐期間,我身在農村,看到了村里人積極響應祖國號召,在家里不出門.看到各個村口站崗的村領導,在寒風中守衛著一村的安全。在對比美國的游行示威,抗議失去人身自由的場景,我深深感受到中國人的團結友愛,感受到身為中國人的自豪。
夏天的洪水肆虐了整個南方城市,每次在電視上看到解放軍叔叔在洪水中奮力前進,尋找那些受災者。看到那些年輕稚嫩的臉龐,在泥水中摸爬滾打,我為自己在涼爽的屋子里學習卻不懂感恩而深深的羞愧。
對比香港,香港的教育讓身為中國人的我們感到強烈的憤怒。中國已經從任人欺凌的時代邁入今天的強國時期,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的年輕人向往外國的風景,這是教育的缺失,是身為香港教師的失敗。在我們內地,課本上時刻教育我們要熱愛祖國,熱愛共產黨。每周的升旗儀式,抬頭仰望五星紅旗時,哪名學生心中不是充滿了自豪和幸福,這是每一位中國人從小刻在心里的旗幟。
身為一名學生,我們更應該做的是努力學習,認真完成老師教給的學習任務。在學校團結同學,在家里尊敬長輩,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長大成人之后,為建設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家鄉的變化作文左右篇2
家鄉的變化
近些年,家鄉的變化可大啦!你瞧,這是一幅美麗的水彩畫:天空湛藍湛藍,青翠欲滴的小草在花壇里安靜地待著,幾株美麗的花兒在爭芳斗艷。遠處,清凌凌的白河水緩緩的流過……再看那邊,又一 幅精美的的素描:一條條寬闊的柏油馬路如同一條條彩帶,裝點著南陽。馬路上,人來人往,人們穿著得體的服飾,臉上洋溢著快樂的笑容。兒童樂園里,一個個無憂無慮的小朋友在快樂地嬉戲、玩樂 ……你說,南陽難道不美嗎?
是的,現在我們眼睛看到的南陽,的確是非常漂亮。但是,你知道嗎?現在的南陽和以前的南陽相比,那還真是天空比大地——差遠了。
聽爺爺奶奶說,以前我們的家鄉南陽,可不如現在的南陽。以前呀,那就兩個字——窮、苦!南陽以前還沒有修柏油馬路,晴天還好一些,走路頂多褲腳沾些土、泥巴,起風時,風挾著黃土吹過來,出 來一身黃灰,臟死了。這還是輕的,下雨天,一抬腳,一塊泥巴上了身,幾乎下雨天走一次路就得洗一次褲子洗一次鞋;而且那時住的還是瓦房,冬遮不了風,夏擋不了雨。大片大片含金量極高的土地 ,只是用來種菜糊口養家,誰也沒有想到搞什么大棚,種植反季節植物、水果、蔬菜和花朵,那時貧窮困擾著人們,人們從沒想過去用土地致富。但現在不一樣了,瓦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漂 亮的小洋樓,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工業、農業發展迅速,人們探尋的目光已越出國界,射向遠方……
現在,人們的生活富裕了,每家每戶都有了彩色電視機,還有筆記本電腦、掌上電腦,而在以前,這些都是做夢也夢不到,想也不敢想的,哪家有一臺黑白電視機,就算只有一個頻道,也能說自己家“ 富”,也能吸引一大群小朋友前去觀看這個“稀有動物”,而現在,裝上了衛星天線,100多個頻道的彩色電視機也根本無法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了。
在以前,南陽沒有多大變化前,爸爸媽媽寫作業,本子都買最便宜的,5毛錢一本都算奢侈了,而我們,5元一本的作業本都隨便買,也毫不心疼。我們現在買一支鉛筆,10元錢一枝買下來眼睛也不眨一 下,不喜歡了大不了扔一邊不用,可在媽媽小時候,買1塊錢的鋼筆,都要仔細掂量掂量劃算不劃算。
爸爸小時候,南陽變化也不大,還是一個字——窮!每逢春節的時候,才買一丁點可憐巴巴的肉,但即使是那樣,也依然能使孩子們興奮上好幾長一段時間;但現在,肉已經在家家戶戶的餐桌上普及了,肉不再是奢侈品了。
啊!我驚喜地發現,我可愛的家鄉——南陽,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家鄉的變化作文左右篇3
今年十月一日,連續下了幾天雨后,天終于放晴了。迎著溫暖的秋光,我們去外婆家(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黃宅鎮一心村)送祝福。
一年沒回家鄉,沒想到家鄉的變化可真大呀!房前屋后的花壇、菜地圍起了矮矮的竹籬笆,“美麗菜園”的牌子在籬笆旁顯得格外醒目;池塘邊修建了仿古涼亭,供人歇腳聊天。最引人注目的是家家戶戶門前不銹鋼框架上放著的兩只小垃圾桶,綠色的桶放易腐垃圾,而灰色的桶則放其他垃圾,讓人一目了然。在框架上方,寫有戶主和監督黨員的名字。
“外婆、舅舅,國慶快樂!我們來了!”雖然我的人未到,但聲音已經飄進了房內,笑容滿面的外婆和舅舅也不停地說著:“好!好!”在祥和的氣氛中我開始打量起舅舅家的新房子:一座三層高的小洋樓,外墻全是大理石,房子前面有一個大庭院,種著各種各樣的花和果樹,還有一個水池里養著活潑可愛的金魚和錦鯉。屋內的陳設十分氣派,寬敞明亮的客廳上方懸掛著漂亮的水晶燈,墻上掛著素雅的山水畫,巨大的液晶電視機播放著歡快的節目。
吃完飯,我幫舅媽一起收拾碗筷,我對舅媽說:“浦江的農村變化可真大啊!”舅媽邊收拾邊告訴我說:“村里的黨員干部帶頭干,上門動員宣傳垃圾分類,還經常幫助有困難的村民。現在,村里環境確實比以前干凈整潔多了,人人也都住上了大房子,實現了小康生活,多虧了國家的政策啊!”看著舅媽一臉的幸福,我也感到非常自豪。
聽著舅媽的描述,我仿佛看見浦江人民用勤勞的雙手,編織出一幅又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作為浦江的一員,我感到無比驕傲!
家鄉的變化作文左右篇4
星期六,風和日麗、晴空萬里。吃過早餐,我和爸爸回到了久別的家鄉。
走下車,眼前的景象就把我嚇了一跳,只見家鄉人民的母親河濱江河的河水是深綠色的,水面上還漂浮著大量的各種各樣的垃圾。我站在岸邊看,河的對岸是一座座連綿不斷的小山,山上的樹林都被人們砍光,剩下的小樹被灰塵給穿上了一件邋遢的衣服,有的小山甚至被夷為平地建起了一排排的房子,一條條“白龍”正源源不斷的升上來,煙霧繚繞彌漫著整個天空,使得天空白蒙蒙的,空氣中夾雜著陣陣惡心的氣味隨風入鼻。我的好心情一下子沒了,爸爸也皺起了眉頭。
爸爸充滿懷念地告訴我,他小時候的濱江河是一條很干凈的河流,河水清澈見底。夏天人們在河里游泳、捕魚,歡聲笑語快樂無比,微風拂過河面,波光粼粼,十分迷人。一群群活潑可愛的魚兒三五成群的在河里游玩嬉戲,有時還把頭探出水來看看外面的世界。山上長滿樹林,樹木們都是穿著一身翠綠的衣服,就像給小山披了一身“綠裝”,鳥兒們在林里安居樂業,一片山青水秀、鳥語花香的。
近幾年,河的上游建起了工業園,人們不注意保護環境,園里的污水和廢水直接排放到河里;廢氣、灰塵也未經過處理就直接排放,嚴重破壞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你看,現在污染正像惡魔無情地吞噬著河流和小山,魚兒和小鳥失去了本屬于它們的美好家園,人們也失去了本該屬于自己的幸福……
我鄭重地對爸爸說:“我不希望你小時候的‘家鄉’只出現在回憶里,我要讓碧空永遠無瑕,青山永遠蒼翠,綠水永遠清澈,我希望下一次回來看到的是綠水青山、鳥語花香的鄉下。我也要到河里游泳、捕魚……”。
爸爸笑了……
家鄉的變化作文左右篇5
我的家鄉是個美麗的小鎮,同時也是個有名的景點。每逢國慶節,全國各地的人都會來我們這里旅游。
我們家鄉的對面是朝鮮。可能離得較近,所以朝鮮族吃什么喝什么都傳到了我們這里。遠近聞名的辣白菜;透心涼的冷面;還有讓人見了垂涎三尺的狗肉;烏黑光亮的黑包子,引起了許多游客的注意。
朝鮮族生活并不富裕,每當看到朝鮮夜幕降臨,那里就漆黑一片,我心里總是很難受,很可憐他們。但同時我也很自豪,因為一到晚上,我們這里燈火徹夜透明,蓮花燈在大紅燈籠地襯托下,顯得格外鮮艷。路燈、霓虹燈掛滿了長白的大街小巷。
一說長白,誰不知道天池?長白人不管男女老少都知道,這是長白人的自豪。說起自豪,還有鴨綠江和十五道溝望天鵝風景區。鴨綠江的江水,誰也不知道會流到哪去?一年四季一直不停地流著。一刮風,她的臉上會多幾層皺紋,似乎老了許多。每當看見江上又起了一層皺紋,我就會想起一句話:“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
望天鵝風景區,記得六歲時爸爸媽媽帶我去了一次,在我印象中那似乎是一副山水畫水呢!你說它清它還不清,因為它是綠的;你說它不清也不對,因為你往水里一看就能看到水下的石頭。石頭真是奇形怪狀,什么樣的都有:心形、正方形都在水下真像一副山水畫。
現在鴨綠江還按上了棧道,從長白到彩虹橋,一年四季路旁都開著花。花兒看著我們笑,柳樹的枝條在風媽媽的懷抱下翩翩起舞。路邊的人都忍不住停下輕輕托起花放在鼻子下聞一聞,仿佛所有煩惱都伴著花香隨風而去了。
學校還裝上了大屏幕,布置了墻裙,門和桌椅也都換了,但最引起我注意的還是走廊里的書,可以讓我們隨時閱讀自己喜歡的書。
我的家鄉長白正在慢慢走向輝煌,希望它變得越來越好!
家鄉的變化作文左右篇6
一個坐落在長白山腳下,鴨綠江畔的小鎮,便是我的家鄉——長白,這里傳承著一代代人的夢想與追求。
近些年來,家鄉正以驚人的速度進行著小城鎮建設,一座座大樓拔地而起,可最讓我流連的卻還是那陣風,那陣永不褪色的風——老屋之風。
多年前,我們一家搬到江邊的一座平頂屋內,那屋子雖面積廣大,而且破敗不堪。雜草,亂石還有那凹凸不平的墻面,無一不像譏笑著這里。
起初,年幼無知的我對這里充滿了抱怨與不甘。原因很簡單,我曾不止一次的幻想著能夠住在精致優雅,充滿少女心的房間中。大概是我的態度激起了媽媽的勁頭吧,她說她必然要將這里改造的煥然一新。
于是,每天清晨在一片薄霧中會出現她的身影,馬不停歇的勞作著,忙碌著……漸漸地,老屋開始了一點點的改變。坑坑洼洼的墻面成為了溫馨整齊的天藍色墻紙,雜草亂石也不經意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蜿蜒著的石板路。看到這些,我不由得也被說服了,同媽媽一起將房前屋后種滿了翠綠的爬山虎,星星點點的小花點綴其間。就連院中的土地也不放過,將它變成了肥沃的蔬菜基地。
想到這,窗外的細雨似乎也阻擋不了我想故地重游的沖動,披上衣服便出了門。
來到老屋的門前,眼前依舊是熟悉的斑駁著的朱紅色大門,門下的石階早因多年的風吹日曬變成了青色,幾株生命力頑強的小草從石縫中探出頭來,踏上石階,手指輕撫開大門,邁進院落中,早已沒有了當年的菜種的痕跡,反觀墻上的爬山虎卻是更加蔥蘢茂盛了。
看著這些熟悉的擺設,熟悉的場景,我又不禁想起了自己當年的美好時光,那時的我是多么幸福快樂啊。
走出老屋,那陣風已經停了,取而代之的是雨過天晴的清新明朗,陣陣清風拂過,心曠神怡。說來也怪,這樣的感覺僅僅就是一陣風帶來的嗎?
知道今天,我才恍然大悟,那陣風不正是家鄉的改變之風嗎?正因為有了家鄉的改變才會有人們如今的幸福生活啊。
回首這__年來家鄉的變化,又怎么能不讓人心動呢?從坎坷的土路到寬闊的馬路;從臭氣熏天的小攤到干凈整潔的市場……這不正是在為我們的生活奠定基礎。
老屋的幸福亦是家鄉的幸福,生活的進步也是家鄉的進步。愿這幸福的風,進步的風能永遠存在,永遠……
家鄉的變化作文左右篇7
有一次,我們全家去村里四爺家看老奶奶。爸爸開著車向四爺家駛去,一輛陸虎迎面而來,兩車相遇,因為路窄,大家都放慢了車速。我便嚷嚷:“這是什么路啊!這么窄!”旁邊的奶奶卻說:“比起以前的路,那不知道好了多少!”
一旁的爺爺附和著,開始憶當年。“在我像你這么小的時候,那時候路都是土路,如果好久不下雨的話,風一吹,土全被刮起來,出門一會兒,回來洗臉水就是渾濁的了。如果遇上下雨天,那路更是泥濘不堪,我們從地里用架子車拉些莊稼回來的話,我在前面拉,你奶奶在后面推,你伯伯和你爸爸在兩旁也使勁推車子才能拉動。腳踩下去,半個小腿都陷在泥里,往前移動一步都萬般的艱難。我們從離家100多米的地里把莊稼拉回來,四個人都要氣喘吁吁地休息好久!我的腰都直不起來了。”
爸爸也開始念苦經了:“我八歲的時候,路雖然沒有你爺爺那個時候那么爛,都用石子鋪了,但還是不好走。小石子多,很容易摔跤,騎自行車經常滑胎,摔得我鼻青臉腫的!”
媽媽笑瞇瞇地說:“現在村里的路都是柏油路了,像高速公路一樣平坦,地里的莊稼再也不用人費力用架子車往回拉了,都有農用車拉!而且逢年過節,子女們都開著小汽車回來看家里的父母!行駛在村里的路上無異于行駛在城里的街道上。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泥巴路,石子路,柏油路,連一條小路在這幾十年里都換了幾次新衣,那祖國大地上的那一幢幢高樓,一輛輛汽車,一座座橋梁……舊時又是什么模樣呢?我只能說,生于斯,長于斯,幸運之至!
謝謝您,祖國,是您給了我一條康莊大道!
家鄉的變化作文左右篇8
春風送暖,綠意盎然,我們迎來了明媚的五月,同時迎來了長白朝鮮族自治縣__歲生日,時光倒轉,在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莊嚴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從那一刻起,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祖國不再是以前那被當獵物瓜分的弱者,不再是引起各方勢力斗爭的那片土地,不再是一個封建社會。__年了,一個看似簡單的數字,是多少人的付出,才使得長白有了現在的繁榮昌盛,才有了我們這樣的美好生活!
我的家鄉是一個并不起眼的小縣城-長白,但是,新中國的成立,讓她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首先,人們的著裝有了巨大的變化,以前,無論春夏秋冬,無論嚴寒酷暑,只有一套衣服可以穿,冷了只能挨著,熱了只能忍著,而且全身上下都打滿了補丁,顏色多是些灰暗的顏色,現在,人們四季都有很多衣服款式,而且講究時尚、潮流、絢麗的色彩,每天都要大方得體。
人們的飲食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前,人們很少有吃飽的時候,而且只能吃一些粗茶淡飯,吃飽根本就是奢望。只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才可以吃到一點肉,營養也不均衡。現在不同了,我們的飲食多種多樣,有新鮮的蔬菜,精心制作的面食,肉食還是很多,而且要求綠色、無公害,肉類要求新鮮,還有許許多多以前人們想都不敢想的山珍海味。有些人有自己的營養餐,一天食肉不宜過多,食鹽不宜過量等等。減少了人們因為飲食而患病的幾率。
人們的生活環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以前,人們都是住一些破舊的小平房,而且下雨時,也經常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還只能一大家子擠一張小床。現在就不一樣了,人們都住上了寬敞舒適的樓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空間,而且經常看到有老奶奶在社區跳舞,唱歌,下棋,還有很多的健身器材。人們有了電視、電腦,生活不再枯燥無味,一家家超市使人們的生活更加方便。
我們的出行也更加便利,以前人們出行大多是步行,自行車也很稀少,極其不便利。現在變化可大了,幾乎家家都有汽車,而且還有公共汽車等公共設施,出行特別方便。
農村的變化也是不可小瞧的,看,以前那些茅草屋不見了,變成了現在寬敞明亮的磚瓦房。以前泥濘的小路早已不見了,變成了一條條四通八達的柏油馬路。以前人們上學,都是到很遠的地方,現在,每個村莊都有幼兒園和學校,解決了孩子們的上學問題。變化最大的是人們種植農作物用上了機械化,有播種機、收割機、脫粒機等,人們還學會了綠色大棚,節能環保,無土栽培等新技術,使人們又省時又省力。
當我們處在衣食無憂的生活中時,一定不要忘記,有許許多多的人為了今天,獻出了青春,獻出了他們的生命。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知識,長大后建設家鄉,讓家鄉長白有更好的明天。
家鄉的變化作文左右篇9
獨愛暮色中與父母漫步于鴨綠江畔。
月亮擺脫黑的桎梏,扶著星的肩膀,一步步爬上天空,將一片柔和的光輝傾瀉在人間。
每每這時,我總會與父母披著月亮的輕紗,行走在鴨綠江邊新修建的棧橋之上。涼涼的晚風輕輕拂過面頰,掃去一天的勞累,使人頓感神清氣爽。月光籠罩下的鴨綠江水,正在潺潺流動著,映在水中的月亮層層交織著,如濃厚的絲綢,在水中忽上忽下,悠然自樂。月光,江水,與遠處的青山,一同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夜景畫。
“真美啊!”我不由得從心底發出一聲喟嘆。在如此美的夜景中漫步,身旁還有摯愛的父母的陪伴,一種強烈的幸福感充斥于心間。我輕輕牽起父親的手,又悄悄摟住母親的肩,一同繼續走在青山綠水朗月之間……經常聽父親說起“你們這一代人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中國實現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飛速跨越。家鄉長白,在改革開放帶動下,也正以蓬勃的活力發展著,一座座低矮潮濕的平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樓。人們生活也從吃飽穿暖,變成了吃好穿好。現在的我們夏有空調避暑,冬有取暖樓御寒,再看看我們的鄰居朝鮮,雖只有一道鴨綠江之隔,可兩地的生活水平完全是天壤之別。
夜晚,長白華燈初上,街道亮如白晝,各式各樣的霓虹燈劃破黑暗,閃耀著五彩斑斕的光芒,更給這座美麗的小城點綴了新鮮與活力。可閉關鎖國的朝鮮,卻是一片黑暗,在一片黑蒙中,只有少數幾戶人家點得起燈。偶爾有一兩輛大卡車刺目的光束劃破黑暗,卡車一過便又是一片寧寂。為此,爸爸常常跟我打趣道“朝鮮那邊真成‘鬼城’了”,每每聽到這句話,一種幸福感便油然而生。
我是自豪的!
我因家鄉的蒸蒸日上而自豪;我更是幸福的!
我為有這樣強大的祖國而感到幸福。
值此長白母親的生日即將到來之際,我想衷心道一聲祝福:
母親,祝您生日快樂!
家鄉的變化作文左右篇10
我的姥爺是一名有著40年工齡的農村電影放映員,從最早使用的手搖式放映機,到如今的數字電影放映機;從最開始萬人空巷的熱鬧,到逐漸淡出人們的生活,再到國家扶持重啟公益電影放映,我的姥爺就是農村電影放映事業變遷的親歷者。
小時候,每到周六晚上,我的姥爺就會在村里的廣場上放電影。天色漸暗,廣場上的幕布升起,村莊也變得熱鬧起來。放映開始前,大家紛紛拿著小板凳坐在放映場地上,大人們嗑著瓜子嘮嘮家常,小孩子則在一旁嬉戲打鬧,廣場上充滿了歡樂的氣氛。電影正式開始放映后,大家便聚精會神地觀看,還會隨著電影情節的演進或開心大笑、或感動流淚……等到放映結束,大家都依依不舍回到家中,盼望下一個周六的到來。全村一起看電影的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溫暖的回憶。
后來,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逐漸普及,電視也增加了點播功能,各類電影、電視節目數不勝數,人們的文化娛樂活動更加豐富多樣。人們的選擇多了,大家自然也不再熱衷于觀看那一周一次的露天電影。因此,有兩年的時間,姥爺的生活變得“清閑”了,可他臉上的笑容也消失了。
再到后來,為了豐富農村的文化生活,國家出臺了公益電影放映計劃,在給電影放映員增加補貼的同時,還及時更新片源,幾乎與大城市同步放映。自然,姥爺又忙碌了起來,他帶著新設備、新電影走進小村莊。村里的老人們懷著那份揮之不去的情愫、孩子們則懷著滿滿的好奇心,大家一起說說笑笑,祥和歡樂的景象再一次“上映”。
通過姥爺的工作變化,我深深感受到,隨著國家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都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和提升。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一定要努力學習,發憤圖強,將來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