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作文
寫作文是一種表達思想和情感的方式,通過文字將內心深處的想法和感受表達出來,讓讀者能夠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內心世界。《植樹》作文怎樣寫才正確?接下來給大家整理《植樹》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植樹》作文篇1
春天是個百鳥爭鳴,萬物復蘇的季節。
3月12日是植樹節。這一天,天空中的白云猶如揚帆起航的輕舟,慢慢地浮動。太陽公公也暖洋洋地照著大地。小蘭肩扛鐵鏟,小明一手拿著買來的樹苗,另一手提著水桶,兩個人高高興興地一起去公園后山植樹。
他們倆到了公園后山一看,哇!人可真多呀!只見三五成群的人們有的在挖坑,有的在填土,還有的在澆水。大家干得熱火朝天。小明和小蘭也找了個位置,忙開了。小蘭先兩手緊握鐵鏟,賣力地挖起坑來。只見她把挖起的土堆在土坑旁邊。小明看土坑差不多深了,就小心翼翼地把樹苗的根放在大小合適的土坑里,蹲著身子,兩手扶住小樹苗。這時,小蘭又小心地用土坑旁邊的一小堆土把放著樹苗的坑填平。小明站起身子,拿起水桶去打來了一桶水,將水澆在土坑上。樹栽好了,小樹苗筆直地站在了土地上。
一陣春風吹來,他們倆感到了絲絲涼意,都用手擦了擦臉上的汗水。兩只“小花貓”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禁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笑聲彌漫了整個公園的后山。
《植樹》作文篇2
植樹節到了,小明、紅紅和小麗一起去植樹。
小麗提著水桶,紅紅拿著小樹苗,小明扛著一把鐵鍬。他們一起來到了山坡上,小明拿起鐵鍬很快就挖了一個坑,紅紅把樹苗放了進去,小明把土填上,小麗提了一桶水灑在了小樹的身上,一棵小樹終于種好了。他們雖然很累,但是他們非常的快樂。因為樹能擋風沙,改善環境。他們說:“明年還要一起來種樹。”
《植樹》作文篇3
在草長鶯飛的陽春三月,有一個節日—植樹節。這天早晨,陽光明媚,和風習習。瓦藍瓦藍的天空上飄著朵朵白云,有的像正在草原上吃草的小肥羊,有的像在大海中航行的船,還有的像正在奔跑的小鹿。我和小表姐興高彩烈地拿著植樹的工具和小樹苗,來到外婆家的菜園子里植樹。
我和小表姐到了菜園東南處,找了個空地,小表姐挖了個坑,我小心翼翼地把樹苗放進坑里,小表姐說:“我開始填土了!”我說:“好的!”只見小表姐前腿弓,后腿繃,雙手用力握住鐵鍬,似乎全身都在用力,我神情專注,看著小樹,雙手緊握樹干,生怕小樹栽歪。小表姐汗流滿面,臉紅得似火,雖然還是初春,天氣還有些冷,但小表姐和我熱得把衣裳都敞開了,小表姐有氣無力地對我說:“好累啊!我都不想再種下去了。”我說:“小表姐,你一定要堅持下去,如果你堅持下去,再過幾年,我們來到這里的時候,我們可以在這里乘涼、玩耍、讀書,多好啊!”小表姐聽了更加起勁地干起來,小表姐填好了土,我拿起水桶去打水,一次、二次、三次、四次……我們給小樹澆灌了水,小樹喝了可口的水,在風中輕輕搖動,仿佛在謝謝我們呢!旁邊的菜綠油油地長著,那是外婆種的,而小樹是我和小表姐種的。
我和小表姐分別許下了各自的愿望,我許了三個愿望,第一個是:希望我的病快點好,第二個是:希望爸爸把煙戒了,第三個是:希望媽媽的支氣管炎不再復發了。
我們還給小樹起了名字,叫年糕,寓意我們的學習步步高升,年年開開心心。
爸爸給我的“年糕”照了照片呢!瞧,大表姐和舅舅的自行車偷了一個影兒呢!
天上的云現在像小樹了,地上的菜同小樹一起成長,而小樹呢?帶著我們的心愿和菜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
《植樹》作文篇4
今天是植樹節,天氣晴朗,陽光明媚,瓦藍瓦藍的天空上飄著幾朵白云。我們三年級的小記者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帶著鋤頭、瓢盆、水桶等工具,來到操場北面,開始了新一輪的護樹活動。
看著去年今天小伙伴們親手種下的小樹苗,現在已經長大又長高,我們感到很欣喜。我們各自找到自己班種的樹,拿出自己設計的樹牌,掛在樹枝上。樹牌上面寫著中隊名稱、小樹名稱和護綠口號。我們三(2)中隊的口號是:“撒下一點綠色,收獲一片綠意”。我小心翼翼地把樹牌掛在樹枝上。接下來,小記者們就拿起鋤頭開始給小樹除草、松土、有的澆水,有的施肥,真是有模有樣!你看,我班的徐悅正專心致志地在給小樹澆水,小樹喝飽了水,向上挺了挺身子,一下子精神了許多。
美好的時光總是很短暫,活動很快結束了,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操場。此次活動讓我懂得了愛護樹木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讓我們每個人都為綠色出一份力、盡一份心吧!
《植樹》作文篇5
能源、礦產、水、土地等自然資源,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保障,植樹造林對建設可持續發展社會來說,更是重要。所以,植樹造林也成為建設節約型社會的一個重要條件!其實,對于植樹造林的好處,大家一定有所了解:首先,植樹造林為人們的生活和工農業生產提供了許多有用的原料和用品。如在吃的方面,有各種香甜鮮美的水果;有芳香四溢的茶葉;還有滋補身體的冬青樹上的女貞子,鮮美可口、清肺平喘的銀杏等珍貴藥材。在用的方面,搞建筑,開采煤炭,交通運輸,制造車輛、船舶、尺機,修建橋梁、碼頭,造紙等都需要木材。比如,修建1000平方米混合結構的房屋需要木材130立方米;開采1000噸煤,需要22立方米的坑木。在農業生產中,我們使用的大量農具也離不開木材。
上面所介紹的,只是樹木的在生活方面為我們帶來的幫助!其實,樹木在保護環境等方面也有著巨大的貢獻:先說說在防止水土流失這方面水木的貢獻:我們都知道,土壤吸收了水之后會變得松軟而肥沃,越是這樣,土壤遇到水之后,越能流失,若在土地上種上郁郁蔥蔥的樹木,就可避免這種嚴重后果的發生!樹木是我們的保護傘,它們可以調節氣候、凈化空氣、防風降噪,是人類最好的朋友。樹木是氧氣制造廠,一畝樹林放出的氧氣夠65人呼吸。。l公頃闊葉林1天可以吸收1噸二氧化碳,釋放出0.73噸氧氣。 樹木是殺菌能手。許多樹木在生長過程中會分泌出殺茵素,殺死由粉塵帶來的各種病原菌。據調查,每立方米空氣中的含菌量,百貨大樓為400萬個,林蔭道上為58萬個,公園里為100個,而林區只有55個。林區與百貨大樓空氣中的含菌量相差7萬多倍。
同學們,植樹造林可以有效的改善我們的生活條件,減緩資源流失的速度,所以植樹造林是重中之重!
《植樹》作文篇6
3月12日――植樹節。很多人沒有機會去植樹,但他們還是很關心綠化的。我就是其中的一員。沒有植樹我不免有些遺憾,但我要把自己對保護樹木,保護環境的很多感想說一說,以此為綠色工程做點事。
現在不少人紙張浪費嚴重。他們總是說,現在紙不貴,浪費一兩張沒什么關系。但他們可曾想過,一個人浪費的紙雖不多,但是整個北京,整個中國呢?就按一人每天浪費一張紙算,每一天整個中國就可能浪費13億張紙。而現實中有些人每天又何止浪費一張紙,這要多少樹木才能制造出那些紙呢?
我們現在已不用以前的手絹了,這被一次性紙巾所替代,也就是我們說的面巾紙。我們每天都用掉很多張面巾紙,這消耗了多少木材。不是說我們絕對不能用面巾紙,而是我們為什么在并不一定非得用面巾紙的時候毫不猶豫的選擇了面巾紙。以前沒有這么方便的面巾紙的時候,很多人都是用手帕來解決。每天帶一兩個手帕,需要的時候用一下,晚上洗干凈,晾干,第二天繼續用。即不浪費紙又保護環境。在日本、歐洲許多發達國家,手帕的使用是相當普遍的,很多人都在使用手帕而不是一次性的面巾紙。他們認為地球上樹木資源是很有限的,不能過度消耗,而且造紙浪費水資源、污染環境,廢紙的回收處理成本很高,另外紙漿漂白及紙上面的熒光劑殘留還含有致癌物,不利于健康。為了環境和健康大多發達國家仍廣泛使用手絹,這已成為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一個具體體現,我們難道不應該學學他們嗎?
植樹節不光是植樹,還有護樹,最大限度減少木材的使用。我們可以提倡從使用小小的手絹開始,每天少用一些紙,相信只有我們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我們祖國大地上的樹木才會越來越多,森林才會越來越密。
《植樹》作文篇7
陽春三月,麗日晴空,暖風拂面,春姑娘迎著輕盈的腳步悄悄地來到了人間。大地上萬物復蘇,小草鉆出了可愛的小腦袋,為人間增添了勃勃生機。班主任吳老是帶領我們五(5)中隊來到飛鳳山的一個小山坡上植樹。
我們抬著樹苗,扛著鐵鍬,拎著水桶,興高采烈的來到了目的地――飛鳳山的小山坡。老師教我們怎樣植樹,把我們分成十幾個小組,我和趙均鍵一組。一會兒,大家就分別找了個位置開始植樹了。有的挖坑,有的澆水,有的培土,還有的栽苗……我們有說有笑,雖然汗流浹背,但這卻是給祖國增添美好景象呀!
趙均鍵自告奮勇:“我是男子漢,重活我來”說話間他已經操起鐵鏟。左手握著前端,又手握緊后端,后腳蹬地,身體前傾,把鐵鍬插進土里,使出吃奶的力氣使勁一撬,終于挖出了一塊土。我看著他在挖土,也不甘落后。拎起水桶來到了清澈見底的小溪邊,蹲下身子,打了一桶水向他走去,因為我平時缺少勞動,一桶水都提不動。桶里的水濺到了我的褲角上,但我沒有泄氣,沒有在意,繼續向他走去,走到他身邊時,他已挖好坑,我便放下水桶,把小樹苗抬起插進土里,扶直,他用鐵鏟培好土,踩實。最后我提起水桶,向樹苗的縫隙里澆灌,一邊澆一邊想:小樹苗呀小樹苗,你要快快長大,為大地增添生機,為祖國增色彩吧!
春風輕輕吹拂著,好像是把小樹吹開了口:“謝謝,你為社會添了一份美,你為大地添了一份綠!”我倆聽著,站了許久許久……
三月是春暖花開的日子,三月是萬物復蘇的日子,三月更是植樹的日子。
前幾天,媽媽打算3月12日帶我去錢塘江對岸植樹。但是,我突然發高燒,使得我不能去了,我非常遺憾。我多想在植樹節這天種下一棵樹,讓它和我一起成長。
不過沒關系,我收集到了一些關于植樹節的知識。你們知道嗎?只有中國的植樹節是3月12日,因為植樹要在春季植。世界上最奇怪的國家要數美國了。他們的每個州的植樹節都不一樣,因為那邊的溫度差異實在太大了。
樹木能夠抵擋沙塵暴,能夠抵擋洪水,能夠吸進空氣里的灰塵,能夠呼出新鮮的氧氣,還能夠清新空氣呢!
沒有植樹的人們,快行動起來吧!
《植樹》作文篇8
我們一直認為自然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豐富的資源看來實在浪費。果然還是我們天真了,當我們觀察大自然的運作,會知道任何一種資源不是無窮盡的,我們始終在等待。旁觀看著每一種資源消耗殆盡,期待下一次會更好。
有樹的地方,就有希望;有樹的地方,就有夢想;有樹的地方,就有歡暢;有樹的地方,就有我的思念;有你的地方,就有我的祝福:植樹節快樂!
邁開你的腳步,踏著滿地的塵土,堅強的進行著你的征服,人生當自強是永恒的道路,植樹節來到,為你種棵友誼之樹,愿你人生有建樹,成功又幸福。
森林最值得贊頌就是它的自我表達,不論是工具的把手,還是枯木椿,或是每一根活生生的枝桿,都紀錄風的吹襲,它總是敘述自己的故事,這就是為何木材對人有一種吸引力,不僅是質料本身,而是一種同源共存與了解的精神。很少人會對松樹帶給我們的感受無動于衷,它們的聲音從山上直入我們的心靈,偶爾傾聽樹的話語,所有森林維護保存的問題都會消失,植樹節,多種樹!
雪災了,地震了,洪水了,拿什么拯救我們的地球?植樹,對,要環保,多植樹。
植樹節了,讓我們心里植棵樹,共同保護我們的環境!種下一棵青松,成就一片綠色;種下一棵牡丹,成就一片焉紅;種下一棵真心,撒播愛的種子,植樹節到了,愿你種下好心情,種出好福氣!
《植樹》作文篇9
今天是難忘的一天。因為今天是植樹節,我們在校園湖的南面植樹。
今天的天氣很晴朗,我們鮮艷的紅領巾飄拂在胸前,春風陣陣,整齊的隊伍向湖南校區的空地走去。
植樹活動開始了,我們種了桐樹。有的同學種了一棵,有的三個種了一棵,我和趙灣、趙曉峰三個種了一棵。種樹的坑是工人們挖的。我把秧苗放在坑里,趙灣和趙曉峰用鏟子挖土。我小心翼翼地把樹苗捧在手里,趙曉峰不停地挖著,把土放進坑里。我很欣賞趙萬安的努力工作。那時,我聽說老師正在給學生們一桶水。趙王急忙說:“我去提一桶水去。然后她走過去拿了一桶水。我環顧四周的同學們,才發現我們,像我們一樣,都是熱工,像一只勤勞的小蜜蜂一個個不停地勞動著。我向老師借了一把鏟子,用它來耕地。我們把土鏟進坑里;她把土鏟進坑里,雖然她額頭上冒著汗,但沒有人累。昭萬說:“今天真的很有意義。趙曉峰說:“這是我第一次栽樹。”我說:“我一定要寫一篇題為《難忘的植樹節》的文章。”“我們聊天、工作。我突然發現樹洞里有幾塊石頭,就用鐵鍬把它鏟了出來。沒想到,我鏟的土突然跳進桶里,水變得渾濁了。我說:“結束了!昭萬說:“沒關系,這樣你還可以給樹澆水。””
這時,土壤已經準備好了。小樹站在那里,好像在對我們說:“年輕的主人們,我渴了。給我更多的水喝!我們倆把水倒在地上,小樹開始轟隆作響。
《植樹》作文篇10
去年的植樹節我過得可真有意義啊!
植樹節前夕,恰逢“南京零距離”節目開播兩周年,真是雙喜臨門哪!
為了表示慶祝,“南京零距離”節目組特地舉辦了一個一千個家庭植樹活動,我們這個家庭也有幸成了其中的一份子。盼啊,盼啊!等啊,等啊!我們終于等到了植樹的這一天。這天早上,我們一家三口興高采烈地隨著大家來到了紫金山腳下,準備植樹。因為我從來都沒有植過樹,所以我又興奮又好奇,就叫爸爸多拿幾棵樹苗來。爸爸一下子拿了六棵過來。我們來到了一片空地上,便開始植樹了。我拿了一個大鏟子,可是鏟子實在是太沉了,我“嘿嘿”叫了兩聲,給自己打打氣,然后彎下腰,抱起那個大鏟子,一步一步地走到了樹苗旁。我抱著鏟子使勁挖土,可我怎么挖也挖不動。這時,爸爸過來了,他看著我狼狽的樣子,笑著說:“像你這樣挖,當然挖不動了,你要把腳踩在鏟子上,用力一蹬,同時把鏟柄向下一壓,土不就挖出來了嗎?”“對呀,我怎么沒想到呢?”我拍著腦袋說。然后,我照著爸爸的話去做了,地上果然被我挖出了一個小坑。不一會兒,我便挖出了一個大坑。我把樹苗放進去,準備把土填上,結果我的手剛松開,樹苗就倒了。這可怎么辦呢?這時,媽媽過來了,媽媽幫我把小樹扶住,我把剛剛挖出來的土再重新填回去。填好后,我和爸爸又在小樹的周圍踩了幾圈,把土給踩結實了,我們又給小樹澆了一些水,這棵樹就種好了。然后我們就開始種第二棵、第三棵……等我們把第六棵小樹苗種好后,已經是中午了。
我感到又累又餓,一屁股坐到了地上。這時,媽媽說:“你看,小樹在跟你打招呼呢!”我一聽,來勁了,一骨碌爬起來沖到小樹面前一看,咦!可不是嗎?棵棵小樹迎風招展,揮舞著小拳頭,好像在說:“謝謝你,小主人,是你給了我生命,我要把我的一生獻給我的祖國,使我的祖國變得更美麗,更強大!”此時此刻,我感到一點兒也不累了,一點兒也不餓了,我摸了摸小樹苗的頭,暗暗下定決心:小樹苗,我們來比賽,好不好?我們看誰長得快,看誰貢獻大,行嗎?我們相約在二O二一年的春天再來比一比吧!
《植樹》作文篇11
今天,老師要帶我們去郊外植樹,我們一聽可高興啦!同學們帶上小樹苗、水桶和鐵锨就出發了。老師在車上給我們講植樹要注意的事情和好處。她說:“樹葉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樹木可以抵擋風沙,凈化空氣……”說著說著我們就到了。來到指定地點,同學們有的扛來小樹苗,有的挖坑,還有的栽小樹苗……最累的就是挖樹坑了,老師說樹坑的直徑要30多厘米,深要50厘米左右。我們挖了好久才挖好,小朋友們累得滿頭大汗。
樹坑挖好了,接下來就該種樹苗了。一個小朋友拿來小樹苗,把它端端正正的放進樹坑,我和另一個小朋友用鐵锨往樹坑里填土。土填好了,還要用腳用力的踩一踩。接著,我和另一個小朋友去河邊打了一桶水抬過來,澆在小樹坑里。我回過頭看了看,其他的小朋友的樹苗也都種好了。
種完了樹,小朋友們的臉個個像個花貓,雖然大家很累,但心里一定很高興。我想:等小樹苗長大了,我們的天空一定會更藍。
《植樹》作文篇12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事物,也許是給生活帶來快樂的東西。而我,最令我最快樂的是種樹。因為我從小就有這一個興趣。
記得有一次春天的時候,我在我家旁邊的院子里,種了兩顆枇杷樹的種子,然后澆了澆水,等待它們的發芽。那時,我期盼著……
但是我的家人并不同意,他們對我說:“這個種子長大后,長成大樹就會阻擋前面的人行走不方便的。”當時,枇杷樹要被挖掉的那一瞬間,我就阻止了他們。我帶著深情的眼神望著那幾棵枇杷樹,對家人說:“你們忍心嗎?他們也是陪伴我成長必不可少的朋友啊!”但是,家里的人還是不同意。我就開始嚷嚷著:“他們都是有生命的,你們把他們挖走了,我會難過的。”我再三懇求家人不要把枇杷樹挖掉。那時候,我只能唉聲嘆氣。
我一直嚷嚷不停,家里的人才被我說服,他們說現在不拔掉枇杷樹,但是以后是要拔掉的。我雖然有些失望,但是看到枇杷樹還是,我心里還是挺開心的。
忽然,爸爸走了過來,他對我說:“這兩棵枇杷樹可以不挖掉。我們把這兩棵給移到前面的田地里,這樣就不會擋住別人的路啦!”這一瞬間,他的話溫暖了我。我非常高興,這意味著枇杷樹以后就不會被挖掉了,我心中的一塊大石頭也放下了。
在每個環境里,所有的樹木,我們都非常喜愛。它們會美化環境,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新鮮的空氣,也會給我們帶來美好的開始。果樹會給口干舌燥的人們帶來甜爽。
《植樹》作文篇13
今天是3月12日植樹節,我早早地就來到曲江公園參加我校舉行的植樹活動。
只見曲江公園內綠樹成陰,鳥兒們早已在枝頭開起了演唱會,晨練的老人們一個個精神抖擻。眼前的這一切是那么的和諧,那么的美好,似乎都是為了迎接我們的到來而精心準備的,現在就等我們來為它添上一片新綠了。
與其他同學會合后,我們便同老師一起去領樹苗,我所在的小組一共領了4棵樹苗。隨后我們便小心翼翼地把小樹苗搬運到植樹區。
來到植樹區,我們先選了一個能夠讓我們心愛的小樹苗吸收到足夠養分,照到足夠陽光的地方,然后便開始挖坑了。剛開始我們還不會使用鐵鍬,只得笨拙地,一點一點地把土挖開,體育老師見了便過來幫忙,只見他三下五除二就挖了一個又大又深的坑,剛挖好,我們就迫不及待地把桂花樹苗放進坑里,將它扶正。
終于開始填土了,我們用小鏟子輕輕地把土一點一點地填進坑里,生怕一不小心就傷害到小樹苗,把它給弄疼了。填好土,我們又把樹苗旁的土踩實,再用小鏟子鏟出一個壩來,好讓小樹苗喝得飽飽的'。
“啊,終于大功告成了!”隨著一聲感嘆,我們終于幫小樹苗們安好了新家。看著我們辛苦了一上午的勞動成果,我的心里如打翻了蜜罐子一般,不知有多甜。微風吹來,我仿佛聞到了桂花盛開時那濃郁的香味,看到了桂花盛開時那繁星點點的美麗景象。
在回學校的路上,我覺得路邊的花兒開得是那么的燦爛,草兒長得是那么的綠,天空是那么的晴朗,一切似乎都在為我而運作,而這些都只源于一件事——我會種樹啦!
《植樹》作文篇14
一年一度的3月12日又到了,這是春暖花開的日子,還是我們國家規定的植樹節。學校為了響應國家關于美化環境、綠化環境的號召。決定全校放假一天,讓我們同學們自由組合去進行植樹活動。
我一聽,高興極了,立刻向好朋友盧緗月使了個眼色,約好我們倆一組一起去植樹。去哪里植樹呢?我們倆商量來商量去,最后決定去廣場植。為什么要去那里植呢?因為早在前一段時間我早上去廣場玩,開始的時候我玩得非常開心,到那里晨運的爺爺奶奶也很開心。可不久,太陽慢慢地升起來了,氣溫直線上升,曬得我們渾身不自在,我趕緊想找個地方避一避,可這么大的廣場居然找不到幾棵樹,沒辦法,雖然我玩得還沒盡興,也只能依依不舍地回家了,在我走的時候,我看到原來熱熱鬧鬧地廣場只剩下零零星星的幾個人,看來大家都跟我一樣被這熱辣辣的太陽嚇跑了。所以我覺得在那里植樹是再有意義不過的了,相信不久的將來,等我們植的樹長大后,大家就可以在炎熱的夏天去到我們的樹下乘涼了。
定了地點后,我們倆立刻行動,拿出我們的零用錢,到花店里要了幾棵樹苗,讓爸爸幫我送到廣場去。到廣場找好地點后,我們立刻動手。先是一起挖坑,挖好坑以后,我們一個扶樹苗,一個住坑里培土。別看往坑里培土的動作簡單,可真費勁呀,不一會我們倆的頭上、臉上全是汗水了,那汗珠還順著脊背不停往下流。到最后手都沒勁了,但我們互相鼓勵,最后終于堅持把買來的幾棵小樹苗都種好了。
最后,我們給小樹苗澆上水。看著筆直的小樹苗,我們仿佛可以看到它們已經一天天長大,濃密的樹陰下坐滿了乘涼的人們。
這真是一個有意義的植樹節。
《植樹》作文篇15
在年復一年的植樹活動中,也使我們思考一個問題:年年植樹,成活率有多少?聽說一個地區幾年前曾搞一次萬人植樹活動,但幾個月過后,成活的只有數棵,結果令人痛心,前期栽樹,后期放棄,后期的管理工作沒有到位,結果等同沒有植樹,汗水付諸東流。
最早感受到“植樹節”的現時意義是在初中時代,每年春季,學校都要組織去黃河邊的邙山植樹,由于是春意昂然,萬物復蘇的季節,同學們群情激昂,興奮不已,如春天飛回大自然的侯鳥,享受一片綠色的春意,也做一次心靈的飛翔,與綠色的土地親密接觸,還可以一覽祖國的美好名勝,放飛心情,愉悅自我,陶冶情操,綠化了山區,在茫茫的黃山坡留下自己親自種植的小樹,也是埋下了一棵希望的種子,伴隨著青春釋放綠色的生機,為大地增光添色,亭亭玉立在風霜雪雨中,在歲月延綿中詮釋生命的意義,“植樹節”孕育了無限綠色生命的活力。
在以后的植樹活動中,工作的忙碌淡化了植樹節的意義,或把分配到的樹苗雇人栽培,或按照任務數量上交一定的銀子,或按照單位的職能分配到戶,總之,植樹的機會越來越少,也由于植樹活動的堅持開展,可能適用于植樹的區域在逐漸減少。每當在植樹節看到電視上播放植樹的鏡頭,心里就懷念植樹的情景,如同少了一次為大自然播灑希望的時機。今年的植樹節,終于身臨其境,把“植樹節”的意義再次付諸于現實,在鞏義石殿村的貧困山區種下了一棵松樹,在原始生態濃厚的遠山,植樹活動的開展更賦予了新的內涵,在層層依山而上的梯田中,人們也開始了致富的構思,栽下薄皮的新疆核桃,或栽下長勢旺盛的梧桐,或栽下四季常青的松柏,或栽下能藥用的木材(槲樹),“植樹節”也成了農民奔向小康的起點, 在充滿希望的春天,種下致富的希冀,收獲一樹燦爛的秋天。
在年復一年的植樹活動中,也使我們思考一個問題:年年植樹,成活率有多少?聽說一個地區幾年前曾搞一次萬人植樹活動,但幾個月過后,成活的只有數棵,結果令人痛心,前期栽樹,后期放棄,后期的管理工作沒有到位,結果等同沒有植樹,汗水付諸東流。因此,在植樹節到來之際,奉勸“植樹節”的活動能夠管理堅持到最后,或許植樹節才真正實現了它的意義,也才使大地生機勃勃,綠意昂然,讓延續的樹的生命敘說植樹的艱辛和人類熱愛大自然的豪邁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