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箏的人節選讀后感500字
到后來阿米爾獲知哈桑是自己的同父異母的兄弟時,他內心悔恨與傷痛糾結。當中年的阿米爾偶然得知哈桑的消息,他卻不顧危險,前往戰亂的阿富汗救贖哈桑的兒子索拉博。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追風箏的人讀書心得,供大家參考。
追風箏的人節選讀后感500字(精選篇1)
這是一篇小說,作者是卡勒德·胡賽尼,是一位阿富汗人。他以小說中富家少爺阿米爾的角度,描述了阿富汗的社會與政治轉折,并帶出遜尼派的普什圖人對什葉派的哈扎拉人的種族歧視。
12歲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與仆人哈桑情同手足。在一場風箏比賽后,發生了一件悲慘不堪的事,阿米爾為自己的懦弱而感到自責和痛苦,無法面對哈桑,于是逼走哈桑。不久阿富汗戰爭爆發,阿米爾被迫與父親逃往美國。十幾年后阿米爾始終無法原諒自己對哈桑的'所作所為。為了贖罪他回到了故鄉,想為不幸的朋友做一點事。但卻發現自己兒時的朋友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為了救贖,阿米爾吧哈桑的兒子帶回美國。但他也還是失去了這段友誼。
是人都會犯錯,誰都會曾經傷害過誰。反過來對自己也有懲罰,因為什么東西都抵不過良心。
追風箏的人節選讀后感500字(精選篇2)
《追風箏的人》是一本神奇的書,作者以樸實無華的語言講述了一件發生在阿富汗的故事,少爺阿米爾和仆人哈桑過著平靜的生活,突然間,兩個少年經歷了國破家亡,在一段悲歡離合后,他們走向了各自的宿命。看完書,我的心沉浸在悲傷和震驚中,久久不能產靜。合上書,我凝視封面,那個孤獨的追著風箏的孩子,你令全世界為你哭泣,那樣無助地奔跑,你在追逐什么?你是否眼含淚水?
故事發開始于一場風箏比賽,哈桑是當地出名的追風箏高手,他替少爺阿米爾追風箏,對阿米爾承諾一定會把風箏給他。但是,當他追到風箏是地,一群男孩卻逼迫他交出風箏,哈桑忠于對主人的承諾,結果被打得遍體鱗傷。阿米爾目睹了一切,卻沒有出手相救。友情動搖了,隨后,阿米爾借口哈桑有錯,將他趕出家門。
不久,蘇聯入侵阿富汗,阿米爾與父親逃往美國。多年后,一個來自巴基斯坦的電話把阿米爾從平靜的異國生涯驚醒,關于故國的一切、關于哈桑重新浮上心頭,真相、責任、負罪感,驅使他回到職富汗,尋找失去的友情。
這本書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人性的美好與丑惡,同時,又讓我們在無限哀傷和背叛的痛苦中,看到了友情的強大,那仿佛是黑暗中的一星亮光,為人們帶來希望。
封面上,火紅的晚霞中,鑲嵌著一只小小的風箏,長長的風箏線后面,一個小男孩在孤獨地奔跑,他的眼中飽含著淚水,在絕望的奔跑中,心里仍存有一份對命運的感激,感激在苦難的歷程中,仍有一絲溫暖,那是來自阿米爾的友誼,那是對美好生活的夢想、是心靈的歸宿。
奔跑、追逐,在炮火連天的歲月,在屠殺、饑餓、死亡的陰影中,含淚追逐晚霞中的小小風箏,追尋一份美好的理想,這是苦難的人類曾經歷過的共同的命運,這是刻在史書中的風箏與奔跑。我為人類曾經的苦難而心痛,也為我們平靜而幸福的生活,倍感珍惜和感恩!
追風箏的人節選讀后感500字(精選篇3)
看了《追風箏的人》這篇文章對我來說是一個沉下心來讀書的開始,一個深入思考的開始。不得不承認,在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幾乎對讀書喪失了興趣。經常是拿起一本書--放下??雌饋恚遗c書無緣了。但總會有一個轉折點的。當我看到《追風箏的人》這個書名,引發了我無限的聯想。又看到它的封面——黃昏的天空。一層層斑斕云彩中有一片蔚藍天空,仿佛把人帶到更深更廣遠的世界。一只拖著長長尾巴的風箏在天空中翩翩起舞。因為一個書名,因為一個夢境,我買下了它。
故事的開始,在阿富汗。說起這個我們的鄰國,并不是一個太平世界。我們總會把它與戰爭、難民、死亡聯系在一起。讓我們想起的總會是一張張驚恐的臉,沒有輕松,更不會有笑容。這不是什么童話故事,也并非喜劇。
似乎一切都是注定的。阿米爾和哈桑,是一對從小一起長大的主仆,或者說伙伴。阿米爾少爺會說的第一個詞是爸爸,而哈桑會說的第一個詞是阿米爾。那將是他們一生最重要人的名字。阿米爾為了得到爸爸全部的愛,不惜陷害哈桑一家;哈桑為了自己的主人,受盡恥辱,最終奉獻出生命。
是阿米爾錯了嗎?他膽小、懦弱、自私,看到哈桑被阿塞夫一群人欺負,卻裝不知道。但他在逃跑的那一刻,心里是多么復雜。最終他確定“為了贏回爸爸,也許哈桑只是必須付出的代價,使我必須宰割的羔羊......他只是個哈扎拉人,不是嗎?”事實不是這樣的,哈桑還是阿米爾同父異母的親弟弟。然而這個被爸爸一生深埋的秘密揭開時,哈桑已經死在戰爭的槍下。
是他錯了嗎?當我們讀完這本小說,無不為他的不幸所悲傷,為他的忠誠、純真、善良所感動。但經歷了一系列事情,看到主人對他的態度,哈桑還會認為這一切值得嗎?他為什么還要一次次的獻身?難道他也認為自己只不過是一個低賤的仆人嗎?還是為了朋友阿米爾,他情愿付出一切,我們不得而知。這也許對他來說是一個美好的結局嗎?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無論是阿米爾還是哈桑,都沒有錯,他們原本都是純真善良的孩子。因為種族,使他們有了高低貴賤之分,被逼向世界的兩極。這個故事震撼了每一個人的心靈,他向我們再一次發出最深的吶喊:我們要和平!我們要平等!
追風箏的人節選讀后感500字(精選篇4)
作為阿米爾的好友兼忠實的仆人,哈桑清楚的知道阿米爾的愿望,深知這個風箏對阿米爾的意義。因此,在風箏比賽的當天早上,看著阿米爾緊張而手足無措的樣子,大字不識一個的哈桑反倒給阿米爾講了一個關于游泳與鬼怪的故事,并通過這個故事安慰過度緊張的阿米爾,這次的比賽沒有鬼怪攔路,我們依然會像往常那樣一路過關斬將,贏得最后的勝利。
正是有了哈桑的鼓勵和協作,緊張的阿米爾終于能夠放松心情、心無旁騖的投入比賽,直至將空中最后一個對手——那個漂亮的藍色風箏斬于麾下。面對欣喜若狂的阿米爾和圍觀的人群,哈桑不忘自己的使命,開始追尋那個藍色的風箏,阿米爾今天的戰利品。本以為以哈桑的追逐本領,他一定可以順利拿到這個戰利品,然后雙手虔誠的交給他的主人和好友,讓阿米爾在人前一展雄風,在父親面前揚眉吐氣。
可是,正如文中所說:“美麗的故事都是悲傷的”,哈桑在成功追到風箏的途中,遇到了他倆的死對頭,一個有著反對社會主義傾向最終走向政權的邪惡少年阿塞夫。
面對阿塞夫的要挾和恫嚇,哈桑為了捍衛阿米爾的戰果,拼死護住了這個風箏,代價卻是被阿塞夫侵犯,犧牲了自己的尊嚴與清白。不幸的是,這一幕恰被前來尋找哈桑的阿米爾親眼目睹,可是生性懦弱的阿米爾為了自保,沒膽量站出來阻止阿塞夫的暴行,也不情愿跳出來讓哈桑把那個藍風箏讓給阿塞夫。雖然贏得了比賽,獲得了父親的重視與疼愛,可是內心愧疚、自責不已的阿米爾卻像被一道無形的枷鎖緊緊束縛。
追風箏的人節選讀后感500字(精選篇5)
時針旋轉,又緩緩離開,無數個午后時光相連接。終于,我翻過了書的最后一頁。
阿米爾和哈桑,同父異母的兄弟,卻因種族歧視被賦予了不同身份:一個是被貴族少爺,另一個卻成了卑賤的仆人。哈桑善良忠誠,他可以為阿米爾付出一切甚至生命。阿米爾呢,童年的他過于懦弱了。童年里的最后一次追風箏比賽,阿米爾和哈桑贏了,在大家都為阿米爾歡呼的同時,哈桑卻久久不能安定。不是因為喜悅,而是恐懼與自責。那個夜晚,哈桑為奪回本屬自己和阿米爾的戰利品,甘受何塞夫一伙人的侮辱。懦弱的小阿米爾,離他們不遠,始終未敢上前半步,那雪地上暗黑的血跡格外刺眼……哈桑的離開,讓他更難以面對自己,最終他移民美國。
戰爭將阿米爾的祖國蹂躪地面目全非,殘忍的塔里班人嗜血成性,以殺人為樂。成年后的阿米爾重返家鄉,親眼見識了塔里班人的陰惡,知道了哈桑的艱難。往昔不斷重現,他和哈桑間的故事一直在腦海里重播。“十多年了,你對自己過于苛責?!崩梁谷缡钦f道。
終于,他下定決心,他必須面對自己,要為曾經所為擔起責任,不敢再懦弱下去了。
阿米爾會見了何塞夫——那個從小就和阿米爾作對的陰惡之人,如今是塔里班的同伙,也是奈拉博——哈桑唯一孩子的控制人??蓱z的小奈拉博,他對每個人都懷有莫名的恐懼感,走路時總低著頭;當得知阿米爾要帶他離開,小奈拉博拒絕了。阿米爾又怎忍心他繼續受這非人對待。他和何塞夫談判:進行一場生死搏斗,或他死,或我亡。
在那個幽暗的空間里,何塞夫戴上了不銹鋼手套,眼神中流露著蔑視與嘲笑。毋庸置疑,阿米爾不是他的對手??砂⒚谞栆Ьo了牙繼續搏命,被打倒在地,斷裂的肋骨已支撐不住他的身體。何塞夫豈是善罷甘休之人,盡管角落旁的奈拉博哭著哀求別打了,他仍往阿米爾肚子捶上重重一拳,后者嘴角再次流血。終于,奈拉博拿起了彈弓,以與他父親相當的嫻熟技術,拉滿,對準了何塞夫的左眼,彈珠飛出。
可憐的小奈拉博,戰爭奪去了他享受美好生活的權利。重獲自由的日子,他重復著洗澡,一洗便是一小時,為贖罪,為恐懼,令人心酸。當得知可能會被送回孤兒院時,他哭著、哀求著,可是希望渺?!?/p>
好在后來,阿米爾和奈拉博間的堅冰漸漸融化,他們回到了美國,撿了個天氣不錯的日子,放起了新的風箏……
為你,千千萬萬遍!我的腦海中總縈繞著這句話。
合上書本,閉起雙眼,你能想象嗎?我仿佛看到了兩個男孩追起了風箏,另一個小小男孩,手舉黃色風箏悄悄跟上來,嘴角微微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