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400字故鄉
讀書筆記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自己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優秀的讀書筆記400字故鄉是什么樣的?下面給大家帶來讀書筆記400字故鄉,供大家參考。
讀書筆記400字故鄉篇1
想必大家都知道這本故鄉是魯迅先生寫的。在這里,每一個靈動的文字都是一節美妙的音符,每一篇動人的文章都是一道永駐心底的風景。
作者魯迅:—,原名周樟樹,后改名周樹人,自豫山、豫亭,然后改名魯迅。我們知道,對他有很高的評價: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被稱為“民族魂”。
此書中,有很多文章。讓我記憶深刻的,就是阿長與山海經了。阿長是魯迅兒時的保姆,這篇文章記敘了“我”兒時和長媽媽相處的`七件事,刻畫了一位雖然沒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熱心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保姆形象,我覺得魯迅先生對她充滿了尊敬、感激和還念之情。
還有魯迅與兒時閏土的喜愛,可真有趣!但中年閏土可不一樣了,閏土說出來的第一句話就是:“老爺!……”我們就知道,他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變化真大。
在這里還有許多著名的文章:瑣記、吶喊,狂人日記、阿q正傳、仿徨……
這本書使我印象深刻。
讀書筆記400字故鄉篇2
這篇小說寫于五四運動時期。讀懂這篇小說,先要了解故事發生的歷史背景:辛亥革命,推翻了幾千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但是一方面,由于領導這場革命的資產階級向封建舊勢力和帝國主義妥協,造成了革命成果的不穩固;另一方面,由于辛亥革命脫離了廣大人民群眾,最終導致了革命的不徹底性。
這篇小說就是通過革命者的`鮮血被愚昧、無知的老百姓當成藥來治病,深刻地指出了辛亥革命未能深入群眾、未能驚醒底層人民的事實。
魯迅先生自己說,描寫了群眾的愚昧??革命者為愚昧的群眾奮斗而犧牲了,他們卻不知道這犧牲是為了誰,甚至利用了這種犧牲。
小說結尾,革命者夏瑜的墳頭被人放上了花圈,暗示了他的同志會繼續革命事業,是革命者堅強的象征。試著體會文章中類似這樣的多處細節設置和前后呼應的寫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