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guī)的讀感想600字
寫讀后感需要運用到平時所學的語言知識,通過思考和表達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改進自己的寫作能力。弟子規(guī)的讀感想600字怎么才能寫好?這里分享一些弟子規(guī)的讀感想600字,方便大家學習。
弟子規(guī)的讀感想600字篇1
當我讀到“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的時候,我感到十分羞愧,還沒有嚴重到“親有過”,只是意見不一致的時候,我就已經(jīng)內(nèi)心十分不耐煩了,總覺得時代變了,老古董的思想應該遺棄,連聽完的耐心都沒有,十分羞愧。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大過天,不應該如此不盡孝道。如今父母年事已高,似乎沒有精力再去表達什么不滿,又或者是經(jīng)歷國學洗禮后的我心態(tài)甚佳,在他們身上看到的是滿滿的關(guān)心、擔心和依賴。
初入社會的我,總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見識不同素質(zhì)的人。遇到蠻不講理、惡言相向的人也十分尋常,此時我總在心里默念“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希”,倒不是真的覺得對方是“流俗”,只是以此來勸慰自己,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像學生一般單純友愛,不能期待所有事都順順利利,人總是要經(jīng)受一些挫折才能成長。這讓我想起來廣譽遠部門的張經(jīng)理的一個故事。小姑娘也是剛剛步入社會,因為打電話處理緊急事件,公交做過站,同時為了能盡快返回處理,一路小跑過紅綠燈,“啪”,雙腿跪地、血肉模糊、鞋都踢飛了一只,經(jīng)歷身體和心理上雙重折磨,登時讓她想起弟子規(guī)中那句“事勿忙,忙多亂”,同時還安慰自己“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這真是印證了“余力學文”這一節(jié),“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中國國學博大精深,終有感觸,從此刻起,立志學習國學,品讀經(jīng)典,傳承精華。
弟子規(guī)的讀感想600字篇2
這個假期,老師推薦我們讀了一本叫做《弟子規(guī)》的書,這本書使我真正領略到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奧義,教會了我許多為人處世的大道理,培養(yǎng)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靈。
“滴水之恩,必將涌泉相報。”父母生我養(yǎng)我,長我育我,含辛茹苦的撫養(yǎng)我們長大成人,那滔滔恩情做兒女的何時才得以償還?所以,《弟子規(guī)》的序章就是“入則孝”。“百善孝為先”,古有王祥冰雪之天剖冰取魚做給生病后母;黃香夏天扇席,冬天暖被只圖父親舒適 。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當父母呼喚的時候,應當即刻答應,不能慢吞吞地愛答不理;當父母要求做事的時候,應當立即行動起來,不能拖延、偷懶。對父母的教誨,要恭敬地聽明白;對父母的責備,要順從地接受批評。父母,是這個世上最愛我們的人,這些是孝順父母最基本的要求,你又做到了哪些?父母只會一味的奉獻,從不奢望我們能夠回報什么,而我們卻常常身在福中不知福,只會一味的索取,要這要那,無理取鬧。
父母辛苦賺錢養(yǎng)家糊口,還要供我們上學,照顧我們衣食住行,早已身心疲憊,而我們卻處處不讓他們省心,那些委婉地建議到了我們的耳邊都會覺得無比厭惡,說一句,更是恨不得頂十句。
父母就像對一塊稀世珍寶似的對我們,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我們生病時,父母哪次不是無微不至地照料著,我們?nèi)耍改竻s病倒了。而父母生病了,我們哪次不是一句問候就草草了事?
“誰憐天下父母心?”父母疼我愛我,從現(xiàn)在開始,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父母疲勞時,為她們捶捶背,揉揉肩,遞上一杯溫水,送上一句問候,好嗎?
弟子規(guī)的讀感想600字篇3
中國的國學博大精深,蘊涵著古人的智慧。這些代代相傳的民族文化精髓,就是我最好的啟蒙教材。讓我了解最基礎的國學知識,學習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弟子規(guī)》是清朝李毓秀所寫的,讓我百讀不厭, 教會我如何尊重別人———要孝順父母;是它,幫我找到了正確的學習方法———要守信;是它,讓我學會了生活方方面面注意的問題———要仔細。我們應該學會孝敬父母,正如古人所說的那樣百善孝為先。或許現(xiàn)在的我們早已無法做到像古人說的那樣“出必告,反必面。”但我們可以為父母做一些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比如在家中,父母叫喚我們時,應該一聽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應;父母要我們?nèi)プ鍪拢覀儜撢s快行動,不能借故拖延,或者根本不放在心上,不愿意為父母效力;父母教導我們時,應該恭敬地聽而不可以隨意打斷他們,要將話聽進心里;我們犯了錯誤,父母責備,應當順從他們并且承擔過失,不能頂撞他們,讓他們傷心。如果一個人能夠孝順,那么他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有了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許許多多的人.
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應該學習先輩們以父母為首的優(yōu)良品德,把中華民族以孝為本的精神發(fā)揚光大。“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這條讀書學習的方法正切中我的要害,我讀書時眼在書上,嘴也在念,可心經(jīng)常飛到九霄云外。自從讀了這句話,我就開始在學習時不左顧右盼,心不在焉,而是專心致志地學習,讀書,寫字、上課認真聽講。就是因為這樣我的學習效率才大大提高。
《弟子規(guī)》教會我的東西太多了,每當我讀起它,就會想到很多很多……我相信,我讀了《弟子規(guī)》,肯定在成人成才的過程中找到了一條捷徑。
弟子規(guī)的讀感想600字篇4
在我依稀記事時起,媽媽就給我講經(jīng)典故事,帶領我讀唐詩宋詞。今年暑假又讓我品讀了《弟子規(guī)》。我還知道《弟子規(guī)》也是文學寶庫中的經(jīng)典,它是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的文體方式,告訴我們在待人接物、為人處世、求學等方面應具備的禮儀與規(guī)范。
《弟子規(guī)》讓我受益匪淺,因為書里面的每一句話都會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值得我們一輩子探索和學習。《弟子規(guī)》中“父母喚,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靜聽;父母責,須順承。”媽媽給我解釋這幾句的意思是聽到父母的呼喚,回應不能遲緩;父母指派的事要快做不要偷懶;父母的諄諄教誨要恭敬聆聽;父母的責備和批評必須要接受順從。讀到這,我忽然想起了以前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放學一到家,我扔下書包就看電視或打游戲。每次吃飯時,都是在媽媽再三催促下才戀戀不舍地坐到飯桌上。我有時還埋怨媽媽,掃了自己的興致。爸爸店里的生意忙的時候,偶爾讓我接一下貨,我卻故意裝作沒聽見,一溜煙似的跑了。記得四年級時,我和同學打架,還把同學的杯子摔碎了。放學時,爸爸知道了這件事情。他像往常一樣接過我的書包,語重心長地給我講道理,我不但不聽,還很抗拒,不停地給自己辯解,還用手捂著耳朵不愿聽。爸爸氣得脖子上的青筋都凸出來了,剛揚起巴掌,又收回去。我見狀竟賭氣似的先跑回家,重重地把門關(guān)上,和父母耍起小脾氣來。回想起這些,我現(xiàn)在非常羞愧,真想撲進父母的懷里,向他們說聲對不起。
讀完這本書后,我就覺得有一位無聲的老師在我的身后默默地教導我。我認為做為炎黃子孫,我們要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因此,不僅要活在生命的百年里,還要活在千年的經(jīng)典中。
弟子規(guī)的讀感想600字篇5
同學們,你們讀過《三字經(jīng)》中的《弟子規(guī)》嗎?如果你能了解它的含義,它將會使你受益非淺。《弟子規(guī)》可以教會我們孝、義、禮、仁、忠等許多做人的道理。除了這些,它又教了我們一些學習方法,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地讀好書,成為有用之才。
在《弟子規(guī)》中,我最喜歡的就是人則孝中的一句: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在現(xiàn)今社會中,我們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很嬌生慣養(yǎng)。父母教誨的話都不情愿去聽,有時還跟父母斗嘴。這樣的態(tài)度會使用父母非常的傷心。
我告訴你們一件真實的事吧。有一次,我一個星期都沒有練鋼琴,星期天上鋼琴課時,被鋼琴老師教訓了,晚上回家后,爸爸知道了這件事,也責備我一頓,我很后悔沒有練鋼琴,但是我嘴上還不承認錯誤,反而和爸爸頂嘴,晚上全家人都睡了,我聽見了爸爸對媽媽說:“孩子她媽,我很擔心女兒的學習,今天她與我頂嘴的事我很傷心,唉,她什么時候才能懂事一點呢?”
聽到爸爸這么說,我真的后悔和爸爸吵架,爸爸是多么的疼愛我,而我卻總是意氣用事。爸爸罵我也是為了我好,希望我將來能干一番事業(yè)。讀了《弟子規(guī)》之后,我更明白了父母對我的愛。所以,對父母的教誨,要恭敬的聆聽,對父母的責備,要須從地接受。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
弟子規(guī)的讀感想600字篇6
我看了《弟子規(guī)》里面的“護生愛物篇”里面有一句話叫:“放生不殺生,愛護小生命。生態(tài)保平衡,美化好環(huán)境。”給我感觸很深。下面我就講一個發(fā)生在我身邊真實的故事。
記得有一次,我去郊外的爺爺家做客,正在外邊玩的時候,我忽然看見有個爺爺在拉網(wǎng),我跑過去問爺爺:“這是什么啊?”那個爺爺?shù)靡獾卣f:“不懂了吧,這是粘網(wǎng),是專門粘小鳥用的,一天能逮十多只呢!”這時,我看見粘網(wǎng)上已經(jīng)有三只小鳥了,他們在痛苦的掙扎著,卻一動也不能動。那幾只小鳥好像在無助的看著我,乞求我的幫助,我真想立刻就把它們放了,可這事還得經(jīng)過爺爺?shù)耐猓液鋈幌肫鹆恕兜茏右?guī)》所講的“愛護生物篇”,便委婉的對爺爺說:“爺爺,您知道弟子規(guī)這本書嗎?這里呀,都是你們這些老一輩對我們的教育和忠告,里面有告訴我們要孝敬父母、尊老愛幼的,有培養(yǎng)我們小學生優(yōu)良品質(zhì)的,還有一篇講:‘人若愛惜生命,也是替天行道的善事呢。’你看,讓我們也來做一回善事吧!”他聽完以后,半天沒有吱聲,他不情愿的把小鳥一個一個的從網(wǎng)上摘了下來,放飛了。做完這些事后,他說:“我還有事,我先走了。”說完,他便急匆匆地離開了。
過了幾天,聽爺爺說,他的粘網(wǎng)已經(jīng)被車=撤走了,我心中的一塊石頭終于落了地。
同學們,那個爺爺有實際行動改正了他的過錯,成了一個善良、有愛心的人,我們是不是也有破壞環(huán)境和生態(tài)平衡的行為呢?讓我們共同從自己做起,做保護動物,愛護大自然的小衛(wèi)士吧!
弟子規(guī)的讀感想600字篇7
《弟子規(guī)》是中國傳統(tǒng)圣賢教育的書籍,它把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優(yōu)秀的思想道德理念傳承給我們。使我們懂得了什么叫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勤儉節(jié)約,寬容大量,什么是親情,友情等等……
它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yǎng)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
它告訴我們做人首先要尊敬、孝敬父母,是父母生育了我們,養(yǎng)大了我們,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弟子規(guī)》 里有這樣的一句話"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都要盡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不能忘記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不孝敬,又怎么能去愛別人呢?
做人不僅要孝順父母,還要誠實守信。這在《弟子規(guī)》中的“信”便有提及一—“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其意思是:開口說話,誠信為先,答應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諾,沒有能力做到的事情不能隨便答應,至于欺騙或花言巧語,更不能使用!的確,古往今來,人與人之間十分講究誠信,因此,我們要時刻牢記著“輕諾必寡信”的忠告,堅持著“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信念,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我們應該講信用,這樣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
我讀完弟子規(guī)后,覺得自己受益不淺。弟子規(guī)讓我懂得了什么叫愛,什么叫孝,什么叫信任,什么叫寬容,什么叫友誼。
《弟子規(guī)》是一面鏡子,我要發(fā)揚優(yōu)點,改正缺點,做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
弟子規(guī)的讀感想600字篇8
國有國法,國法即規(guī)矩;家有家規(guī),家規(guī)即規(guī)矩;軍隊有條例,條例即規(guī)矩;學生有守則,守則即規(guī)矩,而《弟子規(guī)》這本書所記載的內(nèi)容,就是最基本的,做人的規(guī)矩。
對于《弟子規(guī)》這本書我并不陌生,還是在幼兒園大班時媽媽就帶我讀過。對于那時的我來說,這本書的內(nèi)容晦澀難懂,后來隨著年齡增長,再翻看時,我才漸漸悟出它的真意。
整書內(nèi)容就是以“要求”、“規(guī)矩”貫穿全文的。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在個人行為上要小心謹慎,說話要守信用,對周圍的人有平等博愛之心,努力親近那些品德高尚有仁德的人。這些都是確立良好的品格最為重要的事項,要一一落實到自己的實際行動中。在做好這些的基礎上,如果還有時間精力,就要認真研讀古代圣賢著述及史籍典章,以擴充自己的常識,準確了解圣者修身處世的實義。
別看《弟子規(guī)》這本書是針對孩童的啟蒙教育所編寫,可它所說的內(nèi)容何嘗不適用于每一個人身上呢?
為人子女要守規(guī)矩,“入則孝”里告訴我們要如何對待父母,才算是一個真正孝順的人。為人兄弟要守規(guī)矩,“出則悌”里告訴我們要如何與平輩、師長相處。對自身的約束也是規(guī)矩,“謹”里告訴我們?nèi)绾巫月伞Ec人交往更要守規(guī)矩,“信”里告訴我們?nèi)绾巫鰝€受人歡迎的人。還有后面的“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都是提出要求,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一落實,成為一個遵守規(guī)矩,有良好品格的人。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把《弟子規(guī)》的內(nèi)容記熟并運用到生活中,那么構(gòu)建和諧社會指日可待。未來我們的社會一片祥和,我們的國家更有凝聚力。
《弟子規(guī)》增長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靈,它可以指引我們一生的言行舉止。最重要的是它告訴我,想做一個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規(guī)有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