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1000字三體
讀書筆記中涉及到引用其他作者的文獻,需要在筆記中添加注釋和引用信息,方便以后查閱和引用。寫好讀書筆記1000字三體不是那么簡單,下面給大家分享讀書筆記1000字三體,供大家參考。
讀書筆記1000字三體篇1
《三體》一共有三部,第一部似乎更多地在回顧歷史,第二部在現代社會中,而第三部是對人類而言的遙遠的未來,在這個未來,存留不多的人再次檢視自己的文明留下的痕跡,也按照人類社會的文明規律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而我覺得支撐起三部的支架,是宇宙社會學和人類的文明。
宇宙社會學的兩個公理是: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第二,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其兩個重要的概念是猜疑鏈和技術爆炸。在這種情況下,既有地球文明,亦有三體文明,還有整個有一片片黑暗森林的宇宙。
人類的文明,一開始是人類之間的欺詐、陰謀,后來是人類之間的愛,使得故事一層層展開,一層層延續。而宇宙社會學的公理揭示了地球文明、三體文明消逝的原因,引導著最后的結局。
羅輯、維德、云天明,他們是看穿宇宙與人類文明的人,雖然看透卻無法拯救整個人類文明,最后在釋然中走向人生終點,終究歸為滄海一粟;程心,是有些人類母性之愛的人,一生在責任、愧疚、茫然中度過,被命運拋向榮譽的制高點或制低點都由不得她,或許是因為她一次次的錯誤選擇導致了地球文明的災難,就如她所想“或許正是她的這種愛使自己的.孩子們墜入深淵”。但是也正如關一帆所說:她做出了地球文明最好的選擇。而程心與關一帆,也在最后的平靜中離開自己的小宇宙,選擇成為大宇宙中的滄海一粟。
在讀《三體》的過程中,我看到了神話、歷史、現在與未來的交織,看到了零維、二維、三維、四維還有文中沒有描繪了出的以及我現在想象不出的十維宇宙的交織,還有愛、陰謀、謊言、欺詐、敬佩的交織。
我在剛讀完這本書的兩個小時之內,無法從震撼中走出,這種震撼卻又恰似某種平靜,就如“在這個小小的生命世界中,幾只清澈的水球在零重力環境中靜靜地漂浮著,有一條小魚從一只水球中蹦出,躍入另一只水球,輕盈地穿游于綠藻間。在一小塊陸地上的草叢中,有一滴露珠從一片草葉上脫離,旋轉著飄起,向太空中折射出一縷晶瑩的陽光”。
而這個可能會是宇宙歸零后存在的唯一生命。
但此刻如此平靜。
即使成年,仍希望以后讀更多科幻作品
我很久沒有讀科幻小說了。
以至于在讀完《三體》后,感覺就像很久沒有仰望星空一樣。
或許是因為以前總覺得,幻想只屬于童年。
當然,在遠離科幻小說的過程中,我也常去電影院看一些科幻類的電影,但是它們給我的感覺總比書籍帶給我的要少很多。
我們在知曉自己不想成為怎樣的人之后,不斷摸索,尋找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在這個飛速變化的時代,答案或許就在那個想象的未來中。
讀書筆記1000字三體篇2
宇宙,上下四方為宇,古往今來為宙,宇對應我們日常所說的空間,宙則代表我們認知的時間。人類對宇宙時空的探索最大的問題是什么,撇開人類維度無法觸及的時間領域不談,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最大的問題是距離。相對于動輒以光年為計量單位的廣袤宇宙,地球顯得太過微不足道。
也因為宇宙的浩瀚,人類對宇宙的認知太少,所有很多科幻小說家愿意把目光投向宏觀宇宙的探索,但是有一個問題是,太多科幻作品更多愿意去描寫幻想色彩中偏人文氣息的方向,很少有作品愿意觸及到關于在宇宙中空間距離這樣一個比較枯燥的方向,如美國作家雷。布拉德伯里的《火星編年史》一書,本身是科幻小說,但幻想色彩更偏向于描寫在登陸,占領,建設火星過程中出現的思想與思想的矛盾沖突,并沒有描寫地球與火星間的漫長距離是如何被克服的。
筆者本身不是一個很深刻的人,很少愿意去看一些讀上去沒有色彩的的平淡文學作品,但劉慈欣的作品給了筆者完全不一樣的感受,劉慈欣的科幻體系給筆者打開了完全不一樣的世界,在劉的科幻宇宙,光年的`距離不是以漫長的壽命去填滿,而是以世代的思想延續去填補,從一個地點到達另一個地點間天文單位的距離,劉慈欣選擇的是用血脈的延續以世代的傳承去到達,這便是突破了常識去臆想,時空何其浩瀚,從流浪地球2600年的時光才能抵達目的地而劉慈欣以數以百代的構想去到達無疑更加有實現的可能。
縱觀劉慈欣的作品,體現人文思考的前提下又從不缺乏對科學元素的引申,在三體宇宙中,劉慈欣提出了社會宇宙學兩大公理,其一為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二為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兩大公理給讀者傳遞的信息是,當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的科技使人類終有一天觸及到外星文明,我們面臨的,一定是最殘酷的文明戰爭,而不存在溫和的文化互融。
地球為什么會有支持三體文明入侵的登陸派,是因為很多人在地球社會的生存中感受到了太多的怨懟,三體組織的首領葉文潔,在經歷了大革命之后,恰巧在紅岸里接受到了來自遙遠時空外的三體文明的信息,下定決心引入三體文明,改造地球文明,同樣的,流浪地球宇宙中,當人類無休止地對地球索取,面臨的最終是地球生態的崩,流浪地球電影里,很多人只把電影里關于地球躍遷的描寫作為最大的看點,但文明應該思考的是電影開篇的那一段話,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科幻從不做無意義的幻想,總伴隨著對人類社會的,對人類命運的思考。
以實際現實為依托,跳脫思維去幻想;對人類社會體制現狀表達思考,對人類命運抱憂患意識。這就是三體,這就是劉慈欣。
讀書筆記1000字三體篇3
第一次聽說《三體》這本小說,是在看完前一段時間大火的流浪地球后,搜索作者劉慈欣得知的。三體這本小說獲得了20--年度第十八屆中國科幻文學銀河獎科幻特別獎,并且提名了20--年度普羅米修斯獎最佳小說。懷揣著對大劉(劉慈欣)長篇科幻小說的憧憬,并且有幸參加了河南中核五院研究設計有限公司“共讀好書·同沐書香”活動,讓我們一起領略三體世界的風采。
首先稱贊一下大劉(劉慈欣)的腦洞,三體這本小說太贊了。整個故事大氣恢宏,天體物理和小說情節完美的契合,讓人大呼過癮。但不得不承認三體小說里面還是有很多讓人不能理解的專業名詞,即使如此也掩蓋不了這是一部十分棒作品的事實。當一個世界用光年來表達距離,用億年來表達時間的時候,我才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一切一切,在宇宙的進程中,都只是一段微不足道的東西。當然,除去這些超贊的情節,我更喜歡小說里面對人性的討論。
當葉文潔在紅岸基地向未知的三體世界發送信息,讓他們來拯救甚至取代地球文明的時候,我能感受到葉文潔經受過wg的洗禮對人類甚至說是對人性的絕望,我沒有經歷過wg也想象不了wg,但是從葉文潔身上,還是可以看到這場浩劫給人性的重創——多次失望直至到最終絕望。想到一句經典的話,單純并不難,難的是你經歷了許多事情,卻還能保持單純。“在瘋狂面前,理智是軟弱無力的”文中的這句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關于這句話,我想了一下。我自己本身是一個喜歡理性的人,盡管理智在瘋狂面前是多么的無力,但是,如果能在一個瘋狂的環境保持理智,更是不易。
羅輯,是一個被選中為面壁者的普通人。羅輯在巨大的壓力下,運用自己的智慧,震懾住了三體人,避免地球遭受侵占。之后羅輯又作為地球的執劍人保護了地球幾十年,被侍奉為神靈。可是到了最后,羅輯又被控訴他的多年前一次暴露一個星系位置的試驗可能毀滅了一個文明。這里我們不得不感嘆人的&39;善變,當別人需要你的時候,可能會客客氣氣、馬首是瞻,但當你不再需要了,便形同陌路。
人生沒有任何決定是錯誤的,因為你永遠無法知道另外一個選擇是否是正確的。但是,總有一天,有人會很誠心地告訴你,你一直在做正確的事。”我覺得,我們要審慎地做出決定,然后,就去堅持它。在三體中特別喜歡三體人的一句話“請你們幫助我們消滅人類,最后我們再消滅你們——不會撒謊的三體人”。在這里面三體人的人性就簡單了很多,他們沒有欺騙、隱瞞、猜忌,三體人就是我們理解上的單純。突然之間理解了葉文潔向未知文明發送拯救地球時對人性的絕望,以及理解了羅輯在受到控告時的無奈。我們的人性在哪里?
一切都將逝去,只有死神永生——杰森。而我相信一切都將逝去,只有人性可以熠熠生輝。
讀書筆記1000字三體篇4
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
疫情期間閑來無事,無意中看到了在書柜里放著的三體,腦中便產生了想再攻讀一次的想法,翻開第一部的封皮,映入眼簾的是略微發黃的書頁,上面刻滿了時間的印記。翻開書頁,慢慢品讀,我又見到了汪淼,葉文潔,楊衛東,羅輯,程心,史強,章北海。那句我最喜歡的話:“全員進入深海狀態,自然選擇號,前進四!”也安靜的躺在那里。仿佛上一次的攻讀,還在昨天。
用了十天重新把三部曲攻讀了一遍,看到了大劉用自己的基本理論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構建了這座文學史上的豐碑。
《三體》本身,對人性,有著極其準確的認知。其中,對人類的自大,無知,以及目光短淺,進行了深刻的披露。而我們,就像住在地下室,卻總想探索外面都市生活,但卻沒有能力和條件。而我們又像那從深井中仰望天空的青蛙。想探索,但卻沒有能力。
人類探索宇宙的腳步從未停止,在人類像個孩子一樣,對著深淵喊道:“嘿!這里有人嗎?”此時的深淵正在凝視著這個無知的孩子,其他的文明早已把槍對準了他。畢竟,在這片無盡黑暗的森林里,信誰也不如信自己,自己既是獵人,同時也是獵物,只有隱藏好自己,才能得到捕獵的資本。
而我們轉念一想,宇宙無比廣闊,而你我,包括整個人類文明,都是時間這條長河之中,激起的一朵渺小的浪花罷了,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從那個奇點而來,最終,也將歸于虛無,而人類文明的生命歷程,在宇宙這這本“故事會”之中,甚至,都算不上一個故事。
人們,總是高喊保護地球,實際,人類指示地球存在46億年中的一瞬。而我們的存在,或許就是一種幸運。就好比,一只小鳥,大聲喊道,要保護自己的這片雨林。
這,和人類文明在其中認為自己是浩瀚宇宙中為數不多的高等文明一樣荒謬,人類需要保護的不是地球,而是自己本身。只不過都是想讓自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多存在一會兒,盡可能的,留下自己的痕跡。盡管,這些痕跡終將歸為塵土。
也許,有人會問,那我們的存在,還有什么意義?豈不是做什么都是無用功,沒有意義。
恰恰相反,我們來到了這個世界。并不是為了完成自己繁衍后代的任務而來,或者來說,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任務,并不只是單單的繁衍后代。也不是為了進化而來。而是,為了我們自己。“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我們的存在,正是為了給現在的歲月以文明。為我們現在的時光,輸入生命。我們的每一步,每一次的思考,都會給我們本身賦予意義。
“我是一束煙花。”
“我要燃燒我自己全部的生命,努力盛開的更加耀眼奪目。”
“我知道天空很大,也知道我盛開后一切還是會歸于黑暗。”
“但我知道,這片天空曾因我而絢麗過。”
“這,就夠了。”
讀書筆記1000字三體篇5
《三體》是我看過的第三部科幻作品。前兩部是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和《神秘島》。同樣沖著《三體》響當當的名頭買的。那啥,盛名之下無虛士雖然不能說全對,但七八十還是可以相信的。雖然記不清當時讀完后的感想,但是肯定少不了長吁一口氣,搖頭嘆道:好書,好書!
毫無疑問,《三體》也是一部美的作品,充滿力量,里面的人物各有特點,本篇就簡單的說道說道里面令人印象深刻的任務。
先來說大史,在第一第二部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他很樂觀,或者說大智若愚,在第一部的最后,三體人無情的發出你們是蟲子的嘲諷,同行的科學家們充滿絕望,只有大史意識到,被人類用盡各種手段殺滅的蟲子,在今天依然活躍在各個角落,蟲子從未被戰勝過。
第二部中的人物值得說一說的就很多,首先是科學家丁儀,一個在危機初期就存在的科學家,為核聚變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在親自研究水滴時慷慨赴死。章北海和羅輯,兩個拯救世界的男人,兩個孤獨的男人。羅輯因為其面壁者的身份,必須獨自思考,特別是在其他三個面壁者失敗之后,拯救世界的壓力全部落到其肩頭。章北海自始至終獨自扮演著一個冷靜果決的角色,從刺殺工質推進研究者的領導,再到操控自由選擇好叛逃,以及最后來不及發出的次氫彈攻擊,這個男人同樣用一己之力改變了世界的走向。
在第三部中,拯救世界的男人還有云天明和納德,云天明千辛萬苦傳來了科技發展的情報,納德悄咪咪的研究出光速飛船。納德和章北海有點像,為了全人類而不擇手段,就是沒有章北海運氣那么好,刺殺程心失敗,光速飛船計劃又被程心強制放棄,最后真正意義上的飛灰湮滅。程心作為毀滅世界的女人,“圣母”的稱號可不是白叫的,在宇宙重啟的最后,程心選擇將自己小世界的.物質全部歸還宇宙,為了全宇宙,更是為了人類。作為毀滅世界的另一個女人葉文潔,與程心剛好相反,程心對世界充滿希望,葉文潔對人類充滿失望。可這恰恰是都是人類所造成的,這要說是造化弄人,還是命中注定?
個人感覺,三體第一步就像是背景,預告。第二部聚焦人類和三體,并初次將目光投向整個宇宙。第三部則最為波瀾壯闊,簡簡單單道出宇宙的興衰。然而和《百年孤獨》不同的是,那個家族在歷史的流轉中最終落幕,宇宙這輛同樣在歷史中滾滾前進的車子,最終迎來的新生。
《三體》的優秀,是我說不完的。作為硬科幻的代表,《三體》中的相關數據都不是憑空想象,然而這對于物理不好的我來說無關緊要,就像看玄幻小說,哪管你幾丈幾寸是多少,爽就完事了。說到底還是喜歡看小說,書中世界的精彩紛呈,是嘴上說來終覺淺,總有滋味在心頭。
讀書筆記1000字三體篇6
我是在《三體》三部曲全部出完的情況下才開始看的,因為我讀書的習慣就是一氣呵成。
故事由開始非常令人意外,而之后種種的一切都由這種前因開始,本身就是對人類自己的諷刺,而這場鬧劇也對后來很多人的行為提供了非常合理的原因,這是這個故事設定最厲害的地方,可見作者在一開始構思故事的時候就本著從人性本身出發,這也是《三體》高于一般科幻作品的原因,它直指人類自己,我們自己的劣根。可以看出《三體1》是一部構思很久的作品,所以層層鋪開的故事,詳細的三體世界設定描述,其實都是一塊塊堅實的基石,這種費心費力的寫法,所帶來的就是故事的合理度,這種細致入微的寫法,環觀中國科幻,僅劉慈欣能真正做到。
如果說《三體1》的構思令人耳目一新,對于三體的世界充滿了未知和好奇,那么《三體2》所展現的人類對三體降臨的應對就應該是全書情節最完整最豐富最吸引人的了,我自己最喜歡的就是第二部,在面對人類共同危機,人類科學被鎖死的情況下,居然能夠出現面壁者這種應對,讀者讀到此處,必然會為之折服,而三體的破壁也往往反襯了面壁計劃的可怕和可敬之處。最后時刻,人類絕望邊緣的人性展現更是將《三體1》所描述的劣根性展現的淋漓盡致,而最終時刻的絕處逢生,又不由得讓人為羅輯嘆服。我想這個名字本身就代表了人類的理性所在,人類的本性和理性,這就是三體所要探討的,至少《三體2》的最后,人類依靠一個人的理性最終獲得了威懾,維持了平衡。
在探討了理性以后,三體3從人類本性中最高的愛出發,探討本性,而故事的數次轉折只說明了愛作為人類的最高感情對于人類種族本身,并不一定是好事,而也因為如此,最終導致了毀滅,《三體3》徹底跳脫前兩部的束縛,從整個宇宙,萬千智慧種族,億萬年的時間尺度上,探討了宇宙和文明,人類的湮滅在這種背景下,其實也只是插曲而已,也使觀者的悲愴降到了最低,最終的結局也因為主角無私的選擇,使本身黑暗的宇宙變得不是那么黑暗,雖然只是一點點。
如此宏偉布局的三部曲,在中國科幻史上應該是第一次,而且能三部都維持在一個非常高的水準,對于中國科幻來說絕對是值得慶賀的一件事,雖然三體三部曲結束了,之后幾年也未必有能與之媲美的作品,但是能夠誕生第一次就一定會有第二次,我相信中國科幻的黎明已經到來。
讀書筆記1000字三體篇7
我喜歡羅輯,倒不是因為他算是三本《三體》中的主線人物,主要是因為白蓉讓羅輯寫了一本書。
羅輯,一個混日子的清華大學教授,一個對什么都無所謂的風流公子,一個人類的救世主、威懾紀元的創始人,一個偉大的宇宙社會學、黑暗森林理論的創始人,一個威嚴的、盡職盡責守護地球很久很久的執劍人。
對羅輯,我很敬佩。能枯燥地呆在一個房間里邊,獨自一人守護著地球。而在經過了無數個紀元的變遷,羅輯從特權無數的面壁者,到被所有人鄙夷的面壁者,到突然想到黑暗森林理論,到獨自一人威脅三體拯救地球,到交出威脅權,到再次得到威脅權成為第一任執劍人,到成為人們敬仰的執劍人,到人們過上安逸生活視他為魔鬼,到太陽系要滅亡時人類文明的守護人。羅輯所做的一切足以讓人肅然起敬。羅輯最讓我敬佩的是,明明自己玩世不恭,但是卻一個人直面三體,直面孤獨,默默守護著地球文明。
當然,這些都不是我單獨寫羅輯的原因,如果這是這些,我只會在在對《三體》的整體感想中寫,正如我上邊所說的,我單獨寫羅輯都是因為白蓉讓羅輯寫了一本書。
故事的情節大概是這樣的,白蓉讓羅輯寫一本愛情小說作為她的生日禮物,讓羅輯書中的女主角,“完全拋開自己要寫的內容,去想像她的整個人生,想象她人生中的每個細節。“后來羅輯想象出了一個虛擬的人,然后并沉迷其中,然后從小說中出來之后就對世事毫無興趣,直到面壁計劃開始。
這個情節讓我想到《雪鷹領主》里邊的一個人,他在幻境中歷練,然后沉迷幻境中了,出不來,然后碰到了東伯雪鷹,東伯說了一句話,你怎么知道幻境不是真實存在的。
我比較小的時候,我想成為一名作家,這個想法直到我上高中還一直存在著,不過我媽竭力制止我這種想法。在高中的時候,我寫過一本小說,小說里邊的每個人物都瘋狂影射著我認識的人。小說的男主角叫羽凡,是我希望我自己成為的樣子,羽凡的&39;師傅叫惠明,是我覺得我自己的樣子。當我往后寫的時候,我就發現,我竟然自然而然地把羽凡的人生軌跡寫的和惠明一樣,后來,我發現,我越來越覺得小說里的每個人就是生活在我身邊(不過我塑造的時候就是以身邊人為原型寫的)。不過最后我把小說里邊的所有人都寫死了,江湖換了一批新人。把那本小說作為了高中的告別。
羅輯很幸運,面壁計劃讓他走出了小說世界,更是讓他找出了他小說里邊塑造的人,廝守半生(后來成為執劍人,他妻子離開了他),在歐洲美麗的小鎮中和心愛的人過了一段幸福的時候。我敬佩羅輯也羨慕羅輯。
下一部分將寫一些關于《三體》正本書的感想。
讀書筆記1000字三體篇8
《地球往事三部曲》是劉慈欣撰寫的史詩級巨作,是一部典型的硬科幻作品,也是中國當前最杰出的科幻小說。講述了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書中對社會學哲學宗教人性以及愛情利用故事模式展示得淋漓盡致。
外星文明入侵地球在科幻作品并不是個新鮮的題材,但是當一部講述如此題材的小說以描寫外星人入侵前人類的反應為重心,以天文學和社會學的科學嚴謹的態度計算宇宙中可能的文明分布和它們之間的關系,以歷史家和預言者的眼光回顧展望人類文明幾百年間的變遷和其中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科技發展道路,并將這一切與有血有肉的個體命運緊密結合,以中國人的民族情緒最能接受的的表達方式寫出時,它就具有了超出一般大眾通俗讀物的意義。
小說中的外星人—三體人被設置為擁有高科技、思想完全透明、無法進行欺騙和窺探人心的生物。面對三體人,地球上的人類毫無秘密。但地球人也有自己不可攻破的堡壘,那就是個體思維。小說在這樣疏離于現實的邏輯背景下發展,平添了許多驚異感、閱讀期待和探索的喜悅
《三體》是一部多重旋律的作品:此岸、彼岸與紅岸,過去、現在與未來交織成中國文學中罕見的復調,故事的核心竟然是我們熟悉又陌生的。當主流文學漸漸遠離了這個沉重的話題,大劉賁然以太空史詩的方式重返歷史的現場,用光年的尺度來重新衡量那永遠的傷痕,在超越性的枧野上審枧苦難、救贖與背叛。這一既幻想又現實還科學的中國版《天路歷程》,瘋狂而冷靜,沉重而壯闊,絕望而超脫。
僅僅是《三體》的起點,我個人認為,書中最精彩的部分,是以虛擬游戲的方式展示的三體世界歷史。這是一個游戲,游戲背后是一個遙遠星際文明二百次毀滅與重生的傳奇,游戲中的人物卻是孔子、墨子、秦始皇、伽利略、葛力高利教皇、牛頓、爰因斯坦……古今中外各路人馬走馬燈似的上場。這是一場跨越時空的狂歡,歷史、、三體又構成了另一個意義上的三體關系,它們之間遙相輝映而又撲朔迷離,在最不可思議的生存景象中蘊涵著觸手可及的現實針對性,把三體系統的復雜性發揮得淋漓盡致。
讀完《三體》,去看窗外的夜空,感覺已然不同。世界再也不像以前想象的那樣了。一百五十億光年的范圍內充滿重重殺機了。那是一個捉摸不透的黑暗森林,而且是一個無比真實的原始叢林。這一瞬間我幾十年來關于宇宙的看法都被徹底顛覆了。我想,這恐怕也就是科幻小說所獨具的強大的思想的魅力。
讀書筆記1000字三體篇9
用了幾天的時間終于把三體2和3讀完了,畫面一個比一個震撼,確實能被評論這么高的一部科幻小說,也確實有太多的驚艷讓讀者身臨其境。因為三體1是很久之前讀的電子版的,感覺故事情節不錯,三體世界,三體文明挺神秘的,只是偶爾中兩個文明不經意的產生了聯系,但是在讀完后面兩部的時候,更多的東西展現在眼前,甚至都沒有想象到的東西,黑暗森林,脈沖推進,引力波,二維和四維世界,曲率驅動,黒域,超膜,新宇宙等等,這些新詞匯也展現在眼前,讓我們為之一驚,確實是一部經典之作啊。
葉文潔、楊冬、羅輯、程心、云天明這主要的主人公都是都是那么的獨特,都是代表著不同的人類,從向太陽發出超功率電磁波,再到詛咒一顆星星,再到震懾年代,震懾后年代,以及以后的打擊年代。每一段歷史都是那么的精彩,面壁破壁,羅輯雖然一直是玩世不恭,卻繼承了葉文潔告訴他的一個真理,黑暗森林一條生死哲理,這也促成了他成為唯一一個普通的面壁人資格。又因為他那種敢于放手一搏的性格決定了他作為執劍人平安無事的幾十年,確實應該是三體里的英雄人物,當然也包括云天明,及時自己的大腦被送到遙遠漆黑的太空,甚至永遠都飄蕩在寂黑的冷漠的太空里他也沒有抱怨什么,是因為愛,還是因為責任,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即使這樣也敢與冒著生命危險向地球文明傳達技術,甚至送給她一個宇宙。確實,時間是最狠的東西,在關一帆和程心在降落時錯過了會面的時間后,去尋找能夠永恒的東西,卻很難找到一些蹤跡。歷史在宇宙時間的長河中一點點消失磨滅。最后作者也留下一個懸念,就像關一帆腦子里想的`那樣,宇宙到底會不會因為就缺少那一個粒子而永遠不會坍縮,而永遠的膨脹下去,成為死寂的世界。確實,我們拭目以待下一部的出現。
但是我也提出一些我的問題和思考,首先說時間是最狠的東西,那么在宇宙這么廣闊的空間里,這么多文明里,就沒有關于時間倒流的現象?就沒有時間穿越的科技?在相對論的理論下難道就沒有發現怎么控制時間?能控制光速當然也有可能控制時間,當然那樣的世界會更亂,宇宙會更難理解。希望下一部能進來這些知識。然后就是三部中出現的新宇宙,新宇宙到底是什么樣的一個東西?難道在無邊無際的廣闊空間中還有更多的宇宙,都是超膜上的一些泡泡?那么他們的小宇宙又是大泡泡上的小泡泡,還是就是超模上的一個分子凸起形成的超級微小宇宙。那么按照時間可以控制的話,又會有很多平行宇宙的存在吧,那樣的話就更有意思了。
很期待劉慈溪老師的新作,第一次看三體,確實更多的驚艷,能寫出這么好的小說來真是我們這些科幻迷得福音,過段時間還會繼續看第二遍,第三遍,肯定會有更多的收獲。
讀書筆記1000字三體篇10
讀了《三體》之后,我特震撼。無疑這是一本非常好的小說,從地球的危機寫起,讓人們從中感悟深思與獲得哲理。
三部《三體》都呈現出一些老套的結構。比如說,人類遇到了種.種危機。從最開始的發現三體人到最后太陽系二維化,宇宙歸零。但這些老套中卻含著不少新穎,蘊含種.種不稱心如意的事,人類只剩下最終兩人。這種.種跡象給讀者帶來一種錯覺,這不是小說而是事實。我的心總會隨著這些突如其來的變化和本該按套路發生的事發生巨大改變而跌宕起伏。
下面我就給諸君介紹一下整部《三體》。
《三體》講述的.是,一個物理學家。不僅發現了三體人,還向他們發射信號,導致三體人大規模入侵地球。然而人們卻被蒙蔽在鼓里,直至21世紀才被人類發現。但知道真相的汪淼博士并不泄氣,還開懷大笑,為了人類文明更加努力研究新科技。
幾百年后,人類即將面臨世界末日。于是,啟動了神妙莫測的面壁計劃,以挽救人類未來。不過許多計劃過于極端:逃跑主義、同歸余盡、控制思想。等等。他們費盡心機,只不過希望人類在三體人面前有尊嚴地死去和為了人類文明種子的延續。
一百多年后決裁者移位,新任決裁者程心因母性的善良沒有啟用在黑暗深林中暴露位置的方法抗擊三體人,從而使三體人入侵地球獲得成功。在此之后,原本因和善而擔任決裁者的程心被世人罵作優柔寡斷。
還有之前的自然選擇號為了人類文明有足夠燃料到達目的地,而殺害了周圍其他飛船。邏輯為了拯救人類,創造了在暗黑深林中暴露位置的方法,但因該方法過于殘忍,本人也受到人類審判。
在暗黑森林,人類是何等渺小,歌者的一張小紙片,就被太陽系兩維化,變成一個梵高手下的《星空》。
我想這本書的作者是想讓我們明白生存的重要性,更是要讓我們擁有時代憂患意識。
我們都是陰溝里的蟲子,但總得有人仰望星空。
有人說這篇小說過于單調,就像一條直線。我卻認為很好,這種單調充滿了科技化和神秘感。
老套的危機起伏有老套的好處,沒有經歷困難與磨難又怎么成長。
給歲月以文明,給時光以生命。
讀到這里,我情不自禁感嘆起汪博士的樂觀執著和對他的崇高敬意。面對如此大的危機,卻臨危不亂,值得我們學習。
最終,邏輯使用在黑暗深林中暴露位置的方法,以暗黑森林威脅迫使三體人撤退。
我在此悄然感嘆,人類的自私自利。
這也引發了我的深思,我想這就是不同時代,所產生的不同思想與價值觀。
生存本身就沒有對錯,只要能活下來,便是真理。我們的祖先從食物鏈中脫穎而出,不是為了讓我們安逸的享受,而是創造出許多有利條件讓我們更好地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