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思政課《致敬奮斗的青春》觀后感_看開學第一課有感
疫情不僅帶來教育教學方式的巨大轉變,也帶來全體師生對教育的深刻思考。以疫情為教材引導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落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成為教育工作者的共識和職責。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線下開學第一課《致敬:奮斗的青春》觀后感心得,供大家參考。
今年的春節,是最不同尋常的;今年的春節,是最揪心的;今年的春節,被賦予了太多的內涵和不一樣的味道。不同尋常,是新型冠狀病毒的肆意妄行;說它揪心,是因為疫情形勢嚴峻;而這次疫情,我看到更多的不是可怕和恐慌,而是團結一心,是眾志成城,是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在困難面前的永不退縮,頑強拼搏!
在新型冠狀病毒剛剛出現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還在外地旅行。我們去南京的總統府,爸爸給我講總統府的歷史,“滄桑國府,金陵一夢”。它見證了歷史在不斷地發展、不斷地進步、不斷地走向輝煌。而這輝煌正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想起了主席的一句詞:“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我也知道了什么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然而,正當我們一家人參觀總統府的時候,爸媽得知形勢非常嚴峻,必須要停止旅行,馬上回家。剛開始,我心里特別委屈,盼了很久的旅行怎么說結束就結束了啊?吵鬧著不想回家。后來,媽媽給我講了鐘南山爺爺的事跡:鐘爺爺84歲高齡仍義無反顧地沖到武漢,就是要和這次疫情抗爭到底。鐘爺爺對全國人民的告誡,讓我知道了事情的嚴重性,不再任性和吵鬧,乖乖地跟在爸媽身后。而此刻,“鐘南山”這三個字在我小小的心靈里落地生根。他告訴我什么是“擔當”和“責任”,什么是泰然自若,什么是視死如歸,什么是魯迅先生說的“民族的脊梁”。我們國家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鐘爺爺是也!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里,我還要把最崇高的敬意,獻給為人民群眾的安危,奮不顧身的白衣天使們;獻給大年三十,不能與家人團聚,仍守在自己崗位上的舍小家為大家的人民戰士們;獻給默默無聞、無私奉獻敢于逆行的全國各地的支援者和志愿者們……新型冠狀病毒的侵襲,對勇敢頑強的中華民族來說,僅僅是一次考驗,絕不是命運的終點。強壯的東方雄獅絕不會被這小小的病毒打敗!
我相信,只要我們每一個普通百姓做好隔離,做好防護;只要我們五十六個民族的中華兒女,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小小的病毒就只是一只紙老虎,推倒它的日子指日可待!
加油吧,武漢!加油吧,中國!
開學思政課《致敬奮斗的青春》觀后感_看開學第一課有感【篇2】
新冠病毒,其出現在我們意料之外;病毒來襲,其威力超我們想象之力;病毒肆虐,其危害非我們承受之內。但,我仍然敢大聲說一句:“當病毒來臨時,我們不怕”。
當病毒來臨時,有國家為我們出謀劃策。
病毒伴隨新時代的第一個春節而來,民眾恐慌,而我們的國家在第一時間制定相應的對策。“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疫情是魔鬼,我們不能讓魔鬼藏匿”最高領導人重磅發聲,各級政府積極響應,布置工作,出臺政策,封城、封村,更是創造了魔法般讓世界震驚的“中國速度”。當病毒來臨時,有國家立下一根定海神針,讓我們——定心。
當病毒來臨時,有白衣天使與生命賽跑。
的這個春天注定是個不平凡的,因為有新型冠狀病毒的“關顧”。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嚴峻形式,白衣天使們沒有退卻。他們主動報名,要求參與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他們每天“全副武裝”,奔赴在生命的賽道上,他們不怕苦,不怕累,迎難而上,逆風而行,毫不畏懼,勇于擔當。其中有八十三歲高齡的鐘南山,繼零三年非典后,再度掛帥,奔波于前線,輾轉于病房;亦有疫情的“吹哨人”的李醫生,他不懼訓誡、不怕感染,恪盡職責,仁心以對病患,誠心以對大眾。他們在用源自于心的真情和行動為當代的我們詮釋了榜樣的真正含義,當病毒來臨時,有白衣天使搭建生命之橋,讓我們——安心。
當病毒來臨時,有數億的中國人民團結一起,眾志成城。
的春節,也許人們又學會了許多新知識,但更多的是,他們領悟到了體諒、團結和奉獻的真諦。新春之夜里,也有許多至親骨肉不能相聚,因為他們的家人已奔赴前線。他們支持家人的選擇,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所堅守、保護的,是全中國人民的大家園,那句“趙英明!平安回來!我包一年家務”,讓多少人為之淚目。除此之外,社會各界都密切關注前線狀況,紛紛行動,匯聚愛心暖流。無數群眾投身愛心募捐中,補給物資的車輛更是源源不絕,就連環衛工人們也想著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為決勝疫情助推一臂之力。萬眾一心,沒有翻不過的山,心手相牽,沒有跨不過的坎,當病毒來臨時,有無數的人們無私貢獻,讓我們——暖心。
當病毒來臨時,有祖國似明燈指路,有醫護似將軍力戰,有大眾似火把匯聚,微乎病毒,又有何懼?而我們,身處后方的我們,是否在定心、安心、暖心之后,“立”下我們的“心”——待來日,我必乘風破浪,為你守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我們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必然會面臨一系列重大風險考驗,每到這時,就需要全體黨員干部,發揮斗爭精神,做到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在毫不松懈的斗爭中奪取更多的勝利。”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在復興的征程中充滿了風險挑戰甚至驚濤駭浪,必須進行許多新的偉大斗爭。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形勢嚴峻,這就是我們在前進道路上遇到的一次重大風險挑戰,黨員干部必須發揚斗爭精神,全力以赴打贏這場戰“疫”。
發揚斗爭精神、敢于擔當,全力以赴打好“主動戰”。斗爭精神是共產黨人鮮明的政治品格。在革命戰爭年代,共產黨人面對敵人的槍林彈雨,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革命豪情,戰勝了常人無法想象的苦難;在和平建設時期,面對各種風險挑戰,又以“勇于涉險灘,敢啃硬骨頭”的無畏精神,實現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可以說,我們黨的歷史就是斗爭的革命史。這場戰“疫”是斗爭精神的考驗,是同時間在賽跑、與病魔在較量。在抗擊病毒一線,醫護人員夜以繼日的在與病毒作生死搏斗,從死神手中搶救下一個又一個生命。許多默默無聞的“逆行者”與人民群眾結成眾志成城的“防護墻”,拉起一條抗擊病毒的“生命線”。“到前線去!”“到武漢去!”“我是黨員,我先上!”這既是黨員干部的錚錚誓言,也是斗爭精神在新時期的體現。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黨員干部要時刻保持頭腦清醒,堅決摒除不敢為、不愿為、不想為的思想,知險就控、有險必控,決不麻痹、決不松懈,沖鋒在前、爭做表率,積極投身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的第一線,堅決防止疫情蔓延擴散。
堅定斗爭意志、不畏艱險,全力以赴打好“攻堅戰”。斗爭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必須體現到偉大實踐中。我們黨是在斗爭中走向強大,從來不懼艱難險阻。這場戰“疫”是斗爭意志的考驗,是新長征路上必須攻克的“婁山關”“臘子口”。疫情發生以來,廣大黨員紛紛遞交“請戰書”,近萬名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和平民英雄馳援武漢,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的建設充分展現了“中國速度”“中國能力”“中國奇跡”,彰顯了全國人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堅強意志。狹路相逢勇者勝,唯有敢于亮劍、迎難而上,才能抵御驚濤駭浪、戰勝艱難困苦。黨員干部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和危急關頭,必須豁得出來、頂得上去、經得住考驗,做勇于抗擊疫情的“戰士”,而不做愛惜羽毛的“紳士”,全力以赴、敢于交鋒、攻堅突破,在解決一個個疑難問題、攻克一座座堡壘中,向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增強斗爭本領、善作善成,全力以赴打好“持久戰”。斗爭不是蠻干,能不能取得勝利,最終還要靠斗爭本領來說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在工作中遇到的斗爭是多方面的,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都需要發揚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這場戰“疫”是對斗爭本領的考驗,是對應急響應、聯防聯控和治理能力的檢驗。 全國多地迅速啟動重大公共突發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各級黨員干部堅守崗位、靠前指揮,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讓這場戰“疫”成為眾志成城、力破病魔的防控阻擊戰。斗爭本領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會隨著黨齡的增加和職務的變化而“水漲船高”,必須在重大風險和斗爭的考驗中得到提高。黨員干部要堅持系統思維、辯證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積極摸索斗爭規律,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知道風險在哪里,有哪些表現形式,有什么發展趨勢,在疫情防控一線長才干、壯筋骨,學真本領、練真功夫,增強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挑戰的能力。
明知征途有艱險,越是艱險越向前。黨員干部要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血性、“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氣概、“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視野,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戰勝新長征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
總有一種力量激勵我們前行,總有一種精神讓我們淚流滿面,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億萬中華兒女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戰“疫”路上的一個個“好人”,一件件“好事”走進我們的視野,他們的事跡,他們的名字……感動著我們,凝聚起社會正能量,號召著我們必有信心和決心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在護佑生命的主旋律之中,逆行者唱響了戰“疫”的精神贊歌。他叫大家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而自己卻坐上去武漢的動車,“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召必戰,戰必勝”……這些平凡人的不平凡舉動,在平凡工作崗位上的愛崗敬業,默默奉獻,從不放棄,正是無數個平凡成就了感動,他們用實際行動,甚至有些是寶貴的生命,深刻的詮釋著“白衣戰士”的追求和風骨,譜寫著不同的精神和獨特的優秀。
他們同樣是血肉之軀,同樣有牽掛的家人,但是在國家和人民的需要面前,他們舍小家為大家,不拋棄不放棄,執著地追求心中的那份職業初心。他們那執著閃亮的人性光芒,如細雨滌塵,凈化心靈,他們那催人淚下的感動力量,如春雷驚空,振奮精神。這些平凡的“跡”錄和舉動叫我們怎能不感動,怎能不汲取其正能量,倍增信心去戰勝疫情。在群防群控的大系統中,一線干部筑就了戰“疫”的銅墻鐵壁。
“我負責的網格共有989戶居民,每一戶我們都進行了排查了解了具體情況……”“高兄弟,你要買的東西,我們幫你采購回來了,這是按照你的需要采購的……”這些簡單的話語溫暖人心,給人力量,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一線干部既是宣傳員又是戰斗員,既要上情下達又要下情上達,工作任務繁重,但是他們沒有一絲埋怨,面對群眾的不理解,他們耐心仔細地進行疏導和溝通。
一線干部精準施策,科學防控,對防控薄弱環節越是加強力量,發動一切可以發動的力量。一線干部勇做防疫工作的一顆“螺絲釘”,做人民群眾的主心骨,深入疫情防控一線,加強群眾的防控意識,構筑起嚴密的防疫紅線,實現全覆蓋,無盲區,嚴防疫情入侵。夜深了,他們還堅守在崗位;下雨了,他們還行走在路上……這些戰“疫”場上的先進“符號”和職業“元素”,怎能叫我們不感動,不為之震撼,讓我們戰勝疫情的信心和動力倍增。在團結鼓勁的凝聚力之中,中華兒女書寫了戰“疫”的壯麗詩篇。“
抗疫心連心,武漢不孤單”“隔離病毒,但不隔絕愛”……這些感人的話語總能帶給我們感動,這是億萬中華兒女團結一心戰“疫”的生動寫照。困難面前,中華兒女的激情、善良、堅強……都一一展現,他們自發捐贈蔬菜給武漢,他們主動捐款給武漢……他們的崇高,他們的真誠,他們的純粹,讓我們感動。
疫情面前,中華兒女跨越了年齡和性別的范疇,突破了職業和地域的界限,超越了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用一個個平凡的舉動相互感動,相互鼓勵。中國,只有在社會主義的中國,才可以把感動的命題書寫的這樣的氣勢磅礴,這樣動人。人民,也只有中國人民,才能感悟感動的真諦和內涵,彰顯著一個民族的集體意識。這樣的精神脊梁怎叫我們不感動,這樣的力量是無限的,將幫助億萬中華兒女增強責任感去戰勝疫情。
這是一個平凡人感動平凡人的季節。戰“疫”路上你的平凡行動是抗“疫”的初始線和出發點,讓我們串聯平凡,鑄造合力,增強信心,汲取戰“疫路上的“感動因子”,釋放正能量,為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勝利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 日,在往日的印象里,是可以走親訪友、游山玩水的,但是今年的春節卻跟往年大不相同。聽不到大街小巷的喧嘩,看不到充滿年味的氣息,這都是“新冠狀病毒”惹的禍。
我們可不要小瞧這個病毒呀!他的到來導致全國各地的人都不能隨便出門,不能走親訪友。我們小孩子也不能出去和其他小朋友玩耍,爸爸媽媽也不能去上班,一切活動都被取消了。病毒真是太可惡了。我天天盼著它趕快消失。就連我這以前從來都不喜歡看新聞的人每天早晨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視看新聞,看看疫情有什么變化。有一些人讓我特別感動。我最敬佩的是已經84歲的鐘南山爺爺,不遠千里,不怕危險去了武漢親自指導防控疫情。他為了研究病毒治療方法,戰勝病毒日夜操勞,堅守一線。他的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地感動著我。另外還有全國各地的千萬名醫護人員奮不顧身奔赴武漢,還有無數愛心企業和人士都全款捐物。這些都激勵著我長大后,為我們的國家做貢獻。
雖然我還很小,不能和他們一起戰斗,抗擊病毒,但我能做的就是聽國家指揮不出門,保護好自己,不給國家添亂。
開學時間到了,但是疫情警報沒有解除,我們不得不延長時間。我每天在網上觀課學習。我告訴自己一定要認真學,把該會的知識都學會。也算是和病毒的較量吧,告訴這個壞蛋,你嚇不倒我們,我們會更堅強。相信用不了多長時間,我們就會回到我們美麗的校園,見到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徜徉在知識的海洋里。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