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議論文怎么寫
議論文提供了一個平臺,讓作者可以表達自己對某個問題或觀點的立場和看法。通過文字的論述和論證,作者可以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以及對該問題的理解和思考。以下是小編帶來的高中議論文怎么寫,歡迎大家一起來收看!
高中議論文怎么寫篇1
曾有人說“既要活在當下,又要放眼未來”,乍一聽,這簡直是件不可能做到的事;然細細一想,在我看來,“活在當下”與“放眼未來”并不矛盾。
先來談談“活在當下”?;钤诋斚?,就要學會享受你現在正在做的任何一件小事。在生活中,你可以享受澆花,因為這不僅僅是在澆花,更是在給綠色植物帶來生的希望。你可以享受散步,對于成年人而言,散步已成為強身健體、獲取心靈安寧的一種方式;對于小孩而言,散步是在公園中享受大自然的饋贈,釋放童真,又是成長過程中一個必須經歷的階段……“活在當下”,顧名思義,就是好好把握現在這一時刻,做好這一時刻應該做的一切事情。現代都市生活節奏飛快,人人都好比是一盤棋上的一顆顆棋子。成年人或學生,“白領”或“藍領”,每天在家與單位、學校的兩點一線間往返,我們也許只知道工作、學習,卻忘記了我們作為“人”的概念來到世間最初的目的——快樂地活著。大自然給予我們的的東西都被現代都市的鋼筋水泥所代替,我們卻每天緊繃著神經茍延殘喘地活著。盡管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物質條件日漸充裕,但我們內心真正在意的幸福感卻丟失了?;钤诋斚?,我們應當放慢節奏,傾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給自己的心靈一次放松的機會!
“放眼未來”,一個聽起來挺高大上的詞語,說白了就是制訂未來一個月、半年、一年、五年……的計劃。放眼未來,對于企業家來說,就是追求企業何時轉型、何時上市;對于一個“白領”員工來說,意味著何時跳槽進入一家更有發展前景的公司,讓自己發揮更大的潛力;對于一個科研人員來說,就是研究未來科技的發展趨勢,如何加大科研力度占據行業的領頭地位……“放眼未來”,每個國家、每個行業、每個人對這個詞語都有不同的定義和理解。
活在當下并非鼠目寸光,放眼未來亦非無視現在,兩者其實并不矛盾。“未來”看似遙不可及,可我們“當下”每分每秒所做的不就是在為“未來”作準備嗎?真正矛盾的是人們的心和思想,有些人如果無法在“高壓”下理性地看待問題,那么就請先好好地活在當下,再放眼未來吧。
作為莘莘學子的我們,曾經擁有太多的夢想,那些讓人期待很久滿懷憧憬的夢想,卻最終因為學習的“重壓”、他人的看法、家人的不理解而被迫把它深埋心底,現實中這樣那樣的原因讓我們變得越來越不像本來的自己。那么,現在就請把那個夢想再次點亮,朝著夢想一步一步前進,讓未來的我們做回真正的自己。
高中議論文怎么寫篇2
孔子曾說:“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故君子當存含垢納污之量?!毙膽鸦磉_,用包容的心對待萬事萬物,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一切真正流傳千古的東西,都是“內兼萬物”的,而我們的人生也正需要豁達之花的點綴。
赤壁之下,淡淡的月光籠罩在水面上,好像一層輕紗。清風微微的吹來,在門面上泛起一層漣漪。耳邊是客人如泣如訴的笑聲,那么凄涼,那么悲傷,感嘆著人間的短暫光陰以及世事無常。可是你卻對此毫不在意,只是說道:“逝者如斯,而未嘗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倍嗝锤挥姓芾淼囊痪湓?,它跨過了千年滄桑歲月,連帶著你的豁達之心流傳到了今日。蘇軾,你雖仕途險阻,可你卻在豁達中游山玩水,參悟人生,最終在詩詞造詣上取得巨大的成功。你的人生之路上也由此開出了一朵朵豁達的鮮花,那么芬芳,那么鮮艷,那么誘人……
月下竹林,你孤獨地坐在那,一片清輝透過斑駁的'樹林映照著你。望著地上自己的黑影,又看見那一輪殘月,你不由自主大聲感慨道:“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本迫氤钅c化為詩意,豪氣一吐卻流傳芳古。若無意氣,你又怎會有如此豁達的胸襟?想當初貴妃親自為你研磨,力士親自為你脫靴,但你卻覺得自己奔跑的雙腳不應該停滯不前,于是你瀟灑的背影也定格在離開的那一瞬間。李白,你雖沒有一展自己的抱負,但你卻帶著包容的心態,帶著詩情的才華,重拾希望,走遍大江南北,從而也讓自己的足跡之上開滿了豁達的鮮花。
渦水邊,微波蕩漾,垂柳隨著輕風擺弄著纖纖細腰,不時柳絮飄飄灑灑落在水面上,泛泛圈圈漣漪。但你卻毫不為之所動,只是定定地坐著。這時過來兩位大夫聘請你做宰相,你只是淡淡望了他們一眼,說道:“往矣我將曳尾于涂中。”于是便不再多說。你本就是世間縷縷清風,任誰也摸不著,抓不住,又怎么會讓自己孤傲的心靈走進渾濁的仕途?莊子,背對功名利祿,你的心就像溪水一樣清澈,潔凈。你超然豁達的心態雖注定你與仕途無緣,但卻成就了你逍遙的一生,也讓你的心境怒放出豁達的鮮花,純凈、美好。
豁達是一種心靈的寧靜,更是靈魂的自由與憩息。愿我們能夠豁達地對待萬事萬物,讓人生處處開滿豁達的鮮花。
高中議論文怎么寫篇3
議論文,又叫說理文,是一種剖析事物論述事理、發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體。作者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辨是非等方法,來確定其觀點正確或錯誤,樹立或否定某種主張。下面這篇文章就是描述提高教學議論文的效率的反思,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高中學生比起初中學生生活閱歷進一步成熟,思考能力進一步提高,有了更多素材,寫好議論文應該不是難事。尤其必修三四冊后的8個寫作單元,分別從論點確立、論據選擇、如何進行論證等方面進行科學指導,如果教師引導學生逐層逐項練習,會有利于學生議論文寫作提高。
我校作文教學現狀是高中生不會寫議論文,甚至不知什么是議論文。一提到寫議論文,學生就手足無措、抓耳撓腮、無從下筆。即便“逼”他們動筆,寫出來的文章也是千篇一律,十分乏味。個別學生甚至連議論文的“格式”都不懂,或論點不明,或論據不足,或論證不力,或結構混亂。寫不好加上不想寫,使得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步履維艱。
一、學生議論文寫作水平偏低的原因:
1、不知如何論述。好多學生碰到一個論題后,往往不知如何下手,如何展開。
2、不會論證分析。論證就是要"擺事實,講道理",但具體到"如何擺"和"怎樣講"時,卻不甚得法。簡單點說就是不知道如何把論點和論據連接起來。往往是論點一擺,再緊接著就是“例如”,或者寫上幾段名人名言,文章就結束了。中間沒有闡釋句,對論據也缺乏概括性的分析。
3、材料積累不夠。舉例不過那么幾個:中國的屈原、項羽、司馬遷、張海迪,外國的愛迪生、牛頓、居里夫人。即便列舉出來也不會多角度尋找與論點的關系,只是老一套。以致材料不能為觀點服務,說不出道理,為了湊足篇幅,只好寫些不著邊際的話。
二、教師的議論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作文教學存在重記敘文輕議論文的輿論導向。一些專家認為高考作文應寫富于生活氣息的活生生的記敘文,大力提倡寫記敘文。它可以讓學生關注自身生活,有話可說。而認為議論文需要一定的生活經驗的積累,邏輯思維能力要求過高,學生不會寫就不要寫。因此,這導致一線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忽視議論文。久而久之,學生也認為議論文不會寫無關緊要。
2、急功近利的教學方式導致教師不重視議論文教學。許多教師迫于應付種種考試而疲于奔命,卻忽視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的培養,如速讀習慣、作讀書札
記習慣、使用工具書解疑的習慣等等。有時為了趕進度,隨意壓縮課時,把教材內容擠成“壓縮餅干”硬喂給學生,結果食而不化,嚴重影響了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提高。
3、議論文教學只把傳授議論文的基礎布局和寫法方法當作提高學生議論文寫作能力的法寶,只講解與論點、論據、論證有關的寫作知識,或單一的指導學生議論文的結構,卻沒有或很少針對論證分析進行教學,以致于學生似乎聽懂了該怎么寫的道理,掌握了議論文寫作的基本思路,但仍然不會論證分析,學生議論文寫作存在的問題絲毫沒有解決。
針對議論文寫作存在的雙方面的問題,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該怎么辦?我想只有遵循八字原則:對癥下藥、事半功倍。才是改變現狀的解決之道。
一、教師必須轉變觀念,重視議論文教學。
不論是議論文還是記敘文都是學生應該掌握的寫作文體,而且從某一程度上看,議論文比記敘文更加重要。議論文是用邏輯、推理和證明,闡述作者的立場和觀點的一種文體。
因此,在寫作過程中,論點、論據、論證過程缺一不可。議論文的這一特征要求學生具有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好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良好的材料駕馭能力??梢哉f議論文寫作對學生的要求更高,學生學習議論文的寫作,可以鍛煉他們的思維,使他們的心智快速成長起來。同時議論文寫作的高要求對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閱讀面和視野的擴大都有重要意義。
分析20__年至20__年的高考題目,有一大半題目也比較適合寫議論文。如__年的《人與路》,__年的《綠色生活》,__年的《品味時尚》,__年的《拒絕平庸》,12年的《憂與愛》。這些題目相對而言,記敘文寫作難度要大。而寫議論文思想更深刻,立意更高遠,更具備現實意義,文章更容易出彩。
所以,教師應該把議論文教學提升到與記敘文教學相同的地位,重視議論文教學,同時也要對學生強調議論文寫作的重要性,從思想上改變觀念。
二、教師要指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并學會挖掘、運用素材。
首先,指導學生建立“論據收集本”, 豐富自己的素材儲備庫。同時,教師在每天的課堂教學開始之前,可以要求學生將自己平時積累的素材在課堂上分享。也可以讓同學們把素材本互相傳閱、交流,這樣一個同學所積累的素材變為全班同學的素材。例如:"著名主持人楊瀾當年放棄央視主持工作,毅然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進修新聞傳播學,而今成為我國最著名的女主持人之一。"這一素材通過大家討論,發現這個素材可以用于:學會放棄、堅持等話題之中。學生通過這樣的機會,素材積累增加了,素材運用方向也增多了。
其次,教師還要指導學生思考、挖掘素材運用的主題,選取不同的立意角度,針對具體文題提出符合題意并具有文化價值的論點,就能夠達到舊瓶裝新酒-創新的目標。例如:學生平時非常熟悉的"司馬遷發奮著書"的素材,很多學生會從司馬遷在逆境中奮進,還會從司馬遷不畏艱難著書等方面來利用這些素材。但是如果學生從更深的角度如"學會放棄,舍小我全大我",以及從相反的角度如"時勢造英雄,如果沒有當時的社會制度又怎么會有司馬遷的發奮,又怎么會有《史記》的流傳"等,這些相反或者是更深層次的角度進行立論,這對于學生的素材出新也是一條便捷的途徑。長期堅持,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就可以積累一定量的具有文化內涵的論據素材以及形成對于文化現象的思維習慣。所以,素材積累不僅要多而精,更要會思考和運用。
三、教師要經常推薦優秀議論文,擴大學生閱讀量,培養學生的語感和良好的閱讀習慣。
語文學習的特點是舉一反三,厚積薄發。沒有金字塔形的堅實的基礎,學生是很難登上議論的高峰的。教師應積極向學生推薦優秀的議論文,擴大學生議論文的閱讀量,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教師可以推薦《雜文報》、《雜文選刊》、《南方周末》、《中國青年報》等報刊上的優秀議論文,與學生一起品讀。由于這些文章貼近現實,所以學生感覺容易親近,也容易從中學到議論的真本領。 2
同時,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習慣對一個人很重要,良好的習慣可以使人受益一生。葉圣陶先生十分注重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一些著名的語文教育家也同樣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魏書生、錢夢龍、于漪等。我們要提高學生議論文閱讀能力,須讓學生養成以下幾種習慣:經常聽廣播看報紙的習慣,了解國內外大事,關心社會發展;快速閱讀的習慣,不求一目十行,但須通過迅速瀏覽,迅捷把握文章觀點;勤記讀書筆記的習慣,不斷積累知識,豐富自己的頭腦,充實自己的生活;認真書寫的習慣,盡量做到筆畫有來歷,書寫整潔美觀。
高中議論文怎么寫篇4
小時候,我曾傻傻地認為人都是一樣的,沒有什么不同??呻S著年齡的增長,我傷心地發現自己和別人竟有著太大的差距:不夠聰明,不夠幽默,體質較差……感覺自己真是一個一無是處的人!
好在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愛上了閱讀。我的知識面也慢慢地擴大了。在書籍中不斷汲取營養的同時,我發現人與人之間的確是有差距的:有的人天資聰穎、有的人生性駑鈍,有的人生來富有、有的人出身貧寒……不過,書籍中很多故事也告訴我,差距并不能決定一個人命運,起點并不決定終點。在這個世界上,并沒有窮富世襲、成敗世襲,有的只是“我奮斗我成功”的真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面對差距,唯有發憤圖強、永不停息,才能在消滅差距中不斷成長,走向成功。
鄧亞萍,被譽為乒乓皇后,為國家贏得了榮譽,成就了人生的輝煌。但誰又能知道,她曾經因個子矮而被國家隊拒之門外。面對先天的差距,鄧亞萍沒有低頭,而是更加拼搏,更加自強不息,付出更多的汗水。四年的時間里,面對年齡比她大、個子比她高的隊友,毫不氣餒,每天早晨5點起床,開始跑步訓練。她堅持下來了,在克服自己的差距中不斷成長,越來越強大,最終戰勝了自己,也戰勝了對手,所以她成功了。
其實這樣的故事比比皆是,俞敏洪,新東方教育集團的創始人,高考考了三年。李嘉誠,從最初14歲輟學打工到當今全球華人首富,該付出了怎樣的心血與汗水啊……沒有一個人能夠輕輕松松地就可以成功,都是在克服自己的差距中不斷成長,不斷強大,最終戰勝自己,走向成功。
當年,衣衫襤褸的,到高等小學堂讀書時,幾個身著錦衣華服的富家子弟百般地恥笑他。在嘲笑中,貧窮的沒有自慚形穢,而是發奮圖強,努力讀書。幾十年后,和他的同伴們推翻了舊世界,締造了新中國,拯救了中華民族,成就了自我輝煌,試問,那幾個錦衣玉食的富家子弟又在哪里呢?
于是,我不再抱怨自己的差距。我決定不了我的起點,但能決定我要走的路。我開始了堅持不懈的努力,體質差,但我堅持天天鍛煉;理解知識慢,我就多讀幾遍……在不斷地拼搏奮斗中,我超越了一個又一個先天比我強的人。在最苦最累的時候,我就會想起別人的嘲笑、成功者的付出,我咬緊牙關挺了過來。就這樣我慢慢成長,慢慢長大,慢慢成就了優秀的我。
如果鷹不經過懸崖上摔下的考驗,就無法學會飛翔;如果蠶不經過破繭的痛苦,就會臃腫死去;如果人不經過挫折的磨煉,就不會成功。我自強不息,所以成長。
就這樣我慢慢長大。
高中議論文怎么寫篇5
每一天,你和我都伸手做出一道又一道生活中的選擇題?;蛟S,有的選項背后掩著的就是高峰,有的藏著的就是深海;有的代表了希望和未來,有的呢,你在決定下來的那一刻便已經離開。
在當今社會,一波一波的年輕人急著搶著給自己扣上了“選擇恐懼癥”的大帽子。不但沒有任何醫生開的證明,就連一個百分之八十都不可信的網絡自測表測出的結果都沒有,這樣的他們偏偏能挺著胸脯向全世界宣告“我就是患有選擇恐懼癥”,再在以后有誰讓自己做某個選擇的時候嗔怪地來上一句“你難道不知道我有選擇恐懼癥的嘛?!蹦前愕讱猓秃盟扑麄冸S時可以掏出醫生的診斷書拍在桌上一樣,懟得人家啞口無言。實際上,從這群年輕人的身上壓根找不到什么癥,他們有的只是對選擇深深的無邊的灰黑色的恐懼,就連選出自己的一頓晚餐該吃什么都想不出來,真真令人啼笑皆非。
柏拉圖曾說過:“人生最遺憾的,莫過于,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弊叩矫總€岔路口,我們走上的大部分道路可能云淡風輕,但總有那么一兩條道路會被全全封死。你我邁開腿時都是會痛的,心里感到泣血般的痛楚,就是怕堅持的是不該堅持的,成了一生的遺憾,是嗎?既然如此,我們最好就是等在岔路口永遠畏葸不前,是嗎?
我們究竟為什么,為什么要面對選擇?
因為我們想要自己一步一步踏開自己人生的路。
選擇不是非要面對的洪水猛獸,而是我們手中握緊的權利。每每為自己選擇,無論大還是小,我們都能經歷一回美麗的自我重塑。前方是什么路,誰也看不到,但正是這樣,我們便更要邁開最堅定的步子往前走。盡管選完了可能會后悔一陣子,但那又怎樣,我不怕。若是選到了海洋,那我就看海的廣闊;若是選到了高峰,那我便去手摘星辰。能選擇,就代表我聽得到我心里的聲音。
我在生活中幾乎每一天都面臨著各種大大小小的選擇,尤其去年步入了中學,自己能做主的事兒突然變多,生活中的選擇題也跟著成倍地增加。記得當時剛開學不久,我同時被兩個學校的社團錄取了,其中的一個社團是我日思夜想做夢都想上的.,當時拼命去面試才被選上;而另一個社團不過是我面試前一天才想好要去試試的,不過這個社團報名的人極多,招的人卻很少,被招上真是難之又難。就是不巧,學校規定每個同學只能報名一個社團。我想選擇社團這道雙選題大概是我近來面對的最苦澀的一道。在旁人看來,被兩個社團同時選上意味著自在,想上哪個便上哪個,可是對于當時的我來說,一次選擇,就代表著要痛著放下其它。我沒有為自己做選擇的勇氣。我問了身邊所有人:家長,同學,朋友……但沒有真正聽取任何一個人的意見。報名截止的那個晚上,我抱著電腦痛哭了一場。
后來我還是選擇了第一個我真正想去的社團,只是因為我流淚時,發現了我內心真正的,那么微弱的呼喊。
我們做選擇,怕的是“選錯”,可生活不是數學題,誰會規定哪個是對哪個是錯?假如我選了第二個社團,生活中大概會多一些鮮花和掌聲,可我選了第一個社團,心里有快樂,大概也是一種賞鮮花般的享受。我認為我從未選錯,我就不會選錯。今天的我已經不再是剛剛開學的我了,因為我明白不管面前的選擇是什么怎么樣,我們每人的內心都能悄然發出專屬于自己的聲音,只要能聽從自己的心,便沒什么好怕。
能夠選擇,面對選擇,樂于選擇。我想和身邊所有“選擇恐懼癥的患者”們說:“我的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勇敢起來,做出自己的選擇吧!逃避選擇的你又怎會知道,你能愛著高峰,也能愛著深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