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議論文作文
好的作文應該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和情感反應,讓讀者感受到作者的用意和情感。這里給大家分享銘記歷史議論文作文,方便大家寫銘記歷史議論文作文時參考。
銘記歷史議論文作文篇1
為什么說抗美援朝我們交出了一份相當優秀的答卷,最主要就是這一仗打出了中華民族的國際地位,連《劍橋中國史》都毫不否認這一點??姑涝鲬鹬螅澜缯J識到:新中國作為一個軍事強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當然這個軍事強國指的不是國防投入如何巨大、裝備如何精良。從這兩方面看,我們的國防投入、我們的裝備與美軍是完全不能比的??姑涝虺隽酥袊环N全新的精神面貌。在過去,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都已經看透了中國東亞病夫般的孱弱。只要別人一瞪眼,腿肚子就哆嗦;別人一揮拳頭,脖子就往后一縮,趕緊往后藏。這是中國人傳統的形象,被國際社會所熟知的。中國人忍讓,中國人難以和強權對抗,在安全和生存發生沖突的問題上,中國人基本上是保生存,對自己安全的考慮、安全的要求都是很低的,這是舊中國給世界的印象。新中國完全不一樣。新中國成立時,毛澤東界上最強的國家較量,還能戰而勝之,對于新中國和近代中國人來講,都是極為了不起的事情,是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重要心理支撐點。。
抗美援朝戰爭打出了我們的國際地位,另外開拓了我們的國際視野。在紀念這場戰爭時,其實很多文章并沒有提到這一點。美國人在入朝作戰以前追求的是什么?要把對手徹底擊倒。。一戰",讓德國無條件投降;。二戰。,讓日本無條件投降。朝鮮戰爭開始的時候,麥克阿瑟追求的也是這一點,就是讓對手徹底地失敗。但是他面對中國根本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當然對我們來說也有一種轉換。當美國提出要對手無條件投降的時候,我們的解放軍作戰也有一個傳統,就是完全、徹底、干凈、全部地把敵人消滅光。中美雙方在朝鮮經過較量達成一種勢均力敵的狀態,出現了有限戰爭的狀態。我覺得這對新中國的領導人建立這種國際視野有很大的幫助。
從朝鮮戰爭來看,它有個非常大的啟示:今天世界,你壓倒我,我壓倒你;你戰勝我,我戰勝你;你把我消滅,我把你消滅,實際上都不可世界觀,使大家共存、發展、互派。所以,朝鮮戰爭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次接觸有限戰爭的概念,它第一次知道軍事手段是有限的。中國從朝鮮戰爭這場仗里獲得了很大進步,這場仗是一場政治仗,打到最后是邊界談判,通過談判的形式確定了朝鮮的軍事停火線,確定了各方利益的劃分。我覺得這對我們來說,也是對我們過去傳統觀念的一種轉換。我們今天采取融入世界的這種方略,加入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包括改革開放等,都能從其中看到朝鮮戰爭帶來的視野觀念上的改變和影響。
當然,朝鮮戰爭還給我們一個很大的提示,就是如何建立一支現代化的軍隊,如何由革命戰爭的革命軍隊向新中國現代化軍隊邁進。但我們絕不單單是學到了軍事,實際上它還給了我們更大的啟示;就是怎樣在一個日益復雜的國際環境中,和各大國打交道。我們從朝鮮戰爭中,第一次學到了在各大力量的較量之中縱橫捭闔的能力。
銘記歷史議論文作文篇2
習近平總書記出席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儀式并發表重要講話,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我們都要鍛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70年前志愿軍將士面對強大而兇狠的作戰對手,身處惡劣而殘酷的戰場環境,萬眾一心、勠力同心戰勝對手,這是我們的取勝之道,也是我們的民族之魂。
首戰兩水洞,胸堵槍眼,知難而行?!叭喊籽w青冢,萬里丹江繞黑山?!笔着氤驹杠娫诔r兩水洞,與敵人進行遭遇戰殲滅全敵,揭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這是首戰兩水洞的故事。上甘嶺戰役,戰友犧牲彈藥用光的情況下,黃繼光毅然用身軀堵住敵人槍眼,為沖鋒部隊開辟血染的通路,這是胸堵槍眼的故事。經此一戰,先烈們用血肉換來了國泰民安,奠定了新中國在亞洲和國際事務中的重要地位,體現出人民軍隊堅韌向前、敢打必勝的血性鐵骨。
激戰云山城,身背炸藥,絕不退縮?!俺穷^鐵鼓聲猶振,匣里金刀血未干?!敝驹杠娫谠粕匠桥c美軍的初次交戰,在猛烈的美軍火力下以劣勝優,讓美國重新認識中國軍隊,這是激戰云山城的故事。中朝軍隊發起了第二次戰役,楊根思所在的部隊奉命對敵人實施分割圍殲,在堅守陣地的過程中,有40多個敵人爬上陣地,已負傷的楊根思抱起炸藥包,縱身向敵群沖去,切斷了敵軍退路,這是身背炸藥的故事。經此一戰,打出了中國人民的精氣神,展示了革命英雄主義的的頑強品格!
鏖戰長津湖,烈火燒身,巋然不動?!皺M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遍L津湖是朝鮮北部最大的湖泊,在這里志愿軍將士們以“鋼少氣多”的意志,面對“鋼多氣少”的侵略者,全殲美軍“北極熊團”并將美軍主力打退,這就是鏖戰長津湖的故事。被燃燒彈引燃了身邊草叢,翻身就能撲滅的火焰,但怕暴露目標的邱少云謹記潛伏紀律,忍受著烈火燒身的劇痛,堅持不動,直至壯烈犧牲,這是烈火燒身的故事。經此一戰,證明正義必定戰勝強權,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簽訂了停戰協議!
這是屬于我們的故事,故事很長,很久也道不清,故事還在延續,在國家的各個角落、各個時代,但不變的是那個在任何困難和風險面前,腿肚子不會抖,腰桿子不會彎,嚇不倒、壓不垮的中華民族!
銘記歷史議論文作文篇3
抗美援朝開戰至今七十年了,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場對外戰爭。新中國剛剛站立起來,是不會屈服倒下的,抗美援朝的勝舉成為中國真正開始走向復興和強大的心理支撐點。緬懷那段歷史,有舍身取義、視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屹立不倒的中國精神,有忠誠信仰、為和平和正義的事業浴血到底不勝不歸的中國力量,這種精神和力量撐起了今日中國蓬勃發展的中國自信。
“萬里長城永不倒”的中國精神。是什么決定了一場戰爭的勝利?是精良的裝備和充足的補給?不是。是一種精神,為了信念和理想,為了國家和人民在自然和現實的絕境中殺出一條血路的中國精神。永不倒下,永不屈服,這就是我們中華兒女的精神,是我們年輕干部應該傳承的在任何阻力和困難面前、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想盡一切辦法、“不獲全勝,絕不收兵”的精神。最苦的日子在過去,再難的日子也會過去,要有當年先烈們那種跨過鴨綠江就要決戰勝利的革命精神。精神長在,我們就會事業長青、國家安寧、家庭幸福。
“千里黃河水滔滔”的中國力量。浪花淘盡英雄,黃河咆哮的是一股洶涌澎湃的力量。江山英雄輩出,一茬又一茬的新時代英雄承襲著不屈不折的精神推動著中華民族走向復興和偉大。“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前進的步伐”,所有懷揣夢想的人們正匯聚成強大的中國力量,如滔滔黃河之水。作為一名青年干部,愿做那一朵激情的浪花,為時代的進步和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奔涌自己的一份力量。心齊山可移,我們有同樣的青春的戰友一起并肩戰斗,我們有黨和國家堅實的信仰和決心,我們還有千千萬萬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期盼,這是破除一切堅難,“為了新中國前進”的中國力量。
“風流人物看今朝”的中國自信??唇裉斓闹袊?,無比激動。我們已敢于在眾多領域與世界各國比較,擲地有聲地說,我來自中國,我是中國人。祖國已經是偉大的存在,中國的行動牽動著世界。我們有代代相襲、永不磨滅的文化自信,我們有創造奇跡的制度自信,我們還有堅定不移地從實踐中總結的理論自信,一路走出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作為年青一代,相信一切為了祖國和人民永遠都是對的,中國未來的發展明朗而光明,我們要做的就是今天立在潮頭,任“后浪”一層層跨越而過,傳遞著精神和力量。
縱懷歷史,蕩滌著我們的精神;橫觀今朝,我們正承接和創造新的一段歷史。所有烙印上中國特色精氣神的歷史創舉與今日創造,都“很中國”。
銘記歷史議論文作文篇4
雖然已是三月,但還是寒風刺骨。在這個乍暖還寒的日子里,我們作為學校少先隊代表來到了長沙縣光榮院。
光榮院里環境整潔、美麗。院子左側,有一個湖,干凈的湖水靜靜地淌著;右邊有一個四合院,那是寢室,里面住的都是一些孤老傷殘軍人、烈屬老人。
獻上我們的節目和愛心之后,我快步走上二樓,想聽聽退伍軍人的故事。
我和幾個同伴跑到兩位老爺爺的房間,他們正在聊天,見到我們,他們連忙站了起來,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向我們問好,那兩位老爺爺走起路來有些跛,臉上的皺紋里嵌滿人生的坎坷和智慧,在這一張臉上,有興奮的神情,可眉宇之間卻流露出了滄桑,仿佛閱盡歷史之卷、人生之卷。
我坐在一旁,聽老人講他的故事:他說他已經有八十多歲了。在一次抗美援朝戰爭中,在和敵人抗戰時,他不慎被對方的子彈打傷右腿,最終,成了殘疾——我怔住了,一股暖流涌上心頭,千思萬緒如一泓清泉淌在心中。心里有說不出的滋味,既為爺爺的傷痕感到悲痛,又為中國有這樣的勇士感到自豪。
過了許久,我發現桌上有一個盒子,打開一看,花花綠綠的紙片出現在眼前,那是同學們送的一些千紙鶴、小寄語……我打開一張卡片,里面是一封信,我拿起來大聲讀著:敬愛的爺爺奶奶,我們代表華夏學子向你們表示深深的謝意,是你們在戰場上灑下的汗水,成就了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此致,敬禮!”當讀到最后一句話時,我們昂首挺胸,手不約而同地隨著炯炯有神的目光行了一個標準的隊禮。
那一刻,我萬分感慨,軍人那寧死不屈、視死如歸的精神讓我無比敬佩!是他們,毫不畏懼、拼搏到底的精神,讓我們的祖國更強大;是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換來了我們的和諧家園!他們帶走的是傷痕甚至死亡,留下的卻是和平與安詳!
此致,敬禮——向抗戰老兵!
銘記歷史議論文作文篇5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27日美帝國主義派兵入侵朝鮮,并侵占中國領土臺灣。9月15日,美軍集中七萬余人在仁川登陸,并瘋狂北犯。
以美國為首的侵略軍不顧我國政府的一再警告,于10月1日悍然越過“三八線”,并繼續向中朝邊境鴨綠江和圖們江進犯,同時以空軍轟炸、掃射我國東北邊境城鎮和鄉村,我國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在這嚴重的關頭,黨中央毅然決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英明決策,迅速組建中國人民志愿軍,任命彭德懷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于1950年10月19日開赴朝鮮,與朝鮮人民軍一起,抗擊以美國為首的16個國家的軍隊組成的所謂“聯合國軍”及其所指揮的南朝鮮軍。
抗美援朝作戰,歷時兩年零九個月。從1950年10月25日起,以運動戰為主,連續進行了五次戰役,把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趕回“三八線”,迫使對方轉入戰略防御,接受停戰談判。
從1951年6月中旬起,以陣地戰為主,挫敗了對方多次局部進攻,并粉碎了對方“絞殺戰”、細菌戰和側后登陸計劃。同時,也主動地舉行了多次凌厲的攻勢。
至1953年7月,經過金城戰役的殊死較量,對方在遭受重創之后,不得不同朝中方面簽署停戰協定。至此,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結束。
抗美援朝戰爭是異常激烈而又殘酷的,我志愿軍面對美軍的飛機、大炮和坦克等現代化武器裝備,不畏強敵,不怕犧牲,前仆后繼,英勇善戰,終于戰勝了敵人,完成了任務,打出了國威、軍威,是當代“最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