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作文大全有關清明節
作文可以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可以鍛煉文字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同時也可以促進深入思考和反思。六年級作文大全有關清明節怎么才能寫好?這里分享一些六年級作文大全有關清明節,方便大家學習。
六年級作文大全有關清明節篇1
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墓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日和掃墓的曰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以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在1935年被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遣產名錄。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蕩秋千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我真期待清明節的到來呀!
六年級作文大全有關清明節篇2
細雨紛紛落下,這一天是烏云密布的,遠處高低起伏的山脈被霧遮住了“身體”,猶如一位羞澀的女子,蒙上了一層白色的紗布,樹木都顯得無精打采,行人都疾步走向自家的汽車去祭奠自己死去的親人。
當然我也是一樣,我跟我的爸爸、媽媽、和哥哥去買了燒給去世親人的紙錢,也買了水果。我沒吃完了早飯就出發了,車上的聊天聲源源不斷。而路邊那陰沉沉的天氣代替了我的心情,那是灰暗的,坐在車上,雨水繼續拍打著地面,車窗,好像在彈奏一曲幾美妙有悲傷的音樂。我們很快就來到了官莊,也就是公墓,下了車,我們遵守規矩,在公用的燒紙處燒紙,從火苗里逃出來的灰在雨中顯得格外凄涼,也許這也是一種節哀吧。我們的旁邊還有一家人來一起燒紙祭奠親人。
他們的表情十分嚴厲,但有兩位阿姨她們的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也許有什么開心事吧,雨勢有些大了,雨點往火里沖,猶如戰士一樣,要消滅這堆火。旁邊的阿姨們瞬間花容失色,不知所措,臉上露出吃驚的表情,那樣子十分搞笑,雨勢漸漸小了下去,它們伴著樹葉唦唦唦的聲音,敲出了一串音符。
火滅了,是被細雨澆滅的,害得爸爸又點了一次火,火燒著紙,但紙在火中翻騰,仿佛一個人在火里掙扎,在火中,紙只能乖乖聽話,被燒掉。對面的一家人也處理好了火,他們往火里扔著紙,在剛才還笑容燦爛的阿姨,現在已經兩行淚下,她們的臉上流露出一種無力的表情。
在清明節這天,我聽見了雨帶來的音樂,也看見了火吞沒了紙,但我又見證了親情的強大。阿姨們的眼淚讓我知道了。人的死是誰也阻止不了的,包括醫生。但親情是人們之間最好的友誼。
六年級作文大全有關清明節篇3
中國歷來都有清明祭祖、掃墓的習俗,4月2日,學校組織我們參加市里組織的“清明節烈士陵園掃墓活動”。
那天,天下著雨,刮著風,正可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讓人感覺格外的陰冷。同學們穿著單薄的衣服,縮著脖,弓著腰,撐著傘,三個一群五個一伙的跟在杜校長后面快步走著。雨紛紛揚揚的下著,許多同學的衣服、鞋和襪子都濕了;風呼呼的刮著,同學們的傘被刮得東倒西歪,我的傘也翻了好幾次,同學們對即將到達的目的地充滿了好奇和渴望。
好不容易到了烈士陵園,我定睛一看,這里已黑壓壓都是人了。先是市里的領導講話,后來又有一名學生代表做了發言。接下來,八名解放軍代表邁著穩健的步伐,神情凝重的給革命烈士英雄紀念碑敬獻了花圈。那一刻,讓人感覺空氣似乎都停止了流動,人們的心情異常的沉重。
那刻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幾個燙金大字的革命烈士英雄紀念碑,昂首挺立,像一個威武的大將軍。你可不要小看了它,它的身高足有29.5米,可是咱們河南省的紀念碑呢!
開始參觀了,不過因為天氣和時間的關系,我們只參觀了一個展區。要知道,這些可是李亞書記動用專款修的。正參觀著,忽然,大家發現了一個秘密。原來,這個展廳的邊上還有一個牢房呢,真是太奇怪了。
參觀結束后,我們平安返回了學校,但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革命先輩們為了我們的國家和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甚至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而我們,又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這來之不易的一切呢。他們雖死猶生,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六年級作文大全有關清明節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今天是四月四日,清明節。
我和爸爸回到了鄉下老家給祖先上墳。我們來到了祖先的墳前,爸爸用鐵锨把墳塋修繕了一番,然后把帶來的貢品放到墳前,帶著我給祖先磕了三個頭,起身倒了一碗酒,圍繞墳塋灑了一圈。上完墳,我們就在山里踏青游玩你也可以投稿,高高的山上,有茂盛的樹林,有綠綠的青草,還有清澈的湖水,美麗極了!
回家的路上,迎春花、梨花、櫻花爭相盛開,花香四處飄蕩,好多游人在花前拍照留影,一張張笑臉和鮮花一樣美麗,多么幸福呀!爸爸告訴我:清明節是我們緬懷先烈、祭拜祖先的節日,也是春暖花開、游玩踏青的節日。他還給我講了先烈們英勇戰斗、不怕犧牲的革命故事。我聽了很感動,正是先輩們流血流汗、艱辛創業,才有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健康成長,長大了貢獻力量、報效國家!
六年級作文大全有關清明節篇5
清明節,大家都知道,要去掃墓,還不許吃熱飯,為什么要這么做呢?別著急,聽我慢慢跟你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繼承皇位,就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大部分人都離開了重耳。只剩下幾個忠心耿耿的人同他一起避難去了,其中有個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的暈了過去,介子推用刀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煮熟了端給重耳吃了。十九年后,重耳回國當上了皇帝。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DD晉文公。
晉文公對和他一起流亡出走的大臣們都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馬上派人去請介子推,誰知介子推不愿見他,緊閉大門。偷偷背上他的老母親上綿山了,晉文公讓他的御林軍上山去找,可是找不到,有人獻計:放火燒山,只留下一個出口讓介子推出來。晉文公聽從了那人的計策,便縱火燒山,火燒了很久,介子推死活不愿出來,便被燒死了。晉文公沒看他出來,又讓人上山去找,見到他們母子倆靠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只留下兩具尸體,晉文公悔恨交加。在收拾介子推尸體的時候見他脊背靠著柳樹洞,便從里面拿出一塊布,上面寫著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從此以后,人們就有了清明節吃寒食、掃墓的習俗。
六年級作文大全有關清明節篇6
清明節前,老師教我們學習了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我背著這首詩,眼前出現了幾幅圖畫:牛毛一樣的細雨像在織著一片輕紗;雨中嫩綠的柳樹像一團煙霧;牧童騎在牛背上,手撫短笛信口吹出悠閑的小曲兒;行色匆匆的詩人從小路上走來,細雨沾濕了他的衣衫;遠處的杏花林像一片紅云,一角酒旗斜斜地飄著。
感謝詩人優美的詩句,使這樣清新的畫面千年流傳,清明節期間,我去尋找這些美麗的圖畫。
田野里,綠油油的麥苗一望無邊,一朵朵野花在陽光下爭相開放,湖里的水清澈無比,水中小魚歡快的游著,幾只野鴨在湖面追逐……
公園里,怒放的玉蘭花像一支支小小的火炬,連翹花像一個個金黃的小喇叭,滿樹的杏花像燦爛的朝霞,柳樹嫩綠的枝條像春姑娘的長辮子……
陽光暖暖的,微風柔柔的,蔚藍的天空像洗過一樣,我和爸爸放風箏,我的燕子風箏高高地飛在藍天上……
今年的清明節雖然沒有紛紛細雨,但我仍然陶醉在這些美麗的圖畫中。
六年級作文大全有關清明節篇7
清明節是每年的四月五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是唐朝大詩人杜牧以“清明”為題寫的一首絕句詩。這首膾炙人口的唐詩,使人讀得朗朗上口。這是杜牧描寫的清明節的景象。
從“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句詩中我們可以知道,清明這段時間雨水比較多,而在這種天氣里,田野里會長出一種叫“綿菜”的植物,這種“綿菜”就是我們清明節吃的清明果之中的最重要的原料之一。說起清明果,我們非常不陌生,在清明節就會吃到,可你知道清明果的制作方法嗎?有多少人只知道吃清明果,連清明果怎么做都不知道。在清明果的皮里,主要由綿菜和糯米制成,先把綿菜洗干凈,放在開水里煮軟,然后把綿菜撈出,放進石臼里與糯米粉一起搗,直到把它搗成糯米團,它看上去綠綠的,非常好看。清明果的餡兒也有很多種,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紅糖餡兒的,它是黃豆粉與紅糖摻和成的。清明果還有蘿卜絲和肉餡兒的。每一種餡兒都有不同的味道,紅糖餡兒的雖然好吃,可吃多了會上火。蘿卜絲和肉餡兒的清明果其實還有很多配料,如:香菇,木耳,蝦米等等。但蘿卜絲和肉是最主要的。清明還有一個習俗就是掃墓,祭奠祖先。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清明節這天我們要做清明果,掃墓,祭奠祖先,但在別的地方,清明節還要做些什么呢?
六年級作文大全有關清明節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又是一個清明節,按照習俗,我們今早該去山上掃墓。
吃過早飯,背上鋤頭等一些工具,就和家人們上山掃墓去。
剛剛從家走時,我是熱血沸騰。可到了山腳,就已氣喘吁吁了。把鋤頭“扔”給媽媽,脫下外套,十分堅難得爬著山——其實這座山很矮。此時,早晨那溫暖的太陽已變得毒辣。
終于到了山頂。穿過羊腸小道,就能來到墓地,可我在要穿過墓地時,被某種不知名的草給割傷了,流出鮮紅的血。就因為這點小傷,本該干活的我被媽媽二話不說地拉到一棵大樹下,清理了塊空地,然后讓我坐下。
看看爸爸、媽媽、奶奶正灑著汗水地干活,在看看樹下閑著沒事干的我(我也想幫啊,可媽媽不讓),真是鮮明的對比呀。
終于,墓四周的野草都割完了。奶奶從籃子中拿出供品、紙錢、打火機、蠟燭,開始拜拜起來。
我拿出看家本領,跑到奶奶那幫忙。奶奶在墓碑前、土地公那和鄰居那擺上供品,插上蠟燭叫我去燒紙錢。煙把我熏得直咳嗽,于是我蹲在煙的反方向,拿了個樹枝,去挑紙錢,生怕哪沒燒到。
又過了會兒,奶奶將鞭炮放完了,收好了供品,準備回家。
臨走前,我還特地把灰堆里的火星踩滅,吹滅蠟燭,去追已經走到前面的家人……
又過了一個清明,期待下一個。
六年級作文大全有關清明節篇9
清明節,大家都知道,要去掃墓,還不許吃熱飯,為什么要這么做呢?別著急,聽我慢慢跟你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繼承皇位,就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大部分人都離開了重耳。只剩下幾個忠心耿耿的人同他一起避難去了,其中有個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的暈了過去,介子推用刀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煮熟了端給重耳吃了。十九年后,重耳回國當上了皇帝。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對和他一起流亡出走的大臣們都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馬上派人去請介子推,誰知介子推不愿見他,緊閉大門。偷偷背上他的老母親上綿山了,晉文公讓他的御林軍上山去找,可是找不到,有人獻計:放火燒山,只留下一個出口讓介子推出來。晉文公聽從了那人的計策,便縱火燒山,火燒了很久,介子推死活不愿出來,便被燒死了。晉文公沒看他出來,又讓人上山去找,見到他們母子倆靠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只留下兩具尸體,晉文公悔恨交加。在收拾介子推尸體的時候見他脊背靠著柳樹洞,便從里面拿出一塊布,上面寫著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從此以后,人們就有了清明節吃寒食、掃墓的習俗。
六年級作文大全有關清明節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祭拜咱們老祖先的節日。自然,4月4日這天挨家挨戶都要上山給自己去世的親人上香、燒紙錢。我也不列外。
早晨,下了一陣雨,我跟隨姑姑他們一塊兒去看看“住在”酉水河對面的爺爺,(去世的爺爺。)到了坡底,我滿懷悲痛,心里頓時沒有了雜念,也沒有了之前的喜悅。我們一步步地輕腳輕手的走了上去,生怕吵醒了正在熟睡的老人。到了爺爺“家門口”,我真想親昵地叫一聲爺爺,可是又張不開嘴,只好默叫一聲爺爺。我們先給爺爺盛了一飯,倒了三杯酒,還有一些水果,點上了一對蠟燭。(就像在己家一樣一點兒也沒有客氣)。接著我給爺爺折紙錢,好讓他在另一個世界里生活的快樂,不像以前那么日子苦一天都只寫文稿。姑姑燒著紙錢嘴里還念叨:“嗯,是呀,你們爺爺辛苦了一輩子,今年收獲了這么多錢,一定要去打牌的。我心里覺得姑姑說得笑話好冷,爺爺怎么可能一有錢就像小姑一樣去打牌呢!爺爺應該會去買書,寫資料生活在他的文學界里。不久。紙錢燒完了,我點了香,跪在地上給爺爺磕了三個頭,那時心里什么也沒想,只想著爺爺。一會兒,爸爸點起了炮竹,那就說明我們該走了,可是,我對爺爺是依依不舍的,真想留下陪伴爺爺。
爺爺,你沒有走,你在我的心中,在一個我看不見你的地方,對不對?如果你走遠了,一定要帶上我們一家人啊。
六年級作文大全有關清明節篇11
春暖花開,萬物復蘇之時,我國人民又迎來了一個傳統節日——清明節。
每年的4月,是我國人民緬懷先人,烈士的節日。為紀念這個有著深遠意義的日子,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在學習上讓我們戰勝困難;在賽場上讓我們贏得榮譽;在集體生活中讓我們更加團結。我們胸前佩帶著鮮艷的紅領巾,懷著悲痛而沉重的心情來到——陳贊賢烈士紀念亭。陳贊賢烈士作為中共贛南黨組織的創建人之一、中國共產黨早期工人運動領袖,他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他的事跡將流芳千古!烈士紀念亭是那么莊嚴、肅靜,迎亭兩側的松柏是那么挺拔、青翠。
我們班排著隊來到烈士紀念亭,我們開始了主題隊會:首先由班主任講話,然后由班干部代表發言,大隊輔導員深情地講述了陳贊賢烈士的英勇悲壯事跡,還教育我們怎么如何做一個誠實的人,勇敢的人。是啊,在那黑暗的舊社會里,先烈們冒著生與死的考驗,不顧個人安危,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換來了祖國欣欣向榮的今天,他們為國捐軀的崇高精神可歌可泣,將永遠銘記在我的心里。
最后為陳贊賢烈士默哀。在那三分鐘里,我想了許許多多:我們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們為我們創造出來的,是他們拋頭顱、撒熱血換來的。于是,我暗自下定決心:要珍惜這金色的童年,要繼承先烈遺志,為了實現我們光榮的使命,為中華之崛起而奮斗。我必須努力學習,學好建設祖國的本領,為建設祖國的明天貢獻出自己的聰明才智。
六年級作文大全有關清明節篇12
今天是清明節,我和媽媽爸爸一起去掃墓,像牛毛般的小雨不停地下著,周圍的小草耷拉著腦袋,小花往日那鮮艷的顏色仿佛也黯然了許多,一片寧靜的景象。不知不覺,車子已經開到了故鄉。
媽媽說,外公的墓就在山上,我連忙爬上山去,山路很崎嶇,不好走,但我仍舊一步一步往上爬,不知怎么的,就爬到了山頂,來到了外公的墓前,我給外公插上了一柱香,我想起了外公,外公是個農民,黝黑的皮膚,樸素的衣服,還有一雙勤勞的雙手,手上鋪滿了老繭,但又像神奇的魔法師,春天種下的稻谷,秋天到了就變出許多谷子,吃著外公種的稻谷,我總會很開心。有一年夏天,天氣很炎熱,外公家的床上很熱,熱得讓人喘不過氣來,我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覺,這時,外公突然起身,燈也沒開,我不知道外公去干嘛,外公又回來了,手里拿著一把扇子給我扇風,我恍然大悟,原來外公是去幫我拿扇子了,怕我被驚醒,所以就沒開燈,一邊走,一邊扶,摸黑給我拿扇子,給我扇風,想著,想著,我就睡過去了。第二天,我迷迷糊糊地睜開了眼睛,我很驚訝,鼻子酸酸的,一抬頭,外公的頭上冒著汗水,我再也忍不住了,想起這些小時候的事,仿佛回到了與外公一起生活的日子。
雨還在蒙蒙地下著,“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我反復咀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