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清明節的作文
在開始寫作之前,一定要仔細審題,理解題目的要求和意圖,避免寫作過程中出現跑題、偏題等問題。優秀的六年級下冊清明節的作文要怎么寫?下面給大家整理六年級下冊清明節的作文,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六年級下冊清明節的作文篇1
以前,我一直不明白“掛親”到底是什么意思?腦袋里很模糊。今年,我決定在清明節把“掛親”是怎么回事弄明白。
盼著盼著,清明節終于到了。我們一家都回到了爸爸老家,不僅我們一家,爺爺所有的兄弟們都一家家齊整整的回到了老家。爸爸說:“每年清明節整個大家族都會聚在一起掛眾親。”這是老家約定俗成的,也是老家的傳統。
今天就是上山去緬懷過世親人的日子。大家都早早起了床,各司其責準備掛青要用到的東西,而我在一旁靜靜地看著。準備的東西還真不少:有紙錢、一大把香、清明果、饅頭、米酒、豬頭里面含著一根豬尾巴(有頭有尾的意思)、鞭炮等等。
早飯過后,我們就出發準備上山了。山路可真難走,但是大家都很有精神頭,在嗩吶聲中一鼓作氣地往上爬(我們老家掛青那天都要請嗩吶匠吹奏)不知不覺就到了墳地,大家有序的擺放供品,鏟除墳堆上的雜草,往墳堆上掛紙點香……這時鞭炮聲響起了,大家都一個個有序的在各個墳前叩首鞠躬,爸爸也讓我跟著大家拜拜。拜完后,爸爸開始給我介紹墓碑上的內容,讓我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輩份,再介紹我的祖先。
這一次,我真正了解了“掛親”的意義,“掛親”就是在清明期間為逝去的親人上墳掃墓,舉行祭拜儀式,緬懷親人,寄托哀思。不僅有利于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庭共同記憶,也能促進家庭成員的凝聚力和認同感。同時,還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留下的傳承孝道,推崇孝義,傳遞孝心,倡導孝行的優良傳統。臨走前,我又再次在墳前拜了拜,以表示我對他們的尊敬!以后的清明節我都會來的。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清明風俗。
六年級下冊清明節的作文篇2
今天是清明節,天氣很好,我們一家就去上墳。上墳是我們新昌清明節的傳統活動,比過年還熱鬧。
奶奶家的墳在山上,有點遠。我們一大早準備好了菜、飯、麻糯、香、蠟燭和炮仗等上墳要用的東西就出發了。一路上,我們看見一片片黃澄澄的油菜花、一樹樹雪白的梨花和粉紅的桃花、還有路邊零星點綴的五顏六色的野花。大自然可真美啊,連空氣都是那么清新。雖然天氣有點熱,路也有點難走,但我們看著這么美麗的風景,聞著那么好聞的花香,大家說著笑著一點兒都不覺得累。不知不覺就到了目的地,爺爺和爸爸就忙著把墳前面的空地整理干凈,然后把墳飄紙插在墳頭上,風吹過來,它就在上面飄啊飄。媽媽和我把飯菜整齊的擺放在上面,點好香、蠟燭,我們都很恭敬的低頭拜祖先,祈禱祖先能夠保佑我們。弄好了這一切后,大人就坐在一邊聊天,我們就在旁邊采野花,旁邊還有小小的野筍,我們都很興奮地拔起了小筍。開心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大人在催我們要回家了,我們走了以后,爸爸留下放炮仗,身后的炮仗聲就像是在和祖先們告別,再見了,明年我一定會再來的。
上墳真是既有意義又好玩啊!
六年級下冊清明節的作文篇3
對于清明節,世人或許都認為他是悲傷的代名詞,但是,我對他有著不一樣的感受。
的確,清明節充滿著悲傷的氛圍,想起了太多早已粉塵的記憶,早已被深埋在心底的記憶,視乎這一切都只能用眼淚來宣泄?;蛟S也因此,類成了人們眼中清明的最深的記憶。
但淚往往有著不同的解釋,可往往人們認為清明誒是由無名的悲傷和蕭瑟灌注而成的。也許他們是對的,清明之類是悲傷的。但室,回憶過往的痛苦記憶對于現在的我們又有什么意義,倒不如好好想想自己為什么而存在,好好想想對未來的勾畫。
清明不應是對王室的追憶而是對未來的展望。試想如果人們一味的沉浸在對往事的追悔,無奈,自責,哪么世上又有幾人能抓住現在的事光,展望美好的未來。那么世界將會變成一片哀傷之地。如果清明只是一個工人宣泄的機會,那么我便是贊同。清明節的祭祖我看慣了一大對人大哭一場,可又有幾人是有感而發那?
如今這個社會充滿著欺騙,使我不得不懷疑。類還能表達自身的情感嗎?一幕幕電視劇,感人的情節卻再也不能讓我淚流滿面。人人清明流淚,究竟為了什么?
現在早已沒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究竟是我太過敏感,還是人們的感情早已麻木。路上叫賣聲依舊,游人笑語不絕。
人么視乎麻木了,沒有感情的宣泄,沒有對過往的追回,更沒有對未來的展。
六年級下冊清明節的作文篇4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記得有首詩中寫道:“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鼻迕鞴澢昂?,天空總是煙雨蒙蒙的,雨絲隨風漫天飛揚,這“天街小雨潤如酥”的景色,更為清明節增添了幾分憂傷與惆悵。
提到清明,我不禁想起了舍生忘死,曾經歷下赫赫戰功的革命烈士。“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笨犊ぐ旱脑娫~是對他們的熱情謳歌。“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清明節這天,人們對烈士充滿了濃濃的思念和暖暖的懷念。目光里會更等多的映進對它們的崇拜和敬仰,腦海里也會浮現出他們高尚的愛國情懷和永垂不朽的豐功偉績?!疤一t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在中國這方熱土上,有無數名人志士,為了民族的解放,國家的獨立,人民的安康。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用豪情和壯志,譜寫了一段段壯麗的詩篇;用鮮血和生命,付出和奉獻,歌頌了一篇篇悲壯激越的歷史篇章。是他們,托起了整個民族的希望,染紅了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燃起了一代代熱血青年的奮斗情懷?!敖袢丈裰菘磰^起,陵園千古慰忠魂!”
??!烈士啊!是你們,給我們這一代帶來了幸福,帶來了永恒的目標,帶來了不朽的榜樣!是你們,為我們創造了美好的生活,讓我們以你們為驕傲,以你們自豪!
烈士?。∥覀兩钌畹?,深深地,懷念您們……
我們是幸福的一代。當我們端坐窗明幾凈的教室里讀書學習時;當我們坐在餐桌前享受美味時,腦海中就會閃現出無私奉獻的革命烈士們。所以,更應該珍惜時間;不能明日復明日,萬事成蹉跎;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積極進取,為祖國的美好而奮斗!
夏日給人以浪漫,秋日給人以高遠,冬日給人以凝重。春天則帶給人無限的憧憬,而清明節正處春季。清明,使人們盤點過去,追思前人,展望未來的時節;清明,有幸福也有關愛,有回顧也有暢想;清明,帶給人以感恩,遐想,帶給人生命的意義和感悟。
民諺云“種樹造林,莫過清明”“谷雨清明兩相連,慢種耕田莫遲延。”讓我們播下綠色的希望,期待著收獲的季節。
六年級下冊清明節的作文篇5
又就是一個清明時節,或許對我于來說,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清明節,第一個在爺爺離開后的清明節,在這個“雨紛紛”的日子里,我第一次有那種“欲斷魂”的感覺……
窗外下著蒙蒙細雨,不時有幾陣風吹過耳際,帶來幾絲寒意。此刻,我眼前又映出爺爺那張慈祥的布滿皺紋的臉,耳邊又響起爺爺最常說的那句話,“要好好學習??!”可就是,為什么,為什么在六個月后的今天,我卻再也聽不到這句話了呢?為什么?
時光總就是來匆匆,去匆匆。一眨眼,六個月過去了,所有的一切恢復了平靜。但就是誰又知道,就在六個月前,爺爺還在病床上笑著對我說:“不要哭了,人只有堅強才能在社會上立足,未來的路不好走,但只要你微笑面對,就不再有什么困難了,懂嗎?”當說完這句話時,爺爺閉上了眼睛,微笑著離開了。
我永遠忘不了,忘不了爺爺離開時的那種感覺。一瞬間,你的至親至愛悄悄地從身邊離開,離開這個世界。那種心痛,不知該用什么語言形容。我本能地哭了。第一次,第一次這樣撕心裂肺的哭,我就是多么想回到三年前那種幸福的時光,但天總不隨人愿。常想,假如那天我和姐姐沒有離開,假如那天什么事都沒發生,結局會一樣嗎?――天知道。
爺爺走后六個月,我又回到家鄉。當我望著那片遼闊的田野,眼前又浮現出爺爺拿著那根竹條在田野上追打著不懂事的我的情景……爺爺,我就是多么希望您能再次拿起那久違的竹條,追著我滿田野的跑??!爺爺,為什么,為什么您卻再也不肯拿起竹條來追我了呢?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