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一千字作文
作文是一種用文字表達思想、感情和情感的方式,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寫好冬至一千字作文要注意什么?小編給大家分享冬至一千字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冬至一千字作文篇1
在冬至這一天,太陽剛好直射在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上,因此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長,我國的位置就是在北半球上。
冬至過后,太陽又慢慢地向北回歸線轉移,北半球的白晝又慢慢加長,而夜晚漸漸縮短,正因為如此,冬至便成為歷法上重要的節氣之一。所以古人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意思是說從冬至開始,陽氣就要回升了。在古代,冬節曾是一個隆重的日子,在周朝,因為周歷的正月是夏歷的十一月,因此,周代拜歲和賀冬并沒有分別,一直到漢武帝采用夏歷后,才把元旦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說:過"冬節"是自漢代才有的。漢代甚至在冬至前后,從皇帝到百官都停止辦公,全部休假,就像現在的過年。富人都喜歡過節,于是又有"有者冬至夜,無者過一夜"、"富人吃一夜,窮人凍一夜"的俗諺。冬至要吃美食是人們過節的傳統習慣,中國大地冬至的食俗南北不同。
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冬至吃湯團又叫"冬至團"。浙江等地每逢冬至這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齊,嫁出去的女兒也要趕回婆家。家家戶戶要做蕎麥面吃。習俗認為,冬至吃了蕎麥,可以清除腸胃中的豬毛、雞毛。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風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兒菜、冬筍、肉絲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絲、筍絲湯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長高,圖個吉利。
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贊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現在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冬至進補,養生益壽,既可治病,又可防病,經醫學家們證實,冬天調養得好,春夏發病就少。正是基于這個觀點,冬補應以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為宜。可用各種魚類及牛、羊、狗肉,加放中藥人參、黃芪、桂圓、紅棗等,或做湯、或為膳。只要脾胃吸收好,進補后定會使人儲備更多的能量,從而增強免疫抗病能力。
總之,凡先天不足,后天失調,久病體虛,勞力過度,勞神內耗,產后,術后及虧虛早衰者,均為冬至進補的對象。
冬至一千字作文篇2
冬至來到了,這是24節氣中的一個重要節氣。這一天是一年當中白天最短,晚上最長的一天。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圣”張仲景的驅寒嬌耳湯之恩流傳下來的習俗,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諺語。
第一節課,班主任楊老師給同學們講解了有關冬至的諺語、古詩和慶祝方式等內容,讓同學們了解了冬至在我國傳統節日中的地位,古人對冬至的文字表達方式,冬至包餃子傳統的來歷。接著郭老師進行了冬至來歷的天文知識分享,從天文學角度給同學們講解了二十四節氣的定義和劃分、冬至的地理意義和影響。
在同學們上冬至知識課的同時,家長自愿者們已經開始在勞動時間課的主場地——學校活動室里忙碌著:拼桌子、鋪臺布、準備炊具,揉面團、分餃餡。分組行動,分工明確,有說有笑,忙的不亦樂乎,齊心為同學們創造一處處勞動實踐的小舞臺。等面團和餃子餡擺上桌的那一刻,大家都又笑了,面團有胡蘿卜黃的、甘藍紫的、菠菜綠的、原面白的;餡料是第一組的香菇豬肉餡、第二組的豬肉芹菜、第三組的豬肉韭菜餡、第四組的豬肉蘿卜餡、第五組的豬肉蘑菇餡,各種顏色面皮搭配不同味道的餡料,看著就很眼饞。
瞧,楊老師正在給我們第二組的同學講解著包餃子的技巧,老師教的仔細,同學們學的認真。好多同學看了楊老師包的,很快就能獨立包餃子,邊包邊樂:這好像也不難么!、好多家長他們用自己嫻熟的技術教授同學們揉面、搟皮和包餃子。同學們也是互幫互學,相互介紹經驗,很快也都學會了,非常棒!從量變到質變,同學們包餃子的技術也是越來越嫻熟,餃子成品的外型質量也是越來越高。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所有的面團終于都變成了餃子,圓的、方的、三角的、混色的餃子一大堆,非常漂亮。
所有的面團全部變成餃子后,各組又對自己所包的餃子進行了創意擺盤,參加創意評選。經過裁判組楊昕雨爸爸、王晨陽爸爸、周航旭爸爸認真觀察評比,最終第二組,第五組獲得最佳創意獎,第一組,第三組,第四組獲得最佳愛心獎。
現在,就是享受勞動果實了,餃子下鍋,紫的,綠的,白的,……多彩餃子,看著就有食欲。在等待煮餃子的時間里,彩色餃子在鍋里翻滾著,同學們那個饞啊,個個都像餓狼一樣饞涎欲滴。餃子終于出鍋了,同學們品嘗著自己親手包的香噴噴的餃子,回味著勞動過程中的樂趣,那種成就感和自豪感,溢于言表。惹得其他班的同學駐足扒窗,饞蟲涌動。
通過這次“迎冬至,包餃子”勞動實踐課的開展,既讓同學們認知了傳統文化,感受到冬至的節氣,又能感受到自己動手包餃子的氣氛和樂趣,不但鍛煉了同學們的動手能力,還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增強了自豪感、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再次感謝老師們給我們提供的這次機會。
冬至一千字作文篇3
清晨六點,寒風帶著令人為之一顫的陰冷鉆進領口、袖口,但這并未阻止人們出行的腳步。在巷口,伴著熹微的陽光,一個阿姨正幫一位老人圍緊圍巾、拉緊手套,攙扶著她走向菜市場。
今天是冬至,一個分外忙碌的日子,每家每戶按照習俗都要做時來運轉——這是個繁瑣復雜的“大工程”。買回新鮮的地瓜后,要洗凈、削皮放入鍋內煮爛,在其冷卻之后加入地瓜粉放在石臼內捶打。時來運轉的餡料一般有蝦仁、包菜、肉丁、蘿卜塊和紫菜等各種材料,紫菜可以吸收餡料里的水分,防止時來運轉蒸煮時因水分過多而破裂。把這些材料放入鍋中爆炒,直到它們完全入味,再倒進籃子中將水份瀝干備用,最后把餡包入皮中,時來運轉才大功告成。
奶奶是家中包時來運轉的主力,每年的這個時候她都是家里最忙的人。今年不同,她有了許多幫手,而不是獨自忙碌。媽媽是奶奶后援軍團的一名大將。我還沒起床時就聽見媽媽陪著奶奶去買菜下樓時輕輕的“咚咚”聲,雖擾人卻悅耳。包時來運轉時家中的每個人都參與其中,連平時最不愛做家務的爸爸也不例外。爸爸幫奶奶在石臼里捶打地瓜和地瓜粉,等它們完全融合且有勁道的時候,時來運轉的皮就完工了。我幫奶奶捏時來運轉的皮,奶奶說得先取出一小塊做好的皮放入手中搓成圓球,再捏成邊緣薄底部稍厚的碗狀,這樣包餡時不會破掉而且口感更好。媽媽幫著奶奶包餡,在皮中放入適量餡料,再用手輕輕往中間按,從邊沿慢慢捏緊封口,避免破裂。家中的表弟表妹也來幫忙,有的擇菜,有的捏皮,全家人都湊在一起有說有笑地干活,奶奶的負擔減輕了許多。
蒸了十分鐘之后,熱騰騰的時來運轉出鍋了。大家圍成一桌熱熱鬧鬧地享用著一家人一個早上的勞動成果,品嘗真正的家的味道,景象一片其樂融融。
費心費力了一個上午,奶奶早已筋疲力盡。媽媽主動幫奶奶洗了碗,爸爸把廚房掃的干干凈凈,小孩子們簇擁著圍在奶奶的身邊,你幫她捶捶背,我替她捏捏肩,奶奶笑的很開心、很滿足。
家人的幫助使奶奶的冬至不再那樣緊張、忙碌,一塊壓迫已久的巨大的心頭石在奶奶的心中驟然消失,使她擁有更為開闊的空地來安放家人的愛,也更有力的去愛家人。在熾熱的愛的鼓動之下,去推翻心中的那塊巨石吧,不論你的心變得多么堅硬、多么冰冷,在它的背后,仍有溫暖可尋。
冬至一千字作文篇4
老家南方冬至有三大風俗:做湯圓,掃墓,放鞭炮。
1、做湯圓
我們南方這邊,冬至前夜要回老家一起做湯圓。湯圓可是一門精細的學問,講究技巧,圓滑和精美,其內涵更是至關重要,“湯圓,湯圓,團團圓圓”,湯圓內涵不就是這樣嗎?在我眼里,湯圓可是不錯的“橡皮泥”。(捏動物)
今年,踏著冷月的氣息,帶著滿懷的欣喜回來家去了。吃過一盞有一盞的“盛宴”,重頭戲“湯圓”總算登場了。一座“面粉山”,一盆清水。我在一旁看著大人們將水調入糯米粉中一揉一推,和了起來,看著看著,我的手也不知不覺癢癢了,恨不得上前去試試身手。回憶起去年和堂兄一起搓湯圓的情形真是回味無窮:那時我們做小豬,小狗,真是不亦悅乎。堂兄的叫聲打破了我的夢,我急忙“飛”了過去。當我再次“飛”回來時湯圓已經做完了,滿桌子,米篩上,一顆一顆圓滾滾湯圓,圓潤剔透,閉了眼,好像一碗熱騰騰,香飄撲鼻的湯圓就在眼前。but,這些我都沒參與,真可惜。委屈了我這個“湯圓大師傅”。
2、掃墓
冬至清晨,吃過一碗熱騰騰的湯圓,緊接著就是第二大風俗――掃墓了。
冬至那天,準備了成千上萬盤好吃的。呵呵,我看了都垂涎欲滴,更何況遠在地下的祖先呢。山路十八彎,果真名不虛傳,阡陌縱橫的羊腸小道太多了,轉得不知在哪了。(幸好有大人帶路,不然,我們可能要好幾天才能到)山頭山都是人,人擠人,人挨人。不管是生人,還是熟人,大家殊途同歸,同時山上掃墓者,互相打招呼,互相問好。掃墓,當然是掃除祖先墓前的雜草了,在我認為。用耙子一耙,一大堆一大堆的,這些都是大人要干的。而我和堂兄一起登高臨遠,“橫看成林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雄壯景象;“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驚險景象。“陳勰,瀟越,快來跪拜祖先,求平安!”大人們喊我們了。我們學大人的:“同上。”,鬧得大家歡笑連綿。喊完了,我們又跑了,瘋玩去了。“清明時節雨紛紛”,可今天沒下雨,看看先人的墓,陡生凄涼,倒幾分似“路上行人欲斷魂”的感覺。
3、放鞭炮
新年放鞭炮,冬至也不例外。大人們常說:“冬至過后就到了元旦。”這大概就是元旦的前奏吧!不知爆竹是哪位高人發明的,妙趣橫生。想當年,我和堂兄買了好幾盒,自然高興了很久。我們點著香,用顫顫巍巍的手去引爆,火花噴濺時,我們嚇得屁滾尿流,捂著耳朵飛快地跑走了,站在屋里以那顆活蹦亂跳的心去看“戲”:“噼噼啪啪”,爆竹聲,狗叫聲交織在一起,我們樂得不可開支。
后記
每一年冬至,這“三重奏”總是這樣地演繹著,一切是那么有趣,讓我回味無窮……
冬至一千字作文篇5
冬至,蕭瑟的寒風凜冽地刮削著一切,路上成池的落葉盤旋在腳下,發出響亮的沙沙聲——到處都彌漫著蕭條的感觸。大片大片的樹葉打在我身上,如同暮春櫻花慘烈的凋零和飄逝。
耳邊傳來輕輕的哼唱聲,空濛而讓人心悸,來不及阻止內心的涌動,鼻腔忽的泛起一陣酸意。我轉過身試圖尋找那聲音的源頭。我看到了那個人的面容,有些蒼老卻很精神也很明朗,棱角分明,以及他那望著陰霾的天空清澈的瞳眸里面閃耀著的一汪柔情。時間也似乎定格在那一刻,一個少女恬靜地望著板凳上哼唱著的男子,安靜得像一幅年代久遠的畫。
音樂驀然停滯了,我愣了一下,不解地望向男子,然后我發現他的目光同樣地投向了我。在這短暫的沉默中,我恍然大悟,尷尬且歉疚地看著他,正欲開口。
“對不起!”他問是不是打擾了我。我怔忪了一下,惶恐地搖了搖頭,說:“打擾的人是我才對。”畢竟我才是窺探者。我正躊躇著該不該立馬就轉身離開,對方卻已經開口說話了。
“剛才的調兒是我妻子作的,她曾唱過幾次。”她說這是首夫妻的歌兒,平平淡淡,如水長流。”
“沒有普通情歌那樣的熱烈和矯情,很清凈的一首歌,我很喜歡。”我不知道當時哪來的勇敢很冷靜地說出這番話來。他愣了一愣,隨即給了我一個溫儒的笑容,他說謝謝。
臨走前,他遞給我一張紙。我至今都忘不了他那滿腔柔情的眼眸,我低下頭瀏覽了一遍——是一份歌詞。歌詞的背后寫著一段漂亮的字:“一份簡單的愛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同享受每天清晨的陽光、微風、雨露、黃昏。這樣的愿望算不算貪心?我想愛情就是相濡以沫的過一生。接納與磨合,讓愛經得起流年。平平淡淡之中的攜手與幸福,才更珍貴。”我在鼻腔濃重的酸意中泛紅了眼眶,他沒有跟我說再見,他在遲暮中踽踽獨行,瘦削的背影最終像霧靄般在風中消散……
曾經我以為每一段回憶都會慢慢擱淺,化作泡沫,消失在海的邊陲,但是當一段回憶烙印得太過于深沉,我會明白什么叫永垂不朽。到最后,我依然不明白男子為什么會有那么柔情的表情,但我想那是因為愛。
清晨,陽光透過窗簾的罅隙照在我身上,空氣中彌漫著干凈的歌詞。桌上擺著一張白紙,密密麻麻的文字上邊打印著兩個偌大的楷體字:柔霙。溫柔的雪花的意思。微涼的指尖開始有了暖的溫度,我想春天真的已經來了。
冬至一千字作文篇6
冬至吃餃子是傳統的習俗之一。一大早,我還在夢里吃著美味的餃子,媽媽就用她那“河東獅吼”的大嗓門把我給叫了起來。我一起床便嚷著要吃餃子,卻從爸爸口中得知家里只有肉餡和面粉,并沒有現成的餃子。要想吃餃子,必須得自己做。“天下沒有白吃的早餐”,我還是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包餃子吧!爸爸開始和面,媽媽講了一個笑話:有一日,孩兒他娘在炕上縫棉被,邊縫邊指導閨女和面。結果不一會兒,閨女喊道:“娘,面多了,怎么辦?”“加水。”又過了一會兒,閨女又喊道:“水加了,又稀了!”“傻丫頭,再加點面嘛!”于是閨女就去加面,不料面又加多了,于是娘又教導加水,結果閨女喊:“娘,還是不行,水又多啦!”娘罵道:“那你不會加面,笨蛋!”閨女分辯道:“我知道!可是盆盛不下了!”娘大怒:“怎么生了你這么個傻丫頭,要不是老娘把棉被和褲子縫到一起了,下不了坑,我非抽死你不可!”
聽完了之后,一家人笑得前仰后合,爸爸學著笑話中的女兒問:“水多了,怎么辦?”我拿起一把面粉撒在了爸爸頭上,說道:“加面!”頓時,爸爸的頭發、眉毛全白了,成了個白發蒼蒼的老頭兒,我“咯咯”直笑,爸爸想抓住我好好教訓我一下,卻因為眼鏡上的面粉看不清楚,他只好去浴室清洗。媽媽接過爸爸的班,把面和好,搓成長條狀,再用刀切成小塊,用手按扁。現在只差最后一道工序搟餃子皮了。媽媽正準備去拿搟面杖卻被爸爸搶先一步拿走了。接著爸爸便用搟面杖在我頭上敲了幾下。“哎喲!”我用手揉著頭,心想“此仇不報非君子。”我又準備給爸爸送去我的面粉大禮,可肚子卻不爭氣地叫了起來,正巧被媽媽聽見了,她便說:“你們父女倆就別鬧了。”“媽媽!”“你的肚子餓得在叫誒,你再鬧它可能連叫的力氣都沒了。”我噘著嘴,氣呼呼地站在一邊看爸爸搟餃子皮。
餃子皮搟好了,下面就要包餃子了。我拿起一張餃子皮,放在手心,用筷子夾了一些肉餡,放在餃子皮中央,在學著媽媽的樣子把它包起來。弄了半天,一個“四不像”終于包好了。再看看爸爸媽媽,他們都已經包了十幾個了,每一個都是那么美,上面有些小褶皺,就像芭蕾舞演員的天鵝裙裙擺。我要爸爸教我包,可他仍對我給他撒面粉一事“懷恨在心”,不愿意教我,還不讓媽媽教我。我只好繼續去包我的“四不像”。
餃子終于包好了,下面就可以入鍋了。餃子熟了以后,爸爸把我的“四不像”全都給了我。這明擺著是欺負我嘛,我得想個好辦法把我的餃子和爸爸的換一下。有了!“爸爸,請你把醋拿來!”這次爸爸沒有和我對著干,而是乖乖地起身去拿醋。我趁機吧爸爸的那碗餃子換了過來并緊緊地用雙手捧著。拿來醋的爸爸見了無奈地搖了搖頭,只好吃了女兒為他包的“四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