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重陽趣味活動征文
寫作文要注意用詞準確、句式流暢、表達簡潔明了,同時要注意語法和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如何撰寫優秀的慶重陽趣味活動征文?這里分享一些慶重陽趣味活動征文寫作案例,供大家參考。
慶重陽趣味活動征文篇1
每當秋高氣爽,菊花飄香的時節,我們就會迎來一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是傳統的重陽節。雙九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重陽節也叫“老人節”。重陽節是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
每次回家,都會看見爺爺奶奶正在歡聚暢談,與鄰居們交流情感。互相祝福長壽,處處洋溢著祥和的氣氛。雖然快樂精神,卻掩飾不了老了的事實:臉上皺紋更深了,白頭發更多了,背也更駝了,再加上腿腳不好,行動不利索了。看到自己的爺爺奶奶逐漸的老去,我心里總會不舒服。小時候,奶奶是一位勤勞善良的人,她不怕臟,不怕累,什么都能做,我就在他慈愛的眼光中過了一個童年,所以,我心想一定要做件我力所能及的事讓他們高興高興。
晚上,看見奶奶干完活回來坐在板凳上歇息的時候,我走了過去,拽著拳頭輕輕地搓背,一邊捶,一邊說:“奶奶辛苦啦,我幫您搓搓背緩解疲勞。”奶奶點點頭,繼續享受著這來之不易的禮物,我看著這副表情,心里像吃了蜜一樣的甜。捶完后,奶奶還是一副意猶未盡的表情,感嘆:“我的孫女長大嘍,會孝順了”。接下來,我對奶奶說“別動啊,我今天又學會了一項新技術《腳底按摩》,我來給你試試”。我端回了媽媽燒好的熱水,先讓奶奶泡了一會兒腳,我就把在外面拍的足療店的腳底按摩分部圖對照著一一按摩。如果有高血壓、心臟病等,那就按大腳指下的內關節出和心臟處,有疏通血管的功效;如果有經常性頭痛、風寒等,那就按大腳指內兩側,有加深腦部供氧的作用等等,我還學的有模有樣。奶奶說好舒服啊,說一天的疲勞煙消云散了。我心里別提有多高興呢!
經過這件事,我得出了一個道理:今后一定要多陪陪長輩,聊聊天,話不要太甜言蜜語,禮物不要多貴重,能從心底感受到的溫暖,那就是的禮物。
慶重陽趣味活動征文篇2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又來到了十月份,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每年的十月二日,是什么日子?每年的十月二日是我國的重陽節,又稱雙九節,老人節!
在這么有意義的重陽節,我們街道辦都會舉行一年一度的活動來慶祝我們街道的老人們,而我是一名熱愛幫助別人的年青人,所以我加入了義工隊,參加了義工隊之后,我發現我自己充實了很多,心態變得更開心更健康了,在每年的重陽節,我更加跟隨者義工隊去幫助一些困難家庭的老年人打掃屋企,陪伴他們聊天,雖然幫他們收拾家有點辛苦,但是看到他們臉上的笑容這么開心是值得的,到了晚上,我跟隨著老人院的活動組織人來參加,老人院的聯歡晚會,在晚會上,我幫忙搬凳子,布置晚會現場等所有老人家能夠度過一個開心的晚會,在晚會上,我還客串表演一個搞笑節目,當晚的氣氛非常高興,所有的老人都笑得見牙不見眼,當晚是我最開心的一晚!
重陽節!在我國是一個尊敬,愛護老人的一個節日,我能夠參加義工隊去幫助人是非常開心的,加上我在重陽節的當天令我印象深刻,終生難忘的!大家在重陽節會有著什么樣的慶祝方式呢?可以分享一下嗎?
慶重陽趣味活動征文篇3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隨著時間的流逝,現在的人們過重陽節已經不像古時候那樣了。古時候過節有諸多的風俗習慣,還過得相當隆重。而現在不同了,許多風俗習慣都淹沒在時間的流里,一去不復返。它雖被人們所知曉,但人們卻不再那樣做了。所以,現在的小孩子們,甚至一部分大人們都不知道有些傳統節日的風俗與習慣。讓我們來認識一下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
重陽節,又名重九節、曬秋節與“踏秋”,是一個漢族傳統節日。它于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則定成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名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了,從魏晉重陽的氣氛日漸濃郁,倍受歷朝歷代文人墨客吟詠,到了唐代的時候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有些人只知道重陽節要尊老。尊老是對的,從20世紀80年代起,中國一些地方把夏歷九月初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到了1989年,中國政府將農歷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敬老節”。近幾年,也就是2012年12月28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新修改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法律中明確,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重陽節要賞秋、登高、吃重陽糕、賞菊、佩茱萸等等等等常見活動。
有很多詩人寫了關于重陽的詩,這就是重陽節。
慶重陽趣味活動征文篇4
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每當我讀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時,我都會想起重陽節時爺爺教我做重陽糕。
我和爺爺一起和面。瞧,我多賣力啊!我左一搓,右一揉,真像一個真正的糕點師。忽然,爺爺指著我的臉,一邊笑一邊說:“你這個小傻瓜,把面粉弄得滿臉都是,真像一只小花貓。”我忙跑去洗手間把臉洗干凈。過了一會兒,爺爺把做好的重陽糕放到鍋上蒸。
只聽“咕嚕、咕嚕”,水聲慢慢變大,一股股水蒸氣在空中翩翩起舞,有的像一輛雪白的汽車,四處奔跑,有的像一個大大的棉花糖,讓人口水直流,還有的像一朵潔白的云,四處飄蕩。
屋里飄滿了沁人心脾的香氣,我仿佛踏入了美食的殿堂。爺爺把重陽糕端到桌上,那重陽糕軟軟的,仿佛是在向我招手。我心急地對爺爺說:“爺爺,我們快吃吧,希望您來年順利,身體健康。”爺爺面帶微笑地說:“小饞貓,好,好,好,瞧你這饞樣。”
腦海中不斷浮現著爺爺和藹的笑臉,滿是皺紋的臉龐,可是他已經走了,再也回不來了。我不禁落下了淚珠,我心里很悲痛,真想穿越到以前,可以再次擁有這段美好的時光。
慶重陽趣味活動征文篇5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佳節又重陽,昨之重陽的畫面不禁又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萱萱,下午去敬老院,你帶什么禮物啊!”
“噯,我還沒想好呢。”
“鄭明,那你呢,”
“我準備把媽媽給我的零花錢捐給班級買水果哦!”
班級人聲鼎沸,大家議論紛紛,下午該怎么去看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們。
哦,原來是我們的班主任——董老師組織我們全班學生去學校附近的敬老院看望那些孤寡老人。我們班都捐錢給那些老人們買好多的水果呢!那天中午,我們班所有學生都穿著校服,在班級的走廊上排好了整齊的隊伍沿著小路向敬老院走去。在那途中,我們每個人都顯得很興奮,興奮,是我們馬上就能到敬老院去看那些孤寡老人了,但也有些傷感,是那些孤寡老人失去了兒女的孝順和家的溫暖。當敬老院的人們看到我們來敬老院門口時,便立即敞開大門,歡迎我們的到來。我們面帶微笑,排著整齊的隊伍輕輕地走進了敬老院,看見老人們時,我們總會禮貌地叫一聲:“老爺爺、老奶奶好!”這時,那些老爺爺老奶奶們也總會露出慈祥的微笑:“你們也好啊!”
打過招呼后,我們便開始幫助老爺爺老奶奶們打掃房間了。我們都和各自的好朋友一起聚到一起到掃,我和我的好朋友們來到了一位盲人老爺爺的房間里,他房間的墻壁上貼滿了他曾經的榮譽和許多的從報紙上剪下的新聞。再看看那位老爺爺,他并沒有到外頭迎接我們,只是自己一個人靜靜地坐在桌子旁看著遠方。我們見了心中的憐憫之情油然而生,心里都各有所思。我們便相互對視一眼,一起走到老爺爺身邊,輕聲道:“老爺爺,您好!我們來幫您打掃房間了。”老爺爺意識到我們的道來,聽到我們的話語輕聲答應道:“恩。”于是,我們便捋起衣袖,盡心盡力地幫助老爺爺打掃起房間來:疊被、掃地、擦桌……打掃完后,我們又一起說:“老爺爺,打掃好了,您好好休息吧。”然后潘娜還送了老爺爺一些糖果,老爺爺也終于露出了一絲微笑。后來我們班許多同學還為爺爺奶奶送上了節日的精彩的節目:唱歌、跳舞、拉二胡……小院里到處洋溢著歡樂、溫馨。
那次的敬老院之行,讓我記憶猶新,深有感觸。我在心中說:“我還會再來看望那些老人們的!”雖然那時我的爺爺奶奶已經去世了,但那天我又一次感受到了爺爺奶奶般的和藹與親切。真正地明白了只有擁有了關愛的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間的溫馨與美好;才能遠離孤獨,才能欣慰地走完屬于他們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個世界充滿歡聲笑語。
慶重陽趣味活動征文篇6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在九月九日,人們登高祈福,觀賞菊花,還為老人準備“敬壽宴”以表示對老人的尊重。
這時候大多數人都在與爺爺奶奶聊天吧,多多關心他們的身體狀況,祝愿他們長壽百歲。可我們家卻沒有親切的家常里短,原因是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去世了,雖然跟他們不熟,甚至未曾謀面,但有些往事是永遠忘不掉的。在我上小學一年級時,我的奶奶就已經很老了。她說話嗚嗚囔囔,有時誰都不認識,還無法獨立行動。那是除夕夜,我在老家村子里那個破破爛爛的小房中被冬天的嚴寒給凍醒,外面炮聲隆隆,一定是爸爸在院子里放炮。我被凍的輾轉反側,無法入睡。突然,我旁邊的床上響起了奶奶嘶啞的聲音,喚著我的小名嬌“皎皎,你冷不?”一遍,又一遍。我坐了起來,看見奶奶一直盯著我,渾濁的眼睛閃著光,我躺下十分矛盾,怕奶奶著急,可我原來一直沒跟奶奶說過話呀,我不敢說。奶奶又問了一遍,就沒聲音了。我就更不想跟奶奶說我冷了。就在矛盾與糾結中睡著了。直到第二天醒來,在此之前或之后我都不記得了。對于我和奶奶的回憶,只有這一個了。我很后悔沒有對奶奶說:“沒事,奶奶,我不冷。”然而太晚了,在那個晚上,我一直能感受到奶奶那關切的目光——即使在睡夢中,重陽節,提起老人,我第一個想起來的就是奶奶,一個普通的農村小腳婦女。
我家的幾個老人都去世了,但他們的作風似乎投射在我父母身上。他們都是淳樸的農民,那是一個記工分的時代。全村最窮的爺爺奶奶,把爸爸等六個孩子含辛茹苦的拉扯大,吃的'是稀粥、白菜,穿的是老舊破洞的衣服,現在我仍從父母身上看到那儉樸的作風。爸爸做飯做剩一定要放進冰箱,留做下一頓飯,媽媽穿衣服,即使胳膊肘處破了一個大洞,也依舊當新衣穿。老人們待人真誠,媽媽說,爺爺奶奶家雖窮,但幾個孩子都找得到媳婦,就是因為爺爺奶奶聲名遠揚的好人品,如今,爸爸媽媽也是十分受歡迎,雖然文化程度低,但絕對讓人信賴。
也許這就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給我的,他們這些農民教給我的,是富家子弟不知道的儉樸與熱情,在重陽節這一天,我回憶他們,讓那農民老黃牛的品質,在這現代化世界中仍閃閃發光。
慶重陽趣味活動征文篇7
我們都赤裸裸而來,沒有誰天生富有,沒有誰天生貧窮。人生旅途中,是攫取是放棄,是拒絕是接受,全在老人的指引,心靈的抉擇。
有人醫治老人,千金散盡;有人贍養老人,不惜重金。有人信奉“百善孝為先”;有人恪守“一闖孝義生死關”。有人選擇善待老人,有人選擇拒絕贍老。美與丑,善與惡,全在一念之間,遺臭萬年還是流芳百世,系于一瞬。
要孝敬的太多太多,只想告訴你,選擇孝敬,不要讓迷霧遮住雙眼,讓污垢蒙蔽心靈,為老人,為自己,捧一顆清純、孝敬之心。
孝敬和判逆之間,介子推為母而死,選擇光榮;李魁只身劈虎報母仇,選擇德昭后世;香九齡為父暖被,王文以身喂蚊。孝敬可以幫助你成就很多很多。做個有價值的,無愧生命無愧社會的真正的人,人們也會贈與你回報。
一個在暴風雨中求生的人,會奮不顧身挽救老人的性命;一個在沙漠里跋涉的人會毅然解下腰間最后一壺水給老人;但也有人把老人騎在身下,作威作福;有人由一個孝子蛻化成逆子;有人為省錢使老人變勞力;有人為分房分田,打老人,罵老人,一失足成千古恨。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要走錯了方向啊!田地、房屋、金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要那么多干嘛呢?到頭來,反而一無所有,甚至老人,甚至生命,即使痛悔,即使改過,又賺得了幾把同情淚?也沒有人再來幫助你。
如果你是雄鷹,就選擇敬老;如果你是沙鷗,就懂得贍養;如果你是麻雀,就會自覺服侍長輩;如果你是一個人,就更應該懂得尊敬長輩,孝敬老人。
如果你是你,一個不愿失去人格,一個不甘平庸,不會腐蝕的你,就做個清純無比的你,捧上如雪的孝心干凈、漂亮,拋開一切污穢,所有自私,學會孝敬老人,善待老人。
如果孝敬變為傳統,世界將更美好。你會發現,自己很美,老人很美;你會知道,孝敬是滿足,付出是快樂。選擇孝敬老人吧!行動就是證明!
慶重陽趣味活動征文篇8
農歷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是“老人節”。老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煉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許多老人們,都喜歡過這個節日。
而昨天,又是重陽節。我們一家人都在為重陽節做準備呢!相傳,重陽這一天,人們賞玩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游歡飲。九月重陽,天高云淡,金風送爽,正是登高遠眺的好季節,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陽節的重要習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無山可登,無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點,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僻災之意。
我們一家人,都在忙自己的事。奶奶和媽媽都在做晚餐呢!爸爸和爺爺都在聊重陽的習俗呢!我知道重陽節是老人節,便也幫奶奶一些小忙呢!晚飯時,我們一家人都興致勃勃地圍在一起過熱鬧的重陽節,大家都吃著重陽糕。聽奶奶說,可以防止惡濁重陽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種節令美食。晚飯過后,我們都去了小公園賞花。我坐在小河邊,那水中倒影的花可真是美啊!我不由自主的沉浸在了這美麗的地方。
慶重陽趣味活動征文篇9
給爺爺奶奶的禮物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重陽節里,我們應該給老人送上一句祝福,遞上一張賀卡。在那個重陽節里,我做了這樣一件事。
重陽節到了,我尋思著要給爺爺奶奶送什么禮物。一邊的小王啟發我:“重陽糕怎么樣?”我想了想,裝出生氣的樣子:“拜托,我爺爺奶奶又不在上海,寄過去不發霉才怪呢!”突然,一個念頭清晰地從我腦海中閃過:有了!
我急忙跑回家,翻箱倒柜地找出了兩張精美的信紙和一只小魚暖手袋。我記得奶奶曾說過,她一到冬天就怕冷,手腳冰涼,要是我給了奶奶一只暖手袋,奶奶的手腳就不會冷了。
接著,我攤開精美的信紙,在上面寫滿了我的祝福和一直想對爺爺奶奶說的話。我的真心,裝滿了兩張薄薄的信紙。我署上自己的名字,把信裝進了信封,我要把我的思念和敬愛,送向遠方的爺爺奶奶的家……
小魚暖手袋被我用一個裝禮品的盒子包了起來,又在盒子四周圍上了金絲帶。傍晚,在爸爸的幫助下,我把禮物和信寄了出去,也把我的牽掛寄了出去。我堅信爺爺奶奶收到我的禮物,必然是開心與激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