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光飛翔》電影觀后感1000字
《逆光飛翔》這整部片子平穩,高潮并不多,但環環扣住我的心弦淡淡地平添些許感動。它體現了許多普普通通的人對心中夢想的堅持。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逆光飛翔》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逆光飛翔》電影觀后感1000字(精選篇1)
《逆光飛翔》,是前些日子看過一部臺灣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影片保有著近年來臺灣影片固有的“清新”風格,畫質很美,里面的情感也格外純凈感人,用當前流行語來講,是一部充滿著“正能量”的片子。
他,黃裕翔,天生失明,卻彈得一手好琴。她,小潔,癡迷舞蹈,卻為家庭生計所困不得不放棄。在兩人未曾相遇前,都處在一種生命的困境中。他第一次離開父母,到異地求學,表現出種種的不適應,她,無法繼續學習舞蹈,而把生活重心寄托于男友身上,而男友卻另有所愛,她的精神世界幾近奔潰邊緣。
那次意外的邂逅,注定成為他們生活新的起點。之后的日子,兩人闖開心扉,相互取暖,小潔從他身上看到了生命的堅韌和勇氣,她說:“因為有你,讓我相信,我所遇到的一切,并不能阻擋我的前進,更讓我下定更大的決心。”黃裕翔從她身上感受到從未有過的開心和美好,他說:“謝謝有你,讓我明白,如果對喜歡的事情沒有辦法放棄,那就要更努力地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存在。”就這樣,兩人逆光飛翔,奏出光影人生中動人的旋律。
我想,大部分觀眾從這部影片中感受到的更多應是一個“情”字,朋友之情,母子之情,以及他與她之間那份清純的感情。但就我而言,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種追逐夢想的力量。這份力量由情支撐,但又遠遠超越了單純的情和愛。兩人相遇的最大意義,更多的是喚醒了對夢想的追求,這份追求是陰暗人生突現的光芒,由此他們人生的雙翼重新掀動,在逆風中搏擊上升,那種力量無法不讓人動容。
說起夢想,這無疑是我們人生的原動力,很難想象一個沒有夢想的生命,如何度過這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人生,即使度過,更多是一種生理意義上的存在。正是由于我們都有夢想可以追逐,生命才會煥發應有的光澤。但毋庸置疑,追逐夢想的道路并不平坦,甚至充滿著痛苦,更為甚之,我們付出所有,到最后都無法觸碰到夢想的身影,但那又有什么關系呢,我們生活的全部意義不就是追夢的過程嗎。所以,每個執著于夢想并為之付出努力的人,都理應獲得掌聲,至少,要從心里給自己鼓鼓掌。
我身邊有不少這樣的朋友,記得在先前的博文中提到過一位朋友,也是我大學非常要好的同學。畢業后成為了公務員,衣食無憂,但過了幾年發現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他想辭職去開始新的人生。在作出決定以前,特意來京征詢我的意見。我對他說,所有的抉擇都要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但追逐夢想并非一帆風順,所以定要愿賭服輸。前些日子,看到他在微信上發了許多在歐洲旅行的照片,喜歡浪漫的他在湛藍的愛琴海畔看著日起日落,喜歡網球的他在巴黎現場觀看法網的比賽。我想,這已多少實現他的夢想了吧。如果沒有夢想的感召,他或許還過著自己并不喜歡的生活,散落的多半是一種叫做“悲哀”的東西。所以,為他鼓掌,也為他開心。
還有一個叫“咖啡”的博友,有空時會讀她的文章,那些文字記錄著她的心路歷程。前些日子,她也毅然辭去很不錯的職位,和朋友開了一家很有品質的店。因為她從小就想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小店,在店里賣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對于自己的選擇,在一篇文章里,她寫到:“對于做金融投資的人來說,這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因為它不是能輕松賺錢的方式。可是對于我來說,它是我可以將所有經歷融匯在一起的平臺,搭建起我精彩的人生。我不一定會成功,但是所走的每一步在人生中都會精彩并滿足,付出的時候比得到更幸福,就如同父母看到孩子的成長,愛人以己溫暖對方”。我欣賞這樣的追夢人生,為她加油,也為她祝福。
當然,并不是每個人都有條件或勇氣拋開一切,去追逐屬于自己的夢想。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向現實輕易的低頭,容忍自己一輩子活在渾渾噩噩之中。在既有的條件下,將夢想逐一分拆成一個個目標,朝著這些目標一步步邁進,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過一種讓自己真正能感受到美好的生活。我相信,這一點,只要用心,只要努力,并非不能達到。總之,永遠不要丟棄“夢想”這顆生命的火種,在四處奔波的路上,找些時間,停駐下來安靜的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記得影片里有一個臺詞,給我很深的印象—“我總是照著別人的方向飛翔,這次我要用自己的方式飛一次。”親愛的朋友們,祝福你們在人生的航線上,能夠用自己的方式去飛翔,哪怕只有一次也好。
《逆光飛翔》電影觀后感1000字(精選篇2)
裕翔三歲就失去了光明,上帝給裕翔的眼睛關上一扇窗,但是卻給了他敏銳的聽覺音樂天賦。他獨特的音樂天賦使他找到了人生的方向,開明的家庭環境也讓裕翔享受到不一樣的童年。媽媽送裕翔去臺北念大學時一路上兩人沒有說話,裕翔耳邊一直充斥著城市的鋼筋水泥,裕翔知道他就要離開媽媽了。裕翔的獨立讓他想要自己從宿舍走到琴房。媽媽抓著他的手一個一個臺階、一根一根柱子教他觸摸,然后終于能站在他身后看著他完成。這也暗示著媽媽能放心裕翔一個人上大學了。
小潔是個普通的女孩,雖然時常臭臉,但是一旦跳起舞來就仿佛墜入天堂。小潔雖然熱愛舞蹈,但是家里不讓她念書,于是她擱置了舞蹈的夢想。裕翔和小潔的第一次相遇是裕翔大學報到那天,小潔在學校發傳單,那時小潔沒看到裕翔,而裕翔沒有聽到小潔的聲音。第二次相遇是在社團招新上,阿清問裕翔他喜歡什么樣的女生,裕翔就聽見小潔的聲音了,而小潔還是沒看到他。第三次相遇裕翔在車水馬龍的路邊,熱心的小潔停下車來幫助裕翔,這一次小潔看見了裕翔,并且在慧心小學里看到裕翔的琴技,他們成為了朋友。裕翔和小潔說如果不去試試,不知道自己可以做到哪,正是這句話鼓勵,讓小潔日后能重拾舞蹈。裕翔和小潔回家鄉那段中,在花房里成片的文心蘭,象征著舞者,這令小潔深受感動,裕翔雖然看不見,但也一定能感受到文心蘭的美麗。
小潔帶裕翔去海邊,平軟的沙子讓裕翔卸下了對未知的恐懼,更是因為小潔的引導,他才敢放心去觸碰無邊的大海。我強烈要求這邊要放《很靠近海》啊!裕翔和小潔都在為各自的夢想而努力著。在一幫“損友”的幫助下,裕翔最終沾上了青年鋼琴比賽的舞臺上,他也戰勝了一直縈繞在耳邊的惡魔。當整個世界都暗下來,裕翔仍然流利地彈過黑白琴鍵,一束光照下來,裕翔成為了焦點。自此,裕翔成名了。
小潔去參加了國際舞團的甄選,她沒有錄伴奏帶。但是平行時空下里裕翔的琴聲給了她力量,讓她猶如天鵝般,慢慢體驗舞蹈的魅力。小潔失敗了。但是可喜的是她重返校園了,并加入了芭蕾舞社,至少她離夢想又進了一步。
影片平實之中又帶著勵志,溫情中又來點幽默。對于臺灣電影的現狀,太多的小清新片講述的是青春里的親情、友情和愛情。《逆光飛翔》算是一種“另類”,但又固守著臺灣本土的優勢,再加入黃裕翔真人真事還親自出演實屬不易。
“如果對喜歡的事情沒有辦法放棄,那就要更努力地,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存在。”即使眼睛看不見,心還是能感受到夢想的遠近。
《逆光飛翔》電影觀后感1000字(精選篇3)
《逆光飛翔》立足張榮吉此前短片《天黑》基本立意框架,拓展創作改編而來。講述兩個有夢年輕人,碰撞交錯后,重燃信心與熱愛,逆光飛翔,追逐兩條本已偏離初衷的夢想之路。與原短片相比,人物設置上還是有很大改動:身世背景,家庭環境,兩條夢想線,增加親人和友情線——最終把“逆光”這一主題演繹出來,使原短片蛻變成一部,寓意更加昂揚向上的電影。然相較之下,短片雖資金匱乏焦點單一,但更樸素純粹。
看到片頭,春光映畫澤東電影有限公司(王家衛)和銀都機構有限公司(杜琪峰)聯合出品,深愛香港電影的我,感嘆不已,這該是多牛的處女作,何德何能幸得兩位香港超級大卡司的聯袂鼎力相助!(換做我,死而無憾了==)如張榮吉所說,“我們看過太多的云霄飛車似的電影,不妨靜下心來,感受一下摩天輪”。嗯幸福的摩天輪,全片浸染在略微過渡曝光,卻溫柔和煦的陽光中,傷而不棄,惘而不潰,愛而彌堅。
逆光其實是溫暖的。背對著,沒有強光直射的刺眼,沐浴溫暖,堅強向前的姿態——是美好,是上帝的饋贈——
母親的愛,無微不至地照顧,心疼又放不下,期待每一個善良的眼神,幫助她愛這個略有殘缺的孩子;支持他的音樂,歡喜于他的每一點成就。養仔多辛苦啊,可是這仔就是阿媽的寶貝!天下阿媽一顆心,日常小事點滴,讓我動容。。
朋友的愛,讓裕翔從北上學習的不適應,格格不入受排擠的處境中走出,融入集體,相互關愛支持,一起玩鬧一起成長追夢。
熱愛舞蹈卻苦陷于忙碌工作,的奶茶女孩小潔,在老師迷人芭蕾舞姿啟發下,重萌藝術之心;兩顆善良本真的心,偶然碰撞相互激勵,生活蕩起純真的快樂,不但相互撫平傷痛,還讓夢想繼續發光!
——上帝關上一扇窗的同時,亦開啟一扇,幸之,恩之!
關于夢想,對煽情自白并不熱衷,倒是有些對話里,頗有韻味。
哪里只是別人在唱反調,我們自己又有多少自我否定。慚愧,所謂飛翔。
這片子乍一看挺平常,但它挺耐,回拉幾次,一定會感覺到內里的力量。
我始終相信,什么樣的人拍什么樣的作品,想來張榮吉內心是很有元氣的,很珍貴的品質。記得同樣的過度曝光出現在姜文《陽光燦爛的日子》里嗎?;賈樟柯蔡明亮的片子,就永遠苦不拉幾,郁悶糾結得要死。哈哈題外話,莫噴。今天張榮吉新作啟程米蘭影展,之后是戛納,呵呵祝好運!
所謂勵志,其實是有愛!愛是心底聲音的源泉,充滿力量!
有愛的地方總是陽光普照,無堅不摧。
《逆光飛翔》電影觀后感1000字(精選篇4)
《逆光飛翔》是一部絕對不應該錯過的臺灣電影,除了在金馬獎獲得了三項獎項外,還代表了臺灣參與奧斯卡。說實話,近年的臺灣電影憑小清新的風格走出了自身的一條路線,而且得到了各地影迷的支持與期待。獨立電影走到主流是近年臺灣電影的趨勢,而當地政府,文化部門又熱烈的配合。在奧斯卡的頒獎臺上,李安的一句「感謝臺灣」讓我們看到這一個小島有很多的可能性。臺灣的小清新、青春、勵志電影給觀眾最大的感覺是純真、是回到過去、是從生命的無奈里找到一點正能量,電影產業除了是提供娛樂作用與商業考慮外,重要的是尊重創作,鼓勵共融,具反映社會真實的特質。
當一個殘疾人士有份擔當男主角時,我們看到電影在有需要時是要真實地面對群眾,《逆光飛翔》讓筆者想起在《The L word》里頭正就是有位殘疾的演員。共融是重要的,最重要是給演員參與其中,證明到他們是殘而不廢的。或者在電影里頭黃裕翔的角色并沒有突破,因為他做的角色就是他自己。而導演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帶出殘疾人士與社會之間在磨合方面的問題,他的同學并沒有口說歧視他什么的,但背后卻嫌棄他,認為他是制造麻煩。而他自己脫離了家庭的保護圈,走進社會,走進繁華的臺北市,讓他有感要學會自立與做到的事情就應當自己做。《逆光飛翔》與幾年前的《聽說》比較,看起來《逆》片最為真實,《聽說》在結尾寫到原來是一場「美麗的誤會」在某些程度上對于殘障的觀眾來說,有種尊重彷似是空談的。
然而《逆》片采用真實的人,不但證明其殘而不廢,更是證明只要有才的就可以擔當其它的崗位,比如參與電影的原創音樂的創作。里里外外,電影反映出來的是完完全全的生命力,青春、夢想、愛、友情,再加上小清新的拍攝手法,女主角的演技等都升華了這部看似是平淡的電影。而在戲內巧妙之處是如何把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人連系在一起,兩個都是青春年華的年輕人,他們分別有各自努力的目標,然而有人很想曝光,有人不想曝光,正好成為了戲里的對比。讓人看得見總是有優點與缺點,無論做得怎樣總會有人批評,但批評也是一種反響,主人公希望得到的不是同情,而是對他才華的認同。至于女生方面,她需要的是自信,她介意別人如何看待她,她一直都覺得自己跟在別人背后跟得太久,終于決定要走自己的路,不受制肘。
他們二人互相給予對方鼓勵,互相的理解,或者前方的路未必很順暢,但起碼他們都嘗試過。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嘗試的那一步是重要的,我們會失意,我們會被現實打敗,但我們要從挫折中站起來。這是電影教會我們重要的信息,他們做到了,而我們也要堅守自己心中的小夢想。
臺灣影人叫導演張榮吉做有前途的明日之星,第一部處女作長片就一鳴驚人,成績突出,又得到觀眾的愛戴,的確叫人驚喜。再看回導演在零八年拍的短片《天黑》時,大概就感覺《逆光飛翔》是前作的進化版。電影是有很多可能性的呈現,同一部電影也有不同的解讀。《天黑》是粗糙的,是即興的,而《逆光飛翔》是再造,是經過時間的洗禮,是經過心思熟慮的。曾經有一些電影,例如《Cashback》與香港有套講述粵劇的紀錄片《干旦路》最初的版本都是短片,長片是彌補短片的不足或者是延伸。如果劇本的添加是有意思,而導演在拍攝上又能駕馭的話,又何嘗不可呢。至少劇本沒有過份的加鹽加醋,也是點到即止的。觀眾可以把兩套作品放在一起觀看,而不是單一的看完就評論別人沒有新意。看電影是需要做一點功夫,而不是基于前作怎樣怎樣,就說別人不應該這樣處理。
當看到《天黑》中的張榕容到今日的她,已經進步了不少,在《逆》片中她的演出精湛,跳舞跳得如專業的舞者,經過幾年參演不同的電影,從她身上看到一份親切,她是一個相當有潛質的演員。年華二十五,已獲得三次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證明她是絕對有才華的,同時她也是個專業的演員,從她身上看到了演戲的熱誠。
張榕容固然是令人迷上這部電影的原因,另外叫人迷上的是這部電影的原聲大碟,一部好電影要有靚人、好的故事之外還要音樂。音樂是電影其中一個靈魂,再加上黃裕翔動人的琴聲,使《逆光飛翔》成為一部接近完美的電影。論者偏心也是有理由的,因為它是真的好。
來吧,帶上《逆》片去找尋自己的夢想吧。
《逆光飛翔》電影觀后感1000字(精選篇5)
“感謝有你,讓我大白。假如對喜好的工作沒步伐放棄,那就要更全力地讓別人看到本身的存在。”這是影戲里的竣事語,這也是一向縈繞在我腦海里的一句話。
影戲中的裕翔,生成眼盲,彈的一手好琴,卻由于小時辰的一次大賽得了一等獎,被同齡的第二名說成是因評委憐憫所得來的,以后不肯介入任何角逐。第一次分開家獨自上大學時,就算被架空,壹貝僨憨憨的傻笑,著實內心比誰都大白。他的空想,簡樸的不能再簡樸了,就是想和正凡人一樣,坐在咖啡廳靠窗的位子,聽著音樂就夠了。
相對付小潔來說,裕翔榮幸多了,他有媽媽的勉勵與僵持、先生的但愿和宿舍哥們兒的情意,而小潔,有一個盼愿跳舞的魂靈,卻沒有步伐去實現,由于她的背后,有的只是媽媽的阻擋,男友的冷酷,上不了大學,只能在學校門口做奶茶妹。由于一次過馬路時碰見裕翔,從而改變了互相的人生。
他給她大膽的信心,給她就算窘境也要走下去的堅定。她給他一雙背后的眼睛,他要去那邊,她就帶他去那邊。小潔的呈現,讓這個天下在裕翔的內心溘然變得好大好大。他和她,為互相空想的缺陷里彌補了最真摯的支持。
在我們的糊口中,不是沒有空想,而是把它們都忘記了。空想不可是說說罷了,說的太多,更輕易健忘去做。有些空想,此刻去做還來得及,找到它們,并全力地追趕,它會在樂成的處所守候你,若你一向沒有達到,它便會消散,那就永久都不行能了。
在影戲的尾聲處,當裕翔地址的樂隊正隨便演奏的如癡如醉時,舞臺停電了,在一片黑暗中,只有裕翔的鋼琴沒有遏制。人們徐徐寧靜了下來,那些溫順而兇猛的鋼琴聲,似乎每個音符都布滿了安撫民氣的力氣。他終于得到了雷鳴般的掌聲與母親欣慰的眼淚。而小潔,重拾了空想并全力追逐著,最終得到了進入芭蕾舞團的資格還獲得了媽媽的承認。
我們都有一雙同黨,能教育我們朝著本身的空想翱翔,就算是逆光也一往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