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毛片生活片,国产真实系列在线,国产一级淫片免费视频,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

匯得文網 > 教案 > 小學教案 > 關于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

關于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

時間: 嘉欣 小學教案

總而言之,老師們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2023,歡迎參閱呀!

關于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

關于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2023【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最小公倍數的意義,初步學會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最小公倍數的意義,初步學會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教學難點:使學生學會并理解求兩個特殊數的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教學實錄:

一、引入:

師:同學們,現在是什么季節?

生:春天。

師:對,春天來了,草綠了,花開了,蜜蜂們開始忙碌起來了,其實在蜜蜂的王國里也有許多有趣的數學問題。大家看,(課件出示)蜜蜂們每天白天都忙碌的采花粉釀花蜜,但是,由于這個蜜蜂王國的日益壯大,蜜蜂們越來越多,每次大家同時采完蜜回來往往非常擁擠,這可怎么辦呢?于是蜂王就想了一個辦法。

[點評:教師努力營造讓學生愛學、樂學的課堂教學環境,密切聯系有趣的生活實例,通過課件演示,創設教學環境,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數學,同時使本課的數學知識賦予一定的價值]

二、新授

1.(1)師:蜂王把它們分成了2組,1組每30分鐘回來一次,1組每40分鐘回來一次。它想這樣可就解決問題了。同學們,你們說蜂王是否解決了這個問題?

生①:解決了。

生②:沒有解決,過一段時間,它們會一起回來的。

師:有的同學認為這個辦法可以,有的認為不行。請你們自己證明一下,在證明時,你可以利用手中的學具,也可以用你喜歡的其他方法。

(2)學生討論

(3)學生匯報

師:哪個小組來展示你們的研究成果?

生①:用紙條證明,(學生在展臺演示)每隔30分鐘回來一次的,第四次回來要120分鐘,每隔40分鐘回來一次的,第三次回來也要120分鐘,當120分鐘時它們會同時回來,發生碰撞,所以不行。

師:這種方法形象直觀,非常好,還有不同和方法嗎?

生②:用數軸證明。(學生在展臺演示)

師:大家認為這種方法怎么樣?

生:簡潔清楚。

師:有的小組用的是擺紙條的方法,有的小組用的是數軸表示的方法,都十分形象,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生③:找倍數的方法證明。30的倍數有:30 60 90 120;40的倍數有:40 80 120 ,我發現它們有共同的倍數120,所以第120分鐘它們會相撞。

板書:30的倍數:30 60 90 120

40的倍數:40 80 120

(4)師小結:剛才同學們采用了不同方法,但都是先找出30和40的倍數,從而發現它們有公有的倍數120,看來是真的不行。

[點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首先要張揚學生的個性。教師在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空間的同時,鼓勵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體現了找法的多樣性,并注意找法的優化,使學生在體驗中不斷優化方法。]

2.師:咱們換一個數試試。一組60分鐘回來一次,一組90分鐘回來一次。請同學們再來證明一下。

學生驗證

學生匯報。

生:60的倍數有:60 120 180;90的倍數有:90 180。所以在180分鐘時它們會相遇。

師:恩,還是不行,我們發現60和90也有公倍數。

3.師:那是不是任意兩個數都有公倍數呢?請同學們在小組里交流一下。

生:任意兩個數都有公倍數,例如17和18的公倍數就是它們兩個數的乘積。

師:通過剛才同學們的匯報我們可以看出:任意兩個數都有公有的倍數,也就是公倍數。什么是公倍數?

生:兩個數公有的倍數就是他們的公倍數。

師:公倍數有多少個?

生:有無數個,找到兩個數的一個公倍數,用它去乘2、乘3……所得的積一定是這兩個數的公倍數。

師:我們發現任意兩個數都有公倍數,而且每組公倍數的個數都是無限的。那么三個數之間是否也有公倍數?四個數呢?五個數呢?

生①:舉例:2、4和5的公倍數是20。

生②:無論幾個數,只要相乘,它們的乘積一定是它們的公倍數。

師:那你能找出最大的或最小的公倍數嗎?

生:沒有最大的,只有最小的。

師:為什么?

生:因為公倍數

關于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2023【篇2】

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分數與除法之間的關系,并能進行簡單的應用;培養學生

動手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歸納的能力.

教學重點:分數的數感培養,以及與除法的聯系.

教學難點:抽象思維的培養.

教學過程:

一,鋪墊復習,導入新知 [課件1]

1,提問:A,7/8是什么數 它表示什么

B,7÷8是什么運算 它又表示什么

C,你發現7/8和7÷8之間有聯系嗎

2,揭示課題.

述:它們之間究竟有怎樣的關系呢 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板書課題: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二,探索新知,發展智能

1,教學P90 .例2:把1米長的鋼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長多少

提問:A,試一試,你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嗎

板書:用除法計算:1÷3=0.333……(米)

用分數表示:根據分數的意義,把1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米的1/3,就

是1/3米.

B,這兩種解法有什么聯系嗎

(從上面的解法中可以看出,它們表示的是同一段鋼管的長度,所以1÷3和 1/3是相等的關系.)

板書: 1÷3= 1/3

C,從這個等式中,我們發現:當1÷3所得的商除不盡時,可以用什么數來

表示 也就是說整數除法的商也可以用誰來表示

2,教學P90 .例3: 把3塊餅平均分給4個孩子,每個孩子分得多少塊 [課件3]

(1)分析:A,想想:若是把1塊餅平均分給4個孩子,每個孩子分得多少 怎么列式

B,同理,把3塊餅平均分給4個孩子,每個孩子分得多少 怎么列式 3÷4的商能不能用分數來表示呢

板書: 3÷4= 3/4

(2)操作檢驗(分組進行)

① 把3個同樣大小的圓看作3塊餅,分一分,看每個孩子究竟能分得多少塊餅

② 反饋分法.

提問:A,請介紹一下你們是怎么分的

(第一種分法:把3塊餅一塊一塊地分,每個孩子分得每個餅的1/4,共得3個1/4 塊,也就是3/4塊.)

(第二種分法:把三塊餅疊在一起分,每個孩子分得3塊餅1/4的 ,拼起來相當于一塊餅的3/4 ,也就是3/4 塊.)

B,比較這兩種分法,哪種簡便些

※ 把5塊餅平均分給8個孩子,每個孩子分得多少 說一說自己的分法和想法.

3,小結提問:A,觀察上面的學習,你獲得了哪些知識

板書: 被除數 ÷ 除數 = 除數 / 被除數

B,你能舉幾個用分數表示整數除法的商的例子嗎

C,能不能用一個含有字母算式來表示所有的例子

板書: a÷b=b/a (b≠0)

D,b為什么不能等于0

4, 看書P91 深化.

反饋:說一說分數和除法之間和什么聯系 又有什么區別

板書:分數是一個數,除法是一種運算.

三,鞏固練習 [課件5]

1,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5÷8 24÷25 16÷49 7÷13 9÷9 c÷d

2,口算.

7÷13=( )÷9= 1/2=( )÷( ) 8/13=( )÷( )

3, 7/10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 )份,表示這樣的( )份的數.1÷21表示兩個數( ),還可以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這樣的一份的數.

四,全課小結

當兩個自然數相除不能整除時,它門的商可以用分數表示,由于除法是一種運算,而分數是一種數,因此,我們只能說被除數相當于分數的分子,除數相當于分數的分母.故此,分數與除法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在整數除法中零不能作除數,那么,分數的分母也不能是零.

五,家作

P93 .1,2,3

板書設計: 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例2:1÷3=0.333……(米)=1/3(米) 例3:3÷4= 3/4

被除數 ÷ 除數 = 除數 / 被除數

a÷b=b/a (b≠0)

分數是一個數,除法是一種運算

關于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2023【篇3】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九冊《相遇問題》第58準備題、例5及做一做,并完成練習十三1-3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相遇問題的意義及特點。

2、學會分析相遇問題的數量關系,掌握相遇求路程的應用題的解答方法。

3、明白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道理,培養學生初步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

理解相遇問題的數量關系,建立解題思路,掌握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相遇問題中速度和、相遇時間和總路程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

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一套。

教學過程:

一、動畫引入,揭示課題

1、通過電腦演示了解相遇問題中兩個物體的運動情況。

電腦演示一聲槍響后,兩人相向而行,相遇前停下來。

提問:一聲槍響后,你看到了什么?注意他們的出發時間和運動方向是怎樣的?

(板書:同時出發、相向而行)

如果他們繼續走下去,結果可能會怎樣?

(相遇、不相遇就停下來、相遇以后相交而過)

結果究竟怎么樣呢?請同學們繼續觀察。

電腦演示兩人相遇。

(板書:結果相遇)

誰能完整的說說他們是怎樣運動的?

[評析:運用多媒體所具有的聲、光、色、形的特點,創設動態情境,抓住"相遇問題"的關鍵,讓學生形象地理解"同時出發"、"相向而行" 、"結果相遇"這幾個相遇問題的幾個基本要素,為例題教學掃除了文字障礙。并且通過生動形象卡通畫導入新課,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2、揭示課題:

像這樣,兩人或兩個物體同時從兩地出發,相向而行,最后相遇,我們稱這樣的問題為相遇問題。

(板書課題:相遇問題)

過去我們學過一個物體運動的行程問題。你們還記得一個物體運動時,速度、時 間、路程三者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

(板書:速度×時間=路程)

今天研究的相遇問題中,運動物體變成了兩個,他們的速度、時間和路程三者之間又有什么樣的關系呢?今天咱們就一塊兒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引導探究,教學新知

(一)教學準備題。

1、電腦配音顯示準備題。

我是張華,我的速度是每分60米。我是李誠,我的速度是每分70米。張華家距李誠家390米,他倆同時從家里出發,向對方走去。下面是他們兩人走的時間和路程的變化情況表。請同學們先看動畫,再完成下表,然后討論以下兩個問題。

走的時間 張華走 的路程 李誠走 的路程 兩人所走 的路程和 現在兩人 的距離 1分 60米 79米 2分 3分

討論:①出發3分后,兩人之間的距離變成了多少?說明了什么?

②相遇時,兩人所走路程的和與兩家的距離有什么關系?

2、觀察填表,討論分析。

(1)學生填寫表格,并討論屏幕上的兩個問題。

(2)全班校對答案。提問:2分時兩人所走路程的和260米你是怎樣計算的?(①120+140=260米②30×2=260米)

(3)學生回答討論的兩個問題。

小結:剛才我們通過自己觀察、填寫、討論,發現了兩個物體同時出發、相向而行,相遇時,兩人所走路程的和恰好就是兩家的距離。下面我們就利用這個規律自己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評析:在準備題教學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觀察、填寫、討論,不但使學生深刻理解了兩人所走的路程與兩家距離的關系,為研究解題方法作了充分的準備,而且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

(二)教學例5。

1、電腦出示例5及線段圖:小強和小麗同時從自己家里走向學校。小強每分走65米,小麗每分走70米,經過4分。兩人在校門口相遇。他們兩家相距多少米?

2、學生嘗試解答,兩生上臺板書。 65×4 + 70×4(65 + 70)×4=260 + 280 =135×4 =540(米)=540(米)

3、學生自己分析解題思路:

①請用第一種方法的同學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提問:題中只有一個4,為什么算式中出現了兩個4?

師:經過4分兩人相遇,說明相遇時兩人都行了4分,因此我們也可以把這個時間稱為相遇時間。相遇時間在這種解法中要用到兩次。

②請用第二種方法的同學說說你的解題思路又是什么?

[評析:在學生已掌握路程、速度、時間三者間關系的基礎上,聯系學生已有的生活實際,通過自己探索,尋求出解答求相遇路程的思路,從而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決問題的能力。]

4、通過電腦演示強化兩種解法的解題思路。

通過剛才的分析我們知道,相遇問題中求路程有幾種解法?請看屏幕。

電腦演示:一種是先求出小強走的路程和小麗走的路程,再加起來就得到兩人所走路程的和,也就是兩家的距離;另一種解法是先把小強每分所走的路程和小麗每分所走的路程加起來,得到每分兩人所走路程的和,因為經過4分相遇,再乘以相遇時間4,就得到了4分所走路程的和,也就是兩家的距離。

[評析:通過大屏幕色彩鮮艷的線段閃鑠演示,加深了學生對第一種方法的理解;"速度和"的概念是第二種解法的難點,通過將兩人每分各行的路程"移動、合并",形象地揭示了"速度和"的內涵。教者靈活地利用多媒體圖象的移動、合并、返回的運動特點,揭示"速度和、相遇時間、距離"之間的關系,加深了學生對第二種方法的理解。]

5、總結數量關系式:請同學們觀察這兩種解法,你更喜歡哪一種?根據這種解法你發現在相遇問題中,速度、時間、路程三者之間有什么關系?

(板書:和、相遇)有了這個數量關系式,你知道相遇問題中路程需要知道哪些條件?

6、學生看書質疑。

三、鞏固練習,深化提高

1、根據題意連線。

兩列火車從兩地同時相向開出。甲車每小時行44千米,乙車每小時行52千米,經過2.5小時兩車相遇。

44×2.5 兩人的速度和 52×2.5 兩地的距離 44 + 52 相遇時甲車所行的路程 (44 + 52)×2.5

相遇時乙車所行的路程 44×2.5 +52×2.5 2、用兩種方法解答。

(59頁做一做第1題)

2、只列式不計算。(練習十三1、2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反饋中引導學生把第2題與前面的習題比較,明確雖然兩車運動方向、出發地點等情況與前面習題不同,但它們都是求兩個物體所行路程的和,都可以用速度和×時間=路程得到。

[評析:練習的設計由淺入深,有坡度有層次,目的性強。先通過連線題強化相遇問題中的各個概念;然后解決與相遇問題類似的應用題,實現知識、技能和方法的遷移;最后解決有變化的相遇問題,突破固定的思維框架。重點突出,一題一得,既減輕了學生的過重負擔,又提高了教學效益。]

四、闖關游戲,拓思創新:

電腦演示闖關畫面,配音出示游戲規則。

1、第一關:貓和老鼠從兩地相向而行,貓每分跑50米,老鼠每分跑6米。跑了2分,還相距120米,求兩地相距多少米?

提問:用速度和乘以時間得到了路程,為什么還要加120?

2、第二關:甲、乙兩輛汽車從兩地相對行駛。甲車每小時行75千米,乙車每小時行69千米。甲車開出后1小時,乙車才開出,再過2小時兩車相遇。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3、第三關:甲乙兩人從兩地相向而行,甲每分行40米,乙每分行45米。相遇以后相交而過,走了4分,兩人相距90米,求兩地相距多少米?

提問:為什么每一種算法都要減90?

4、小結:今后同學們在解答兩個物體運動的行程問題時,首先要弄清他們運動的時間、方向和結果,再靈活運用相遇問題的思路進行解答。

[評析:首先,通過游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樂中學習;其次,通過變式練習,讓學生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答問題,讓學生明白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道理,培養學生初步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關于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2023【篇4】

學習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材第12—13頁。

學習目標:

1.我能理解因數與倍數的含義。

2.我會有序地思考,掌握了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

3.我知道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

學習重點:

理解因數和倍數的含義,掌握求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

學習難點:

能熟練地找一個數的因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檢查獨學

1.互動分享收獲。

2.質疑探討。

三、合作探究

1.小組討論:乘法算式中的因數和這里講的因數一樣嗎?

(1)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組代表交流、匯報。

(3)自讀課本第12頁下面的一段話。

2.自學課本第13頁例1。思考:

(1)18的因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 有________個。

(2)18的小因數是________,大因數是________。它的因數的個數是________的。

(3)也可以這樣表示: 18的因數

3.組內交流并討論:怎樣找快,而且不容易遺漏?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組代表匯報,總結。

5.試試身手(第13頁“做一做”)。

關于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2023【篇5】

學習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21頁第8題、第22頁。

學習目標:

1.通過綜合練習,我能熟練掌握2、5、3的倍數的特征。

2.我能運用2、5、3的倍數的特征解決問題。

學習重點:

熟練掌握2、5、3的倍數的特征。

學習難點:

運用2、5、3的倍數的特征解決綜合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檢查獨學

1.互動分享獨學部分的完成情況。

2.質疑探討。

三、合作探究

1.小組合作,完成課本第21頁第8題。

(1)3個3的倍數的偶數________________

(2)3個5的倍數的奇數________________

討論:你能說出3個既是3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的偶數或奇數嗎?

2.自主完成第22頁第10題,然后與同伴交流。

3.小組合作,完成第11題,然后組內代表匯報。

4.小組交流“生活中的數學”。

關于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2023【篇6】

學習內容

3的倍數的特征(教材第10頁的內容及教材第11頁練習三的第3~6題) 第 1 課時 課型 新授

學習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想、驗證、理解并掌握3的倍數的特征。

2.引導學生學會判斷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

3.培養學生分析、判斷、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3的倍數的特征

教學難點 會判斷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

教具運用 課件

教學方法 二次備課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學生口述2的倍數的特征,5的倍數的特征。

2.練習:下面哪些數是2的倍數?哪些數是5的倍數?

324 153 345 2460 986 756

教師:看來同學們對于2、5的倍數已經掌握了,那么3的倍數的特征是不是也只看個位就行了?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3的倍數的特征。

板書課題:3的倍數的特征。

【新課講授】

1.猜一猜:3的倍數有什么特征?

2.算一算:先找出10個3的倍數。

3×1=3 3×2=6 3×3=9

3×4=123×5=15 3×6=18

3×7=213×8=24 3×9=27

3×10=30……

觀察:3的倍數的個位數字有什么特征?能不能只看個位就能判斷呢?(不能)

提問:如果老師把這些3的倍數的個位數字和十位數字進行調換,它還是3的倍數嗎?(讓學生動手驗證)

12→21 15→5118→81 24→42 27→72

教師:我們發現調換位置后還是3的倍數,那3的倍數有什么奧妙呢?

(以四人為一小組、分組討論,然后匯報)

匯報:如果把3的倍數的各位上的數相加,它們的和是3的倍數。

3.驗證:下面各數,哪些數是3的倍數呢?

21054 216 129 9231 9876

小結:從上面可知,一個數各位上的數字之和如果是3的倍數,那么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板書)

4.比一比(一組筆算,另一組用規律計算)。

判斷下面的數是不是3的倍數。

34025003 1272 2967

5.“做一做”,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10頁“做一做”。

(1)下列數中3的倍數有 。

143545100 332 876 74 88

①要求學生說出是怎樣判斷的。

②3的倍數有什么特征?

(2)提示:①首先要考慮誰的特征?(既是2又是5的倍數,個位數字一定是0)

②接著再考慮什么?(小三位數是100)

③后考慮又是3的倍數。(120)

【課堂作業】完成教材第11~12頁練習三的第4、6、7、8、9、10、11題。

【課堂小結】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活動,你有什么收獲和感想?

【課后作業】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板書設計 第2課時3的倍數的特征

一個數各位上的數字之和是3的倍數,那么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

【作業設計】

學習目標, 教學方法, 數學, 教師, 能力。

關于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2023【篇7】

教學目標 1、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使學生掌握在確定積的小數位時,位數不夠的,要在前面用0補足。

2、比較正確地計算小數乘法,提高計算能力。

3、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小數乘法中積的小數位數和小數點的定位,乘得的積小數位數不夠的,要在前面用0補足。

教具準備 投影、口算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引入嘗試

1、出示例3圖:孩子們近我們社區宣傳欄的玻璃壞了,你能幫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塊玻璃嗎?怎么列式?(板書: 0.8 ×1.2)

2、嘗試計算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想想是怎樣算的?

師:是把小數轉化成整數進行計算的。現在能否還用這個方法來計算1.2×0.8呢?

如果能,應該怎樣做?(指名口答,板書學生的討論結果。)

示范:

1. 2 擴大到它的10倍 1 2

× 0. 8 擴大到它的10 倍 × 8

0.9 6 縮小到它的1/100 9 6

3、1.2×0.8,剛才是怎樣進行計算的?

引導學生得出:先把被乘數1.2擴大10倍變成12,積就擴大10倍;再把乘數0.8擴大10倍變成8,積就又擴大10倍,這時的積就擴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來的積,就把乘出來的積96再縮小100倍。

4、觀察一下,例3中因數與積的小數位數有什么關系?(因數的位數和等于積的小數位數。) 想一想:6.05×0.82的積中有幾位小數?6.052×0.82呢?

5、小結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師:請做下面一組練習 (1)練習(先口答下列各式積的小數位數,再計算)(2) 引導學生觀察思考。

①你是怎樣算的?(先整數法則算出積,再給積點上小數點。)

②怎樣點小數點?(因數中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幾位,點上小數點。)

③ 計算0.56×0.04時,你們發現了什么?那當乘得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怎樣點小數點?(要在前面用0補足,再點小數點。)通過通過以上的學習,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是怎樣的?

(3) 根據學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頁上的計算法則,并讓學生打開課本齊讀教材上的法則。(勾畫做記號)

(4)專項練習 ①判斷,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0.0 2 4 0.0 1 3

× 0.1 4 × 0.0 2 6

9 6 7 8

2 4 2 6

0.3 3 6 0.0 0 0 3 3 8

三、應用

1、在下面各式的積中點上小數點。

0 . 5 8 6 . 2 5 2 . 0 4

× 4. 2 × 0 . 1 8 × 2 8

1 1 6 5 0 0 0 1 6 3 2

2 3 2 6 2 5 4 0 8

2 4 3 6 1 1 2 5 0 5 7 1 2

2、做一做:先判斷積里應該有幾位小數,再計算。

67×0.3 2.14×6.2

3、P.8頁5題。

先讓學生說求各種商品的價錢需要知道什么?再讓學生口答每種商品的重量,然后分組獨立列式計算。

四、體驗 回憶這節課學習了什么知識?

五、作業 :P8 7、9題。P9 13題。 個人修改

口算:

5.2×0.2

7.3×0.01

76×0.03

75×0.05

0.05×6

79.2×0.2

②根據1056×27=28512,寫出下面各題的積。

105.6×2.7= 10.56×0.27= 0.1056×27= 1.056×0.27=

板書設計:

教后反思:小數乘小數的乘法是本單元的難點,學生在計算時錯誤較多,要繼續多練,重點練習點小數點。

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