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講堂主持稿
主持稿是主持人與觀眾之間的橋梁,可以讓觀眾了解活動的背景和目的,激發觀眾的參與熱情和興趣,提高觀眾的參與度和互動性。優秀的大講堂主持稿是怎么寫的?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大講堂主持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講堂主持稿篇1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歡迎來到青島開發區一中“道德講堂”
學校一直注重內涵發展,著力打造德育特色,以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為載體,加強德育滲透,促進我們的全面發展、健康成長。20__年5月建成的道德講堂是青島市首批道德講堂示范點,也是學校為同學們打造的又一個接受道德教育的新場所,它圍繞經典養心、美德潤心、溝通交心、美育凈心、輔導護心、踐行修心的形式開展工作,將引導同學們學習、傳承傳統道德文化。
今天,我們道德講堂的主題是:“學習雷鋒,做有道德的人”。一共包括五個環節:唱歌曲、學模范、誦經典、發善心、送吉祥。
第一環節:唱歌曲(學習雷鋒好榜樣)
三月是草長鶯飛的季節,三月,是升華精神的契機。50年前的今天,毛澤東同志親手寫下“向雷鋒同志學習”七個大字。下面進行第一個環節,讓我們齊聲歌唱《學習雷鋒好榜樣》,請全體起立。請坐。
第二環節:學模范(觀看視頻)
大家唱得很好!但“知易行難”,唱得好,更要做得好。學習雷鋒,是平凡中的偉大,樸實中的力量。如果能為同學解答一個問題,就是助人為樂;如果能在自習課遵守紀律,就是注重集體;如果能夠與同學文明交流,就是團結同學;如果能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就是厲行節儉。相信大家一定能夠做到!
第三環節:誦經典(《雷鋒日記節選》)
雷鋒精神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認為,雷鋒精神首先是社會主義精神,是將革命理想與個人奮斗結合在一起的無產階級革命精神。“對待同志要像春天一樣溫暖,對待群眾要像夏天一樣熱情,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般,對待敵人要像寒冬一樣嚴酷”,這就是一名社會主義者行為準則的真實寫照。
第四環節:發善心
在唱了歌曲,看了短片、讀了經典、之后,相信大家一定有許多感想和感悟,下面我們就進入今天道德講堂的第四個環節:發善心。請同學們踴躍發言。
感謝各位同學。是的,我們要感激的人太多太多,感恩無處不在。下面,請全體起立,讓我們齊讀“學習雷鋒,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請坐。
第五環節:送吉祥(好人好報吉祥卡)
也許有人會說:“雷鋒同志1962年因公犧牲,至今已過了多年,社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什么還要學雷鋒呢?”甚至有人還說:“雷鋒沒戶口,三月來,四月走。”但正如雷鋒的老戰友張峻所說:“雷鋒精神永不過時。”同學們,讓我們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一起來證明“雷鋒精神永不過時”吧。為配合本次活動,學校特別制作了好人好報吉祥卡,現在就發放給大家,請時刻提醒自己——“行好事,做好人。”“好人一生平安。”
結束語:
《論語》有言:“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勉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希望通過本次德育活動,大家能受益匪淺,并使雷鋒精神滲透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19世紀英國社會學家斯賓塞說過:“在所有人都道德之前,沒有一個人能被稱為完全有道德;在所有人都幸福之前,沒有一個人能完全幸福。”我們應當記住:"茫茫人海,有默默奉獻的溫馨,也有一呼百應的力量,只要相融相通、相扶相持,就能惠及他人,溫暖世界。"
本期“道德講堂”到這里就結束了。
感謝各位同學的參與和配合。
謝謝大家。
大講堂主持稿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
為弘揚家庭美德,提高家庭成員的道德水準,倡導團結和睦、文明禮貌、積極進取的良好家風,推動和諧社會建設,我們市委辦公室20__年第二期道德講堂現在開講!讓我們帶著對“家風”的思考,進入本期道德講堂:家風。
【第一環節:唱歌曲】
顧名思義,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也叫門風。簡單地說,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包括為人處事的態度和行為準則。
家風是由家庭成員的態度、行為和氛圍營造的,存在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表現在人們處理日常生活各種關系的態度和行為中。它猶如一種磁場被人們深深地感受到,讓人發自內心地服從和遵守。
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家風不僅是民風社風的組成因素,也是中華民族傳統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構成了家風。好家規帶出好家風,好家風培育出好兒女。好家風帶入社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
家風是包羅文化密碼的中國書本,是建立在中華文化之根上的集體認同,是每個個體成長的精神足印。家風的建設、傳承,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一個家庭的現狀和未來、一個民族的傳統與創新。今天我們談家風,沒有世易時移的陌生感,因為家風仍是當代人不可或缺的精神血脈,是社會生活的豐富內化,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有力抓手。
下面進入第一環節:請全體起立,一起高唱歌曲《中華好家風》。
【第二環節:觀視頻】
家風是中華文化的積淀,雖然每個人對家風的理解和表達都富有個性,但其中終究還是有一個共性,這個共性就是我們中國人主流的價值觀。例如誠實守信、勤儉節約、尊老愛幼、家庭和睦,忠孝仁義、禮儀廉恥等等,這說明了中國傳統文化對每個家庭淵源的影響。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中國也有著世界上傳承最悠久的家族,比如孔子家族,至今已傳承兩千五百多年了,可以說是世界上第一家族。
這樣的國,這樣的家,必是文化深厚德行敦厚,并因此而承傳綿久。這樣的家,一定是有家風的。家風是一個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家風的形成往往是,一個家族之鏈上某一個人物出類拔萃深孚眾望而為家族其他成員所景仰追慕,其懿行嘉言便成為家風之源,再經過家族子孫代代接力式的恪守祖訓,流風余韻,代代不絕,就形成了一個家族鮮明的道德風貌和審美風范。
下面進入第二環節:觀看家風集錦視頻。
【第三環節:誦經典】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重視門規家風的國度。但凡成大事者,都有嚴謹的家風約束。說到家風,必然要提到“家規”、“家訓”。
家規是指一個家庭的行為規范,一般是由一個家族遺傳下來的教育規范子孫后代的準則,也叫家法。正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違背家規就要像國民觸犯法律一樣受到處罰。我個人理解,家規是禁令,行為底線。
家訓屬于家庭美德的范疇。它是指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是家庭成員做人的道德標準,在中國歷史上對個人的修身、齊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曾國藩家訓、朱子家訓、顏氏家訓等等。
家風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換句話說,當一個家庭的家規、家訓形成家庭的公眾行為習慣即構成了家風,家風也就是一個家庭或一個家族的家文化。
古代的中國人,聚族而居,人口眾多,重視家風世澤。尤其是名門望族更是注重家風的傳承,著書立說,代代相傳。例如我們耳熟能詳的“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業精于勤荒于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等哲理名言,許多都是出自一些著名家訓。可以說,家訓是中華民族傳承文明的縮影,許多家訓曾一度引領一個家族甚至一個國家的興亡。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家族的變遷,人們觀念的改變,現代社會家庭的分散和獨立,家風家規已變得越加少見稀缺。我們不禁反思:近些年社會公德和價值觀的各種扭曲現象是否與家風家規的日益衰敗密不可分?
家風往往體現在有德望的祖先定下的家訓家規中,這些家訓家規在中國有著諸多的名稱:“家規”“家矩”“家訓”等等,若一言以蔽之,就是“家教”。無形的家風必須依賴有形的家教而得以流傳并發揚光大。
下面進入第三環節:大家一起誦讀《朱子家訓》。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
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
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飯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
勿營華屋,勿謀良田。
三姑六婆,實淫盜之媒;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
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艷妝。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
居身務期質樸,教子要有義方。
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
與肩挑貿易,毋占便宜;見窮苦親鄰,須加溫恤。
刻薄成家,理無久享;倫常乖舛,立見消亡。
兄弟叔侄,須分多潤寡;長幼內外,宜法肅辭嚴。
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計厚奩。
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
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兇;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勿恃勢力而凌逼孤寡,毋貪口腹而恣殺性禽。
乖僻自是,悔誤必多;頹惰自甘,家道難成。
狎昵惡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
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再想。
施惠無念,受恩莫忘。
凡事當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慶,不可生妨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
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
家門和順,雖饔飧不濟,亦有余歡;國課早完,囊橐無余,自得其樂。
志在圣賢,非徒科第;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
守分安命,順時聽天。為人若此,庶乎近焉。
《治家格言》,又稱《朱子家訓》《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廬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為主的啟蒙教材,精辟地闡明了修身治家之道,其中許多內容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特點,比如尊敬師長,勤儉持家,鄰里和睦等,作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銘,很為官宦、士紳和書香門第樂道。自問世以來,流傳甚廣,被歷代士大夫尊為“治家之經”,是中國古代十大經典家訓之一。
《治家格言》全文634字,文字通俗易懂,內容簡明賅備,對仗工整,朗朗上口,問世以來,不脛而走,成為有清一代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經典家訓。其中一些警句,如“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等,在今天仍然具有教育意義。
【第四環節:學模范】
一個詞,一句話,一個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記憶,都是家風的載體。每個家庭的家風可能不盡相同,但是一種積極、健康、正面的家風,卻可以對家庭成員在個人修養、品德操守等方面,產生重要而積極的作用。相反的,如果一個家庭的家風不正,那么生活在這個家庭中的成員,其個人品行、道德操守,就可能會出現問題。
實際上,家風的意義絕對不僅僅限于規范家庭成員道德操守、個人品行,一方面,它會調劑家庭內部之間的關系,關涉到家庭內部的和諧、團結與穩定。試想,在一個以謙遜禮讓、互尊互愛、相幫互助為“家風的家庭中,其家庭成員之間必然能夠友好相處,維持這個家庭的和諧與穩定。
小家庭是構成大社會的基本細胞,如果一個家庭的家風健康積極,家庭成員在家風的約束之下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個人品質,那么就會在潛移默化中達到提升整個社會道德水平、社會風氣的作用,對其他社會成員產生積極的.引導和規范作用。
在給父親的拜壽信中說,“學父親做人”,“學父親做事”,“學父親對信仰的執著追求”,“學父親的赤子情懷”,“學父親的儉樸生活”,可見父親對孩子的一生都影響深遠。
下面進入第四個環節,請原市委副秘書長余少雄介紹他家的家風及其故事。
余秘書長的介紹告訴我們,家風是一個家庭開展教育的起點,也是家族的共識性的道德觀念,對于人的人格養成、培養榮譽感和責任感,有著積極意義。我們流淌著祖先的血液,承載著祖先的基因,享有著祖先的姓氏,祖先能成就的德、行,我們是否可以重現并延續下去?或許這才是重提家風時,每個人必當有的捫心一問。
【第五環節:談感想】
二戰前,歐洲學者曾探討,四大古文明為何只有中國文明屹立至今?結論是“可能中國人特別重視家教”。
重視人倫情感,是中華文化的突出特點,也是中國人對人類文明最突出的貢獻之一。漢字“孝”的形義,不僅是“子”承“老”,而且是“老”傳“子”。中華文化的人倫情義正是通過家庭代代相傳。
家風家教的喚醒和建設,是適時的善舉,是道德建設從社會細微處抓起的具體措施、實際行動,是人倫教化的好載體,是延續優良文化傳統的好方式。我們要像搶救文化遺產一樣,梳理傳統文化資源,搶救家風家教,激活優良傳統的基因,喚醒傳統美德的基因。
借助道德講堂,大家對家風有了一些了解,請大家談談感想,分享一下你家的家風是什么?家風塑造了你什么樣的品質?反思一下自己對父母的言傳身教我們領會了多少,做到了多少?我們身為父母又給孩子傳承了什么?請大家踴躍發言。
【第六環節:送吉祥】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千千萬萬的家庭家風好,就會促進全社會的風氣好。各級領導干部的家風好,就會帶動和促進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保持良好的家風。所以說,家風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社會風氣和黨風的好壞,而社會風氣和黨風的好壞某種意義上又依賴于家風的好壞。所以,重提家規、重振家風是時代的需求。
“說家風”,是對社風民風的守望,也是對黨風政風的檢閱。喚醒沉睡的家規家風,讓老一代中國人重塑家規威嚴,重振家庭雄風;讓年輕人在腦海中銘刻家規家風概念,在清晰中傳承優秀的家庭美德,從而匯聚成風清氣正的良好社會風氣。相信,隨著“重視家風、管好家風、扶正家風”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反“四風”和“”學習教育定能更上一層樓。
最后,讓我們齊唱《公民道德歌》,來結束今天的道德講堂。
感謝大家的熱情參與。下期道德講堂再見。
大講堂主持稿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
歡迎來到“談廉說紀拒腐防變廉政道德講堂”。講述身邊人的廉潔道德故事,做一個廉潔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我是本次道德講堂的主持人。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精神和黨的群眾教育路線,更好地發揮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對黨員干部的思想引導和教化作用,充分調動廣大干部群眾參與反腐倡廉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腐敗現象發生,真正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不想腐”的意識和保障機制,筑牢拒腐防變的防線。
廉潔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偉大的詩人的屈原《楚辭〃招魂》:“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爾未末沫。”東漢著名學者王逸在《楚辭〃章句》中注釋說:“不受曰廉,不污曰潔。”也就是說不接受他人的饋贈的錢財禮物,不讓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潔。
廉政道德講堂通過挖掘廉政文化,傳播身邊廉潔道德故事,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的形式,通過我們看得見、學得到的“平民英雄”和“凡人廉舉”,宣揚廉潔從政、廉潔施政、清正為民的道德品質,使廉政教育回歸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不斷提升干部職工廉潔自律意識,營造“講廉潔,做好人,講廉政,樹新風”的良好社會風尚。
我們今天道德講堂的主題是:“談廉說紀,拒腐防變,把崇
尚廉潔變成一種認識,把認識變成一種行動和習慣”。今天的道德講堂一共設有八個環節。省己過、唱歌曲、誦經典、學模范、作點評、發善心、送吉祥、向德鞠躬。
下面我們就進入第一個環節:省己過。
首先我們先來說說廉潔,廉是清廉,就是不貪取不應得的錢財;潔是潔白,就是指人生光明磊落的態度;廉潔就是說我們做人要有清清白白的行為,光明磊落的態度,要“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好,現在給大家放幾段小視頻,請看大屏幕。這是廉政公益視頻,通過正面和反面講述了廉潔的重要性,廉潔不是一句口號,而是真真正正的行動。
接下來讓我們進入第二個環節:唱一首歌曲,大家一起高唱《廉字歌》,請大家起立,請看大屏幕。
請坐,謝謝大家。是啊!“人間自古以廉為美,歷朝歷代都不曾改變,廉字代表高尚的境界,廉字就是楷模和圣賢”。歌聲唱出了我們如何做一個廉潔清正的好官。
下面我們進入第三環節“誦經典”。我們今天誦讀的經典是《論語〃里仁》中的一句話,請看大屏幕(主持人先朗誦一遍):“德不孤,必有鄰”,請大家跟我一起朗讀一遍。
這句話可以理解為:“有道德的人不會孤單,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相伴。”
清正廉潔盛行之日,則國家昌盛;____猖獗之時,則國勢衰微。歷來清官受人頌揚;污吏遭人唾罵。
這句話可以理解為:“我們要大力弘揚我們民族固有的清正廉潔的傳統美德,提倡廉潔自律,秉公辦事,不徇私情,不謀私利,清白做人的精神。”
接下來我們進入第四環節,“學模范”。今天,我們要講的是陜西省漢中市漢臺區紀委原副書記、監察局原局長----李軍的故事。掌聲有請我們的宣講員梁文玉為我們講述!
感謝梁文玉的生動感人的講述!
故事中的李軍是一名平凡的紀檢監察干部,他在普通的崗位上堅守著一個紀檢監察干部的理想、信念與職責,在平凡的崗位上譜寫了動人的篇章。請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向他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在讀了經典、看了短片、聽了故事之后,相信大家一定有許多感想、感悟,下面我們就進入今天道德講堂的第五個環節:作一番點評。
有請庫爾勒市地稅局紀檢監察組長談談她的廉政道德感悟……
謝謝的生動點評
下面,我們進入第六個環節,發善心:請大家和我一起大聲讀:“作德,心逸日休;作偽,心勞日拙”------《尚書.周官》講道德,心安理得;做壞事,心勞日拙“,親愛的朋友們,讓我們大家共同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做個廉潔文明有道德的人。讓我們一起踐行我們的感悟,用心收獲感動,用情傳遞感激,用行回報感恩。
下面讓我們進入下一個環節,送吉祥。下面有情工作人員為大家送上紀念,讓我們一起學習這些優秀稅務工作者的先進事跡。禮品雖小,真情無價,衷心地祝愿大家:廉潔善行,吉祥相伴!
現在讓我們進入道德講堂的最后一個環節,向德鞠躬。請大家起立,讓我們向今天道德講堂中的所有模范鞠躬,向廉潔和道德鞠躬。
本期的道德講堂到這里就結束了,衷心感謝大家的熱情參與,謝謝大家!!再見!
大講堂主持稿篇4
大家下午好!道德講堂,講述身邊人的道德故事。我是主持人。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人們推崇的做人首要原則。誠信是一個古老的道德命題,它看似不會像法律一樣嚴肅刻板,可有人想在人生的道路上繞開它,收獲的必定是苦澀的果實。今天,我們道德講堂就是以“誠實守信”為主要內容,目的是通過這一載體,在全系統弘揚明禮誠信、孝老愛親的道德品質,以此不斷提升地稅干部職工道德素養,構建崇德尚善的濃厚氛圍。
今天的道德講堂共設有8個環節:開場“三問”、唱歌曲、看短片、誦經典、談感悟、向“德”鞠躬、送吉祥、做善事。
首先讓我們進入第一個環節:開場“三問”,請大家靜默三分鐘,低頭思考,叩問心靈,一問自己:是否工作兢兢業業,有沒有好逸惡勞?二問自己:是否真誠待人、真誠處事,有沒有做過違背良心的事?三問自己:是否公平公正,有沒有以權謀私?好,反思結束,下面我們進入第二個環節,合唱歌曲《父親》。請放音樂。
謝謝大家的演唱,請坐!
古人云:誠信于君為忠,誠信于父為孝,誠信于友為義,誠信于民為仁,誠信于交為智。是的,古往今來,對父母以誠相待視為孝,《父親》這首歌就表達出我們對父親的敬愛,時光慢些吧,不要再讓你變老了,我愿用一切,換你歲月長留。下面我們要觀看的這個短片就講述了一位以誠信美名遠揚的父親的故事,讓我們一同學習觀看《誠信老爹》的感人短片,請放視頻。
誠信這個字眼不斷注解,它可以是信守諾言,言行一致,也可以是誠實不欺,以誠相待。吳乃宜的故事告訴我們,誠信還可以以一種最樸素的方式彰顯最純粹的人性。吳乃宜說“做人,要講信用!是我兒子的欠條我都認”。這樣的承諾在有些人眼中或許很傻很笨,可正是那份堅守的誠信,讓我們感動萬分,他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實現一句諾言,那份一諾千金的高貴品質值得我們敬重。
接下來,我們開始第四個環節:誦經典。請大家跟我朗讀:
1、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2、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3、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第一句話告訴我們,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講信用,就不知道他還能做什么,就如同車沒有車轅與軛相連接的木銷子,它靠什么行走呢?第二句話是告訴我們,君子在眾人面前舉手投足都要有分寸,儀表要保持莊重,言語要謹慎,時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不能有失體面。第三句話則是說,誠實,是上天所存的道義;而思考追求真誠則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賞古鑒今,這三句古文都告訴我們誠信的重要性。我們在人生中,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一定要秉持著誠實守信的為人理念,從每件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看了短片,學了古文,接下來,我們進行第五個環節:請縣局青年干部談感悟。
謝謝兩位同志的精彩發言。
接下來我們進入第六個環節:向德鞠躬。請全體起立,這一環節體現了我們對崇高道德的敬仰之心和對中華先賢、道德模范的敬重之情,希望大家也能時時處處以自己的行動,傳遞“德”、“善”的力量。現在,請大家懷著敬仰的心情,向德鞠躬致敬。請坐!
接下來我們進行第七個環節,送吉祥,在這里,請允許我為大家講一個故事,在秦末時期有個人叫季布,他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的高,很多人都樂于和他做朋友,甚至當時流傳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兩,不如得季布一諾。”后來,他得罪了劉邦,被懸賞捉拿。他的老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還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使他免遭禍殃。季布因為他誠實有信,自然會得道多助。相反,如果季布繞過誠信離道而行,在危難時期,朋友們也一定會棄他于不顧。“千金一諾”也出自這個小故事。所以,人生在世,只有走正直誠實的路,才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
今天最后一個環節是“做善事”,擇期我們將組織志愿者清掃__大道,美化家園。
今天的道德講堂到這里就結束了。謝謝大家!
大講堂主持稿篇5
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下午好!
歡迎來到今天的道德講堂!我是主持人。
在這個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最能震撼我們的心靈,一個,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另一個,就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源遠流長,道德是中華瑰寶、是文明之光,數千年來,它一直是激勵中華兒女砥礪奮進的精神支柱。我們的道德講堂正是以此為主要內容,通過身邊的人,身邊的事,講述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本期道德講堂的主題是“友善”。
友善是什么,什么樣的人才可以稱得上友善的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提到的友善又將如何解讀,讓我們通過一段視頻來學習一下。
(放視頻)
帶著對友善的認識我們進入第一個環節”自我反省”。
請大家對照屏幕,我們來對自己的友善度做一個小測試:
認為是的打“√”,不是的打“×”
1、我和身邊人很少發生不愉快。
2、在大街上遇到熟人,我會主動打招呼。
3、當身邊的人生病或遭遇困境時,我會為他(她)擔心。
4、我知道怎么說話會讓別人感到舒服、不尷尬。
5、知道怎么做才能避免與別人發生矛盾。
“ √”得 1 分,“×”得 0 分
1、總分為4-5分的:十分友善
2、總分為2-3分的:比較友善
3、總分為0-1分的:不友善
我愿意相信大家都是十分友善的。
接下來,我們進入第二個環節“唱道德歌曲”。
“好人就在身邊,也許是老張小李;好人就在身邊,也許是大叔阿姨;好人就在身邊,也許是同事鄰里;好人就在身邊,也許就是自己”這是歌曲《好人就在身邊》的歌詞,意在倡導從身邊小事做起,互為道德榜樣的文明風尚。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道德歌曲就是這首由譚晶演唱的《好人就在身邊》。請大家看視頻(放歌曲)
你不認識我,我不認識你,互相幫幫忙,生活就少了風雨,人生在世,請擁有一顆友愛之心,保留一份友善之情!
好的接下來,我們進入第三個環節“學道德模范
鄭州有一位熱心老人劉春娥,二十多年來堅持為農民工免費送衣物,幫助無數農民工度過寒冷的冬季,溫暖著他們的心。老人的善舉感動和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劉春娥老人對友善的深刻詮釋。
(放視頻)
接受采訪時劉春娥說“他們需要了,東西給他們了,再看到他們抱著衣服穿著合適,嘿嘿一笑,這就是我的目的。”是啊,其實,友善待人的收獲就是愛的感動,就像劉春娥所說的,工人們穿著衣服嘿嘿一笑,她的目的就達到了。愿我們每個人也都能從身邊小事做起,學會友善待人,收獲愛的感動。
下面,我們進入第四個環節“誦道德經典”。
道教創始人老子在《道德經》中,曾經用水來形容善,水善于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所以最接近于“道”。今天們來學習一下這句經典。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意思是說最善良的品行如同水一樣,水是天地間善的極致,給萬物提供滋養,而自己卻安居其下,不爭名利。
下面大家跟著我把這句經典朗讀一遍。
好的,謝謝大家。
第五個環節:“發心靈感悟”
聽了歌曲,學了模范,頌了經典,此時此刻,大家一定有許多感慨,下面我們來聽聽同志們內心的道德感悟,哪位同志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他的感受呢,請舉手示意。
有請……同志
謝謝……同志的發言,也謝謝大家的傾聽。
接下來,我們進入第六個環節:“行崇德禮”
“德”字左邊是雙人旁,代表的是眾人,右上方的“十”字代表十種善行,中間的“四”字代表四項準則,下邊的一“橫”,一個“心”代表一心要做到。十種善行指的是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愛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藹心、忍耐心、勇猛心。踐行這十種善心就是十種善行。四項行為準則: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行。只要你有心,用心去踐行這十種善行,遵循這四項準則,就是德了。
那么接下來請大家起立,向德字鞠躬!
請大家坐下。
第七個環節是“送平安吉祥”!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是英國的一句諺語,意思是一件很平凡微小的事情,哪怕如同贈人一支玫瑰般微不足道,但它帶來的溫馨都會在贈花人和受花人的心底慢慢升騰、彌漫。在生活中,我們都應這樣,與人為善,樂于助人。
下面我送給大家一段非常有意義的視頻,視頻的名字叫做《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大家來感受一下友善待人,幫助他人到底能為自己帶來些什么。
(放視頻)
愛默生說;“人生最美麗的補償之一,就是人們真誠地幫助別人之后,同時也幫助了自己。”就像剛才的視頻為我們展示的一樣,幫助他人,受益自己。
接下來我們進入最后一個環節“一堂一善事“
所謂友善,我想,應該是友愛與善良。像給予朋友之間的友愛之情一樣,對待每一個與你相遇的他人,用友愛去感化別人,時時刻刻懷抱著一顆善良的心,善解人意,善待他人。其實,所有付出,會原封不動,甚至加倍地反饋于自己。為別人栽下一棵樹,不僅僅只是給他人提供了一處蔭涼,自己也能夠擠身其下盡情享受遮風蔽雨的待遇;為他人讓一次座,你就能站立得挺直,坦然,而你能得到的不僅僅只是尊重和感激。整個社會,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人,或者一個小的集體。一個人的行為,也許微小,然而也是有一定影響力和波及力的,人人為善,人人為友,才能處處積善,共同向上。
當前,我市正處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重要時刻,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積極行動起來,出一份力,增一份光。就像我處為每一位職工發放的上說的一樣,新鄉是我家,文明靠大家,創建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園,我們義不容辭!
為了充分發揮文明單位在文明創建工作中的示范帶頭作用,根據市文明辦的要求,我處與花園辦事處西和園社區西村結成文明城市共建對子,本期道德講堂一堂一善事環節具體內容就是圍繞環境整治、創建氛圍、志愿服務等內容對西和園社區西村進行幫扶活動。一會兒將組織職工到西村打掃衛生,整治環境,請大家積極參加。
本期道德講堂到此就要結束了,謝謝大家。
大講堂主持稿篇6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X午好!
為弘揚家庭美德,提高家庭成員的道德水準,倡導團結和睦、文明禮貌、積極進取的良好家風,推動和諧社會建設,我們市委辦公室20__年第二期道德講堂現在開講!讓我們帶著對“家風”的思考,進入本期道德講堂:家風。
【第一環節:唱歌曲】
顧名思義,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也叫門風。簡單地說,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包括為人處事的態度和行為準則。
家風是由家庭成員的態度、行為和氛圍營造的,存在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表現在人們處理日常生活各種關系的態度和行為中。它猶如一種磁場被人們深深地感受到,讓人發自內心地服從和遵守。
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家風不僅是民風社風的組成因素,也是中華民族傳統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構成了家風。好家規帶出好家風,好家風培育出好兒女。好家風帶入社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
家風是包羅文化密碼的中國書本,是建立在中華文化之根上的集體認同,是每個個體成長的精神足印。家風的建設、傳承,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一個家庭的現狀和未來、一個民族的傳統與創新。今天我們談家風,沒有世易時移的陌生感,因為家風仍是當代人不可或缺的精神血脈,是社會生活的豐富內化,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有力抓手。
下面進入第一環節:請全體起立,一起高唱歌曲《中華好家風》。
【第二環節:觀視頻】
家風是中華文化的積淀,雖然每個人對家風的理解和表達都富有個性,但其中終究還是有一個共性,這個共性就是我們中國人主流的價值觀。例如誠實守信、勤儉節約、尊老愛幼、家庭和睦,忠孝仁義、禮儀廉恥等等,這說明了中國傳統文化對每個家庭淵源的影響。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中國也有著世界上傳承最悠久的家族,比如孔子家族,至今已傳承兩千五百多年了,可以說是世界上第一家族。
這樣的國,這樣的家,必是文化深厚德行敦厚,并因此而承傳綿久。這樣的家,一定是有家風的。家風是一個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家風的形成往往是,一個家族之鏈上某一個人物出類拔萃深孚眾望而為家族其他成員所景仰追慕,其懿行嘉言便成為家風之源,再經過家族子孫代代接力式的恪守祖訓,流風余韻,代代不絕,就形成了一個家族鮮明的道德風貌和審美風范。
下面進入第二環節:觀看家風集錦視頻。
【第三環節:誦經典】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重視門規家風的國度。但凡成大事者,都有嚴謹的家風約束。說到家風,必然要提到“家規”、“家訓”。
家規是指一個家庭的行為規范,一般是由一個家族遺傳下來的教育規范子孫后代的準則,也叫家法。正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違背家規就要像國民觸犯法律一樣受到處罰。我個人理解,家規是禁令,行為底線。
家訓屬于家庭美德的范疇。它是指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是家庭成員做人的道德標準,在中國歷對個人的修身、齊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曾國藩家訓、朱子家訓、顏氏家訓等等。
家風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換句話說,當一個家庭的家規、家訓形成家庭的公眾行為習慣即構成了家風,家風也就是一個家庭或一個家族的家文化。
大講堂主持稿篇7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大家下午好!
歡迎來到“道德講堂”!我是本期道德講堂的主持人。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源遠流長,道德的思想燦爛輝煌,道德是中華瑰寶,是文明之光,數千年來,它一直是華夏兒女精神世界的支柱。我們的道德講堂正是以此為主要內容,通過身邊人的故事,講述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通過身邊看得見、學得到的“平民英雄”和“凡人善舉”,宣傳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和孝老愛親的道德品質。我們用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身邊人,不斷提升道德素養,構建崇德尚善的社會氛圍,弘揚敬奉賢人的社會風氣。
今天的道德講堂有6個環節:自我反省、唱一首歌曲、誦一段經典、看一部短片、作一個點評,送一份吉祥。
首先我們進入第一個環節:自省
伴隨著這段舒緩優楊的音樂,請大家一起閉上眼睛和我一起來思考,問問自己,我的心誠不誠?我的情真不真?我的行正不正?問問自己的內心,回想我們的所言所行,你會對自己做出什么評價呢?相信,每個人都會在心底里希望自己是一個心誠,情真,行正的人。這些正是我們道德講堂所滋長的美德,在這里長好心、做好人。我們也相信,好人有好報,自己的善言善行會給家人帶來平安、吉祥。
崇敬得賢,長懷感念,方能見賢思齊,領悟真情與美好。下面,我們進入第二個環節,演唱歌曲。
請大家起立,我們來學一首歌曲。在家盡孝心,出門講誠信,走出小家進大家,都是一家人,我們都要長存感恩的心。下面,我們共同學唱《感恩的心》。
古往今來,經典是人類文明的瑰寶,是精神世界的財富,是歷久彌新的杰作,是一個民族的文化源泉。它能指引我們的方向,啟迪我們的心智,規范我們的言行,鼓舞我們的士氣。讓我們誦讀圣賢經典,聆聽偉人教誨,讓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和光輝思想,融入我們的血液,流進我們的血脈。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惡之家必有余殃。這是我們千年文明古國積淀下來的道德古訓。下面,我們進入第三個環節,誦經典。請大家跟我一起誦讀。
大講堂主持稿篇8
各們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
歡迎來到某某單位道德講堂!道德講堂,講述身邊好人的道德故事,20__年首期道德講堂又如期跟大家見面了,我是主持人某某,
今天我們的道德講堂仍然是經典的七個環節:作一次靜思、唱一首歌曲、誦一段經典、看一部短片、講一個故事、作一番點評、送一份吉祥。
下面我們就進入第一個環節--作一次靜思
(音樂聲起)請大家閉上雙眼,在純凈的背景音樂下靜下心來,俯視自己的內心,作一次靈魂的反省自問:
工作中有無形式主義,知行不一、弄虛作假?有無官僚主義,推諉扯皮、敷衍塞責?
生活中有無享樂主義,情趣低俗、玩物喪志?有無奢靡之風,講究排場,鋪張浪費?
好,請大家睜開眼睛。
反對"四風"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焦點,也是我們每一位黨員干部、醫務工作者清洗思想和行為上的灰塵,推動思想認識的提高,作風的轉變,密切醫患關系,重塑行業形象的有效手段,
下面我們進入第二個環節--唱一首歌曲
請全體起立,讓我們跟隨音樂一起唱。(大屏幕顯示引唱)全體參會人員齊唱《愛的奉獻》
(唱完后)
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我們堅信:只要人人都付出一點愛,世界就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
請坐,謝謝大家!
下面我們進入本期講堂的第三個環節:誦一段經典
(大屏幕顯示《道德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這段話通俗來講,就是:色彩太過于斑斕奪目,就會讓人目不暇給成為瞎子;音樂過于繁雜宏大,就會令人不能完全解讀成為聾子;美食的味道無味具備,就會令人難以品出滋味,最后失去味覺;刺激的娛樂活動很容易讓人失去平常心,變的狂熱失神;而難得的也就是珍貴的東西就會讓人玩物喪志,人人追逐。用現在的視角來開,就是我們的生活不要那樣總是盛滿了追逐名利和祈求繁華,而應該返璞歸真,這就是道家清靜無為的客觀理性思想。
經典需要反復品讀,經典需要用心感悟,經典需要世代傳承,先賢的灼見,相信會給大家帶來新的思考。面請我們進入第四個環節:看一部經典道德短片--《大醫精誠》。
本期講堂的第五個環節是講一個故事,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翁是我們身邊的道德模范,市醫德醫風標兵、優秀共產黨員,某某單位某某部門的某某同志。有請宣講員某某同志上臺來為大家講述她的故事。
剛才我們作了一次靜思、唱了《愛的奉獻》,重溫了老子的古訓,看了《大醫精誠》的道德宣傳片。聽了某某同志的故事,相信大家一定有所感、有所悟,我們給每個人都準備了感言卡,請大家拿起筆來,寫下自己的感言。
(音樂響起)
好人一生平安,衷心地祝愿大家厚德善行,吉祥相伴,下面我們進行第七個環節:送吉祥。
有請我們本期的道德模范某某同志與下期道德講堂的道德模范某某同志一起給大家送上吉祥。
(音樂聲起,現場發放紀念品)
道,源于教育;道,重在傳承;道,貴在堅持。本期道德講堂到這里就要和大家說再見了,真誠地希望今天走進道德講堂的每個人都能成為道德的實踐者、傳播者和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