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朝花夕拾的感悟150字
寫讀后感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別人,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待問題,這可以增強你的人際交往能力。讀朝花夕拾的感悟150字怎么才能寫好?這里分享一些讀朝花夕拾的感悟150字,方便大家學習。
讀朝花夕拾的感悟150字篇1
幾周下來,我讀完了《朝花夕拾》。
這本書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講童年的回憶,字里行間我們都能感受到魯迅童年時期,那種純真的快樂,有趣的生活便出現在我的腦中。另一部分是理性的批判,批判那個封建社會的黑暗,那些社會上的人對兒童的影響,社會中求知的困難等等。
通過幾篇文章,我們都能感受到魯迅寄托的深切情感!
讀朝花夕拾的感悟150字篇2
最近,閑暇之余看了魯迅先生的《父親的病》,有了很多的感觸。
《父親的病》故事發生在魯迅年輕時的紹興城,魯迅的父親患水腫,長年無法康復,請了兩位診金高昂的人稱“神醫”的來看。開了不少方、用了不少奇特的藥,如:一對的螞蚱、經霜3年的甘蔗等。卻無一見效,最終父親還是死了。而聽說那神醫還天天坐著轎子,生活好得很。
看完《父親的病》,我覺得,那時的社會就像魯迅的父親一樣病重了。魯迅似乎就是在吶喊著,對當時封建、的社會的批判。
讀朝花夕拾的感悟150字篇3
《朝花夕拾》這本書中寫出了魯迅許多的教育觀念。
魯迅在《二十四孝圖》這篇文章里寫了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等關于孝的一些故事,這些故事指斥了這些封建孝道,不顧兒童性命的不合理,同時也為我們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的事實。魯迅還在《五猖會》這篇課文中寫到了自己對那些毫不顧及孩子心理的父母的無奈和煩厭,也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習俗的不合理。
魯迅認為應該給予兒童自由,讓他們接觸大自然,讓孩子們恢復原本的活潑可愛。
讀朝花夕拾的感悟150字篇4
在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中,魯迅先生借著回憶小時候受教育過程的回憶,通過典型事例鮮明的表達了自己對少年兒童教育觀念和態度。
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五猖會》等文章中能看出魯迅先生對幼兒的教育觀念是崇尚自然,追求兒童自由天真的天性,反對一切教條的封建教育方法。在《阿長與山海經》中通過自己對山海經等圖書的喜愛,說明了魯迅鼓勵少年大量閱讀,多讀書的學習態度。
因此,我認為魯迅對少年兒童的教育態度是:不要被封建教育束縛,兒童要釋放自己追求自由的天性,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去學習,同時要大量的讀書。
讀朝花夕拾的感悟150字篇5
魯迅的朝花夕拾中,可以看出他是很注重教育這一方面的,文中就用了較多的筆墨來描寫。
在《狗貓鼠》中,魯迅先生尖銳又形象地諷刺了,在現實中同貓一般媚態的人;在后面的《二十四孝圖》中,更是諷刺了那時的封建孝道——絲毫不顧及兒童姓命,“將肉麻當作有趣”;我認為《五猖會》和《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著重描寫教育的較為多一些,它體現了當時對兒童教育的封建,這種封建的教育扼殺了兒童的天性,以及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這也是貫穿全文的思想。
讀朝花夕拾的感悟150字篇6
書中的十篇文章是魯迅“想從紛擾中尋出一點閑靜來”的作品,題材都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是魯迅對自己過去生活的憶寫。
從這些描述中,呈現出魯迅情感的另外一面:對于童年生活的珍愛,對于坎坷人生的珍重,對于親情友情的珍視,對于鄉土之情的珍惜,它含蓄、自然、樸實的筆調背后充滿溫馨的柔情,蘊含著萬千情思,展示出一位有情有義的魯迅形象,令人百讀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