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版小學語文教案
電子版小學語文教案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電子版小學語文教案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電子版小學語文教案(優秀8篇)】,供你選擇借鑒。
電子版小學語文教案篇1
《你好!新年》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自主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工整地書寫。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第一、二節。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朗讀詩歌,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詩句的含義,把握詩歌的主要內容,從中感受新年的新意和生機。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詩句的含義,把握詩歌的主要內容,從中感受新年的新意和生機,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和珍惜之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能借助課文理解詞語,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意思。
【教學難點】
從詩歌中感受新年的新意和生機,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和珍惜之情。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欣賞視頻談話引入:
1、欣賞視頻《新年好》。
2、親愛的孩子們,當新年的腳步向我們走近,當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你是不是也有許多美好的愿望向大家訴說?你是否也有許多美好的祝福帶給大家呢?今天,老師帶領大家走進新年,聆聽詩人徐魯的詩歌《你好!新年》。
3、簡介徐魯。
4、板書課題,齊讀題目。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配樂朗讀《你好!新年》。
2、學生自由朗讀詩歌。讀的時候注意字字入眼,讀得不順的地方,多讀幾遍。
3、出示生字。
①、指名讀一讀。
②、齊讀。
③、口頭給生字組詞。
④、注意“淙”是平舌音,“草垛”的“垛”是四聲,“雪橇”的“橇”右邊是三個毛字。
4、出示詞語。
①、自由讀一讀、齊讀、個別讀。
②、選擇你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
三、品讀課文感受新年:
1、學習第一、二、三小節。
①讀讀第一、二、三小節。說說你讀懂了些什么。你從課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新年來了?
抓住“冰河”、“燕子”、“冬末”、“草垛”等詞語
②新年美嗎?讓我從你的聲音、表情中感覺出來吧。
③請推薦一位你們心目中讀得的同學示范一下。
④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⑤教師范讀。
⑥指導學生練習背誦第一、二小節,老師和學生一起背誦。
2、學習第四小節。
①出示第四小節,指名朗讀。
②說說你都讀懂了些什么。
③同學們讓我們共同歡呼新年的到來。多媒體出示:新年鐘聲敲響時的片段。
④此時此刻,新年的鐘聲已經敲響,讓我們雙手合十,默默地許下心中的愿望。
⑤都說“一年之計在于春”。新的一年,新的希望;新的一年,新的開始;新的一年里,一切都是新的。孩子,把你剛才在心里默默盤算的計劃或者許下的愿望,寫一寫,畫一畫,在小組內交流交流。(學生分組交流)
⑥匯報。
3、學習最后一節。
①朗讀第五小節。出示:
三百六十五片葉子,葉葉青翠,
請你把第一片珍貴的葉子捧在手上;
三百六十五里路,路正漫長,
請你用誠實的腳步去把它丈量。
②你從這段文字中體會到了什么?把你體會到的讀出來。
③?“三百六十五片葉子”指什么?(三百六十五天)“珍貴”是什么意思?誰能用“珍貴”說句話?你覺得“第一片珍貴的葉子”會是什么?
④“誠實”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說句話嗎?
⑤你是怎么理解“三百六十五里路,路正漫長,請你用誠實的腳步去把它丈量”這句話的?
⑥人以誠為本,以信為天。誠實是我們做人的基本原則。請看,古今中外,有很多有關誠實的名言警句:
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
沒有一種遺產能像誠實那樣豐富的了。--莎士比亞
始終不渝地忠實于自己和別人,就能具備最偉大才華的貴品質。--歌德
⑦寫一寫新年祝福。把它當做新年的禮物,送給你最想送的人,你也可以制作成新年卡片。
⑧學生匯報。
4、小結全詩,有感情地誦讀全詩。
四、課文小結:
今天,在新年到來的時候,我們用最虔誠的心在這里寫下自己的心愿。請將這頁紙夾在書中,等新的日歷撕下第365頁時,回頭再瞧,一年里的努力是否讓自己滿意,自己雙手捧著的是否與今天的期望相同。孩子,祝愿你們在新的一年里,學習進步,心想事成。
五、配樂朗誦,拓展感悟
1、配樂朗誦全文。
2、試背1、2節詩。
3、說說自己新一年的新打算。
六、布置作業:
1、抄寫課文生字詞。
2、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1、2小節。
3、寫一寫自己新年的打算。
電子版小學語文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過程
最后一分鐘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在三年級學習過《東方之蛛》,對香港有所了解了。談談你所了解的香港。
二、交流學生課前收集的資料
學生從“香港回歸之后的繁榮”、“香港回歸歷程”、“香港被割讓的歷史”等,從而加深對香港的了解。
三、品讀課文
1.通讀全文,全文寫了幾節,每節主要寫了什么?
2.再讀課文,引導學生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1)抓住作者直抒胸臆的詩句體會情感。如,“聽所有中國人的心跳和叩問”;“是萬眾歡騰中剎那的寂靜”;“是誰在淚水中一遍又一遍/輕輕呼喊著那個名字/香港,香港,我們的心靈”;“然后去奔跑,去擁抱/去迎接……”。
學生通過反復誦讀,把那種激動、自豪的感情與熱切之情溢于言表。教師適時的進行點撥。
(2)聯系所收集的資料理解詩句,體會情感。教師播放自鴉片戰爭以來那一段屈辱的歷史。多年的屈辱終于揮之而去,“使大海歡騰”的那種場面。讓學生理解“使大海歡騰”的意思
四、指導學生朗讀
“三分詩,七分讀”。結合詩歌內容引導學生注意朗讀時的抑揚頓挫:注意節與節之間以及每一節之內詩詞句間的停頓。
電子版小學語文教案篇3
《窮人》,俄國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改編雨果敘事詩《可憐的人們》,成就的一篇短篇小說。
全文沒有一個“窮”字,我們卻在字里行間感受著“窮人真窮”。盡管如此,他們又是富有的,幸福的。她們關愛鄰居,在西蒙死后,本能的抱回西蒙的兩個孤兒,漁夫寧可自己“熬”,也要撫養兩個孤兒。她們愛家,家雖窮,卻“溫暖而舒適”。她們愛親人,桑娜在家補破帆,心里擔憂的卻是丈夫的安危,西蒙的死活。漁夫回到家更是關心妻子在家干什么。西蒙臨死,用舊衣服蓋住孩子,舊頭巾包住孩子的小腳,憐子之心,蒼天可鑒。正是這樣的藝術構思,為作品增添了豐富的內涵和精神的力量。窮人,并不窮!這些可敬的窮人,雖然是最底層的小人物,但他們在苦難面前的所作所為,給了我們多么美好的感動,他們的心靈深處,永遠閃爍著鉆石般的光芒。反觀《窮人》,耐人尋味。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借助環境描寫、情節描寫,塑造人物品質。
結合語文要素和《窮人》文本的特點,我的設計思路以情感為主線,以環境描寫、情節中的心理描寫、對話描寫為支架,讓學生在體會文章情感的基礎上,學會表達,也就是小說文體如何借助環境描寫、情節描寫塑造人物形象。為了達成目標,主要設計兩大議題:一是體會“窮人真窮”,此環節放手讓學生在文本中的環境描寫中、情節描寫的細節描寫中找窮人很窮的句子。在此基礎上做一交流。最后我總結,窮可能隱藏在一處環境描寫中、一處細節中、一處標點中……;二是重點理解“窮人不窮”。窮人不窮的理解是本節課的重點。主要引導學生聚焦環境描寫、心理描寫、對話描寫來學習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同時挖掘桑娜、漁夫身上的人性光輝。以達到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的雙線合一。能力遷移部分設計第一道題是通過學習桑娜家里的環境描寫遷移理解西蒙家的環境描寫,對塑造人物起到的作用。第二道題是利用文本留白,抓住桑娜兩次沉默,來讓學生寫出桑娜此時矛盾、糾結心理中隱含的善良之心。抓住漁夫的語言描寫“熬”,寫出漁夫此時雖然日子過的艱苦,卻顯示出一個男人的責任與擔當的心理活動。通過體會、寫話學生再一次認識了西蒙身上母性的光輝,桑娜、漁夫身上善良、仁愛的人性光輝。最后讓學生說出窮人窮的是什么,不窮的是什么。升華主題,水到渠成。
電子版小學語文教案篇4
一、導入
1、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1課《掌聲》,——生齊讀課題
2、課文一共寫了幾次掌聲?(指名說)同學們是在怎樣的情況下給小英鼓掌的呢?課文第四小節就描寫了大家為小英兩次鼓掌的經過,請同學們快速讀讀課文的這一小節,找出同學們為小英鼓掌的句子,用“~~~”劃出來。看誰找得準。
3、就在小英剛剛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誰的帶動下,驟然間響起了一陣掌聲。
4、當她結束演講的時候,班里又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
5、交流,出示句子:
6、同學們為什么兩次給小英鼓掌?兩次掌聲又給小英帶來了什么?今天我們就圍繞這個問題繼續讀課文。
二、探究變化原因
過渡:我們已經知道同學們兩次給小英鼓掌。第一次,是在小英剛剛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誰的帶動下,驟然間響起了一陣掌聲。(可引讀)這一次,大家為什么會給小英鼓掌呢?還是請大家讀課文,讀2——4小節,看看在鼓掌前,同學們看到了什么,把描寫小英表現的句子畫出來。
(一)交流討論第一次掌聲
1、找出直接描寫小英表現的句子。指名說,出示句子。
輪到小英的時候,全班同學的目光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小英立刻把頭低了下去。
小英猶豫了一會兒,最后慢吞吞地站起來。我們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兒紅了。
小英在大家的注視下,終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2、體會小英走上講臺的不容易。
這些句子直接描寫了小英的表現,大家再讀讀這幾句話,看看你體會到了什么?再想想這幾句話該怎樣讀?自己練練。
3、指名讀
出示第一句:
輪到小英的時候,全班同學的目光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小英立刻把頭低了下去。
▲指名讀
▲師描述:通過第一自然段的學習,我們知道小英曾經是一個自卑、憂郁的孩子。她平時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她害怕別人看到她的缺陷,一直害怕別人注視的目光,輪到小英上臺演講的時候,同學們一齊把目光投向了那個角落。當大家把目光投向她的時候,小英立刻低下了頭。[板書:自卑憂郁]
▲誰再來讀讀這句話。
▲引導學生走進小英的內心,細細體會小英此刻的心情。指名朗讀
小英猶豫了一會兒,最后慢吞吞地站起來。我們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兒紅了。
▲引讀過渡
▲指名讀,評價讀,再讀,女生齊讀
小英在大家的注視下,終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小結:剛才我們讀了這兩句話,體會到了小英矛盾、害怕、為難的心情。下面捧好書,我們一起讀好二、三小節,再次體會小英復雜的心情。(齊讀二、三小節)
▲指名讀
▲教師描述,指導朗讀。盡管從教室的一角到老師的講臺,只有短短的幾步路。可是要走完這幾步路,對于小英來說該有多難啊。每走一步,小英的內心都在痛苦地掙扎。一起讀好這句話。
▲小英一開始是不敢走上講臺,現在終于走上了講臺。從這個“終于”中你看出了什么?如果你就是小英的同學,看到小英走上講臺,你是什么心情?你能通過朗讀把這種心情也讀出來。(指名讀)
▲是啊,小英能夠克服心里的害怕,從猶豫、矛盾中走上講臺,多不容易啊,我們應該為小英感到高興啊,讓我們一起讀好這句話。
▲誰能夠把小英的這種讀出來?
(指名說)
4、理解第一次掌聲的含義。
(出示第一次掌聲)
▲引讀
▲對于我們來說,走上講臺可能是一件極為平常的事情,可是對于小英來說,是多么不容易啊!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動的事情!誰再來讀讀這段話。(指名讀,齊讀)
▲那掌聲熱烈、持久,如果你就是小英的同學,你想通過這熱烈、持久的掌聲告訴小英什么?(指名說)[相機板書:鼓勵、尊重……]
▲這是期待的掌聲、這是安慰的掌聲,這是鼓勵的掌聲!我們有太多太多的話想對小英說,此時,千言萬語都匯成了熱烈、持久的掌聲,他們什么也沒有說,只是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對小英的鼓勵、支持、理解……,所以,(引讀)當小英剛剛站定的那一刻,不知在誰的帶動下——驟然間響起了一陣掌聲。同學們要說的太多太多了,他們表達自己情感的愿望是那么迫切,所以,那掌聲——熱烈、持久!所有的男生再把這激動人心的場面讀出來。
▲小英這時候最需要的就是鼓勵、理解、安慰啊。這掌聲是多么地及時啊!當掌聲響起的時候,小英感動了,小英流淚了。如果你就是小英,聽了同學們掌聲,你心里會想些什么?(指名說)
5、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讀好描寫第一次掌聲的句子
(二)交流第二次掌聲
1、(出示第四小節后半段)引讀:掌聲漸漸平息,小英也鎮定了情緒,開始講述她童年的故事。故事十分動人,她的普通話也很好。當她結束演講的時候,班里又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
2、(想象經久不息的場面!)這一次,教室里又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能不能想象出那是個怎樣的場面?
3、這一次,同學們為什么給小英經久不息的掌聲呢?同學們又想通過這經久不息的掌聲告訴小英什么呢?指名說[板書:贊美……肯定]
小英不但完成了這次演講,而且完成得很出色,同學們又一次把肯定、表揚、贊賞送給了小英,那場面是多么感人啊!誰再來讀讀這段話,(指名讀)
4、如果說,第一次掌聲給了小英勇氣和力量的話,這一次,同學們的掌聲又帶來了什么?[板書:自信]從小英的微笑中你知道小英在想些什么?
5、有了同學們的肯定,小英變得自信了。從紅著眼圈走上講臺到微笑著走下講臺,小英對自己的表現感到滿意,對自己也充滿了信心!
這是多么的神奇的掌聲啊!在小英最需要的時候,是掌聲給了她勇氣和力量,是掌聲給了她自信的微笑。誰來讀好第四小節。(指名讀)
讓我們一起深情地讀好這段話。(齊讀第4小節)
多媒體出示第四小節
小英在大家的注視下,終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就在小英剛剛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誰的帶動下,驟然間響起了一陣掌聲。那掌聲熱烈、持久,小英感到得流下了眼淚。掌聲漸漸平息,小英也鎮定了情緒,開始講述她童年的故事。故事十分動人,她的普通話也很好。當她結束演講的時候,班里又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學們的掌聲里微笑著走下講臺。
三、感受小英的開朗和自信
1、有了同學們的掌聲,小英變得自信了。(引讀第五小節)
2、大家想想看,我們還能在哪里看到小英的身影?(指名說)
3、小英變得自信、開朗了![板書:自信開朗]我們真的為小英感到高興啊!
這是多么神奇的掌聲啊,它可以改變一個人,使他重新樹立生活的勇氣,邁出成功的一步。難怪,小英在給我的來信中說:……(多媒體出示小英的信,引讀)
“我永遠也忘不了那一次掌聲,它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氣。我永遠感謝這掌聲。”
四、總結掌聲的內涵
1、你覺得掌聲像什么?打個比方說一說(指名說)
2、掌聲能給我們帶來溫暖,帶來力量,帶來自信,帶來關愛。在生活中,我們的要給別人帶來溫暖、帶來力量,帶來自信,帶來關愛,除了鼓掌,還可以用什么方式呢?(指名說)
是啊,人人都需要掌聲,特別是當一個人身處困境的時候。讓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
3、是啊,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愛,人人都需要掌聲,人人都離不開掌聲。反過來也一樣,在別人需要鼓勵、安慰、贊美的時候,我們也不要忘記把掌聲送給別人。所以,課文最后這樣說:齊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多媒體出示課文最后一小節)
4、讀了《掌聲》這一課,老師也被深深地感動了,還選了一首小詩,送給同學們,希望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讓掌聲陪我們快樂地成長,自信地生活。
電子版小學語文教案篇5
一、引入新課。
1.大家邊聽范讀,邊想一想“我”為什么那么癡迷于幻想?
2.大家來讀一讀你了解的情況。
3.打開書,預習生字。
二、學生初讀課文,并畫出文中的生字。
1.指名上黑板寫出不認識的字。
凋 縷 芳 吁 耍 訓 斥 脾 罕 藤 愈 凌 秉 颼 撩 梳
衰 絹 僑 眷
2.指名給這些字加上拼音。
3.讓學生讀拼音節。
4.正音、正字。
三、理解詞語。
1.再讀課文,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詞語質疑。
2.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查字典理解其它詞語。
4.出示重點詞語,讓學生鞏固練習。讀讀這些詞語。
四、指導朗讀。
1.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難讀的句子。
2.同桌互相學習,克服困難。
3.教師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并注意糾正錯誤讀音。
4.教師指導讀難句。
(1)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征。
(2)“哈哈!這跟畫地圖差不多”到這一段的結尾。這一推理語句,要讀出氣勢來,“折”字要重讀。
(3)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現與發明,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語速稍快,應讀得活潑,突出“驅逐”、“迫害”等詞語。
5.再練練難句的朗讀。
五、作業:抄詞、讀課文。
六.作業
熟讀這篇課文。
板書設計:
童年的發現
夢中飛行――>人的進化
地理課上――>胚胎發育
生物課上――>驅逐迫害
電子版小學語文教案篇6
學習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通過人物語言和心理活動等描寫來表現人物,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課文中特殊的母愛方式,激發學生獨立面對生活、磨練意志的能力.
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自學生字生詞.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復習舊知.先復習四年級上冊《烏塔》一課,感受作者對烏塔的敬佩之情.
◆談話導人.一位母親為了讓兒子學會看病,在兒子發燒生病時,讓他獨自去醫院看病.今天,我們就來讀讀這位母親寫的這個故事.
◆揭示課題.
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檢查交流預習成果.
a.用卡片認讀11個生字.
b.讀讀課文中生字所組的詞語.
c.說說自己是怎么預習的,或者說說預習后知道了什么.
自讀課文,整體把握
◆自讀課文,畫出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交流:a.說說你畫出的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是哪些句子.b.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c.讀了課文,你有什么話要說.(可以是對母親的敬佩,可以是對文中兒子的贊揚,可以是對自己現實生活中某些現象的看法.)
再讀課文,體會母愛
◆學生再讀課文,說說從文中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一兩句話.
◆小組合作,交流各自閱讀所得.
◆全班討論.a.你從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交流中讀有關語句.)b.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交流后讀有關句子.)
分角色朗讀,體會母愛感情變化
◆同桌分角色朗讀課文.
◆全班交流.指名幾組分角色朗讀課文.
◆從課文中,你體會到母親的感情有什么變化.
總結升華,拓展延伸
◆總結:學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可以是對母親磨煉兒子的特殊母愛表示敬佩,可以對兒子獨立面對生活的稱贊,可以是每個孩子都有巨大潛能,等等.)
◆拓展:在你的生活中遇到過這樣類似的故事嗎?你是能克服生活中的一些困難的孩子嗎?你讀過類似這樣的故事嗎?
◆延伸課外:想一想,如果我們在生活中碰到一些困難,我們應該如何克服?
電子版小學語文教案篇7
一、教材說明
本次復習有八個題目,主要內容有看拼音寫字組詞語、用構詞能力較強的字組詞、比較音和形相近的字、寫反義詞、讀含有只要認識的字的詞、把句子補充完整、讀兒歌和按筆順規則寫字。
二、教學建議
第一題是看拼音填字,組成詞語。
目的是復習漢語拼音和學過的詞語。可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再檢查交流。
第二題是用學過的字組詞語。
這九個字構詞能力較強,交叉搭配能組成許多詞。但是,必須認真思考才能組出來。可以采用比賽的方法鼓勵學生多組幾個,以積累詞語。可以組成的詞有:天上、天空、天氣、生氣、大學、上學、學生、上空、空氣、空軍、海上、大海、上海、海軍……
第三題是比較形近字。
這四組字的共同點是:每一組中前一個字加上一個偏旁就是后一個字。如:“哥”加“欠”是“歌”字。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說清每組中兩個字的異同。要引導他們把字的音形義結合起來說。
第四題是讓學生寫出意思相反的詞,目的是通過練習準確地理解這幾組詞的詞義,以利于將來在語言實踐中從正反兩方面對比地說明問題。
例如:驕傲使人落后,虛心使人進步。這個句子是運用反義詞的范例,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一個道理,很有說服力。當然,一年級練反義詞只是為了理解,為運用打基礎。
第五題是讀詞語。
要把每個詞讀準確,特別要注意“翅膀、捕捉、玩耍、水珠”等詞的讀音。
第六題是把句子補充完整,目的是使學生建立完整句子的概念。
要求學生補充出來的句子,結構完整,意思明確。如第二句,補充成“我最快”,雖然也有主謂語,但意思欠明確。教師不要給學生講語法的名詞術語,要通過比較學生補充的句子來引導體會。
第一句可以填:樹上、小山上……第二句的“最”只能做謂語中表示程度的詞。如:我最喜歡畫圖畫。我最想見到我爸爸。
第七題是讀兒歌。
這首兒歌是用擬人的手法寫的,簡潔而又活潑有趣地描繪出四季的特征。春天,青草才能發出尖尖的芽;夏天,荷葉才能長得圓圓的;谷穗彎彎的,說明已經到了金秋時節;雪人,則是冬季一景。四個小節結構相同,教師要引導學生朗讀第一小節,讀出語氣,并懂得為什么草芽說“我是春天”。二、三、四小節則以學生自讀為主,同學之間互助,教師指點。
最后是寫字練習,復習鞏固先外后內的筆順規則,并練習把字寫得正確、勻稱。五個字都是半包圍結構的字,這類字一般要先寫外面的半包圍部分,再寫里邊的。“層”字是左上包圍,里邊有一“橫”要比左上包圍部分長一些,這樣寫才勻稱。要讓學生觀察范字時掌握這個特點。“南”字的第二筆是“豎”,不要寫成“撇”。“風”字的第一筆是“豎撇”,略有弧度,第二筆“橫折彎鉤”中“彎”的部分要和第一筆相對稱,也應略有弧度地彎向右下格后向上鉤出。第四筆“點”要寫得長些,與第三筆在中間相交。
要提起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半包圍結構的字都要按先外后內的筆順規則寫。如學生學過的“走之旁”的字“遠、近、追、邊、這”等,都要按先內后外的順序寫。
三、課時安排
教學本次復習可用3課時,前7題用2課時,寫字練習用1課時。
電子版小學語文教案篇8
一、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緊扣“奇妙”,了解田螺的外形,生活習性和生理物性。
3、體會說明的順序和生動活潑的語言。
4、培養觀察和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與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緊扣“奇妙”,了解田螺的外形,生活習性和生理特性。
2、體會說明的順序和生動活潑的語言。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田螺的生活環境,田螺的外形,田螺活動圖。
四、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 一課 時
一、整體感知,提取信息,看圖復述。
1、接力朗讀,感受文情文脈,明確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觀察的順序是怎樣的。
2、自由閱讀,圈點批注重點。
3、引導學生從文中找出以下信息:
(1)作者是在哪兒發現田螺的?田螺的生活環境是怎樣的?
(2)田螺的外形有什么特點?
(3)田螺初到“新家”以后是如何表現的?第二天又是如何表現的?
(4)田螺是怎樣生殖后代的?
4、引導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內容。
(1)田螺的“奇妙”表現在哪些方面?
(2)這些奇妙的特點是如何發現的?
(3)“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小結:作者通過堅持不懈地觀察,發現田螺真的很奇妙。田螺的奇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外形奇妙:身體外有一個硬殼,硬殼口蓋著一層角質的硬片,保護著田螺內部的各種器官。(2)生活習性奇妙:田螺的自我保護意識很強,它在沒有受到外來干擾時,會將身體從外殼里伸出來,并能沿著玻璃瓶爬到水面以上,身體緊緊地挨著水面。但是,一旦遇到干擾,它馬上將自己的身體縮進硬殼內,并將硬殼的洞口蓋得嚴嚴實實,落入水底,一動也不動。(3)生殖方式奇妙:不用產卵,可以直接生出小崽兒來。
5、看圖復述,鞏固知識。
(1)多媒體出示田螺外形、生活環境、生活習性、產崽的動畫課件,要求學生對照課文熟悉內容。
(2)學生自由復述。
(3)指名學生復述課文。
6、總結交流。
(1)從這篇課文中,你學到了哪些科學知識?
(2)從“我”身上,你學到哪些科學精神?
小結: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田螺是一種軟體動物。體外有一個硬殼,硬殼口蓋著一層角質的硬片,保護著田螺內部的各種器官。當遇到不測時,田螺便把身體收縮在硬殼里,并用硬片將殼口嚴嚴實實地蓋住。田螺通常生活在池塘、水田、小溪或河溝里。田螺的這些特點都是“我”觀察到的。由此可知,只要我們能學習“我”善于質疑,勤于觀察,勇于探究的科學精神,一定能學到很多新的知識。
第 二課 時
一、研讀賞析,品味語言,填表比較
1、含英咀華,品味語言。
引導學生體會科學小品的語言,找出自己認為最生動有趣的語句、段落,同桌共同品讀精彩語段。
(1)你最喜歡文中的哪些語句、段落?讀給你的同桌聽,并說明喜歡的理由。
學生在討論研讀中互相補充,共享品味賞析的樂趣。
(2)賞析重點語段。
重點可放在“田螺外形”、“田螺默躺不動”、“田螺活了”、“田螺下崽”等語段。體會科學小品文語言的準確性和生動性。
教師可點撥指導:
①描寫田螺不同狀態的語句。重點體會動詞的準確與生動。
②表達“我”情感的語句。重點體會心理活動的描寫和動作描寫。
③哪些語句體現出說明的準確性?哪些語句體現出描寫的生動形象性?哪些語句體現出情感的真實性?
2、感情朗讀,培養語感。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的過程中培養語感。
3、求同此異,填寫表格。
(1)再讀課文,從語言表達的角度將本文與《河邊的卵石說些什么話》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小組交流,填寫下表。
課文題目 | 表達形式 | 說明方法 | 語言風格 | 結論 |
《河邊的卵石說些什么話》 | ||||
《奇妙的田螺》 |
(3)全班交流,教師小結。
小結:兩篇課文都是科學小品文,語言都具有準確性與生動性相結合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