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毛片生活片,国产真实系列在线,国产一级淫片免费视频,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

匯得文網 > 教案 > 小學教案 >

小學三年級教案語文怎么寫

時間: 新華 小學教案

小學三年級教案語文怎么寫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小學三年級教案語文怎么寫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小學三年級教案語文怎么寫(通用7篇)】,供你選擇借鑒。

小學三年級教案語文怎么寫篇1

《不懂就要問》

不懂就要問

教學要求:

1.會認“誦、例”等11個字,掌握“背、圈”這兩個多音字,理解“私塾、霎時、戒尺、鴉雀無聲”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練習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法及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理解課文。

3.體會遇到問題要積極面對,不懂就要問的學習方法。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學習孫中山刻苦讀書,勤學好問的精神。

教具準備:

生字詞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出示孫中山先生的畫像)這位偉人,大家認識嗎?他就是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家孫中山先生。

2.師簡介孫中山先生生平事跡。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介紹孫中山先生少年時候學習生活的課文。揭題:不懂就要問。

4.齊讀課題,質疑問難: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課文講誰不懂?哪兒不懂?要問誰?“不懂就要問”是誰說的?他為什么要這樣說?……)

二、找“生字伙伴”,評“識字大王”。

1.教師范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生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勾畫出“生字伙伴”。

2.合作交流:

師:這些生字你認識幾個?請“小老師”教同學們讀一讀,爭取把字音讀準。生讀生字,相互指正。

3.以小組形式向全班展示學習情況,評選“識字大王”。

4.出示生字詞卡片,分組識字競賽。

三、整體感知。

1.生自由讀課文,想:你讀懂了什么?(解決前面的問題及理解“私塾、戒尺、霎時、鴉雀無聲”的詞義)還有什么不懂的?

2.指名分讀課文正音。(指導朗讀:示范讀、指名讀、齊讀)

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礎上,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同座互相交流后,舉手回答。(這篇課文記敘的是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里讀書,為了弄懂書里的意思而大膽向先生提出問題的故事。)

四、學習生字。

1.借助多種識字方法識字。

方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用熟字帶生字的方法識字等。

2.寫字比賽:教師范寫,學習新筆畫,引導書空筆順。學生練習后,自薦寫字,并評獎。

五、課堂作業。

1.抄寫寫字表一遍。

2.背誦自己喜歡的課文一段話。

小學三年級教案語文怎么寫篇2

《恐龍》

課時目標:

1、初步讀課文,激發學生對恐龍的興趣。

2、掌握本課的生字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理清文章層次,學習第一自然段。

4、初步學會在網絡上查找資料。

教學過程:

一、揭題激趣

1、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寫的是一種曾經是地球的主人,但今天已不復存在的爬行動物。請同學們猜一猜,這是什么動物?

2、師板書課題,生齊讀。

3、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你想知道些什么?

4、質疑,交流。

學生可能會提出這些問題:

(1)恐龍有哪些種類?它的外形是什么樣子的?

(2)恐龍以吃什么為生?

(3)恐龍是怎樣生育后代的?

(4)恐龍為什么會滅絕了?

二、初讀指導

1、檢查預習。

2、出示生字詞:漫游輕型神秘鋒利消失龐然大物望而生畏展翅高飛

3、指名讀,競賽讀,學生教讀。

4、聯系上下文、觀察插圖、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這些詞語。

5、自由交流,師相機點撥。

6、出示生字,指名讀,說說就注意哪些地方容易寫錯。

7、師標示出易錯處,重點指導"恐、漫、梁、戚"等字。

8、用鋼筆描紅。

9、齊讀生字詞。

10、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學生自評,學生互評。

三、理清層次

1、快速瀏覽,說說自然段主要介紹了什么?

2、交流,師總結:

(1)恐龍生活的年代及數量。

(2)介紹恐龍的種類及形態。

(3)介紹恐龍的`親戚。

(4)介紹恐龍吃什么。

(5)介紹恐龍如何生育后代。

(6)講恐龍神秘消失為人類留下了一個謎。

3、試著分段。

4、交流:(1)、(2-5)、(6)

四、上網查找資料。

1、在標題欄里輸入“恐龍”,再敲“回車”。

2、根據自己的興趣去瀏覽內容。

3、查找“恐龍生存的環境”。

4、交流。

5、看看文中怎么為我們介紹的。

五、教學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

2、說一說,你從這一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

3、引導學生抓住“兩億年”、“大片大片”、“密密”、“到處漫游”、“遍及整個世界”等詞語來感悟恐龍生活年代之久遠,生活條件之優越,活動范圍之廣及數量之多。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5、齊讀。

六、作業鞏固

1、抄寫生字詞。

2、進一步查找有關恐龍的資料。

小學三年級教案語文怎么寫篇3

教學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仔細觀察圖畫和理解課文,了解孩子們是臬興高采烈放風箏的,激發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的興趣。

知識要求:

1.學會生字,掌握由生字組成的詞語:陽光、明媚、宇宙、熱鬧等。

2.想像“五顏六色的風箏隨風飄蕩”的情景,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能力要求:

1.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怎樣按一定的順序把事情敘述清楚。

2.想想課文是怎樣把“大蜻蜓”飛上天的過程寫具體的。

3.看圖,讀課文,把描寫內容的句子找出來,多讀幾遍。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我”和哥哥是怎樣放“大蜻蜓”的。

2.能在頭腦中形成“五顏六色的風箏隨風飄蕩,襯著瓦藍瓦藍的天空”的美麗畫面。

3.圍繞一個意思,怎樣把話寫具體。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粗知課文內容。

2.學習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

3.學會運用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二、教具準備

投影幻燈,生字卡片。

三、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你放過風箏嗎?喜歡放風箏的活動嗎?想想看,當自己的風箏飛上高高的藍天時,那時的感覺會是怎樣的?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就是講孩子們興高采烈地放風箏的事。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請7個同學,每人讀一個自然段,粗知課文內容。

2.看圖說說圖意。(用投影幻燈打出課文插圖)

學生自由發言。

(三)學習本課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1.讀準字音。

“字”、“育”,“鷹”,它們是整體認讀音節。

“箏”和“宙”是翹舌音。

2.記憶字形。

(1)借助熟字和偏旁學習生字。

“箏”“宇”“穩”“襯”“宙”“鬧”

(2)重點分析生字。

“橘”“育”“鷹”“嚷”“墨”“斑”“端”

(四)理解課文內容,標出自然段

1.看圖讀課文,說說每個自然段寫的是什么。

2.講讀第一自然段。

這段有幾句話?告訴了我們什么?

學生自由發言。

四、板書設計

1放風箏

時間:星期天的早晨

地點:體育場

人物:我和哥哥

五、課堂作業設計

1.抄寫生字、新詞。

2.優化作業設計。

(1)把下面字的部首去掉,看看是什么字,再加上其他部首,組成另外一個字。

例:但-(旦)-(擔)

宙-()-()穩-()-()

箏-()-()襯-()-()

(2)比一比,組成詞語。

斑()鬧()場()

班()閉()揚()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運用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了解“我”和哥哥是怎樣放“大蜻蜓”的。

3.邊讀邊想像,能在頭腦中形成“五顏六色的風箏隨風飄蕩,襯著瓦藍瓦藍的天空”的美麗畫面。

4.鞏固學習。

二、教具準備

錄音機和音樂磁帶,幻燈片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講講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明媚:(景物)鮮明可愛。

墨綠:深得近于發黑的綠。

斑紋:在一種顏色的物體表面上顯露出來的另一種顏色的條紋。

熱鬧:(景象)繁盛活躍。

(二)邊讀邊想,逐段理解課文內容(放音樂或幻燈片)

1.請學生讀第二自然段課文,說說這段主要講了什么?

學生自由發言

……

老師引導:講得真好。這段主要講了來體育場放風箏的人很多,內箏的式樣也很多。

2.對照課文插圖,學習第三自然段課文。

(1)看看圖上畫的兄弟倆的動作、神態與課文中的哪幾句話相一致。

學生自由發言:

……

(2)想想課文是怎樣具體寫把“大蜻蜓”放飛上天這個過程的。

學生自由發言:

……

老師肯定并引導:講得不錯。這段共有四句話,句與句之間聯系很緊。第一句說:“我”舉著“大蜻蜓”,哥哥拿著線軸飛快地向前跑,邊跑邊放線。因為要等線放到一定的長度,才能放風箏;第二句說“等到他喊一聲‘放’,我趕緊松開手。”“趕緊”說明兄弟倆配合得很好。松開手之后,還要再拽著跑一陣,風箏才能借著風力飛上天空;第三句說“哥哥拽著風箏又跑了一陣才收住腳”。“收住腳”就是停住腳,哥哥收住腳的時候,“大蜻蜓”已經穩穩當當地飛上天空了。這三句話具體敘述了放“大蜻蜓”的步驟。

(3)讀一讀第四句話,說一說是什么意思。

學生自由發言

3.自學第四自然段課文,說說自己的理解。

學生自由發言

4.請一位學生讀第五自然段課文,說說這段講了什么。

學生自由發言

老師肯定并引導:同學們講得很好。看圖學文,就要把靜止的畫面動起來,展開想像,在頭腦中形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5.請一位學生讀課文第六自然段,其他同學在書上用“--”標出風箏的名稱。

6.全班同學齊讀課文第七自然段,想像“五顏六色的風箏隨風飄蕩”的情景,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學生自由發言

老師肯定并引導:三位同學說得都很好。我們每個人都要大膽地展開想像,在“看”的基礎上去想,想得越美、越具體、越好。在“想”的情況下練習說。“說”時,不僅要用自己的話說,還要注意引用課文中的詞句,并把書面語言轉化成自己的語言。通過本課學習,你對“放風箏”的活動感興趣嗎?如果你們學校可你的家人帶你去放風箏,一定要注意觀察“風箏是怎樣飛上天”的。

小學三年級教案語文怎么寫篇4

教學目的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趙州橋既堅固又美觀的特點,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

3.體會一段話中,句子之間的關系,知道這段話是圍繞什么講的。

4.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的第2自然段介紹了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和好處,這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思路:

教學本課時,要從整體入手,通過看圖導入新課,初識趙州橋;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大意;細讀課文,了解自然段主要內容;精讀課文,理解內容,指導學習方法;泛讀課文,回顧總結等步驟,引導學生在理解詞句和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具體而有重點地觀察事物的方法,從而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學用具:

投影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看圖導入新課,初識趙州橋。

談話:請同學們看圖上這座雄偉而美觀的橋,誰知道它叫什么橋?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點?是誰設計建造的?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同學們認真聽老師讀,仔細看課文,用心記。教師讀完后,請同學們不看課文,談談你知道了有關趙州橋的哪些知識,看誰記得既準確又多。

2.同學們談談自己記憶的內容。

3.朗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學生查字典自學生字,理解不懂的詞語,并做好筆記。(2)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①請同學們分節讀課文,看生字的讀音是否正確。

②抽查對詞語的理解,要求同學們不但能談出字典上的釋義,而且能聯系課文內容談談自己的理解。

③教師指導學生通過看圖理解“拱形、欄板、雕刻”這幾個詞的意思。

三、細讀課文,了解各自然段主要內容。

1.輕聲朗讀課文,說說各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2.在理解各自然段的基礎上,完成填空:

(1)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2)趙州橋既非常雄偉,又十分堅固。

(3)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

(4)趙州橋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四、朗讀課文,質疑,解決文中不理解的詞語。五、課堂練習。

1.抄寫生字,并用生字組詞。指導書寫“毀”字。2.讀一讀課后第一題,聯系課文想一想這些問題分別在哪些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言。

這一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3課《趙州橋》(板書課題)。提問: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什么?

二、精讀課文,理解內容,指導學習方法。

1.學習第1自然段(齊讀)。

(1)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請根據第一段內容用“因為……所以……”說一句完整的話來贊美趙州橋。

(3)以自豪、贊美的語氣朗讀第1自然段。

(4)回憶學習過程,掌握學習方法。第1段的學習過程是以朗讀為主線,深入理解課文。學習方法是:一讀,了解寫了什么;二讀,抓住詞語,理解作者是怎樣寫的;三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習第2自然段。

(1)自讀并思考:全段有幾句話,說說每句話的主要意思。整個自然段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

(2)指名朗讀,其他同學邊聽邊劃出文中具體寫趙州橋雄偉堅固的詞語和句子。重點理解“這么長的橋”、“全部用石頭砌成”、“沒有……只有……橫跨……”、“創舉”各是什么意思。

(3)同桌討論上述詞語在說明趙州橋雄偉堅固中的作用。

(4)練習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向大家介紹趙州橋的雄偉堅固,以及其建筑結構在建橋史上的創舉。

(5)“創舉”是什么意思?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是指怎樣的設計?理解“既……又……”句式。

出示文字投影片:“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壞,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①劃線部分的內容為可移動的文字片。②出示投影片后要求學習朗讀。第一遍朗讀按課文原句順序進行。第二遍朗讀時可將前后兩條劃線部分內容互相交換。這樣,使學生從朗讀的實踐中理解“既……又……”是同一內容的兩個方面,體會并列句式關聯詞語的使用。③在朗讀中要求學生說出“減輕”和“節省”的反義詞。)

(6)指導學生以贊美的感情朗讀第2自然段。

(7)引導學生小結:趙州橋非常雄偉,十分堅固。

3.學習第3自然段。

(1)輕聲讀課文,討論:

①第3自然段主要寫什么?第3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的內容是怎樣聯系起來的?

②第3自然段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

(2)用文字投影片練習填空:

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的刻著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嘴里吐出美麗的水花;有的刻著兩條飛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還有的刻著雙龍戲珠。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真像活的一樣。(①劃線部分內容為可移動的文字復片,便于學生完成填空后,變換句子的順序反復朗讀,從實踐中理解分號的作用。②在練習完畢,從實踐中使學生了解分號的實際作用后,啟發學生從感性上初步認識先總起后分述再總結的寫法。)

(3)小結:趙州橋的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

4.學習第4自然段。

(1)思考:課題是“趙州橋”,課文1至3自然段已把趙州橋建造的年代、外形特點和欄板上精美的圖案作了介紹,為什么還要寫第4自然段?

(2)聯系課文說說你對“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怎樣理解的;對“趙州橋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又是怎么理解的。

(3)大聲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要讀出自豪的感情。

三、讀課文,回顧總結。

1.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文章的主要內容。

2.填空:這篇課文講的是歷史悠久,世界聞名的趙州橋既堅固又美觀,它的建造是建橋史上的一個創舉,充分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附:板書◆

小學三年級教案語文怎么寫篇5

《班長的苦惱》

教學要求:

1、認識兩個生字,積累“苦惱、絕交、屋頂、掀掉、過錯、影子、靜悄悄”等詞語。

2、正確、流暢、有節奏地朗讀課文。

3、運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理解課文中的詞句。

4、懂得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平等,小干部要公正、無私地處理問題。

教學重點:

正確、流暢、有節奏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懂得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平等,小干部要公正、無私地處理問題。

教學具準備:

黑板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詩歌引入。

1、板書:苦惱 讀詞語,理解詞語:苦惱—苦悶(痛苦煩惱) 那么,誰會有苦惱呢?

2、同學們,你有什么苦惱嗎?(學生自由發言)

3、你們知道班長有什么苦惱嗎?(學生自由發言) 請班長來講一講他的苦惱。

4、詩人柯巖也寫過一首敘事詩《班長的苦惱》,今天讓我們來欣賞他的作品。 補充完整課題: 8班長的苦惱 齊讀課題。

二、朗讀感悟。

1、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這位班長有什么苦惱?)

2、這首詩中的班長,究竟有什么苦惱呢?默讀整首詩,交流。

板書:整個中隊不約而同與之絕交

3、為什么全班同學都會一起與這位班長絕交呢?指名分節讀這首詩,交流。

4、如果你是班長,你會怎樣處理這件事情? 板書:要公正、無私地處理問題

5、正確、流暢、有節奏地朗讀課文。

三、語言拓展。

1、在平時學習生活過程中,我們應該怎樣與同學相處呢?(學生自由發言)

2、師: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平等,并且要公正、無私地處理問題,這樣做,才能使集體更有凝聚力,讓我們學習得更快樂!

四、布置作業

詢問一下你身邊的人的苦惱,然后想辦法幫他解決。

板書設計:

班長的苦惱

——整個中隊不約而同與之絕交

要公正、無私地處理問題

小學三年級教案語文怎么寫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文中的“默、落”等13個生字,正確認讀多音字“落、調”,會寫“掌班”等11個字。正確理解“小兒麻痹癥、憂郁、文靜、猶豫”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通過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

3、通過聯系上下文體會兩次掌聲里的深刻含義,從而懂得并愿意主動關心、

鼓勵他人,并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后的變化。

【教學難點】

通過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文中的“默、落”等13個生字,正確認讀多音字“落、調”,會寫“掌、班”等11個字。正確理解“小兒麻痹癥、憂郁、文靜、猶豫”等詞語。

2、采用對比讀、分段讀、齊讀等多種方式讀課文,領會大意。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我們每個人都聽過掌聲,有些掌聲是你給別人的,

有些掌聲是別人給你的。掌聲響起來,你的心情怎樣?

(讓學生自由說說)

2、教師評議并小結:是啊,我們在學習、生活當中經常會給予別人或者接受別人掌聲。當別人給予關心時要用掌聲表示感謝;當別人自信不足時要用掌聲表示鼓勵;當別人表現出色時要用掌聲表示贊美。反過來也一樣。我們也可以從別人的掌聲中獲得謝意、鼓勵和贊美。在我們的生活中,掌聲無處不在,它代表著歡迎,飽含。

小學三年級教案語文怎么寫篇7

《望廬山瀑布》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詩句,了解古詩內容,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2、學會詩中的生字新詞。

3、背誦這首古詩。

教學方法:啟發式、討論法、小組合作學習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式導入:

1、請同學們背一首你最喜歡的古詩給大家聽。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古詩《望廬山瀑布》。

二、檢查預習:

1、學生交流所了解的李白。

2、李白是怎樣描寫廬山瀑布的?

3、出示圖片,老師也來做一回詩人,請同學們告訴我,應該站在哪兒來給大家吟誦這首詩呢?("望""遙"說明詩人是站在遠處觀察瀑布的。)

通過老師的吟誦,廬山瀑布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學生自學:

1、出示自學提綱:

(1)說說每句詩的意思,借助字典或聯系詩句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生、遙、川、疑、飛。

(2)有感情地朗讀一下這首詩。

(3)通過自學,你又產生了什么問題?

2、學生自學。

3、四人小組交流學習所得。

四、師生共同學詩:

(一)請同學們自由讀詩,交流你讀懂了哪些內容?

(學生談到哪句,交流哪句)

日照香爐生紫煙:

(1)學生談自己的理解。

(2)詩中哪個詞是"升起"的意思?

(3)"紅日、高山、紫霧"詩人用寥寥幾個字,就把我們帶入了如詩如畫的境界,你能把它讀得那么美嗎?

(4)學生有感情到朗讀。

遙看瀑布掛前川:

(1)學生談自己的理解。

(2)理解:川,河流。

(3)指導朗讀:讀出瀑布的氣勢。

飛流直下三千尺:

(1)學生談自己的理解。

(2)學生體會"飛流""直下"。

(3)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疑是銀河落九天:

(1)學生談自己的理解。

(2)重點理解:疑,體會李白詩的風格。

(3)有感情地朗讀。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二)學生質疑:

1、"生"為什么不用"升"?

(1)學生談自己的理解。

(2)生,產生而后升起。

2、"掛",誰能把瀑布掛在山川前面?

(1)學生交流。

(2)老師引導學生體會大自然的神奇,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指導朗讀。

(1)此時,你就是大詩人李白,你的眼前出現了這樣的景象:萬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瀑布飛騰奔涌,傾瀉直下,你想怎樣吟誦這首詩?(學生根據自己的習慣或坐或立,也可以加動作,有感情地讀詩。)

(2)配樂朗讀。

五、學習李白的另一首詩〈秋浦歌〉。

六、拓展延伸。

(一)學生匯報自己所知道的李白的其它詩。(學生自備投影片,把詩中的內容講給大家聽。)

(二)請你選擇你喜歡的一首詩背下了。

七、作業:

1、預習《絕句》,了解杜甫的有關情況,并搜集杜甫的詩。

2、選擇作業

(1)把今天學到的詩寫在讀書筆記上。

(2)請你用一段文字描述廬山瀑布的美麗景色。

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