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毛片生活片,国产真实系列在线,国产一级淫片免费视频,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

匯得文網 > 教案 > 小學教案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反思

時間: 新華 小學教案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反思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反思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反思(精品7篇)】,供你選擇借鑒。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反思篇1

教學要求:

1、鞏固復習學過的生字,讀一讀,寫一寫。了解漢字部首的表意作用。

2、讀一讀,積累詞語。

3、說饒口令。

4、閱讀欣賞。了解倒影的常識。

5、做吹泡泡的游戲,觀察泡泡的大小、形狀、顏色,再說一說。

重難點、關鍵:

1、正確書寫漢字,積累詞語。

2、學會觀察,并有序、通順的說,培養學生的觀察以及表達能力。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教學語海拾貝及閱讀欣賞部分,鞏固復習學過的生字,能夠正確書寫,并積累詞語,讀中認識倒影。

教學過程:

一、有趣的漢字

1、學生讀一讀課中的生字。

2、指名讀一讀,其它正音。

3、以第一組為例,引導學生觀察。

(1)引導學生從字型上觀察,找出它們的異同點。

(2)指名反饋:第一組的字都和木字有關。

4、學生同法觀察其它組生字,并說說自己的觀察結果。

5、教學小結,引導學生從部首或部件的表意作用,理解漢字,另外也可以用類推法歸納同類的字,幫助自己系統的識記漢字。

二、詞語超市

1、學生自由讀一讀。

2、思考:這些詞語有什么特點?

3、學生反饋,教師小結。

4、讀中積累。

三、寫一寫

1、出示要求書寫的生字,學生讀一讀。

2、引導學生觀察每一行的共同點。

3、第一行全包圍,第二行上下結構,第三行左右結構。討論書寫時應遵循什么規律。

4、指導書寫,教師巡視輔導。

四、說繞口令

1、學生自由拼讀。

2、教師板書鼻韻母。

3、集體比賽讀饒口令。

五、閱讀欣賞

1、讀兒歌。

2、討論:傻鴨子為什么撲了一個空?

3、教師出示山的倒影圖,讓學生知道什么是倒影。

4、學生再讀兒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組織學生開展吹泡泡游戲,并指導學生觀察泡泡的大小、顏色、形狀,再說一說。培養學生的觀察以及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教師讀題,明確要求

1、教師:這一次的語文生活讓我們干什么?

2、平時我們都玩過吹泡泡的游戲,只是我們沒認真的觀察過。

3、教師提出吹泡泡活動過程的要求。

(1)仔細觀察。

(2)活動中注意禮讓,注意活動的安全。

二、吹泡泡活動

三、說一說

1、學生先在小組內說一說,擴大說的面。

2、指名說一說,學生評議:哪些地方說的好,值的學習,哪些方面說的不夠,要更正。

3、再指名說一說。

4、教師小結。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反思篇2

1、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這次學習活動中,我徹底打翻了教材中“我的發現”“日積月累”這樣條條框框式的學習,而是把“發現”和“積累”揉碎在“摘果子”和“走迷宮”的快樂中,借助“小豬胖胖”這一引領者的身份,把學生帶到“果園里”、“迷宮中”、“故事林”各處去觀光旅行,引導學生自主發現,自主探索。讓原本躺著的文本,在孩子的語言中立起來。學生比平時學得更輕松,更有趣,更扎實。

2、語文學習是一個開放的過程。《語文園地》提供了一定量的語文練習,但并不是說學生掌握了這些就可以了,我在教學中進行了適當地拓展、補充有關的語文知識和語文練習,以鞏固和熟練掌握有關的語文知識,形成語文能力。

3、語文學習要在語境中才有意義。在“講故事”這個環節,我通過有序地指導,從說清楚一句話開始訓練,在引導學生把話說生動的方法,讓學生有章可循,有話可說,不會在說話的起步階段產生害怕、無話可說的顧慮。

總的來說,這節課我體現了母語教學的基本規律,包括聽、說、讀、寫的實踐,有效地體現了寓教于樂,創設了符合兒童心理特征的教學情景,使學生樂學、會學。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反思篇3

《小小的船》

教學目標:

1、了解自然,熱愛自然,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2、初步感受詩歌意境,感受詩歌的音韻美,陶冶情操。

3、運用聽讀識字法認識12個生字。了解多音字“只”的讀法。

4、學會書寫6個生字。

5、學會基本句式,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認識12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教學難點:會正確書寫6個生字。

教具準備:課件、錄音、星星、月亮卡片、丁丁掛圖

教學過程:

一、丁丁出場,引入課題。

師:小朋友們,今天咱們的好朋友丁丁又來和小朋友見面了。快,咱們快給他打打招呼。丁丁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謎語: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象個圓盤,有時象把彎刀。(出示詞卡:月亮)

師:真聰明,丁丁說猜中謎語要送一件禮物給你們,是什么呢?豎起你的小耳朵聽電腦博士播放的歌曲。(課件播放小小的船歌曲)

二、讀通順課文,運用聽讀法識字。

1、聽錄音,聽讀課文。學生聽、看、指課文。

2、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娃娃就用筆畫個圈,把他留住,前后連起來猜一猜是什么字,實在猜不出來的話,待會兒聽老師是怎樣讀的。

3、同桌互讀。讀給同桌的小朋友聽,如果還有不認識的字娃娃,就互相幫幫忙。

4、分組比賽朗讀,教師給予適當評價。

5、教師范讀,學生指認。

師:你覺得老師讀得怎樣?(生簡單評價)你知道老師為什么讀得這么好嗎?因為老師一邊讀課文,一邊想象自己來到了天空。你也象老師這樣一邊讀、一邊想象,也會讀得很好的。想試一試嗎?

6、學生自由朗讀。

7、學生配樂朗讀。

8、試著背誦課文。

三、擴展練習——照樣子說一說。

1、課件出示題。

2、教師做一道題,學生檢查做對沒有。

3、課件出示答案,學生訂正。

4、你能用在。的句式來說一說嗎?把你平時想去去不到的地方,想做做不到的事情,現在可以用上這樣的句式盡情地說。

四、認識重疊詞語寶寶。

1、課件出示:跳出來的詞語寶寶,學生認讀。

2、課件閃動詞語,學生再讀。

五、認識生字娃娃。

1、課件讀跳出來的生字。

2、游戲認字:猜字游戲、摘星星游戲。

3、認識多音字“只”,讀例句。

六、練習書寫字娃娃。

1、教師重點指導“尖”(課件演示),教師范寫。

2、學生當“小老師”教寫“里”。

3、課堂練習書寫“尖和里”。

七、結束。師總結,拍手齊唱《小小的船》。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反思篇4

教學目的:

1.觀察圖畫,了解畫面的意思,明確交際的內容。

2.觀察春天里大自然的變化,說一說自己的所見所聞。

3.培養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點:

觀察春天里大自然的變化,說一說自己的所見所聞。

教學難點:

把自己的所見所聞說清楚。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交際

1.猜謎語:千條線,萬條線,掉在河里看不見。小朋友,你們猜猜這是什么?(雨)

2.我們管春天的雨叫什么?(春雨)

3.你們喜歡春雨嗎?想不想把你看到的春雨說一說?

4.學生各抒己見。

(1)春雨中樹葉很綠,花兒很鮮艷。

(2)春雨非常細、密。

(3)春雨過后空氣非常清新。

(4)鳥兒們非常高興,嘰嘰喳喳叫個不停。

5.評出說得的,并說說好在哪里。

二、創設情境,深化交際

1.多媒體展示《春雨沙沙》的畫面。

2.請小朋友展開豐富的想象:鳥兒們在爭論什么問題?猜猜看,它們為什么這么說呢?

(1)它們在樹上嘰嘰喳喳的,可能在爭論:“春雨到底是什么顏色呢?”燕子說春雨是綠色,因為它看到遠處的青山是綠色的。黃鶯說春雨是黃色的,因為它看到油菜花是黃澄澄的。麻雀說春雨是紅色的,因為它看到滿樹的桃花是紅色的。而小白鴿認為它們說的都不對。

(2)它們可能是說:“春雨為什么這樣細?”(提倡多種意見)

(3)小組討論:鳥兒們誰說的對?為什么?

3.你認為春雨是什么顏色?

(1)組內交流。

(2)角色表演:選擇各組觀點不同的學生代表模擬表演鳥兒們的一場“爭論。”

(3)組織個性化評論:誰說的最流暢?誰說的最有感情?誰的表達最有說服力?

三、多種形式,訓練表達

1.多媒體課件展示春雨后大自然的美麗景色。

(1)春雨過后,大自然有些什么變化?請大家說一說。

(2)這樣的景象你們喜歡嗎?請小朋友在同桌之間交流一下。

2.橋設句型,引導學生把自己所見所聞所感說清楚。

春天是__________________色的,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

春雨過后,_________________變得________________了。

我喜歡春天的__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1)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型,練習把自己所見說清楚。

(2)個別匯報,集體補充。

3.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喜歡的彩筆畫春天。

4.介紹各組的春景圖。

(1)先組內互相介紹。

(2)推選的在全班進行介紹。

(3)評議,鼓勵。

四、課堂總結,布置作業

與家里人討論討論:春天是什么顏色?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反思篇5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首兒童詩,形象地寫出了世界上的事物都有自己的家,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滲透了熱愛地球就是熱愛自己的家的教育。全文共5行,1至4行分別指出“藍天、樹林、小河、泥土”是“白云、小鳥、魚兒、種子”的家。第5行是總結,又是升華,告訴我們世界上萬物雖然都有自己的家,但都生活在地球的懷抱里,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

教學目標:

1、認識“共、同、家、土、禾、苗、樹、林、地、球”10個生字。會寫“土、大、云、禾”4個字。學習新筆畫“撇折”。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悟家園的可愛,從而以實際行動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地球。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朗讀、背誦課文。

2、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

教具準備:

小黑板、錄音機、音樂磁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王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新朋友,想見見嗎?出示——家。誰認識她?指名讀。齊讀。

2、你們喜歡自己的家嗎?(喜歡)是呀,因為家是世界上最溫暖、最舒適的&39;地方。那你們知道嗎?我們每個人不光有一個自己的小家,還有一個共同的大家。這個家是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課文——《共同的家》。伸出你的右手食指,跟老師板書課題。

3、誰想讀?一起讀。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1、看著黑板,聽老師讀一遍課文,要求:聽準字音,看清字形。看誰聽的最認真!(根據情況:好,腰板挺直,看誰坐的最棒!)

2、同學們,聽課的老師都在看著大家呢!他們呀用眼睛在說:一年級三班的孩子聽的可真認真!那么,大家讀的怎么樣呢?

(我發現坐的最端正,聽的最認真,我要把他的名字寫在黑板上,讓老師們都認識他。想不想讓老師們也認識你呀?下面,咱們來比一比誰讀的最棒!)

打開課本第56頁,自由朗讀課文,要求:1、“三到”——也就是小手指到,眼睛看到,小腦瓜用上。2、大聲朗讀,讀到預習時圈起來的生字,要借助拼音多讀幾遍。好,腰板挺直,讀吧!

3、誰想起來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用手指著,仔細聽一聽——他讀的對不對?

4、他讀的有錯誤嗎?讀的非常正確,聲音也很洪亮,誰能讀的比他更好?

5、你讀的又正確,又熟練,聲音還洪亮,真了不起!

三、強化識字。

1、那么,這些帶顏色的詞語,你認識嗎?誰會讀?指名讀。齊讀兩遍。注意節奏,1、2!

2、現在,這些詞語朋友都跑到了小黑板上,我們來開火車讀一讀,怎么樣?看哪一組坐的最端正!(兩列)

3、認識了詞語朋友,生字寶寶們也想跟大家交朋友,瞧!請大家先自己拼一拼,讀一讀。

4、我請一位小老師領著大家讀,注意這樣讀——。老師教的可真不錯,謝謝老師。

5、現在老師把拼音去掉了,你還認識

教案《語文S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共同的家》教案3》,

他們嗎?誰愿意跟他們打招呼?指名讀。男生女生比賽讀,男生讀一遍,女生讀一遍。下面咱們來打亂順序,老師指哪一個,你讀哪一個,好不好?

6、很好。我發現今天組的同學坐的最端正,其他小組呢!大家看,這四個字啊是我們課文中要求會寫的生字,一起讀一遍。大家看,這三個字為什么要用不同的顏色來寫呢?仔細觀察一下,想一想:有什么好辦法記住他們?原來這三個字都可以用加一加的辦法記住它們。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拍手游戲:十加一等于土,一加人等于大,撇加木等于禾。誰愿意幫他們組詞或說個句子呢?土(土地)(泥土)(沙土)(黃土)(土氣)大(大人)(大河)(偉大)(巨大)你選哪個字?誰還有補充?你能用這個詞說個句子嗎?

四、理解感悟,熟讀成頌。

1、現在生字寶寶們都回到課文里去了,你們還能認識嗎?我請一位同學來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你知道了什么?

2、大家想一想:白云、禾苗、小鳥、魚兒他們現在在家里干什么呢?你可以選擇其中的一個,同位先互相說一說。

3、交流,指導。白云:聽著優美動聽的音樂,高興的跳起舞來。

太陽公公給她講好聽的故事……

禾苗:正跟蚯蚓說著悄悄話呢,他們邊說蚯蚓邊給他撓癢癢……

小鳥:開音樂會、開舞會、講故事大賽……

魚兒:正在做游戲。做什么游戲呢?捉迷藏……

4、我想啊,現在白云正在藍天家里,聽太陽公公講了一個特別好玩的笑話,笑的呀前仰后合,肚子都疼了;禾苗呢正在讓蚯蚓給她撓癢癢呢,她舒舒服服的伸了個懶腰;小鳥們呀,忙著在樹林里開音樂舞會,他們盡情的唱著,跳著;魚兒們呢正在水草間游來游去,玩捉迷藏呢?大家說,他們現在感覺怎么樣?舒服、快樂、幸福!

5、你能把這種快樂、幸福、舒服的感覺讀出來嗎?自己試一下。指名讀。其他同學,坐端正,小手指著課文,仔細聽一聽,他哪個地方讀的好。誰能讀的比他還好?他讀的怎么樣?王老師啊也想讀一讀,行嗎?想聽的同學挺直腰板看黑板。老師讀的怎么樣?知道我為什么讀的這么好嗎?因為呀,現在我已經把自己當成是白云、種子、小鳥、魚兒了,正非常高興、非常快樂、非常舒服的呆在家里!同學們也帶上這種感受讀一讀!好嗎?

6、藍天除了是白云的家,還是誰的家呢?哪里是羊群的家呢?誰能像小詩人一樣,把這兩個句子補充完整。同位兩個人先互相說一說。你來說,其他同學腰板挺直,認真聽。呀,你真是個小詩人!誰跟他想的不一樣?

7、最后一句,一起讀!共同的家指的是什么??我們又是誰呢?還有誰呀?光我們人類嗎?是呀,所有的動物、植物還有人類都生活在地球這個大家庭里。

8、那為了讓我們這個大家庭里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夠幸福、快樂,你有什么建議嗎?(要保護環境,不能污染地球;愛護動物、植物。恩,你真有愛心。)是呀,我們要愛護大家庭里的每一個成員,和他們友好相處。

9、下面,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好聽的音樂,咱們一起來帶著音樂背一背課文,怎么樣?先準備一下。

10、好,靜靜的站起來,注意不要讓桌子、凳子發出響聲,站直,閉上眼睛。眼睛睜開,共同的家,1、2!

11、下面,大家可以邊加動作邊背,好嗎?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反思篇6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屋、旁、鮮、堆、積、干、凈、洗、澡”10個生字。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描寫4個左右結構的字“推”、“堆”、“洗”、“凈”。

2、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能根據句子的標點,讀出不同的語氣。

3、懂得愛護環境,保持環境整潔,人人有責;整潔美好的環境能讓人們心情舒暢。

4、能觀察自己家周圍的環境,并仿照課文或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教學重點:

1、能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并結合課文認識本課10個生字。

2、能正確朗讀課文,能根據句子的標點讀出不同的語氣。

教學難點:

能根據句子的標點讀出不同的語氣。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想象說話

1、出示課題:美麗的小路

齊讀

2、小朋友,你來猜猜看,這會是一條怎樣美麗的小路呢?請學生想象說話。

說明

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發揮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來說話,為孩子口語表達創設情景。同時也激起孩子學習的興趣。

3、小朋友們說得可真好,那么書上究竟是怎樣來描寫這一條美麗的小路的呢?讓我們來聽聽課文的1----3節。

二、學習課文1----3節

1、邊看多媒體邊聽課文錄音1----3節

(1)為什么說這是一條美麗的小路?它究竟美在哪里呢?

(2)學生交流

指導朗讀第一小節:師范讀→指名讀→打擂讀

說明

對于“花花綠綠”、“五顏六色”等詞要讀重音,通過反復的朗讀來體會小路的美麗。

(3)師引讀:這么美的小路,兔姑娘看見了說……鹿先生看見了說……

(4)指導朗讀句子“啊,多美的小路啊!”(讀出贊美的語氣)

2、學習生字“屋、旁、鮮”

(1)誰已經和這三個字寶寶交上好朋友了?

(2)學生交流

“屋”:整體認讀音節;“旁”:同“傍”作比較;“鮮”:編順口溜魚羊鮮

3、齊讀課文1----3節

(說明:這篇課文可以分為“美麗的小路→小路變臟了→小路又變美了”這三層進行教學,而10個生字也可以穿插其中進行分散學習。因為學生一次次讀句子、讀課文的過程,也是對這些生字認知的過程。反復認知后在對該段中出現的生字進行教學,更有利于學生記憶。)

三、學習課文4----7節

過渡:這么美的小路,朋友們都喜歡在這里散散步、說說話。可是有一天,美麗的小路變了,它變成什么樣了呢?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聽老師讀課文4----7。

1、老師讀課文4----7

(1)學生想象:你仿佛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

(2)如果你走在這條路上,你會怎么樣呢?

過渡:那么,兔姑娘、鹿先生和鴨先生又有什么表現呢?請小朋友們自己來讀讀課文的4----7。

2、學生自由讀4----7

思考:兔姑娘、鹿先生和鴨先生有什么表現呢?它們又是怎么說的呢?

3、全班交流

(1)指導朗讀句子“美麗的小路不見了。”

①看見美麗的小路變得這么臟,你心情怎樣?

②指名用生氣的語氣來讀讀這句話。

③齊讀。

(2)指導朗讀句子“美麗的小路怎么不見了?”

①師引讀:兔姑娘走過小路說……鹿姑娘走過小路說……

②指導朗讀句子“美麗的小路怎么不見了?”

看看句子后是什么標點,應該讀出怎樣的語氣?(讀出疑惑的語氣)

③師范讀→指名讀→齊讀

(3)指導朗讀句子“我一定要把美麗的小路找回來!”

①鴨先生說了什么?

②指導朗讀句子“我一定要把美麗的小路找回來!”

看看句子后是什么標點,應該讀出怎樣的語氣?(讀出肯定的語氣)

③指名讀→男女賽讀→齊讀

(說明:根據標點讀出句子不同的語氣,是這篇課文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因此在教學4----7節時,可以以此為突破點,重點進行這幾句話的朗讀指導。讓學生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感受到美麗的小路變臟了,是大家亂扔垃圾、破壞環境造成的。從而做到在讀中理解,在理解后讀得更有感情。)

4、學習生字“堆、積”

(1)討論:你用什么好方法記住“堆、積”

(2)反饋交流

5、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4----7節

四、學習課文第8節

過渡:那么大家是怎樣把美麗的小路找回來的呢?

1、聽錄音第8節

(1)聽錄音,思考:大家是怎樣做的?

(2)全班交流(抓住幾個動詞)

2、自由讀第8節

想象:這條美麗的小路以后會怎樣呢?

3、學習生字“推、干、凈、洗、澡”

(1)認讀生字競賽: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生字,說出自己識字的方法。

字形比較:“堆----推”、“澡----操”;“凈”注意后鼻音;洗可用加部首的方法等。

(2)書寫指導:堆、推

(說明:學生由于課外閱讀,識字量不太均衡。針對學生個體差異實行因材施教:識字量大的孩子充當小老師,不再覺得識字枯燥無趣,識字量小的孩子有足夠的時間認讀,也不至于喪失信心。所以這樣設計有利于培養全體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五、復習生字,齊讀全文

1、比比誰的眼睛亮:搶讀生字

2、游戲:字詞對對碰

3、齊讀全文

思考:學了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4、全班交流

5、說一說:你家周圍的小路是怎樣的?你怎么做才能使它一直美麗?

(說明:為了讓學生在這一訓練中做到有話可說,可以事先安排學生觀察一下自家周圍的小路,同父母或同學討論一下這條小路美在哪里,或有什么地方需要改進。這種開放式的教學設計,讓課堂成為社會、學校教育的連線,又給學生提供了表現自己,與同學合作交流,展示自己學習成果的舞臺。這種創造性的語文實踐活動,增強了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反思篇7

教材分析

《啄木鳥》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5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第5單元主要以“動物”為主題,使學生通過學習課文,一方面了解有關啄木鳥的知識,另一方面感受動物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人類的好朋友,從而樹立保護動物的意識。

學生分析

本班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語文學習,已具備了一定的自學生字的能力,能借助拼音自己朗讀課文,能就某一個問題展開初步的合作學習與討論,能夠用比較通順的語言回答課堂上教師提出的問題,有一定的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的能力。

全體學生都比較喜愛語文課,在課堂上能積極思考,踴躍發言,特別喜歡以四人小組的形式進行朗讀練習。在分角色朗讀的過程中,每一位學生的朗讀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設計思路

1.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啄木鳥、喜鵲、貓頭鷹的知識,培養學生動手查找資料、積累知識的能力。課堂上,大家交流自己搜集的知識,讓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參與進來,鍛煉口頭語言的表達能力。

2.在學課文之前,進行反復的自由讀、選擇喜歡的段落讀、小組讀、分自然段讀、選擇最喜歡的句子讀;學課文之后,再進行回顧性分角色朗讀。朗讀是培養學生語感的有效途徑,它可以喚起學生的想像,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情感的能力。

3.教學中圍繞“是不是貓頭鷹、喜鵲的本領不如啄木鳥”這個問題,開展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是學生交往互動、情感交流、思維碰撞、信息溝通、資源共享的過程。學生在小組內充分與同學交流,也可以與教師交流。多層次的交流活動,使學生能擺脫教師這一權威的束縛,自由發表自己的言論。

4.創設情景,進行課文內容表演。學生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與小組成員合作編排小品并精心表演。這個過程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表演才能,同時又能培養學生之間互相合作的能力。

5.進行課外知識的拓展。引導學生將自己熟悉的小動物的知識通過“自我介紹”等方式進行交流。這個過程可以使教學從課內延伸到課外,使學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從書本、電影、電視、網絡以及參觀訪問等各個渠道獲得的知識,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教學目標

1.會寫8個生字,會認14個二類生字,認識“言字旁”。

2.在多媒體課件的幫助下,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到動物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人類的好朋友,從而樹立保護動物的意識。

教學流程

一、激情導課。

1.交流搜集的資料。

(1)教師(用多媒體出示貓頭鷹圖片):誰認識這只鳥?(出示生詞“貓頭鷹”)誰認識這個詞?(指名讀。會讀的同學一起讀。)

(2)師:老師知道同學們搜集了很多關于貓頭鷹的知識,誰愿意為大家介紹介紹?

【這個環節重在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通過多種渠道,發展思維的靈活性、多維性、開拓性,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能力以及收集和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3)多媒體出示教師收集的關于貓頭鷹的知識。師生進行交流。

(4)用相同的方法請出喜鵲和啄木鳥。師生共同交流有關喜鵲和啄木鳥的知識。

2.引出新課。

(1)教師范讀課文,請學生說說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什么?

(2)(多媒體展示生病的蘋果樹請貓頭鷹、喜鵲、啄木鳥治病。)師:這三種鳥到底能不能幫蘋果樹治好病呢?請同學們按照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朗讀課文第2、3、4自然段。

【這個環節重在使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反復朗讀,理解課文內容,并把自己的理解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表現出來。】

(3)學生匯報讀書情況。

教師提問:

①貓頭鷹是怎么說的?誰來讀貓頭鷹的話?反復朗讀并體會。(教師指導朗讀。)

②貓頭鷹不能幫助蘋果樹的原因是什么?

③用同樣方法讀喜鵲的話。

(4)教師重點指導啄木鳥這一段。

①(多媒體出示詞語:敲敲、找到、捉出。)讀詞。讓學生做動作表演,理解詞意。

②把這三個動作連起來,說一說啄木鳥是怎樣捉蟲的?

③說說蘋果樹的病是怎么治好的?

(5)分角色表演,讀第2、3、4自然段。

(6)蘋果樹的病好了嗎?找出來讀一讀。

(7)四人小組討論:是不是貓頭鷹、喜鵲的本領不如啄木鳥呢?

【這一環節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根據自己以往積累的知識做出回答。重在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8)分小組按課文內容編排小品。按小組來表演。再由學生自我評價,互相評價。

【這一環節能將抽象的文字轉化為具體鮮活的情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活學生的思維和想像力,更好地理解課文,體會感情。重在培養協作精神、自編自導自演的才能及評價和自我評價的能力。】

二、發散思維訓練。

師:除了這幾種動物外,同學們還知道哪些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呢?請同學們戴上頭飾,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向同學們介紹它們的知識。

【將課本知識有效地擴展到學生的現實生活中,將適合學生的課外知識引入課堂,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能充分利用課本以外的教育資源,突破教學內容的單一性,讓學生自主地、創造性地學習語文知識,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三、總結。

師:我們不但知道了有關貓頭鷹、喜鵲、啄木鳥等許多動物的知識,還懂得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的道理。今后,我們每個人都要保護動物,做動物的好朋友。

評析

本節課的成功之處在于:當學生心中有疑問時,能做到及時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在討論中巧妙點撥,引發學生探討的興趣,從而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之中。通過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使每個人在合作學習的同時,能加深理解,提高認識,獲取深刻的體驗。這個過程,是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交流的過程。經過思維火花的碰撞,大家對所討論的問題有更明確的認識,獲得了知識,感悟了方法,同時獲得極大的情感滿足。

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