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教案語文
小學五年級教案語文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小學五年級教案語文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小學五年級教案語文(通用7篇)】,供你選擇借鑒。
小學五年級教案語文篇1
《與象共舞》教案一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四字詞語感受大象的勇猛、溫和、聰明而有靈氣。
2、了解泰國獨特的風情與文化,感受泰國人與大象和諧相處的境界。
3、領悟課文的表達方法,學著寫一段先概括后具體的段落。
教學重點:
了解人與大象的親密關系,感受人象之間的和諧融洽。
教學難點:
領悟課文的表達方法。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初識泰象
1、顯示大象圖片,這是什么動物?板書象,你在哪里看到過它們?看到它,你想到哪些詞語來形容?(龐然大物,巨大無比,力大無窮等)
2、板書與象共舞,誰與象共舞?一看到這四個字時,你有什么感覺?
可是,真的就有這樣的事情,它就發生在我國南面的泰國。
3、簡介泰國。問:你對泰國了解多少?
師補充:泰國是一個風光美麗、文化獨特的國家。它素有“萬象之國”的美稱!腿粗如柱,身似城墻的龐然大象,在泰國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象征。每年11月的第三個周末,都要在產象最多的素輦市舉行盛大的象節。今天,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走進泰國,“與象共舞”!
二、詞語引路,初步感知
1、以課件展示如下詞語
(1)朗讀這些詞語。
(2)讀了這些詞語你們發現了什么?
(3)咱們給這些詞語歸歸類?
大象勇猛的詞語:沖鋒陷陣、攻城守壘、以一當十、以一抵百;
大象神態的詞語:熟視無睹、 不慌不忙、悠閑沉著、 晶瑩溫和;
大象動作的詞語:小心翼翼、悠然而去、屈膝點頭、彬彬有禮、
翩翩起舞、舞之蹈之、搖頭晃腦、踮腳抬腿;
詞語朗讀指導。第一組:讀出大象的勇猛來。指讀,齊讀。
第二組:這樣的大象你還害怕嗎?讀出大象的種種神態,仿佛大象就在眼前。
第三組:讀到這些詞語,你的眼前就會浮現出怎樣的畫面?詞語里面隱含著一幅幅畫面,一邊讀詞語,一邊想象畫面,你就會讀出詞語含著的意思與感情,現在我們試試,一邊想象畫面,一邊讀。
現在叫你用幾個詞語來形容大象,你腦中積累的詞語是否比剛才更多了。
2、讀了這些詞語,大家又讀了五遍書,說說你對泰國的大象留下什么印象?
3、老師有個問題:在泰國,人和大象的關系到底是怎樣的?這也是導讀中的問題。板書:人 象 (和諧,親密)
大家都有這樣的感受嗎?你有什么理由來證明?
三、整體研讀,感受和諧
1、默讀課文,在每段中找到能說明人象和諧親密關系的句子,畫上波浪線。等下把理由說給同學和老師聽。
2、交流句子。
預設
①大象對人群已經熟視無睹。板書:熟視無睹
點撥:(熟視無睹)什么意思?熟視無睹到何種程度?為什么這樣熟視無睹。(不再害怕,戒備,而是對人產生了信任的感情)
②象是泰國的國寶。
點撥:泰國人對大象存有親切的感情,一點兒也不奇怪,為什么不奇怪?大象為這個國家,為人民做了哪些事情?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象是泰國的國寶從國寶這個詞,就可以知道泰國人對大象的喜歡,尊重。 板書:國寶
③在泰國,人和象之間沒有距離。
點撥:沒有距離到何種程度?這個人包括哪些人?
泰國人對于大象是
板書:平靜坦然
④大象為游客表演,最有意思的是大象為人作按摩,(信任大象。)
有趣的是,它偶爾也會和人開開玩笑。(多么可愛頑皮的大象,給游客帶來多大的快樂呀,從中我們也感受到人和大象是多么親密和諧)
板書:(表演、按摩、開玩笑)
⑤表演的尾聲,也是最……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四、重點研讀,“與象共舞”
1、課文寫了這么多內容,為什么題目單單叫做“與象共舞”?(因為與象共舞最能體現人和象的和諧與親密關系。)在板書中做上箭頭。
2、好,我們就來研究一下這一段。課件出示這一段句子:最使人難以忘懷的……在歡樂的音樂聲中,象群翩翩起舞……如果大象會笑,此刻所展示的便是它們獨特的笑顏。
3、哪一句最能體現人和象之間的親密,和諧?(指一生朗讀,用黃色字樣標出)
說說你的感受。(隨即點撥)
人群和象群,這個人群包括哪些人?為什么大家都要上去和象一起跳舞?
(被歡樂的氣氛感染,看到翩翩起舞的大象,產生對大象由衷的喜愛,情不自禁想親近大象,遠遠看著不過癮,只有和它一起跳舞才能充分表達對它的喜愛)
此時,在游客的眼中,一只只大象就像( )
4、指導朗讀: 把你的感受帶進去,再讀這個句子。
而翩翩起舞的大象,有了人群的加入,顯得更加的——興奮、高興。從哪里看出?此時在大象的眼中,舞動著的人們就像( )
5、讓我們走進人和象的內心,出示填空題,訓練說話。
此刻,如果你就是與象共舞的游客,你會激動地想
如果你就是在舞動的大象,你可能會想
師:這一舞,舞出了快樂,舞出了信任,舞出了和諧,舞出了融洽。
6、帶著各種感受,有滋有味地再讀這一段。
7、這一段主要寫什么?哪一句話概括了主要意思?課件顯示句子。你發現這個段落的結構特點了嗎?先概括再具體。(板書)先概括地寫最難忘的是看大象跳舞,再具體地寫大象怎樣跳舞,人和大象怎樣共舞。這就是先概括再具體的寫法。我們回到上文看看哪些段落也是這樣的結構?找出來
課件一句一句出示概括的句子:象是泰國的國寶。
在泰國,人和象之間沒有距離。
據說象是一種聰明而有靈氣的動物。
有四段都是采用先概括再具體的寫法。使條理非常清楚。
五、總結課文,遷移寫法
1、老師小結課文。
這節課我們細細研讀了課文,深深感受到了泰國獨特的風情:人象共舞,和諧融洽的場面。想看看這些畫面嗎?老師找了幾張,讓我們細細地欣賞,靜靜地感受著??赡苣銓θ撕痛笙蟮暮椭C親密會有更深的感受。
2、這節課我們還學到了一種寫法:先概括介紹后具體描寫。如課文的2-5小節。
3、課堂練習
人和大象的關系是多么和諧融洽啊!
板書設計:
與象共舞
↓
和諧親密
人←———→象
平靜坦然 熟視無睹
國寶 表演、按摩、開玩笑
小學五年級教案語文篇2
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生字,正確認讀“罰”等5個生字。掌握“假”這個多音字。會寫“落、荒、笛”等13個生字。認讀“濕潤、荒野、簌簌”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花在綠草上跳舞的情景。
3.在閱讀、理解內容的基礎上,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的意境。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教師簡介作者,導入新課。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年—1941年),印度詩人、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飛鳥集》《眼中沙》《四個人》《家庭與世界》《園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詩篇》《戈拉》《文明的危機》等。
二、檢查學生自學生字詞的情況。
1.讀準下列字的字音。
荒笛罰假裳
2.交流、識記生字。
A.加偏旁記憶的字:荒—謊
B.換偏旁記憶的字:笛—油
3.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濕潤:潮濕潤澤。
荒野:荒涼的原野。
狂歡:縱情的歡樂。
急急忙忙:心里著急,行動加快。
三、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學生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2.指名同學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其他同學思考每一段講了什么內容?教師相機指導。
3.說說每段的內容。
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想象陣雨降落時,花兒在綠草地上跳著狂歡的舞。
第二段(第3自然段~第5自然段):想象雨來時,關了門在做功課的花朵們便放假了。
第三段(第6自然段):想象花孩子們在雨中穿著各色的衣裳,沖了出來。
第四段(第7自然段~第9自然段):想象花孩子們急急忙忙趕回家,他們對準媽媽揚起了雙臂。
四、朗讀課文,畫出自己最欣賞的句子。
1.聽教師朗讀。
2.教師領讀,學生齊讀課文。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自己最欣賞的句子。
4.同桌交流,說一說這些句子美在哪里?
5.教師利用課件出示佳句。
6.讓同學們說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賞。
小學五年級教案語文篇3
《圍魏救趙》
教學目標
1.自主學會本課的生字詞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復述課文中進一步積累語言。
2.理解課文內容。聯系上下文體會詞句意思,感受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了解孫臏善于分析、因勢利導的聰明才智。
3.能按事情的發展順序概括有關內容。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孫臏善于分析、因勢利導的聰明才智。
教學難點
聯系上下文體會詞句意思,感受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孫臏的資料,了解有關孫臏的故事。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導入新課
1.通過預習,你能正確認讀課文中的詞語嗎?多種形式檢查認讀文中的詞語。
(圍魏救趙、所向披靡、勢如破竹、危在旦夕、胸有成竹、乘虛而入、以逸待勞、穩操勝券、心服口服、驚慌失措、日夜兼程、人心惶惶、天羅地網、精疲力竭、措手不及、丟盔棄甲、潰不成軍、落荒而逃)
2.老師示范說一個這樣的句子。(一支擁有八萬精兵的軍隊由進攻時一路所向披靡、勢如破竹到最后被打得丟盔棄甲、潰不成軍,這一切就發生在“圍魏救趙”這個故事里。)相機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選擇其中的一個或幾個詞語說一句與課文有關的話,幫助對詞語的理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試著簡要介紹課文主要內容。
3.再讀課文,根據課后第二題的提示,試著把課文分成四個部分,并把括號中的內容補充完整。
第一部分:趙國被圍,向齊國求救(1~2段)。
第二部分:田、孫商議,直取大梁(3~8段)。
第三部分:佯攻襄陵,圍魏救趙(9~12段)。
第四部分:孫臏設伏,齊軍大勝(13~14段)。
三、再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認讀生字。
2、理解詞語。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一)學習第一部分(抓重點詞讀出文字背后的信息)。
1.讀一讀,說說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2.魏國軍隊怎樣?在文中勾畫出相應的詞句。說說自己的理解。
為了體現魏國軍隊強大,課文用了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
(1)“所向披靡,勢如破竹”直接寫出了魏國軍隊的強大。龐涓率領的軍隊在攻打趙國時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2)齊國的擔心間接寫出魏國軍隊的強大。
3.結合自己的理解,練習讀相應的關鍵詞句,你還能讀出什么信息?
(嚴峻的形勢讓齊國必須出兵救趙,然而面對強大的魏軍,齊國想救趙也不是那么容易。這為后文齊軍大勝,體現孫臏的足智多謀埋下伏筆。)
(二)學習第二部分(從對話中了解孫臏計謀的絕妙之處)。
1.分角色讀田忌、孫臏的對話。從對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2.如果依田忌之計直奔邯鄲,聯系上文試想這次救援會是什么結果?如果直奔邯鄲有可能:(1)邯鄲失守,因前文提到“趙國危在旦夕”。(2)打了勝仗的魏軍士氣高漲,遠道而來的齊軍若與魏軍主力硬拼,勝負難料。
3.再讀孫臏的話,體會孫臏計謀的絕妙。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臏先對魏軍的優勢、劣勢做了分析,然后提出了“避實就虛,攻打大梁”的計謀。
“乘虛而入,直取大梁”既有形勢的分析,又有行動的策略,孫臏的計謀判斷準確、措施果斷。
4.從“胸有成竹”“穩操勝券”這些詞中,你可以看出孫臏是個怎樣的人?
(三)學習第三部分。
1.孫臏的計謀是怎樣具體實施的?自由讀第三部分,用自己的話簡要說一說。
2.在齊軍“佯攻襄陵”“直奔大梁”之時,魏軍士兵的心里發生了什么變化?從這里又可以看出孫臏的計謀妙在什么地方?
(孫臏一方面讓無名將領帶兵佯攻襄陵,一方面又逼近魏國都城大梁。魏軍洋洋得意之時放松了警惕,孫臏的計謀得以順利實施,一攻一逼讓魏軍實力消耗,出其不意的舉動又令魏軍人心惶惶。孫臏的計策不僅從體力上打敗了對手,更從心理上戰勝了對方。)
3.把自己感興趣的精彩部分再讀一讀。
(四)學習第四部分。
1.在孫臏的“一攻一逼”之后,這件事的結果會怎樣呢?自由讀第四部分。
2.精疲力竭的魏軍在進入孫臏設下的伏擊圈后是個怎樣的狀況呢?找出相關詞句讀一讀。
3.魏軍此時的“丟盔棄甲、潰不成軍”與攻趙時的“所向披靡、勢如破竹”相對比,你體會到了什么?
4.對于孫臏的“圍魏救趙”你有什么看法?
二、再讀課文,講述故事
1.再讀課文,結合課后第二題再次梳理課文脈絡。
2.根據課后第二題的提示,在小組內講一講“圍魏救趙”這個故事。
3.小組推薦組員為全班講述這個故事,共同交流評議。
4.故事交流會:講一講課前搜集的其他有關孫臏的故事。
三、自主積累,書寫生字
1.找出課文中的成語,用“讀一讀,記一記,抄一抄”等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積累。
2.正確、美觀地書寫本課的生字。
小學五年級教案語文篇4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認識2個生字,理解障礙、攔路虎、連估帶猜等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自主閱讀,自行體會課文所要闡述的道理。
3、在品味語言文字的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養成查字典的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
自主閱讀,自行體會課文所要闡述的道理。
三、教學難點
懂得讀書時遇到“攔路虎”不能繞著走,要養成勤查字典的好習慣。
四、教學過程
(一)、導課
1、導入課題
這節課學習第11課《讀書莫放“攔路虎”》。板書課題。
2、明確目標
據題質疑。這是一篇介紹讀書方法的略讀課文。莫放,不要放過。什么叫攔路虎?為什么不能放過攔路虎?放過去有什么危害?遇到攔路虎該怎么辦?
3、預期效果
帶著問題走入課文,比比這節課誰的收獲最多。
(二)自主學習
任務一: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理清課文脈絡
1、任務呈現
學習策略:1、默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或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解決。
2、借助各自然段的中心句或重點句概括自然段意思,在此基礎上分段,歸納段意。
(自主學習后小組內交流,準備展示。)
2、自主學習
3、展示交流
一個小組展示:認識2個生字:礙、頁。學生領讀,組詞。
理解詞語1、障礙:阻擋,使不能順利通過。也指阻擋通過的東西。本文指不會讀、不理解的字詞。
2、攔路虎:舊指攔路搶劫的土匪?,F指前進道路上的障礙或困難。本文指讀書時遇到的生字詞。
課題使用比喻手法,是形象的說法,攔路虎加引號表示特殊含義。
3、連估帶猜:估估猜猜,不求準確。
“連……帶……”是常用結構,表示兩種動作緊接著,差不多同時發生。這樣的詞語還有:
連蹦帶跳、連滾帶爬,還有哪些,請同學補充。
師引導區別形近字:
衷心:發自內心的。例如:衷心感謝。
哀思:悲哀思念的感情。
衰老鄉音無改鬢毛衰
順口溜記憶:
衣字上下大分家,小小變臉魔術師。
“口”在中央,哀思的哀;
“中”在中央,衷心的衷;
口中插橫,衰老的衰。
一個小組展示,逐段讀課文,理清脈絡。
四人每人讀一個自然段,分別概括自然段段意,再分段,歸納段意。
全文共有四個自然段,可以分成兩段。
第—段(1—2)講什么叫“攔路虎”。遇到“攔路虎”繞著走有什么害處。
第二段(3—4)主要講必須通過查字典掃除“攔路虎”。
我們學會了抓住中心句或重點句概括段意的方法。
任務二: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任務呈現
學習策略:帶著問題再讀課文
(1)什么叫“攔路虎”?
(2)面對“攔路虎”繞著走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
(3)聯系實際說說你是如何消滅讀書時的攔路虎的?
(4)如何查字典?
(自主學習后組內交流,做好展示準備。)
2、自主學習
3、展示交流
一個小組展示,每人回答一個問題。
第3自然段,讀書時遇到“攔路虎”,便去請教無聲的老師——字典。(要有耐心)
1、遇到哪個就查哪個,逐個解決,批注讀音或意思。
2、先將“攔路虎”圈下來,待讀完一段,再集中起來一起查。
齊讀第3自然段。
第4自然段,查字典還要有恒心。
復習查字典的方法:
1、不知讀音的字用(部首查字法)。
2、會讀不知字意的字可用(音序查字法)。
3、獨體字或難檢字可用(數筆畫查字法)。
這節課重點學習數筆畫查字法。教師打開小《新華字典》,91-93頁為
(三)難檢字筆畫索引
例如:難檢字
孑孓數筆畫都是3畫,在難檢字筆畫索引里查三畫,查到孑字在正文中的頁碼236頁,孓:256頁。
讀音為jiejue,意思為蚊子的幼蟲。
練習查獨體字“凹凸”、“戊戌”的讀音。
齊讀第4自然段。
教師總結:如果我們在讀書時遇到“攔路虎”,必須消滅它,否則它還會攔著你。消滅“攔路虎”的辦法就是查字典。查字典時要做到兩點:一要有耐心。無論是一個字一個字地去查,還是把生字集中起來查都可以,總之只要是生字就不能放過它。二要有恒心。有些字不是查一次字典就能掌握的,要反復查,直到“生字”變成“熟字”。
課文的兩點寫法值得我們學習,在寫說理性的文章時可以借鑒:
1、課文有的地方直接說明道理,有的地方舉例說明道理。
如文中第2小節舉例把“衷心”讀成“哀心”,使我們無法正確理解文章的內容,更有說服力。
2、第一部分(1-2)和第二部分(3-4)采用對比的寫法,表明自己的立場。
第一部分寫不查字典給學習帶來的影響;第二部分寫查字典對我們學習的幫助。
我們班的同學一個個都那么愛讀書,愛思考,誰能把你積累的讀書名言說給大家聽。
積累有關讀書的名言警句。
1、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2、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4、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莎士比亞
5、閱讀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敏捷,寫作與筆記使人精確?!喔?/p>
6、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讀書貴在有好的讀書習慣,我們學到了很多良好的讀書習慣,想想都有哪些?
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
1、不動筆墨不讀書——學會做讀書筆記
2、“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要多朗讀多背誦
3、“學而不思則罔”——讀書要與思考相結合
4、讀書莫放“攔路虎”——遇到生字詞要勤查字典
(三)、檢測導結
1、我們常說的“攔路虎”是指(),文中所說的“攔路虎”是指()。
2、閱讀《水滸傳》里的一段,查字典掃除遇到的“攔路虎”。
反饋訂正,反思總結。
一本字典常相伴,養成讀書好習慣。
板書設計:遇到(1-2)產生“攔路虎”
繞著走的危害
讀書莫放“攔路虎”
掃除(3-4)一要有耐心
二要有恒心。
小學五年級教案語文篇5
《牛郎織女(一)》教案一
教學目標
1.會認“懇、篩”等9個生字,會寫“爹、嫂”等14個生字,會寫“嫂子、床鋪、照看”等詞語。
2.默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能復述故事。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牛郎、織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決心,懂得勞動才能創造幸福生活的道理。
教學重點
默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能復述故事。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牛郎、織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決心,懂得勞動才能創造幸福生活的道理。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懇、篩”等9個生字,會寫“爹、嫂”等14個生字,會寫“嫂子、床鋪、照看”等詞語。
2.默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能復述故事。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每當夜幕低垂、群星閃爍時,我們仰望天空,隱約中不難發現一條銀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細看看,就會發現天河兩邊有兩顆閃亮的星星,這兩顆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織女星”。民間早就有關于牛郎和織女的動人傳說。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下吧。(板書:牛郎織女)
二、初讀課文。(出示課件3)
1.畫出不認識的字詞,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
2.小組內分自然段輪流朗讀,檢查讀音是否正確。
三、初步自學(出示課件5)
小組合作,探究思考:
1.牛郎和老牛是怎樣相處的?
2.牛郎和織女是怎樣認識的?
3.根據學生的概括,梳理提綱(主要以牛郎為線索):
板書:身世凄苦——照看老?!门O嘀J識織女
4.選讀自己特別喜歡的部分。
5.在交流中進一步熟悉故事,為進一步感悟及復述做準備。
四、復述練習。
師:同學們,我們熟悉了這篇文章,了解了這個故事。誰能把這個故事復述出來?(出示課件6)
復述時應注意:首先了解故事內容;復述時盡量口語化;復述盡量簡化描述,只把重要內容突出即可,文章略寫部分可以省略或簡化。
生練習復述,師隨時點評。
師總結:同學們,我們的復述做得很好,看來我們掌握了復述的要點。希望我們在今后的學習中多練習。
五、布置作業。(出示課件7)
1.默寫生字詞。
2.繼續閱讀課文,了解牛郎、織女是怎樣的人。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牛郎、織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決心,懂得勞動才能創造新幸福的道理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出示課件10)
1.復習生字詞。
2.再次邀請同學復述課文,復習課文內容。
二、精讀課文,解決問題。(出示課件11)
1.多么神奇的想象,多么美好的生活!牛郎真幸運,他是多令人羨慕哇!怎么,為什么只有他能有這奇遇呢?
(把神話色彩去掉,我們會發現,神話故事確實很大程度上是人們現實愿望的反映。換個角度提問,引領學生去發現藏在神話后的人心。)
2.帶著問題閱讀,提示學生做批注,以便交流。
3.交流。老牛和織女為什么如此青睞牛郎?(出示課件12)
(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有關牛郎的段落,體會對牛郎的動作、語言等的描寫,從中感受人物形象。)
①牛郎勤勞。第三自然段、第八自然段有集中體現。
②牛郎關心他人。到第三自然段中找。
③牛郎十分樂觀豁達。爹娘都死了、兄嫂不喜歡、吃剩飯、穿破衣裳、睡牛棚。牛郎的態度是哼小曲兒,對牛照顧周到,打柴、種莊稼來安家。
小結:勤勞、關心他人、樂觀,這些優秀品質使牛郎不僅贏得了老牛的傾力相助,還贏得了織女的芳心。
(板書:心地善良吃苦耐勞)
4.織女是個怎樣的人?(出示課件13)
師:我們可以先在文中找到關于織女的描寫,再進行總結。
生總結:織女是個善良的、追求自由的人。
(板書:心靈手巧渴望自由)
5.請就你感受最深的一方面,用語錄體的形式,寫下你的感想。(出示課件14)
預設:
“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關愛別人就是關愛自己!”
“真誠的關愛必定能換來真誠的愛!”
“幸??孔约簞撛??!?/p>
“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勞動換來的?!?/p>
“不怨天不尤人,勤勞才能改變命運?!?/p>
三、拓展活動,自選其一
1.牛郎織女的故事歷來為人們所傳頌,請愛好古詩詞的你背誦這首詞:
鵲橋仙
【宋】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2.民間流傳著不少優美的傳說,善于講故事的你可搜集《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田螺姑娘》等,準備參加故事會。
3.愛好天文的你別忘了觀察星空,查閱、搜集有關星空的圖片、文字等資料,找一找天河、牽牛星、織女星。
小學五年級教案語文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從朗讀中揣摩課文的描寫順序,領悟作者描寫日出景色的方法。
3.在閱讀中感受日出的美和壯觀,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朗讀課文,感受滄海日出的壯觀和美麗。
1.學習描寫日出景色的方法。
教學準備:
1.請學生課前搜集海上日出的圖片。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明確目標,導入新課
1.20__年我有幸去了一趟北戴河旅游,那是個美麗的地方,可惜沒有看到海上日出,今天就請大家和老師一起去欣賞北戴河滄海日出的壯觀與美吧!
2.(出示學習目標)這節課我將和同學們一起完成以下任務,大家有信心嗎?
二、整體感知,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2.用簡短的語言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和敘述順序。
3.全班交流
三、展開想象,細讀課文
1.同學們說得非常好,那么日出前、日出時和日出后的景色是什么樣子呢?
指名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
2.(生匯報,從而進行品讀)
(1)、日出前
師:誰來說一說日出前是怎么樣的,師相機說“那你來讀一讀這段”(指名讀)。
問:聽他讀后你有什么感受腦海里出現了怎樣的畫面?(生回答)
師:誰再來描繪一下腦海中的畫面?并理解:“廣闊無垠”。
師:那誰能把這樣的感覺讀出來么(讀這廣闊——明快的美)?
師:是啊太美了,四周也靜極了仿佛都被陶醉了,那么誰能說一說該用怎樣的語氣去讀下面的兩句話(指導學生輕聲讀并帶有神秘感)?
問:他讀的怎么樣(生評)誰再來讀一讀?
過渡:老師也被日出前的美景陶醉了,但日出時的景色也吸引了我,請同學默讀,邊讀邊畫你認為比較美的句子或詞語。
(2)、日出時
問:日出時美吧?壯觀嗎?那你覺得哪最美?
師:朝霞色彩變化作者分為四種,可見他觀察仔細,筆觸細膩,這種寫作手法值得我們學習。
問:誰來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生匯報并指名讀)
師:他讀的怎樣?日出怎樣(美)?
你們手中有日出的圖片嗎?(課件出示相關圖片欣賞)
(教師范讀)老師也來讀一讀,大家認真聽,老師讀的怎樣(就在這時……蹦出海面,但要漏兩個詞不讀“猛地,蹦出”)?
師:老師讀的怎樣?誰來評一評。
問:這樣讀行不行?為什么?(生評)
師:作者運用的這兩個詞好不好,那你來讀一讀這段話。
指名讀(兩到三名,到后來……蹦出了海面)會讀了么?(齊讀)
師:大自然多神奇,剛開始還慢慢升,后來一下子蹦出了海面現在誰來描繪一下日出除了美,你還感覺怎樣?(壯觀)
(出示課件升起那一刻)并讓生理解“壯觀”一詞的含義。
師:說的太好了!
太陽升起那一刻天空和大海又是什么樣的,請大家自己美美的再讀一讀。(生匯報)
師:作者真的看見了大路嗎?(這是什么?)引出聯想。
問:此時你覺得日出還給你留下了什么感覺(神奇)那我們就再一次領略日出時的景色。(課件出示)
生讀------(走進到大海里面去)
(3)、日出后
師:飽含感情地說:啊,美極了,壯觀極了,這時我轉身向西望去,只見西面的山峰樹木……到紅光。還有什么?大家輕聲的讀一讀日出后的景色(生接著輕聲讀)。
師:此時此刻大家有什么感受?
師:老師仿佛看到日出就在我們校園里,大家想象一下,日出照在校園里,校園是什么樣(可從建筑物,學生的臉,書本等想象說)?
師評: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
師:最后我們用我的贊美之情齊讀最后一段。
四、回顧全文,體會方法
1.通過本文,你學會了什么描寫方法?
2.今天我們一起來到大海邊看了日出,領略了大自然的神奇,更體會了作者細膩的描寫方法,希望大家有時間多去觀察大自然,并將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寫在本上,做一個細心的人。
五、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用手中的筆想象描寫出,校園內日出前后的變化
板書:
4滄海日出
鷹角亭上看日出
滄日出前廣闊
海日出時神奇
日日出后壯觀
出
觀察仔細筆觸細膩合理想象
小學五年級教案語文篇7
《六個孩子的故事》
1、 自主理解并積累生字新詞。
2、 聯系課文內容,理解內涵豐富的句子;根據提示語,有感情地朗讀描寫人物語言的句子。
3、 根據人物的特點和特定的情景,展開合理的想象。
4、 感受六個孩子對法西斯的憎恨、對西班牙人民的同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準備]
老師:詞語若干,相應的課件。
學生:
1、 讀課文,并理解下列詞語:援助、惋惜等。
2、 按課后要求預習課文。
[教學設計]
一、簡介背景,激發情感。
1、我們先來看一段錄像。(播放錄像)
◆師:1936年7月,西班牙發生內亂。德國、意大利法西斯乘機侵略西班牙,派往西班牙20萬軍隊。三年的戰爭使西班牙陷入水深火熱之中。西班牙人民開展了反法西斯的斗爭,各國人民紛紛募集糧食、藥品、捐款予以支援。今天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期間,講述了六個孩子的故事。
說明:
語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廣闊的知識背景。在教學中適當補充背景資料,可以給學生展示色彩斑斕的生活畫卷和無窮宇宙間的自然奧秘,可促使學生進入探幽覓勝、奇思遐想的學習境地。本課的故事發生在戰爭年代,是學生所不了解的。背景資料的介紹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中心,領悟作者的表達意圖。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內容。
1、輕聲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哪六個孩子,圍繞他們講了個什么故事呢?
◆2、出示填空:
一天,六個 的孩子從報紙上看到 ,他們
(時間) (地點) (誰) (做什么)
想 ______,于是他們______。
(結果)
3、概括一件事情需要講清楚哪些內容?
說明:
概括能力有很強的綜合性。而小學生又以形象思維見長。本篇課文的篇幅很長,要用一兩句話表達出主要內容對學生來說確實不易。利用填空練習幫助學生梳理文章線索,降低概括的難度。然后,讓學生了解概括事件要講清楚事件的“六要素”,達到“授之以漁“的目的。
3、交流。
板書:安東尼 羅達 甫蘭杰克 依沃塞夫 ……
三、研讀課文,感悟六個孩子的品質。
(一)學習課文1-8節。
1、師:六個孩子從報紙上看到了一張殘缺不全的西班牙孩子的臉。
出示圖片。
2、輕聲讀課文1-8節,思考:
六個捷克孩子從報紙上看到了被法西斯強盜炸死的西班牙孩子的殘缺不全的臉,想到_______,想到_____,還想到______。
3、交流。
4、小結:六個孩子對那個可憐的西班牙孩子滿懷同情,對法西斯強盜滿懷怒火,5、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讀讀課文3-8節。
過渡:孩子們多么想幫助那些飽受戰爭苦難的西班牙人民啊,他們能做的只有捐錢了,可是錢太少了,只有半克隆,這相當于人民幣1角5分左右,于是他們想到了賣掉自己最寶貴的東西。
(二)學習課文14-18節
◆1、課文14-18節寫了4個孩子獻出自己最寶貴的東西的過程。請大家默讀課文14-18節,你覺得哪個孩子最了不起,為什么?
2、交流。
安東尼:
⑴敬佩安東尼的同學齊讀14節。
⑵交流敬佩安東尼的原因。板書:折刀
◆⑶出示騎士畫面,理解“騎士”
⑷隨機指導朗讀:
突然,安東尼說:“我有一把折刀,”他猶豫了一會兒,又加上一句,“可以賣掉它?!?/p>
⑸小結:安東尼第一個想到了賣掉自己最寶貴的東西,那把折刀是一件寶貝,是每個孩子都幻想擁有的,他雖然有太多的不舍,還是毅然捐了出來,他真了不起。
⑹孩子們對他的舉動充滿敬佩,出示句子朗讀:
甫蘭杰克莊嚴地站了起來。其余孩子也站了起來。他們緊緊握住了安東尼的手,緊緊地——成年人只有在遇到危險的時刻才這樣握手。
甫蘭杰克:
⑴學生交流敬佩的原因。板書:鞋油盒
◆⑵出示鞋油盒實物。師:這個盒子可有趣了,輕輕一扭,盒子就打開了,甫蘭杰克可是等了好久,鞋油用完了,才歸他所有的,這里面可以藏很多寶貝,或許就藏著孩子們最喜歡的彈子,你喜歡嗎?舍得賣掉嗎?
⑶朗讀句子:甫蘭杰克一聲不響地拿出一只鐵制的鞋油盒,輕輕地放到安東尼的刀子旁邊。
羅達:
⑴學生交流敬佩的原因。板書:彈子
⑵出示句子朗讀:
第十四粒是用錫做的,他用這粒彈子玩的時候總是贏的。
依沃塞夫:
⑴師:沒有人覺得依沃塞夫了不起,他真的不值得我們敬佩嗎?我們來讀讀這句話,體會一下。
⑵出示:但是當依沃塞夫把自己的哨子放到安東尼的刀和甫蘭杰克的鐵盒旁邊時,羅達覺得慚愧了。他在自己那十三粒彈子里又加了一粒。第十四粒是用錫做的,他用這粒彈子玩的時候總是贏的。
◆⑶聯系生活實際,想象一下:依沃塞夫平時用哨子可以干什么呢?板書:哨子
總結:課文寫了四個孩子,但我們知道六個孩子都是一樣對自己心愛的東西有那么多不舍,但是他們在不舍時,在猶豫時,仿佛又看見了西班牙孩子那殘缺不全的臉,毅然捐出了自己最寶貴的東西,多么可愛的孩子,多么善良的孩子,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讀課文14-18節。
說明:
文章14—18小節是文章的重點,表現了六個孩子為了幫助西班牙人民,決定賣掉自己最心愛的東西的過程。然而,折刀、鞋油盒、彈子、哨子這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東西為什么是這些孩子最寶貴的?這是現在的孩子很難理解的。因此,在這部分的教學中,用“你覺得哪個孩子最了不起,為什么?”這個問題來引導學生閱讀文章,可以幫助學生走近這些孩子。通過想象練習,有可以引導學生走進孩子們的內心。讓學生明白,東西雖然平常,但對于六個窮孩子來說,是最喜歡的,是獨一無二的,把這些寶物賣掉對于他們來說是多么的不舍,從而體會他們的善良和對法西斯的憎恨。
過渡:孩子們捧著這些最寶貴的東西來到了老依查克收舊貨的鋪子,在他們心里,他們正做著一件最神圣的事情,他們的腳步是那樣的堅定,他們的神情是那樣的莊嚴,他們的心情又是那樣的激動。這一段寫得十分感人,讓我們一起朗讀課文19-20節,想象當時的情景,感受孩子們激動的心情。
(三)、學習課文19-20節。
1、配樂朗讀。
2、想象說話:孩子們心情是那么激動,是因為___________。
四、小結復習,簡介作者。
1、總結:戰火無情人有情,東西有價,情誼無價。透過這些平常卻又寶貴的東西,我們分明看到是六個孩子,六個捷克的孩子,六個善良的捷克孩子,六個充滿正義感的捷克孩子,讓我們牢牢記住他們的名字:安東尼、羅達、 甫蘭杰克 依沃塞夫。
◆2、更要記住的是文章的作者,簡介作者:伏契克
說明:
在分析與探討將近尾聲之時讓學生了解文章作者,能更好的了解作品的主題。同時,也能激發學生閱讀作者的其他名篇的興趣。
3、教師總結:伏契克說過:“為了汲取將來的美好而犧牲了的人,都是一尊石質的雕像?!蔽蚁耄哼@樣的一尊尊塑像將永遠銘刻在我們心里。
4、拓展作業。
根據課文內容,排練課本劇。
附板書:
_35、六個孩子的故事
(捷克)
安東尼 折刀
羅達 鞋油盒 援助→西班牙人民
甫蘭杰克 彈子
依沃塞夫 哨子